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两台计算机之间的连接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两台计算机之间的连接

MOV AH,07H ;从键盘输入一个字符,但不回显
INT 21H
MOV DX, 3F8H ;指向发送保持寄存器
OUT DX, AL
MOV BX, CBITS[SI]
MOV AX, 0C200H
MOV DX, 0001H
DIV BX
PUSH AX
jz forever ;若否,继续检测
;发送部分
MOV AH,0BH ;有键按下?
INT 21H
INT 10H
POP AX
SUB AL, 30H
MOV BL, AL
MOV BL, AL
MOV SI, BX
jz END1
mov dx, 3f8h
out dx, al
jmp repeat
;接受部分
receive: mov dx, 3f8h ;指向接受数据寄存器
POP AX ;出栈
MOV DX, 03F8H
OUT DX, AL
MOV DX, 03F9H
MOV AL, AH
test al, 01h ;测试是否已收到数据
jnz receive ;转接收例程
test al, 20h ;测试是否可以发送字符
AND AL,AL
jz repeat
MOV AH,07H
INT 21H
cmp al, 1bh
DATA SEGMENT
SPEED DB 0DH,0AH,'PLEASE CHOOSE THE SPEED:','1.110 2.150 3.300 4.600 5.1200 6.2400 7.4800 8.9600',0DH,0AH,'$'

大工20春《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答案

大工20春《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答案

大工20春《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答案一、实验目的本次计算机网络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掌握网络配置、数据传输、网络协议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实际网络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设备包括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以及网络模拟软件和协议分析工具。

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网络模拟软件为 Packet Tracer,协议分析工具为 Wireshark。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网络拓扑结构设计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了一个包含多个子网的网络拓扑结构。

该拓扑结构包括一个核心交换机连接多个子网,每个子网通过路由器与其他子网或外网进行通信。

(二)IP 地址规划与配置为每个网络设备分配了合适的 IP 地址,并进行了子网掩码和网关的设置。

在配置过程中,注意了 IP 地址的唯一性和合法性,避免了地址冲突和网络故障。

(三)交换机配置对核心交换机进行了 VLAN 的划分和配置,将不同的端口划分到不同的 VLAN 中,实现了网络的逻辑隔离和流量控制。

同时,还配置了交换机的端口安全和 STP 协议,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路由器配置对路由器进行了路由协议的配置,包括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如RIP、OSPF 等)。

通过配置路由协议,实现了不同子网之间的通信和数据转发。

(五)网络服务配置在服务器上配置了 DNS 服务、DHCP 服务和 Web 服务等。

通过DNS 服务,实现了域名到 IP 地址的解析;通过 DHCP 服务,为客户端自动分配 IP 地址等网络参数;通过 Web 服务,提供了网页浏览功能。

(六)网络性能测试使用 Ping 命令和 Tracert 命令对网络的连通性和延迟进行了测试,使用 Wireshark 工具对网络数据包进行了捕获和分析,评估了网络的性能和协议的执行情况。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网络连通性测试结果通过 Ping 命令对不同子网的设备进行了连通性测试,结果表明所有设备之间都能够正常通信,没有出现丢包和延迟过高的情况。

上海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上海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网络与通信》课程实验报告实验四:网络路由实验
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网络拓扑图,分别写出每台路由器上的静态路由表项。

并使用ping进行连通性测试的结果。

拓扑结构:
R1 路由表:
R3路由表:
R2 路由表:
PC1 ping PC2:
思考题2:(6分)得分:按照实验指导书,动态路由实验的要求,写出每台路由器上的RIP和OSPF路由表项。

并写出Ping的连通性测试结果。

RIP:
拓扑结构:
Router0 路由表:
Router2 路由表:
Router1 路由表:
PC0 ping PC2
OSPF:
拓扑结构:
Router 5 路由表:
Router 6 路由表: Router6 ping Router3
Router 3 路由表:Router3 ping Router6
Router 2路由表:
Router 1 路由表:
Router 0 路由表:
Router4 路由表:
指导教师评语:
日期:。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综合性实验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综合性实验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综合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网络通信协议的原理和常见协议的使用;3.通过实验建立和配置局域网,实现局域网内主机之间的数据通信;4.学习使用网络性能分析工具进行网络性能测试与调优。

