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法理学导论期末考试复习题
法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法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法律条文B. 法律制度C. 法律思想D. 法律实践2. 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哪项?A. 法律效力B. 法律适用C. 法律目的D. 法律主体3. 法律效力的来源是什么?A. 社会习俗B. 国家权力C. 个人信仰D. 道德规范4. 法律解释的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文义解释B. 系统解释C. 目的解释D. 历史解释5. 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哪项?A. 法律主体C. 法律内容D. 所有以上选项6. 法律义务的类型包括以下哪项?A. 积极义务B. 消极义务C. 法定义务D. 所有以上选项7. 法律行为的分类不包括以下哪项?A. 合法行为B. 非法行为C. 行政行为D. 民事行为8. 法律制裁的类型包括以下哪项?A. 刑事制裁B. 民事制裁C. 行政制裁D. 所有以上选项9. 法律适用的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A. 法律平等原则B. 法律优先原则C. 法律适用原则D. 法律连续性原则10. 法律效力的终止原因不包括以下哪项?A. 法律废止B. 法律修改D. 法律失效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法律规范的效力来源包括以下哪些因素?A. 国家立法机关的制定B. 国家行政机关的批准C. 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可D. 国际条约的约定12. 法律解释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哪些?A. 法律解释必须以法律条文为基础B. 法律解释应遵循法律的基本原则C. 法律解释应考虑法律的社会效果D. 法律解释应避免主观臆断13. 法律关系的特点包括以下哪些?A. 法律关系的主体具有平等性B. 法律关系的内容具有强制性C. 法律关系的客体具有多样性D. 法律关系的形成具有随意性14. 法律义务的履行方式包括以下哪些?A. 自愿履行B. 强制履行C. 委托履行D. 替代履行15. 法律制裁的目的包括以下哪些?A. 维护法律的尊严B. 保护合法权益C. 预防违法行为D. 惩罚违法行为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区别。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刑法分论A_2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刑法分论A_2- 1 -山东大学继续(网络)教育一、单选题1.下列人员中,不属于报复陷害罪犯罪对象的是()。
A.举报人B.控告人C.申诉人D.证人2.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数额在一千元以上的,涉嫌()。
A.信用卡诈骗罪 B.盗窃罪 C.诈骗罪 D.妨害信用卡管理罪3.对于()的人,与幼女发生性关系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的规定,以强奸罪定罪处罚;对于与幼女发生性关系,情节轻微.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
A.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C.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 D.已满14周岁不满20周岁4.对偷盗婴儿的行为以绑架罪论处的,必须是行为人()。
A.导致婴儿死亡的 B.出于出卖目的C.以勒索财物为目的D.完成了该行为5.贷款诈骗罪的犯罪主体() A.只能是单位B.可以是单位C.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自然人D.只能是自然人6.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A.国家工作人员 B.少数民族国家工作人员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D.汉族国家工作人员7.王某为与张某结婚而冒充高干子弟,王某的行为构成()A.强奸罪 B.诈骗罪 C.不构成犯罪D.招摇撞骗罪二、多选题1.下列哪些行为是抢劫罪的加重情节()A.抢劫致人重伤B.抢劫致人死亡C.冒充军警人员抢劫D.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2.下列关于爆炸罪的犯罪构成表述正确的有()。
A.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B.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公私财物或人身实施爆炸,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C.主体是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D.主观方面出于故意3.私放在押人员罪中的“在押人员”包括()。
A.犯罪嫌疑人B.被告人C.被劳动教养的人D.罪犯4.抢劫罪的客观行为包括()A.暴力B.胁迫C.其他方法D.欺骗5.信用卡诈骗活动的行为方式有()等。
