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天大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线考试试题 及答案
天大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线考试试题 及答案

2、控制大气污染的措施与行动包括(ABCD) A.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B.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治理 C.机动车污染防治 D.重污染天气应对
3、伦敦烟雾事件中幸存者患什么疾病人数较多(ABCD) A.冠心病 B.肺结核 C.心脏病 D.肺炎
17、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体系不包括(D) A.把可持续发展原则纳入经济立法 B.完善环境与资源法律 C.加强与国际环境公约相配套的国内立法 D.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自然资源价格体制
18、下面哪个不属于人工生态系统(C) A.城市 B.农田 C.自然保护区 D.人工造林
19、下面哪个不属于陆地生态学(D) A.草原生态系统 B.土壤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14、环境中的三大要素的是(ABC) A. 空气 B. 水 C. 土壤 D. 固体废弃物
15、固体废物的来源有(ABCD) A. 矿业废物 B. 生活废物 C. 农业废物 D. 生活废物。
26、石棉肺是由(D)引起的 A.一氧化碳 B. 二氧化硫 C. 氮氧化物 D. 颗粒污染物
27、三条腿青说明污染物具有(C)危害 A.致癌 B. 致病 C. 致畸 D. 影响生长
28、下面哪个不是按照排放污染源的形式划分的?(C) A.点源 B.面源 C. 固定源 D. 线源
29、游泳区水质一般属于(C)类水域。 A.I 类 B. II 类 C. III 类 D. IV 类
4、维持健康生态系统,达到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是生态保护的(A)目标 A.最终 B.具体 C.共同 D.最初
5、(C)世纪中叶,随着国际环境污染的日趋加重,特别是西方国家公害事件的 不断发生,环境问题频频困扰人类。 A.18 B.19 C.20 D.21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题目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1.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了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现象。
2、生态工程是应用生态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和系统论的方法以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为目的,对人工生态系统、人类社会生态环境和资源进行保护、改造、治理、调控、建设的综合工艺技术体系或综合工艺过程3、生态平衡在一定时期内,系统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系统内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平衡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
这种状态就是生态平衡,又称自然平衡。
4、人口过程人口过程是人口在时空上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它大致包括自然变动、机械变动和社会变动。
5.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过程中,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以及由此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各种不利效应。
6.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7.人口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区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并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同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组成复杂关系的人的总称。
8.沙漠化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活动,破坏了原有生态平衡,使原来不是沙漠的地区,也出现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生态环境恶化和生态环境朝沙漠景观演变的现象和过程9.水体水体是指河流、湖泊、池塘、水库、沼泽、海洋以及地下水等水的聚集体,是由水本身,水中的悬浮物、溶解物、胶体物质、底泥和水生生物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或完整的自然综合体。
10.土壤污染土壤污染主要是由于人为活动引起的,归结起来主要包括污水灌溉、工业废料、城市垃圾和畜禽粪便的农业利用、农药和化肥的不当施用、污染大气沉降物和汽车尾气等。
11.生态破坏生态破坏(又称环境破坏)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兴建工程项目而引起的生态环境的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从而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天津大学远程教育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线机考题库整理