二、实验内容1.实验环境配置搭建实验环境,包括至少两台计算机、交换机、网线等。

2.局域网建立与配置(1)设置每台计算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2)通过网线将计算机与交换机连接;(3)配置交换机的端口,确保局域网内计算机能够相互通信。

3.数据通信(1)基于TCP协议,实现两台计算机之间的简单文件传输;(2)基于UDP协议,实现两台计算机之间的简单消息传递。

4.网络性能测试与调优(1)使用网络性能分析工具,对局域网进行性能测试;(2)通过调整局域网网络设备的参数,优化网络性能。

三、实验步骤1.实验环境搭建按照实验要求,将计算机与交换机连接,配置好基本网络参数。

2.局域网建立与配置首先设置每台计算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确保每台计算机能够正常上网;然后将计算机与交换机通过网线连接,配置交换机的端口,确保局域网内计算机能够相互通信。

3.数据通信基于TCP协议,使用Socket编程,编写简单的文件传输程序,实现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文件传输功能。

首先,通过服务器端程序监听指定端口,等待客户端连接;然后,客户端程序连接服务器端,并发送文件内容;最后,服务器端接收文件内容并保存。

通过文件传输测试,确保两台计算机之间能够正常通信。

接着,基于UDP协议,使用Socket编程,编写简单的消息传递程序,实现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消息传递功能。

首先,通过服务器端程序监听指定端口,等待客户端发送消息;然后,客户端程序连接服务器端,并发送消息内容;最后,服务器端接收消息内容并显示。

通过消息传递测试,确保两台计算机之间能够正常通信。

4.网络性能测试与调优使用网络性能分析工具,如Wireshark,对局域网进行性能测试。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实验:CRC校验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实验:CRC校验

实验2:CRC冗余循环校验码实验目的1.了解信道编码在通信系统中的重要性;2.掌握CRC循环码编译码的原理;3.掌握CRC循环码检错纠错原理;实验原理1.实验原理框图2.框图说明:循环码编码过程:数字终端的信号经过串并变换后,进行分组,分组后的数据再经过循环码编码,数据由4bit变为7bit。

实验内容一、循环码编码规则验证通过改变输入数字信号的码型,观测延时输出,编码输出以及译码输出,验证循环码编译码规则,并对比汉明码编码规则有何异同。

1.关电,按表格所示进行连线。

2.开电,设置主控菜单,选择【主菜单】→【通信原理】→【循环码】。

(1)将2号模块的拨码开关S12#拨为10100000,拨码开关S22#、S32#、S42#均拨为00000000。

(2)将6号模块的拨码开关S16#拨为0010,即编码方式为循环码。

拨码开关S36#拨为0000,即无错模式。

按下S26#系统复位键。

3.此时系统初始状态为:2号模块提供32K编码输入数据,6号模块进行循环编译码,无差错插入模式。

4.实验操作及波形观测。

(1)用示波器观测TH5处编码输出波形。

注:为方便观测,可以以TH4处延时输出作为输出编码波形的对比观测点。

此处观测的两个波形是同步的。

(2)拨动拨码开关S1前四位观测编码输出并填入下表中:二、循环码检纠错性能检验1. 将6号模块S3按照插错控制表中的拨码方式,逐一插入不同错误,按下6号模块S2系统复位。

重复步骤3~4,验证循环码的检纠错能力。

2. 将示波器触发源通道接TP2帧同步信号,示波器另一个通道接TP1插错指示,可以观测插错位置。

三、实验报告常用的G(3)生成多项式有:G(X)=X3+X2+1 G(X)=X3+X+1 G(X)=X3+11、根据实验测试记录,完成实验表格;2、结合实验波形分析实验电路的工作原理,简述其工作过程;3、分析循环码实现检错及纠错的原理。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报告专业:信息安全学号:100410428姓名:谢宇奇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图1-1图1-2图1-3 -t 不停地向目标主机发送数据图1-4 -a 以IP地址格式来显示目标主机的网络地址图1-5 指定count=6次图1-6 -l 3 指定发送到目标主机的数据包的大小。

