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器的变迁史0

合集下载

中国武术的起源与发展史

中国武术的起源与发展史

中国武术的起源与发展史中国武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不断演化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武术体系。

武术源于生存和战斗武术起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是为了保护自己、捕猎和战斗而形成的技能。

远古时期,无论是原始社会的社会斗争还是部落之间的争斗,都需要人们具备一定的战斗能力。

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开始学习和发展各种技能,如拳、腿、擒拿、弓箭、刀剑等,以便在战斗中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取得胜利。

中国武术的发展历程中国武术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远古时期中国武术的远古时期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在这个时期,原始社会人们已经开始了解和使用武器,如石斧、石器等。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武器的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多,人们开始利用武器进行战斗和捕猎。

同时,人们也开始学习各种武术技能,如擒拿、拳法、腿法等。

封建社会时期在封建社会时期,武术得到了更为广泛和深入的发展。

尤其是在宋朝、明朝、清朝时期,武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段时期,武术成为了一种严密的体系,各个地区的武术学派层出不穷,形成了多样而充满活力的武术文化。

现代时期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国武术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历程。

在20世纪初期,中国武术几乎已经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西方体育运动。

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武术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以杨派太极拳大师杨振铎、陈式太极拳大师陈复生、咏春拳宗师叶问为代表的一批武术名家,不断探索和创新,将中国武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中国武术的影响中国武术不仅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更在文化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首先,中国武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锻炼身体和强身健体的有效手段,更为重要的是,它对于培养人们品质和精神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武术的积极引领下,中国文化的精髓和优秀品质得以在世界上彰显。

总结作为中国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武术在历经沧桑的变迁中逐渐成熟并深深烙印在了人们心中。

七种武器之霸王枪

七种武器之霸王枪

七种武器之霸王枪导语:在古今中外的战争中,武器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刀剑到火枪,每一种武器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战斗力。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七种武器之一——霸王枪。

霸王枪以其强大的杀伤力和无与伦比的威力而闻名于世,成为战场上的恐怖兵器。

本文将详细介绍霸王枪的起源、发展和重要性。

第一部分:霸王枪的起源霸王枪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战争时期。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霸王枪的最早形式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最初的霸王枪是由木杆和石头制成,轻便易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霸王枪逐渐发展成为由金属制成的投射武器。

它的刀刃由锋利的手工锤打制成形,锋利且坚固。

这使得霸王枪成为战场上的杀伤力巨大的武器。

第二部分:霸王枪的特点和优势霸王枪的最大特点是其极高的杀伤力。

由于其顶部有着锋利的刀刃,一旦触及敌人,就能够造成致命的伤害。

同时,由于霸王枪的枪柄相对较长,士兵可以在战场上远距离投射攻击,有效地保持自身的安全。

此外,霸王枪的枪身也非常坚固,能够抵挡敌人的攻击,使士兵能够持续进行战斗。

第三部分:霸王枪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霸王枪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最早的霸王枪只有一根杆和一个刀刃,更像是一种矛。

随着科技的进步,霸王枪的形式逐渐多样化。

有的霸王枪配备了长矛头,提高了穿透力。

有的霸王枪则添加了铁环,使其在战斗中能够更好地控制敌人。

这些改进使霸王枪的战斗效能更加出色,让士兵在战场上取得更大的胜利。

第四部分:霸王枪的重要性霸王枪在古代战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由于其杀伤力和作战优势,它成为许多古代军队中的主要武器之一。

霸王枪的使用者可以徒手持弯刀与敌人搏斗,也可以在远距离射击中发挥其实力。

这使得它成为战场上的霸主,敌人无法轻易对抗。

因此,霸王枪在古代战争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决定战局的关键武器。

总结:霸王枪作为一种古老而强大的武器,在七种武器中独树一帜。

它的起源、特点、发展和重要性都是我们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霸王枪的杀伤力和作战优势使得它在古代战争中成为战场上的霸主。

浪谈中国近代骑兵刀发展下

浪谈中国近代骑兵刀发展下

浪谈中国近代骑兵刀发展下中国骑兵刀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武器,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发展和变革。

在近代,骑兵刀也经历了许多变化,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近代骑兵刀。

本文将从清朝末期到民国时期,浅谈中国近代骑兵刀的发展下。

清朝末期,中国骑兵刀的使用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仪式化的行为。

常用的骑兵刀是1880年代中叶出现的大刀和佩刀。

大刀为双刃刀,长约1.5米,重达6公斤。

佩刀为单刃刀,长约1米,是骑兵装束的一部分,用于装饰和用途不大。

随着中国近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1895年战争后,中国开始大力改革和建立现代化的军队。