A.使用伪造的信用卡B.使用作废的信用卡C.冒用他人信用卡D.恶意透支6.下列罪名中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有()A.侮辱罪B.诽谤罪C.虐待罪D.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7.下列行为中,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有()A.张某明知自己的信用卡已经作废,但仍持该卡消费6万余元B.李某使用虚假的身份证骗领信用卡后,用该卡购买价值3万元的裘皮大衣一件C.赵某在使用信用卡购物时,发现卡内余额不多,遂透支了5000元D.某日,孙某拾得刘某的信用卡,发现密码就写在卡上,遂以刘某的名义使用该卡消费8万元三、判断题1.村民委员会主任甲协助政府进行土地征用补偿费用的管理,此时应认定其系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

涉税相关法律模拟题一、概念解释1、自由裁量行政行为2、行政程序法3、税务行政复议4、听证制度二、简要分析题1、行政法的基本原则2、行政诉讼中的先予执行及其条件三、综合分析题2007年4月,接群众举报,某市国税稽查局检查小组对某从事防盗门生产的个体业主进行了实地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当事人阻挠检查工作。
检查小组通过对当事人经营期间纳税情况检查和询问,依据所取得了证据材料确认纳税人为偷税,并于4月14日送达《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并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而后税务局于4月17日送达《税务处理决定书》和《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
当事人接文书后于4月17日下午提出了听证申请,稽查局依法接受了其听证要求。
听证会上,检查人员提出了当事人偷税的事实、证据和税务行政处罚决定:本案当事人发生了防盗门生产经营行为,属增值税纳税义务人。
根据管理局证明材料上“经我股户管员多次下发限期整改,无效”,说明当事人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属于偷税。
稽查员根据当事人提供的房屋租赁合同复印件、举报人材料、管理局的证明材料和核定税款证明,确定了当事人生产的经营时间,核定纳税人每月应纳税款600元。
在听证会上,管理局户管员出示了2006年6月17日的《应纳税款核定书》和《核定(调整)定额通知书》等,两份文书均无文号及送达回执证。
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则相应对行政处罚决定程序进行了申辩,并对稽查局提出的实际生产经营时间、税款核定、是否属于规定增值税纳税人、是否属于偷税等相关证据予以了质证。
当事人代理人在听证《申辩书》中指出了4月17日行政处罚决定程序不合法,并提出了依据《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要求有关部门改正,撤销这一不当的行政处罚及税务处理决定的建议。
根据以上资料,分析税务稽查局在本税务听证案件中的合法的行为以及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刑法分论-专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刑法分论一、名词解释1、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
二、案例分析题(1/1)1、李某系某国家机关领导。
李某的配偶生活在外地。
李某与本机关未婚的A女共同生活,并生有一子,周围群众均认为李某与A为夫妻关系。
李某和本机关的B女一起出差时,以揭发B女之隐私对其进行威胁,与B女发生了性关系。
在另一次出差时,李某的司机C违章超速行驶,当场将行人D撞成重伤,C欲送D去医院救治,被李某制止,C只好离开肇事现场,后D被人发现送往医院,但因时间延误,不治身亡。
李某与同事E平时有隙,为报复E,李某捏造E嫖娼的事实,并写成600份传单在县城的大街小巷张贴;同时捏造E受贿10万元的事实,向检察机关举报。
得知E向有关机关检举其违法犯罪行为后,李某便滥用职权,利用种种“借口”和“理由”,非法克扣E的工资、奖金,并将E予以降职。
见E仍在检举其违法犯罪行为,便雇人用汽油烧了E的房子(E住在一六层公寓楼的二层)。
问:李某的行为触犯了哪些罪名?答:李某的行为构成重婚罪、强奸罪、交通肇事罪(共犯)、诽谤罪、诬告陷害罪、报复陷害罪、放火罪(共犯),应数罪并罚。
三、简答题(1/9)1、交通肇事罪的构成特征。
答: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人大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或者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或者故意阻碍国家机关、公安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虽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本罪具有如下构成特征:(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红十字会等正常的公务活动。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暴力、威胁的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人大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或者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或者故意阻碍国家机关、公安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虽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法理学导论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

