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境(1)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一、概述(1) 1982年8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以下建设项目必须作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海岸工程建设海岸石油开发河口、海湾、海域排污(2)海洋环评任务查清受纳污染物的海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评价区内海洋生物种群的数量及分布,明确环境保护目标和海域环境功能要求。
预测项目建成后对海洋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包括海岸工程引起的海域地形地貌的变化、流场和余流场等水动力条件的变化、物质浓度场和生态系统的变化等。
根据环境结果提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操作安全、行之有效的防治对策。
二、海洋环评工作等级的划分划分为三级,划分依据为: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20000,5000,1000,500m3/d污水水质复杂程度:复杂、中等、简单受纳水域规模:小型半封闭海湾,其他海域(开敞海域和大型海湾)三、海洋环境现状调查1.海域自然环境概况调查地理位置地质地貌及沉积物类型气象特征:气温、风向、风速、降水量水文特征:潮位、潮流、波浪海洋自然资源:渔业资源、油气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2.沿岸社会环境概况调查城市规模、性质、行政区划、人口社会经济状况城市总体发展规划海域功能区划环境保护目标3.污染源调查入海点源:入海河流、混合排放口、直排和市政下水排海口。
入海面源:乡镇农村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田化肥、农药、生长剂等。
养殖污染源:滩涂养殖、浅海养殖、网箱养鱼。
海上污染源:海上船舶、石油平台、海洋倾废。
4.海洋环境调查(1)现状调查评价范围现状评价范围:海洋0m等深线~1-2km等深线——向海;大于一个潮周期内水质点可能达到的最大水平距离——顺岸。
影响评价范围:根据潮流场范围确定,如一般将整个海湾作为评价范围。
(2)调查断面和钻孔设置断面方向与海岸垂直,在主要排污口设主断面,在主断面两侧设3~5个辅助断面,每个断面3~5个测站。
(3)调查时期一、二级:枯、平、丰水期三级:枯期5.海洋生物调查《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范》:微生物:总异养菌、大肠杆菌、弧菌、烃类异样化菌浮游植物:种类、数量、初级生产力浮游动物:种类、生物量底栖生物游泳生物生物体内污染物含量测定生物浓缩系数(CF)值的测定:CF CiCwi式中,Ci——生物体内某一污染物的含量;Cwi——环境水中的污染物浓度。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概述(PPT 41张)

2、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 ①海洋开发管理模式使海洋资源的综合优势和潜 力不能有效地发挥 海洋是一个流动的大生态系统,海洋资源相互 依存,各种开发活动相互影响。 而当前海洋资源的开发、管理,是按行业所属 部门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是陆地各种资源 开发部门管理职能向海洋的延伸,各部门从各 自部门的利益出发考虑海洋资源开发与规划, 不能综合考虑从整体上优化开发利用规划,使 得海洋的综合优势和潜力不能有效的发挥。
2、开发海洋资源的重要意义 总面积为3.6万亿平方公里的海洋,是地球陆地 面积的2倍多,是地球上富饶而远未开发的资 源宝库。以海水资源为例,海水中溶解有大量 的各种物质,是食盐的重要来源;99%的溴都 在海洋里,有“海洋元素”之称,总储量达 100万亿吨;此外,海水中还有930亿吨碘,比 陆地储量还多。 据科学家计算,1km3的海水中含氯化钠 (NaCl) 2700多万吨、氯化镁(MgCl2) 320 万吨、碳酸镁(MgCO3) 220万吨和硫酸镁 (MgS04) 120万吨。此外,海水中还含有贵重 金属,以及放射性元素铀等。
章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节概述
一、海洋环境
“海洋”是一种泛称,洋是地球上水体的中心, 占地球表面的2/3,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 洋和北冰洋。海是洋与陆地连接的部位。 海洋环境通常包括海洋上方的大气、海洋水体 (海水、海洋生物及海洋底质)以及海底矿藏。 中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都是北太平 洋西部的陆缘海,通称中国近海。四海相连, 总面积472.70 ×104km2,其中渤海面积为 7.7×104km2,黄海为38×104km2,东海为 77×104km2,南海为350×104km2。
③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观念淡薄 沿海8个省、1个自治区和包括2个直辖市在内的50 个城市,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都很重视,海洋经 济发展效益明显。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应加快向海洋进军的步伐已 成为共识,有些省已提出建立“海上××(省 名)”,即到2010年这个省陆上经济和社会发展 的GDP(国民生产总值)与海洋经济发展的GDP 相等。 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如此宏伟的目标,令 人振奋。 但遗憾的是由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淡薄,这些宏伟 的海洋资源开发规划强调经济增长速度,而忽视了 合理开发和保护,也没考虑到海洋资源的培育和增 值。
05第五章海洋环境及其相模式

过 烈。
渡 生物:最为繁盛,底栖生物繁多。
带
亚
相
范围:过渡带以外,浅海陆棚最主要的环境单元
静水为主,大规模的风暴浪才能产生作用
沉积物:粘土、粉砂,极少量细砂。
.
