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仿真试题(七)
高考语文仿真试题7答案.doc

附:参考答案一、1.B 2.C 3.C4.B(A“世代相承”应改为“世代相传”;C“口传心授”应改为“口诵心惟”;D“俯拾即是”应改为“目不暇接”)5.A(B歧义;C缺少宾语;D肯定否定混乱)6.B二、7.C(“听”是“允许”)8.C(“而”连结两个动作,表顺承;A项“以”一作“因”讲,一作“把”讲;B项“之”,一是结构助词,一作动词“往……去”之意;D项“为”一为“是”,一作动词“做”)9.C(“修理”是“治理得好”的意思)10.D(①是他科举情况;⑥是他治理的结果。
这两句不是德政措施)11.D(A历任魏、齐、周、隋四朝;B项“多所损益”是对礼乐祭祀的制度有很多改革,不是“做了很多对统治阶级利益有损的事”;C项还做了临淄刺史)三、12.C 13.D 14.C 15.B四、16.(4分)①“境”指的是“反映社会生活”;②“言”指的是“表现感情世界”。
(答对一题得2分,意思对即可)17.(4分)①指的是“娱悦听众”(或“向俚俗靠拢”);②指的是“供文人欣赏”。
(答对一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18.(6分)①按照音乐(燕乐)乐谱的音律、节拍进行创作(或“倚声填词”)②表现形式灵活多样(或“方法参差错落、有多种诗牌可供选择)③语言通俗化,一定程度的口语化(或“向俚俗靠拢”)(答对一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19.(4分)B、D(答对一项得2分。
A说诗“到了宋代便开始逐步消亡”不对;C说古人填词“不怎么讲究音律”与原文不符,第二段第一句说“词作者必须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进行创作。
“较少顾忌”主要就内容而言;E文中“潇洒风度”是说词的内容,“并非只限于风月情怀或身世之愁的抒发”,也有豪放的一面。
第二段已表明,“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上,或许词不如诗”,在此,E项中说词“反映社会生活更有深度和广度”与原文相矛盾)五、20.A.我自横刀向天笑;B.苟利国家生死以;C.哀民生之多艰;D.观千剑而后识器;E.片片吹落轩辕台。
2020年高考语文仿真试题7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仿真试题(七)含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共15 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 或B)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和.亲和.面一唱一和.曲高和.寡B. 数.落数.说数.九寒天如数.家珍C. 强.弩之末强.人所难博闻强.志强.本节用D. 与.其参与.咸与.维新与.日俱增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误字的一组是A.苦心孤诣删烦就简故技重演一蹋糊涂B.改弦易辙反唇相稽夙兴夜寐等量齐观C.一蹴而就怙恶不悛肢离破碎头绪纷繁D.鞭辟入里天网恢恢飞扬跋扈见微知著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惩治腐败,打击贪赃枉法,贪污分子是当前政法工作的首要任务。
②今天是校庆的日子,多年不见的老同学又在一起。
③年轻的父母们不要对自己孩子一味,这样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很不利。
④上周,学校的校务委员会对这个问题作了最终的。
A.揭发汇聚溺爱裁决B.揭露会聚宠爱裁定C.揭发会聚溺爱裁决D.揭露汇聚宠爱裁定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的口头文学,其中不少创作于有史记载以前。
A.神话是世代相承....,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有《论语》,B.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则有《孟子》。
,一边读看,一边思考它的意义和道理。
C.读诗,应当口传心授....。
D.这类文章涉及的知识面广,知识领域多,往往令读者俯拾即是....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实际的情况总比设想要复杂得多,行动中要注意随时调整原方案。
B.这个时候不适当地浇水施肥,就会影响今后庄稼的生长。
C.我们也反对那种以禁止化学武器为借口,不按照有关国际公约的规定办事,而自充国际警察,危害别国航行安全和正常贸易往来,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
2023年新高考卷仿真模拟卷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3年新高考卷仿真模拟卷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一(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至5题。
材料一:古代以王畿为中心,按相等远近作正方形或圆形边界,依次划分区域为“甸服”“侯服”“宾服”“要服”“荒服”,合称“五服”。
《荀子·正论篇》云:“封内甸服,封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
”《国语·周语》载:“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
