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标本管理规定
标本采集管理制度(5篇)

标本采集管理制度一、目的:确保实验室标本的安全、有效,保证检验质量。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检验科全体工作人员。
三、内容:1、标本的采集1)、血液标本的采集:静脉采血时,除卧床病人,采血时一般取坐位,成人多用肘前静脉,肥胖者可用腕背静脉,婴幼儿常用颈静脉,偶用前囟静脉。
静脉采血用止血带应一人一用一消毒。
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应超过一分钟,穿刺成功后应立即松开止血带。
正在静脉输液者应停止输液三分钟,从未输液的另一侧或输液部位以下的部位采血。
血清(浆)标本的收集各室应根据所检验项目的要求采用相应的标本收集管,并确定采血量。
动脉采血一般由临床科室护士采集。
2)、尿液标本的采集一般由患者或护理人员按医嘱留取。
取样时应注意明确标记,避免污染,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洁净专用尿杯收集尿样。
中段尿、导管尿等特殊尿样的采集一般由医护人员行相关操作留取标本。
3)、粪便标本的采集由患者留取后收集于合格的一次性洁净专用粪杯送检。
应取新鲜标本,选取异常成分的粪便,如含有黏液、脓、血等病变成分的标本,外观无异常的从表面、深处及粪端多处取材,取3~5g及时送检。
4)、阴道分泌物标本的采集一般由妇科医师采集。
采集阴道分泌物标本前____小时应避免性生活、盆浴。
应于各种治疗、检查前采集标本,避免阴道冲洗或上药,被检者在采样前____小时不能排尿。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用阴道扩张器暴露宫颈,采样前,用棉拭子将宫颈口过多的分泌物轻轻搽拭干净。
更换棉拭子,用生理盐水浸润的棉拭子伸到宫颈管内0.5·2cm,稍用力转动两周,以取得分泌物及脱落细胞。
5)、痰标本的采集嘱病人先行清水反复漱口,并指导或辅助病人深咳嗽,从呼吸道深部咳出新鲜痰液于无菌容器送检。
一般应采集清晨第一次咳出的痰液,采样时应收集带血丝部分或有干酪样颗粒的部分。
痰液极少者可用45’C____%NaCl溶液雾化吸入导痰。
痰液收集于一次性洁净专用痰杯内及时送检。
6)、其他标本的采集脑脊液、胸腹水及支气管灌洗液等其他标本由临床医师按相应操作采集。
标本管理制度及流程

标本管理制度及流程目录一、标本管理制度概述 (2)1. 标本管理的重要性和目的 (3)2. 适用范围及对象 (4)3. 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 (5)二、标本管理流程 (6)1. 标本接收与登记 (7)1.1 标本接收流程 (8)1.2 登记内容与方法 (9)2. 标本分类与存放 (10)2.1 标本分类原则 (11)2.2 存放区域与设施 (13)3. 标本检测与分析 (13)3.1 检测流程 (15)3.2 分析方法与要求 (16)4. 标本处置与销毁 (17)4.1 处置原则 (18)4.2 销毁流程与方法 (19)三、标本管理规范与要求 (20)1. 标本采集规范 (21)2. 标本运输与保存规范 (22)3. 标本操作规范 (23)四、标本管理监督与评估 (24)1. 监督机制建立 (25)2. 定期评估与改进 (26)五、相关记录与文档管理 (27)1. 记录内容 (28)2. 文档管理要求与流程 (29)六、培训与宣传 (30)1. 培训内容与形式 (30)2. 宣传措施与建议 (31)七、应急预案与处置措施 (32)1. 标本管理异常情况应急预案 (33)2. 处置措施与流程 (34)八、持续改进计划 (35)一、标本管理制度概述本标本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和加强医院内标本的管理,确保标本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涉及标本采集、保存、运输、处理和送检等环节的工作人员。
合法性原则:标本的采集、保存、运输和处理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行业标准。
科学性原则:标本的采集、保存、运输和处理应遵循科学原理,确保标本的质量和安全性。
规范性原则:标本的采集、保存、运输和处理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标本管理制度,监督和指导标本管理工作。
医务部门:负责组织标本采集、保存、运输和处理的培训,确保工作人员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检验标本管理制度及流程