图1-7 Tracert命令的使用图1-8 Netstat命令图1-9 -s显示每个协议的统计。

图1-10 -e 显示以太网统计。

此选项可以与 -s 选项结合使用。

图1-11 -r显示路由表。

图1-12 -e 显示以太网统计。

此选项可以与 -s 选项结合使用。

图1-13 -n 以数字形式显示地址和端口号。

图1-14 -t 显示当前连接卸载状态。

图1-15 -o显示拥有的与每个连接关联的进程 ID。

图1-16 -p proto 显示 proto 指定的协议的连接;proto 可以是下列任何一个: TCP、UDP、TCPv6 或 UDPv6。

图1-17 all 显示现时所有网络连接的设置图1-18释放某一个网络上的IP位置图1-19 renew 更新某一个网络上的IP位置图1-20 flushdns 把DNS解析器的暂存内容全数删除图1-21 -a[ InetAddr] [ -N IfaceAddr] 显示所有接口的当前 ARP 缓存表。

图1-22 使用arp -s IP MAC 命令来绑定物理地址图1-23 arp指令的帮助图1-24 route –n查看路由信息图1-25 查看本机路由表信息图1-26 route 添加路由表图1-27 删除路由表图1-28 打印Windows 路由表图2-1 到根名称服务器上查找能解析.com的顶级域的域名实验结果图2-2 到顶级域名称服务器上查找能解析的顶级域的子域域名图2-3 到顶级域名称服务器查找能解析权威名称服务器的域名图2-4 到权威名称服务器上查找的A类型(对应的IP)图2-5 验证的IP映射图2-6利用TELNET进行SMTP的邮件发送。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综合性实验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综合性实验

华北科技学院计算机学院综合性实验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实验学期2014 至2015 学年第二学期学生所在系部计算机学院年级B2012级专业班级计科B12-1 学生姓名江明月学号4128任课教师高晓燕实验成绩计算机学院制实验报告须知1、学生上交实验报告时,必须为打印稿(A4纸)。

页面空间不够,可以顺延。

2、学生应该填写的内容包括:封面相关栏目、实验地点、时间、目的、设备环境、内容、结果及分析等。

3、教师应该填写的内容包括:实验成绩、教师评价等。

4、教师根据本课程的《实验指导》中实验内容的要求,评定学生的综合性实验成绩;要求在该课程期末考试前将实验报告交给任课教师。

综合性实验中,所涉及的程序,文档等在交实验报告前,拷贝给任课教师。

任课教师统一刻录成光盘,与该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一同上交到系里存档。

5、未尽事宜,请参考该课程的实验大纲和教学大纲。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课程综合性实验报告开课实验:网络工程实验室2015 年5 月30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学习和掌握TCP/IP协议分析的方法及其相关工具的使用。

2.熟练掌握TCP/IP体系结构;3.学会使用网络分析工具。

4.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有关协议分析;二、设备与环境Windows 2000 server 操作系统TCP/IP 协议Wireshark工具软件三、实验内容1.安装VMware虚拟机和配置VMware虚拟机(选做)。

2.要求同学掌握网络抓包软件Wireshark内容包括捕获网络流量进行详细分析:利用专家分析系统诊断问题;实时监控网络活动;收集网络利用率和错误等;3.协议分析(一):IP协议,内容包括:IP头的结构;IP数据报的数据结构分析;4.协议分析(二):TCP/UDP协议,内容包括:TCP协议的工作原理;TCP/UDP数据结构分析;5.协议分析(三):应用层协议分析,内容包括:完整的FTP会话分析。