”“五服”之分,置蛮夷于“要服”,与实际情况不符。
岭南属于蛮夷之区,其所在地区应为“荒服”。
“荒服”距离王畿二千五百里,最为遥远。
《尚书·禹贡》云:“五百里荒服。
”《礼记·王制》云:“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
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
”在诸夏看来,中原(即中国)居天地之中,风土最佳,为文明的诸夏所居;东、南、西、北四方为非边缘,风土各有欠缺,为野蛮的蛮、夷、戎、狄所居,他们的气性、语言、衣服、器用等均不同于中原。
这实际上是一种从地域和民族上划分中心与边缘、自我与他者的做法。
这种建立在空间距离和华夷之辨上的划分,其实也是政治经济权利的划分。
《史记·五帝本纪》云:“方五千里,至于荒服。
南抚交阯、北发,西戎、析枝、渠廋、氐、羌,北山戎、发、息慎、东长、鸟夷,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
于是禹乃兴《九招》之乐,致异物,凤皇来翔。
”将荒服地区纳入王土,其目的是为了“致异物”,即招致各方不同物产入贡。
这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需要,同时也是一种意识形态的需要,即中央政权通过罗致异物显示四方来朝,而地方政权通过贡物表达对中央政权的承认。
“五服”的划定和“致异物”的一样,都是一种权利划分,汉晋时期地理志的“异物”书写传统与此有深刻的内在关联。
2023年新高考卷仿真模拟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2023年新高考卷仿真模拟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随着中国的国家力量与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如何在谋求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同时,将自身发展所带来的成果惠及普通国民与全世界其他地区的人民。
已成为一项亟待取得突破的事业,而“讲好中国故事”就是推动这一事业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如何通过“讲好中国故事”来实现有效的共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将对国家形象的构建以及对外宣传工作的开展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
近些年来,无论是传统主流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东方卫视出品的节目《这就是中国》,紧扣时代脉搏,积极传达民族自信的精神。
《上新了·故宫》以勃发创新的时代力量,让文物活起来。
CGTN(中国环球电视网)已经建成多语种电视频道,在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实现了节目制作与播出。
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弱化了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的界限,打破了媒介的壁垒。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社交平台,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也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舞台。
《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也纷纷开通了视频号,利用网络的便捷,提高及时性。
然而面对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讲好中国故事”也面临着被“污名化”“政治化”的挑战。
同时,传播技术不断进步,媒体融合全面推进,也为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多维叙事提供了可能性与挑战性。
因此,提升媒体讲故事的能力,便被赋予了重要的价值甚至是历史意义。
尚克和艾贝尔森认为,故事解释着世界,人们所看到的世界只是我们的故事允许他们看到的世界。
当下的中国不乏好的故事,关键在于如何讲。
不同的媒体类型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叙事资质,不同媒体对不同故事类型或者叙事性模式有着特别的适用关系。
有的媒体强调“情境再现”,有的凸显“煽情陈述”,有的注重“理性分析”,有的体现“深度解剖”。
讲好中国故事,就需要利用媒体的这些特质,在叙事话语、叙事符号、叙事关系和叙事主体等方面进行重新建构。
高考仿真测试卷七语文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B. 恍若隔世(huǎng ruò gé shì)C. 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D. 蹉跎岁月(cuō tuó suì yuè)答案:D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我国科学家在量子通信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为人类科学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B.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C.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也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
