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行政区划图

合集下载

四川省的区划调整,18个地级市之一,泸州市为何有7个区县?

四川省的区划调整,18个地级市之一,泸州市为何有7个区县?

四川省的区划调整,18个地级市之一,泸州市为何有7个区县?泸州市属于四川省18个地级市之一,人口400多万,总计下辖了7个区县。

一个问题出现了,泸州市7个区县的区划结构,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聊聊四川省的具体情况。

四川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粮食大省、经济大省,同时也是我国西南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省份。

四川省属于盆地结构,气候适中,灌溉方便。

四川省的粮食产量很高,而且粮食种类非常丰富,例如水稻、小麦等等。

由于非常适合生活,四川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2021年,四川省的GDP总量达到了5.38万亿,达到了非常不错的水平。

四川省是我国管辖面积比较大的省份之一,下辖了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总计21个地级区划。

分别是:成都市、自贡市、攀枝花市、泸州市、德阳市、绵阳市、广元市、遂宁市、内江市、乐山市、南充市、眉山市、宜宾市、广安市、达州市、雅安市、巴中市、资阳市、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

其中,成都市是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也是西南地区综合实力非常强的城市之一。

泸州市属于四川省21个地级区划之一,下辖了3个区、4个县,分别是:江阳区、纳溪区、龙马潭区、泸县、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

按照2020年七普统计的数据,泸州市总人口420多万人。

2021年,泸州市的GDP总量达到了2400多亿,处于非常不错的水平。

在四川省的规划中,泸州市属于区域核心城市之一。

同时,也是长江流域的内河港口城市。

至于泸州市7个区县的区划结构,与四川省的区划变动,属于相互影响的关系。

我国四川省的地形结构非常复杂,属于盆地结构,标准的易守难攻之地。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旦中原王朝的统治崩溃,四川地区非常容易出现割据政权,例如蜀汉、成汉、后蜀、大西政权、明玉珍政权等等,基本上都控制了四川地区。

关于四川省的地形,唐朝大诗人李白称之为“蜀道难,难以上青天”。

在宋朝统治的初期,为了解决四川地区容易出现割据政权的情况。

宋朝把巴蜀之地划分为4个路,四川由此而来。

省内行政区划表(省内城市户口学生鉴别)

省内行政区划表(省内城市户口学生鉴别)

广安市行政区划简表
行政区 广安区 华蓥市 县(略) 级别 地级市主城区 县级市 政府驻地 浓洄街道 双河街道 城市贫困、农村户口 双河街道的城市贫困、其他乡 镇的居民户口、农村户口 居民户口、农村户口 城市、县镇非农、农村 城市、县镇非农、农村 县镇非农、农村
达州市行政区划简表
行政区 通川区 万源市 县(略) 级别 地级市主城区 县级市 政府驻地 东城街道 太平镇 主城区的城市贫困、其他乡镇 的居民户口、农村户口 太平镇的城市贫困、其他乡镇 的居民户口、农村户口 居民户口、农村户口 城市、县镇非农、农村 城市、县镇非农、农村 县镇非农、农村
主城区的城市贫困、其他乡镇 的居民户口、农村户口 七里街道的城市贫困、其他乡 镇的居民户口、农村户口 居民户口、农村户口
城市、县镇非农、农村 城市、县镇非农、农村 县镇非农、农村
宜宾市行政区划简表
行政区 翠屏区 县(略) 级别 地级市主城区 政府驻地 北城街道 主城区的城市贫困、其他乡镇 的居民户口、农村户口 居民户口、农村户口 城市、县镇非农、农村 县镇非农、农村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行政区划简表
行政区 马尔康县 县(略) 级别 地级市主城区 政府驻地 马尔康镇 主城区的城市贫困、其他乡镇 的居民户口、农村户口 居民户口、农村户口 城市、县镇非农、农村 县镇非农、农村
甘孜藏族自治州行政区划简表
行政区 康定县 县(略) 级别 地级市主城区 政府驻地 炉城镇 主城区的城市贫困、其他乡镇 的居民户口、农村户口 居民户口、农村户口 城市、县镇非农、农村 县镇非农、农村
2
广元市行政区划简表
行政区 利州区 元坝区 朝天区 县(略) 级别 地级市主城区 县级区 县级区 政府驻地 东坝街道 元坝镇 朝天镇 主城区的城市贫困、其他乡镇 的居民户口、农村户口 元坝镇的城市贫困、其他乡镇 的居民户口、农村户口 元坝镇的城市贫困、其他乡镇 的居民户口、农村户口 居民户口、农村户口 城市、县镇非农、农村 城市、县镇非农、农村 城市、县镇非农、农村 县镇非农、农村

