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故事_儿童文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儿童故事儿童文学

.
二、儿童故事的分类
(一)创作过程分:民间故事、 创编故事
(二)表现形式分:图画故事、 文字故事
(三)题材分:生活故事、历 史故事、动物故事
列夫托尔斯泰的《李子核》
朱新望的《小狐狸花背》
有一天,妈妈买回了许多李子,她想吃过午饭 后再分给孩子们吃。这些李子都放在盘子里。 万尼亚从来还没有吃过李子哩,所以他老把这 些李子拿起来闻闻。他非常喜爱李子,很想吃。 他老是围着李子转来转去。当房间里没有人的 时候,他实在有些忍耐不住了,就抓上一个吃 了。吃饭前,妈妈点了一下李子的数目,发现 少了一个。她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 吃饭时,爸爸说:“喂,孩子们,你们哪一个 吃了李子吗?”大伙儿答道:“没有。” 万尼亚的脸红的象龙虾,他也说:“没有,我 没有吃。” 爸爸说道:“你们要是谁吃了李子,这可很不 好,不是怕你们吃,怕的是李子里面有核,要 是哪一个不会吃,把核也吞下去了,那他过一 天就会死的。我怕的是这个。” 万尼亚一听,吓得脸色发白,说道:“不,我 把核吐到窗子外面去啦。” 大家一听,哈哈大笑,而万尼亚却哭起来了。
.
口语化可以从三方面把握: (1)叙述语言与儿童具备的听取语言能力相适应,表现为词
汇、句法、节奏等方面不同于书面文学语言,是经过提炼的 艺术化口头语。 (2)儿化韵的使用以增强亲切感和现场感(具有面对面聆听故 事的效应) (3)反复手法的运用形成强烈的口语印象。
.
4、针对性。主题单一鲜明,富有针对性
幼儿故事的主题一般都很明确,有很强的针对性,让孩子听了之后能够很直接地就明白 了其中的丑美善恶。
背信弃义的小狐狸
一天,小狐狸路过村里的养鸡场。里面的鸡活蹦乱跳,直把小狐狸馋得流口水:“这里的鸡又大又肥,要是抓一 只来吃,味道一定很不错!”
二、儿童故事的分类
(一)创作过程分:民间故事、 创编故事
(二)表现形式分:图画故事、 文字故事
(三)题材分:生活故事、历 史故事、动物故事
列夫托尔斯泰的《李子核》
朱新望的《小狐狸花背》
有一天,妈妈买回了许多李子,她想吃过午饭 后再分给孩子们吃。这些李子都放在盘子里。 万尼亚从来还没有吃过李子哩,所以他老把这 些李子拿起来闻闻。他非常喜爱李子,很想吃。 他老是围着李子转来转去。当房间里没有人的 时候,他实在有些忍耐不住了,就抓上一个吃 了。吃饭前,妈妈点了一下李子的数目,发现 少了一个。她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 吃饭时,爸爸说:“喂,孩子们,你们哪一个 吃了李子吗?”大伙儿答道:“没有。” 万尼亚的脸红的象龙虾,他也说:“没有,我 没有吃。” 爸爸说道:“你们要是谁吃了李子,这可很不 好,不是怕你们吃,怕的是李子里面有核,要 是哪一个不会吃,把核也吞下去了,那他过一 天就会死的。我怕的是这个。” 万尼亚一听,吓得脸色发白,说道:“不,我 把核吐到窗子外面去啦。” 大家一听,哈哈大笑,而万尼亚却哭起来了。
.
口语化可以从三方面把握: (1)叙述语言与儿童具备的听取语言能力相适应,表现为词
汇、句法、节奏等方面不同于书面文学语言,是经过提炼的 艺术化口头语。 (2)儿化韵的使用以增强亲切感和现场感(具有面对面聆听故 事的效应) (3)反复手法的运用形成强烈的口语印象。
.
4、针对性。主题单一鲜明,富有针对性
幼儿故事的主题一般都很明确,有很强的针对性,让孩子听了之后能够很直接地就明白 了其中的丑美善恶。
背信弃义的小狐狸
一天,小狐狸路过村里的养鸡场。里面的鸡活蹦乱跳,直把小狐狸馋得流口水:“这里的鸡又大又肥,要是抓一 只来吃,味道一定很不错!”