D.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深受读者喜爱。
答案:A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位画家的作品独具匠心,让人叹为观止。
B.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他终于解开了这个千古之谜。
C. 在这次比赛中,我国运动员表现出了顽强的拼搏精神。
D. 这座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吸引了无数游客。
答案:C4.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 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恍若隔世。
B.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她的言谈举止优雅大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 那个时代,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答案:B5. 下列各句中,句式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内容丰富,引人入胜。
B. 他工作认真负责,深受领导好评。
C.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D. 那个美丽的传说,让人浮想联翩。
答案:C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5分,共2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题目。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文学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
网络文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量读者。
然而,网络文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低俗、暴力、色情等不良内容。
(1)网络文学的优势有哪些?答案:①内容丰富,题材广泛;②形式多样,创新性强;③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
高考仿真测试卷七语文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琴瑟和鸣(hè)B. 纷至沓来(tà)C. 悠然自得(yōu)D. 沉鱼落雁(dì)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感到羞愧。
B.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许多疑难病症得到了有效控制。
C. 他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被誉为“青年作家中的佼佼者”。
D. 我国古代建筑技艺精湛,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
3.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改句:海绵里的水就像时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B. 原句:我国科学家在空间站成功实现了载人飞行。
改句:载人飞行在我国空间站成功实现了。
C. 原句:我们要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改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努力学习。
D. 原句:他看到这个消息,激动得热泪盈眶。
改句:热泪盈眶的他看到这个消息。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的航天员杨利伟在太空遨游时,曾经多次看到地球从月球上空掠过的壮丽景象。
B. “这个消息真是太好了!”他兴奋地说。
C. 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D. 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那个雨夜,我仿佛看到了无数萤火虫在空中飞舞。
B. 夜幕降临,月亮像一个银盘悬挂在空中。
C. 他的笑声,如同一阵春风拂过,让人感到温暖。
D. 我要像一颗种子,扎根在祖国的大地上,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6. 下列各句中,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B. 《水浒传》是明代作家施耐庵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C. 《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D. 《三国演义》是明代作家罗贯中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2025届河南省唐河一中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河南省唐河一中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珍珠陈忠实不用收听广播电台的天气预报,我已确信室内温度超过人体常温了。
