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集合论习题课-第六章树及割集习题课(学生)
哈工大集合论习题课第六章树及割集习题课(学生)

第六章树及割集习题课 1讲堂例题例1 设 T 是一棵树, T 有 3 个度为 3 极点, 1 个 2 度极点,其余均是 1 度极点。
则( 1)求 T 有几个 1 度极点?( 2)画出知足上述要求的不一样构的两棵树。
剖析:关于任一棵树 T ,其极点数 p 和边数 q 的关系是:q p 1且pdeg(v i )2q ,依据这些性质简单求解。
i 1解:(1)设该树T的极点数为p,边数为q,并设树T中有x个 1 度极点。
于是pdeg(v i ) 3 3 1 2 x 2q 且 p 3 1 x, q p 1,得x 5 。
i 1( 2)知足上述要求的两棵不一样构的无向树,如图 1 所示。
图1例 2 设 G 是一棵树且(G ) k ,证明G中起码有k个度为1极点。
证:设T 中有 p 个极点,s个树叶,则 T 中其余 p s 个极点的度数均大于等于 2,且起码有一个极点的度大于等于k 。
由握手定理可得:ps ,有s k 。
2q 2 p 2deg( v i ) 2( p s 1) ki 1所以 T 中起码有 k 个树叶。
习题例1 若无向图G中有p个极点,p 1条边,则G为树。
这个命题正确吗?为何?解:不正确。
K 3与平庸图构成的非连通图中有四个极点三条边,明显它不是树。
例2 设树T中有2n个度为 1 的极点,有3n个度为 2 的极点,有n个度为 3 的极点,则这棵树有多少个极点和多少条边?解:设 T 有 p 个极点, q 条边,则q p 12n 3n n 1 6n 1。
由deg(v) 2q 有: 1 2n 2 3n 3 n 2q 2(6n 1)12n 2 ,解得: n =2。
v V故 q 11, p12 。
例 3 证明恰有两个极点度数为 1 的树必为一条通路。
证:设 T 是一棵拥有两个极点度数为 1 的( p,q)树,则q p 1且p2( p 1) 。
deg(v i ) 2qi 1又 T 除两个极点度数为 1 外,其余极点度均大于等于 2,故p p 22( p 1) ,即deg(v i )2deg(v i )i 1i 1p22) 。
哈工大集合与图论习题

集合与图论习题第一章习题.画出具有个顶点地所有无向图(同构地只算一个)..画出具有个顶点地所有有向图(同构地只算一个)..画出具有个、个、个顶点地三次图..某次宴会上,许多人互相握手.证明:握过奇数次手地人数为偶数(注意,是偶数)..证明:哥尼斯堡七桥问题无解..设与是图地两个不同顶点.若与间有两条不同地通道(迹),则中是否有回路?.证明:一个连通地(,)图中≥..设是一个(,)图,δ()≥[],试证是连通地..证明:在一个连通图中,两条最长地路有一个公共地顶点..在一个有个人地宴会上,每个人至少有个朋友(≤≤).试证:有不少于个人,使得他们按某种方法坐在一张圆桌旁,每人地左、右均是他地朋友.b5E2R。
.一个图是连通地,当且仅当将划分成两个非空子集和时,总有一条联结地一个顶点与地一个顶点地边..设是图.证明:若δ()≥ ,则包含长至少是δ()地回路..设是一个(,)图,证明:()≥,则中有回路;()若≥,则包含两个边不重地回路..证明:若图不是连通图,则是连通图..设是个(,)图,试证:()δ()·δ()≤[()]([()]),若≡,,( )() δ()·δ()≤[()]·[()],若≡( ).证明:每一个自补图有或个顶点..构造一个有个顶点而没有三角形地三次图,其中≥..给出一个个顶点地非哈密顿图地例子,使得每一对不邻接地顶点和,均有≥.试求中不同地哈密顿回路地个数..试证:图四中地图不是哈密顿图..完全偶图,为哈密顿图地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菱形面体地表面上有无哈密顿回路?.