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委婉语的对比及翻译
英汉委婉语对比研究

5、宽泛模糊法:是将禁忌语旳所指从程度和范围上扩大,或是把详细事物说得 抽象些,有意模糊其意象。
个人问题----婚姻; 大脑病---神经病
1, 而说“去洗手间”(go to the bathroom) 2, 有事(do business) 3,以便(answer nature’s call)
礼貌功能
人体缺陷,人们也常用委婉词语来谈论,以示礼貌。 1,肥胖旳(fat)人 常用plump,stout,out-size 或over-weight 来形容 2,对于一位身体清瘦旳妇女称之为slender或slim, 3,相貌丑陋旳(ugly)人说成homely或plain 4,耳朵聋旳(deaf)人说成hard of listening, 5,盲人(the blind )叫做the visually challenge
3、比喻法(Metaphorical Transfer)指把禁忌事物比作性质完全不同但又有某 些相同特点旳事物。
4、语意扬升法(inflating and magnifying)涉及用某些比较温和、刺激性较 少旳词语替代粗鄙难听旳禁忌语以求避讳和文雅,也涉及用美妙动听旳词语 替代中性词以迎合读者旳自尊和虚荣心理(尤指人们旳职称头衔时)
掩饰功能
一,英语里看不到穷国poor nations,有旳只是 backward nations (滞后国家)
二,underdeveloped nations(欠发达国家) developing nations (发展中国家)
三,emerging nations (新兴国家)
四,在西方,工人罢工go on strike 被说成industrial action(工业行动),没有了一点“罢工”旳痕迹。
英汉委婉语对比与翻译探析

用直译的手法.这样有助于忠实地传达原文的风格和意境.当直
译不足以传达原文的内涵时就要加注,以使读者了然于心。 (二)套译 英汉两种语言中虽然有些委婉语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却 可能根据彼此不同的文化背景有其相对等的表达,此时就可以用
参考文献:
【1]-ffi瀚军.从委艟语的使用看英美文化∞逼化师范学院学捉2008。(1).
lost your
license,翻译成中文,我们可以套译为
。你的前门忘记关啦”. (三)意译 每个民族语言都有自己的词汇、句法结构和表达方式.当原 文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有矛盾不宜采用直译、加注或套 译的方法时就应该采用意译法.如果直接把表示。等一下,我要去 方便一下”的“wait
a
ch埘(私生子),"undcr-acldever"(差生)/,4poor
束定芳曾提出委婉语在语言交际中的自我保护原则。即“人们 在交际过程中,更多地考虑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地位,竭力在语言表 达中保护自己的利益,保持自己的尊严.” 比如“张家的孩子每天练琴到半夜,影响邻居体息,邻居小王 完全可以直言不讳地要求邻居停止这样的扰民行为,但是小王却 没有得理不饶人,而是说‘张嫂,孩子真刻苦啊,那么晚还不睡觉练 琴呢’张嫂一听,马上道歉‘真是对不起了,光顾着让孩子练琴,没 注意时间,影响你休息.,吧。”在这个故事中,小王用委婉的态度 为邻居提供了一个通权达变、逐步考虑、心领神会的机会,不致因 唐突无礼直言不讳伤害邻里关系. 三、英汉委婉语的差异 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对自身的不洁不雅的生理现象和 隐秘的生理反应都持有回避的态度,以避免导致不愉快的发生,影 响人与人的正常交往。然而委婉语作为文化的一种体现,存在着 相当大的差异性,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思维方式不同 中国人倾向于整体性和辩证性思维,强调事物之间的关联g而 西方人倾向于分析式思维。强调事物自身的特性.因此,汉语中一 些避免禁忌的委婉语常采用反义形式表达,而英语中往往采用更 文雅温和的近义词表达. (二)社会价值观念不同 中国人讲究修身养性、以群体和他人的利益为价值取向,而在 以个人本为为价值取向的西方文化中,语言是延伸自我,影响和改 造他人的工具.比如,汉民族有着悠久的尊老文化,而西方文化更 注重青春、活力与创造的价值观。这一点表现在两种文化对“老” 的态度上,在汉文化中,。老”字多代表经验、学识、成熟可靠等,因 此在汉语言中人们不太避讳直言。老”字.“老当益壮“老骥伏枥” 。老将出马一个顶俩4等都是用于形容“老”特殊的社会价值的.而 西方文化中“老”意味着风烛残年、来日不多,同时也预示着经济地 位的下降,西方人总是想方设法的避开“老”字,如使用。seniorciti-
英汉委婉语的对比分析及其翻译研究

英汉委婉语的对比分析及其翻译研究作者:王金林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年第10期摘要: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当中。
英汉两种语言中,也都有大量委婉语的使用。
虽然英汉委婉语中存在共性,但由于不同的语言特点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两者还有很大的差异性。
本文通过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分析英汉委婉语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对英汉互译的翻译技巧进行探讨。
关键词:英汉委婉语;异同;英汉互译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0-0070-02一、引言委婉语(Euphemism)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人们谈论那些令人不快或尴尬的事情时所使用的较为礼貌的说法。
在特定的语境,人们往往会使用温和、动听的委婉语来代替粗鲁、刺耳、令人不适的言辞。