法理学导论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信息来源:法大BBS付姿祯搜集整理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法理学导论》(课程号301010012)期末考试试题本期末试卷满分为 100分,占课程总成绩的 100%答题要求①请将所有大难统一写在答题纸上,不按要求答题的,责任考生自负②答题纸与试卷一同交回,否则酌情扣分。
A卷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法的指引作用和预测作用2、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3、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4、历史解释和目的解释5、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这表明法律具有哪种属性?A 国家强制性B 国家意志性C 规范性D 普遍性2、下列不属于司法的属性是哪一项?A 中立性B 裁判性C 主动性D 程序性3、国务院根据自己的职权制定的,是哪种规范性法律文件?A 行政法B 行政法规C 法律D 行政规章4、下列关于法理学的表述,错误的是哪项?A 法理学是理论法学,不是应用法学B 法理学围绕实践理性展开讨论C 法理学具有理论意义,不具有应用意义D 法理学是法学的理论基础5、《合同法》第175条规定:“当事人约定易货交易,转移标的物所有权的,参照买卖合同的有关规定。
”这一规则属于哪种类型?A 确定性规则B 准用性规则C 委任性规则D 义务性规则6、对法的词源考察,汉字古体“法”字有诸多意蕴,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 神明裁判B 公平C 制裁D 一般调整先于个别调整7、大陆法系对法的基本分类是哪一个?A 实体法和程序法B 普通法和衡平法C 公法和私法D 根本法和普通法8、关于法律体系,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 法律体系是国内法体系,不是国际法体系B 法律体系包含国际私法内容C 法律体系以法律部门为基本单位D 英美法系没有法律体系9、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基本法》,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 在全国范围内生效B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生效C 只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生效D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适用10、关于非正式法源,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 它没有法律效力B 它没有法律意义C 它有一定的说服力D 它会影响司法裁判三、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有关法的表述,正确的有哪些?A “恶法亦法”是自然法理论的主张B 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认为《圣经》是法C 国法中也包含有习惯法2、法学方法论所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法条的理论B 法律的解释C 法的续造方法3、法律权利的特点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应然性B 自主性C 利益性4、英国法系与美国法系的主要区别是哪些?A 是否实行成文宪法B 法院是否拥有违宪审查的权力C 是否有联邦法与州法的区别5、以下哪些是解决同一位阶法律渊源之间冲突的规则?A 特别法优先适用于普通法B 后法优先适用于前法C 实体法优于程序法6、以下哪些法律属于经济法这个法律部门?A 《公司法》B 《土地管理法》C 《反不正当竞争法》7、以下有关行为能力与权利能力的表述,错误的是?A 有行为能力必有权利能力B 自然人的行为能力与权利能力一定同时终结C 自然人的权利能力一律平等8、司法平等原则的内容包括以下哪些?A 公民必须平等地遵守我国的法律B 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他人不得侵犯C 任何人在案件审判中,都理应受到平等的、公平的对待9、类比推理所应当遵循的必要步骤包括哪些?A 寻找判例B 寻找案件事实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C 判断相同点于不同点的重要程度10、以下不属于正式解释是哪些?A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对《物权法》的解释B 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对《刑法》的解释C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对《合同法》的解释四、分析题(每题8分,共40分)1、某国1970年《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该国2000年1月1日生效的新《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法理学 _3

山东大学继续(网络)教育一、单选题1.法的预测作用的对象是()A.一般人的行为B.人们相互的行为C.每个人本人的行为D.违法者的行为2.我国法律监督体系的核心()A.党的监督B.国家监督C.社会监督D.舆论监督3.从“54宪法"到“82宪法",检察院的存废问题一直都有争议。