野天鹅童话故事ppt课件

主题思想探讨与启示
2024/1/27
22
善良与邪恶对立统一
故事中野天鹅的善良与邪恶巫婆的对比,展示了 善良与邪恶的对立。
主人公艾丽莎通过善良和勇气,最终战胜邪恶, 体现了善良与邪恶的统一。
故事启示人们要坚守善良,勇敢面对邪恶,才能 取得胜利。
2024/1/27
23
忠诚和勇敢品质赞美
2024/1/27
5
故事主题与内涵
主题
爱与牺牲、善良与邪恶、自由与束缚。
内涵
通过主人公艾丽莎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善良、勇敢和爱的赞美,以及对邪恶 、虚伪和压迫的批判。同时,故事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以及追求 自由和幸福的艰难历程。
2024/1/27
6
02
角色介绍与形象分析
2024/1/27
7
主人公艾丽莎
下令处死了继母和她的女儿。
艾丽莎和哥哥们终于团聚了,他 们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16
04
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
2024/1/27
17
幻想与现实相结合
故事中融入了丰富的幻想元素,如魔法、变形等,使得情节更加生动有 趣。
幻想元素与现实生活场景紧密结合,既展现了童话的奇幻色彩,又不失 真实感。
2024/1/27
其他角色
如宫廷中的大臣、侍女等 ,对故事情节发展起到推 动作用。
10
角色形象塑造及其意义
通过角色形象的塑造,展现了人性的 善恶、美丑、真假等对立面。
十一个野天鹅的形象则象征着被压迫 、被欺凌的弱小群体,他们的遭遇和 经历引发了人们对社会不公和邪恶的 深刻反思。
2024/1/27
艾丽莎的形象体现了人类追求真理、 正义和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勇气。
2024/1/27
22
善良与邪恶对立统一
故事中野天鹅的善良与邪恶巫婆的对比,展示了 善良与邪恶的对立。
主人公艾丽莎通过善良和勇气,最终战胜邪恶, 体现了善良与邪恶的统一。
故事启示人们要坚守善良,勇敢面对邪恶,才能 取得胜利。
2024/1/27
23
忠诚和勇敢品质赞美
2024/1/27
5
故事主题与内涵
主题
爱与牺牲、善良与邪恶、自由与束缚。
内涵
通过主人公艾丽莎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善良、勇敢和爱的赞美,以及对邪恶 、虚伪和压迫的批判。同时,故事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以及追求 自由和幸福的艰难历程。
2024/1/27
6
02
角色介绍与形象分析
2024/1/27
7
主人公艾丽莎
下令处死了继母和她的女儿。
艾丽莎和哥哥们终于团聚了,他 们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16
04
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
2024/1/27
17
幻想与现实相结合
故事中融入了丰富的幻想元素,如魔法、变形等,使得情节更加生动有 趣。
幻想元素与现实生活场景紧密结合,既展现了童话的奇幻色彩,又不失 真实感。
2024/1/27
其他角色
如宫廷中的大臣、侍女等 ,对故事情节发展起到推 动作用。
10
角色形象塑造及其意义
通过角色形象的塑造,展现了人性的 善恶、美丑、真假等对立面。
十一个野天鹅的形象则象征着被压迫 、被欺凌的弱小群体,他们的遭遇和 经历引发了人们对社会不公和邪恶的 深刻反思。
2024/1/27
艾丽莎的形象体现了人类追求真理、 正义和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勇气。
01《儿童文学》课件PPT

《我是男子汉》
如果今夜起风,/不要害怕,妈妈,/ 我是家里的男子汉,/ 我已经六岁, 我是男子汉,/ 我会举起长长的陀螺鞭子,/ 把不听话的风/ 赶到没有灯光的角落, /让它罚站。/
❖ 稚拙——稚气、拙朴的。 ❖ 稚拙可以理解为儿童特有的稚气、拙朴的综合化、
艺术化表现。是儿童天性的综合化和外显化。是只 有儿童才会有的独特的神态、语气和行为心理。 ❖ 稚拙美在内容方面的表现:藉人物的言行、心理、 动作表现出儿童特有的稚气和憨态。 ❖ 稚拙美在形式方面的表现:通过叙述方式和人物语 言表现。
❖ 叙述人语言:简单句、色彩感、儿童口语
❖ 人物语言: 体现儿童惯用口头语,真 实再现儿童的心理、性格、年龄特点。
例《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小头爸爸躺在长椅上,呼噜噜,呼噜 噜睡大觉,大头儿子在公园的草地玩, 太没劲了。他走过去推小头爸爸,可小 头爸爸动也不动。哼!气死我了!大头 儿子朝地上看了看,忽然拿起一只大皮 鞋,走到树下,卟,扔进树下的废物箱 里;还有一只拿出来,把它挂在树上。 嘻嘻,大头儿子开心了,他回到爸爸那 里使劲推,这下终于把爸爸弄醒了。