四、实验步骤1.安装并运行wireshark并打开捕获界面。

《计算机网络》 实验二 CISCO交换机的基本操作 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 实验二 CISCO交换机的基本操作 实验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计算机网络》实验二 CISCO交换机的基本操作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二 CISCO交换机的基本操作实验报告摘要: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已经变得日常化,而交换机作为网络中常见的设备,对网络的稳定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CISCO交换机的基本操作进行实践,加深对交换机工作原理的理解,掌握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和网络故障排除等技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过程及结果,并对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讨论。

一、引言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中信息传输的基础设施,其中交换机作为实现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的关键设备,对网络的稳定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通过对CISCO交换机的基本操作进行实践,旨在加深对交换机工作原理的理解,并掌握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和故障排除等技能。

二、实验目的1. 掌握CISCO交换机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2. 理解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配置;3. 能够进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和故障排除。

三、实验步骤及结果1. 实验环境准备(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软件:PuTTY、CISCO交换机模拟器。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实验步骤(1) 打开PuTTY,通过SSH协议连接到CISCO交换机模拟器;(2)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以登录交换机;(3) 配置交换机的基本信息,如主机名、IP地址、子网掩码等;(4) 配置交换机的端口 VLAN 和端口模式;(5) 配置交换机的端口速率和双工模式;(6) 进行网络连通性测试,检查配置是否成功。

3. 实验结果及分析经过实验操作,成功登录CISCO交换机,并按照实验指导书要求进行了基本配置。

通过网络连通性测试,确认配置生效,并能正常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

实验结果表明,基本操作步骤能够顺利实现,并取得了预期的实验效果。

四、问题与解决1. 问题1:无法连接到CISCO交换机。

解决方法:检查网络连接是否正常,重新配置PuTTY连接参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指导书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13自动化实验日期:2016.03.01实验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2015年10月实验一实验项目名称:TCP/IP实用程序的使用实验项目性质:普通实验所属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计划学时:2学时一、实验目的1.使用Ping实用程序来测试计算机上的TCP/IP配置及测试本计算机与计算机的连接性能,能确保可以在网络上通信;2.使用Ipconfig实用程序来验证计算机上的TCP/IP配置选项,包括MAC地址、IP地址、子网掩码和缺省网关等多项配置信息。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TCP/IP实用程序的使用:掌握在命令行模式下测试计算机TCP/IP配置及连通性的方法;掌握在命令行模式下获得验证计算机上的TCP/IP配置选项,包括MAC地址、IP地址、子网掩码和缺省网关等多项配置信息的方法。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局域网及联网计算机四、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一) 使用Ping实用程序来测试计算机上的TCP/IP配置1、登陆到Windows2000中。

2、调出命令提示窗口。

操作方法:单击:开始→程序→附件→命令提示符,或单击:开始→运行,键入“cmp”。

3、在命令提示窗口键入ping 127.0.0.1。

问题1:发送了多少数据包?接受了多少数据包?丢失了多少数据包?答:4 , 4 , 0问题2:TCP/IP工作正常吗?答:正常问题3:请写出Ping 命令的作用。

答:Ping 是一个TCP/IP工具。

它主要的作用是用来检测网络的连通情况和分析网络速度问题4: 再尝试输入下面两个命令, 写出每个命令的作用,记录并解释实验结果:(1)ping IP地址–t(按ctrl+c退出)答:对所输入的IP一直ping下去,发送和接收数据无限次,按Ctrl+C 可以停止(2)ping IP地址–n 6答:对所输入的IPping6次,发送和接收数据6次(二)使用Ping实用程序测试本计算机与其它计算机的连接性能4、在命令提示窗口键入”ping 其他计算机”(其中其他计算机代表其他同学的计算机主机名称)。

问题5:你如何知道你和此“其他计算机”可以通讯?答:Ping 其地址后显示发送N个数据并接收N个数据,并丢失0个数据,证明就可以通讯(三)考察计算机上的TCP/IP配置5、先最小化命令提示窗口,然后单击“开始”→设置→网络和拨号连接→本地连接→常规→Internet协议(TCP/IP) →属性。