天津大学远程教育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线机考题库整理一、单选题1、下面哪个不是自然现象(______)(1分)A.地壳运动B.太阳稳定性C.大气力量D.水标准答案:D2、下面哪个不是能量(______)(1分)A.气温B.阳光C.土壤D.引力标准答案:C3、(______)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引起环境质量发生变化,使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
(1分)A.环境问题B.经济问题C.社会问题D.自然环境标准答案:A4、21世纪地球表面温度大约以每10年(______)℃的速度上升(1分)A.0.3B.0.5C.3D.5标准答案:A5、仅是一个框架协议,没有具体的减排目标的协议是(______)(1分)A.《京都议定书》B.《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C.《哥本哈根协议》D.《联合国宣言》标准答案:B6、(______)有效地挡住了来自太阳紫外线的侵袭(1分)A.臭氧层B.空气层C.平流层D.岩石层标准答案:A7、CFCs表示什么(______)(1分)A.氯氟碳化合物B.C.碳水化合物D.碳氮化合物标准答案:A8、(______)原子具有很强的破坏臭氧的能力(1分)A.氯B.碳C.氧D.氢标准答案:A9、“臭氧空洞”首先在(______)发现的。
(1分)A.北极上空B.南极上空C.赤道上空D.美国上空标准答案:B10、环境的哲学定义:环境是一个相对于(______)而言的客体(1分)A.客体B.主体C.人类D.物质B11、环境的法律定义:影响(______)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1分)A.人类B.动物C.植物D.微生物标准答案:A12、环境科学中的定义:环境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______)的全体(1分)A.内部世界B.外部世界C.动物世界D.中部世界标准答案:B13、以下哪个不属于自然环境(______)(1分)A.物质B.能量C.自然现象D.宗教信仰标准答案:D14、环境问题贯穿于人类发展哪个阶段(______)(1分)A.整个B.工业时代C.农业时代D.信息时代标准答案:A15、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工业化革命后环境污染的什么时期(______)(1分)A.发生期B.加剧期C.泛滥期D.终止期标准答案:A16、下面哪个发生在20世纪初到40年代是环境污染的加剧期(______)(1分)A.骨痛病B.米糠油C.光化学烟雾D.水俣病标准答案:C17、放射性、农药等新的污染源出现在工业革命后环境污染的那个时期(______)(1分)A.发生期B.加剧期泛滥期D.终止期标准答案:C18、20世纪世界发生了(______)大公害事件(1分)A.4B.6C.7D.8标准答案:D19、水俣事件发生在哪个国家(______)(1分)A.中国B.美国C.日本D.韩国标准答案:C20、引起水俣病的污染物是(______)(1分)A.甲基汞化合物B.甲基橙C.二氧化硫D.镉标准答案:21、马斯河谷事件是发生在地方(______)(1分)A.比利时B.日本福岛C.美国宾夕法尼亚D.英国标准答案:A22、伦敦烟雾事件中患什么疾病的人最多(______)(1分)A.消化疾病B.呼吸疾病C.传染病D.骨质增生标准答案:B23、痛痛病主要是食用了含(______)大米(1分)A.镉B.铬C.铁D.甲基汞标准答案:A24、光化学烟雾主要是排放了大量(______)(1分)A.B.碳氢化合物C.甲基汞化合物D.石油标准答案:B25、米糠油事件中的污染物是(______)(1分)A.米糠油B.多氯联苯C.氯化物D.苯标准答案:B26、2011年3月的(______)核事故,造成周围海域及农产品严重污染(1分)A.苏联切尔诺贝利B.日本福岛C.日本广岛D.日本长崎标准答案:B27、《增长的极限》明确地将环境问题及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提高到(______)的高度来加以认识。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考试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人类环境的中心事物是()。
A、人类B、人类和其他生物C、人类、其他生物和无生命物质D、人类、其他生物、无生命物质和外部空间2、按照环境的功能不同,可以将环境分为()。
A、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B、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C、室内环境、村内环境、城市环境,区域环境、全球环境和宇宙环境D、大气环境、水环境、土环境、生物环境、地址环境等3、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被称为()。
A、原生环境问题B、次生环境问题C、第一环境问题D、继发环境问题4、以下属于无限资源的是()。
A、土壤B、淡水C、动植物D、太阳能5、在生态系统中居于最重要地位的组成部分是()。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无生命物质6、环境科学主要研究()。
A、第一环境问题B、第二环境问题C、原生环境问题D、第三环境问题7、在环境科学里,同一食物链上某些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称为()。
A、十分之一定律B、生物放大C、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生物量金字塔8、一下属于第一环境问题的是()A、火山爆发B、臭氧层耗竭C、城市污染D、公害9、可以纳入环境与资源保护发保护范围的环境要素是()。
A、大气B、太阳C、宠物D、人工养殖的花卉10、导致臭氧层破坏的大气污染物是()。