“54宪法"以前,检察系统是人民政府的一部分。
“54宪法"以后,检察院是相对独立的。
但“54宪法"实施的不理想,检察院只是进行一般监督。
“75宪法"取消了检察院,“78宪法"时恢复,到“82宪法"时,还有人提出取消。
当时,有的官员正愁着机构改革不好“砍机构",所以对取消检察院的意见很感兴趣,比如取消检察院,把检察院职能中的公诉、监督保留下来,将这些职能交给公安机关,公安机关负责检察院的职能。
有学者认为,公安本身也需要监督,如公安的侦查、讯问活动。
把检察机关的监督权交给公安机关,相当于裁判员和运动员为同一人。
这一讨论分歧很大,最后确定下来要保留检察院,“82宪法"比较系统的恢复了检察制度。
关于检察制度,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检察权的行使具有被动性B.检察机关的决定具有终局的法律效力C.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但无权监督人民代表大会D.检察权是一种权利4.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是()A.形式与内容的关系B.内容与形式的关系C.部分与整体的关系D.整体与部分的关系5.下列不是法治所蕴涵的法律精神的是()A.依法办事B.法律至上C.权力制约D.权利本位6.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是指()A.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B.法律规范的制定方式C.法律规范的经济基础D.法律规范由哪些部分构成7.下面主张“恶法非法”的是哪一学派()A.自然法学派B.分析法学派C.规范法学派D.社会法学派二、多选题1.法律终止生效是法律时间效力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以默示废止方式终止法律生效时,下面哪些原则不适用()A.特别法优于一般法B.国际法优于国内法C.后法优于前法D.法律优于行政法规2.下列哪些情况会导致法律责任()A.保安员曲某收5元自行车停车费,并不给收据B.姜某向报社写信揭露某记录片造假,报社没有刊登C.冯某经公共汽车售票员提醒后仍不给抱小孩的乘客让座,小孩被拥挤受伤D.塑胶五金厂要求工人一天至少工作15小时,加班费为每小时1.5元3.我国于2015年公布了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随即作出修改。
法导期末复习资料:法理学导论08-10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法导期末复习资料信息来源:法大BBS付姿祯搜集整理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法理学导论》(课程号301010012)期末考试试题本期末试卷满分为100分,占课程总成绩的100%答题要求①请将所有大难统一写在答题纸上,不按要求答题的,责任考生自负②答题纸与试卷一同交回,否则酌情扣分。
A卷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法的指引作用和预测作用2、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3、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4、历史解释和目的解释5、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这表明法律具有哪种属性?A 国家强制性B 国家意志性C 规范性D 普遍性2、下列不属于司法的属性是哪一项?A 中立性B 裁判性C 主动性D 程序性3、国务院根据自己的职权制定的,是哪种规范性法律文件?A 行政法B 行政法规C 法律D 行政规章4、下列关于法理学的表述,错误的是哪项?A 法理学是理论法学,不是应用法学B 法理学围绕实践理性展开讨论C 法理学具有理论意义,不具有应用意义D 法理学是法学的理论基础5、《合同法》第175条规定:“当事人约定易货交易,转移标的物所有权的,参照买卖合同的有关规定。
”这一规则属于哪种类型?A 确定性规则B 准用性规则C 委任性规则D 义务性规则6、对法的词源考察,汉字古体“法”字有诸多意蕴,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 神明裁判B 公平C 制裁D 一般调整先于个别调整7、大陆法系对法的基本分类是哪一个?A 实体法和程序法B 普通法和衡平法C 公法和私法D 根本法和普通法8、关于法律体系,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法导期末复习资料A 法律体系是国内法体系,不是国际法体系B 法律体系包含国际私法内容C 法律体系以法律部门为基本单位D 英美法系没有法律体系9、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基本法》,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 在全国范围内生效B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生效C 只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生效D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适用10、关于非正式法源,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 它没有法律效力B 它没有法律意义C 它有一定的说服力D 它会影响司法裁判三、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有关法的表述,正确的有哪些?A “恶法亦法”是自然法理论的主张B 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认为《圣经》是法C 