使用委婉语常常是为了回避或掩盖某些严酷的社会现实,或为了防止“语出伤人”,避免“有失体统”,以显得文明礼貌。
委婉语这种修辞格在各种语言现象中都是常见的,可以说使用委婉语是各个民族语言的共性。
英汉委婉语虽然存在一些共性,但不同的语言特点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两者还有很大的差异性。
正确理解委婉语在人们的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一定难度。
下面本文将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分析英汉委婉语的异同,并讨论其翻译技巧,以便让我们能更好的了解使用委婉语,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
二、英汉委婉语的比较分析既为委婉语,英汉委婉语从语义特征及语用功能等角度来看,有一定的相似性:对某种忌讳的事情进行委婉让人容易接受的表达,如:英语中的pass away, in heaven,汉语中的“逝世”,“到极乐世界去了”;或是在交际中避免冒昧无礼伤害到他人的话语,如连没有如何职业的housewife,现在也自称为housemaker,甚至household executive,汉语中的“车夫”变为“司机”;又或是有时具有一定欺骗性,将丑陋的事情藏匿于美好之中。
中西方委婉语的差别

Different Expression on EuphemismOrigin of euphemism•Euphemism comes from Greek .•eu—good•:words of good omen(预兆) or pheme- 意思是speech 言语•Euphemism good speech 意思是优雅动听的说法What is an euphemism?The use of a word which is thought to be less offensive or unpleasant than another word.An indirect word or phrase that people often use to refer to sth. embarrassing or unpleasant, sometimes to make it seem more acceptable than it really is.Interesting Expression请同学们先来欣赏下面四个短语:一位先生从桌子旁站起,彬彬有理地向人们说他得去―see a man about a dog‖一位青年人在大白天在大街上闲逛,原因是他们‖at liberty‖;有个孩子被妈妈关在家里,因为他正―in his birthday suit‖某位官员把下属请去作一‖polygragh interview‖---这里使用的都是委婉语1.See a man about a dog -------go to WC2. at liberty----------out of work3. in his birthday suit-------- wear nothing ,have nothing on4.polygragh interview-------测谎试验Functions of Euphemism• A. To Avoid Taboo• B. To Show Politeness• C. To Conceal TruthClassification of EuphemismsPositive euphemisms(肯定委婉语)and negative euphemisms(否定委婉语)• A.肯定positive肯定这类委婉语用来夸张,扩大,使其显得比她们所代表真实事物更体面,更重要。
中英文委婉语的差异与翻译分析

中英文委婉语的差异与翻译分析一、引言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各国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合作已经越来越频繁,但由于语言差异性带来的翻译问题,往往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大障碍。
特别是在表达感情、传递信息以及处理敏感话题时,人们往往会使用委婉语来缓和语气、保护面子、避免冲突等。
中英文的语言都存在大量婉转的表达方式,其运用、阐释对促进有效的交流和增强文化的了解至关重要。
尽管从外表上看,中英委婉语可能有一定的相似性,但由于不同的社会背景、社会习惯和人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它们之间存在着差异和隐含含义的解读变化。
因此,中英委婉语翻译探究对改善中英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委婉语的内涵和在沟通中的意义委婉语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强调在交流中使用含蓄、委婉或间接的措辞,以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
中国语言学家陈望道在著作《修辞学发凡》中解释委婉语一词为“说话时不直白本意只用婉曲含蓄的话来烘托暗示,通过使用语义模糊的词语,或者通过比喻、借代、借喻等修辞手法,描述一些听起来刺耳、不文雅的事物,或者代替禁忌语,克服这些概念给人们带来的不愉快、尴尬或者掩盖事实真相,起到美化粉饰的作用[1]”。
“委婉语”在英文中写作“euphemism”,衍生于希腊语;前缀“eu-”意指“good”,中文解释为“好”,词根“-phem” 意指“speech”即“言语表达”,从词的构成也能看出,英文委婉语与中文委婉语的出发点是大致相同的。
中文委婉语和英文委婉语都常使用含蓄、委婉的词语来表达,例如,使用委婉的形容词或副词来修饰某个事物或情况,以减轻直接表达的冲击或负面情绪。
另外,还会通过转折和缓和的表达方式来降低语气的强烈度,例如,使用转折词语或短语来减弱表达的直接性,如“或许”“有点”等,英文中有“kind of”“a bit”。