A、酸雨B、二氧化碳C、氟氯烃类化合物D、汽车尾气11、构成环境的环境要素不包括()。
A、环境投资B、乡村C、城市绿地D、古墓葬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人工环境的有()。
A、城市B、名胜古迹C、风景游览区D、社会风气E、水库2、作为我国《环境保护法》保护对象的环境要素包括()。
A、大气B、海洋C、矿藏D、自然保护区E、人文遗迹3、以下属于自然资源的有()。
A、阳光B、土壤C、空气D、水E、野生动植物4、以下属于环境法保护对象的有()。
A、池塘里的青蛙B、马戏团里的大象C、农民种植的庄稼D、草原上放牧的牛羊E、人工栽种的次生林5、第二环境问题可以分为()。
22春天津大学《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线作业一

22春天津大学《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线作业一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75 分)1.每年的()是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A.9月16日B.8月21日C.9月23日D.6月16日2.按照国家的有关标准,流经城市的河流至少应满足()类水体的要求A.IB.IIC.IIID.IV3.能量流动的效率为()A.10%-20%B.10%-15%C.12%-18%D.8%-20%4.按照酸雨的定义,以下哪种情况的降雨属于酸雨()A.PH=6.5B.PH=4.6C.PH=5.85.荒漠化的危害是()A.气候条件异常B.极度干旱C.土地生产力下降,农牧业减产D.植被退化风蚀加快6.()是生态系统能量的根源A.光能B.太阳能C.植物D.光合作用7.“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指的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A.公平性B.持续性C.共同性D.发展性8.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通过()在系统内进行传递的A.食物网B.食物链C.生态系统D.植物9.人类环境的中心是()B.人类和其他生物C.人类及人类社会D.人类和物生物物质10.“蜜蜂的8字舞”属于信息传递中的()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C.营养信息D.行为信息11.POPs在人体内的半衰期约为()年A.7B.6C.8D.412.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越()A.复杂B.不稳定C.稳定D.简单13.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是()A.3RB.3SD.3P14.下列不属于生产者的是()A.铁细菌B.硫细菌C.硝化细菌D.氨化细菌15.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是()A.碳B.氮C.氧D.硫二、多选题(共5 道试题,共25 分)16.全球三大酸雨区包括()A.北欧酸雨区B.南美酸雨区C.北美酸雨区D.中国17.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A.人类的基本需求:衣食住行B.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高层次需求,一般通过合理的生活模式来实现C.经济发展是不可取的D.经济发展是在有限制条件下的发展18.生物多样性包括()A.生态系统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C.生物群落多样性D.遗传多样性19.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无生命物质20.荒漠化在物理和化学作用下主要表现为()A.土壤板结B.风蚀地C.细颗粒减少D.土壤的盐渍化。
天大2019年4月考试《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线考核试题【标准】

2019年4月考试《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线考核试题-0095试卷总分:100 得分:0一、单选题 (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1.经济和社会发展绝对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A.承载能力B.恢复能力C.破坏能力D.稳定能力2.《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个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议》。
A.100B.200C.220D.1803.下面哪个分支不是与非生命科学结合的()A.数学生态学B.物理生态学C.遗传生态学D.经济生态学4.一般情况下,正常的人()分钟不呼吸就会死亡。
A.5B.1C.7D.105.以下是在里约热内卢会议中提及的文件()A.《21世纪议程》B.《只有一个地球》C.《人类环境宣言》D.《保护环境》6.光化学烟雾主要是排放了大量()A.碳水化合物B.碳氢化合物C.甲基汞化合物D.石油7.CFCs表示什么()A.氯氟碳化合物B.碳氢化合物C.碳水化合物D.碳氮化合物8.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其口号为()A.只有一个地球B.保护环境C.爱护环境D.珍爱生命9.()是自然界一定空间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不断演变,达到动态平衡、相对稳定的统一整体,是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单位A.生态系统B.生物系统C.生命系统D.生存系统10.环境的哲学定义:环境是一个相对于()而言的客体A.客体B.主体C.人类D.物质11.形成蛋白质、氨基酸和核酸的主要成份是()A.水B.氮C.碳D.氧12.