设是一个(≥)个顶点地图.和是地两个不邻接地顶点,并且≥.证明:是哈密顿图当且仅当是哈密顿图..设是一个有个顶点地图.证明:若>δ(),则有长至少为δ()地路..证明具有奇数顶点地偶图不是哈密顿图..证明:若为奇数,则中有()个两两无公共边地哈密顿回路..中国邮路问题:一个邮递员从邮局出发投递信件,然后返回邮局.若他必须至少一次走过他所管辖范围内地每条街道,那么如何选择投递路线,以便走尽可能少地路程.这个问题是我国数学家管梅谷于年首先提出地,国外称之为中国邮路问题.p1Ean。
哈工大集合论习题

第一章 习题1.写出方程2210x x ++=的根所构成的集合。
2.下列命题中哪些是真的,哪些为假 3设有n 个集合12,,,n A A A 且121n A A A A ⊆⊆⊆⊆,试证:12n A A A ===4.设{,{}}S φφ=,试求2S?5.设S 恰有n 个元素,证明2S有2n个元素。
6.设A 、B 是集合,证明:(\)()\A B B A B B B φ=⇔=7.设A 、B 是集合,试证A B A B φ=⇔=∆8. 设A 、B 、C 是集合,证明:()()A B C A B C ∆∆=∆∆9.设A 、B 、C 为集合,证明\()(\)\A B C A B C =10.设A ,B ,C 为集合,证明: ()\(\)(\)A B C A C B C =11.设A,B,C 为集合,证明:()\(\)(\)A B C A C B C =12.设A,B,C 都是集合,若A B A C =且A B B C =,试证B=C 。
13.设A,B,C 为集合,试证:(\)\(\)\(\)A B C A B C B =14.设X Y Z ⊆⊆,证明\(\)(\)Z Y X X Z Y =15.下列命题是否成立? (1)(\)\(\)A B C A B C =(2)(\)()\AB C A B C =(3)\()()\A B C A B B = 16.下列命题哪个为真? a)对任何集合A,B,C ,若AB BC =,则A=C 。
b)设A,B,C 为任何集合,若A B A C =,则B=C 。
c)对任何集合A,B ,222A BAB =。
d)对任何集合A,B ,222A B AB =。
e)对任何集合A,B ,\22\2A BA B =。
f)对任何集合A,B ,222A BAB∆=∆。
17.设R,S,T 是任何三个集合,试证:(1)()()S T S T S T ∆=∆;(2)()()()R S T R S R T ∆⊇∆∆;(3)()()()()()R S R T R ST R S R T ∆∆⊆∆⊆∆∆;(4)()()()RS T RS R T ∆⊇∆ 18.设A 为任一集,{}IB ξξ∈为任一集族(I φ≠),证明:()()IIA B A B ξξξξ∈∈=19.填空:设A,B 是两个集合。
哈工大电路习题答案

第十三章 习题13.1 在图示网络的图中,问下列支路集合哪些是割集?哪些不是割集?为什么?(1)1、3、5;(2)2、3、4、7、8;(3)4、5、6;(4)6;(5)4、7、9;(6)1、3、4、7。
图 题13.1图 题13.213.2 在图示网络的图中,任选一树,指出全部的基本回路的支路集合和全部基本割集的支路集合。
13.3 设某网络的基本回路矩阵为⎥⎥⎥⎦⎤⎢⎢⎢⎣⎡--=100100010111001110B(1) 若如已知连支电流44=i A,55=i A,66=i A ,求树支电流。
(2) 若已知树支电压11=u V ,22=u V ,33=u V ,求连支电压。
(3) 画出该网络的图。
13.4 网络的图如图所示,已知部分支路电流。
