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疏散演练注意事项
消防演练注意事项

应急疏散演练注意事项
1.这只是学校组织的一场应急演练,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有物品掉在地上不许去捡,不要在队伍中弯腰去系鞋带。
3.每位学生自备一块小毛巾,尽量着校服和便于运动的鞋子。
4.听到报警信号后再有组织地迅速撤离教室。
5.下楼梯疏散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沉着冷静,靠右下楼,捂鼻弯腰,不惊不慌,不喊不叫,互帮互助。
6.全体学生按疏散线路撤离至操场集会站位点。
7.学生撤离到安全地点后,各班班长或体育委员及时整理队伍、检查男女生人数,报告班主任,班主任清点组长报告,年级组长将情况报告总指挥。
衡阳高新区柘里渡小学
2019年10月29日。
安全疏散演练注意事项

安全疏散演练注意事项1.提前准备:在进行安全疏散演练之前,组织者应确保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准备演练方案、确定疏散路线和集合点,制定详细的演练计划,并通知参与者有关时间、地点和要求。
2.演练前的教育宣传:在演练开始之前,组织者应向参与者进行必要的教育宣传,包括指导他们了解如何正确疏散以及注意事项。
还可以通过宣传海报、宣传册等方式提醒参与者关注安全问题。
3.组织健康状况排查:在进行安全疏散演练前,组织者应组织有关人员对参与者进行健康状况排查,以避免因个人疾病或健康问题导致演练过程中出现意外。
4.确定疏散路线和集合点:组织者应在演练前确定疏散路线和集合点,并确保参与者了解这些信息。
在实施演练时,应在关键位置设置标识牌或指示牌,以便参与者准确识别。
5.事前清除障碍物:在进行安全疏散演练前,组织者应确保疏散路线上没有障碍物阻挡,例如,门窗应保持畅通,走廊和楼梯上不应有杂物。
6.注意保持秩序:在演练过程中,组织者应注意维持秩序,确保参与者按照规定的路线有序疏散,并防止不必要的拥挤或混乱。
7.保证参与者的安全:在演练中,组织者应对参与者的安全负责。
例如,安排一些人员在主要出口处疏导,以确保参与者安全地疏散。
8.增加真实性:为了增加演练的真实性,并使参与者更好地理解应急情况下的行为规范,可以模拟一些紧急情况,例如火灾、地震等。
但需注意控制演练过程中的危险因素,确保参与者的安全。
9.演练后的总结反思:演练结束后,组织者应及时进行总结反思。
可以邀请参与者分享他们的感受和观点,以便改进未来的演练和应急预案。
10.定期演练更新:安全疏散演练不是一次性的活动,应定期进行更新。
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和参与者的变化,应对应相应地调整演练方案。
总之,安全疏散演练是一项需要周密准备和细致安排的活动。
组织者应在演练前做好准备工作,并在演练过程中保证参与者的安全,以确保演练的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学校消防演练疏散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一)教职工
1.警报拉响后,各教职工必须第一时间到达自己的责任岗位。
2.清除疏散通道的障碍物,如打开大门、搬走水桶、工具等。
3.切断附近的电源。
4.积极组织疏散工作,稳定学生的情绪。
5.班主任老师随班级学生一起边指导学生边疏散,其余教师必须在指定岗位上有序指挥学生疏散后,迅速撤离教学大楼。
6.整个疏散过程必须树立教师为人师表的形象,同时把学生的生命利益放在第一位。
7.对伤病学生或行动不便的,各楼层由专门老师负责协助疏散。
(二)学生
1.听到警报后根据紧急疏散要求,按照正确的逃生方法迅速撤离教学大楼,期间不应大声喧哗、尖叫、乱哄,必须保持相对镇静和安静。
2.必须按照疏散方案的要求进行疏散,不应随心所欲,同时在楼梯口等关键地方必须听从老师的指挥。
3.疏散过程中注意个人安全,同时互相帮助。
4.疏散的目的地为学校大操场,并按照升旗仪式的队形排队。
应急疏散演练要求