文学作品。 ❖ 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
种功能和价值。
结论:
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提供和创作 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 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 的总称。
二、儿童文学的范围
❖ 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 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 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是作家在现代儿童文 学观念的指导和影响下专为儿童创造出来的 一种自觉、独立的文学门类,首先是为适应 儿童的文学欣赏特点和审美情感需要而创作 的,满足前述的儿童文学概念的文学作品都 可属于此类。
幼儿教师学习幼儿文学,更好的发挥其功能,推进幼儿教育事业。
2024版《儿童文学教程》ppt课件

挑战 如何在数字化时代保持作品的艺术性和文学性,以及如何 应对盗版和侵权问题。
29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建议
趋势预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读者需求的变化,未来儿童文学产业将 更加注重互动性和个性化定制。同时,跨界合作和多元化发展 也将成为趋势。
2024/1/26
建议
加强原创作品的创作和推广,提高作品质量;注重读者体验, 开发适合不同年龄段读者的阅读产品;加强版权保护,打击盗 版和侵权行为;积极寻求跨界合作和多元化发展机会。
影响。
2024/1/26
19
《小王子》赏析
2024/1/26
深刻的哲学思考
《小王子》通过讲述小王子的奇幻经历,探讨了爱、责任、孤独 等哲学主题,引发读者深思。
独特的儿童文学风格
作品以简单而深刻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为 孩子们呈现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世界。
跨文化的普世价值
《小王子》所传递的关于人性的思考和感悟具有普世价值,能够 跨越文化和国界的限制,引起广泛共鸣。
2024/1/26
15
角色塑造与心理描绘
01
塑造个性鲜明、立体的人物形象
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手段,塑造出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人物
形象。
02
深入刻画人物内心世界
通过细腻的心理描绘,展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2024/1/26
03
注重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避免简单化和脸谱化的人物塑造,注重表现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024/1/26
定义
儿童文学是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 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教育性。
适龄性
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提供适合其认知和 情感发展的内容。
29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建议
趋势预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读者需求的变化,未来儿童文学产业将 更加注重互动性和个性化定制。同时,跨界合作和多元化发展 也将成为趋势。
2024/1/26
建议
加强原创作品的创作和推广,提高作品质量;注重读者体验, 开发适合不同年龄段读者的阅读产品;加强版权保护,打击盗 版和侵权行为;积极寻求跨界合作和多元化发展机会。
影响。
2024/1/26
19
《小王子》赏析
2024/1/26
深刻的哲学思考
《小王子》通过讲述小王子的奇幻经历,探讨了爱、责任、孤独 等哲学主题,引发读者深思。
独特的儿童文学风格
作品以简单而深刻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为 孩子们呈现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世界。
跨文化的普世价值
《小王子》所传递的关于人性的思考和感悟具有普世价值,能够 跨越文化和国界的限制,引起广泛共鸣。
2024/1/26
15
角色塑造与心理描绘
01
塑造个性鲜明、立体的人物形象