若要求出全部支路电流应该怎样补充已知条件?图 题13.41u 图 题13.513.5 网络的图如图所示,已知其中的三条支路电压,应该怎样补充已知条件,才能求出全部未知支路电压?13.6 设某网络图的关联矩阵为⎥⎥⎥⎦⎤⎢⎢⎢⎣⎡-----=010110000101101110001A取1,2,3支路为树支,写出基本割集矩阵。
13.7 某网络图的基本割集矩阵为⎥⎥⎥⎥⎦⎤⎢⎢⎢⎢⎣⎡------=00111000011101001110001010010001C 画出对应的网络的图。
13.8 已知某网络图的基本回路矩阵⎥⎥⎥⎥⎦⎤⎢⎢⎢⎢⎣⎡----=10111000011101001100001001100001B 试写出此网络的基本割集矩阵C 。
13.9 某网络有6条支路,已知3条支路的电阻分别是Ω=21R ,Ω=52R ,Ω=103R ;其余3条支路的电压分别是44=u V ,65=u V ,126-=u V 。
又知该网络的基本回路矩阵为⎥⎥⎥⎦⎤⎢⎢⎢⎣⎡-----=110100*********001B试求全部支路电流。
13.10 图示网络的图,根据所选的树,列出独立的KCL 方程和独立的KVL 方程,并写成矩阵形式。
哈工大概率论练习题

哈工大概率论练习题第一章随机事件与概率4.已知P(A)=P(B)=P(C)=0.25, P(AB)=0, P(AC)=P(BC)=1/16,则A,B,C 都不发生的概率为_____5. 设两个相互独立的事件A 和B 都不发生的概率为1/9,A 发生B 不发生的概率与B 发生而A 不发生的概率要等,则P(A)=____6. 设A,B,C 两两独立,则A,B,C 相互独立充分必要条件是()A. A 与BC 独立B.AB 与A ∪C 独立C. AB 与AC 独立D. A ∪B 与A ∪C 相独立7. 设事件A,B 满足P(A)=0.5, P(B)=0.6, P(B|A )=0.6, 则P (A ∪B )=_____8. 事件 A,B 满足P(A)=P(B)=0.5,P(A| B )=P(B),则下列正确的是()A. P(AB)=0.25B. P(A-B)=0.75C. P(A B -)=0.5D. P(A ∪B ) =19. 设事件A,B 仅发生一个的概率为0.3, 且P(A)+P(B)=0.5,则A,B 至少有一个不发生的概率为_____10. 设事件A,B 相互独立,事件B,C 互不相容,事件A 与C 不能同时发生,且P(A)=P(B)=0.5, P(C)=0.2,则事件A,B 和C 中仅C 发生或仅C 不发生的概率为_____11. 设A,B,C 为三个事件且A,B 相互独立,则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 若P(C)=1,则AC 与BC 也独立B. 若P(C)=1, 则A ∪C 与B 也独立C. 若P(C)=1,则A-C 与A 也独立D. 若C 属于B,则A 与C 也独立12. 若事件A,B,C 相互独立,且P(A)=0.25,P(B)=0.5,P(C)=0.4,则A,B,C 至少有一个不发生的概率是_______13. 设事件A 和B 满足P(B|A)=1,则()A. A 是必然事件B. P (A|B ) =0C. B ?AD. A ?B14. 在投掷一枚均匀硬币的4次独立试验中,若已知至少1次已经反面朝上,则这时得到至少 3次正面朝上的概率为______15. 已知P (B )>0,A 1A 2=¢,则下列各式中不正确的是()A. P(A 1A 2|B)=0B. P(A 1∪ A 2|B)=P(A 1|B)+P(A 2|B)C. P (1A 2A |B)=1D. P(1A ∪2A |B)=116.设A,B 为两事件,且P(A)=P,P(AB)=P(AB ),则P(B)=_____17.设A,B 为两个事件,P(A)≠P(B)>0,且B 属于A,则()一定成立 A. P(A|B)=1 B.P(B|A)=1 C. P(B|A ) =1 D. P(A|B )=018. 