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标准

合集下载

养殖水质标准

养殖水质标准

养殖水质标准养殖水质是影响水产养殖效益和养殖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的水质标准是保障水产养殖健康发展的基础。

养殖水质标准主要包括水质指标、监测方法和标准数值等内容。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来介绍养殖水质标准的相关知识。

首先,水质指标是评价水质优劣的重要依据。

常见的水质指标包括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pH值、水温等。

其中,溶解氧是评价水体中氧气含量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和存活。

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是评价水体中氮含量的指标,过高的氮含量会引起水产养殖动物的中毒甚至死亡。

pH 值是评价水体酸碱度的指标,不同的水产养殖动物对pH值有不同的适应范围。

水温则是评价水体温度的指标,不同种类的水产养殖动物对水温有不同的适应范围。

因此,合理的水质指标是保障水产养殖健康发展的前提。

其次,监测方法是保证水质指标准确测量的关键。

常见的水质监测方法包括现场监测和实验室监测两种。

现场监测主要通过水质监测仪器和设备对水体中的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pH值、水温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

而实验室监测则是通过取样后将水样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得出准确的水质指标数值。

这两种监测方法结合使用,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价水质情况,为合理调控提供依据。

最后,标准数值是制定合理的水质标准的基础。

不同种类的水产养殖动物对水质标准有不同的要求,因此需要根据养殖对象的特性和养殖水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合理的水质标准数值。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季节变化、养殖密度、投饲量等因素的影响,动态调整水质标准数值,以保证水产养殖的健康发展。

总之,养殖水质标准是水产养殖的重要保障,合理的水质标准能够有效提高水产养殖的效益和品质。

因此,养殖者应加强水质监测,严格执行水质标准,做到科学养殖,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在淡水养殖业中,水质是影响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良好的水质能够提高养殖动物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同时也能减少疾病的发生。

因此,淡水养殖用水的水质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淡水养殖用水的水质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水质指标、水质监测方法、水质标准的执行和水质标准的调整。

其中,水质指标是评价水质优劣的重要依据,包括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pH值、水温等指标。

这些指标的监测方法应当科学可靠,能够准确反映水质的实际情况。

水质标准的执行需要有相应的监督机制,以确保水质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同时,水质标准也需要根据养殖水体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养殖对象的需求。

其次,针对不同养殖对象,淡水养殖用水的水质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对于鱼类的养殖来说,溶解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因为鱼类需要充足的氧气才能正常生长。

而对于虾类的养殖来说,氨氮和亚硝酸盐则是更为关键的指标,因为这两种物质对虾类的生长影响较大。

因此,针对不同养殖对象,水质标准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此外,淡水养殖用水的水质标准还需要考虑到养殖水体的自净能力。

一般来说,自然水体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但是如果养殖密度过大或者养殖方式不当,就会影响水体的自净能力,导致水质恶化。

因此,在制定水质标准时,需要考虑到养殖水体的自净能力,以便更好地维护水质。

综上所述,淡水养殖用水的水质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考虑到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在科学合理地制定水质标准,并严格执行和调整这些标准,才能保证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养殖户能够重视水质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共同维护好我国淡水养殖业的良好发展势头。

无公害水产品质量控制程序

无公害水产品质量控制程序

无公害水产品质量控制程序1、组织机构1.1组织机构:成立水产品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整体计划、安排等,由场长为组长,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为组员),并设业务部(负责具体管理供应、销售、生产、技术等)、品控部(负责具体管质量理等)、综合办公室(负责具体管理财务、办工、内勤等)等部门。

2、水质管理2. 1水产养殖用水应当符合农业部《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等标准,禁止将不符合水质标准的水源用于水产养殖。

2. 2应当定期监测养殖用水水质。

养殖用水水源受到污染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确需使用的,应当经过净化处理达到养殖用水水质标准。

养殖水体水质不符合养殖用水水质标准时,应当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经处理后仍达不到要求的,应当停止养殖活动。

2. 3养殖场或池塘的进排水系统应当分开。

水产养殖废水排放应当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3、投入品管理3.1投入品(苗种、饲料、渔药等)的采购质量控制措施:须经质量负责人对质量进行验证(包括检验)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和登记。

3.2苗种:水产养殖使用的苗种应当符合国家或地方质量标准。

国内异地引进水产苗种的,应当先到当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检疫手续,经检疫合格后方可运输及放养。

3.3饲料:使用渔用饲料应当符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和农业部《无公害食品渔用饲料安全限量》(NY5072-2002)。

主要使用配合饲料。

限制直接投喂冰鲜(冻)饵料,防止残饵污染水质。

禁止使用无产品质量标准、无质量检验合格证、无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的饲料、饲料添加剂。

禁止使用变质和过期饲料。

3.4渔药:3.4.1使用水产养殖用药应当符合《兽药管理条例》和农业部《无公害食品渔药使用准则》(NY5071-2002)。

使用药物的养殖水产品在休药期内不得用于人类食品消费。

禁止使用假、劣兽药及农业部规定禁止使用的药品、其他化合物和生物制剂。

原料药不得直接用于水产养殖。

3.4.2应当按照水产养殖用药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或在技术负责人的指导下科学用药。

