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架线隔离式减振垫浮置板道床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隔离式减振垫浮置道床施工方案

隔离式减振垫浮置道床施工方案

合肥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正线轨道铺设I标隔离式减振垫浮置道床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正线轨道铺设I标项目经理部二○一五年四月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述 (1)三. 适用范围 (2)四. 道床结构说明 (2)五.施工工艺 (3)六. 施工人员、机械配置 (3)6.1施工人员配置 (3)6.2施工设备、工具配置 (4)七.隔离式减振垫道床施工方案 (5)7.1隧道底板处理 (5)7.2基标测设 (5)7.3基底钢筋加工绑扎 (6)7.4基底水沟模板安装 (6)7.5基底混凝土施工 (7)7.6减振垫铺设 (7)7.7轨排架设及几何尺寸调整 (9)7.8道床板钢筋绑扎 (10)7.9道床混凝土浇筑 (10)7.10填缝胶封边 (11)八.施工注意事项 (11)九.施工保证措施 (12)9.1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2)9.2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2)9.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4)隔离式减振垫浮置道床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正线轨道设计总说明》;(2)《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隔离式减振垫浮置道床设计图》;(3)《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049-2009);(4)《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CJJ49-92);(5)《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7)《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 50308-2008);(8)《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9)《无缝线路铺设及养护维修方法》(TB2098-2007);(10)我单位参与其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积累的施工经验。

二.工程概述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是合肥市轨道交通网中南北向骨干线路,快速联系老城区与滨湖新区,途径新站区、老城区、青年路片区、葛大店片区、高铁站片区、滨湖新区等城市重要发展区域。

地铁隔离式减振垫浮置板道床单开道岔施工技术

地铁隔离式减振垫浮置板道床单开道岔施工技术

construction machinery to the laid damping pad. And the side damping pad is directly glued to both sides of the track bed and poured into
the concrete of the track bed, which can reduce the gap between the concrete and the damping pad, and increase the damping effect and
侧边减振垫直接粘贴在道床两侧后浇筑道床混凝土,可以减少混凝土与减振垫间的空隙,增加减振垫的减振效果和使用寿命。
Abstract: Relying o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floating slab turnout with damping pad in Xuzhou Urban Rail Transit, by changing the
previou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floating slab turnout with damping pad, the turnout material is inverted, assembled and lifted before
laying the damping pad at the bottom of the track bed after pouring the base, which effectively avoids the damage caused by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damping pad.

浮置板道床作业指导书

浮置板道床作业指导书

浮置板道床作业指导书上海天佑项目部1.引言将整体道床制作成板状结构,利用钢弹簧支撑,使之形成一种浮离于基底之上的弹性道床,这种浮离设置的板式道床就称之为浮置板。

目前浮置板的主要形式有钢弹簧浮置板和橡胶浮置板两种,其结构的主要原理是一致的。

上海16号线采用的是钢弹簧浮置板。

2.浮置板结构简介一般整体道床在浇注时通常与下部结构联结为一整体。

浮置板道床浇注时,上部结构是与下部基础结构完全脱离,形成独立的整体道床板。

2.1 浮置板断面示意图(图001)图001 浮置板轨道断面示意图2.2 浮置板主要部件简介浮置板道床结构,从板下基底开始,自下而上依次为:1)基底, 2)弹簧底座, 3)隔离垫层, 4)外套筒,5)受力板, 6)内套筒, 7)弹簧, 8)三角垫块9)剪力绞,1)基底:基地为浮置板地段的下部结构。

隧道内与桥面的情况不同,桥上的浮置板依赖于桥面结构作为基底,小半径圆形隧道内,在浮置板铺设前,先制作基底(底板),大半径隧道,按设计方案执行。

隧道内,水沟设置于轨道中间时,浮置板底板(基底)钢筋见示意图002,浇注后的成型见示意图0032)弹簧底座:在进行基底处理时,将受力部位嵌入一块受力垫板作为钢弹簧的底座。

见示意图0043)隔离垫层:将浮置板道床与基底部分实行隔离,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不致于使上下联结为一体。