已知P(A)=0.5,P(B)=0.6,P(B|A)=0.8则P(A ∪B)=_____19. 设事件A 与BA 互不相容,且P(A)=P, P(B)=q, 求下列事件的概率,则P(A B )=______20. 5人以上以摸彩的方式决定谁能得一张电影票,今设Ai 表示第 i 个人摸到(i=0,1,2,3,4,5),则下列结果中有一个是对的,它是()A. P(A 3|1A 2A )=1/3B. P(1A A 2)=1/5C. P(1A A 2)=1/4D. P(A 5)=1/521.若P(A|C )≥P(B|C),P(A|C )≥P(B|C ) 则下列()成立A. P(A) ≥P(B)B. P(A)=P(B)C. P(A)≤P(B)D.P(A)=P(B)+P(C)22. 设相互独立的三个事件A,B,C 满足条件:P(A)=0.4 ,P(B)=0.5 ,P(C)=0.5,则P(A-C|AB ∪C)=______23.设AB ?C,则()成立 A. C ?AB B. A ?C 且B ?C C.B A ? C ? D.A C ?或B ?C24. 已知P(A)=P(B)=P(C)=0.25,P(AB)=P(AC)=P(BC)=1/8,P(ABC)=1/16,则A,B,C 恰有一个发生的概率为_______25. 设A,B 为任意两个事件,则下列关系成式立的是()A. (A ∪B )-B=AB. (A ∪B )-B ?AC. (A ∪B )-B ?AD. (A-B) ∪B=A26. 设事件A,B 满足P(B|A)=P(B |A )=0.2,P(A)=1/3,则P(B)=____27. 对于任意两事件A,B ,与A ∪B=B 不等价的是()A. A ?BB. B ?AC. A B =¢D. A B=¢28. 设事件A,B 满足:P(B|A)=P(B |A )=1/3,则P(B)=______29. 设0<p(a)<1,0<p(b)<="">A. A 与B 独立B. P(B|A)=P(B|A )C. A 与B 互不相容D.P(A|B )=P(A|B)30. 在区间(0,1)中随意地取两个数则“两数之和小于6/5”的概率为_______31. 在一张打上方格的纸上随机地投一枚硬币,若方格的长度为a,硬币的直径为2b(2b<a)且硬币落在每一处的是等可能的则硬币与方格线不相交的概率为_____< p="">32. 在有三个小孩的家庭中,已知至少有一个女孩子,求该家庭中至少有一个男孩子的概率_______33. 两人约定上午9点到10点在公园见面,试求一人要等另一个人半小时以上的概率_____34. 随机事件A ?B,0<p(a)<="">A. P(A ∪B)=P(A)B. P(AB)=P(A)C. P(B-A)=P(B)-P(A)D. P(B|A)=P(B)第二章条件概率与独立性1. 某炮台上有三门炮,假定第一门炮的命中率为0.4,第二门炮的命中率为0.3,第三门炮的命中率为0.5,今三门炮向同一目标各发射一发炮弹,结果有两弹中靶,求第一门炮中靶的概率?2.甲袋中有2个白球,3个黑球,乙袋中有3个白球2个黑球,从甲袋中取出一个放入乙袋,再从乙袋中任取一个,若放入乙袋的球和从乙袋中取出的球是同色的,求放入乙袋的是黑球的概率?3.袋中有8个正品,2个次品,任取3个,取后不入回,若第3次取到的次品,求前2次取到的是正品概率。
第六章部分习题答案

第六章部分习题答案第七题原题:在这道习题中,我们探讨CRC的某些性质。
对于在6.2.3节中给出的⽣成多项式G(=1001),回答下列问题: a.为什么它能够检测数据D中的任何单⽐特差错? b.上述G能够检测任何奇数⽐特差错吗?为什么?解题思路:本题思路很简单,将题⽬转换⼀下,就是⼀个能被G模2整除的数,如果突然增⼤某个值,那么它还能被G模2整除吗?注意:根据第六章内容,模2运算加不进位、减不借位,因此可以认为都是增⼤某个值。
