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通信网实验报告
通信网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通信网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掌握通信网中常见设备的功能和应用。
3. 学习通信网实验平台的操作方法。
4. 分析通信网中数据传输的过程,提高网络性能。
二、实验设备1. 通信网实验平台2. 交换机3. 路由器4. 光纤跳线5. 网络分析仪三、实验内容1. 通信网基本组成- 观察实验平台,了解其组成和功能。
- 分析通信网中各个部分的作用,如交换机、路由器、光纤等。
2. 交换机操作- 学习交换机的配置方法,如VLAN配置、端口镜像等。
- 通过实验,掌握交换机的基本操作,实现网络中的设备互联。
3. 路由器操作- 学习路由器的配置方法,如静态路由、动态路由等。
- 通过实验,掌握路由器的基本操作,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
4. 光纤跳线操作- 学习光纤跳线的连接方法和注意事项。
- 通过实验,掌握光纤跳线的操作,实现长距离数据传输。
5. 网络分析仪使用- 学习网络分析仪的使用方法,如带宽测试、网络性能分析等。
- 通过实验,掌握网络分析仪的使用,对通信网进行性能测试。
6. 数据传输过程分析- 观察通信网中数据传输的过程,分析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路径。
- 学习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如传输速率、延迟、丢包率等。
四、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平台- 根据实验要求,连接交换机、路由器、光纤等设备,搭建通信网实验平台。
2. 配置交换机- 配置VLAN,实现网络中的设备分组。
- 配置端口镜像,观察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情况。
3. 配置路由器- 配置静态路由,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
- 配置动态路由,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
4. 光纤跳线连接- 连接光纤跳线,实现长距离数据传输。
5. 网络分析仪测试- 使用网络分析仪测试通信网的带宽、延迟、丢包率等性能指标。
6. 数据传输过程分析- 观察网络中的数据传输过程,分析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路径和关键因素。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交换机配置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通过配置VLAN,成功实现了网络中的设备分组。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6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1一、实验目的1、熟悉微机的各个部件;2、掌握将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的方法和步骤;3、掌握每个部件的安装方法;4、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5、熟悉并掌握DOS操作系统的使用;6、掌握文件、目录、路径等概念;7、掌握常用虚拟机软件的安装和使用;8、熟悉并掌握虚拟机上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及使用;9、掌握使用启动U盘的制作和U盘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的方法;10、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配置和优化方法。
二、实验内容1.将微机的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2.调试机器,使其正常工作;3.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
4.安装及使用虚拟机软件;5.安装WINDOWS7操作系统;6.常用DOS命令的使用;7.学会制作启动U盘和使用方法;8.WINDOWS7的基本操作;9.操作系统的基本设置和优化。
三、实验步骤(参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结合实验过程中做的具体内容,完成此项内容的撰写)四、思考与总结(写实验的心得体会等)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2windows平台逻辑层数据恢复一、实验目的:通过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_对误格式化的硬盘或者其他设备进行数据恢复,通过实验了解windows平台逻辑层误格式化数据恢复原理,能够深入理解并掌握数据恢复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这些软件对存储设备设备进行数据恢复。
二、实验要求: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_对电脑磁盘或者自己的U盘中的删除的数据文件进行恢复,对各种文件进行多次尝试,音频文件、系统文件、文档文件等,对简单删除和格式化的磁盘文件分别恢复,并检查和验证恢复结果,分析两个软件的数据恢复功能差异与优势,进一步熟悉存储介质数据修复和恢复方法及过程,提高自身的对存储介质逻辑层恢复技能。