2
结
碳酸盐、铁、锰、铝、磷等。 构:较滨岸相稍差
滨 构 造:水平层理、浪成交错层理,浪成波痕,
外
生物扰动构造、虫孔、虫迹
陆 生 物:种类和数量众多
粒序层或滞留层沉积段(可为贝壳层,有侵蚀 的底,可见渠模和工具模) ;悬浮状态沉积物
快速沉积过程;
平行层段 丘状交错层理或浪成交错层理段;波浪、涡流
作用
泥岩或页岩段。遗迹化石(逃逸迹)
正粒序
单层厚度约几十厘米到1米
砾石、生物化石是原地或浅海环境的
(4)近源性风暴岩和远源性风暴岩
近源风暴岩
相对较厚,粒度较粗,底部侵蚀构造发育, 形成于水体相对较浅的陆棚区。常以生物 碎屑灰岩或砂屑为主,贝壳层主要是腕足类 和双壳类.
(2)后滨亚相(潮上带)——平均高潮线至海岸砂丘 受不同规模的风暴潮冲刷 沉积物:中粗砂 结 构:分选、磨圆较好 构 造:平行层理、低角度交错层理
(3)前滨亚相(潮间带):平均高潮线至平均低潮线 频繁的冲浪冲刷为主 ——冲洗回流带
沉积物:中砂 结 构:成熟度较高,跳跃组分为主,常分两组;
上部分选好于下部 构 造:大型低角度交错层理(冲洗交错层理)、 平行层理、(不)对称波痕、菱形波痕、 冲刷痕、泡
④层序 海退型进积层 序最 常见 ——下 粗上 细正旋回。
潮汐三角洲和潮道亚相
(1)潮汐通道也称为期道、潮沟、潮渠,是位于障壁岛之 间的连接泻湖与海洋的通道。潮汐通道属于潮下高能环境. 其沉积物主要是由沿平行海岸方向的侧向迁移形成的,与 曲流河的侧向迁移相类似。
海洋环境保护课程

海洋环境保护课程引言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生态系统之一,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它不仅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海洋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意识,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并探索有效的保护策略。
海洋生态系统的概述海洋生态系统包括海洋生物、海洋水体及其相互作用的环境。
海洋生物多样性丰富,涵盖了从微小的浮游生物到巨大的蓝鲸等多种生物。
这些生物不仅是在生态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人类可以利用的资源。
然而,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受到多个因素威胁,包括污染、过度捕捞和气候变化等。
主要威胁1. 污染:海洋污染是指有害的物质进入海洋环境,主要来源于陆地的工业废水、农业径流和塑料垃圾。
污染不仅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还可能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健康。
2. 过度捕捞:随着人类对鱼类需求的增加,过度捕捞现象愈发严重,导致许多鱼类资源枯竭,生态平衡被打破。
3.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导致海洋温度升高、酸化及海平面上升,这对海洋生物及其栖息环境造成了显著影响。
4. 栖息地破坏:人类活动导致的栖息地破坏,包括海岸开发、底拖网捕鱼等,严重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海洋保护的重要性保护海洋环境并不仅仅是为了维护生态平衡,还涉及到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层面。
健康的海洋能够提供丰富的渔业资源和旅游资源,同时也是气候调节的重要因素。
同时,海洋还承载着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保护措施1. 建立海洋保护区:通过设立海洋保护区,限制人类活动,保护脆弱的生态系统,促进生物的自然恢复。
2. 加强立法和监管: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海洋资源的管理和利用,确保可持续发展。
3. 减少塑料使用:推广减少一次性塑料的使用,鼓励回收与再利用,从源头减少海洋塑料污染。
4. 公众教育和参与:提高公众对海洋环境保护的认识,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鼓励更多人参与到海洋保护中来。
结论海洋环境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和各组织共同努力。
海洋环境

领海:12海里 专属经济区:200海里,享有勘探、 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上覆水域及底 土自然资源的主权 不足:在封闭、半封闭海域200海 里专属经济区存在重叠等 琼州海峡、渤海为我国内海的原因: 琼州海峡、渤海为我国内海的原因: 渤海出口有庙岛群岛, 渤海出口有庙岛群岛,两岸距离不超过 24海里。 海里。 海里
长芦盐场
莺歌海盐场
布袋盐场
长芦盐场:天津、河北境内 有平坦的海滩 长芦盐场 天津、河北境内,有平坦的海滩 天津 和利于蒸发的天气(春季), ),是我国最 和利于蒸发的天气(春季),是我国最 大盐场。附近的化工厂的原料之一。 大盐场。附近的化工厂的原料之一。 台湾布袋盐场:北回归线附近, 台湾布袋盐场:北回归线附近,副热带 高压控制,气流下沉, 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加之位于台湾山 脉的背风坡,故降水少,多晴天, 脉的背风坡,故降水少,多晴天,气温 有利于蒸发;台西平原地势平坦, 高,有利于蒸发;台西平原地势平坦, 有利于晒盐。 有利于晒盐。 海南岛莺歌海盐场:热带、地势、 海南岛莺歌海盐场:热带、地势、背风 坡。