四川省行政区划

四川省行政区划

代码名称51四川省5101成都市 510101市辖区510104锦江区510105青羊区510106金牛区510107武侯区510108成华区510112龙泉驿区510113青白江区510114新都区510115温江区510121金堂县510122双流县510124郫县510129大邑县510131蒲江县510132新津县510181都江堰市510182彭州市510183邛崃市510184崇州市5103自贡市 510301市辖区510302自流井区510303贡井区510304大安区510311沿滩区510321荣县510322富顺县5104攀枝花市510401市辖区510402东区510403西区510411仁和区510421米易县510422盐边县5105泸州市 510501市辖区510502江阳区510503纳溪区510504龙马潭区510521泸县5106德阳市510601市辖区510603旌阳区510623中江县510626罗江县510681广汉市510682什邡市510683绵竹市5107绵阳市510703涪城区510704游仙区510722三台县510723盐亭县510724安县510725梓潼县510726北川羌族自治县510727平武县510781江油市5108广元市510801市辖区510802市中区510811元坝区510812朝天区510821旺苍县510822青川县510823剑阁县510824苍溪县5109遂宁市510901市辖区510903船山区510904安居区510921蓬溪县510922射洪县510923大英县5110内江市511001市辖区511002市中区511011东兴区511024威远县511025资中县511028隆昌县510522合江县5111乐山市 511101市辖区 511102市中区 511111沙湾区 511112五通桥区511113金口河区511123犍为县 511124井研县 511126夹江县 511129沐川县 511132峨边彝族自治县511133马边彝族自治县511181峨眉山市5113南充市 511301市辖区 511302顺庆区 511303高坪区 511304嘉陵区 511321南部县 511322营山县511324仪陇县 511325西充县 511381阆中市 5114眉山市 511401市辖区 511402东坡区 511421仁寿县 511422彭山县 511423洪雅县 511424丹棱县 511425青神县 5115宜宾市 511501市辖区 511502翠屏区 511521宜宾县 511522南溪县 511523江安县 511524长宁县 511525高县 511526珙县 510524叙永县510525古蔺县5116广安市511601市辖区511602广安区511621岳池县511622武胜县511623邻水县511681华莹市5117达州市511701市辖区511702通川区511721达县 511722宣汉县511723开江县511724大竹县511725渠县 511781万源市5118雅安市511801市辖区511802雨城区511821名山县511822荥经县511823汉源县511824石棉县511825天全县511826芦山县511827宝兴县5119巴中市511901市辖区511902巴州区511921通江县511922南江县5120资阳市512001市辖区512002雁江区512021安岳县512022乐至县512081简阳市511527筠连县511528兴文县511529屏山县。

2016年四川省行政区划

2016年四川省行政区划

2016年四川省行政区划简称川(别称蜀)。

省会成都(省政府驻成都市督院街30号)。

全省辖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合计21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51个市辖区、16个县级市、112个县、4个自治县(合计183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及驻地一览成都市(武侯区)辖10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5个县级市锦江区(书院街街道)青羊区(新华西路街道)金牛区(抚琴街道)武侯区(浆洗街街道)成华区(猛追湾街道)龙泉驿区(龙泉街道)青白江区(红阳街道)新都区(新都街道)温江区(柳城街道)双流县(东升街道)都江堰市(幸福街道)彭州市(天彭街道)邛崃市(临邛街道)崇州市(崇阳街道)简阳市(射洪坝街道)金堂县(赵镇街道)郫县(郫筒街道)大邑县(晋原街道)蒲江县(鹤山街道)新津县(五津街道)自贡市(自流井区)辖4个市辖区、2个县自流井区(丹桂街道)贡井区(筱溪街道)大安区(龙井街道)沿滩区(沿滩镇)荣县(旭阳镇)富顺县(富世镇)攀枝花市(东区)辖3个市辖区、2个县。

