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常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合集下载

手足口病临床护理及病区管理措施

手足口病临床护理及病区管理措施

手足口病临床护理及病区管理措施一、病人护理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人患手足口病的上皮病变、发热及其他症状,进行及时的记录和诊断,必要时及时进行实验室检查,了解病情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2、治疗: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采取综合治疗,通过外用抗病毒和抗生素、中药等药物,缓解病人症状。

3 、护理:冲洗多汗肌肤、注意卫生保暖、多喝水、控制及抑制初感异物、及时给病人进行床椅变换、保证充足睡眠等护理措施,做到服务周到、礼貌有礼、热情细心,确保病人舒缓情绪、改善生活质量。

二、病区管理1、病人分类:手足口病的病人根据发病时间、病情、护理是否特殊等多种因素进行分类,室外病人和室内病人明确分开,以此防止病例扩散。

2、管理病人:设置专人监测病患身体,检查其病情变化;规定护理措施,防止病例再次蔓延;建立及时的任务调度,全面掌握病区的情况;必要时,对护士进行定期的考核,以确保病人护理的质量。

3、手消毒:病区应建立合理有效的灭活措施,要求工作人员在出入病房、给药、服务病人及做手术前均需进行手部消毒。

4、室内环境管理:病房必须经常清洁打扫,特别是家具、床单、枕头、垃圾桶等需采取消毒措施,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5、物品消毒:口罩、书籍、护士箱物等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物品,应及时消毒,以防止感染扩散。

三、总结手足口病属于上皮病毒性疾病,传播快,发病较多,需要严格的护理及病区管理措施,以预防病人感染手足口病的护理管理包括病人诊断、行治疗及护理、按照院感情况实行抗病毒、抗生素综合治疗,按照国家现行的感染预防标准,科学规范的管理病区,不断提升护理及护理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手足口护理问题和措施

手足口护理问题和措施

手足口护理问题和措施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特别是在幼儿园或托儿所等集体环境中很容易传播。

以下是手足口病的护理问题和相应的措施:
1. 发热:手足口病常伴随发热。

措施包括:
- 给患儿穿轻薄的棉质衣物,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

- 多饮水、多休息,帮助降低体温。

- 清洁室内空气,保持通风。

2. 疱疹和溃疡:手足口病常表现为口腔和手足上的疱疹和溃疡。

措施包括:
- 饮食宜选择软食或流质,减少对口腔和手足的刺激。

- 勤换洗干净的衣物和床上用品,保持个人卫生。

3. 接触传播:手足口病通过接触病毒患者的口腔分泌物、颜面部分泌物、粪便等传播。

措施包括:
- 避免与患者直接接触,特别是避免共用餐具和毛巾等个人
物品。

-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洗手,并避免将污染手部
接触到口腔或眼睛。

4. 消除室内污染:手足口病的病毒在空气中可以存活较长时间。

措施包括:
-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 定期对室内进行适当的消毒,特别是经常接触的地方,如
门把手、桌椅等。

5. 加强免疫力:手足口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增强免疫力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措施包括:
- 注重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 积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体质。

- 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疲劳。

以上是手足口病的护理问题和相应的措施,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请注意,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尽快就医进行治疗。

简述幼儿手足口病的护理

简述幼儿手足口病的护理

简述幼儿手足口病的护理
幼儿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通常在4岁以下儿童中传播。

该病毒通过口腔和手部细菌传播,会导致口腔、手部和臀部皮疹、溃疡和疼痛等症状。

以下是手足口病的护理要点:
1. 隔离:将受影响的幼儿隔离在家中,避免与其他家庭成员接触,特别是在患病儿童接触的其他家庭成员也患有手足口病的情况下。

2. 清洁:保持家庭和幼儿的卫生,经常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设施和物品之前。

使用消毒剂杀死细菌,尤其是在儿童使用的餐具、玩具和毛巾等物品上。

3. 饮食:给幼儿提供均衡的饮食,包括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品。

避免给幼儿吃辛辣、油腻和酸性食品。

4. 水分:给幼儿充足的水分,以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和防止脱水。

避免给幼儿喝含糖的液体,以免加重症状。

5. 观察:观察幼儿的症状,如发热、皮疹、口腔溃疡和疼痛等症状。

如果症状加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

6. 治疗:如果幼儿的病情轻微,通常可以通过口服抗病毒药物和退烧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病情严重,需要住院治疗。