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手段,塑造出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人物
形象。
02
深入刻画人物内心世界
通过细腻的心理描绘,展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2024/1/26
03
注重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避免简单化和脸谱化的人物塑造,注重表现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024/1/26
定义
儿童文学是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 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教育性。
适龄性
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提供适合其认知和 情感发展的内容。
儿童文学课件PPT

顽童的母题:张扬儿童活泼、顽皮、 淘气的天性。
内容:表现儿童的任性与调皮。 审美:在意外的认同中获得审美的狂喜。 基调:奇异狂放。 顽童的母题的意义:渴望自由,向往无拘 无束,尽情翱翔的天地,体现人类的未来 指向,是对现实社会中人的自由而全面发 展的一种深情的呼唤。
自然的母题: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审美形态的发展
(一)民间文学的艺术特征:类型化 1、母题类型化 2、结构类型化 3、人物类型化
儿童文学三大母题(刘绪源)
母题: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因素,或事 件、场面、手法、意象,也可以指主题或 题材。
父爱型
爱的母题 母爱型 顽童的母题 自然的母题
母爱型:
内容:带着自己的人生体验来作爱的传达, 使孩子感受到爱的迷人和伟大。 审美:审美感情的升华。 审美基调:亲切温馨。 爱的母题:通过作品来传达对孩子的爱, 借此培养儿童的爱心 《白雪公主》《海的女儿》
二、儿童文学的范围
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是作家在现代儿童文 学观念的指导和影响下专为儿童创造出来的 一种自觉、独立的文学门类,首先是为适应 儿童的文学欣赏特点和审美情感需要而创作 的,满足前述的儿童文学概念的文学作品都 可属于此类。
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稚拙——稚气、拙朴的。 稚拙可以理解为儿童特有的稚气、拙朴的综合化、 艺术化表现。是儿童天性的综合化和外显化。是只 有儿童才会有的独特的神态、语气和行为心理。 稚拙美在内容方面的表现:藉人物的言行、心理、 动作表现出儿童特有的稚气和憨态。 稚拙美在形式方面的表现:通过叙述方式和人物语 言表现。
儿童故事儿童文学 ppt课件

最后两部作品是:《愉快的符号》、《讽刺杂 谈》。
再见
迈克尔用双手抓住锅把儿,也学着妈妈的样子,用力把煎饼抛向空中。咦, 怎么没落下来?他抬头一看,哟,贴到天花板上了。正这时,煎饼又飞下来, 啪的一声盖在了他的头上。“得,你有一顶煎饼帽子了。”妈妈笑着说。迈克 尔不甘心,他又试了一次。这一次,抛向空中的煎饼正好落回锅里。他做出了 第一张煎饼。“你成功了!”妈妈高兴地为他祝贺。 《煎饼帽子》“迈克喜欢吃煎饼――看妈妈做煎饼――学做煎饼,煎饼成了帽子 ――最后做成了煎饼,此故事连贯,情节生动,富有儿童情趣 。
二、儿童故事的分类
(一)创作过程分:民间故 事、创编故事
(二)表现形式分:图画故 事、谜语故事
(三)题材分:生活故事、 历史故事、动物故事
作家及作品推荐
任溶溶,男,本名任以奇,原名任根鎏。广东鹤山人, 1923年生于上海。著名儿童文学翻译家、作家。1945年 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中国文学系。1949年后历任上海少儿 社编辑部副主任,上海译文出版社副总编辑。曾获陈伯吹 儿童文学奖杰出贡献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特殊贡献奖、 宋庆龄樟树奖、国际儿童读物联盟翻译奖等奖项。2012年 12月6日,被中国翻译协会授予“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荣誉称号。译著有《安徒生童话全集》、《彼得·潘》、 《小飞人》等;著有童话集《“没头脑”和“不高兴”》、 儿童诗集《小孩子懂大事情》等。
小逗号说话头头是道, 它和顿号一起反驳小问号:: "要是我们不把句子隔开, 文章就会像一根长长的面条."
学问深的要算省略号, 它的话总是那么深奥:: "要讲我的作用么...... 哦,不说大家也知道." 水平高的要数句号, 它总爱留在后面作总结报 告: "只有我才是文章的主角, 没有我,话就说得没完没 了." 大家争得不可开交, 字典公公把意见发表: "孩子们,你们都很重要, 少一个,我们的文章就没 这样美妙.