海洋环境
一、海水运动
1、海水运动形式 、 波浪:风浪是最常见的一种波浪;海啸 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 巨浪,破坏力极大 潮汐: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 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通常一天观察到 两次,白天称为潮、夜晚为汐。杭州湾 为三角形海湾,口小内大,夏秋季节夏 季风盛行,加剧潮势,形成钱塘潮。
洋流系统
大洋环流.exe
洋 流 的 分 布
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 流(反气旋型洋流),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 针; 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形成逆时针方向大洋环流 (气旋型); 北印度洋海区季风洋流 冬季东北风,海水向西流,呈反时针方向流动 夏季西南风,海水向东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中、低纬度大陆东侧为暖流,西侧为寒流;中 低纬度大陆东侧为暖流,西侧为寒流; 高纬度大陆东侧为寒流,西侧为暖流。 高纬度大陆东侧为寒流,西侧为暖流。
海洋环境生态学课件-第1章 海洋生物与环境(1-2)地球上的生物、海洋环境与海洋生物类群(专业知识模板)

21
三、地球自我调节理论-Gaia hypothesis
(3)地球系统是有机整体,地球生理学是地球进化的方式, Gaia假说是一个控制论系统
生态系统包含着很多不同的层次,同一层次也包含很多各有
差异的生态系统:如陆地和海洋又各自可划分为一些次级生态类型,其中海
洋有近岸、大洋、深海、极地等生态系统;
相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但分别处于不同地理区域,其环境特 征和生物组成也有差别。如河口湾生态系统,就有淹没河口湾、峡湾型河
口湾和沙洲河口湾的差别。同样不同海域的上升流生态系统、红树林生态系统、珊 瑚礁生态系统以及各种类型的潮间带生态系统都有各自的环境和生物组成特点。
例如藤壶牡蛎蛤类螺类等很多种类以坚固的石灰质外壳作保护海胆利用其尖利的棘刺腔肠动物利用其刺胞来防御捕食营底埋生活方式的种类利用沉积物来起到隐蔽作用管栖沙蚕利用其革质管钻蚀种类利用其钻蚀对象木头岩石来保护自己防御捕食等当二次电子数最少为一个时可代替初始电子的作用继续不断从阴极发出电子形成不依赖外界因素的初始电子从而产生自持放电
26
二、海洋环境概述
1. 海洋环境的基本特征
(1)相对稳定性
相对于陆地,由于海洋水体大、有较高的比热以及混合作
用,使得海洋的温差较小,温度变化也比较缓慢;
海水的组分稳定,缓冲性能好,其 pH值也是相对稳定的。
这些环境条件在相当大的距离内较为恒定,使得海洋生物
可分布在很大的范围内。
27
二、海洋环境概述
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防治措施是什么

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防治措施是什么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约 71%的面积,是生命的摇篮,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宝库。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海洋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自身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一、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1、石油污染石油泄漏是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无论是海上石油开采、运输过程中的事故,还是陆地上的工业排放和非法倾倒,大量的石油进入海洋后,会在海面上形成油膜,阻碍海水与大气之间的气体交换,影响海洋生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
同时,石油中的有害物质还会在海洋生物体内积累,对其造成毒害。
2、塑料污染塑料垃圾已成为海洋污染的“新宠”。
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 800 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
这些塑料垃圾在海洋中难以降解,会长期存在并逐渐破碎成微小的颗粒,被称为“微塑料”。
微塑料容易被海洋生物误食,进而通过食物链传递,最终可能进入人类的餐桌,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