中文委婉语和英文委婉语常使用比喻和暗示的手法来传递信息或表达观点,以避免直接表达,通过借用隐喻、象征或类比等方式,达到间接表达的目的,也会使用虚化的语气,以降低表达的冲突性和直接性,例如,使用虚拟语气、条件句或假设语气来表达观点或建议,中英委婉语还常通过避免直接提及敏感话题来达到缓和语气的目的,通过转移话题、拐弯抹角地表达,或使用含糊或模糊的词语来避免直接触及敏感问题。
英汉比较与翻译 第十一章 英汉委婉语比较与翻译

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 避讳功能 • 礼貌功能 • 掩饰功能 • 求雅功能 • 幽默讽刺功能
避讳功能
• 人们试图用迂回婉转的方式(beat about the bush)对令 人害怕或不快的事物进行回避。
• 在中国古代,百姓官员要对皇帝、上级官员、父母名字里 有的字及与其同音谐音字有所避讳,用其他的字词代替。 例如,汉光帝名叫刘秀,把“秀才”一词改叫“茂才”; 汉明帝叫刘庄,甚至把《庄子》改为《严子》;唐太宗叫 李世民,就把中央六部之一的“民部”改为“户部”。据 历史记载,十六国时的前秦国主苻生,是个独眼龙,因此 避讳“不足”、“不具”、“少”、“无”、“缺”、 “伤”、“残”、“毁”、“只”等字眼。
• 在远古时代,人们对生死、地震、雷、电和火山等自然现 象的不理解和恐惧,而产生了迷信,对神灵进行崇拜,因
此在言语中不敢冒犯和触怒神灵,神名被视做神的化身, 人们不敢直呼其名,而必须用其他委婉的词语来称呼神名。 比如,按罗马神话中的主神朱庇特的职务来称之为The Thunderer(雷神),而那位蛇发石心,身穿黑袍,手执鞭 剑、火把的“复仇女神”真名为the Furies,就通常被称 为the Eumenides(意为kingly ones或friendly慈善之神或 友好之神)。
委婉语的定义
• 早在18世纪80年代初,英国作家 Gorge Blunt 就在英语中 首次引用了 euphemism一词,并给了这样一个定义: (Euphemism )is a good of favorable interpretation of a bad word。“euphemism”一词源于希腊语 “euphemismos”,其中前缀eu的意思是“good” ,词干 “phemism”的意思是“speech”,整个意思是 good or pleasant speech,即好听的话语。
英汉委婉语对比与翻译

英汉委婉语对比与翻译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避免直接表达某些事情而产生不必要的尴尬或者伤害,人们常常使用委婉语。
英语和汉语都有许多常见的委婉语,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背后的意思却大致相同。
一、拒绝邀请/请求英语中常用的委婉语有:1. Thank you for the invitation, but I won’t be able to make it.(谢谢你的邀请,但是我无法前往。
)2. I appreciate the offer, but I have to decline.(我感谢您的提议,但我必须婉言谢绝。
)3. I’m afraid I have other plans.(恐怕我有其他的安排。
)而汉语中则有:1. 不太方便。
(I am not convenient)2. 有点忙。
(I am a little busy)3. 后会有期。
(Catch up later)二、拒绝求助英语中的常用委婉语有:1. I’d love to help, but unfortunately I’m tied up at the moment.(我很想帮忙,但目前很忙。
)2. I’m sorry, I don’t think I can be of much help in this case.(抱歉,我觉得我对这个事情没有什么帮助。
)3. I appreciate your asking me, but I don’t think I’m the right person to help you.(感谢你向我求助,但我认为我不是合适的人选。
)而汉语中则有:1. 实在抱歉。
(I am really sorry)2. 我没有时间。
(I don't have the time)3. 非常抱歉,我不能帮您。
(I'm terribly sorry, I cannot help you.)三、让对方不要打扰英语中常用的委婉语有:1. I’m sorry, I’m not feeling well, so I need to rest.(抱歉,我不太舒服,需要休息。
英汉委婉语的对比与翻译

英汉委婉语的对比与翻译一、引言Euphemism一词源自希腊语,eu-是前缀,意思是“good”,词干-phemism 的意思是“saying ; speech”,合起来就是“good speech”(好听的话)。
Neaman 把euphemism定义为“substituting an inoffensive or pleasant term for a more e xplicit, offensive one, thereby veneering the truth by using kind words.”(用不冒犯人或令人愉快的词语去代替直率的、触怒人的词语,用好听的词语去掩饰事实).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对euphemism的定义是:“use of pleasant, mild or indirect words or phrases in place of more accurate or direct ones”(用愉快、温和、间接的词或词组替代直露、直接的词).汉语中有与euphemism相对应的修辞格,一叫婉转或委婉语,即‘在说话时遇有伤感惹厌的地方,就不直说,只用委曲含蓄的话来烘托暗示’;二叫避讳格,即‘说话时遇有犯忌触讳的事物,便不直说该事物,却用旁及的话来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
’在实际使用中,无论是euphemism,还是婉曲、避讳都与各民族的民族心理、礼教规范、价值取向以及传统文化等因素密切相连。
了解委婉语产生的原因及其反映的不同文化,有利于加深我们对英汉语言与文化的认识,益于我们跨文化的顺利进行。
