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下练习册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配套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配套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配套练习册第七章第1节力答案【根底知识】1、作用,相互,牛顿,N。

2、形状,运动状态。

3、方向,作用点,带箭头的线段,力的示意图。

4、A5、D6、B7、B【能力提升】8、略。

9、桌面,书,书,桌面。

10、D 11、A 12、D 13、D 14、A【探究研究】15、〔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6、〔1〕A,B 〔2〕A,C 〔3〕A,D第2节弹力答案【根底知识】1、弹性形变,弹簧测力计。

2、1N,20,13.0 。

3、〔1〕与外壳有摩擦〔2〕零刻度线〔3〕量程〔4〕垂直。

4、压缩,拉长,方向。

5、D6、B7、C9、10 ,12 10、B 11、B 12、D【探究研究】13、C14、会。

在玻璃瓶中装满水,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水中,用手用力捏玻璃瓶,细管中的水面会升高,停止用力,细管中的水面回到原来的位置,这说明玻璃瓶发生了弹性形变。

第3节重力答案根底知识】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地球,竖直向下,重心,重力。

2、2kg ,19.6N.。

3、C4、C5、B6、C7、B8、B【能力提升】9、低10、降低重心,增大支面11、1,重力12、60kg,98N13、〔1〕质量为0时,重力也为0 〔2〕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3〕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质量的比值是个定植,为10 N/kg。

14、C 15、A 16、A 17、C【探究研究】18、D 19、利用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可以做一个重垂线来确定竖直方。

第七章综合练习答案一、填空题1、竖直向下2、形状,运动状态3、5;0.2;3.64、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另一物体5、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6、速度越来越大二、选择题三、实验题27、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重垂线与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垂直,就表示被检测的桌面水平。

四、计算题29、解:物体所受的重力为G=mg=5kg×9.8 N/kg = 49 N 。

八年级下册物理练习册答案人教版 (3)

八年级下册物理练习册答案人教版 (3)

八年级下册物理练习册答案(人教版)一、力的知识1. 力的概念•力是什么?力是使物体发生位移或形状改变的原因。

•力的测量单位是什么?力的测量单位是牛顿(N)。

•举几个力的例子。

推物体、拉物体、挤压物体等都是力的例子。

2. 力的合成与分解•什么是力的合成?力的合成是指两个或多个力合并成一个力的过程。

•什么是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是指一个力被分解成两个或多个分力的过程。

•如何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计算?可以根据力的大小和方向,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进行计算。

3. 力的平衡与力的图示•什么是力的平衡?力的平衡是指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的状态。

•如何判断力是否平衡?通过力的图示可以判断力是否平衡。

平衡时,力的图示应该构成一个封闭图形。

4. 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力可以使物体发生位移、改变物体的形状以及改变物体的速度。

二、一维力的作用效果1. 牛顿第一定律•什么是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它指出:物体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保持不变,直到有外力使其发生变化。

•举例说明牛顿第一定律。

如果一辆车在平坦的路上等速行驶,突然急刹车,乘客会向前倾斜是因为惯性使其保持原有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什么是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是指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于物体上的力成正比。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是什么?F = ma,其中F 是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m 是物体的质量,a 是物体的加速度。

3. 牛顿第三定律•什么是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也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它指出:任何一个物体施加力于另一个物体时,另一个物体总会以同样大小、方向相反的力作用于第一个物体。