三、实验环境和设备:(1)Windows _P 或Windows 20__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
计算机通信网实训报告

一、实习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通信网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为了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技术和应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本次实训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熟悉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增强解决实际网络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三、实习地点XX大学计算机实验室四、实习内容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与体系结构2.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3. TCP/IP协议栈及其应用4. 网络安全与防火墙技术5. 无线局域网技术6. 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五、实习过程1. 理论学习在实习初期,我们系统地学习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等相关理论知识。
通过查阅资料、课堂讲解等方式,对网络协议、网络拓扑、网络设备、网络互联等基本概念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2. 实践操作(1)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在掌握了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后,我们开始进行实际操作。
以交换机为例,我们学习了如何配置交换机的VLAN、端口镜像、链路聚合等功能。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熟悉了交换机的Web界面和命令行界面,掌握了交换机的配置和管理方法。
(2)TCP/IP协议栈及其应用为了更好地理解TCP/IP协议栈,我们进行了实际操作,包括IP地址分配、子网划分、路由配置等。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TCP/IP协议栈的工作原理,了解了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等各个层次的作用。
(3)网络安全与防火墙技术网络安全是计算机网络的重要环节。
我们学习了防火墙的基本原理,了解了各种安全策略,如访问控制、入侵检测等。
通过实验,我们学会了如何配置防火墙,实现网络安全防护。
(4)无线局域网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在现代生活中应用广泛。
我们学习了无线局域网的基本原理,掌握了无线接入点的配置和管理方法。
通过实验,我们熟悉了无线局域网的搭建和调试。
(5)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是网络管理员必备的技能。
通信网实验报告

通信网原理实验报告实验一 OSPF1仿真一.实验目标学会配置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路由协议,配置适当的设置位于Router1, Router2, and Router4。
二.实验拓扑结构三.命令综述四.实验使用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如下表所示五.实验任务任务1:配置路由器在这个任务中,你将要配置Router1, Router2, 和 Router4,使他们通OSPF进行相互间的通信。
1.参考IP地址和子网掩码表,为Router1, Router2, 和 Router4配置合适的主机名、IP地址和子网掩码,启用接口,再为Router1配置一个时钟频率为64kbps的串行0/0接口。
2.运用网络连接查看命令(ping),验证每个路由器都可以成功的连接到与它直接相连的路由器。
任务2:配置OSPF这个任务将要介绍如何为路由器配置OSPF,OSPF是一个使用迪杰斯特拉算法为网络计算最短路径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OSPF通过将链路数据组播传递给网络中的所有路由器来改变网络的拓扑结构,以此来维护整个网络的树视图。
1.让Router1启用OSPF,并且使用100的进程ID:2.对于Router1,发出以下命令添加有效的网络接口,合适的掩码,和区域0:3.对于Router2,启用OSPF,并且发出以下命令添加有效的网络,掩码,和区域ID:4.对于Router4,启用OSPF,并且发出以下命令添加有效的网络,掩码,和区域ID:任务3:验证OSPF在这个任务中,你将使用ping 命令和显示命令来验证OSPF执行了你的配置。
1.三个路由器都配置了OSPF,此时应该允许有一个短的时间延时,因为网络需要时间调整。
Router2和Router4并没有直接相连,但ping会成功。
2.对于Router2,发出命令使它显示路由表,并且说明OSPF到网络172.16.10.0的管理位距是多少:解答:OSPF到网络172.16.10.0的管理位距是100。
计算机与通信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与通信网络实验报告041220111 戴妍实验一隐终端与暴露终端问题分析一、实验设定:基本参数配置:仿真时长100s;随机数种子1;仿真区域2000x2000;节点数4。
