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原创】《水墨蔬果》教案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9课写意蔬果》人教版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9课写意蔬果》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9课《写意蔬果》教学设计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材分析:本科为五年级下册中国写意画法单元中的第一课,五年级学生对中国水墨写意画的用笔,用墨有一定的基本尝试。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通过对名家写意蔬果作品的欣赏、观察,让学生体会写意蔬果的用笔、用墨、用色的特点。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笔墨技巧和自学能力,可以运用自主探究和问题导学法教学。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笔墨在中国写意画中的地位,了解“随类赋彩”的蔬果着色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写意蔬果的水墨画,感受水墨和色彩的协调和谐,运用笔、水、墨、色表现写意蔬果,使主题更突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祖国优秀的传统写意画艺术,从而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让学生感受画写意蔬果带来的乐趣。
二、重点难点1.重点:知道墨分五彩和用墨、用笔的方法,运用颜色和墨临摹或创作一幅写意蔬果。
2.难点:较好地运用笔法和丰富的墨色变化创作写意蔬果,画面色彩与墨色的搭配力求协调和谐。
三、教学思路:本科的教学主要采用问题导学、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以齐白石大师的写意蔬果作品作为教学导入点,增加美术学科教学的人文性。
教材中的名家作品是我们学习的重点,逐一分析增加学生对“随类赋彩”的理解。
1.通过欣赏名家写意蔬果作品,分析出作品的用笔方法。
2.作品中的墨色是怎样的,体现在哪些地方?3.作品分别用什么颜色,体现在哪里?4.教师进行用笔、用墨、用色、用水的示范,让学生养成水墨创作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准备:教师:名家写意蔬果作品课件,写意画所需的工具材料。
学生:蔬果图片,毛笔(大楷、斗笔)、调色盘、墨汁、毛毡、折叠水桶等。
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1.导入课题,欣赏交流。
请同学们一同欣赏中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的两幅写意蔬果作品《萝卜》和《琵琶》。
(出示图片用ppt播放)提出问题:(1)这两幅作品属于什么画种?(中国画)(2)这两幅作品运用了是用什么画法?(写意画法)(3)表现的是什么样的题材?(蔬果)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9课写意蔬果-人教版

4.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了解写意蔬果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认识传统绘画艺术的魅力,提升民族自豪感。
5.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欣赏和创作美术作品,提高生活品质,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写意蔬果的基本技巧: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写意蔬果的基本技巧,包括线条、形状、色彩等。以下是具体细节: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画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写意蔬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写意蔬果的基本概念。写意蔬果是通过简练的线条和色彩表现蔬果的形态特征和质感的一种绘画方式。它是传统中国绘画中的一种重要技法,能够培养我们的审美观和创造力。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写意蔬果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线条、形状和色彩来表现蔬果的生命力。
-线条:如何运用不同类型的线条(如粗细、曲直、长短)来表现蔬果的轮廓和质感。
-形状:如何简化蔬果的形状,抓住其主要特征进行描绘。
-色彩:如何运用色彩对比和调和,使蔬果画面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
-举例:如画苹果时,使用淡黄色作为底色,用红色画出苹果的暗部和反光,以突出苹果的立体感。
-观察与分析: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蔬果的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其形态特征。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写意蔬果》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旨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意蔬果的绘画技巧。课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9 写意蔬果 人教版