墙壁是热的,桌椅是热的,窗户敞开着却没有一丝风,刚用新打的凉水洗浸了头脸,短暂的一阵舒适之后,热汗又涌流出来,胸膛里憋得人简直要窒息了,我关了电灯,锁上门,到河边上去,那儿也许有点夜风。
古老的乡村小镇南头儿,传来一阵弦索声。
我猜定是哪一户有丧事,请来了乐人。
一个沙哑的男声和一个清脆的女声正在对唱。
待走到跟前,一折戏刚刚唱完,围观者交头接耳,说那女的唱得美。
我的心里微微一动,从男人和女人的头上看过去。
她正好放下毛巾,抬起头来。
唔!珍珠,果然是她。
她坐在那里,坦然而又庄重。
我立即转身走开,许是不愿意在这样的场合听珍珠唱戏,许是怕珍珠偶然看见我会使她难堪。
心里却不知是一股什么味儿。
月色朦胧,我坐在柳树下,看着里光粼邦的河水,点燃一支烟……两条又粗又长的黑辫子,两只黑乌乌的大眼珠,活脱就是两颗晶尝的宝石,这是田珍珠。
她是班长,又兼着学校文艺演出队队长,舞蹈和歌唱,都是学校里拔尖的。
尤其是地表演的秦腔清唱,音色纯正,韵味悠长。
记得有一天放学,地抱着一摞作文本,放在我的桌案上,刚要出门,坐在门口的李老师挡住地:“珍珠,不要走!她站住。
宝石似的黑眼珠盯着李老师,“有什么事呀?“唱一段戏!”李老师笑着说。
珍珠唱起来:耳听得谯楼上起了更点,小舟内,难坏了胡氏凤莲。
……这样的事在我心里本来留不下任何记忆的。
云南省南涧县民族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卷含解析

云南省南涧县民族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的迅猛发展,广大书法教育工作者在键盘和触屏的夹缝中知难而进,推进了书法教育的逆势发展。
但在书法教育与实践中存在的目前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关心。
当下,书法的商业化和娱乐化倾向,也是时代使然,,但不应以损害书法的文化传统和艺术价值为代价。
海内外书法界对于书法之美,在仁智互见的同时,也应当对其哲学及美学的基本内涵具有相对统一的认识,否则,既无益于获取书法理论与实践的真知灼见,亦无助于在全球各地教授书法,弘扬书艺。
当前,社会上某些机构对于一些公众场合的所谓书法,蓄意炒作,。
把只有幼儿习字水平,牙牙学语式的题词,吹捧为独具一格;( );把医用注射器喷墨,吹嘘为现代王羲之之作;甚至把具有裸露之嫌的涂抹行为,美化为标新立异。
当今社会“草书”盛行,这同许多学生书写违规逾矩的现象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笔者认为,书法教育应当以启功先生为楷模,坚持对楷书教学的重视,以楷为楷,楷则近本。
不应弃楷崇草,对草书,视为成名成家的。
在这一方面,学校加强早期楷书书法教育显得举足轻重。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但目前在书法教育与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我们也值得关注。
B.但在书法教育与实践中存在的目前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关注。
C.但目前在书法教育与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关心。
D.但目前在书法教育与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关注。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无可非议指桑骂槐趋之若鹜旁门左道B.无可厚非指鹿为马趋之若鹜终南捷径C.无可非议指鹿为马争先恐后终南捷径D.无可厚非指桑骂槐争先恐后旁门左道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把毫无章法、街头涂鸦式的涂写说成气韵生动B.把毫无章法的涂写夸耀为气韵生动、形神兼备C.把气韵生动、形神兼备说成毫无章法D.把毫无章法、街头涂鸦式的涂写夸耀为气韵生动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仿真试题(七)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巨擘(bò)蓦(mò)然肄(yì)业踽(jǔ)踽独行B.胼胝(zhī)打扰(jiǎo)恫(dònɡ)吓方枘(ruì)圆凿C.模(mú)样露(lù)骨称(chèn)职鹬蚌(bènɡ)相争D.摞(luò)起讣(fù)告亥(hài)时锲(qì)而不舍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收讫百叶窗困兽犹斗并驾齐趋B.弦律水蒸汽开源节流知人论事C.诡秘录像机盘根错结鞭辟入理D.绪言多媒体漫不精心始作俑者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鉴于北京地区的气候原因,根据北京奥组委的建议,29届奥运会的举办时间将至2008年8月下旬举行。
②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在新世纪“全面实现小康”的目标,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实际情况的。
③杭州市教育管理部门日前作出规定,对教师“走穴”现象加以科学规范,使这一社会敏感问题逐渐合法,日趋。