()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涉及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每个社区、每个企业、每个地区乃至整个民族A.垃圾经济B.狭义循环经济C.广义循环经济D.废物经济13.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是在()中提出的A.《巴黎协议》B.《巴黎条约》C.《京都议定书》D.《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4.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为目的的是()公约A.华盛顿B.拉姆萨尔C.波恩D.世界遗产15.以下哪个不属于有机氯农药()A.滴滴涕B.六氯苯C.二噁英D.毒杀芬16.距地面20-30km的()中,存在着臭氧层,含量占平流层空气总量的十万分之一A.平流层B.对流层C.中间层D.热层17.()年,大气臭氧层保护的重要历史性文件——《蒙特利尔议定书》出台A.1987B.1998C.2008D.201018.1989年9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同年12月10日该公约对中国生效。
天津大学《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线考核试题-新生006

天大2020秋季学期考试《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线考核试题-新生
荒漠化是一个()问题
A:个人
B:全球性
C:国家的
D:地域性
答案:B
一般情况下,正常的人()分钟不呼吸就会死亡。
A:5
B:1
C:7
D:10
答案:A
下面哪个不属于中国的环境政策()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政策
B:谁污染、谁治理的政策
C:先污染后治理的措施
D:强化环境管理的政策
答案:C
下面哪个属于资源化措施()
A:节约资源并减少废物排放
B:鼓励消费者使用可循环利用的产品
C: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
D:最大化回收废弃物
答案:D
()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A:植物学
B:动物学
C:生态学
D:微生物学
答案:C
20世纪世界发生了()大公害事件
A:4
B:6。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考核试卷

14. ABC
15. ABCD
16. ABCD
17. ABC
18. ABCD
19. ABC
20. ABC
三、填空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生物能
3.土壤污染
4.二氧化碳
5.生态系统多样性
6.氟利昂
7.同设计、同施工、同投产
8.二氧化碳
9.节能减排政策措施、能源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哪项不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A.公平性原则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加大森林砍伐可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农业产量。()
2.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不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3.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
4.核能属于清洁能源,不会产生温室气体排放。()
5.垃圾分类可以减少垃圾处理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
5.以下哪个城市不是我国低碳试点城市?()
A.北京
B.上海
广州
D.成都
6.以下哪种行为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A.乱砍滥伐
B.盲目引进外来物种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7.以下哪个不属于可再生能源?()
A.风能
B.水能
C.核能
D.生物能
8.以下哪种垃圾处理方式最环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地球上的硫大部分存在于(ABC)中 A.岩石 B.矿物 C.海底沉积物 D.水
10、工业化革命给人类带来的欣喜是(BC) A.人口的死亡率不断增加 B.人口的死亡率不断下降 C.平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 D.人口剧增
二、多选题 1、促使环境保护思想形成的原因包括(ABC) A.生产力因素 B.地球观的发展 C.人口因素 D.宇宙的开发
2、控制大气污染的措施与行动包括(ABCD) A.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B.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治理 C.机动车污染防治 D.重污染天气应对
3、伦敦烟雾事件中幸存者患什么疾病人数较多(ABCD) A.冠心病 B.肺结核 C.心脏病 D.肺炎
11、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与综合利用包括(ABCD) A.提取各种金属 B.生产建筑材料 C.生产农肥 D.回收能源
12、除尘器根据除尘器对微细粉尘捕集效率的高低可分成(ABC)除尘器 A.高效 B.பைடு நூலகம்效 C.低效 D.无效
13、I 类水域包括(AB) A.源头水 B.国家自然保护区 C.农业用水区 D.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4、工业化革命后期环境问题的发展包括时期(ABC) A.发生期 B.加剧期 C.泛滥期 D.终止期
