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军-白蛋白紫杉醇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研究

合集下载

紫杉醇腹腔灌注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临床研究

紫杉醇腹腔灌注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临床研究

稳 定 ( D) 进 展 ( D) 评 价 为 C S 和 P , R和 P R者 , 4周 后 以 相 同 在
腹 盆 腔 仍 可 能有 癌 细 胞 残 留 , 全 身 化 疗 对 腹 盆 腔 转 移 灶 作 而 用 有 限 。近 年 来 , 腔 灌 注 化 疗 取 得 的成 果 引 起 了 国 内外 广 腹
泛 关 注 。 腔灌 注 化 疗 作 为 恶 性 肿 瘤 辅 助 治 疗 手 段 之 一 已 在 腹
检查 方 法 确 认 。以 ( R +P / C R) 总例 数 ×10 计 算 有 效 率 0%
( R 。不 良反 应依 据 N I T 30 准 评定 , 为 0— R ) C —C C . 标 分 4级 。
5 8天 , 合 P D4 g i , 联 D 0m /n 脉 滴 注 第 12天 方 案 治 疗 晚 期 卵 巢 癌 疗 效 肯 定 , 静 , 且毒 副反 应 可 以 耐 受 。 [ 键词] 卵巢癌; 关 紫杉 醇 ; 腔 灌 注 化 疗 腹 [ 图 分 类 号 ] R 3 .1 中 7 7 3 [ 献标 识 码 ] B 文 [ 章 编 号 ] 10 文 0 8—84 ( 0 1 3 45 0 8 9 2 1 )6— 6 3— 3
2 结 果
卵 巢 癌 起 病 隐 匿 , 多数 患 者 确 诊 时 已 属 于 晚 期 , 侵 犯 大 已
腹 盆 腔 或 远 处 转 移 , 时 的 标 准 治 疗 是 细 胞 减 灭 术 和 紫 衫 类 此
2 1 治 疗 完 成 情 况 和 临 床 疗 效 完 成 2周 期 化 疗 者 3例 、 . 3

表 2 局部和全身毒性与腹腔灌注 紫 杉 醇 累 积 剂量 的关 系
毒性 町 评价病例数/ 例 分级 1 g 8 m/ 0 m 3 g 6 m/ 0 m 50 g 4 / m m

紫杉醇腹腔灌注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临床研究

紫杉醇腹腔灌注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临床研究

紫杉醇腹腔灌注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究晚期卵巢癌患者运用紫杉醇腹腔灌注化疗治疗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122例在2016年7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晚期卵巢癌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紫杉醇与顺铂联合腹腔灌注化疗治疗)和对照组(紫杉醇与顺铂联合静脉滴注治疗)各61人。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80.33%)相比,观察组存在较高的治疗总有效率(95.08%),(P<0.05)。

结论晚期卵巢癌患者运用紫杉醇腹腔灌注化疗治疗后,可以促进治疗效果明显增高,有效改善患者各种临床症状,临床价值十分显著。

关键词:紫杉醇;腹腔灌注化疗;晚期卵巢癌在妇科疾病患者,卵巢癌属于一种多发病、常见病,该病为一种恶性肿瘤,其存在隐匿的发病,随着患者病情状况的不断发展,会出现病灶转移和扩散的情况,使治疗难度明显增加。

目前,紫杉醇化疗这一用药方案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本文对在2016年7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122例晚期卵巢癌患者运用紫杉醇腹腔灌注化疗治疗的临床价值予以全面探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在2016年7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122例晚期卵巢癌患者,分为对照组(61人)和观察组(61人),均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划分。

其中观察组年龄在32至72岁范围内,(52.16±2.34)岁为平均年龄,病程在2至3年时间内,(2.51±1.01)年为平均病程;对照组年龄在31至67岁范围内,(49.08±2.30)岁为平均年龄,病程在1至3年时间内,(2.06±1.23)年为平均病程。

两组不存在影响组间对比的差异,P>0.05,能够实施对比统计。

1.2临床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两组患者均经X线、B超、磁共振及CT检查确诊为晚期卵巢癌;(2)两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不调、疼痛、消瘦等。

排除标准:(1)有诊疗风险合并者;(2)对用药方案不能耐受者;(3)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4)系统恶性病变和其他器官病变合并者。