•举例说明牛顿第三定律。

站在滑雪板上向前滑动就是一个例子。

当你向后推动地面时,地面也会给你提供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使你向前滑动。

三、重力与弹力1. 什么是重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也称为地球引力。

2. 重力的大小与质量•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重力越大。

八年级下册物理练习册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物理练习册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物理练习册答案(人教版)第一章:光的传播1.1 光的直线传播1.见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1.2 光的反射1.见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1.3 光的折射1.见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1.4 光的颜色1.见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声的传播2.1 声的传播1.见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2.2 声的频率和响度1.见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2.3 回声1.见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2.4 声音的利用1.见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机械运动3.1 直线运动1.见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3.2 曲线运动1.见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力和压力4.1 力的作用1.见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4.2 压力1.见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4.3 浮力1.见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4.4 静止平衡和动态平衡1.见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简单机械5.1 杠杆1.见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5.2 轮轴和滑轮1.见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5.3 齿轮1.见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热的传播6.1 热的传播1.见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6.2 热传导1.见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6.3 热辐射1.见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6.4 热对流1.见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电的传播7.1 电流和电路1.见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7.2 串联和并联1.见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7.3 简单电路1.见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7.4 电阻和电功率1.见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第八章:电能的利用8.1 感应现象1.见第八章知识点总结。

8.2 发电1.见第八章知识点总结。

8.3 电的用途1.见第八章知识点总结。

第九章: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测验题本章节为测验题,由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掌握情况提供。

以上为八年级下册物理练习册的答案,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如果对于某些知识点还有疑问,建议同学们与老师或同学一起讨论,加深理解和巩固知识。

祝大家学习进步!。

八年级下册物理练习册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物理练习册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物理练习册答案人教版第一单元:运动与力1.1 运动与参照系问题1:小明在车厢中向前行走,速度为5 m/s,而在车厢外静止的小刚看到小明的速度是多少?解答:小明在车厢中向前行走,速度为5 m/s。

小刚在车厢外静止,所以小刚看到小明的速度也是5 m/s。

1.2 力的作用问题2:小刚在雪橇上用力向前拉,雪橇向前加速,这是因为什么原因?解答:小刚在雪橇上用力向前拉,雪橇向前加速是因为小刚施加了一个向前的力,这个力使雪橇产生了加速度。

1.3 力的合成问题3: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一个向左的力是10 N,一个向右的力是15 N,求合成力的大小和方向。

解答: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一个向左的力是10 N,一个向右的力是15 N。

合成力的大小是15N - 10N = 5N,方向是向右。

第二单元:光的传播特性2.1 光的直线传播问题4:光在直线传播时是怎样的?解答:光在直线传播时会沿着直线路径传播,不会发生弯曲或偏离原路线。

2.2 光的反射问题5:光的反射定律是什么?解答:光的反射定律是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光线入射到物体表面上的角度等于光线被反射出去的角度。

2.3 成像原理问题6:凹镜和凸镜分别有什么特点?解答:凹镜是中间凹进去的镜片,凸镜是中间凸起的镜片。

凹镜使平行光线反射后会聚在焦点上,可以放大顔色,适用于照明和放大器。

凸镜使平行光线反射后发散出去,可以缩小物体,适用于倒车镜和化妆镜。

第三单元:声的传播特性3.1 声的产生问题7: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解答:声音通常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当物体振动时,会传递给周围的空气分子,使空气分子也发生振动,进而传播出去形成声波。

3.2 声的传播问题8:声音是如何传播的?解答: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例如空气、水和固体等。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中的分子以波动的形式进行传递。

当一个分子振动时,它会传递振动给它周围的分子,从而形成声波并传播出去。

3.3 声的反射问题9:声音的反射与光的反射有何区别?解答:声音的反射与光的反射有以下几点区别:声音的反射比光的反射更容易发生,因为声波的波长长,波动性强,容易发生反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课后练习作业答案(下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课后练习作业答案(下册)

第六章电压电阻一、电压1.在图6.1-8中,用连线代表导线来连接实物图,使小灯泡能够发光并且电压表能够测出灯泡两端的电压(估计在2~3 V之间)。

答案为C。

解题思路:正确使用电压表,要做到:会看(看表盘)、会调(调零)、会连(连接)、会选(选量程)、会读(读数)。

一看表盘:再看表盘上的刻度,一般的电压表都是双量程,要弄清上、下刻度的量程(最大测量值)与每一大格和每一小格代表多大的电压。

二要调零:使用之前要调零三会连接:根据测量要求(测量哪个用电器或电路元件两端的电压),必须将电压表和被测的用电器或电路元件并联。

连接时应注意:(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2)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电流要从电压表标有“3”或“15”的红接线柱流入,从标有“-”号的黑接线柱流出。