4)外套筒:(图005-006)具有围护内套筒和弹簧的作用,但最主要的功能是受力。

外套筒为无底结构,即底部为开口式的空洞,试套筒内的弹簧能直接与弹簧底座接触。

制作成在曲线地段,不同位置的外套筒规格不同。

5)受力板:(图006)受力板并不是独立的结构件,它是附于外套筒内壁的装置,在外套筒内壁,焊接特殊形状的钢板,用于承受垂直方向的力。

受力板留有三角形的空图004 弹簧底座图002 底板钢筋 图003 板底成品图006 外套筒俯视图图007 三角垫块图005 外套筒受力板洞,与三角垫块配套,是浮置板的主要受力点之一。

阐述隔离式减震垫浮置板整体道床

阐述隔离式减震垫浮置板整体道床

阐述隔离式减震垫浮置板整体道床1、前言隔离式减震垫浮置板整体道床是近年来城市地铁的较常设计的道床类型,城市地铁线路一般穿过城市人口密集地区,地铁列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较大的轨道震动噪声,为减少行驶震动噪声给居民带来的生活影响,在轨道设计时,均要考虑降噪措施,隔离式减震垫浮置板整体道床就是其中一种,它相比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具有“工程造价低、施工较方便、降噪效果好”的技术特点,为研究隔离式减震垫浮置板关键技术和掌握新型施工技术,适应城市地铁轨道施工的高精度、高标准需要,使中铁四局施工的贵阳地铁1号线隔离式减震垫浮置板整体道床作业有序可控、有章可循,需研究工艺、规范管理、指导施工,并统一施工作业技术标准,为施工现场提供详实可靠的操作指南,以满足设计及验标的规定,并满足快速施工确保按期开通的工期需要。

现结合工程实际,浅谈施工过程中摸索和体会出来的工艺流程、关键技术和质量控制方法。

2、工程概况2.1工概况贵阳市轨道交通1号线轨道工程施工2标始于蛮安区间(DK20+300),终点于小河停车场,线路总长32.565km。

标段共设12车站,小河停车场一处。

正线、辅助线铺轨长度27.866铺轨km(其中钢弹簧浮置板6.827km,减振垫浮置板0.52km,梯形轨枕0.456km),铺设60kg/m钢轨9号单开道岔21组。

小河停车场铺轨含出入场线总计4.699km(碎石道床2.708km,整体道床1.991铺轨km)其中除特殊部位铺设12.5m长60~50kg/m异形轨,共计0.025km;出入场线线铺设60kg/m的钢轨,共计0.847km,,其他均铺设50kg/m钢轨,共计3.827km,铺设50kg/m钢轨7号单开道岔15组,铺设50kg/m钢轨7号5m 间距交叉渡线道岔2组。

轨道结构型式有普通整体道床、高架段承轨台式整体道床、双层非线性减振扣件整体道床、P60-9号单开道岔、P60-9号单开减振器道岔、梯形轨枕整体道床、特殊减振用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出入段(场)线有砟轨道、车场线有砟轨道、停车场库内整体道床。

道床板施工作业指导书

道床板施工作业指导书

道床板包括钢筋、模板以及砼等施工,现对各施工进行技术指导.(1)根据设计图纸,对各部位钢筋进行设计,确定钢筋型号、下料尺寸和间距等。

依据施工图纸制作钢筋,编写施工工艺要求及说明。

(2)钢筋备料:按照设计图纸的钢筋,计算数量进行备料。

本工程使用的钢筋HRB335 φ32 、HRB335 φ25 、HRB335 φ20 、HRB335 φ16、HRB335 φ12手电钻、水平尺、钢卷尺、钢筋切断机、电焊机、水准仪、全站仪等钢筋检验→钢筋运输、堆放→钢筋制作→清洗支承层岩面→测量放样、打销钉孔→摆放纵向钢筋、初调、打地锚孔→绑扎钢筋→接地处理→安装固定销钉及地锚→绝缘测试→钢筋检查验收(1)钢筋运输到施工现场之前,必须通过试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钢筋运输到施工现场,分类堆放、集中制作、汽车运输、人工现场安装。