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研究

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研究

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1年12月—2015年112月收治的50例卵巢癌晚期恶性腹水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5例。

治疗组采用紫杉醇静脉化疗+奈达铂腹腔灌注化疗治疗,对照组使用紫杉醇联合奈达铂静脉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腹水控制率及不良反应。

结果结果显示,治疗组的腹水控制率为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71,P=0.001)。

不良反应上,观察组腹痛、恶心、呕吐、骨髓抑制以及腹泻的发生率分别为52%、48%、26%、12%以及8%,于对照组的64%、60%、32%、16%、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腹痛=0.031,P=0.964;χ2恶心=0.036,P=0.961;χ2呕吐=0.027,P=0.952;χ2骨髓抑制=0.022,P=0.874;χ2腹泻=0.051,P=0.853)。

结论使用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的方法可以有效控制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恶性腹腔积液和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traperitoneal hyperthermia combined with intravenous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ovarian cancer. Methods 50 patients with advanced malignant ascites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between December 2011 and December 2015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2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aclitaxel intravenous chemotherapy and nedaplatin intraperitoneal infusion chemotherapy.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 paclitaxel and nedaplatin. The ascites control rate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in both groups. Results The control rate of ascites in the treatment grou88%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6%.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6.971,P=0.001). In adverse reactions,the incidences of abdominal pain,nausea,vomiting,bone marrow suppression,and diarrhe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52%,48%,26%,12%,and 8%,respectively,in the control group,64%,60%,32%,and 16%,12%,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χ2abd ominal pain=0.031,P= 0.964;χ2nausea=0.036,P= 0.961;χ2 vomiting=0.027,P=0.952;χ2bone marrow auppression=0.022,P=0.874;χ2diarrhea=0.051,P=0.853). Conclusion The use of intraperitoneal hyperthermia combined with intravenous chemotherapy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malignant ovarian ascites and adverse reactions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ovarian cancer,and has a good therapeutic effect.[Key words] Peritoneal hyperthermia;Intravenous chemotherapy;Advanced ovarian cancer卵巢癌作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较高,对女性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

腹腔热灌注化疗在晚期卵巢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腹腔热灌注化疗在晚期卵巢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腹腔热灌注化疗在晚期卵巢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发布时间:2023-03-28T06:54:06.430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3年3期作者:孙光伟[] 佟佳璇2 [导读] 探讨晚期卵巢癌患者接受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效果孙光伟[] 佟佳璇2(1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四川成都 6100000;2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医院四川成都 610000)摘要:目的:探讨晚期卵巢癌患者接受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选择116例2020年4月-2021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卵巢癌患者为观察对象,参考数表法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

其中,对照组接受的治疗方法为常规肿瘤细胞减灭手术;观察组接受腹腔热灌注化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CAl25疗效评价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对比并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腹水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晚期卵巢癌患者接受腹腔热灌注化疗有利于其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晚期卵巢癌;腹腔热灌注化疗;临床效果卵巢癌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是恶性肿瘤的一种,致死率较高[1]。

加上早期筛查与诊断方法不及时,绝大多数卵巢癌患者均在晚期才确诊,且随着不同程度的腹腔转移,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较大的威胁。

一般来说,晚期卵巢癌患者腹腔积液较多,加之存在肿瘤粘连与转移的问题,导致患者病情发生较大的变化,治疗难度不断增加。

临床上通常给晚期卵巢癌患者肿瘤细胞减灭手术治疗,虽然也能有一定的缓解临床症状的效果,但是其总体生存率还未改善,导致其生命与身体健康受到威胁[2]。

目前,临床上对于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治疗方法效果不一,为了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探讨了腹腔热灌注化疗方法的应用,具体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116例2020年4月-2021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卵巢癌患者为观察对象,参考数表法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

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分析

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分析

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分析目的对应用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方式对病情处于晚期阶段的卵巢癌疾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病情处于晚期阶段的卵巢癌疾病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平均每组44例。

采用单纯静脉化疗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

结果治疗组患者晚期卵巢癌疾病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化疗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癌症化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结论应用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方式对病情处于晚期阶段的卵巢癌疾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标签:腹腔热灌注;静脉化疗;晚期;卵巢癌;治疗由于卵巢癌早期诊断存在极大的困难,病情发现的时候基本上都已经处于晚期阶段,恶性腹水是晚期患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患者预后较差,生存期非常短[1]。