紧急逃生避险演练要求
1、请全校各班师生在进行疏散时要听从指挥,各班提前分组并迅速清点人数,在门前楼道按两路纵队集合,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按指定路线有序疏散,科任教师在相应楼道转弯处进行引领和疏散。
2、播放防空警报后演练开始疏散时,各班同学注意保持秩序,严禁推搡,拥挤,抢先,喧哗。
疏散时要求“小步幅,快节奏,不说话、不推搡,不挤压,靠楼梯,逐级走,遇跌倒,速扶起”,同时避开高大建筑物和危险物,千万不要再回到室内去取东西,途中不弯腰系鞋带、拾东西等。
在疏散过程中要保持镇定,听从指挥,不要争先恐后,不要拥挤推拉,保证安全。
远离火灾现场时,学生每人可以准备一块半湿毛巾(也可不用),在疏散过程中,可用湿毛巾(现场没有毛巾,用手或衣服作虚拟动作)捂住口鼻,使毛巾过滤烟的面积尽量大,同时要尽快将身体贴近地面(以安全指示灯为标志),俯身弯腰前行。
向着火点相反方向、背风(12秒内远离火灾现场)撤到安全地点,切不可跳楼。
3、班主任在班级学生队伍前面领跑本班学生,所在楼层任课教师在后面跟随并维持秩序。
楼层越低的班级要迅速疏散以为所处楼层高的班级留出疏散通道。
到达指定区域后由班主任清点人数。
4、要求学生3—5分钟到达指定地点——运动场。
演练师生走出教学楼和下了梯步后,要跑步到指定场地集合。
初一、初二、初三全体同学集合在平时两操集合地点(初一疏散到运动场右侧、初二疏散到运动场中间、初三疏散到运动场左侧),到达指定场地后各班体育委员马上清点人数,并报告班主任,各年级主任统计各班情况后报现场总指挥。
疏散演练注意事项

疏散注意事项
1、有特殊疾病不能参加演练的同学,提前告知班主任,免于参加。
2、参加演练的同学不得穿高跟鞋、拖鞋等,以免摔倒。
3、接到疏散命令后,要沉着冷静,听从指挥,撤离时动作要快,严禁争先恐后,推拉他人。
遇到障碍,最前面的同学要设法快速排除障碍,保证后面同学顺利撤离。
4、如有学生跌倒,后面的一、二名学生应快速将其扶起后继续撤离,其他同学要绕行,不要围观、拥挤,更不准往上压。
5、在清查人数时,如果发现人数不齐,不要回原处寻找,应立即报告老师,教师向领导汇报后由领导处理。
6、班级内疏散时要注意安全,尤其是防止碰撞课桌凳,造成伤害。
7、各班级疏散出教室后只能成一列纵队,按指定路线疏散,不得并排、随意调换位置。
疏散过程中下楼梯、弯道处要求学生不能奔跑,放慢速度通行,要防止学生因速度过快造成撞上墙壁。
8、保护学生安全是首要任务,在疏散学生下楼梯时要求班主任一定要组织好,千万不要出现拥挤现象。
9、各楼梯口安排的班主任一定要切实负起责任,维持好秩序,以防发生踩踏事件。
10、听到学校发出的口令后,全校师生按楼层分期分批立即快速、有序、安全地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严禁重返教室,以免影响疏散通道的畅通。
应急疏散演练要点