无公害食品 温流水养鱼技术规范

无公害食品 温流水养鱼技术规范

无公害食品温流水养鱼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温流水养鱼的术语和定义、养殖模式选择、环境条件、鱼类放养、饲养管理及病害防治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温流水条件下的鱼种培育和食用鱼养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温流水养鱼水温在18℃~35℃条件下进行的流水养鱼方式。

3.2开放式温流水养殖水源经调温后注入流水鱼池,养殖用过的水不再回收利用的养殖方式。

3.3封闭循环式温流水养殖养殖用过的水经过无害化处理后再返回到鱼池重复使用,仅向养殖系统补充因排污、蒸发等损失的少量用水,并能对循环水的理化指标进行调控的养殖方式。

3.4暖水性鱼类生长、生殖适温高于20℃,自然分布区月平均水温高于15℃的鱼类。

它包括亚热带鱼类和热带鱼类。

4养殖模式选择4.1若温热水资源丰富,水量充足,可采用开放式温流水养殖。

其工艺流程见图1。

水源调温、曝气鱼池排水、排污图1开放式温流水养鱼工艺流程图4.2若温热水资源较少或不足,应采用封闭循环式温流水养殖。

此模式应建有配套的沉淀、曝气、过滤、消毒、调温、增氧等水处理系统。

其工艺流程见图2。

图2封闭循环式温流水养鱼工艺流程图5环境条件5.1场地要求场址附近有热源,且交通便利、供电可靠,其环境应符合GB/T 18407.4的规定。

5.2水源及养殖用水要求5.2.1水源应经调温、曝气等处理后使用,其水温应保持在18℃~35℃之间,溶解氧应保持在3.5mg/L 以上。

家鱼无公害繁育操作规程

家鱼无公害繁育操作规程

家鱼无公害繁育操作规程一、亲鱼的无公害管理培育1.培育基地要求无三废污染、大气环境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要求,土壤环境符合《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养殖用水符合《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水质标准》要求。

2.亲鱼池塘面积5~15亩,水深1.5~2.5米。

池塘经曝晒后用生石灰等严格消毒后使用。

3.亲鱼来源于具有国家资质的良种场,并适当选育培育后备亲鱼,亲鱼运输采用严格的运输、防疫方案,确保亲鱼无病害、无损伤。

4.亲鱼放养按照科学的搭配混养比例投放,突出重点投放品种,搭配鱼适量控制,确保主养鱼培养良好、发育正常。

5.亲鱼饲料、肥料要无害,饲料质量符合国家质量部门测检要求及《NY5072~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的规定,青料要求新鲜、柔嫩、适口,有机肥要充分发酵后再施用。

6.亲鱼培育期间,注意水质调节,保持水质活、嫩、爽,通过经常注换水、施用生石灰、高温季节采用勤增氧、施用微生物制剂等手段改良水质。

7.坚持以防为主、加强病虫害防控,在药物预防时,选用渔药按照《NYS071~2002无公害食品渔药使用准则》标准规定执行。

8.常年设岗值班,专人管护亲鱼,做好防盗、防害、防洪、防逃、防损伤等五防工作。

9.做好亲鱼无公害培育管理日志,及时记录亲鱼培育生产中的各项操作内容及效果。

二、催产孵化期间的生产管理操作1.在孵化生产进行前,充分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包括生产技术培训、人员定岗、各种物料准备、机械设备及孵化设施的试运转等。

2.在孵化前半个月要拉网观察亲鱼状况、分选亲鱼。

催产时,进行亲鱼拉网、挑选、运转等过程的操作要细心,不得使亲鱼受惊吓和损伤。

3.催产时间的选定,要结合亲鱼性腺发育状况、池塘水温、有效积温情况、季节及天气因素而定,确保催产孵化成功率,提高鱼苗质量及成活率。

4.催产剂的配制,要严格按技术要求进行,根据亲鱼的种类、性别、体重、发育状况分别选用适用的催产剂种类、剂量,严格按一鱼一针的方式配制。

渔业水质标准

渔业水质标准

渔业水质标准渔业水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渔业局编制的《渔业水质标准》是我国现行渔业水质标准的基础,是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颁发养殖证的技术依据,也是全国从事水产养殖、捕捞作业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的水质标准。

一、环境要求一、环境要求1.渔场应选择在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远离羞闹市区的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其它地方不得新建或扩建渔场。

2.渔场应选择远离工业、医院、学校、屠宰场、畜禽饲养场、生活垃圾场、有毒物品仓库等污染源,场址宜选择在水流平缓、底质为砂砾底,水深在2。

5米以上,面积不小于5亩的地段。

3.养鱼用水要符合渔业水质标准的要求。

二、自然条件1.水源: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的要求,水量充沛,水质良好。

2.水温:水温适合鱼类的生长需要,常年水温在15度以上。

3.溶解氧:溶解氧含量丰富,溶解氧量应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

4. pH值:应为7。

0-7。

6。

5.透明度:浮游生物不超过3毫克/升。

6.营养盐类:不得有害于养殖动物健康的物质。

三、养殖用水要求1.鱼苗、鱼种培育用水水质应符合渔业水质标准的要求。

2.放养前水质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消毒后注入新水,用新水量应根据不同品种的特点和数量确定。