二、委婉语概述委婉语实际上是一种替代,即人们用比较婉转、文雅的话语来表达所忌讳的、不便直说的、粗俗的事物.英语和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委婉语.通过对比分析这两种语言中有关年老、死亡、贫穷、职业等不同领域的委婉语可以看出,虽然委婉语是各种语言的普遍现象,但由于中西方的社会习俗、历史发展、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反映到委婉语的使用及文化内涵也不尽相同,委婉语忠实地反映民族的文化特征.(一)委婉语的界定委婉语是指语言使用者考虑到社会变化、社会心理等冈素,为了避免对听者或读者造成伤害,避免听者或读者感到难听、可怕、痛苦、不吉利或失礼,而在言语行为中使用的一些温和的、令人感到愉快的、吉利的间接语言形式,以替代直接的、普通的甚至可能是粗俗的说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汉语语速性别对比研究2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圣克莱尔一家的人物分析3 On the Conceptual Blending of Business English Word Chunks and Their Translation4 浅谈企业形象广告设计5 对《宠儿》中黑奴母亲塞丝形象的探讨6 论罗伯特•佩恩•沃伦《国王的人马》中对真理与自我认知的追求7 论简•奥斯丁《理智与情感》中两姐妹的成长8 从后殖民主义看《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成功9 中西方文化中的节日比较10 浅析李尔王的陷落11 从《汤姆叔叔的小屋》分析当时美国黑人的命运选择12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Improving Speaking Ability in Middle School13 中式英语形成的原因以及在英语学习中克服中式英语的对策14 从《喜福会》看中国女性在美国的职业倾向15 论《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16 新闻翻译中“编译”的合理性分析17 论海明威小说《老人与海》中对生活的反思18 (英语系经贸英语)电子商务bc运营模式——以亚马逊为例19 对《儿子与情人》中的自然环境描写的研究20 从《河东狮吼》与《套礼服》的对比中分析中美婚礼的差异21 《三国演义》不同译本中回目英译比较研究22 An Analysis of Snobbery in Jane Austen’s Pride and Prejudice, Sense and Sensibility, and Mansfield Park23 从《傲慢与偏见》两个汉译本看翻译策略的选择24 国际贸易中的支付方式及其风险回避25 On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the Marlin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26 林黛玉和简.爱不同命运的对比27 杰克•伦敦《热爱生命》中天气描写的作用28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法研究综述29 Mother Tongue Influence on the Learning of a Foreign Language30 从电影名的翻译看直译与意译31 英汉语言中颜色隐喻的认知差异研究32 An Analysis of the Initiation Theme in The Child in Time33 A Comparative Study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between Wang Anyi’s Everlasting Regret and Virgina Woolf’s Mrs. Dalloway34 美国犹太文化与传统犹太文化的冲突——浅析《再见吧,哥伦布》35 The Charm of Female Independence in Jane Eyre36 浅析《喜福会》中母亲们悲惨遭遇的成因37 在孤独中寻找自我——析《没有指针的钟》J.T.马龙的救赎38 高中英语阅读词汇障碍突破技巧的研究39 An Analysis of Symbolic Metaphor in To the Lighthouse40 浅论美国文化霸权的确立41 外国品牌中译的创新翻译研究4243 《荆棘鸟》之宗教观44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负迁移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45 论《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46 王尔德童话《夜莺与玫瑰》中的唯美主义47 A Brief Analysis of Political Euphemism48 从话语权力的角度看电影《换子疑云》49 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对比50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Auspicious Culture in Wedding Custom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51 《布罗迪小姐的青春》中的人物冲突分析52 导入艺术在培养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中的运用53 概念隐喻视角下看莎士比亚十四行诗54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阶级面面观55 《高级英语》中某些修辞手法赏析56 从《唐老鸭》看赵健秀的男性主义57 On the