再见
迈克尔用双手抓住锅把儿,也学着妈妈的样子,用力把煎饼抛向空中。咦, 怎么没落下来?他抬头一看,哟,贴到天花板上了。正这时,煎饼又飞下来, 啪的一声盖在了他的头上。“得,你有一顶煎饼帽子了。”妈妈笑着说。迈克 尔不甘心,他又试了一次。这一次,抛向空中的煎饼正好落回锅里。他做出了 第一张煎饼。“你成功了!”妈妈高兴地为他祝贺。 《煎饼帽子》“迈克喜欢吃煎饼――看妈妈做煎饼――学做煎饼,煎饼成了帽子 ――最后做成了煎饼,此故事连贯,情节生动,富有儿童情趣 。
二、儿童故事的分类
(一)创作过程分:民间故 事、创编故事
(二)表现形式分:图画故 事、谜语故事
(三)题材分:生活故事、 历史故事、动物故事
作家及作品推荐
任溶溶,男,本名任以奇,原名任根鎏。广东鹤山人, 1923年生于上海。著名儿童文学翻译家、作家。1945年 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中国文学系。1949年后历任上海少儿 社编辑部副主任,上海译文出版社副总编辑。曾获陈伯吹 儿童文学奖杰出贡献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特殊贡献奖、 宋庆龄樟树奖、国际儿童读物联盟翻译奖等奖项。2012年 12月6日,被中国翻译协会授予“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荣誉称号。译著有《安徒生童话全集》、《彼得·潘》、 《小飞人》等;著有童话集《“没头脑”和“不高兴”》、 儿童诗集《小孩子懂大事情》等。
小逗号说话头头是道, 它和顿号一起反驳小问号:: "要是我们不把句子隔开, 文章就会像一根长长的面条."
学问深的要算省略号, 它的话总是那么深奥:: "要讲我的作用么...... 哦,不说大家也知道." 水平高的要数句号, 它总爱留在后面作总结报 告: "只有我才是文章的主角, 没有我,话就说得没完没 了." 大家争得不可开交, 字典公公把意见发表: "孩子们,你们都很重要, 少一个,我们的文章就没 这样美妙.
童话故事ppt课件

童话故事往往构建在一个充满奇幻元素的 世界里。
教育性
趣味性
蕴含道德教训或生活哲理,帮助儿童形成 正确的价值观。
情节生动,语言通俗,吸引儿童阅读兴趣 。
童话故事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童话故事起源于民间口头创作, 是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解释和想象 。
从传统故事到现代创新,结合时代元素 ,呈现多元化趋势。
富有韵律感的表达方式
反复和排比
运用反复和排比的句式结构,形 成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让儿 童在朗读或听讲时感受到语言的
角色塑造与儿童心理发展
认同与模仿
儿童往往通过故事中的角色来认 识世界,正面角色提供行为模仿
的榜样。
情感投射
儿童在故事角色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通过角色的经历感受喜怒哀乐。
道德启蒙
童话故事通过角色的行为和命运, 向儿童传递基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 观。
04
童话故事中的情节设计
情节的起承转合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征意义。
故事寓意
阐述小红帽故事的寓意 ,如不要轻信陌生人、
保持警惕等。
《灰姑娘》
故事背景
介绍灰姑娘的故事来源和背景 ,以及它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
位。
故事情节
详细讲述灰姑娘的故事情节, 包括她受到虐待、参加舞会、 最终嫁给王子的过程。
角色分析
对灰姑娘、继母、王子等角色 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他们的性 格特点和象征意义。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起
故事开头要引人入胜, 可以通过描述一个独特 的环境、介绍主要角色 或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 问题来吸引读者的注意 力。
承
接着,故事要展开情节 ,让读者对角色和背景 有更深入的了解。可以 通过描绘角色的性格特 点、内心活动和与其他 角色的关系来丰富情节
2024版《儿童文学童话》PPT课件

的作用。
文化传承
童话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传 递了人类的文化遗产,还反映了
不同民族和时代的文化特色。
社会影响
许多经典的童话故事被改编成电 影、电视剧、动画等形式,广泛 传播并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生
活方式。
02
儿童文学童话的特点与分类
儿童文学童话的特点
幻想性
童话的基本特征是幻想, 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 象征等手法塑造形象。
现代童话
20世纪以来,童话创作进入了一个 新阶段,作家们开始关注现实问题 和儿童心理,创作出更具深度和广 度的作品。