四选量程:根据电路的实际情况估计被测电路电压的大小,确定选用+3或+15接线柱五会读数:1. 认准量程定表线。

2. 确认每小格多少伏。

3. 正对指针看刻线。

4. 先大后小再估读。

2.在烧杯中加入盐水,然后将连在电压表上的铜片和铝片放在盐水中(图6.1-9)试着用电压表测量这个自制电池的电压。

通过测量判断()金属片是电池的正极。

A.当铜片接在电压表正极时,电压表指针向右偏,说明铝片是正极。

B.当铜片接在电压表正极时,电压表指针向左偏,说明铜片是正极。

C.当铜片接在电压表正极时,电压表指针向右偏,说明铜片是正极。

D.当铜片接在电压表正极时,电压表指针向右偏,说明铝片是正极。

答案为C。

解题思路:当电压表在电路中的正负极接反时,电压表指针向相反方向偏。

3.图6.1-10中,三个电压表的读数各是()。

A.2V,12.5V,3V B.10V,2.5V,0.6VC.10V,12.5V,0.6V D.2V,12.5V,0.6V答案为D。

解题思路:正确读数。

电压表的最右端接线柱是大量程(15V),中间的是小量程接线柱(3V);大量程的读数时读上表盘,小量程的读下表盘。

人教版物理八下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下练习册答案

当速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仍为匀速运动时,
拉力与重力仍然平衡。所以,拉力F1=G=2000N
7.3重力 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收到的力 地球 竖直向下 重心 重力 2. 2kg 20N(或19.6N) 3-8. CCBCBB 9.低 10.降低重心 增大接触面积 11. 2 重力 12. 60kg 100N(或98N) 13.(13)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常数(10N/kg) 14-18.CAACD
8.3摩擦力 1.阻力相对运动 压力大小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增大摩擦 减小摩擦 增大摩擦 3.增大压力 变滑动为滚动 4.小 增大压力 5-7、CDD 8-11、ACBB 12.(1)B 压力 在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 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无关 (2)无 滑动摩擦力与拉力二力平衡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1.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静止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 3.惯性 4.鸡蛋具有惯性 5D 6C 7A 8D 9B 10 D 11C 12、(1)车厢静止 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2)车厢做减速运动或刹车(3)车厢向右转弯 13、(2)远 小 做匀速直线运动 14、(1)小车向左加速或向右减速 (2)惯性
第八章综合练习
增大 粗糙 2.保持不变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3.做匀速直线运动 0 4.重力 支持力 地球 桌面 5. 3x10-3 N 6.bd e ac 7. 2N 左 0 8.惯性 阻力 9-10.BD 11D 12D 13B 14B 15A 16C 17C 18C 19D 20D 21C 22C 23A 24C
第七章 综合练习 1.竖直向下 2.形状 运动状态 3. 0-5 0.2 3.6 4.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施力物体 5.物体发生形变程度与所受力的大小有关 6.由静止到运动 7A 8C 9D 10D 11B 12D 13C 14C 15B 16B 17C 18B 19A 20A 21D 22C 23D 24B 25D 26A 28.(1)10 (2)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比值相同 (3) 3N 29.G=mg=50N(或49N)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课时练习含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课时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练习目录第7章第1节力第7章第2节弹力第7章第3节重力第8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第8章第2节二力平衡第8章第3节摩擦力第9章第1节压强第9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第9章第3节大气压强第9章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第10章第1节浮力第10章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第10章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第11章第1节功第11章第2节功率第11章第3节动能和势能第11章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第12章第1节杠杆第12章第2节滑轮第12章第3节机械效率力学校:姓名:班级:考号: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 “以卵击石”,卵破的施力物体是( )A. 人B. 卵C. 石D. 手2. 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如果甲用60 N的力推乙,如图所示。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同时,乙对甲的推力小于60 NB. 甲静止不动,乙向后退C. 乙后退的过程中,始终受到60N推力的作用D. 甲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 如图所示,天花板下用绳子吊着物体A,则对物体A施力的物体有( )A. 天花板,绳子B. 绳子,地球C. 天花板,地球D. 绳子,地面4. 下列各要素中,不属于力的三要素的是( )A. 力的方向B. 力的大小C. 力的施力物体D. 力的作用点5. 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 物体受力的同时也一定在施力C. 只有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D.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6. 在足球场上,优秀运动员的脚踢在球的恰当的位置,球会划过一道弧线飞转过守门员而使球进入球门,这就是所谓的“香蕉球”。