Gothic Feature of Edgar Allan Poe’s The Black Cat58 从《简爱》看电影对名著的改编59 A Comparison of Advertising Culture i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60 从西方讽刺剧看品特的威胁喜剧61 超越和世俗——对《月亮和六便士》中Strickland和Stroeve的对比分析62 英译汉语序比较研究63 广告翻译中的功能对等64 中西酒店文化比较及探讨65 女性哥特视角下的《蝴蝶梦》研究66 扭曲的“美国梦”--简析“鸡蛋的胜利”的主题67 中文菜名英译的失误与分析68 简爱女性意识分析69 圣诞节对大学生的影响的调查研究70 英语双关语语境分析及其翻译71 浅谈商务英语合同的翻译72 Olympic Economy73 合作原则在商务谈判中的运用74 从安利(中国)的成功看直销模式在我国的发展75 生态视角下《红楼梦》中动植物名称的翻译76 从花语的不同含义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77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分析中美商务谈判风格的差异78 谭恩美《灶神之妻》文化解读79 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角度看英语新闻标题中修辞的翻译80 论《紫颜色》中黑人妇女的反抗81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的创伤和治愈82 浅谈商务英语于商务信函中的运用83 双关的不可译性探索84 从词汇对等角度看《红楼梦》中“笑”一词的英译85 目的论与对外传播翻译86 Beauty in Sense, Sound and Form-An Analysis of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A Red, Red Rose87 《鲁滨逊漂流记》中殖民文化对殖民地文化影响解读88 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中的怀旧情绪89 《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90 从目的论角度看企业推介材料的中译英技巧-以家具产品介绍为例91 论《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爱情悲剧92 Lin Yutang and his Translation of the Analects93 A Research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Chinese Dish Names94 英汉动物谚语中动物形象的意义及翻译95 中学生英语互助学习研究96 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探讨消极情绪的语言表达97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爱情观和婚姻观98 从《生活的艺术》看林语堂的人生艺术99 An Analysis of Humor and Satire in Mark Twain's The Million Pound Note100 英语习语学习策略的探究101 从“联想”看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及其战略选择102 高中英语听力课中的文化教学103 浅谈英语俚语104 An Analysis of Shelley's Prometheus Unbound105 论海明威《死在午后》的悲观主义色彩106 An Analysis of Fagin in Oliver Twist107 英语多义词习得的实证研究108 中学英语教学到大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研究109 《榆树下的欲望》中艾比•普特曼悲剧的根源110 《咏水仙》两个翻译版本的文体分析111 从语言的角度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儿童形象112 爱伦坡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113 从生态学角度解读《白鲸》114 从反抗到妥协——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精神世界115 中英寒暄语的对比与研究116 Stylistic Features of English Financial Reports117 浅析《飘》中女性主义的萌发118 The Analysis of Daisy in The Great Gatsby119 英文电影中俚语的翻译策略120 从中西婚礼文化看中西方文化差异121 中美时间观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122 语境与商务英语信函写作123124 A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 Cultures125 The Application of TBLT in English Reading Classes of Junior High School126 Cultural Influences on Business Negoti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127 On the Anti-traditional Factors of Feminism Translation128 游戏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129 英汉谚语特征对比分析130 