节点位置配置:本实验用[1]、[2]、[3] 、[4]共两对节点验证隐终端问题。
节点[1]、[2]距离为200m,节点[3]、[4]距离为200m,节点[2]、[3]距离为370m。
业务流配置:业务类型为恒定比特流CBR。
[1]给[2]发,发包间隔为0、01s,发包大小为512bytes;[3]给[4]发,发包间隔为0、01s,发包大小为512bytes。
二、实验结果:Node: 1, Layer:AppCbrClient,(0)Server address:2Node:1,Layer: AppCbrClient,(0)Firstpacket sent a t[s]:0、000000000Node: 1,Layer:AppCbrClient,(0)Lastpacket sent at [s]:99、990000000Node:1,Layer:AppCbrClient,(0) Session status:Not closedNode:1, Layer: AppCbrClient,(0)Totalnumber of bytess ent: 5120000Node: 1,Layer:AppCbrClient,(0) Total number of packets se nt: 10000Node:1, Layer: AppCbrClient,(0) Throughput (bits per second):409600Node:2, Layer:AppCbrServer, (0)Clientaddress: 1Node: 2, Layer:AppCbrServer,(0) Firstpacket received at [s]:0、007438001Node:2, Layer:AppCbrServer,(0)Last packetreceiveda t[s]:99、999922073Node:2,Layer:AppCbrServer,(0)Averageend—to-end delay[s]:0、739902205Node:2,Layer:AppCbrServer, (0)Session status:Notclose dNode:2, Layer:AppCbrServer,(0)Total number of bytes rec eived: 4975616Node:2, Layer:AppCbrServer,(0)Total numberof packetsreceived: 9718Node:2,Layer: AppCbrServer,(0) Throughput(bits per sec ond):398078Node:3,Layer:AppCbrClient, (0) Serveraddress:4Node:3, Layer: AppCbrClient,(0) First packet sentat [s]:0、000000000Node:3,Layer:AppCbrClient,(0) Last packet sentat [s]:99、990000000Node:3,Layer: AppCbrClient, (0) Session status:Not closedNode:3,Layer: AppCbrClient,(0)Total numberofbyt es sent:5120000Node: 3,Layer:AppCbrClient, (0) Totalnumber of packets sent:10000Node: 3,Layer:AppCbrClient,(0)Throughput(bit sper second):409600Node:4,Layer:AppCbrServer,(0) Client address:3Node:4,Layer:AppCbrServer,(0)First packetreceiveda t[s]: 0、003058001Node: 4, Layer: AppCbrServer,(0) Last packetreceived at [s]: 99、993058001Node:4,Layer:AppCbrServer, (0) Averageend-to-end delay[s]:0、003119031Node:4,Layer:AppCbrServer, (0) Sessionstatus:Not clos edNode:4, Layer:AppCbrServer,(0)Total number ofbyte sreceived: 5120000Node:4,Layer:AppCbrServer, (0)Total number ofpackets received:10000Node:4,Layer: AppCbrServer,(0)Throughput (bitspersecond): 409612通过仿真结果可以瞧出,节点[2]无法收到数据。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报告专业:信息安全学号:100410428姓名:谢宇奇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图1-1图1-2图1-3 -t 不停地向目标主机发送数据图1-4 -a 以IP地址格式来显示目标主机的网络地址图1-5 指定count=6次图1-6 -l 3 指定发送到目标主机的数据包的大小。
图1-7 Tracert命令的使用图1-8 Netstat命令图1-9 -s显示每个协议的统计。
图1-10 -e 显示以太网统计。
此选项可以与 -s 选项结合使用。
图1-11 -r显示路由表。
图1-12 -e 显示以太网统计。
此选项可以与 -s 选项结合使用。
图1-13 -n 以数字形式显示地址和端口号。
图1-14 -t 显示当前连接卸载状态。
图1-15 -o显示拥有的与每个连接关联的进程 ID。
图1-16 -p proto 显示 proto 指定的协议的连接;proto 可以是下列任何一个: TCP、UDP、TCPv6 或 UDPv6。
图1-17 all 显示现时所有网络连接的设置图1-18释放某一个网络上的IP位置图1-19 renew 更新某一个网络上的IP位置图1-20 flushdns 把DNS解析器的暂存内容全数删除图1-21 -a[ InetAddr] [ -N IfaceAddr] 显示所有接口的当前 ARP 缓存表。