市政府驻东区。

东区(大渡口街道)西区(清香坪街道)仁和区(仁和镇)米易县(攀莲镇)盐边县(桐子林镇)泸州市(江阳区)辖3个市辖区、4个县江阳区(南城街道)纳溪区(安富街道)龙马潭区(莲花池街道)泸县(玉蟾街道)合江县(合江镇)叙永县(叙永镇)古蔺县(古蔺镇)德阳市(旌阳区)辖1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旌阳区(旌东街道)广汉市(雒城镇)什邡市(方亭街道)绵竹市(剑南镇)中江县(凯江镇)罗江县(万安镇)绵阳市(涪城区)辖3个市辖区、4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涪城区(城厢街道)游仙区(富乐街道)安州区(花荄镇)江油市(中坝镇)三台县(潼川镇)盐亭县(云溪镇)梓潼县(文昌镇)北川羌族自治县(永昌镇)平武县(龙安镇)广元市(利州区)辖3个市辖区、4个县。

利州区(东坝街道)昭化区(元坝镇)朝天区(朝天镇)旺苍县(东河镇)青川县(乔庄镇)剑阁县(下寺镇)苍溪县(陵江镇)遂宁市(船山区)辖2个市辖区、3个县船山区(高升街道)安居区(柔刚街道)蓬溪县(赤城镇)射洪县(子昂街道)大英县(蓬莱镇)内江市(市中区)辖2个市辖区、3个县市中区(城东街道)东兴区(东兴街道)威远县(严陵镇)资中县(重龙镇)隆昌县(古湖街道)乐山市(市中区)辖4个市辖区、4个县、2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中区(泊水街道)沙湾区(沙湾镇)五通桥区(竹根镇)金口河区(和平彝族乡)峨眉山市(绥山镇)犍为县(玉津镇)井研县(研城镇)夹江县(漹城镇)沐川县(沐溪镇)峨边彝族自治县(沙坪镇)马边彝族自治县(民建镇)南充市(顺庆区)辖3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顺庆区(中城街道)高坪区(白塔街道)嘉陵区(火花街道)阆中市(七里街道)南部县(蜀北街道)营山县(绥安街道)蓬安县(相如镇)仪陇县(新政镇)西充县(晋城镇)眉山市(东坡区)辖2个市辖区、4个县br /> 东坡区(通惠街道)彭山区(凤鸣镇)仁寿县(文林镇)洪雅县(洪川镇)丹棱县(丹棱镇)青神县(青城镇)宜宾市(翠屏区)辖2个市辖区、8个县翠屏区(北城街道)南溪区(南溪街道)宜宾县(柏溪镇)江安县(江安镇)长宁县(长宁镇)高县(庆符镇)珙县(巡场镇)筠连县(筠连镇)兴文县(古宋镇)屏山县(屏山镇)广安市(广安区)辖2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广安区(浓洄街道)前锋区(大佛寺街道)华蓥市(双河街道)岳池县(九龙镇)武胜县(沿口镇)邻水县(鼎屏镇)达州市(通川区)辖2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通川区(东城街道)达川区(三里坪街道)万源市(太平镇)宣汉县(东乡镇)开江县(新宁镇)大竹县(竹阳街道)渠县(渠江镇)雅安市(雨城区)辖2个市辖区、6个县雨城区(青江街道)名山区(蒙阳镇)荥经县(严道镇)汉源县(市荣乡)石棉县(棉城街道)天全县(城厢镇)芦山县(芦阳镇)宝兴县(穆坪镇)巴中市(巴州区)辖2个市辖区、3个县巴州区(巴州镇)恩阳区(登科街道)通江县(诺江镇)南江县(南江镇)平昌县(同州街道)资阳市(雁江区)辖1个市辖区、2个县雁江区(资溪街道)安岳县(岳阳镇)乐至县(天池镇)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辖1个县级市、12个县马尔康市(马尔康镇)汶川县(威州镇)理县(杂谷脑镇)茂县(凤仪镇)松潘县(进安镇)九寨沟县(南坪镇)金川县(勒乌镇)小金县(美兴镇)黑水县(芦花镇)壤塘县(壤柯镇)阿坝县(阿坝镇)若尔盖县(达扎寺镇)红原县(邛溪镇)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辖1个县级市、17个县康定市(炉城镇)泸定县(泸桥镇)丹巴县(章谷镇)九龙县(呷尔镇)雅江县(河口镇)道孚县(鲜水镇)炉霍县(新都镇)甘孜县(甘孜镇)新龙县(茹龙镇)德格县(更庆镇)白玉县(建设镇)石渠县(尼呷镇)色达县(色柯镇)理塘县(高城镇)巴塘县(夏邛镇)乡城县(香巴拉镇)稻城县(金珠镇)得荣县(松麦镇)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辖1个县级市、15个县、1个自治县西昌市(北城街道)木里藏族自治县(乔瓦镇)盐源县(盐井镇)德昌县(德州镇)会理县(城关镇)会东县(鲹鱼河镇)宁南县(披砂镇)普格县(普基镇)布拖县(特木里镇)金阳县(天地坝镇)昭觉县(新城镇)喜德县(光明镇)冕宁县(城厢镇)越西县(越城镇)甘洛县(新市坝镇)美姑县(巴普镇)雷波县(锦城镇)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3月,《国务院关于同意四川省调整绵阳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6〕57号):同意撤销安县,设立绵阳市安州区,以原安县的行政区域为安州区的行政区域,安州区人民政府驻花荄镇银河大道8号。