检验标本管理制度及流程为了规范临床标本的验收、登记、处理和保存程序,及时发现标本采集、处理和送收过程的不符合项,保证标本符合检测项目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标本的核收(一)检验科标本接收人员必须明确本科室接收标本的范围,非本科室接收范围内的标本不予受理。
(二)标本接收人员将标本收集人员收集来的标本进行检查和验收,并仔细检查标本的标识、容器、抗凝剂、标本量、标本状态(如凝块、溶血等)是否符合有关检测要求,以及标本是否与检验申请相符。
(三)对标本信息不祥,或标记错误,或使用抗凝剂和采血管不当,严重溶血或脂血,或与检验申请单不符的标本视为不合格标本。
对不合格的标本,标本接收人员应填写《不合格标本记录表》,并录入LIS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建设中)中即可立即将此信息传给护士站,以便及时作出快速处理,必要时电话通知相关采集人员或发回检验申请单,标本保留检验科,标本做好醒目的不符合标记。
(四)如果接收了不合格临床标本,应在检验报告中说明问题的性质,如果必要,在解释结果时也应说明。
二、标本的签收(一)一般标本:送到检验科的标本交给检验科标本接收人员,接收人员进入LIS系统标本接收模块,通过扫描送检清单上批次条码,LIS系统列出本批次所有标本。
接收人员再扫描每一个标本的条码,LIS系统会自动与清单上的标本进行核对,当不一致时会给出提示。
然后,点击确认,LIS系统会自动记录接收人和接收时间。
(二)急诊标本:临床护工送来的急诊标本,检验科标本接收人员及时核对验收并在LIS系统中进行扫描条码确认。
(三)门诊体液标本和末梢血标本由患者送至检验科或在检验科采集,接收人员同样要在LIS系统中接收确认。
(四)转检标本的登记:由检验科内部各实验室相互转送的标本,由送检人员登记在《转检标本送检登记表》上并签名,接收标本人员核收后签字确认。
(五)委托检验标本的登记:需要委托到其他外部实验室的标本,由标本接收岗负责登记在《委托检验标本登记表》上,收取标本的人员核收后签字确认。
标本管理规章制度范本大全

标本管理规章制度范本大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标本管理工作,保证标本的保存和利用,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科研机构、博物馆、动植物园等单位的标本管理工作。
第三条标本管理工作应遵循“保护、学习、利用”的原则,依法合规进行管理。
第四条标本管理工作应当尊重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保护濒危物种,加强对野生动植物标本的管理。
第五条标本管理工作应当公开透明,经费使用合理合法,不得挪用或滥用公款。
第二章标本的采集和保存第六条标本的采集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尊重生物个体,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第七条野生动植物标本的采集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取得合法采样许可证。
第八条采集的标本应当认真做好标本记录,包括采集地点、时间、环境等相关信息。
第九条采集的标本应当及时进行处理和保存,防止标本腐烂、变形,损失其科研价值。
第十条标本的保存应当进行分类、编号、标注,并建立详细的标本档案。
第三章标本管理第十一条标本管理工作应当由专门机构负责,配备专业人员从事标本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标本管理工作应当建立科学规范的标本储藏室,保持适当的温湿度和通风条件。
第十三条标本管理工作应当建立标本检索系统,方便研究人员查询和利用标本。
第十四条标本管理工作应当建立标本借阅制度,确保标本的合理利用。
第十五条标本管理工作应当定期进行标本鉴定和清理,防止标本受损。
第四章标本利用第十六条标本的利用应当遵循科学研究的需要,尊重生物的伦理和保护。
第十七条标本的利用应当注重保护标本,避免损坏或滥用。
第十八条标本的利用应当尊重科研机构和标本所有者的知识产权,不得私自转让或出售。
第十九条对于濒危物种标本的利用,应当遵循相关规定,加强保护和管理。
第五章监督检查第二十条对于标本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应当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制度。
第二十一条对于标本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应当及时整改和改进,确保标本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第六章处罚和奖励第二十二条对于违反标本管理规章制度的行为,应当给予相应的处罚,情节严重的应当追究法律责任。
实验室检验标本采集与处理管理制度