当代童话
当代童话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 创新,涉及的主题更加广泛,包括 环保、科技、多元文化等。
童话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
教育价值
童话作为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对于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创 造力、道德观念等具有不可替代
古老文化
儿童文学的萌芽
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和普及,一些作家 开始将民间故事改编成适合儿童阅读 的文学作品,童话逐渐成为一种独立 的文学体裁。
许多童话都源自古代的神话、传说和 民间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人类对自 然和社会的原始理解。
童话的发展历程
古典童话
古典童话以欧洲为中心,代表作 家有安徒生、格林兄弟等,他们 的作品充满了幻想和浪漫色彩。
选择适合儿童的主题,传递积 极、健康、向上的价值观。
情节设计
构建生动有趣的情节,注重起 承转合,设置悬念和冲突。
人物塑造
创造个性鲜明、形象生动的人 物,使儿童产生共鸣和认同感。
语言运用
使用简洁明了、富有想象力的 语言,符合儿童的阅读习惯和
理解能力。
儿童文学童话的欣赏方法
理解主题
把握童话的主题和中心思想,理解作者的创 作意图。
文化传承
童话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传 递了人类的文化遗产,还反映了
不同民族和时代的文化特色。
社会影响
许多经典的童话故事被改编成电 影、电视剧、动画等形式,广泛 传播并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生
活方式。
02
儿童文学童话的特点与分类
儿童文学童话的特点
幻想性
童话的基本特征是幻想, 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 象征等手法塑造形象。
现代童话
20世纪以来,童话创作进入了一个 新阶段,作家们开始关注现实问题 和儿童心理,创作出更具深度和广 度的作品。
当代童话
当代童话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 创新,涉及的主题更加广泛,包括 环保、科技、多元文化等。
童话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
教育价值
童话作为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对于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创 造力、道德观念等具有不可替代
古老文化
儿童文学的萌芽
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和普及,一些作家 开始将民间故事改编成适合儿童阅读 的文学作品,童话逐渐成为一种独立 的文学体裁。
许多童话都源自古代的神话、传说和 民间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人类对自 然和社会的原始理解。
童话的发展历程
古典童话
古典童话以欧洲为中心,代表作 家有安徒生、格林兄弟等,他们 的作品充满了幻想和浪漫色彩。
选择适合儿童的主题,传递积 极、健康、向上的价值观。
情节设计
构建生动有趣的情节,注重起 承转合,设置悬念和冲突。
人物塑造
创造个性鲜明、形象生动的人 物,使儿童产生共鸣和认同感。
语言运用
使用简洁明了、富有想象力的 语言,符合儿童的阅读习惯和
理解能力。
儿童文学童话的欣赏方法
理解主题
把握童话的主题和中心思想,理解作者的创 作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得摊煎饼又新鲜又好玩,央求妈妈让自己试一试。妈妈提
醒说:“你要小心,可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
迈克尔用双手抓住锅把儿,也学着妈妈的样子,用力把 煎饼抛向空中。咦,怎么没落下来?他抬头一看,哟,贴 到天花板上了。正这时,煎饼又飞下来,啪的一声盖在了 他的头上。“得,你有一顶煎饼帽子了。”妈妈笑着说。 迈克尔不甘心,他又试了一次。这一次,抛向空中的煎饼 正好落回锅里。他做出了第一张煎饼。“你成功了!”妈 妈高兴地为他祝贺。
第一节 儿童故事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一、儿童故事的含义及其特征
(一)含义:指内容单纯,篇幅短小,情节生动有趣、 完整连贯,与儿童的接受和欣赏能力相适合,供儿童阅读 或聆听的叙事性文学样式。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字典公公家里吵吵闹闹, 吵个不停的是标点符号. 看它们的眼睛瞪得多大, 听它们的嗓门提得多高. 感叹号拄着拐杖, 小问号张大耳朵, 调皮的小逗号急得蹦蹦跳.