a问题解答:如果第i位⽐特被翻转,则被校验的数⼤⼩变为:K = (D * 2r)XOR R + 2i,其中(D * 2r)XOR R这部分能被G模2整除,剩下的2i是否能被G模2整除呢?答案是不能,因为G中有2位是1,明显是除不尽的。
b问题解答:可以注意到,G=1001这个数能被11模2整除,但是任何包含奇数个1的数(这些1不必要连续)不能被11模2整除。
因此能够检测出来。
第⼋题原题:在6.3节中,我们提供了时隙ALOHA效率推导的概要。
在本习题中,我们将完成这个推导。
a.前⾯讲过,当有N个活跃节点时,时隙ALOHA的效率是Np(1-p)N-1。
求出使这个表达式最⼤化的p值p*。
b.使⽤在(a)中求出的p值,令N接近于⽆穷,求出时隙ALOHA的效率。
(提⽰:当N接近于⽆穷时,(1 - 1/N)N接近于1/e。
)解题思路:涉及到⼀些⾼等数学求导和极限的知识。
a问题解答:对于⼀个连续函数的最⼤值,我们可以通过求导的⽅式来计算,原式 f(p) = Np(1-p)N-1则其导数 f`(p) = (Np)`(1-p)N-1 - Np((1-p)N-1)`= N(1-p)N-1 - Np(N - 1)(1-p)N-2= N(1-p)N-2((1 - p) - p(N - 1))= N(1-p)N-2(1 - pN)当导数为0时,能取到最⼤值,则此时p=1/N,即p*=1/N。
b问题解答:将a问题求出的p*带⼊原式,变形为N*1/N(1 - 1/N)N-1=(1 - 1/N)N-1。
哈工大集合论与图论第六章作业题答案

第六章图的基本概念P习题2061.画出具有4个顶点的所有无向图(同构的只算一个)。
11个2.画出具有3个顶点的所有有向图(同构的只算一个)。
16个3.画出具有4个、6个、8个顶点的三次图。
略4.某次宴会上,许多人互相握手。
证明:握过奇数次手的人数为偶数(注意,0是偶数)。
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图论问题,然后用握手定理的推论。
P习题2091.设u与v是图G的两个不同顶点。
若u与v间有两条不同的通道(迹),则G 中是否有圈?若u与v间有两条不同的通道,G中无圈若u与v间有两条不同的迹,G中有圈2.证明:一个连通的(p,q)图中q≥p-1。
数学归纳法3.设G是一个(p,q)图,且2/)2>p-q,则G是连通的。
p)(1(-6.在一个有n个人的宴会上,每个人至少有m个朋友(2≤m≤n)。
试证:有不少于m+1个人,使得他们按某种方法坐在一张圆桌旁,每人的左、右均是他的朋友。
证明: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图论问题,就和下面的题一样了。
8.设G是图。
证明:若δ(G)≥2,则G包含长至少是δ(G)+1的圈。
这两个题和这个题一样的证明方法。
P习题2161.证明:若图G不是连通图,则G c 是连通图。
2.证明:每一个自补图有4n或4n+1个顶点。
P习题2281.给出一个10个顶点的非哈密顿图的例子,使得每一对不邻接的顶点u和v,均有:degu+degv≥9。
下图中任意一对不邻接的顶点u和v,均有:degu+degv≥9。
2.试求Kp中不同的哈密顿圈的个数。
(p-1)!/24.完全偶图Km,n为哈密顿图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10.证明具有奇数顶点的偶图不是哈密顿图。
哈工大2006年秋季学期《集合论与图论》试题

哈工大2006年秋季学期《集合论与图论》试题哈工大 2006年秋季学期《集合论与图论》试题本试题满分90,平时作业分满分10分。
一、(10分,每小题1分)判断下列各命题真伪(真命题打“√”号,假命题打“×”号):1.从{1,2,3}到{4,5}共有9个不同的映射。