7. 预防:预防措施非常重要,如避免与患病者接触、勤洗手、使用消毒剂、保持通风等。

手足口病是一种轻度的传染病,通常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然而,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

家长应该密切关注幼儿的病情,并及时咨询医生的建议。

小儿手足口常用护理方案

小儿手足口常用护理方案

小儿手足口常用护理方案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肠道病毒71型最为多见,一般情况下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其是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大多数患者的症状比较轻微,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重症病例可能会出现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从而引起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弛缓性麻痹等症,大多数是由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致死的原因主要为重症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

一、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一般多为2~10日,平均为3~5日。

(一)普通病症:普通病症起病急,会出现发热,口腔黏膜也会有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能会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减退等症状。

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大多会在1周内痊愈,预后良好。

部分病例皮疹不典型,例如在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二)重症病症: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的患儿,病情进展迅速,可能会出现脑炎、脑膜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和循环衰竭等表现,病情凶险,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死亡或留有后遗症。

1.神经系统表现有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痉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等症状。

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巴宾斯基征等病理征阳性。

2.呼吸系统表现有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发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肺部可闻及湿啰音及痰鸣音。

3.循环系统表现有面色苍白、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或趾发绀,出冷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

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

二、护理方案(一)隔离与消毒: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

一旦发现手足口病患儿,应将患儿立即隔离。

直到发热、皮疹消退及水疱结痂,一般隔离时间为2周。

患儿用过的物品应该彻底消毒。

手足口病的医院内预防控制措施及护理现状

手足口病的医院内预防控制措施及护理现状

手足口病的医院内预防控制措施及护理现状手足口病患儿从消毒隔离、皮肤黏膜、发热护理、口腔护理、用药、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护理现状进行综述,为临床护理人员对手足口患儿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供借鉴,以提高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质量,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标签: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

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1]。

自2008年3月底以来,我国手足口病疫情开始加重,死亡率增高,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该疾病的防治已引起卫生管理部门及各级医疗机构的高度重视。

而且手足口病为病毒感染,对患者的治疗目前缺乏特异、高效的抗病毒药物,主要以对症治疗和护理为主。

因此,临床上加强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对于提高患儿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2]。

目前,国内外有很多关于手足口病的护理研究,现将手足口病的护理综述如下:1流行病学暴发流行情况手足口病流行于6月~9月。

发病高峰期为7月~8月。

发病年龄24d~17岁,其中6个月~3岁者占82.54%,农村患儿占80.68%。

手足口病患儿均有典型皮疹及不同程度发热,持续1d~7d。

多持续ld~5d,长者可达10d,平均5d;部分患儿出现头痛、头晕、呕吐、精神不振等症状,严重者抽搐,合并肢体麻木、病毒性脑炎、病毒性心肌炎。

有少数死于脑炎、心肌炎[3]。

2医院内预防控制措施2.1患者在挂号之前进行一级预检分诊。

由资深的护士进行初选,对符合手足口诊断的指定到手足口专科门诊,即进人二级预检分诊,经分诊护士再次筛选和健康宣教指导后,在手足口挂号处挂号,到手足口专科门诊就诊[4],做好疫情监测。