(3)道岔测量放样前,开始加工钢筋.钢筋加工时,要将钢筋加工表与设计图纸复核,检查钢筋制作前各工序是否达到要求,制作好的钢筋分类堆放。

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型号、直径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断头,以节约钢材。

(4)清洗已凿毛的砼表面,测量放样,根据设计图纸标出销钉孔位置,用电锤打孔(φ32),孔打好后利用旧布阻塞,防止杂物落入。

(5)销钉孔施工完后,道床板纵向钢筋按照设计数量沿路线中心摆放在支承层上。

(6)道岔初调完成后进行轨排固定地锚孔放样,利用手持电钻钻孔(孔径60mm,孔深250mm)。

(7)地锚孔施工好后,按照道岔钢筋布置图用绝缘卡子先架设对应于转辙机位置的道床板下层钢筋,然后架设上层钢筋,现场切割转折转辙机牵引点处钢筋网,再施工侧向箍筋和箍筋内的纵向钢筋.布置钢筋时,道床板下部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5mm,上层保护层厚度不小于40mm,钢筋搭接长度不小于70cm.(8) 钢筋布置完后,焊接纵横向接地钢筋交叉点和搭接点。

单面焊焊缝长度不小于200mm,厚度不小于4mm; 双面焊焊缝长度不小于100mm,厚度不小于4mm.(9)钢筋施工完后,开始埋设销钉。

减振垫道床专项施工方案..

减振垫道床专项施工方案..

减振垫道床专项施工方案
一、前言
在铁路建设中,减振垫道床是一种重要的结构,能够有效减少列车通过时的振动,提高铁路运营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重点介绍减振垫道床的专项施工方案,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

二、施工准备
1.人员准备:组织施工队伍,确保具备相关施工经验和技术能力。

2.设备准备:准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和工具,包括搅拌机、砼泵、振动
器等。

3.材料准备:准备优质的混凝土、减振橡胶垫等材料,确保符合相关
标准要求。

三、施工流程
1.基础处理: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平整,确保基础稳固。

2.铺设减振垫:按设计要求,在基础上铺设减振橡胶垫,保证平整布
设。

3.浇筑混凝土:在减振垫上浇筑预制混凝土,均匀振实,确保密实度
和均匀性。

4.养护处理:对施工完成的道床进行适当养护,保持施工现场清洁。

四、质量控制
1.材料检查:严格按照材料要求进行检查,保证材料质量。

2.检测验收:施工完成后,对减振效果进行测试,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3.定期检修:定期对道床进行检修,保持减振效果长期稳定。

五、安全注意事项
1.施工现场安全: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
安全。

2.作业人员安全:保证作业人员佩戴好安全装备,注意操作规范,避
免意外发生。

六、总结
减振垫道床的专项施工方案是铁路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正确的施工方
案和质量控制对于保证道床效果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的方案能够对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以上就是减振垫道床专项施工方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浮置板道床作业指导书

浮置板道床作业指导书

中铁四局深圳地铁22标段工程项目经理部浮臵板道床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SZDT/FZBDC版号/修改状态:B/O编制:程桂芝审核:批准:受控印章:受控编号:2002年7月1日发布2002年7月1日实施作业指导书审批表目录通令修改记录表目的/适用范围 (1)作业前准备…………………………………………………………2(18) 操作工艺……………………………………………………………3(20) 质量标准…………………………………………………………15(27) 注意事项…………………………………………………………17(28) 施工工艺流程图…………………………………………………17(28)通令本作业指导书(浮臵板道床施工作业——特殊工序作业指导书)自签发之日起生效。

1.本作业指导书为特殊工序控制管理工作程序支持性文件。

2.本作业指导书为受控文件,发放及修改的批准由公司总工程师负责。

3.本作业指导书解释权为公司总工办,各短轨枕式整体道床施工作业队、各部门都必须遵照执行。

公司总工程师2002年月日作业指导书修改记录表批准人:公司总工程师2002年月日1 目的/适用范围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大多穿越闹市区,它的运营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同时产生的振动和噪音对建筑物和城市居民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对新建地铁需要特殊减振地段特殊设计采用浮臵板道床(金属弹簧隔振器式浮臵板道床与橡胶支承式浮臵板道床两种结合使用)以达到减振降噪的目的。