这一时期,骑兵刀也经历了一系列的革新。

1898年,清朝从德国购买了龙骧式马刀,重量只有2公斤左右,适合轻骑兵使用,成为清朝近代骑兵刀的代表。

进入20世纪,中国民主革命爆发,武器技术不断更新和发展。

1928年,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逐渐发展成为了一支现代军队。

此时,骑兵刀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1931年,中国军队从苏联进口了著名的切尔诺莫尔式军刀。

这款军刀刀柄设计新颖,有“凤头”造型,刀刃弯曲向前,适合进行近身交战,成为了中国民国时期骑兵刀的代表之一。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军队逐渐适应现代化的战争形态,骑兵在战场上的作用逐渐减弱。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武器制造进入了新的阶段。

骑兵刀虽然在新时代的战争中已经不再是主要武器,但是在国人心中却始终保持着特殊的地位,也成为了文化和精神的象征。

总的来说,中国近代骑兵刀的发展历程跌宕起伏,经历了从朴素到精美的变化,也经历了从仪式化到现代化的改革。

虽然在现代战争中骑兵的战斗作用已经不再强大,但是作为中国精神文化的一部分,骑兵刀的地位始终无法被替代。

随着中国武器制造的不断发展,相信未来的骑兵刀一定可以继承传统,创新发展,为祖国的安全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历史知识:古代中国的兵器发展史

历史知识:古代中国的兵器发展史

历史知识:古代中国的兵器发展史1. 引言1.1 概述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其在兵器发展上有着悠久的历史。

几千年来,中国人民通过与外部势力的战斗和内部之间不断的纷争,逐渐改进并创新了各种各样的兵器。

这些兵器既反映了时代特点,也体现了科技和文化的发展水平。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以时间为线索,对古代中国兵器的发展历程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会探讨兵器起源及早期的发展与进化情况;然后重点分析战国时期到秦汉时期的兵器发展;接着讨论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的创新进步;最后深入研究元明清时期兵器演变与革新。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古代中国兵器发展史进行全面而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为读者提供一个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技术和兵器制造工艺变迁过程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思想启示和影响因素的机会。

通过研究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军事技术和战争态势,并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在面对未来挑战时,这将为我们提供宝贵的指导和启示。

2. 古代中国兵器发展史:2.1 兵器的起源古代中国的兵器发展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

最早的兵器主要是石制武器,如箭头、石斧和石锥等。

这些简单的石制工具演变成了更复杂的青铜武器。

青铜武器的出现标志着古代中国兵器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2 早期兵器的发展与进化在青铜时代,各种类型的兵器开始出现。

其中包括弓箭、盾牌、剑和戟等。

这些兵器不仅在军事上起到重要作用,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水平。

弓箭是古代中国最重要且广泛使用的远程武器之一。

弓箭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战争方式的改变,并对军事战略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盾牌在保护士兵免受敌人攻击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剑则是近身格斗中常见的武器。

随着冶金技术的提高,剑逐渐由青铜制造向铁制过渡。

这种转变使剑更加坚固锋利,为士兵提供了更好的攻击和防御能力。

戟是一种组合武器,它结合了长矛和刀剑的特点。

这种武器可以用来对付骑兵、步兵和城墙等目标,具有多样化的战斗功能。

中国古代剑和刀的发展史

中国古代剑和刀的发展史

中国古代剑和刀的发展史随着社会的发展,刀逐渐成为了一种独立的武器,并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良。

战国时期的刀在造型上更加精致,刀身变得细长,弯曲程度增加,刀尖变尖,增加了它攻击力和穿透力。

这些变化不仅是为了追求形式美,也是为了提高刀的实用性。

到了秦汉时期,刀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双刃刀。

这种刀在刃部两侧均有刃口,能更加有效地进行砍劈和挥击,其刀身加宽的特点也使得它具备了一定的防御能力。

这种双刃刀在中国传统武术中非常有名,比如著名的双刀战斗技巧。

而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青铜剑。

最早的青铜剑比较简单,形状类似于短刀,但随着青铜冶炼技术的提高,青铜剑逐渐演变成了中国古代剑的标志性武器。

战国时期的剑形状更加优美,剑尖细长,剑身上也开始雕刻出精美的图案和文字,而这些都因为古代工匠们的智慧而得以实现。

到了秦汉时期,中国剑的制作进一步提升,铁剑开始取代青铜剑成为主要的剑种。

不同于青铜剑,铁剑的材料更加坚硬,刀刃不易损坏,战斗力更强。

这一时期,双刃剑也开始出现并流行起来,这类剑有着更为复杂的造型,兼具进攻和防御的特点,可以说是剑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随着历史的变迁,剑刀的制作技术和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发展。