3.鱼种放养:投放规格大的鱼种时,可采取先少量试养,再逐步增加的办法;投放规格小的鱼种时,可采取多量一次性集中下池。

四、注意事项1.禁止使用含有氯胺的消毒剂消毒,以免影响水质。

2.无论养殖什么鱼类,每亩水面投放量应根据该水域具体情况确定,并做到适当分群。

3.水源不足的地方,应尽量少养鱼或不养鱼,更不能使用土法消毒水和未经处理的污水养鱼。

4.新设的鱼苗、鱼种培育场应尽量采取设立隔离带等措施,避免引起疾病的传播。

5.进水口应安装网目大于10厘米的过滤栅,进水口以外还应安装虹吸式进水器,出水口设置沙滤网或底质改良设备。

五、日常管理1.经常检查进水口网片有无破损、脱落,防止敌害生物进入,发现问题及时修补。

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 5027-20012001-09-03发布 2001-1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产无公害畜禽产品养殖过程中畜禽饮用水水质要求和配套的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无公害食品的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畜禽养殖区和放牧区的畜禽饮用水水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本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T 6920 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GB/T 7467 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T 7468 水质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分光光度法GB/T 7475 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法GB/T 7480 水质硝酸盐氮的测定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GB/T 7483 水质氟化物的测定茜素磺酸锆目视分光光度法GB/T 7485 水质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GB/T 7486 水质氰化物的测定第一部分:总氰化物的测定GB/T 7492 水质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11896 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GB/T 13192 水质有机磷农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 14878 食品中百菌清残留量的测定方法GB/T 17331 食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集约化畜禽养殖场intensive animal production farm进行集约化经营的养殖场。

集约化养殖是指在较小的场地内,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新的工艺与技术措施,进行专业化管理的饲养方式。

3.2畜禽养殖区animal production zone多个畜禽养殖个体集中生产的区域。

养殖水质标准

养殖水质标准

养殖水质标准养殖水质是影响水产养殖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物种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

因此,科学合理地管理和控制养殖水质,对于提高养殖效益、保障水产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养殖水质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养殖水质标准包括水质的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指标。

其中,物理性指标包括水温、透明度、溶解氧等;化学性指标包括pH值、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总磷等;生物性指标包括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浮游植物等。

这些指标的监测和控制对于维持水体稳定、减少养殖环境的污染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养殖水质标准的制定应该根据养殖物种的特性和生长需求来确定。

不同的水产物种对水质的要求有所不同,比如淡水鱼类对水温和溶解氧的要求较高,而对氨氮和亚硝酸盐的耐受性较强;而对于虾类和贝类来说,它们对水温和盐度的要求更为苛刻。

因此,制定养殖水质标准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养殖物种来确定相应的指标和标准。

再次,养殖水质标准的监测和调控是保障养殖效益的重要手段。

通过定期对养殖水质进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水质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调控,以保证养殖环境的稳定和水产物种的健康生长。

同时,合理利用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和再利用,也是保障水质的重要环节。

最后,养殖水质标准的制定和实施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养殖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政府应当加强对养殖水质标准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科研机构应当加强对养殖水质的研究和技术支持,为养殖企业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养殖企业应当加强自身管理,严格按照水质标准进行养殖生产;社会公众应当增强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养殖水质的保护和管理。

综上所述,养殖水质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科学合理地管理和控制养殖水质,才能实现水产养殖的高效益和高品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增强大家对养殖水质标准的重视和认识,共同为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标准
1
项目
标准值
2
色、臭、味
不得使养殖水体带有异色、异臭、异味
3
总大肠菌群
≤5000个/升
4

≤0.0005毫克/升
5

≤0.005毫克/升
6

≤0.05毫克/升
7

≤0.1毫克/升
8

≤0.01毫克/升
9

≤0.1毫克/升
10

≤0.05毫克/升
11
氟化物
≤1毫克/升
12
石油类
≤0.05毫克/升
13
挥发性酚
≤0.005毫克/升
14
甲基对硫磷
≤0.0005毫克/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5
马拉硫磷
≤0.005毫克/升
16
乐果
≤0.1毫克/升
17
六六六(丙体)
≤0.002毫克/升
18
DDT
≤0.001毫克/升
如需要更多的资料,请登录交流区:/view_page-94232953.htm查询或发电子邮件到1251169000@免费索取更多更新资料。
………………………………………………………………………………………………………
1、小龙虾多大的适合做虾苗来养殖?
2、小龙虾的运输问题成活率的问题,该怎么解决?
3、小龙虾的经济意义怎样?
4、淡水小龙虾一般在什么地方栖息,习性是怎样的?
5、小龙虾都喜欢吃些什么呀?它的食性如何?
点击查看更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