对比分析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区别131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交际任务型教学活动的设计132 中餐菜名的英译与饮食文化传播133 译者的身份134 矛盾与挣扎的悲剧——浅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的主人公艾米丽135 从跨文化的角度看翻译的归化与异化136 《石头天使》中哈格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137 中国和英国传统婚俗差异研究138 中英手机短信的修辞特点分析139 分析《土生子》中的种族主义的恶性影响140 西游记神话人物称谓翻译策略:归化与异化141 从文化角度看中英房地产广告差异142 The Sociolinguistic Interpretation of Euphemism143 《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的节奏分析144 《基督山伯爵》与亚历山大大仲马的金钱观145 任务型教学过程及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46 Analysis of Tony’s Tragedy in A Handful of Dust147 《到灯塔去》的意识流分析148 The Elementary Stage Translation Teaching Design for Undergraduate English Majors149 为什么穷人会愤怒150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China's Middle School151 普通话对英语语音的迁移作用152 《推销员之死》中丛林法则的牺牲品153 激励小学生积极说英语的教学法154 从中美送礼习俗分析两国文化价值观的差异155 《好人难寻》的冷漠主题分析156 英语非作格动词语义特征和句法属性研究157 对“老人与海”中人物的分析158 英语听力自主学习方法探究159 从卡明斯的L(a 看视觉诗的可译潜势160 从英语中性别歧视词看西方女性社会地位之变化161 The Application of Corpus in Teaching Oral English162 丹尼尔·笛福的社会地位和鲁滨逊漂流记163 中英广告宣传方式的比较研究164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析托尼•莫里森的《宠儿》165 An Analysis of the Limitations in Charles Dickens’ Critical Realism Reflected in Oli ver Twist166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的叙事艺术167 追求女性自我意识的孤独灵魂——评《觉醒》中的爱德娜168 从广交会现场洽谈角度论英语委婉语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功能与应用169 《红楼梦》中文化词的翻译170 高中英语反思式教学研究171 从“动态对等”看品牌名的翻译172 简•奥斯汀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173 英语毕业论文)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分析商务谈判中的报价策略174 从《野性的呼唤》看杰克伦敦自然主义观175 The Tragedies of Meggie and Fee in The Thorn Birds176 论约翰•多恩诗歌中的张力177 中美家庭教育比较—文化差异对家庭教育的影响178 《傲慢与偏见》中的灰姑娘情节179 On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Advertisements from the Rhetorical Perspective 180 功能对等理论下的英语动物习语翻译181 从功能对等理论来看委婉语翻译182 An Exploration on Different Cultures in Terms of Flowers183 中美家庭教育文化对比及其根源分析184 英美日常交际礼仪对比分析185 论格列佛人物形象在《格列佛游记》中所起的讽刺效果186 中美动画电影所折射出的文化差异187 商务演讲中的跨文化障碍188 从《哈利波特》看儿童的成长189 英汉灾难性新闻导语写作手法初探190 The Importance of the Translators’Overall Qualities In Translation191 浅谈体态语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192 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词汇方面的迁移193 浅探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194 从《傲慢与偏见》看现代爱情观195 An Analysis of Harriet Beecher Stowe’s View on Christianity in Uncle Tom’s Cabin 196 英汉委婉语的对比及翻译197 A Contrastive Study of Politeness Principle in English and Chinese198 丽塔. 海华丝和肖申克监狱的救赎》与《肖申克的救赎》接受比较199 The Way to Succes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Great Gatsby and Bill Gates200 Disillusionment of American Dream in death of a sales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