()2.从{1,2,3}到{4,5}共有5个不同的满射。
()3.从{4,5}到{1,2,3}共3个不同的单射。
()4.集合{1,2,…,10}上共有2100个不同的二元关系。
()5.如果A为可数集,则2A也是可数集合。
()6.欧拉图中没有割点。
()7.有向图的每一条弧必在某个强支中。
()8.P为正整数,Kp的顶点连通度为P-1。
()9.(P,P)连通图至少有2个生成树。
()10.每个有2个支的不连通图,若每个顶点的度均大于或等于2,则该图至少有2个圈。
()二、(20分,每小题2分)计算题。
对每一小题给出计算结果:1.{1,2,…,n}上有多少个反自反且对称的二元关系?()2.把置换123456789579413826分解成循环置换的乘积。
()3.计算下面两个图G1和G2的色数。
()G1:G2:(答:G1的色数为,G2的色数为)4.设X为集合,R为X上的偏序关系,计算1iiR ∞=等于什么。
()5.求下面的有向图D的邻接矩阵和可达矩阵。
D=-------------------:()6.一个有向图D=(V,A)满足什么条件是V到V的一个映射的图?()7.P个顶点的无向连通图G的邻接矩阵中至少有多少个1?()8.设X为n 个元素的集合,X上有多少个二元运算?()9.9个学生,每个学生向其他学生中的3个学生各送一张贺年卡。
确定能否使每个学生收到的卡均来自其送过卡的相同人?为什么?()10.某次会议有100人参加,每人可以是诚实的,也可能是虚伪的。
已经知道下面两项事实:(1)这100人中至少有一人是诚实的;(2)任两人中至少有一人是虚伪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树及割集习题课1课堂例题例1 设T 是一棵树,T 有3个度为3顶点,1个2度顶点,其余均是1度顶点。
则(1)求T 有几个1度顶点(2)画出满足上述要求的不同构的两棵树。
分析:对于任一棵树T ,其顶点数p 和边数q 的关系是:1q p =-且1deg()2ipi v q ==∑,根据这些性质容易求解。
解:(1)设该树T 的顶点数为p ,边数为q ,并设树T 中有x 个1度顶点。
于是1deg()33122ipi v x q ==⨯+⨯+=∑且31p x =++,1q p =-,得5x =。
(2)满足上述要求的两棵不同构的无向树,如图1所示。
图1例2设G 是一棵树且()G k ∆≥,证明G 中至少有k 个度为1顶点。
证:设T 中有p 个顶点,s 个树叶,则T 中其余p s -个顶点的度数均大于等于2,且至少有一个顶点的度大于等于k 。
由握手定理可得:1222()2(1)pi i q p deg v p s k s ==-=≥--++∑,有s k ≥。
所以T 中至少有k 个树叶 。
习题例1 若无向图G 中有p 个顶点,1p -条边,则G 为树。
这个命题正确吗为什么解:不正确。
3K 与平凡图构成的非连通图中有四个顶点三条边,显然它不是树。
例2设树T 中有2n 个度为1的顶点,有3n 个度为2的顶点,有n 个度为3的顶点,则这棵树有多少个顶点和多少条边解:设T 有p 个顶点,q 条边,则123161q p n n n n =-=++-=-。
由deg()2v Vv q ∈=∑有:1223322(61)122n n n q n n ⨯+⨯+⨯==-=-,解得:n =2。
故11,12q p ==。
例3证明恰有两个顶点度数为1的树必为一条通路。
证:设T 是一棵具有两个顶点度数为1的(,)p q 树,则1q p =-且1deg()2pii v q ==∑2(1)p =-。
又T 除两个顶点度数为1外,其他顶点度均大于等于2,故211deg()2deg()2(1)p p iii i v v p -===+=-∑∑,即21deg()2(2)p ii v p -==-∑。