A.延迟符合正轨B.延长符合正规C.延迟适合正规D.延长适合正轨4.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新产品展示会上,中国联通凭借“CDMA”的优势,先声夺人亮出了令同行望而却步的优惠政策。
B.“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公民道德素质的培养是一项旷日持久的事业,不能急功近利。
C.我在高考复习中发现好的资料或题目,总是和同学们“资源共享”,从不以邻为壑,封闭保守。
D.一个去国外留学,一个去西部开发,两位在大学里相处了四年的恋人南辕北辙,各走各的路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毋庸讳言,朝鲜政府关于核计划的声明,为美国政府加强对朝鲜半岛的局势控制找到了借口。
B.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和贯彻那些与时俱进的政策、法令的精神,少走或不走弯路。
C.随着计算机教育的普及,学校里缺少计算机操作水平的教师逐步减少,教师对使用多媒体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
D.据权威部门透露,一向以质优价廉著称的国产家电很可能因为原材料紧缺成本上升而涨价。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山路崎岖,盘旋而上,①。
在村口车子停了下来,下车后放眼望去,四座土楼一字排开,耸立在山坡上,②。
A.①山上柿林成片,红柿坠枝,点缀山谷②土楼的周边散落着或新或旧的农舍,靠西边的那座已经坍塌B.①山上柿林成片,红柿坠枝,点缀山谷②靠西边的那座已经坍塌,土楼的周边散落着或新或旧的农舍C.①红柿坠枝,山上柿林成片,点缀山谷②靠西边的那座已经坍塌,土楼的周边散落着或新或旧的农舍D.①红柿坠枝,山上柿林成片,点缀山谷②土楼的周边散落着或新或旧的农舍,靠西边的那座已经坍塌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时下,信用问题已然成为我们社会的焦点话题之一。
对于我们这个尚未完成社会现代化转型便急于投入经济全球化大潮的国度来说,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所谓信用,即委托(方)与受托(方)之间的责任承诺。
信用既是一种严格的道义伦理要求,也是一种需要社会制度提供普遍法制保障的社会伦理规范,甚至在一种强道义论意义上说,信用伦理本身就是社会制度伦理的重要向度之一。
它首先是对承诺双方的责任要求,且在现代社会中介化、公共化程度空前提高的情况下,责任承诺需要社会法制规定、社会中介机构来给予确认和担保。
但这并不意味着信用伦理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规范性伦理,如同任何一种伦理规范及其实际效应都需要确定坚实的道德主体基础或内在道德条件一样,信用伦理也具有个人美德伦理和社会规范伦理的双重特性。
事实上,现代社会的信用体系本身就是由个人信用系统和社会信用系统两个基本方面所构成的。
信用问题的突显是现代社会公共化程度不断增长的自然反映。
在传统社会里,由于自然经济条件的限制,人们的关系领域往往局限于自然人伦关系所能延伸的有限范围,由这种关系所构成的生活社会具有“熟人关系”的性质,道德伦理正是在这样一种“熟人”社会文化中逐渐形成的调节和规范着人们各种关系和行为的规范系统。
应该说,在传统的“熟人社会”范围内,道德伦理规范已然程式化、礼仪化,成为人们的日常行为准则,有较强的约束力,在许多情况下,“熟人社会”显示出较高的社会信用。
这种社会信用主要靠乡土社会的“规矩”“行规”一类的强道德规范约束建立起来的,而不是靠具有普遍公正约束力的法律或契约建立起来的。
任何违背“规矩”的不信誉行为都可能受到较法律制裁更为严厉的惩罚。
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的社会,其人际社会交往或交易是普遍的、无确定界限的,也是以普遍的人际平等和社会公正为基本交往或交易原则的。
“熟人”社会的“规矩”不能保证普遍的人际平等和社会公正。
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习惯于“熟人”社会之信用“规矩”的人,不仅难以很快熟悉“陌生人”社会的信用规范,而且常常会产生某种“欺诈陌生”的投机心理。
因为对于一些缺乏社会伦理意识的人来说,很难对“陌生人”和“陌生人”的社会产生一种自觉的责任意识和伦理认同感,自然也就更难产生诚信的“责任承诺”了。
当然,我们也决不能因此认为,现代社会就一定能够自发地建立比传统社会更为普遍可靠的社会信用体系。
如果没有健全的法制体系的支撑,社会的普遍信用也可能只是一种幻觉,或者空话。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信用仅仅是靠政治权威的外在强制而偶然实现的,不具备稳定、持久、公正、有效的基本特征,所以同样不能成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信用体系。
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重建有了希望。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信用体系因此可以自发地产生,还需要社会法制系统、社会信用伦理、公民诚信道德的支持。
面对我国目前较为严峻的社会信用困境,我们不仅要清醒地了解出现这一信用困境的特殊社会背景和复杂原因,而且要理解社会转型过渡期社会法制、社会伦理和公民道德等方面建设的急迫性和艰巨性。
(摘自《孔子研究》2002年第5期)7.下列对“信用伦理”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A.信用伦理即委托(方)与受托(方)之间的责任承诺。