本次对病情处于晚期阶段的卵巢癌疾病患者应用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方式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

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病情处于晚期阶段的卵巢癌疾病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平均每组44例。

对照组患者卵巢癌患病时间4~19个月,平均患病时间(7.4±1.1)个月;已婚患者34例,未婚患者10例;已产患者31例,未产患者13例;患者年龄23~69岁,平均年龄(41.6±1.2)岁;治疗组患者卵巢癌患病时间4~17个月,平均患病时间(7.6±1.0)个月;已婚患者35例,未婚患者9例;已产患者32例,未产患者12例;患者年龄24~67岁,平均年龄(41.8±1.1)岁。

上述自然指标研究对象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方法治疗组:采用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方式进行治疗。

化疗方案:第1d:腹腔热灌注紫杉醇,剂量控制标准为175mg/m2;第2d:腹腔内注射顺铂,剂量控制标准为75mg/m2。

探析紫杉醇腹腔灌注化疗用于晚期卵巢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探析紫杉醇腹腔灌注化疗用于晚期卵巢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探析紫杉醇腹腔灌注化疗用于晚期卵巢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研究探析紫杉醇腹腔灌注化疗用于晚期卵巢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1月到2021年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卵巢癌患者共7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纯采取紫杉醇+顺铂静脉滴注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紫杉醇腹腔灌注化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毒副反应发生情况、CA-125水平。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了45.71%,较对照组患者的20.00%明显要高,P<0.05。

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达到了91.43%,较对照组患者的54.29%明显要高,P<0.05。

观察组患者毒副反应总发生率为40.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71.43%,P<0.05。

观察组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紫杉醇腹腔灌注化疗用于晚期卵巢癌患者治疗中能有效提升疗效,减少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晚期卵巢癌;紫杉醇;顺铂;疗效;毒副反应The clinical effect of paclitaxel peritoneal perfusion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ovarian cancerGao Dong Wang Jian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Liangshan Yi Autonomous Prefecture is 615,000 in Xichang, Sichuan Province[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aclitaxel intraperitoneal perfusion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ovarian cancer.Methods: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9 to January 2021 to our hospital treated 70 advanced ovarian cancer patients, p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patients simply take paclitaxel + cisplatin intravenous drip chemotherapy, observationpatients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paclitaxel peritoneal perfusion chemotherapy,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 of patients and toxic reaction, CA-125 levels.Results: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45.71%,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20.00%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P<0.05.The disease control rate reached 91.43%,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54.29%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P<0.05. The total incidence of toxic reactions in the observed group was 40.00%,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71.43%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P<0.05. CA-125 levels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P<0.05. Conclusion: Paclitaxel chemotherapy improve patients with advanced ovarian cancer and reduce toxic effects, which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Key words: advanced ovarian cancer; paclitaxel; cisplatin; efficacy; toxic and side reaction卵巢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晚期多伴有腹腔脏器种植转移,此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难度较大,多采用紫杉醇+铂类药物治疗,该治疗效果较好,但毒副反应严重,患者大多难以耐受,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白蛋白紫杉醇治疗晚期卵巢癌安全性和疗效的临床观察

白蛋白紫杉醇治疗晚期卵巢癌安全性和疗效的临床观察

白蛋白紫杉醇治疗晚期卵巢癌安全性和疗效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白蛋白紫杉醇治疗复发的、多线化疗的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1月至2022年02月间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医院35例采用含白蛋白紫杉醇单药或联合方案治疗的晚期卵巢癌患者临床资料,白蛋白紫杉醇总剂量按照260mg/m2计算,3周方案。

观察近期疗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中位生存期及不良反应。

结果:35例患者中位治疗周期为4.6 个周期。

客观有效率为 68.6% ,疾病控制率为 91.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 8.5 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 20.5个月。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94.2%、97.1%,其中1~2级发生率分别为:77.1%、74.3%,无4级不良反应;感觉神经病变表现为1~2级的手足麻木,发生率为60%。

结论:白蛋白紫杉醇单药或联合方案治疗铂敏感或铂耐药复发的晚期卵巢癌患者,有显著疗效,不良反应能够耐受,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上皮性卵巢癌白蛋白紫杉醇铂敏感铂耐药GLOBOCAN 2020研究[1]估计全球卵巢癌新发年患者为313959例,年死亡人数为207252例,发病顺位和死亡顺位均位于女性癌症中的第8位。