图1-22 使用arp -s IP MAC 命令来绑定物理地址图1-23 arp指令的帮助图1-24 route –n查看路由信息图1-25 查看本机路由表信息图1-26 route 添加路由表图1-27 删除路由表图1-28 打印Windows 路由表图2-1 到根名称服务器上查找能解析.com的顶级域的域名实验结果图2-2 到顶级域名称服务器上查找能解析的顶级域的子域域名图2-3 到顶级域名称服务器查找能解析权威名称服务器的域名图2-4 到权威名称服务器上查找的A类型(对应的IP)图2-5 验证的IP映射图2-6利用TELNET进行SMTP的邮件发送。
计算机与通信网络实验报告

0 戴妍实验一隐终端和暴露终端问题分析一、实验设定:基本参数配置:仿真时长100s;随机数种子1;仿真区域2000x2000;节点数4。
节点位置配置:本实验用[1] 、[2]、[3] 、[4]共两对节点验证隐终端问题。
节点[1]、[2]距离为200m,节点[3]、[4]距离为200m,节点[2]、[3]距离为370m。
业务流配置:业务类型为恒定比特流CBR。
[1]给[2]发,发包间隔为,发包大小为512bytes;[3]给[4]发,发包间隔为,发包大小为512bytes。
二、实验结果: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 (0) Server address: 2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 (0) First packet sent at [s]: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 (0) Last packet sent at [s]: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 (0) Session status: Not closed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 (0) Total number of bytes sent: 5120000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 (0) Total number of packets sent: 10000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 (0) Throughput (bits per second): 409600Node: 2, Layer: AppCbrServer, (0) Client address: 1Node: 2, Layer: AppCbrServer, (0) First packet received at [s]:Node: 2, Layer: AppCbrServer, (0) Last packet received at [s]:Node: 2, Layer: AppCbrServer, (0) Average end-to-end delay [s]:Node: 2, Layer: AppCbrServer, (0) Session status: Not closedNode: 2, Layer: AppCbrServer, (0) Total number of bytes received: 4975616Node: 2, Layer: AppCbrServer, (0) Total number of packets received: 9718Node: 2, Layer: AppCbrServer, (0) Throughput (bits per second): 398078Node: 3, Layer: AppCbrClient, (0) Server address: 4Node: 3, Layer: AppCbrClient, (0) First packet sent at [s]:Node: 3, Layer: AppCbrClient, (0) Last packet sent at [s]:Node: 3, Layer: AppCbrClient, (0) Session status: Not closedNode: 3, Layer: AppCbrClient, (0) Total number of bytes sent: 5120000 Node: 3, Layer: AppCbrClient, (0) Total number of packets sent: 10000 Node: 3, Layer: AppCbrClient, (0) Throughput (bits per second): 409600 Node: 4, Layer: AppCbrServer, (0) Client address: 3Node: 4, Layer: AppCbrServer, (0) First packet received at [s]:Node: 4, Layer: AppCbrServer, (0) Last packet received at [s]:Node: 4, Layer: AppCbrServer, (0) Average end-to-end delay [s]:Node: 4, Layer: AppCbrServer, (0) Session status: Not closedNode: 4, Layer: AppCbrServer, (0) Total number of bytes received: 5120000 Node: 4, Layer: AppCbrServer, (0) Total number of packets received: 10000 Node: 4, Layer: AppCbrServer, (0) Throughput (bits per second): 409612通过仿真结果可以看出,节点[2]无法收到数据。
计算机通信实习报告3篇