这里的:“恰当的位置”,从力的三要素分析是指力的( )A. 大小B. 方向C. 作用点D. 以上都是7. 王明同学用力提一桶水时,他对水桶施加一个提力,同时水桶对王明的手也施加一个拉力,则这两个力的三要素( )A. 完全相同B. 大小、方向都相同,作用点不同C. 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都不同D. 作用点相同,大小、方向都不同8. 划艇比赛的运动员随着有节奏的号子声,大家齐心合力划动木桨使船快速前进的力是( )A. 水对船的作用力B. 人对木桨的作用力C. 木桨对水的作用力D. 水对木桨的作用力9. 如图所示,固定着磁体的小车靠近固定着铁块的小车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磁体吸引铁块的力,其施力物体是铁块B. 只有当磁体与铁块接触时,才会产生力的作用C. 磁体对铁块有吸引作用,而铁块不会吸引磁体D. 它们虽然没有直接作用,但也会产生力的作用10. 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 )A. 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B. 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C. 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D. 用力把铅球推出11. 如图所示,将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甲、乙、丙、丁各图中的形变,如果力的大F 1=F 3=F 4>F 2,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 )A. 图甲和图乙B. 图甲和图丙C. 图甲和图丁D. 图乙和图丙 12. 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 熟透的苹果从树上竖直落下B. 小孩从直滑梯上匀速滑下C. 从枪膛射出来的子弹在空中飞行D. 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 13.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是因为( )A. 一个巴掌的力太小B. 人不会只有一个巴掌C.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D. 只有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14. 如图所示为一种常用核桃夹,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B 点比A 点更易夹碎核桃,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A. 力的大小有关B. 力的方向有关C. 力的作用点有关D. 受力面积有关15. 用一水平推力推矿泉水瓶的下部,水瓶会沿桌面滑动,用同样大小的水平推力推矿泉水瓶的上部,水瓶会翻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配套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配套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配套练习册答案篇一:(人教2011课标版)8年级物理下册第10章《浮力》配套练习册【图片版】123 篇二:2012年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后练习及答案第十二章《第十二章简单机械》《12.1杠杆》 1.各式各样的剪刀都是一对对的杠杆。

在图中,哪些是省力杠杆,哪些是费力杠杆?要剪断铁片,应该使用哪种剪刀?剪纸时应该使用哪种剪刀?修剪树枝时应使用哪种剪刀?为什么? AC是省力杠杆;B 是费力杠杆;要剪铁应使用A;要剪纸应使用B;要修剪树枝应使用C。

2.在图中分别画出钳子、自行车手闸这两个杠杆(图中深色部分)工作时的支点、动力和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

F2F2 F1L1 L2 L2 F1L1 3.图为指甲剪刀的示意图,它有几个杠杆?分别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有三个杠杆。

如图ABC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OBD、OED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4.搬运砖头的独轮车,车厢和砖头所受的总重力G=1000N,独轮车的有关尺寸如图所示。

推车时,人手向上的力F应为多大?FL1=GL2 F×1m=1000N×0.3m F=300N《12.2滑轮》 1.物体重1000N,如果用一个定滑轮提起它,需要用多大的力?如果用一个动滑轮提起它,又要用多大的力(不计摩擦及滑轮自重)? F 定=G=1000NF动=11G=×1000N=500N 22 2.仔细观察自行车,看看它上面有几种简单机械,分别说明它们各起到了什么作用。