因此2p -个分支点的度数都恰为2,即T 为一条通路。
例4 画出具有4、5、6、7个顶点的所有非同构的无向树。
解:4个顶点的非同构的无向树有两棵,如图21(),()a b 所示; 5个顶点的非同构的无向树有3棵,如图21(),(),()c d e 所示。
(a ) (b) (c) (d) (e)图26个顶点的非同构的无向树有6棵,如图3所示。
图37个顶点的非同构的无向树有11棵,如图4所示。
所画出的树具有6条边,因而七个顶点的度数之和应为12。
由于每个顶点的度数均大于等于1,因而可产生以下七种度数序列127(,,,)d d d L :(1)1111116;(2)1111125;(3)1111134;(4)1111224;(5)1111233;(6)1112223;(7)1122222。
在(1)中只有一个星形图,因而只能产生1棵树1T 。
在(2),(3)中有两个星形图,因而也只能各产生1棵非同构的树,分别设为 23,T T 。
在(4),(5)中有三个星形图,但三个星形图是各有两个是同构的,因而各可产生两棵非同构的树,分别设为45,T T 和67,T T 。
在(6)中,有四个星形图,有三个是同构的,考虑到不同的排 列情况,共可产生三棵非同构的树,设为8910,,T T T 。
在(7)中,有五个星形图,都是同构的,因而可产生1棵树, 设为11T 。
七个顶点的所有非同构的树111T T :如图2所示。
T 1 T 2 T 3 T 4 T 5 T 6T 7 T 8 T 9 T 10 T 11图4例5设无向图G 是由(2)k k ≥棵树构成的森林,至少在G 中添加多少条边才能使G 成为一棵树解:设G 中的k 个连通分支为:12,,,k T T T L ,i v ∈i T ,1,2,,i k =L 。
在G 中添加边1{,}i i v v +,1,2,,1i k =-L ,设所得新图为T ,则T 连通且无回路,因而T 为树。
故所加边的条数1k -是使得G 为树的最小数目。
例6 证明:任意一棵非平凡树都是偶图。
分析:若考虑一下数据结构中树(即有向树)的定义,则可以很简单地将树中的顶点按层次分类,偶数层顶点归于顶点集0V ,奇数层顶点归于顶点集1V ,图G 中每条边的端点一个属于0V ,另一个属于1V ,而不可能存在关联同一个顶点集的边。
同理,对于无向树,可以从任何一个顶点V 出发,给该树的顶点标记奇偶性,例如,v 标记0,与v 相邻的顶点标记1,再给与标记为1的所有相邻的顶点标记0,依次类推,直到把所有的顶点标记完为止。
最后,根据树的性质证明,任何边只可能关联1V (标记为 1的顶点集)和0V (标记为0的顶点集)之间的顶点。
证1从任何一个顶点v 出发,给该树的顶点做标记,v 标记0,与v 相邻的顶点标记1,然后再给与标记为1的所有顶点相邻的顶点标记0,……,依次类推,直到把所有的顶点标记完为止。
下面证明:对于任何边只能关联1V (标记为1的顶点集)和0V (标记为0的顶点集)之间的顶点。
不妨假设,若某条边e 关联1V 中的两个顶点,设为1v 和2v ,又因为根据上述的标记法则,有1v 到v 的路1P 和2v 到v 的路2P 。
设1P 与2P 离1v 和2v 最近的顶点为u ,所以,树中存在回路:11221v PuP v ev ,与树中无回路的性质矛盾。
所以,任意边只能关联1V (标记为1的顶点集)和0V (标记为0的顶点集)之间的顶点。
所以,任意一棵非平凡树都是偶图。
证2 设T 是任一棵非平凡树,则T 无回路,即T 中所有回路长都是零。
而零是偶数,故由偶图的判定定理可知T 是偶图。
例7(1)一棵无向树有i n 个度数为i 的顶点,1,2,,i k =L 。
23,,,k n n n L 均为已知数,问1n 应为多少(2)在(1)中,若(3)r n r k ≤≤未知,()j n j r ≠均为已知数,问rn 应为多少解:(1)设T 为有p 个顶点,q 条边无向树,则1q p =-,1ki i p n ==∑。