B.信用伦理由个人信用系统和社会信用系统两个基本方面构成。
C.信用伦理具有个人美德伦理和社会规范伦理的双重特性。
D.信用伦理是规范有信用关系的双方承担信用责任的道德准则。
8.下列对“信用伦理本身就是社会制度伦理的重要向度之一”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信用伦理首先是对承诺双方的责任要求。
B.信用伦理属于社会制度伦理的考量范畴。
C.信用伦理也可以说是一种外在的规范性伦理。
D.信用伦理需要社会法制、中介机构来给予确认和担保。
9.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能成为“‘熟人社会’显示出较高的社会信用”的依据的一项是A.传统社会的基本社会关系形式是由血缘、邻里、宗派等关系组成。
B.“熟人社会”中,法律或契约同样具有普遍公正的约束力。
C.靠“规矩”一类的强道德规范建立起的行为准则比法律更有约束力。
D.“熟人社会”中,道德伦理规范约束人们的日常规范。
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准确的一项是A.信用问题与不同社会中的人类关系和人类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B.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普遍产生“欺诈陌生”的心理,缺乏诚信的“责任承诺”。
C.现代社会中人际交往广泛,远离“熟人社会”,因此,信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D.国家法制、社会伦理规范、公民诚信道德是社会信用体系赖以维持的基础和条件。
三、(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5题。
龚遂字少卿,山阳南平人也。
以明经为官,至昌邑郎中令,事王贺①。
贺动作多不正。
遂为人忠厚,刚毅有大节,内谏争于王,外责傅相,引经义,陈祸福,至于涕泣,蹇蹇②亡已。
面刺王过,王至掩耳起走,曰:“郎中令善愧人。
”及国中皆畏惮焉。
王尝久与驺奴宰人游戏饮食,赏赐亡度,遂入见王,涕泣膝行,左右侍御皆出涕。
王曰:“郎中令何为哭?”遂曰:“臣痛社稷危也!愿赐清闲竭愚。
”王辟左右,遂曰:“大王知胶西王③所以为无道亡乎?”王曰:“不知也。
”曰:“臣闻胶西王有谀臣侯得,王所为拟于桀、纣王也,得以为尧、舜也。
王说其谄谀,尝与寝处,唯得所言,以至于是。
今大王亲近群小,渐邪恶所习,存亡之机,不可不慎也。
臣请选郎通经术有行义者与王起居,坐则诵《诗》《书》,立则习礼容,宜有益。
”王许也。
遂乃选郎中张安等十人侍王。
居数日,王皆逐去安等。
会昭帝崩,亡子,昌邑王贺嗣立,官属皆征入。
王相安乐迁长乐卫尉。
遂见安乐,流涕谓曰:“王立为天子,日益骄溢,谏之不复听。
今哀痛未尽,日与大臣饮食作乐,斗虎豹,召皮轩,车九流,驱驰东西,所为悖道。
古制宽,大臣有隐退,今去不得,阳狂恐知,身死为世戮,奈何?君,陛下故相,宜极谏争。
”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乱废,昌邑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余人,唯遂与中尉王阳以数谏争得减死。
(《汉书·卷八十九》)注:①王贺:昌邑王刘贺,汉武帝孙。
②蹇蹇:忠直。
③胶西王:刘卯。
因参与叛乱被杀。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存亡之机,不可不慎也机:时机B.阳狂恐知阳狂:刚强勇猛C.身死为世戮戮:羞辱D.宜极谏争谏争:上谏书争取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王尝久与驺奴宰人游戏饮食,赏赐亡度会昭帝崩,亡子B.大王知胶西王所以为无道亡乎王所为拟于桀、纣王也,得以为尧、舜也C.臣请选郎通经术有行义者与王起居居数日,王皆逐去安等D.坐则诵《诗》《书》昌邑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13.对下列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贺动作多不正动作:举手投足B.引经义,陈祸福,至于涕泣涕泣:痛哭流涕C.唯得所言,以至于是于是:到了这种(地步)D.唯遂与中尉王阳以数谏争得减死减死:减轻处罚,免处死刑1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龚遂勇于直言劝谏的一组是①引经义,陈祸福②郎中令善愧人③及国中皆畏惮焉④遂入见王,涕泣膝行⑤今去不得,阳狂恐知⑥君,陛下故相,宜极谏争A.①③⑥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⑤⑥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龚遂刚毅有大节,“内谏争于王”,对自己的上司王贺的荒唐行为多方规劝,是西汉著名的“循吏”。
B.龚遂为人忠厚,不计个人得失,“外责傅相”,在安乐调任长乐卫尉后,龚遂当面斥责其所作所为违背正道。
C.龚遂不仅敢谏,而且善讽,他用胶西王身亡的事例,劝得昌邑王答应了自己的选贤侍坐的建议。
D.龚遂曾经向往古人的隐退,不愿“身死为世戮”,在昌邑群臣被诛时,与王阳一起争得“减死”。
第Ⅱ卷(共105分)四、(15分)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1)内谏争于王,外责傅相。
(2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愿赐清闲竭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