夸张对比 -郑春华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拟人手法-《字典公公家的争吵》
任大霖《无法道歉》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首先发言的是感叹号, 它的嗓门就像铜鼓敲: "伙伴们,我的感情最强烈, 文章里谁也没有我重要!"
感叹号的话招来一阵嘲笑, 顶不服气的是小问号: "哼,要是没有我来发问, 怎么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小逗号说话头头是道, 它和顿号一起反驳小问号:: "要是我们不把句子隔开, 文章就会像一根长长的面条."
学问深的要算省略号, 它的话总是那么深奥:: "要讲我的作用么...... 哦,不说大家也知道." 水平高的要数句号, 它总爱留在后面作总结报 告: "只有我才是文章的主角, 没有我,话就说得没完没 了." 大家争得不可开交, 字典公公把意见发表: "孩子们,你们都很重要, 少一个,我们的文章就没 这样美妙.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二)儿童故事的特征
3、口语化
儿童故事着重于人物行动的叙述,完善的交代中心事件的 发生发展及结局,不强调形象的塑造和性格的刻画。叙述是 儿童故事的主要表达方式。因而语言要求口语化:质朴、明 快、易懂、不拗口。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二)儿童故事的特征
2、趣味性: “趣味”是儿童故事吸引小读者的基础. 儿童故事趣味性依托于作品中人物语言、行为、情节和各 种艺术手法,如拟人、夸张、对比、反复等,产生令人捧 腹的效果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二)儿童故事的特征
1、 情节的生动性
曲折而单纯的情节是幼儿故事的一个主要特征。
《煎饼帽子》“迈克喜欢吃煎饼――看妈妈做煎饼 ――学做煎饼,煎饼成了帽子――最后做成了煎饼,
迈克尔在看着妈妈摊煎饼。他顶爱吃煎饼了。只见妈妈用 此故事连贯,情节生动,富有儿童情趣 。
面粉、鸡蛋、盐和水调成面糊糊。然后在平面的铭心铁锅
里放些猪油,油烧热了,就往里面均匀地倒些面糊糊。当
煎饼的一面烧得金黄时,妈妈就端起铁锅,手腕用力一抖,
煎饼在空中翻个个儿烧黄了,一张又香又脆的煎饼就做成了。迈克尔觉
安伟邦的《圈儿、圈儿、圈儿》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大成爱看书,可是不爱写字。老师叫他写字,他在心里说:“我只要能看书就行 了。”
小头爸爸躺在长椅上, 呼噜噜,呼噜噜睡大觉,大 头儿子在公园的草地玩,太 没劲了。他走过去推小头爸 爸,可小头爸爸动也不动。 哼!气死我了!大头儿子朝 地上看了看,忽然拿起一只 大皮鞋,走到树下,卟,扔 进树下的废物箱里;还有一 只拿出来,把它挂在树上。 嘻嘻,大头儿子开心了,他 回到爸爸那里使劲推,这下 终于把爸爸弄醒了。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第七章 儿童故事 儿童小说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一天,上语文课,老师要大家听写。大成一听就慌了,他拿起铅笔,手有点发 抖。只听老师念道:“啄木鸟,嘴儿硬,笃笃笃,捉小虫,大家叫它树医生。”
大成有好几个字写不出来,只好在纸上这样写: “○木鸟,○儿○,○○○,○小虫,大家叫它树○生。” 第二天,老师让大成把自己写的念一念。他念道: “圈儿木鸟,圈儿圈儿,圈儿圈儿圈儿,圈儿小虫,大家叫它树圈儿生。” 念着念着,同学们“轰”的一声笑了。大成很难为情。 老师说:“大成,你自己写的东西,自己都看不懂,别人怎么看得懂呢?” 大成想:“老师说得对呀!要是别人把字也画成圈圈,我到哪里去找书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