2.2消毒隔离手足口病病房和隔离区以500mg/L有效氯溶液擦地和喷洒消毒环境。

500mg/L氯消毒剂擦拭或浸泡玩具、楼梯扶手等室内物品[5],如强床边隔离;医护人员每检查1个患儿前后都用含氯消毒液擦手和听诊器头。

手足口病护理常规

手足口病护理常规

手足口病【1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产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体重症患儿假如病情成长快,导致逝世亡.【临床表示】埋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一)通俗病例表示.急性起病,发烧,口腔粘膜消失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消失斑丘疹.疱疹,疱疹四周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随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示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优越.部分病例皮疹表示不典范,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示为斑丘疹.(二)重症病例表示.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敏捷,在发病1-5天阁下消失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阴险).脑脊髓炎.肺水肿.轮回障碍等,少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逝世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1.神经体系表示:精力差.嗜睡.易惊.头痛.吐逆.谵妄甚至晕厥;肢体发抖,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掉调.眼球活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木;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削弱或消掉,巴氏征等病理征阳性. 手足口病2.呼吸体系表示:呼吸浅促.呼吸艰苦或节律转变,口唇紫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3.轮回体系表示:面色苍灰.皮肤斑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盗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光延伸.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削弱甚至消掉;血压升高或降低.【护理措施】1.消毒隔离一旦发明沾染了手足口病,宝宝应实时就医,防止与外界接触,一般须要隔离2周.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完整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宝宝的房间要按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颖.流畅,温度合适.有前提的家庭天天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削减人员进出宝宝房间,制止抽烟,防止空气浑浊,防止继发沾染.2.饮食养分假如在夏日得病,宝宝轻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杂乱,须要恰当补水和养分.宝宝宜卧床歇息1周,多喝温开水.患儿因发烧.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肯进食.宜给宝宝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嫩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3.口腔护理宝宝会因口腔痛苦悲伤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持宝宝口腔干净,饭前饭后用心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心理盐水轻轻地干净口腔.可将维生素B 2 粉剂直接涂于口腔腐烂部位,或涂鱼肝油,亦可口服维生素B 2 .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痛苦悲伤,促使腐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沾染.4.皮疹护理宝宝衣服.被褥要干净,衣着要舒适.柔嫩,经常改换.剪短宝宝的指甲,须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算他的大小便,保持臀部干净湿润.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留意保持皮肤干净,防止沾染.℃℃之间的宝宝,赐与散热.多喝温水.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起首照样全身的护理,要给孩子最好的支撑.在孩子患任何疾病的时刻,假如全身的抵抗力处在一个很好的状况的话,任何疾病的沾染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掌握.因为手足口病的沾染主如果病毒的沾染,针对病毒,今朝来说我们照样以支撑疗法为主,没有什么特殊针对性的治疗,也倡导用病毒唑,但是总的来说后果都不是很幻想.因为抗病毒药一般在发病24小时到48小时前应用才是最佳的.而往往我们确诊手足口病的时刻,都已经由了最有用的治疗阶段,如今也不倡导用这些抗病毒的药物.【预防掌握措施】预防手足口病的10种消毒办法盛放渗出物的容器:用每升500毫克有用氯含氯消毒剂感化120分钟.患者衣.被单:煮沸20分钟或用每升500毫克有用氯含氯消毒剂感化30分钟. 蚊蝇:可用5%氯氰菊酯(斗争呐).2.5%溴氰菊酯或其他杀虫剂,按解释书应用. 饮用水:用每升1毫克—3毫克有用氯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优氯净等感化30分钟.生涯器具.书本.玩具.交通对象:用有用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感化时光30分钟,或用0.3%过氧乙酸感化60分钟,或用紫外线灯直接照耀30分钟.垃圾:用每升1000毫克有用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感化120分钟.食具.饮具:用每升250毫克有用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感化30分钟.生涯污水:用每升50毫克有用氯含氯消毒剂感化120分钟.生食水产品应防止食源性寄生虫病卫生部日前宣布通知布告,针对摄食生鲜水产品沾染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健康风险,提示餐饮单位和花费者采纳预防措施,防止食源性寄生虫病的产生.人畜粪便:可用生石灰以1∶1的比例与其搅拌平均消毒.厕所或其他污染地面.墙:用每升500毫克有用氯含氯消毒剂消毒.用量每平方米200毫升.旱厕也可用生石灰笼罩.。

手足口病治疗及护理

手足口病治疗及护理

手足口病治疗及护理手足口病是一种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或飞沫传播。

该病通常在夏秋季流行,多发生在婴幼儿和幼儿园儿童之间。

手足口病的症状包括发热、咽峡炎、口腔溃疡以及手、足、臀部的皮疹。

以下将介绍手足口病的治疗及护理措施。

治疗方面,手足口病一般是自限性的疾病,大多数患者症状可在7-10天内缓解。

在此期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缓解症状和加快康复:1.休息:患者需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帮助身体恢复。

2.饮食:提供充足的水分和营养。

建议多喝水、吃容易咀嚼和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蔬菜等。

同时,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

3.发热:如果患者发热,可以使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但要注意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并避免使用含有阿司匹林的药物,以免引发其他并发症。

4.口腔护理:患者可能出现口腔溃疡,此时应使用含有氯己定的治疗性漱口液或含硼砂的外用溶液进行口腔护理。

同时,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柠檬等,以减少疼痛感。

5.皮疹:对于皮疹,可以使用外用类固醇霜或凝胶来缓解瘙痒和不适。

同时,要避免挤压或搔抓皮疹,以免引起感染。

另外,为了避免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防止感染的扩散,下面是一些护理措施:1.勤洗手:经常洗手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方法。