应急疏散演练要点应急疏散演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可以有效提升人们在突发情况下的自救互救能力,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在进行应急疏散演练时,有一些要点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下面将详细介绍。
1. 制定详细计划在进行应急疏散演练之前,首先需要制定详细的演练计划。
包括演练的时间、地点、人员组成、疏散路线等内容,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得到充分考虑。
同时,要提前做好相关通知和宣传工作,让参与演练的人员都能够了解演练的重要性和流程。
2. 模拟真实情况在进行应急疏散演练时,要尽量模拟真实的情况。
可以设置各种不同的演练场景,如火灾、地震等,让参与演练的人员感受到真实的紧急情况,提升应对能力。
同时,可以安排专业人员扮演伤员或者受困人员,模拟出现各种复杂情况,检验演练的有效性。
3. 安全第一在进行应急疏散演练时,一定要把安全放在首位。
要确保演练场地和设施安全可靠,避免因为演练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而导致伤害或损失。
同时,要对参与演练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防护措施培训,提高他们在应急情况下的保护意识。
4. 定期演练应急疏散演练并非一劳永逸的活动,应该定期进行,持续提升应对能力。
一般来说,每季度至少要进行一次演练,让参与人员保持警觉和敏捷,随时掌握应对突发情况的技巧和方法。
同时,定期演练也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提高整体应急疏散效率。
5. 总结反思每次应急疏散演练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反思。
重点回顾演练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找出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以便下一次演练能够更加顺利有效。
同时,也要表彰演练中表现优秀的个人或团队,激励大家更加认真参与到下一次演练中来。
综上所述,应急疏散演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不仅可以提升人们的自救互救能力,还可以有效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制定详细计划、模拟真实情况、确保安全、定期演练和总结反思等要点的严格执行,可以使应急疏散演练取得更好的效果,为突发情况下的安全保障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各单位和组织都能够重视应急疏散演练,加强应急预案建设,共同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
高层建筑火灾疏散演练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高层建筑火灾疏散演练的注意事项是什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然而,高层建筑由于其结构复杂、人员密集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提高人们在高层建筑火灾中的应急逃生能力,定期进行火灾疏散演练至关重要。
那么,在进行高层建筑火灾疏散演练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一、前期准备(一)制定详细的演练方案演练方案应包括演练的目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火灾场景设定、疏散路线、各部门职责、通讯联络方式等内容。
方案要经过充分的讨论和论证,确保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二)宣传教育在演练前,要对参与人员进行充分的宣传教育,让他们了解火灾的危害、预防措施、逃生方法等知识。
可以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讲座、观看视频等方式进行。
(三)检查消防设施设备对高层建筑内的消防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完好有效。
包括消防栓、灭火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等。
(四)组织培训对参与演练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熟悉演练流程、职责分工、指挥信号等。
同时,也要对参与人员进行逃生技能的培训,如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如何用湿布捂住口鼻、如何低姿前行等。
二、演练过程(一)模拟火灾场景要尽可能逼真地模拟火灾场景,包括烟雾、火光、警报声等,让参与人员感受到火灾的紧张和危险。
(二)组织疏散疏散过程要有序进行,按照预先制定的疏散路线,引导人员迅速撤离。
疏散过程中,要提醒人员不要拥挤、推搡,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前行。
同时,要注意照顾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人员。
(三)通讯联络保持通讯联络的畅通,及时传达指挥命令和反馈现场情况。
可以使用对讲机、手机等通讯工具。
(四)安全保障在疏散路线上设置安全保障人员,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同时,要在安全区域设置医疗急救点,对受伤人员进行及时救治。
三、演练结束(一)集合清点人数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后,要及时集合清点人数,确保所有人员都已安全撤离。
(二)总结评估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人员密集场所疏散演练注意事项

人员密集场所疏散演练注意事项
人员密集场所疏散演练的注意事项包括:
1. 制定详细的疏散计划和程序,包括疏散路线、疏散顺序、疏散指挥等,确保所有员工都清楚自己的疏散任务和责任。
2. 在演练前进行充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3. 确保疏散路线的安全畅通,无障碍物、无堆积物,保证人员能够快速、安全地撤离。
4. 确保疏散顺序合理,避免人员拥挤和推搡,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5. 指定专人负责疏散指挥和组织工作,保证演练的有序进行。
6. 在演练过程中要保持冷静,避免恐慌和混乱,遵守疏散计划和程序,服从指挥。
7. 及时发现和解决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完善疏散计划和程序。
8. 演练结束后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对演练进行评估和改进。
9. 确保有足够的应急照明、指示标志和必要的通讯设备,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通知和指导人员疏散。
10. 对于身体不适或不适应疏散的人群,要特别关注和照顾,避免在疏散过程中发生意外。
总之,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演练需要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安全地撤离人员,最大程度地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疏散演练注意事项
为进一步强化师生安全教育,提高防范自救能力,让全校师生熟悉重大灾难发生时的逃生要求和技能,让全体师生有序、迅速地安全疏散,确保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提高抗击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今天我们组织大家进行一次安全疏散演练活动。
现就本次演练提出以下5点要求:
1、希望全体同学以认真的态度,来参加此次活动。
“平时当战时,战时才能当平时”,只有在平时利用非常少的学习机会,切实提高安全防范自救能力,才能在重大突发事件来临时做到安全撤离,从而确保个人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2、撤离演练活动以广播信号为号。
听到撤离的信号后,所有楼层、楼道的负责人必须迅速到达指定的负责地点;所有同学有秩序地,快速地,离开教室,按指定路线(从前后门分开出门,按就近的楼梯口下来)到达田径场,按指定的位置集合。
3、在整个撤离过程中,要求同学们听从指挥,互相照顾。
做到“七个不”:不带物品;不大声讲话、喧哗;不弯腰捡东西和系鞋带;不拉手搭肩;不逆行;不推挤;不起哄或搞恶作剧。
做到“四个尽量”:尽量靠右边行走;尽量扶着墙壁或栏杆走;尽量不讲话;尽量快速(特别是到了地面以后)。
4、在整个撤离过程中,要求各班班团干部,配合老师做好组织工作。
要求每个班要有人专门负责检查教室,及时把有关情况报告班主任。
5、队伍集中后,各班体育委员清点人数,把人数报给班主任,班主任再报告给年级组长,年级组长再报告给黄校长。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