3、化学污染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农药的排放,以及城市生活污水的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导致大量的化学物质进入海洋。
这些化学污染物包括重金属、有机污染物、氮磷等营养物质。
重金属如汞、铅、镉等在海洋生物体内积累,会影响其生长、繁殖和生存。
营养物质的过度输入则会引发赤潮等富营养化现象,破坏海洋生态平衡。
4、垃圾污染除了塑料垃圾,海洋中还漂浮着各种各样的垃圾,如玻璃瓶、易拉罐、纸张、衣物等。
这些垃圾不仅影响海洋景观,还会对海洋生物造成缠绕、窒息等伤害。
5、核污染核设施的事故以及放射性废物的排放,给海洋带来了核污染的威胁。
放射性物质在海洋中的扩散和迁移,会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长期的影响。
二、海洋环境污染的危害1、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海洋环境污染会导致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许多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
例如,石油污染会使海鸟羽毛沾满油污,无法飞行和保暖,导致大量死亡;化学污染会破坏海洋藻类的生长,影响整个食物链的基础。
2、对渔业资源的影响海洋污染会使渔业资源减少,鱼类品质下降。
《海洋环境保护》课件

垃圾处理不当
说明垃圾填埋和海洋废弃物问题如何对海洋环境 造成危害。
海洋环境保护的措施
介绍保护海洋环境所采取的行动和措施。
国际法律法规
说明制定和执行国际 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以应对海洋环境保护 挑战。
放生保护措施
探讨保护和恢复海洋 生物群落的放生措施 和保护区的建设。
海洋垃圾清理
说明清理海洋垃圾的 重要性和可行方案, 以减少海洋生态系统 的破坏。
结论
总结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未来的挑战,并提出海洋环境保护意义下的建 议和措施。
海洋牧场管理
介绍如何合理管理海 洋牧场,以保护海洋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典型案例
展示国内和国际典型的海洋环境保护案例。
海河。
深海挖掘管理
南极保护
探讨如何合理管理深海挖掘活动, 以减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介绍国际行动和协议,致力于保 护南极地区的生态系统。
《海洋环境保护》PPT课 件
海洋环境保护意义重大,我们致力于分享有关海洋环境保护的知识。本课件 将为您详细介绍海洋环境的现状、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措施等内容。
背景介绍
海洋环境的现状与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
1 海洋环境的现状
探讨当今海洋环境面临的问题,例如污染、 资源捕捞以及生态系统退化。
2 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
强调保护海洋环境对于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 生计的重要性。
影响海洋环境的因素
介绍导致海洋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
入海污染物
解释导致海洋水质下降和生物死亡的污染物源。
海洋底部抽取和挖掘
探讨对海洋底部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的抽取和挖掘 活动。
捕捞
介绍不合理捕捞活动如何对海洋生态产生影响, 并提出可持续的捕捞管理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潮:含N、P等营养元素的废水流入近海,引起海水富营 养化,藻类过度生长,水体缺氧,鱼虾死亡。多发生在轻 工业发达,生活排污太多,较封闭的海湾。 如:我国的珠江入海口、杭州湾、渤海。
海洋生态破坏: 生产活动围垦、滥捕等及自然环
境变化引起。
海洋环境(1)
2、石油污染和监测防治
主要来源:沿海工业生产和海运航线上的船舶, 污染集中于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 清污方式:分散、沉降、吸收、围栏、放任、燃烧。 防治:试验新的原油载运方法,除污船。
海洋环境(1)
2020/11/25
海洋环境(1)
地球上浩瀚的海洋被誉为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海洋水体及 海洋的各种组成物质,构成了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海洋环境。随着 人口增长和社会发展,向海洋进军,营造“第二家园”,已成为人类必然的和现 实的选择。海洋将为人类活动提供新的资源和空间依托。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海 洋空间,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也是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 重要途径。
输送:油气田离炼油厂都较远,通过船舶或输油 管道输送。