浮臵板道床因其工艺复杂,施工时间长,为保证铺设顺利进行,需提前安排施工。

同时,深圳地铁一期工程采用的现浇浮臵板道床为国内首次,橡胶支承式浮臵板道床为国内领先水平。

我们为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工程质量,实施本作业指导。

对施工过程中浮臵板道床这个特殊工序进行监控,以保证该工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本作业指导书分别适用于地下铁道金属弹簧隔振器式浮臵板道床与橡胶支承式浮臵板道床混凝土施工的整个过程。

隔离式减振垫浮置道床施工方案

隔离式减振垫浮置道床施工方案

隔离式减振垫浮置道床施工方案目录一、内容概述 (3)1.1 背景与意义 (3)1.2 方案编制依据 (4)1.3 方案目标 (5)二、工程概况 (6)2.1 工程简介 (7)2.2 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 (7)2.3 工程施工特点及难点分析 (9)三、施工准备 (10)3.1 材料设备采购计划 (11)3.2 施工队伍组织与培训 (12)3.3 施工现场布置与安全防护措施 (14)3.4 试验与检测仪器设备配置 (15)四、隔离式减振垫施工方法 (16)4.1 隔离式减振垫材料选择与施工工艺流程 (17)4.2 隔离式减振垫铺设顺序与方法 (18)4.3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18)五、浮置道床施工方法 (19)5.1 浮置道床结构形式与设计要求 (21)5.2 浮置道床施工步骤与操作要点 (22)5.3 铺设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23)六、施工设备与工具 (24)6.1 主要施工设备选型与配置 (25)6.2 施工工具准备与使用要求 (26)6.3 设备与工具的维护保养 (27)七、施工期监测与应急措施 (29)7.1 施工期间监测项目与频率设置 (30)7.2 现场应急响应流程与救援措施 (31)7.3 预防自然灾害的措施建议 (33)八、质量与安全保证措施 (33)8.1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 (34)8.2 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与考核 (35)8.3 安全防护设施完善与使用 (37)九、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 (38)9.1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制定与执行情况 (39)9.2 文明施工管理目标与实施措施 (40)9.3 现场清洁与废弃物处理方案 (40)十、工程验收与质量评定 (41)10.1 工程验收程序与标准制定 (42)10.2 质量评定方法与合格标准确定 (43)10.3 工程质量缺陷修复与验收流程 (45)一、内容概述本施工方案主要针对隔离式减振垫浮置道床施工工法进行阐述,明确了该施工方式的适用范围、工艺流程、安全技术措施和质量控制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隔离式减振垫浮置板道床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青岛市地铁13号线轨道工程高架线隔离式减振垫浮置板道床作业。

2.作业准备(1)技术人员熟悉相关施工图纸,技术规范,对移交作业面进行验收。

(2) 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培训考核,特殊工种要持证上岗。

(3) 对进场机具、材料检查验收,确保材料合格,机具状态良好。

3.主要技术标准及技术要求(1)隔离式减振垫铺设范围为高架站85m,道床按3×5.8m+1×3.675m+7×5.8m+1×3.675m+3×5.8m分块,相邻板块间设置150mm宽板缝。

(2)钢轨、扣件及轨枕:U75V、 60kg/m 热轧钢轨;采用WJ-2A型扣件及其配套短轨枕。

(3)轨枕铺设数量:轨枕铺设数量一般为1680对/km,应结合梁缝设置等情况合理布置道床板并调整轨枕间距;轨枕间距可根据道床块长度在500mm~650mm间适当调整,但相邻轨枕间距过渡级差不宜大于70mm 。