9 写意蔬果一.教学目标:1.了解笔墨在中国写意画中的地位,了解“随类赋性”的蔬果着色法。
2.通过欣赏写意蔬果的水墨画,感受水墨和色彩的协调和谐,运用笔、水、墨、色表现写意蔬果,是主体更突出。
3.感受画写意蔬果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准备:教师:名家写意蔬果作品,写意画所需的工具材料。
学生:蔬果图片,毛笔(大楷、斗笔)、调色盘、墨汁。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墨分五色和用墨、用笔的方法,运用墨和色彩临摹一幅写意蔬果。
难点:较好的运用笔法和墨色的变化创作写意蔬果,画面色彩与墨色的搭配力求协调和谐。
四.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百里挑一,有草可采”——打一蔬果名学生猜。
师:是白菜。
长在地上,又白又胖,虽不好吃,但益健康。
教师打开图片:(1)生活的白菜(2)油画中的白菜(3)国画写意白菜下面看田叔叔,为何画大白菜?教师现场示范大白菜的画法。
⊙白菜帮线要有力度,力透纸背。
⊙线条要抑扬顿挫,要有节奏感。
根据上学期所学知识,你知道这是用什么方法画的?(写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写意蔬果》(板书课题)(二)新授1.在刚才的演示中,老师都是用什么笔法来画白菜的?(中锋、侧锋、拖笔、散锋、逆锋、顺锋)2.墨有哪些变化呢?是单一的墨色吗?3.笔墨小练习: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4.破墨小练习:浓破淡,淡破浓5.经营位置:静物画是讲究构图的,挪动一个物象,产生的画面效果则不同。
在国画中,构图不叫构图,更名为经营位置。
在这幅画中,只有一颗大白菜太单调,无法组成完整的画面,还需要补充内容:增添要大胆,这叫白菜、萝卜各有所爱一定要注意画面的布局,画面的均衡6.整理完成题字落款盖章(注意作品的完整性)7.欣赏课本P15范画(1)蔬果册、清虚谷晚清民国时期的著名花鸟画家,与任伯年、蒲华、吴昌硕共称海派四杰作品有苍秀之趣,敷色清新,造型生动,落笔冷消,别具风格。
(2)来楚生是诗书画印四绝的著名艺术家画:清新朴茂,笔墨简练,格调隽逸(三)课堂练习:图片循环播放在宣纸上临摹或写生一幅蔬果写意画要求:笔墨简练豪放,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以简笔取形传神,以水墨为主,色彩次之(四)拓展阶段欣赏美术社团学生的优秀国画作品,鼓励同学们课下多加练习,喜欢热爱民族艺术。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9课 写意蔬果》教学设计3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9课写意蔬果》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第9课写意蔬果》是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学习写意画的基本技巧,并通过绘制蔬果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写意画的定义、特点、技法以及如何观察和表现蔬果的质感和形态。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写意画的基本技巧,并能够运用这些技巧绘制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蔬果作品。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于色彩、线条和形状有一定的认识和掌握。
然而,写意画作为一种表现手法,对学生来说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观察和感受蔬果的质感和形态入手,逐步培养学生的写意画技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了解写意画的定义、特点和技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绘制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蔬果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学生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写意画的基本技巧,并能够运用这些技巧绘制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蔬果作品。
2.难点:学生如何通过观察和感受蔬果的质感和形态,以及如何运用写意画技法表现出蔬果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写意画的定义、特点和技法,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写意画的基本知识。
2.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如何绘制写意蔬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感受写意画的技巧。
3.练习法:学生通过实践绘制蔬果作品,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4.评价法: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学具:学生自带画具,包括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3.素材:准备一些蔬果实物或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写意蔬果的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作欲望。
小学美术《写意蔬果》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2)

写意蔬果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九课《写意蔬果》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笔墨在中国写意画中的地位,了解“随类赋彩”的蔬果着色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写意蔬果的水墨画,感受水墨和色彩的协调和谐,运用笔、水、墨、色表现写意蔬果,使主体更突出。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健康情感,树立珍惜和保护民族传统艺术的态度和价值观,并能自由运用写意蔬果题材的国画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感受画写意蔬果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知道墨分五色和用墨、用笔的方法,运用墨盒色彩临摹一幅写意蔬果。
教学难点:较好地运用笔法盒墨色的变化创作写意蔬果,画面色彩与墨色的搭配力求协调和谐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毛笔、墨汁、宣纸、国画颜料、调色盘、笔洗、毛毡等。
教学过程:一、启发阶段1、师生问好出示课件:两幅齐白石作品问:你知道是谁的作品吗?所画的题材是什么吗?生答:齐白石的作品,写意蔬果2、导出课题板书:《写意蔬果》【设计意图:从齐白石的作品入手,首先是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阶段1、复习已有知识笔法:中锋、侧锋、逆锋、散锋、拖笔墨法:破、墨(浓破淡、淡破浓)2、师边示范边讲解:示范用笔、用墨及用色的方法 设计意温故而知新,笔法及墨法是画好水墨画的关键,传统水墨习出现在美术课本的课时不是很多,所以复习是必要的!】3、打开课本随类赋彩:是中国画着色的基本方法, 色彩的效果,表达物象的情境变化和韵味。
师示范!赏齐白石作品运用欣赏作品的同时,注意作品的完整性,诗、书、画、印5、师示范:枇杷的写意画法重点是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补景、布局、落款、等6、欣赏大师作品及老师的作品7、欣赏同龄人的作品欣赏完了这么多作品,同学们是不是也想试试了!设计意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了解随类赋彩的方法,通过示范更好的看到老师的用笔用墨及用色的方法,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传统水墨画魅力,欣赏作品调动了学生创作的欲望。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9课写意蔬果》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9课写意蔬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9课写意蔬果》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学习如何用写意画法表现蔬果。
教材通过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引导学生观察蔬果的形态、结构和色彩变化,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本课内容较为简单,适合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但对写意画法的掌握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蔬果的细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同时,学生对蔬果有一定的认知,可以借助生活经验,更好地完成绘画作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写意画的基本技法,学会用写意画法表现蔬果。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写意画的基本技法。
2.如何观察和表现蔬果的形态、结构和色彩。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现场绘画,展示写意画的技法和表现蔬果的方法。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蔬果的细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3.合作交流法:学生之间相互欣赏、评价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写意画蔬果的范画作品。
2.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3.投影仪、幻灯片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写意画蔬果的范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不同品种的蔬果,引导学生观察蔬果的形态、结构和色彩。
同时,教师简要讲解写意画的技法和表现蔬果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方法,开始动手绘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一起欣赏、评价。
学生互相学习,提高审美能力和表现力。
5.拓展(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优秀的写意画蔬果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蔬果。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9课 写意蔬果》人教 版