海洋环境(1)
4、海洋空间利用(海上、海中、海底三部分)
海洋环境复杂性和特殊性:多变的气象状况和海水运动;深
海的黑暗、低温、缺氧环境;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力大,
对工程材料和结构有严格要求,投资高、难度大、风险大。
交通运输:
海港码头、海上船舶、运河、海底隧道、 海上桥梁、海上机场、海底管道。
海洋环境(1)
第一节 海洋环境概述
海洋环境(1)
第一节 海洋环境概述
海水的盐度 海水中含有很多盐类物质,其中主要是氯 化钠和氯化镁,因此海水的味道既苦又咸。人们用盐度来表 示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即单位质量海水所含盐类物 质的质量。
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但是不同还去的盐度是 有差异的。影响海水盐度高低的因素主要是蒸发和降水。蒸 发使海水浓缩,降水使海水稀释。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海水 盐度较高。反之,盐度较低。在有河流注入的海区,一般盐 度较低。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在红海,盐度超过了4%。这 里气候干燥,蒸发旺盛,且两岸皆为沙漠地区,几乎无陆上 淡水输入,故盐度很高。盐度最低的海区是波罗的海,盐度 不超过1%。这里四周有陆上河流汇入,且蒸发较小。
鱼汛:舟山渔场冬季带鱼汛,渤海渔场秋季对虾汛。
海洋环境(1)
3、海洋油气开发:
一项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工程,国际合作 和工程招标是可行方式。
勘探:利用地震波方法寻找,通过海上钻井估计 矿藏类型和分布,分析是否具有开发价值。
开发:开始于20世纪初,经历从近海到远海、从 浅海到深海过程。钻井平台是勘探和开采的基地。
洋流形成后,在流动过程中由于受到海陆分布 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迫使洋流的方向发生改变。
海洋环境(1)
第一节 海洋环境概述
海洋环境(1)
第一节 海洋环境概述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全球的大洋环流,对高、 低纬度间热能的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分布, 有重要的意义。大陆东西岸某些地区的气候,受洋流 作用的影响很显著。
台湾布袋盐场:北回归线附近,副热带高压控制,
气流下沉,加之位于台湾山脉的背风坡,故降水少,
多晴天,气温高,有利于蒸发;台西平原地势平坦,
有利于晒盐。
海南岛莺歌海盐场:位于热带、地势低平、地处东
南季风背风坡。
海洋环境(1)
(2)生物资源:鱼、虾、贝、藻等,捕捞活动从 近海扩展到世界各个海域。 (3)矿产资源
鹿特丹港的建设:发展早,开通北海运河促进发展, 利用中转货物发展农矿产品加工和造船,中继贸易 带动近代工业发展,腹地覆盖欧盟半数国家。
围海造陆:荷兰、澳门等。
值得注意的几个海峡:丹麦海峡(格凌兰岛、冰岛之 间)、卡特加特海峡(北海、波罗的海之间)、麦哲 伦海峡(火地岛、南美大陆之间)。
海洋环境(1)
利 生产空间: 海上电站、工业人工岛、海上石油城、
用
围海造地、海洋牧场。
方 通信和电力输送空间: 海底电缆。
式 储藏空间: 海底货场、海底仓库、海上油 库、海洋废物处理场。
交通娱乐设施空间: 海洋公园、海滨浴场、海此运动区。
海洋环境(1)
5、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
港口建设:是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主要场所,港 口的服务区域称为腹地,除要有码头、装卸设备等 设施外,还要有高效率的运作服务。
由于海洋热容量大,故海水温度的变化比陆地温度的变化小。这使 得海洋上空的气温比陆地上空的气温变化慢,所以海水对大气温度起着 调节的作用。
海洋环境(1)
第一节 海洋环境概述
洋流的形成和分布 海洋中表层海水常年比较 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流动,叫做洋流,又称海流。 洋流通常具有非常大的规模。
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是形成大规模洋流的 主要动力。此外,由于各海域海水的温度、盐度不 同,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也会引起海水流动。 表层海水的流动,使海洋流出的海区海水减少,又 导致了相邻海区海水和深层海水水平和垂直方向的 流动。垂直流动可以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两种。
海洋环境(1)
第一节 海洋环境概述
n 海洋表层海水盐度随纬度的变化,表现为从南北半球的副 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和低纬递减。
海洋环境(1)
第一节 海洋环境概述
海水的温度 海洋水德温度取决于海洋的热量收支状况。海水的热 量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热量之处,主要是蒸发耗热。受太阳辐射 的影响,海洋表面水温的高低随空间和时间而变化。一般来说,低纬度 海区的水温,高于高纬度海区的水温。同一海区的水温,夏季高些,冬 季低些。同纬度海区相比,有暖流经过的水温高些,有寒流流过的水温 低些。