患者应该经常洗手,并鼓励其他家庭成员和接触者也要洗手。

2.保持清洁环境:患者的床上用品、衣物和玩具应保持清洁,并经常清洗和消毒。

3.避免接触病源:避免与病菌直接接触,特别是患者的唾液、分泌物和粪便等。

对于患有手足口病的幼儿园儿童,应暂时停课并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直到病愈。

4.个人卫生:教育患者和儿童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等。

5.积极健康习惯:加强身体锻炼、保持良好的营养和充足的睡眠等,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总之,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但通过适当的治疗和护理,大多数患者能够迅速康复。

重点是提供舒适的环境、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避免传播病原体,以确保患者的康复和他人的健康。

手足口护理及注意事项

手足口护理及注意事项

手足口护理及注意事项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幼儿园和托儿所里的儿童中。

它的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手脚出现红疹等。

以下是手足口病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1. 隔离患病儿童:手足口病高度传染,患病儿童应立即隔离,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

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洗手、勤换洗衣物和床上用品。

2. 注意饮食:患病儿童可能因口腔溃疡而食欲不振,可以选择软食或流质食物,如米粥、果泥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和难以咀嚼的食物。

3. 保持水分摄入:手足口病患者容易出现口腔溃疡和发热的症状,导致水分丢失增加,应鼓励患儿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4. 缓解发热:手足口病患者常伴有发热,可以给患儿使用退烧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但要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并按照正确的剂量和频率给药。

5. 注意口腔护理:手足口病患者口腔溃疡严重,可以用温盐水漱口,缓解口腔不适感。

同时,要避免食用辛辣、酸性和粗糙食物,以免刺激口腔溃疡,延长愈合时间。

6. 观察病情变化: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发热程度、口腔溃疡的数量和大小、手脚红疹的情况等。

如出现持续高热、口腔溃疡加重或出现并发症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7. 防止二次感染:手足口病患者的皮疹破溃后容易感染,家长要帮助患儿保持手部和脚部的清洁,定期更换被污染的衣物和床上用品,避免二次感染。

8. 注意个人卫生:家长和其他家庭成员要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洗手,避免直接接触患儿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以减少传播手足口病的风险。

9. 加强室内通风:手足口病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此时室外温度较高,但要保持室内的通风,可以打开窗户或使用空气净化器,以减少病毒在室内的传播。

10. 接种疫苗:目前手足口病的疫苗已经上市,家长可咨询医生并根据医生建议选择是否接种疫苗,以减少患病的风险。

手足口病虽然常见,但只要家长和社会各界加强宣传和预防措施,积极采取护理和注意事项,就能够有效地控制疫情的传播,并保护儿童的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足口常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一、体温过高 :与病毒感染有关
护理措施:体温38.5℃以下不主张药物退热,体温超过38.5℃以物理降温为主,多喂水,可给温水擦浴。

体温超过39℃除遵医嘱给药物降温外,头部及大血管处置冰袋。

末梢循环差、肢端发凉者予热水袋足底保暖,注意温度适宜,避免烫伤。

二、有传播感染的危险:与病毒的排出有关
护理措施:每天开窗通风至少2次,每次30分钟,并用动态空气消毒机定时消毒;地面、墙壁、床头物体表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每天两次、污染时随时消毒;体温表固定一人一表;护理每一位患儿后均进行手卫生或手消毒,戴手套者更换手套;病人转床、出院或死亡后,床单元进行终末消毒。

三、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高热、呕吐、食欲差有关
护理措施:给患儿高营养、易消化的或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食物应清淡、温和、无刺激,对于因拒食、拒水而造成脱水、酸中毒者要给予补液,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四、口腔黏膜改变:与咽峡部疱疹有关
护理措施:患儿因口腔溃疡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持口腔清洁,饭后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漱口,对已有溃疡者给予开喉剑或康复新液喷涂,以消炎止痛和促进溃疡面愈合。

五、家长焦虑:与担心患儿病情有关
护理措施:讲解疾病的病因、传播途径、表现等相关知识,消除焦虑;告知饮食、活动、用药等相关注意事项;解释各项操作、治疗的目的和意义,取得配合;指导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如发现异常及时告知护士或医生;出院时予出院指导
潜在风险及应对:并发神经性肺水肿、心肌炎、颅内压增高
护理措施:准确记录出入量及尿量,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对症处理;遵医嘱给予快速降颅压药物,并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巡视;监测生命体征、神志、手足口腔变化,及时查看各项辅助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