问题6:你能说出你的计算机是否分配了IP地址?是如何分配的?答:是,IP地址标识着网络中一个系统的位置。

每个IP地址由两部分组成的:网络号和主机号。

其中网络号标识一个物理的网络,同一个网络上所有主机需要同一个网络号,该号在互联网中是唯一的;而主机号确定网络中的一个工作端、服务器、路由器其它TCP/IP主机。

对于同一个网络号来说,主机号是唯一的。

每个TCP/IP主机由一个逻辑IP地址确定问题7:配置IP地址的2种方法是什么?答:静态配置和动态获取,静态配置是自己配置IP地址,动态获取是从服务器获取IP地址(四)使用Ipconfig实用程序验证计算机上的TCP/IP配置选项6、重新打开命令提示窗口。

7、在命令提示窗口键入ipconfig。

问题8:能察看你的计算机的IP地址吗?如果能,是多少?答:能,192.168.0.7问题9:显示了什么额外的配置信息?答:子网掩码:255.255.255.0 默认网关:192.168.0.250问题10:与步骤14的结果相比较,ipconfig/all显示了什么额外的配置信息?问题11:你的网卡的MAC地址(physical Address)是多少?答:00-13-D4-D7-52-AE问题12:MAC地址与IP地址有何区别?答:MAC地址网卡硬件地址也就是MAC地址,它是由厂家分配并烧录到网卡芯片中的,具有全球唯一性,和人的指纹一样可以作为网卡识别以及底层物理传输中识别主机的重要信息。

ip 是你在的某个地方所用的一个网关地址,是由路由器分配的或者是个人自定的,分配到电脑的(五) 计算机DNS缓存记录的查看与清除使用ipconfig /displaydns 查看计算机当前的DNS缓存记录使用ipconfig /flushdns 清除计算机的DNS缓存记录。

假设现在缓存记录中没有,则ping 后,再查看。

假设有,则清除后再查看。

实验二实验项目名称:用SNIFFER进行以太网数据包嗅探和分析实验项目性质:普通实验所属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计划学时:2学时一、实验目的1.学习SNIFFER网络数据包嗅探软件的使用;2.使用SNIFFER软件分析PING命令基于的各层网络协议,解读网络协议各层PDU的组成和内容;二、实验内容和要求学习SNIFFER网络数据包嗅探软件的使用,会用SNIFFER软件捕捉到网络数据包;用SNIFFER软件捕获PING命令产生的网络数据包,分析数据包,解读ping命令使用的网络协议各层PDU的组成和内容,解读ping命令的实现过程。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局域网及联网计算机四、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一) SNIFFER软件的使用1. 打开Sniffer Pro程序后,选择Capture(捕获)—Start(开始),或者使用F10键,或者是工具栏上的开始箭头。

2. 一小段时间过后(任意产生一些网络流量),再次进入Capture(捕获)菜单,然后选择Stop(停止)或者按下F10键,还可以使用工具栏。

3. 还可以按F9键来执行“停止并显示”的功能,或者可以进入Capture(捕获)菜单,选择“停止并显示”。

4. 停止捕获后,在对话框最下角增加了一组窗口卷标,包括高级、解码、矩阵、主机表单、协议分布和统计信息。

5. 选择解码卷标,可以看到Sniffer Pro缓冲器中的所有实际“数据”。

分析该卷标结构及其内容。

答:从解码卷标上可以看出解码窗口分为三部分,最上面是捕获的报文,中间是报文的解码,最下面是报文的二进制码,即发送的最原始内容。

我们可以看出捕获到的报文有DLC,IP,TCP,HTTP等协议,解码表对应每一个层次的协议进行解码分析。

从以前的实验,我们已经得知链路层对应的是DLC协议,在DLC协议里面,长度为14字节,我们可以看到发送数据包的目标MAC地址(Destination)和发送数据包的源MAC地址(Source),并且可以得知此数据包携带的协议类型为IP。