北海道渔场
纽芬兰渔场
北太平洋渔场
西北大西洋 渔场
东南大西洋渔场
东南太平洋渔场
秘鲁渔场
海洋环境(1)
主要渔业国:中、日
1、都分布在温带地区近海大陆架海域。 2、寒暖流交汇。 3、河流注入。 4、人为原因。鱼产品消费量高,市场需求大,日本可
耕地有限,人口密度高,海产消费多;
我国东海素有“天然鱼仓”之称,舟山渔场全国最大。
大陆架海底:石油、天然气、煤、硫、磷等。
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海盆:深海锰结核,是未来可利用的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资源
我国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南海的一部分为大陆架。 亚洲东部岛弧链东侧多深海沟: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
(4)海洋能源:巨大、可再生、清洁;能量密度小 ,需采用特殊的转换装置。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潮汐 发电和波浪发电,但也投资较大,效益不高。
海洋环境(1)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25
海洋环境(1)
二、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权益
1、海洋环境保护
概念:污染物质进入海洋。超过海洋的自净能力。
海洋污染
污染物 来源:
陆地上的生产过程,主要来源是工业生产 废弃物,核电站和工厂冷却水;施入农田 的杀虫剂,偶发性石油平台和油轮事故。
我国海洋 污染:
石油污染危害最大。石油污染形成的油膜,会减弱 太阳光透入海水的能力,影响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 ;干扰浮游生物的摄食、繁殖和生长。
在大陆架浅海海底,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储量与陆地石油储 量大致相当。此外,海水的运动也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海洋环境(1)
一、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1、海洋资源类型
(1)化学资源:我国海盐产量世界首位。
天津、河北境内的长芦盐场有平坦的海滩和利于蒸
发的天气(春季),是我国最大盐场。附近的化工厂
的原料之一。
海洋环境(1)
第一节 海洋环境概述
n 海洋与陆地之间也在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 换。从滨海平原到大陆架之间的海陆过度地带, 是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带。例如:在 河口附近,海水运动和河流不断所造海岸地貌, 引起地岸线变迁。海岸带也是海洋与人类生活关 系最密切的地带。目前,全球约一半人口生活在 距离海岸60千米的范围内。人类通过填海造陆、 港口建设、海上捕捞和采矿,以及向海洋排放废 物等活动,直接活间接地影响海洋环境。海岸带 在食物和矿产资源的供应、生产场所的选择、居 住和娱乐场所的开发,以及废旧物资的处理等方 面至关重要。
海洋环境(1)
第一节 海洋环境概述
地球上的海洋 地球不同于其他行星的重要特征 之一,就是地球丰富的水。海洋是地球的蓄水库。 它的表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平均水深达 3800米,蓄水量占全球总水量的96.5%。因为有了 海洋,地球才有了“水的行星”之称。
海洋环境和大气环境之间广泛存在着能量与物 质的交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而海洋是大气 的主要热源。海洋不仅是地球的水库,还是大气中 水汽的来源。世界海洋每年蒸发总量达450 000立方 千米,其中91%的水汽直接在海洋上空凝结,以降 水形式返回海洋,9%的水汽由大气输送到陆地上空, 凝结降落,再通过河川径流返回海洋。
海洋环境(1)
2、海洋渔业生产
渔业资源分布 大陆架海区
温带海区 寒暖流交汇处 上升流海区
①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 用强。
② 入海河流带来营养盐类
冬季底层海水上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表
层
养
海水发生搅动
分
冷水性与暖水性鱼类在 寒暖流交汇处集聚
丰
底层海水上泛
富
浮
渔
游
生
场
饵料
物 丰富
繁
形
生
成
海洋环境(1)
东北大西 洋渔场
北海渔场 世界主要渔场分布图
海洋环境(1)
第二节 海洋资源利用和海洋环境保护
海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宝库,蕴藏着极其 丰富的资源。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主要有海洋水化学资源、 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及海洋能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