《写意蔬果》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写意蔬果》本课为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九课,属于“造型·表现”课,是第一堂国画创作课,也是小学国画学习的重要启蒙课,所以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是从随意表现的水墨游戏向明确的主题性水墨画创作过渡的必经之路,对不断提高学生的水墨画表现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课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中国画基本的用笔、用墨、用色技巧,来进行简单的造型表现。
二、学情分析学龄阶段特征:五年级学生学习能力强,动手能力强,好胜心强。
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也曾接触过国画,但对国画的认识还是很模糊。
知识储备:在四年级阶段接触过《彩墨游戏》,五年级上册学过《鸟语花香》、《彩膜脸谱》。
授课班级特征:教师课前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了解到本班学生之前几乎没有上过国画课,对水墨画工具和材料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不熟悉,缺乏感性经验。
教师和学生也比较生疏,互相不了解,缺乏良好的配合基础。
本课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评价方法以及课前活动都是在此学情基础上设定的。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以下三点:1、知识与能力:了解蔬果题材的写意画在用笔、用墨、用色等方面的方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及国画的表现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与分析,欣赏交流等方法,体验用写意的方法临摹或创作蔬果作品。
3、情感与价值:感受画写意蔬果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用笔、墨、色表现写意蔬果。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掌握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并临摹或创作一幅写意蔬果画。
四、教法分析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本活动结合教学对象和教材本身的特点使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启发教学法:启发学生主动发现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演示法:教师直观的示范,给学生以技法的支持,引发强烈的表现欲望,使学生更加深入具体的理解写意蔬果的画法。
五、学法分析1、欣赏分析法:(1)、通过欣赏齐白石的作品《世世清白》,体会写意画的特点。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9课 写意蔬果》人教版

课程名称
第9课写意蔬果
执教教师
学校名称
学科
美术
学段
小学高段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五年级下册中国画写意画法单元的第一课,学生对中国水墨写意画的用笔用墨有一些基本的尝试。本课的学习主要通过对名家写意蔬果作品的欣赏、观察,让学生体会写意画的用笔、用墨、用色。教材中提供了五福名家的作品,其中四幅是清代虚谷的《蔬果册》,另一幅为现代画家来楚生的《枇杷麻雀图》。学生从作品中发现用墨、用笔的丰富变化。
三、发展阶段
播放教师自制的教学微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教学,并练习用笔、用墨技法。
教师通过自己制作的微视频教学使学生直观的学习一定的技法,这样做同时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
四、学习实践
1、课件出示本节课的作业要求:在生宣纸上临摹或写生一幅枇杷蔬果写意作品
2、观察学习枇杷
3、观看教师微视频教学
通过学习可以大胆的进行创作。
笔法:中锋、侧峰、顺笔、逆笔
技法:一波三折、趁湿破墨
2018年4月24日
在技法点击中,教材提供了画枇杷、萝卜的用笔、用色,切忌呆板凝滞,强调了写意绘画中的用笔讲求“力透纸背”。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笔墨在中国写意画中的地位,了解“随类赋彩”的果蔬着色法。
2、通过欣赏写意蔬果的水墨画,感受水墨和色彩的协调和谐,运用笔、水、墨表现写意蔬果。
3、感受画写意画带来的乐趣。
三、重点难点
本环节采用教师示范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的创作起到了开阔思路的作用。
五、展示评价
在充分肯定学生大胆、自由表现的基础上,进行相互欣赏和交流。
1、学会了运用中国画的技法创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意蔬果》教案
教材分析:
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代表,主要原料是水和墨。
中国画中也常见水墨蔬果,许多中国画家运用简单的色彩及丰富的笔墨技法表现蔬果,传达生活情趣。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水墨画,初步了解中国写意画工具材料。
2.技能目标:学习中国画写意技法的笔法墨法,色法。
学习画蔬菜水果,培养手脑协调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传统绘画的魅力,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用水墨画蔬菜。
教学难点:
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的掌握。
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水、墨汁、宣纸、国画原料。
教学过程:
1、问题导入
师设问:以前画水果,同学们都用什么来画的多?(学生回答)
引入新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用一种新的画法来表现水果。
(板书课题:4、水墨蔬果)
二、新课教学
1、欣赏大师作品。
教师介绍几位著名的花鸟画大师:齐白石、王森然。
让学生谈谈喜欢哪一位大师的作品?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2、教师带领学生欣赏示范作品,说一说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从中又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挥,教师适当讲解用墨用笔用色的妙处,使学生明白正确的方向。
3、教师示范
教授笔法、墨法、上色方法。
(白菜、丝瓜)
4、学生临摹作品。
(课临摹课本上的,也可临教师画的)
教师将示范画一一挂出来,让学生选择临摹
教师巡回指点。
(重点注意水分的多少)
3、展示评价
展示学生的作品,师生共评,从造型、墨色、笔法、色法等方面。
4、让学生谈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学生的想法,对中国画的认识、学到什么等方面来说)4、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水墨画是我们国家传统的绘画,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不仅要学习,还要发扬光大。
三、作业
课后,又兴趣的同学,请你们展开想象画一幅水墨画,内容自由选择。
四、收拾整理
整理桌面,收拾工具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