计算机通信实习报告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报告大全、心得体会、条据书信、合同协议、演讲稿、自我鉴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work plan, report book,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letter of agreement, contract agreement, speech draft, self-assessment,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ould like to know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how to write, stay tuned!计算机通信实习报告3篇下面是本店铺收集的计算机通信实习报告3篇通信与网络实训报告,以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etstat
netstat实用程序是一个诊断工具,可以使用它监视到远程主机的连接以及该连接的协议统计。netstat实用程序对从使用域名连接到的主机中提取IP地址也是有用的。
# Local Address
本地计算机的IP地址和正在使用的端口号。如果不指定-n参数,就显示与IP地址和端口的名称对应的本地计算机名称。如果端口尚未建立,端口以星号(*)显示。
最终的IP地址:203.208.37.104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熟悉Windows中的常用网络命令,为以后在此操作系统下配置网络奠定基础。
实验成绩
实验名称
实验二广域网实验
实验目的
了解计算机通过广域网上网所需要配置的硬件、软件及相应的参数
实验要求
配置计算机通过广域网上网所需要配置的硬件、软件及相应的参数
格式:
tracert IP地址或主机名[-d][-h maximumhops][-j host_list] [-w timeout]
参数:
-d不解析目标主机的名字;
-h maximum_hops指定搜索到目标地址的最大跳数;
-j host_list按照主机列表中的地址释放源路由;
-w timeout指定等待超时时间间隔,程序默认的时间单位是毫秒。
图(1)
3、设定子网掩码(Subnet Mask);
图(1)
4、设定缺省的网关(Defult Gateway);
图(1)
5、设定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Server);
一)根据路由器说明中提供的IP打开路由器设置页面,其中有一项是"DHCP服务",把其中的自动分配IP地址打开,剩下的就是你去设定起始IP和终止IP了.子网掩码、DNS和网关在根据提示设置就可以了。
具体的如下:
DHCP是DynamicHostConfigurationProtocol之缩写,它的前身是BOOTP。BOOTP原本是用于无磁碟主机连接的网路上面的:网路主机使用BOOTROM而不是磁碟起动并连接上网路,BOOTP则可以自动地为那些主机设定TCP/IP环境。但BOOTP有一个缺点:您在设定前须事先获得客户端的硬体位址,而且,与IP的对应是静态的。换而言之,BOOTP非常缺乏"动态性",若在有限的IP资源环境中,BOOTP的一对一对应会造成非常可观的浪费。
简单的说,ping就是一个测试程序,如果ping运行正确,你大体上就可以排除网络访问层、网卡、modem的输入输出线路、电缆和路由器等存在的故障,从而减小了问题的范围。
ping ——对这个域名的解析是通过dns服务器,如果这里出现故障,则表示dns服务器的ip地址配置不正确或dns服务器有故障(对于拨号上网用户,某些isp已经不需要设置dns服务器了)。顺便说一句:你也可以利用该命令实现域名对ip地址的转换功能。
实验情况和分析
一、实验步骤
在Windows的DOS窗口下
1、用命令ipconfig察看本机网络接口卡的信息,并写出其内容;
ipconfig实用程序可用于显示当前的tcp/ip配置的设置值。这些信息一般用来检验人工配置的tcp/ip设置是否正确。但是,如果你的计算机和所在的局域网使用了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Windows NT下的一种把较少的ip地址分配给较多潜在用户使用的协议,类似于拨号上网的动态ip分配),这个程序所显示的信息也许更加实用。这时,ipconfig可以让你了解你的计算机是否成功的租用到一个ip地址,如果租用到则可以了解它目前分配到的是什么地址。了解计算机当前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缺省网关实际上是进行测试和故障分析的必要项目。
3、用route命令查询路由表,并写出路由表中三条信息;
>route print
大多数主机一般都是驻留在只连接一台路由器的网段上。由于只有一台路由器,因此不存在使用哪一台路由器将数据报发表到远程计算机上去的问题,该路由器的ip地址可作为该网段上所有计算机的缺省网关来输入。但是,当网络上拥有两个或多个路由器时,你就不一定想只依赖缺省网关了。实际上你可能想让你的某些远程ip地址通过某个特定的路由器来传递,而其他的远程ip则通过另一个路由器来传递。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相应的路由信息,这些信息储存在路由表中,每个主机和每个路由器都配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路由表。大多数路由器使用专门的路由协议来交换和动态更新路由器之间的路由表。但在有些情况下,必须人工将项目添加到路由器和主机上的路由表中。route就是用来显示、人工添加和修改路由表项目的。
DHCP可以说是BOOTP的增强版本,它分为两个部份:一个是伺服器端,而另一个是客户端。所有的IP网路设定资料都由DHCP伺服器集中管理,并负责处理客户端的DHCP要求;而客户端则会使用从伺服器分配下来的IP环境资料。比较起BOOTP,DHCP透过"租约"的概念,有效且动态的分配客户端的TCP/IP设定,而且,作为兼容考量,DHCP也完全照顾了BOOTPClient的需求。
>tracert
Trace complete.