唐代剑的造型轻巧而弯曲,弯曲的形状提高了剑的杀伤力和穿插力,汉剑成为唐朝剑制的典范。

宋代剑形状更加优美,剑身修长,刃口向一侧弯曲,这种形式的剑称之为“蛇腹剑”,是中国剑艺的高峰之一、明清时期,剑变得更加精致而华丽,剑身上镶嵌着各种宝石和龙纹等图案,成为贵族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总而言之,中国古代剑和刀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中国武器文化的发展史。

从最早的石刀到后来的青铜刀、铁剑,再到唐宋明清时期的剑,每个时期的剑刀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它们不仅是武器,更是艺术品,代表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精神,也体现了中国文化发展的独特魅力。

中国历史上的战争与武器装备

中国历史上的战争与武器装备

中国历史上的战争与武器装备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大国,历经沧桑与风雨,曾经经历了许多次战争,有许多杰出的将领与武器装备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本文将着重探讨中国历史上的战争以及武器装备。

一、汉朝戒备边疆汉朝时期,对于边疆问题一直非常重视,为此它开辟了西汉初期的四夷诸郡,对北方匈奴以及新疆的各类少数民族进行了不懈的巩固和防范。

同时,他们还大力发展了兵器,推广冶铸技术,使用汉剑、长刀、短弩、戟、大盾等各类军备武器,创造出了雄奇的军事历史。

其中,汉剑是汉朝的特色武器之一,以其锋利无比、质地坚固等特点备受军队青睐。

此外,还有长枪、大盾等,都在汉朝的历次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唐朝盛世的兵器争霸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不仅文化艺术繁荣,而且在军事方面也是无可匹敌的。

唐朝時期的军备生产工业曾一度成为世界最为发达的工业生产,使用了各种成熟的军备武器,成为了中国兵器制造的典范。

在唐朝时期,火药武器得到了广泛使用,火枪、火炮等火器的出现对于中国军事上的改革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使得中国军队的火力更为强大和更具有攻击性。

同时,唐代还有一种新型兵器——投石车,具备较强的攻击力,成为唐代最为主要的攻城武器之一。

此外,在唐朝的军事中,还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武器,如弓、箭、刀、枪、盾、甲胄等军备装备。

三、明朝朝鲜之战明朝时期,朝鲜之战是最著名的战争之一,此次战争中国使用了一种新型的炮弹——“ 火药瓶”,这是中国军队在广泛研究各类兵器的基础上,自己设计制造出的非常有效的军备装备。

“火药瓶”是可以让炮兵们在发射后自行点燃,向敌方投掷而爆炸的一种特殊炮弹。

其作用与现代的手雷十分相似,效果非常显著。

四、现代化军事武器的应用自上世纪以来,中国新军事装备的生产开发进入了一个轻松畅通的时期。

在中国现代化军事装备的诞生和发展中,随着国防实力的飞速提高,中国成功的研制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军事武器,如武直-9、歼击6D、苏-27等一系列现代化军事武器的设计应用,为中国的高科技军事装备制造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兵器发展史

中国兵器发展史

始社会兵器-----三代兵器中国到目前为止是世界上发现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化石和文化遗址最多的国家,在大约180万年前就出现了最早的原始先民。

在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工具和兵器并不分家,但由于生存竞争,氏族或部落之间常会发生流血的暴力冲突,于是具有杀伤力的生产工具,也被用于人类的战争。

到后来,为了争夺土地,人口,财富,部落联盟之间的战争愈发激烈。

以生产为目的的工具已经不能胜任越来越残酷的战争,人们开始研究制造专业格斗武器和防御卫体武装,从此,兵器逐渐与生产工具分离开来,出现了正式兵器。

这一变化大约发生于原始社会晚期,约在公元前2000年以前。

在旧石器时代,中国就已经产生了众多的文化遗址。

最典型的有距今约180万年的西侯度遗址。

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以粗厚笨重、器类简单、一器多用为其特点;到了旧石器时代的晚期,石器趋于小型化和多样化,器类增多。