(4)轨道结构高度:650mm。

(5)曲线超高:采用外轨抬高全部超高值的设置方式,超高值在缓和曲线内顺坡递减,无缓和曲线时在圆曲线两端直线段递减,超高顺坡率不大于2.5%。

(6)预埋筋:整体道床范围内的梁面应预埋门型筋,限位凸台位置梁面应进行植筋处理。

(7)道床板:①道床板混凝土采用C40。

②道床布置双层钢筋网,混凝土最小保护层厚度为40mm。

③减振垫四周采用橡胶密封条进行密封。

(8)钢筋焊接及杂散电流防护参照高架线普通整体道床。

(9)防排水设计①高架线直线地段道床面中部为800mm平直段,其余向外侧设2.5%的排水坡;曲线地段设置单面坡。

②道床两侧及道床块之间的板缝均作为排水通道。

4.施工工艺流程图图4.1 隔离式减振垫浮置板道床施工工艺流程5.施工方法1、测量放样:对道床边桩按板块布置进行放样(基标桩),注意勿将基标桩设置在减振垫铺设范围内,以免减振垫覆盖或影响减振功能的实现。

2、基底施工:检查梁面预留钢筋,高度不超过梁面60mm,否则需弯折处理。

基底布置单层钢筋网,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40mm,纵向、横向钢筋及限位凸台钢筋均采用ф12钢筋。

3、隔离式减振垫铺设:采用横铺方式(即垂直于线路中心线铺设),具体分为三步:第一步,减振垫应按照道床横向宽度准确进行切割,要求切割完的减振垫边角平直,以保证铺设后整体美观。

第二步,减振垫铺设,采用横铺方式。

减振垫间衔接的缝隙宽度≤10mm, 采用搭接条覆盖减振垫缝隙,然后用三排铆钉固定减振垫。

第三步,减振垫密封,减振垫铺设好后,四周采用橡胶密封条密封。

4、道床板施工:减振垫铺设就位后,进行轨排架设~道床钢筋绑扎~道床混凝土浇筑等工作(施工要求与普通道床相同)。

钢轨架设时,为防止减振垫局部受力,要求在钢轨支架立柱位置采用钻孔形式,混凝土浇筑前立柱套管与减振垫之间做好密封措施。

5、施工难点隔离式减振垫是除刚度过渡段外,采用静力地基模量为0.019±0.003N/mm³的减振垫。

在减振垫道床与普通整体道床衔接处,应考虑刚度过渡段的设置,过渡段长度一般为3块道床板长度,设置在减振垫道床范围内。

过渡段采用静力地基模量为0.030±0.005N/mm³的减振垫。

采用钢轨支撑架架设轨排时,采用钻孔方式,混凝土施工前应做好立柱套管与减振垫之间密封措施,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钢轨支架拆除时应避免杂物进入立柱孔内,拆除后应立即将立柱孔进行封堵。

为避免混凝土进入减振垫下部,封堵前先采用海绵或泡沫材料将底部填充50mm厚,然后采用混凝土进行灌注。

钢筋焊接时,应在焊点下方铺垫湿石棉布等防火材料,避免焊渣掉落烧坏减振垫。

6.人员机具配置6.1材料、机具配置根据工程部提供的材料需求数量编制材料进场计划,组织材料进场。

材料进场后应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复检及自检验收,验收合格后向监理报验,经监理审核同意后才能投入使用。

材料进场后应做好各种标识及防护工作。

根据施工组织计划配备相应的机械设备,所有设备应有合格证,特种设备应经过相关政府部门鉴定及备案。

所有设备应报监理审核通过后才能投入使用。

机具配置表6.2人员配置减振垫浮置板散铺作业面安排70人,包括技术人员、领工员、电工、线路工和施工人员。

所有施工作业人员上岗前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岗前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上报监理审核,通过后才能上岗。

在铺轨作业前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记录。

人员配置表7.质量控制7.1 基底质量标准⑴钢筋位置安装允许偏差如下:1.钢筋间距允许偏差为20mm;2.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设计为40mm,允许偏差为+5mm、-2mm。