Tracert命令用来显示数据包到达目标主机所经过的路径,并显示到达每个节点的时间。命令功能同Ping类似,但它所获得的信息要比Ping命令详细得多,它把数据包所走的全部路径、节点的IP以及花费的时间都显示出来。该命令比较适用于大型网络。
最常用的选项:
ipconfig——当使用ipconfig时不带任何参数选项,那么它为每个已经配置了的接口显示ip地址、子网掩码和缺省网关值。
>ipconfig
2、用命令ping查询网址,写出其结果,并说明含义;
>ping
ping是个使用频率极高的实用程序,用于确定本地主机是否能与另一台主机交换(发送与接收)IP数据报。根据返回的信息,你就可以推断tcp/ip参数是否设置得正确以及运行是否正常。需要注意的是:成功地与另一台主机进行一次或两次数据报交换并不表示tcp/ip配置就是正确的,你必须执行大量的本地主机与远程主机的数据报交换,才能确信tcp/ip的正确性。
《计算机通信网》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成绩
实验名称
实验一Windows中常见网络命令的使用
实验目的
熟悉Windows中的常用网络命令,为以后在此操作系统下配置网络奠定基础,为其他实验中使用网络命令提供支持。重点掌握3个常用的网络命令的使用方法。
实验要求
熟悉Windows网络命令,给定网络设置或查看任务后,可迅速判断使用的命令,并完成任务。
接口列告诉路由器哪一个网卡连接到了合适的目的网络。从技术上说,接口列仅告诉路由器分配给网卡的IP地址。那个网卡把路由器连接到目的网络。然而,路由器很聪明,知道这个地址绑定到哪一个物理网卡。
最后一列是测量。测量本身是一种科学。
许多时候,路由器有很多方法发送一个数据包。在这种情况下,以最短的(或者最可靠的)路径发送数据包是有意义的。测量就在这里发挥作用了。Windows一般不查看测量列,除非通向一个目的地有很多路径。如果有多个路径,Windows将查看测量列以确定最短的路径。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的解释。
DHCP的分配形式
首先,必须至少有一台DHCP工作在网路上面,它会监听网路的DHCP请求,并与客户端搓商TCP/IP的设定环境。它提供两种IP定位方式:
AutomaticAllocation
自动分配,其情形是:一旦DHCP客户端第一次成功的从DHCP伺服器端租用到IP位址tion
一般使用选项:
route print——本命令用于显示路由表中的当前项目,由于用ip地址配置了网卡,因此所有的这些项目都是自动添加的。
路由器的工作是协调一个网络与另一个网络之间的通信。因此,一台路由器包含多个网卡,每一个网卡连接到不同的网段。
当用户把一个数据包发送到本机以外的一个不同的网段时,这个数据包将被发送到路由器。路由器将决定这个数据包应该转发给哪一个网段。如果这台路由器连接两个网段或者十几个网段也没有关系。决策的过程都是一样的,而且决策都是根据路由表做出的。
# Foreign Address
连接该插槽的远程计算机的IP地址和端口号码。如果不指定-n参数,就显示与IP地址和端口对应的名称。如果端口尚未建立,端口以星号(*)显示。
# (state)
表明TCP连接的状态。
5、用命令tracert查看到达所经过的路径,并把它们列出来,写出最终的IP地址。
>ipconfig /all
2、设定IP地址;
右击“网上邻居”-“属性”,再右击“本地连接”-“属性”,双击“Internet协议(TCP/IP)”,都选中“使用下面的IP地址”,这个自己填的地址没有分配,它不同于你上网时(非局域网)你的电脑的客户端(即宽带连接后其状态窗口里的详细信息中的那个)IP地址,你自己填写的IP是静态的,不是分配的,一直就是这个IP,而自动获取IP是DHCP服务器分给你的一个IP,这个是有可能变化的,手动跟自动没什么太大的影响一般都是自动获取手动是在公司等方面多台电脑上网,防止IP冲突,所以用手动。自动获取可能会影响系统登陆进入桌面的时间,因为这时如果网络已连通,系统要花时间去获取IP地址,从而使加载速度减慢,另外,相对来讲,自动设置IP地址使用和管理起来都更为方便一些,但由于每台机子上的IP地址不是固定的,就容易产生ARP欺骗攻击等病毒和黑客行为,手动设置IP则可以在客户端设置完IP后在网关(路由或交换机)上对客户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进行绑定,有效防止ARP欺骗攻击的发生。
如果你要查看执行“Route Print”命令之后屏幕显示的内容,你将发现路由表分为五列。第一列是网络目的地址。列出了路由器连接的所有的网段。网络掩码列提供这个网段本身的子网掩码,而不是连接到这个网段的网卡的子网掩码。这基本上能够让路由器确定目的网络的地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