国法中也包含有习惯法2、法学方法论所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法条的理论B 法律的解释C 法的续造方法3、法律权利的特点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应然性B 自主性C 利益性4、英国法系与美国法系的主要区别是哪些?A 是否实行成文宪法B 法院是否拥有违宪审查的权力C 是否有联邦法与州法的区别5、以下哪些是解决同一位阶法律渊源之间冲突的规则?A 特别法优先适用于普通法B 后法优先适用于前法C 实体法优于程序法6、以下哪些法律属于经济法这个法律部门?A 《公司法》B 《土地管理法》C 《反不正当竞争法》7、以下有关行为能力与权利能力的表述,错误的是?A 有行为能力必有权利能力B 自然人的行为能力与权利能力一定同时终结C 自然人的权利能力一律平等8、司法平等原则的内容包括以下哪些?A 公民必须平等地遵守我国的法律B 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他人不得侵犯C 任何人在案件审判中,都理应受到平等的、公平的对待9、类比推理所应当遵循的必要步骤包括哪些?A 寻找判例B 寻找案件事实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C 判断相同点于不同点的重要程度10、以下不属于正式解释是哪些?A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对《物权法》的解释B 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对《刑法》的解释C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对《合同法》的解释四、分析题(每题8分,共40分)1、某国1970年《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该国2000年1月1日生效的新《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理学是研究法律的哪一方面?A. 法律的制定过程B. 法律的实施过程C. 法律的本质和规律D. 法律的解释方法答案:C2. 法律的普遍性是指:A. 法律只适用于特定人群B. 法律只适用于特定地区C. 法律对所有人具有普遍约束力D. 法律只适用于特定时间答案:C3. 法律效力的来源是什么?A. 法律的制定者B. 法律的实施者C. 法律的内容D. 法律的解释者答案:A4. 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包括:A. 国家机关B. 公民个人C. 法人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包括:A. 法律概念B. 法律原则C. 法律规则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6. 法律解释的方法包括:A. 文义解释B. 系统解释C. 目的解释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法律推理的类型包括:A. 演绎推理B. 归纳推理C. 类比推理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8. 法律适用的原则包括:A. 法律优先B. 法律平等C. 法律公正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9. 法律效力的终止情形包括:A. 法律被废止B. 法律被修改C. 法律被宣布无效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法律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A. 法律规范B. 法律制度C. 法律机构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法律关系的特点包括:A. 法律性B. 社会性C. 规范性D. 强制性答案:ABCD2. 法律规范的类型包括:A. 授权性规范B. 义务性规范C. 禁止性规范D. 任意性规范答案:ABCD3. 法律解释的基本原则包括:A. 法律解释的合法性原则B. 法律解释的客观性原则C. 法律解释的系统性原则D. 法律解释的稳定性原则答案:ABCD4. 法律推理的基本原则包括:A. 逻辑性原则B. 合法性原则C. 公正性原则D. 合理性原则答案:ABCD5. 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包括:A. 法律适用的合法性原则B. 法律适用的公正性原则C. 法律适用的平等性原则D. 法律适用的及时性原则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法律的制定必须符合国家的基本法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理学》模拟题1
一、解释下列名词。
1.法的目的解释
根据立法意图,从法律的显在目的和潜在目的出发对法律所作的阐释与说明。
为了法的目的与价值的体现,有时甚至可以对法律文本的含义作出限缩或扩展乃至改变的解释。
2.立法权
指以特定的名义确立伤害规则的权力,也就是发现、确定、认可、改变和废止法律的权力。
这项权力是国家主权的表现,只能由国家主权的代表机关行使。
3.行为能力
指法律关系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
4.法的功能
即法所具有的、内在的能够对个人行为乃至社会关系的正常发展施以积极的有益的确认、引导、调节、整合的功用和效能。
5.执法
指各行政机关严格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完成和实现法律规定的活动。
二、简要回答下列各题。
1.简述法学研究中的比较分析方法
2.试对比分析契约补偿和行政补偿
3.刑事惩罚及其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