5、下面哪些气体是温室气体(ABC) A.一氧化二氮 B.二氧化碳 C.臭氧 D.氮气
6、改进燃煤技术,减少燃煤过程中(BC)的排放量 A.水 B.二氧化硫 C.氮氧化物 D.二氧化碳
7、实现(ABD)的统一是生态保护共同的目标 A.社会效益 B.经济效益 C.文化效益 D.环境效益
2017 年 12 月天大在线考试试题 1 及答案
1、营养级一般只有(D)级 A.1-2 B.2-3 C.3-4 D.4-5
2、(A)的基本原则不仅被看作是环境科学重要的理论基础,也被看成是社会经 济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A.生态学 B.生理学 C.环境学 D.生命学
3、以下哪个不属于自然环境(D) A.物质 B.能量 C.自然现象 D.宗教信仰
11、(A)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 A.哥本哈根气候会议 B.《京都议定书》 C.《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D.《联合国宣言》
12、(A)排污权交易政策有效地保证了环境控制目标的实现。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氧气
13、能量是物质循环的(A) A.动力 B.载体 C.依据 D.基础
7、引起水俣病的污染物是(A) A.甲基汞化合物 B.甲基橙 C.二氧化硫 D.镉
8、马斯河谷事件是发生在地方(A) A.比利时 B.日本福岛 C.美国宾夕法尼亚 D.英国
9、环境问题贯穿于人类发展哪个阶段(A) A.整个 B.工业时代 C.农业时代 D.信息时代
10、米糠油事件中的污染物是(B) A.米糠油 B.多氯联苯 C.氯化物 D.苯
4、维持健康生态系统,达到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是生态保护的(A)目标 A.最终 B.具体 C.共同 D.最初
5、(C)世纪中叶,随着国际环境污染的日趋加重,特别是西方国家公害事件的 不断发生,环境问题频频困扰人类。 A.18 B.19 C.20 D.21
6、不属于物理信息的有(D) A.声 B.光 C.颜色 D.食物链
33、(A)是人类维系生命的基本物质,是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重 要资源。 A.水 B. 土壤 C. 空气 D. 事物
34、自养生物属于(A) A.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无机物质
35、二级处理是指在一级处理的基础上,增加(B)的处理工艺。 A.物理处理 B. 生物处理 C. 化学处理 D. 膜处理
17、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体系不包括(D) A.把可持续发展原则纳入经济立法 B.完善环境与资源法律 C.加强与国际环境公约相配套的国内立法 D.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自然资源价格体制
18、下面哪个不属于人工生态系统(C) A.城市 B.农田 C.自然保护区 D.人工造林
19、下面哪个不属于陆地生态学(D) A.草原生态系统 B.土壤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14、环境中的三大要素的是(ABC) A. 空气 B. 水 C. 土壤 D. 固体废弃物
15、固体废物的来源有(ABCD) A. 矿业废物 B. 生活废物 C. 农业废物 D. 生活废物。
23、气象学定义空气中相对湿度小于(C)是霾。 A.40% B. 60% C. 80% D. 100%
24、(C)是指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等一系列活动中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 无法利用而被丢弃的污染环境的固体。 A.气体废物 B. 液体废物 C. 固体废物 D. 危险废物
25、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功能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功能是(D) A.判断功能 B. 预测功能 C. 选择功能 D. 导向功能
14、下面哪个不是按污染来源划分的环境污染(D) A.生活污染 B.农业污染 C.交通污染 D.水污染
15、(C)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 A.植物学 B.动物学 C.生态学 D.微生物学
16、地球的温度基本上是恒定不变的,地球系统的能量基本处于一个(A)的状 态 A.平衡 B.失衡 C.炎热 D.寒冷
26、石棉肺是由(D)引起的 A.一氧化碳 B. 二氧化硫 C. 氮氧化物 D. 颗粒污染物
27、三条腿青说明污染物具有(C)危害 A.致癌 B. 致病 C. 致畸 D. 影响生长
28、下面哪个不是按照排放污染源的形式划分的?(C) A.点源 B.面源 C. 固定源 D. 线源
29、游泳区水质一般属于(C)类水域。 A.I 类 B. II 类 C. III 类 D. IV 类
20、发达国家治理酸雨的直接管制措施是(A) A.排放许可证制度 B.排污税费
C.产品税(包括燃料税) D.排放权交易
21、敌敌畏属于(C)污染 A.工业污染 B.生活污染 C.农业污染 D.交通污染
22、(B)是治理雾霾最直接、最有效的防止措施。 A.完善法律 B.控制污染物排量 C.积极发展生态工业 D.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
30、下面不是水质的物理指标的是(D) A.浑浊度 B. 嗅和味 C. 悬浮固体 D. COD
31、使神经中枢系统机能和酶活性中毒的大气污染物是(A) A.一氧化碳 B. 二氧化硫 C. 氮氧化物 D. 颗粒污染物
32、重力沉降室属于(A) A.机械式除尘 B. 湿式除尘 C. 静电式除尘 D. 过滤式除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