泸州2011最新基准地价

泸州2011最新基准地价

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
泸州市城区土地级别和基准地价更新的公告
泸市府地布〔2011〕17号泸州市城区土地定级及基准地价更新成果,已经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技术检查(川国土资函〔2010〕1664)号)审查同意和市政府第3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

现将泸州市城区土地级别和基准地价更新予以公布,从公布之日起施行。

《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泸州市城区土地级别和2004年基准地价的公告》(泸市府地布〔2004〕1号)同时废止。

附件:1. 泸州市城区土地级别图
2. 泸州市中心城区(江阳区、龙马潭区)各用途土地级别分
布范围、面积及基准地价成果表
3. 泸州市纳溪区城区土地级别分布范围、面积及基准地价成果表
二〇一一年十月三十一日
附件1:
附件2:
泸州市中心城区(江阳区、龙马潭区)商服用地土地级别
分布范围、面积及基准地价表
注:1、详细级别界线范围划分,以《泸州市城区工业用地土地级别与基准地价图》为准。

2、工业限制区的基准地价参照I级区域执行。

附件3:
泸州市纳溪区城区土地级别分布范围、面积及基准地价表
注:1. 详细级别界线范围划分,以《泸州市纳溪区城区土地级别与基准地价图》为准。

2. 工业限制区的基准地价参照Ⅲ级区域执行。

泸州市中心城区基准地价内涵
1. 土地使用年期:
按法律规定的最高出让年限,即商服用地40年,住宅用地70年,工业用地50年。

2. 容积率:
商服用地:2.0,住宅用地:1.8,工业用地:0.5。

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泸州市城区土地级别和基准地价更新的公告

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泸州市城区土地级别和基准地价更新的公告

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泸州市城区土地级别和基准地价更新的
公告
【法规类别】土地使用权出让与转让抵押
【发文字号】泸市府地布[2011]17号
【发布部门】泸州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1.10.31
【实施日期】2011.10.3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泸州市城区土地级别和基准地价更新的公告
(泸市府地布〔2011〕17号)
泸州市城区土地定级及基准地价更新成果,已经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技术检查(川国土资函〔2010〕1664号)审查同意和市政府第3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