2016年中国肿瘤登记地区[2]卵巢癌新发病例数为57200例,年死亡为27200例,是病死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约70%的患者初诊时为肿瘤晚期,经过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紫杉醇加铂类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能够获得初步临床缓解。

仍有70%的患者在3年内会复发,5年生存率为30%~40%。

对复发的、多线化疗的晚期卵巢癌患者,如何选择治疗方案是临床诊疗过程中棘手的问题。

白蛋白紫杉醇是利用纳米技术使疏水性紫杉醇与白蛋白结合,通过主动转运靶向分布于肿瘤组织,药物暴露剂量比传统紫杉醇(泰素)高33%,具有高疗效低毒性的特点。

虽然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中国肿瘤临床学会(CSCO)等指南推荐白蛋白紫衫醇是治疗晚期卵巢癌的药物之一,但由于价格的原因,白蛋白紫杉醇在中国晚期卵巢癌中没有广泛的临床应用、用药经验仍缺乏。

紫杉醇静脉化疗联合腹腔热灌注顺铂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紫杉醇静脉化疗联合腹腔热灌注顺铂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2年 1月至 2015年 12月在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诊治的晚期卵巢癌患者,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 术,经术后 病 理 证 实 为 Ⅲ 期 或 Ⅳ 期;2)KPS评 分 ≥70 分;3)预计生存时间≥6个月;4)无明显化疗禁忌。排 除标准:1)严重贫血;2)严重肝肾功能不全;3)合并其 他脏器恶性肿瘤。纳入的 6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 法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33例中,年龄 42~77(51.2±7.8)岁;临床分期:Ⅲ期 24例,Ⅳ期 9 例;病理类型:浆液性癌 21例,黏液性癌 8例,子宫内 膜样癌 2例,未 分 化 癌 2例。对 照 组 33例 中,年 龄 40~78(50.8±8.1)岁;临床分期:Ⅲ期 23例,Ⅳ期 10 例;病理类型:浆液性癌 22例,黏液性癌 7例,子宫内 膜样癌 3例,未分化癌 1例。2组患者年龄、临床分 期、病理类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观察组 采用紫杉醇 +顺铂联合化疗 6周期, 21d为 1周期,其中第 1周期为紫杉醇静脉滴注 +顺 铂腹腔热灌注化疗,其余 5周期为紫杉醇 +顺铂静脉 化疗。第 1周期具体如下: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证实为 卵巢癌后,肿瘤细胞减灭术准备关腹时,放置 4根热灌 注用硅胶管入腹腔。术后第 1天给 予 紫 杉 醇 135~ 175mg·m-2静脉滴注,术后第 1、3、5天给予顺铂(总 量 100mg·m-2,分 3次)腹腔热灌注,采用 BRTRG
(DepartmentofGynaecology,theSecondAffiliatedHospital,ZhengzhouUniversity,Zhengzhou450014,Chin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设计
研究为单中心、单臂、Ⅱ期临床研究。
晚期卵巢癌 (18-75岁)
肿瘤减灭术 HIPEC(白蛋
白紫杉醇 260mg/m2)
药物浓度监测 灌注前、30min、60min 灌注后30min/180min/12h/24h/48h
白蛋白紫杉醇腹腔热灌注化疗 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研究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陈学军 王小韵
研究背景——卵巢癌
➢ 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第一位 ➢ 发病率逐年攀升,且呈年轻化趋势 ➢ 早期症状不明显,诊断70%晚期 ➢ 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低,治疗选择有限。 ➢ 寻找新的治疗方式及策略是卵巢癌
乃至整个肿瘤领域的迫切需求。
研究背景——HIPEC优势
NCCN指南III期卵巢癌术后可考虑用HIPEC(II级证据)
14.2mos VS 10.7mos (HR=0.66;p=0.003)
45.7mos VS 33.9mos (HR=0.67;p=0.02)