旧石器时代有代表性的兵器有石刮刀,石锤,尖嘴石凿;石箭镞。

古代文献《易经*系辞》曰:弦木为弧,剡木为矢(1)。

弧,就是木制之弓;矢,就是箭的古称。

虽然在考古发掘中,难以见到石器时代的弓和箭杆(弓和箭杆都是采用竹、木、藤之类的易腐物质,一般不能保存至今天),但出土的石器时代的箭镞却十分丰富,有石、骨、蚌壳、陶质等不同材料且大都经过磨制,形状多样。

新石器时代遗址几乎遍于全国。

最著名的文化遗址有黄河流域新石器文化遗址(公元前5550~前4900年);其中红山文化(公元前3500年前后),独具特色。

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熟练地掌握了磨制石器的技能,能琢磨成锋利并且棱角分明的石质工具;同时也提高了用石质工具加工木器、骨器的技术,为制造兵器准备了工艺方面的条件。

当时由生产工具转化成的兵器主要有:石刀,石箭镞,石矛,石斧,石锛,石戚,石钺;石锤,石戈,等等。

箭镞的大量出土,表明弓箭的普遍应用和狩猎活动的普遍存在。

弓箭的用途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原本射向禽兽的箭镞,开始转向人类自己,成为人类自相残杀的武器。

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历史演变与传承研究

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历史演变与传承研究

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历史演变与传承研究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其军事文化的历史演变与传承更是博大精深。

从古代到现代,中国的军事文化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发展,这些变革和发展不仅直接影响了中国的国家命运和历史进程,也对世界历史和文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历史演变与传承进行研究。

1. 军事文化的历史演变中国军事文化的历史演变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兵器文化。

最早的兵器是石斧、石锥等原始工具,然而石制品的局限性使人类创造了更先进的兵器。

周代,兵器的进展十分迅速,在腰斧、双戈、大刀、长戟等兵器的基础上,出现了弓箭、戟、戈、矛等多种新式兵器,至此,我国的兵器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随着兵器的发展,军事文化也逐渐变得丰富而复杂。

中国古代的兵家文化在战争中形成,由孙武、吴起、兵固、李牧等历代兵法家创作的兵书构成。

兵书中不仅包含了对于战争发动的理论论述,也提出了作战中的策略与方法。

这些著作对中华民族的军事策略、机动战术、组合战略等方面有着深远影响。

从唐代以后,中国的军事制度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变革,从而对中国军事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朝时期,唐太宗实行“均田制”,推广“羽林军”和“扼守军”,成功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这为后来的军事制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宋朝时期,士族垄断武职,武将多数出身草莽,军事力量逐渐减弱,直到金朝入侵,宋军史无前例地损失惨重。

明朝时期,朱元璋推行的“官兵合一”制度大大提高了军队的实力和素质,使得明朝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19世纪,中国逐渐发现自己落后于西方列强,为了自保实行了近代化改革,建立了新式军事制度,加强了科技和武器装备的研制、制造和使用。

这些都为中国近代军事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军事文化的传承中国的军事文化有着较为深厚的传承和保留,传承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中国传统军事文化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兵法、军规、兵器制造和行军作战技艺的传承。