试验室检验标本手记与处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依据医院的相关法律法规,本制度旨在规范试验室检验标本的手记与处理工作,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相关科室和人员,包含但不限于医生、技师、护士等。
第三条:试验室检验标本的手记与处理工作必需遵从规定的操作流程,确保标本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二章检验标本手记管理第四条:检验标本手记工作由具备资质的医务人员完成,包含医生、护士等,必需经过相关培训合格方可操作。
第五条:对于有特殊需求或需要特殊处理的标本手记,必需由经验丰富、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医务人员进行操作。
第六条:标本手记前,医务人员必需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并向患者进行充分的解释和告知,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第七条:标本手记过程中,医务人员必需佩戴清洁的工作服和手套,并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避开交叉感染的发生。
第八条:标本手记器具必需保持清洁,经过每次使用后必需进行严格的清洗和消毒,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第九条:标本手记时,应手记充分的标本量,确保后续检验所需,同时应选择适当的手记容器和方法,避开标本被污染或溢出。
第十条:手记不同种类标本的医务人员必需了解不同标本的手记要求和处理方法,避开显现混淆或错误的情况。
第十一条:手记的标本必需及时送至试验室进行分析和检验,标本送达后,试验室人员必需及时处理并做好相应记录。
第三章标本处理管理第十二条:试验室人员在接收到标本后,必需认真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和标本相关信息,确保标本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十三条:试验室人员在进行标本处理前,必需对标本进行质量评估,包含标本量、保管条件、样本类型等,确保符合检验要求。
第十四条:试验室人员在处理标本时,必需佩戴干净的工作服和手套,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开标本被污染或造成损害。
第十五条:标本处理过程中必需遵从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切勿随便更改或省略步骤,确保标本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六条:试验室人员在标本处理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必需及时向上级主管报告,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标本管理制度

标本管理制度标本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标本是科研、医学和教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对于保障实验室正常运行和研究成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标本的采集、使用和管理流程,确保标本的质量和可追溯性,制定和执行标本管理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的和适用范围1. 目的:本制度的制定旨在规范标本管理流程,保证标本的采集、使用和管理符合标准要求,提高标本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标本采集、使用和管理的科研、医学和教学单位。
三、术语和定义1. 标本:指用于科研、医学和教学目的的任何生物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组织、血液、细胞等。
2. 标本管理:指对标本进行采集、存储、使用、追溯和处置的全过程管理。
3. 标本管理员:指负责标本管理工作的专职人员。
四、标本管理流程4.1 标本采集1. 标本采集应根据相关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确保采集的标本质量和可用性。
2. 标本采集时应填写相关采集信息,包括标本来源、采集时间、采集者等。
4.2 标本登记和追溯1. 标本采集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标本登记,并给予唯一标识编码。
2. 标本登记信息应包括标本编号、采集信息、存储位置等。
3. 标本登记信息应进行备份和归档,以备追溯时使用。
4.3 标本存储与交接1. 标本应按照要求进行分类、分组和存储,以确保标本的安全性和易取性。
2. 不同标本类型的存储温度和湿度应根据实验要求进行设置。
3. 标本存储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并录入相关存储校准信息。
4.4 标本使用和借用管理1. 标本使用前应进行书面申请,并经主管领导批准。
2. 对于需借用标本的情况,应签订借用协议,并明确归还时间和责任。
3. 标本使用和借用过程中,应记录使用人、使用时间、用途等相关信息。
4.5 标本追溯和处置1. 标本的追溯应能够快速准确,包括标本的采集、使用和处置等信息。
2. 标本的处置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标本的消毒和无害化处理。
五、标本管理的责任和义务1. 实验室主任或负责人应确保标本管理制度的执行和有效性。
医院关于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管理制度