超过90%患者完成了后续6个疗程的 化疗, 证明HIP EC加入 不影响 后续治 疗的进 程
Torre LA, Trabert B, DeSantis CE, et al.Ovarian Cancer Statistics, 2018. CA Cancer J Clin. 2018, 68(4):284-296
研究背景——HIPEC原理
➢ 腹腔பைடு நூலகம்灌注化(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本质—腹腔化疗
妇科恶性肿瘤腹腔热灌注化疗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9 Kundranda MN, Niu J.Albumin-bound paclitaxel in solid tumors: clinical development and future directions. Drug Des Devel Ther. 2015,9:3767-3677.
➢独立影像学评估(IRC)基于RECIST1.1评估PFS
➢统计学方法: student t 检验
研究方案
➢入选标准
1.患者自愿选择该种治疗方案,签署知情同意书; 2.年龄18-75岁初发的晚期卵巢癌患者,FIGO分期III-IV期; 3.拟行肿瘤细胞减灭术+白蛋白紫杉醇腹腔热灌注治疗; 4.经病理学确诊的上皮性卵巢癌; 5.ECOG评分0-1分; 6.预期生存周期≥6月; 7.重要器官的功符合下列要求: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1.5*109/L;血小板 ≥90*109/L; 血红蛋白≥90g/L; 血清白蛋白≥30g/L;胆红素 ≤1.5*ULN; ALT 和AST≤3*ULN;如有肝转移,ALT和AST<5*ULN; 血清肌酐 ≤1.5U*LN。
➢ 排除标准
研究方案
1.既往或同时患有其他未治愈的恶性肿瘤(宫颈原位癌及乳腺原位癌除外) 2.受试者有未经治疗的中枢神经系统转移; 3.既往发生过胃肠道穿孔、腹腔脓肿或近期(3个月内)发生过肠梗阻者; 4.患有高血压,经降压药物治疗无法获得良好控制; 5.有未能良好控制的心脏临床症状或疾病; 6.凝血功能异常; 7.3个月内出现过显著临床、出血性胃溃疡或患有脉管炎等; 8.6个月内发生的动/静脉血栓事件; 9.已知存在的遗传性或获得性出血及血栓倾向; 10.伴有活动性溃疡、未愈合创口或伴有骨折; 11.尿常规提示尿蛋白≥++并经证实24小时尿蛋白量>1.0g; 12.患者有活动性感染、治疗前7天内有不明原因发热≥38.5°C或白细胞>15*109/L; 13.患者有先天或后天免疫功能缺陷(如HIV感染者); 14.已知对任何研究药物或辅料过敏者; 15.经研究者判断,患者有其他可能影响研究结果或导致本研究被迫终止的因素
研究目的
➢主要终点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价:白蛋白紫杉醇用于HIPEC的安全性: 不良事件、实验室指标异常、生命体征
➢次要终点
• 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 • 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 • 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 DCR);
研究背景——白蛋白紫杉醇更佳
➢ 顺铂在HIPEC过程中急性肾损伤发生率较高
➢ 2019年发布的《妇科恶性肿瘤腹腔热灌注化疗临床应用 专家共识》提到HIPEC药物选择除了铂类外,紫杉醇、多 烯紫杉醇等均可
➢ 紫杉烷类分子质量显著大于顺铂,HIPEC极少通过腹膜屏 障,药物毒性反应更小
➢ 白蛋白紫杉醇作用优势更明显,无需抗过敏药物预处理
肿瘤细胞减灭术加HIPEC比单纯手术获得了更长的无复发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Willemien J. van Driel. et al.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 in Ovarian Cancer. N Engl J Med 2018; 378:230-240.
➢ 温度在42-45°C范围内会导致致命的细胞损伤
• 细胞膜和细胞核形态改变 • 蛋白质变性 • 钙离子通透性改变
➢ 增加化疗药物协同作用
• 增加化疗药物穿透肿瘤的深度 • 同时杀灭M期肿瘤细胞
Cowan RA, O’Cearbhaill RE, Zivanovic O, et al.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hyperthermic intraoperative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 (HIPEC) clinical trials in ovarian cancer. Int J Hyperthermia 2017,33:548-553.
研究内容
➢ 监测术后使用白蛋白紫杉醇HIPEC后血清药物浓度与腹腔 引流液药物浓度的变化
➢ 评价白蛋白紫杉醇HIPEC的生物利用度 ➢ 观察晚期卵巢癌HIPEC术中术后相关并发症情况 ➢ 分析晚期卵巢癌HIPEC远期预后情况
研究方法
➢白蛋白紫杉醇腹腔引流液药物浓度/血清药物浓度测算: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暴露量、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成像质谱 (I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