中国古代的兵家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自汉朝以来,众多兵法经典流传至今,孙子兵法、吴子兵法、三十六计等典籍对中国军事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咸平元年六月唐福造火箭、火球、火蒺藜,五年 九月石普所发之火球、火箭,皆为利用火药以伤 敌的火药武器。而此有炸伤力的火药武器在景德 元年(1004)的对辽之役中开始发挥破敌的功效。 如该年十一月,在宋师天雄军被辽大军围困时, 幸赖宋将孙全照所训练的弓弩手以能射穿铁甲的 火箭破敌而使天雄军不致全军覆没。
元朝军队使用的武器,可分为冷兵器和火器两大类. 冷兵器为主。冷兵 器的种类很多。属于长杆兵器的,有枪(矛)、长柄刀、 扑把等;属于短柄 兵器的,有刀、剑、斧等;属于射远兵器的,有 弓、弩、炮(抛石机)等; 属于防护装具的,有盔甲和盾牌等。枪、扑把等长杆兵器蒙古人的长 矛,往往在铁颈上有一个 钩,便于把对手从马上拉下来,也就是中国传 统的单钩或双钩枪。 扑把当即后代的镗把类武器。此外,长兵器还有长 柄刀、铁棒、 长把骨朵等。自蒙古国时期应用砲具,至元朝前期采用 “回 回砲”技 术,造炮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回回炮威力巨大,能抛发100多公 斤的石头,发射时声如雷鸣,颇可使敌军丧胆,以后在各军中普遍使用。 在元代得到进一步发展,在作战中起过相当大的作用。蒙古军西征时, 经常使用火油筒。对南宋作战时,大规模使用火炮 (火球)。对日本作战时 使用丁铁火炮。以后,又发明了先进的管状火器--火铳。
至19世纪末期,1891年江南制造局研制出快利步枪,1895年 湖北枪炮厂开始制造汉阳式(即1888年式毛瑟)步枪,1892年江 南制造局制造阿式管退船台快炮,1905年该局又开始制造克虏伯 式75毫米管退山炮.使中国兵器发展逐渐进入一个新阶段。
清朝北洋海军从德国购买的主力舰艇“致远舰”
伟大的抗日战争
清朝洋务运动时期
清政府不惜耗费巨资,先从国外购买洋枪、洋炮,继而购买 设备、引进技术、建厂筹造,前后共创办42个局、厂。最初生产 各式前装滑膛和线膛步枪、马枪、抬枪、炸炮(冲天炮)、阿姆 斯特朗式重型要塞炮及弹药、地雷、水雷等,然后发展为生产林 明敦边针、林明敦中针、马梯尼亨利、1871年式毛瑟等早期后膛 单发步枪和阿姆斯特朗、克虏伯、克鲁森等后膛要塞炮、过山炮 。这一时期,所建工厂大多为生产枪、炮、弹、药的综合性工厂 ,但缺乏正规工艺,生产技术也比较落后。
• 远古的武器主要是:石斧,矛(用兽骨,岩石等制成),弓箭,木 棒,火,等等当时主要是以石器为主。
先秦时代
• 根据先秦的历史文献研究和文物出土发现,先秦兵器以戈、 钩戟、矛、剑、钺、 殳为主,当然还有弓弩。
汉代的武器种类在先秦弓矢、殳、矛、戈、戟 “五兵”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军士使用的武 器已是多种多样。长兵器有殳、戈、矛、戟; 短兵器有刀、剑;远射兵器有弩、弓;防护兵 器有盔甲、盾牌;攻守的兵器有钩镶。此外还 有锤、挝、杖、钺、斧等劈砍、锤砸兵器。在 各种兵器之中,铁兵器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汉 初晁错所列的弓弯、短兵、长戟、剑盾、矛铤 等多是质量精良的铁制兵器。近年来考古发掘 的长安武器库所出兵器,除少量仍为青铜制造 外,绝大多数均为铁兵器,刀、剑、戟、矛、 斧、骸、盔甲一应俱全,仅铁镞就达1000余件。 汉代军中的武器不仅品种多,而且质量高,远 远优于匈奴的兵器。
中国武器的变迁史
• 创作人员
金融2班 2029寝室
• 张航 • 徐梦霞 • 何炆桦 • 孙文英 • 刘艺 • 林璐
120401054 120401044 120401076 120401022 120401080 120401026
冷兵器时代: 远古 木头、石块
先秦 青铜兵器
汉代 铁制兵器
远古时代
• 清代因满人起于马上骑射,士兵以苗刀、弓箭、 长矛为主要装备,火器仅有粗制的长程火炮(入 关后对明朝的火炮进行了改造,制成的“神武大 炮”)火枪只有守卫皇宫的部队配了一些。
中国近六十年武器发展史概述
从缴获日军——解放战争缴获国军装备——解放后从前苏联引进技术—— 开始仿制前苏联军用产品:小到步枪大到飞机导弹——与苏关系破裂自主 研发两弹一星——文革十年,出了核军工方面没有遭到迫害常规武器几乎 没有什么发展——改革开放后开始有科技强军战主体思想——90年代开始 小步慢跑,引进外来技术的同时吸收外来军工技术进行整合——96年台海 危机之后开始意识到蓝水海军的重要性——近20年来进展还可以,很多常 规武器的研发和制造已经摆脱了对俄式技术的依赖,但至今为止我过军工 方面心脏病问题一直在努力解决,无论是战斗机、主张坦克、大型水面舰 艇,很多还都不是我们自主研发的中国心——随着现代化战争的需求,海 军将会成为重头戏,陆军在大国中逐渐的有可能会被改编成特种作战部 队——近期,我们的国家也有了自己的航母战斗群成军