医院关于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的采集、运送和管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患者安全,根据《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标本采集、运送和检测规范》等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院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的采集、运送、接收、处理、储存、分发、废弃等环节的管理。
第三条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工作应遵循科学、规范、安全、高效的原则,确保标本质量,为临床诊断、治疗和科研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
第四条医院设立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院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五条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副院长、医务科、护理部、检验科、病理科、放射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
第六条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管理领导小组职责:(一)制定和完善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管理制度;(二)监督和检查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工作的实施情况;(三)协调解决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四)组织培训和考核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相关人员;(五)定期评估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七条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工作人员职责:(一)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操作规程进行标本采集、运送;(二)确保标本质量和完整性,防止标本污染、损坏和丢失;(三)及时、准确地将标本送达实验室,确保检验结果的及时性;(四)参与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相关培训和考核;(五)报告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三章标本采集与运送第八条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的采集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医护人员负责,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医院操作规程进行。
标本存放管理制度

标本存放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规范和管理标本的存放,以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安全性和可追溯性,保障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实验室的样本存储和管理工作。
三、管理责任1. 实验室主任负责整体的标本管理工作,建立标本存放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2. 实验室管理员负责具体的标本存储和管理工作,包括标本的登记、存放、维护和报废等工作;3. 实验室实验员应严格遵守标本存放管理制度,做好标本的包装、标注、存放和使用,以及及时报告标本的异常情况。
四、标本存放区1. 实验室应设立专门的标本存放区,确保存放环境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等符合标本的存放要求;2. 标本存放区应配备适当的标本存储设备,如冰箱、冷冻箱、干燥箱等,以满足不同标本的存储要求。
五、标本登记1. 所有进入实验室的标本都应该登记入库,并按照标本的类型、来源、存放位置等建立档案;2. 每个标本应有唯一的标识码,以便于管理和追踪。
六、标本存放规范1. 松散标本应该置于密封的容器中,并根据标本的性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保护液;2. 需要冷藏或冷冻存放的标本应该放置在相应的设备中,并保持设备的温度稳定;3. 存放在干燥箱中的标本应该定期检查环境的湿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4. 标本的存放位置应有清晰的标注和流程控制,确保存储的标本不会混淆或遗漏。
七、标本维护1. 标本的维护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包括定期更换保护液、冷藏设备的维护和清洁、干燥箱的防潮处理等;2. 存放时间较长的标本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翻新,防止标本受损。
八、标本报废1. 标本的报废应严格按照实验室的规定进行,遵守规范处理程序,防止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影响;2. 报废的标本应进行严格的记录和销毁,确保不会再次被利用。
九、标本使用1. 使用标本前应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获得相应的使用许可;2. 使用标本后应及时归库,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和更新。
十、标本安全1. 标本的存放应符合实验室的安全要求,规避任何可能的危险和风险;2. 有毒、有害或者易燃易爆的标本应该单独存放,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标本管理规定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实验室标本管理制度
一、所有检验标本的采集和送检均应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二、接收标本严格实行验收、登记制度。
标本接收人员应对送检标本做出初步的质量判断,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接收人员应注明情况,应予退回,并做好详细记录。
三、前处理接收人员在接收送检标本时,应对其进行初步分类、编号;对于需及时处理或检测的标本,应单独分类并将其交给检测人员,执行“优先原则”。
四、检测人员在预处理标本时应防止标本遗漏、污染、倒翻或编号模糊、混乱等情况发生,出现意外时需及时报告实验室经理或专业主管,必要时提交客服部,联系医生和病人重新留取、采集标本。
五、送检的标本应立即检测。
对不能立即检测的标本,应按照标本储存要求妥善保管。
检测完毕的标本应按规定进行保存。
凡需冷藏保存的标本均应放置于2-8℃冰箱,由值班人员每日记录冰箱温度。
六、废弃标本按照生物安全要求及医疗废弃物处理的有关要求进行处理。
普通检验废弃标本放置于专用的黄色医疗废物袋中,由专业的医疗废物处理单位进行处置;并作详细的交接记录;对于传染病标本,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处理。
七、任何实验室人员不得私自处理、保存和外借标本,更不得违法贩卖标本。
因工作或科研需要时,应请示部门负责人,获得批准后,方可领取,并需做好标本特殊使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