(二)分析ping‘ip’命令所采用的协议及协议各层PDU的内容1. 进入“捕获”――“定义过滤器”,点击“文件”――“新建”。

在新建文件名称对话框中,确认为UDP,点击OK,然后点击“完成”按钮。

2. 在过滤器定义窗口中,选择“高级”卷标。

从协议列表中,点击IP选择框。

3. 在过滤器定义窗口的“地址”卷标,地址类型选’IP’,地址1输入‘任意的’,地址2输入你想ping的主机,比如202.116.128.1,中间的方向保留‘双向’(符号)不变。

选择OK按钮关闭定义过滤器窗口。

4. 按F10开始捕获流量。

5. 执行Ping 命令。

进入“开始”→“运行”,并输入ping ip6. 按F9停止并显示捕获结果。

7. 分析捕获到的结果(即解释数据包的内容和协议具体实现过程)。

答:在本局域网上的所有主机上运行的ARP进程都收到本机发送的ARP请求分组(从目标地址为Broadcast可以看出)。

由PA的出IP地址,此IP地址的网络设备在ARP请求分组中见到自己的IP地址,就向本机发送ARP响应分组,并写于自己的硬件地址。

至于在此ARP分组的其余的所有主机都不会理睬这个ARP请求分组。

从以上可以分析,ARP请求分组是广播的,但ARP响应分组是单一的,即一对一。

(二)分析ping ‘域名’命令所采用的协议及协议各层PDU的内容1. 用ipconfig /flushdns 清除计算机的DNS缓存记录。

2. 过滤器定义中包含‘任意的’双向‘202.116.128.1’这一项,开始捕获流量。

3. 执行ping ‘任意域名’,比如ping 。

3.查看与分析捕获到的结果。

实验三实验项目名称:RJ-45接口网线制作实验实验项目性质:普通实验所属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计划学时:2学时一、实验目的掌握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实现以太网连接的方法,学会制作RJ-45接口网线。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1.写出采用EIA/TIA 568B标准制作RJ-45接口网线的方法和步骤;答:1、先抽出一小段线,然后把外皮剥除一段;2、将双绞线反向解开;3、根据标准排线:用平行接法: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4、铰齐线头;5、插入插头;八根线要根据标准插入到插头中。

6、用卡线钳夹紧;7、使用测线器测试。

2.自己动手制作一根基于EIA/TIA 568B标准的用于连接集线器与计算机的RJ-45接口网线。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以太网集线器、带RJ-45接口网卡的计算机、5类双绞线、水晶头、压线钳、测线器四、实验结果(附上自己动手制作的RJ-45连接器网线的具体过程照片,并给每张照片写上文字说明)1、先抽出一小段线,然后把外皮剥除一段;2、将双绞线反向解开;3、根据标准排线:用平行接法: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4、铰齐线头;5、插入插头;八根线要根据标准插入到插头中。

6、用卡线钳夹紧;7、使用测线器测试。

实验四实验项目名称:计算机网络物理布线组网设计实验项目性质:普通实验所属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计划学时:2学时一、实验目的学习计算机网络的物理布线组网设计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设计一个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局域网物理布线组网方案(配图文说明)实验内容:1. 检查主机中是否安装网卡(从后面板检查);2. 确定已正确安装网卡及驱动程序;3. 检查网线连接;4. 检查组网设备(集线器、交换机)的端口,规划选择组网所用端口;5. 用网线连接主机和组网设备,连接到集线器组建共享局域网,连接交换机组建交换局域网;6. 分配IP地址,配置主机TCP/IP参数;7. 检查主机之间的连通性,并记录检查结果。

检查组网设备(集线器、交换机)的端口,根据网络连接原理图规划选择组网所用的设备端口以及是否使用配线架,并填入下表(端口分配表)中;根据端口分配表,画出实际组网连接图,该图反映了主机到配线架以及配线架到组网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

共享式局域网与交换式局域网的具体组网连接图如下: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局域网及联网计算机四、实验结果1. 使用 ipconfig 查看本机IP参数2. 使用Ping命令检查连通性3.实验室所有计算机成功连入局域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