现将泸州市城区土地级别和基准地价更新予以公布,从公布之日起施行。

《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泸州市城区土地级别和2004年基准地价的公告》(泸市府地布〔2004〕1号)同时废止。

附件:1. 泸州市城区土地级别图
2. 泸州市中心城区(江阳区、龙马潭区)各用途土地级别分
布范围、面积及基准地价成果表
3. 泸州市纳溪区城区土地级别分布范围、面积及基准地价成果表
二〇一一年十月三十一日
附件2:
泸州市中心城区(江阳区、龙马潭区)商服用地土地级别
分布范围、面积及基准地价表。

合江县

合江县

经济
综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航拍合江县2021年,合江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20年增长8.3%。其中,第 一产业增加值49.4亿元,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127.3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104.7亿元,增长 9.9%。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6.6%、39.1%和44.3%,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4、3.2、3.7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7.5:45.3:37.2。
县境山脉大体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北属华蓥山山脉南缘的丘陵地带。区内由于地内营力和流水切割作用,形 成海拔300—400米的孤丘坳谷间平坝地形。长江以南主要为娄山山脉支系由东北向西南蜿蜒至境内,包括县东部 和西南部大部地区。
合江县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型,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357天。常年平均气温18.2℃。北部 浅丘和部分谷地18—18.3℃,积温6570—6670℃;中部深丘地区16.7—18.1℃,积温6090—6630℃;低山区海 拔300—700米之间,常年气温15.9—18.1℃;中山区海拔700—1700米之间,常年气温15.3—9.9℃。河谷积温 6600℃左右,1600米高度积温3800℃左右。从北到南气温由高到低,相差801℃,积温相差3000多度。
人口
2021年末,合江县总人口91万。 全年出生人口4516人,其中二孩1714人,人口出生率为5.05‰,死亡人口 6236人,人口死亡率为6.9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92‰。
政治
县委书记:李仁军 合江县人民政府县长:王波 合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刘纲、刘彬、李奇、张霜、陈棋楠、施崇亮 合江县监察委员会主任:夏泽龙 合江县人民法院院长:黄燕 合江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陈薇

四川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2

四川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2
西昌市美姑县(巴普镇) 昭觉县(新城镇) 金阳县(天地坝镇) 甘洛县(新市坝镇)布拖县(特木里镇)
雷波县(锦城镇)普格县(普基镇) 宁南县(披砂镇) 喜德县(光明镇) 会东县(会东镇)越西县(越城镇)
会理县(城关镇)盐源县(盐井镇) 德昌县(德州镇) 冕宁县(城厢镇)木里藏族自治县(乔瓦镇)
四川省概况
马尔康县(马尔康镇) 九寨沟县(永乐镇) 红原县(邛溪镇) 汶川县(威州镇) 阿坝县(阿坝镇)
理 县(杂谷脑镇) 若尔盖县(达扎寺镇) 小金县(美兴镇) 黑水县(芦花镇) 金川县(金川镇)
松潘县(进安镇) 壤塘县(壤柯镇) 茂 县(凤仪镇)
甘孜藏族自治州(18)辖18个县。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康定县。
康定县(炉城镇) 丹巴县(章谷镇) 炉霍县(新都镇) 九龙县(呷尔镇) 甘孜县(甘孜镇)
大安区 自流井区 贡井区 沿滩区(沿滩镇)
荣 县(旭阳镇) 富顺县(富世镇)
攀枝花市(5)辖3个市辖区、2个县。市人民政府驻东区。
东 区 西 区 仁和区(仁和镇)米易县(攀莲镇) 盐边县(桐子林镇大坪地)
泸州市(7)辖3个市辖区、4个县。市人民政府驻江阳区江阳西路。
江阳区 纳溪区(安富街道) 龙马潭区(小市街道)
省政府驻成都市督院街30号。
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唐大部属剑南道和山南东、山南西道;宋设川峡路(注:非川陕路),后分设西川路和峡西路,再分西川路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峡西路为梓州路和夔州路,合称四川,其间设四川制置使,为四川得名的开始,后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为利州东、西路。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省,后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国初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后合并恢复四川省,省名至今未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