空 军




-10
研制中的歼-20的姊妹机:歼-31
海军篇 • 航空母舰,是衡量一个国家海军力量的重要指标。
从建国初至今,中国共计从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 购买了4艘已退役航母进行研究,并决定将购买的 第四艘航母:俄罗斯制库兹涅佐夫级瓦良格号航空 母舰改装为中国现役的第一艘航空母舰!
孤零零的瓦良格号
2020/4/6
百姓嘴中的“王八壳子”—毛瑟手枪
从反围剿时期开始,到抗战和解 放战争期间,红军八路军、解放 军都大量使用这款武器,其中在 抗战期间使用这款武器的数量最 多。捷克式轻机枪也是八路军和 新四军大量使用的一款武器。
• 陆军篇 • 海军篇 • 空军篇
陆军篇
坦克作为陆军突击兵器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而成名 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并由此确立了其在陆军中的主导地位。 相比于世界坦克强国而言,中国的坦克发展起步晚了30多 年。到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的坦克工业仍然为零。但是, 充满自信与活力的新中国领导人并没有因此妄自菲薄,而 是以高瞻远瞩的雄伟气魄决定建立自己的坦克工业,从而 拉开了中国坦克发展的序幕。
改装完毕的辽宁舰。 PS:瓦良格号在中国人民中重生啦
汉 代
唐代起,火药开始用于战争。从宋 代开始,中国进入了热兵器时代。
隋唐时以长枪为主 宋代时以长刀为主 蒙元时以火铳为主 明清时以火炮为主
4/6/2020
• 唐中叶以后,每个士兵(包括步兵和骑兵)都装备1条长 枪,当时枪分漆枪,木枪,白杆枪和朴头枪4种,长枪运 用很广,除了战时格斗外,扎营时可以用作支撑营帐,防 守时可以当拒马,渡河时可以用来捆扎木筏。而作为另外 一种士兵的必备武器刀,有2种主要用刀:一种是横刀 (也就是佩刀),当时刀剑,另外一种叫陌刀也称拍刀, 是一种长柄2刃刀,长1丈,步兵使用,一般以密集队形列 于阵前,唐军装备的主要远射武器是弓箭,装备率达到 100%,与佩刀和枪一样,人手一具,当时中国军用弓的 样式早已经固定下来了,全部都是复合体反射弓,射程随 弓力不同而变化,唐军也和前代一样,强调强弓劲弩,开 满就射,唐代王踞所著《射经•马射总法》写道“势如追 风,目如流电,满开弓,紧放箭”,可见唐时对弓箭手要 求的是射程和火力密度。
20世纪末,中国为了应对西方国家的核威胁,决 定研制核武器。
左侧为中国陆军的第一 代主战坦克—59式坦克
右侧为中国陆军的最新 式主战坦克—99式坦克
左侧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实体模型,右侧为中国第一颗氢弹的实体模 型。 核武器的研制成功,标志着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的核威胁 不复存在,对世界和平与稳定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八路军的武器装备十分 匮乏。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中国军民不畏艰难, 经过8年奋斗,最终取得了抗战的胜利,维护了祖国的尊严!
汉阳式步枪
• 在军阀混战的时代,一直到抗战结束,汉阳造在中国一 直是主力武器之一,由清朝新军开始,北洋军、北伐军、 中央军、红军,汉阳造武装了无数的中国部队。到了八 年抗战,抵御外侮,可算是老树开花又逢春。直到朝鲜 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仍有许多部队持着汉阳造,在冰 天雪地中与十六国联军拚杀。
2020/4/6
空军篇
• 建国初期,我国的空军力量十分有限,飞机主要来源于抗战和内战 所缴获的敌军飞机。但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奋起直追, 在“引进,消化,自主研发”的道路上不懈前进,终于组建了一支 值得人民信赖的空中力量,保卫了祖国的壮丽河山!
研 发 中 的 歼
-20
朝鲜战场立下赫赫战功的歼-6
明清
• 明朝的武器已高科技为主。火铳、鸟铳、红衣大 炮、百虎齐奔等在当时都算得上是高科技。明代 仿宋,主装备为朴刀和长矛,火器装备比例扩 大;此外万历年间戚继光对倭寇所持日本刀仿制 而做成苗刀,揉钢技术在中国复兴。明朝中后 期,面对越来越严重的边患问题,明朝皇帝开始 下令研制导弹核武器这一具有“决定性”的战略 武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