⑵模板安装质量要求:位置偏差不大于±5mm,垂直度偏差不大于±2mm,表面不平整度不大于±3mm,高程偏差不大于±2mm。

⑶混凝土质量标准基底混凝土受面高度只能出现负误差,不允许出现正误差。

在安放隔振器的表面平整度的要求为±2mm/m2,垂直方向高程公差0~-5mm。

对于不满足要求的部位要进行打磨或垫高处理。

混凝土结构应密实、表面应平整、颜色均匀,不得有裂缝、露筋、蜂窝、孔洞、疏松、麻面和缺棱角等缺陷。

7.2 浮置板质量标准⑴钢筋加工及绑扎钢筋加工允许偏差表钢筋绑扎位置允许偏差⑵采用厚度为1mm的隔离膜,起隔离层的作用,隔离膜铺设位置要求在道床底部及两侧全部铺设,且隔离层铺设部位应高出道床20cm,接缝用宽透明胶带粘接,保证不能漏砼。

⑶混凝土质量标准混凝土结构应密实、表面应平整、颜色均匀,不得有裂缝、露筋、蜂窝、孔洞、疏松、麻面和缺棱角等缺陷。

抹面允许偏差为平整度3mm,高程0、-5mm。

道床板中线、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⑷线路几何尺寸质量标准拼装钢筋笼轨道几何形态的允许偏差表浮置板线路几何尺寸质量标准见下列表格:曲线允许偏差表轨道几何形态的允许偏差表8. 安全环保措施(1)起吊前应对起吊索具进行检查,吊钩有裂伤或钢丝绳超过标准不准使用。

(2)专用工具拨入扣件或紧固扣件时,作业人员应保持适当距离。

(3)施工临时用电措施:①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规定执行。

②为保证施工用电安全,严格采用TN-S系统(三相四线制)和JGJ46-2005规定要求。

③保护零线必须在总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处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线路的未端处重复接地。

④每台用电设备必须设有各自的开关箱,并应有防雷电装置,同时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配电箱、开关箱必须防雨、防尘和加锁。

⑤移动式机械的电源导线(或临时电源)必须采用绝缘良好的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其中一根作为接地线,电源导线不得直接绑扎在金属壳上。

不得借用机械本身金属结构作工作零线。

⑥发生人身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然后对对触电者做紧急救护,严禁在未切断电源前与触电者接触。

⑦对移动机具、移动照明灯具、手持电动工具要加强维修检查。

对重点监控场所、部位加强检查。

⑧电器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4)环境保护注意事项①扬尘污染控制: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应根据用途进行硬化处理,土方应集中堆放。

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

施工现场易飞扬、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密闭存放。

施工现场办公区和生活区的裸露场地应进行绿化、美化。

②有害气体排放控制: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

施工车辆、机械设备的尾气排放应符合国家和北京市规定的排放标准。

建筑材料应有合格证明。

对含有害物质的材料应进行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③水土污染控制:施工现场存放的油料和化学溶剂等物品应设有专门的库房,地面应做防渗漏处理。

废弃的油料和化学溶剂应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倾倒。

食堂应设隔油池,并应及时清理。

施工现场设置的临时厕所化粪池应做抗渗处理。

食堂、盥洗室、淋浴间的下水管线应设置过滤网,并应与市政污水线连接,保证排水畅通。

隔离式减振垫浮置板道床作业指导书④噪声污染控制:施工现场应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T12524-90)和《建筑施工场地噪声限值》(GB/T12523-1990)的要求制定降噪措施,并对施工现场场界噪声进行检测和记录,噪声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

施工场地的强噪声设备宜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可采取对强噪声设备进行封闭等降低噪声措施。

运输材料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

装卸材料应做到轻拿轻放。

⑤光污染控制: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尽量避免夜间施工。

必要时的夜间施工,应合理调整灯光照射方向,在保证现场施工作业面有足够光照的条件下,减少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干扰。

在高处进行电焊作业时应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弧光外泄。

⑥施工固体废弃物控制:施工中应减少施工固体废弃物的产生。

工程结束后,对施工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必须全部清除。

施工现场应设置封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应分类存放,并按规定及时清运消纳。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