车把:轮轴——变形杠杆——省力踏板:轮轴——变形杠杆——省力前闸、后闸:——杠杆——省力后轮:轮轴——变形杠杆——费力 3.解释如图的科学漫画。

一个人要拉起比他体重大的物体,用定滑轮行吗?应该怎么办?不行。

应该使滑轮组。

4.利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提起一个重为2000N的物体,不计摩擦及滑轮自重,绳子的拉力F 等于多少?如果要用这个滑轮组达到更加省力的效果,绳子应该怎样绕?请在图乙中画出绳子的绕法,并计算此时拉力的大小. F =11G=×2000N=500N 44 F = 11G=×2000N=400N 55 《12.3机械效率》 1.有没有机械效率为100%机械?为什么?举例说明,通过什么途径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综合练习 1.竖直向下 2.形状 运动状态 3. 0-5 0.2 3.6 4.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施力物体 5.物体发生形变程度与所受力的大小有关 6.由静止到运动 7A 8C 9D 10D 11B 12D 13C 14C 15B 16B 17C 18B 19A 20A 21D 22C 23D 24B 25D 26A 28.(1)10 (2)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比值相同 (3) 3N 29.G=mg=50N(或49N)
(4)利用图甲实验,将木块分别平放、侧 放时,匀速拉动木块,读出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并加以比较得出结论 27.因为匀速吊起时,二力平衡,所以拉力 F=G=2000N。 当速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仍为匀速运动时, 拉力与重力仍然平衡。所以,拉力 F1=G=2000N
8.2二力平衡 1.同一 相等 相反 一条 平衡 2.等于 3.等于 4. 9 5-7.DCC 8.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平衡 9D 10A 11D 12A 13B 14C 15. 相反 是 静止 相反 是 否 相反 否 否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 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 平衡 16.平衡 飞机静止 相等 相反 同一条直线上
7.3重力 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收到的力 地球 竖直向下 重心 重力 2. 2kg 20N(或19.6N) 3-8. CCBCBB 9.低 10.降低重心 增大接触面积 11. 2 重力 12. 60kg 100N(或98N) 13.(1)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2)质量为0时,重力也为零 (3)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常数(10N/kg) 14-18.CAACD
7.1力
1.作用 相互 牛顿 N 2.形状 运动状态 3.方向 作用点 带箭头的线段 F=10N 4-7.ADBB 8、 9.桌子 书 书 桌子 10D 11A 12B 13D 14A 15.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16. A B A C A D
练习册 第二节 弹力
1.弹性形变 弹簧测力计 2. 1N 20 13 3.(1)恢复原位 过大摩擦(读数错误) 2)零刻度线 (3)量程(最大测量值) (4)垂直 4.压缩 拉长 方向 5-7.DBC 8.可以 3.3 9. 10 12 10-13.BBDC 14.会。 实验设计见 课本P8 题5
8.3摩擦力 1.阻力相对运动 压力大小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增大摩擦 减小摩擦 增大摩擦 3.增大压力 变滑动为滚动 4.小 增大压力
5-7、CDD 12.(1)B
8-11、ACBB
压力
在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 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无关 (2)无 滑动摩擦力与拉力二力平衡
第八章综合练习 1.增大 粗糙 2.保持不变 静止 匀速直线 运动 3.做匀速直线运动 0 4.重力 支 持力 地球 桌面 5. 3x10-3 N 6.bd e ac 7. 2N 左 0 8.惯性 阻力 9-10.BD 11D 12D 13B 14B 15A 16C 17C 18C 19D 20D 21C 22C 23A 24C 25.最远 (1)匀速直线 (2)速度减小的越快 (或运动的距离越小) 26.(1)匀速拉动木块 (2)在接触面粗糙程 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有关(3)滑 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1.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静止状态 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 2.惯性 3.惯性 4.鸡蛋具有惯性 实验次 表面材 阻力大 滑行距 5D 6C 7A 8D 9B 10 D 数 料 小 离 1 毛巾 11C 2 粗布条 12、(1)车厢静止 3 木板 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2)车厢做减速运动或刹车(3)车厢向右转弯 13、(2)远 小 做匀速直线运动 14、(1)小车向左加速或向右减速 (2)惯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