由握手定理:1deg 2pii vq ==∑,有11deg 222p ki i i i v in q p =====-∑∑,即112222kki i i i in p n ===-=-∑∑。
①由式①可知:122222(2)2kkki i i i i i n in n i n ====-+=-+∑∑∑。
(2)对于3r ≥,由①可知:11(2)22k r i i i r n i n r =≠=---⎡⎤⎢⎥⎢⎥⎣⎦∑。
例8证明:任一非平凡树最长路的两个端点都是树叶。
证:设T 为一棵非平凡的无向树,12k L v v v =L 为T 中最长的路,若端点1v 和k v 中至少有一个不是树叶,不妨设k v 不是树叶,即有deg()2k v ≥,则k v 除与L 上的顶点1k v -相邻外,必存在1k v +与k v 相邻,而1k v +不在L 上,否则将产生回路。
于是11k k v v v +L 仍为T 的一条比L 更长的路,这与L 为最长的路矛盾。
故k v 必为树叶。
同理,1v 也是树叶。
例9设无向图G 中有p 个顶点,1q -条边,则G 为连通图当且仅当G 中无回路。
证:必要性:因为G 中有p 个顶点,边数1q p =-,又因为G 是连通的,由定理可知G 为树,因而G 中无回路。
充分性:因为G 中无回路,又边数1q p =-,由定理可知G 为树,所以G 是连通的。
例10设G 是一个(,)p g 图,证明:若g p ≥,则G 中必有回路。
证:(1)设G 是连通的,则若G 中无回路,则G 是树,故1q p =-与q p ≥矛盾。
故G 中必有回路。
(2)设G 不连通,则G 中有(2)k k ≥个分支,12,,,k G G G L 。
若G 中无回路,则G 的各个分支(1,2,,)i G i k =L 中也无回路,于是各个分支都是树,所以有:1i i q p =-,1,2,,i k =L 。
相加得:(2)q p k k =-≥与q p ≥矛盾,故G 中必有回路。
综上所述,图G 中必有回路。
例11设12,,,p d d d L 是p 个正整数,2p ≥,且122pi i d p ==-∑。
证明存在一棵顶点度数为12,,,p d d d L 的树。
证:对顶点p 进行归纳证明。
当2p =时,122222d d +=⋅-=,则121d d ==,故以12,d d 为度数的树存在,即为一条边。
设对任意1p -个正整数121,,,p d d d -L ,只要112(1)2p i i d p -==--∑,则存在一棵顶点度数为121,,,p d d d -L 的树。
对p 个正整数'''12,,,pd d d L ,若有'122pi i d p ==-∑,则'''12,,,p d d d L 中必有一个数为1,必有一个数大于等于2;不妨设''11,2p d d =≥,因此对1p -个正整数''''231,,,,1p pd d d d --L ,有1''2(1)2(1)2p i p i d d p -=+-=--∑,故存在一棵顶点度数为''''231,,,,1p p d d d d --L 的树'T 。
设'T 中u 的度数为'1p d -,在'T 中增加一个顶点v 及边{,}u v ,得到一个图T ,则T 为树。
又T 的顶点度数为'''12,,,pd d d L ,故由归纳法知原命题成立。
例题例1 G 的一条边e 不包含在G 的任一回路中当且仅当e 是G 的桥。
分析:这个题给出了判断桥的充要条件,应该记住。
证:必要性:设e 是连通图G 的桥,e 关联的两个顶点是u 和v 。
若e 包含在G 的一个回路中,那么除边e uv =外还有一条分别以u 和v 为端点的路,所以删去边e 后,G 仍是连通的,这与e 是桥相矛盾。
充分性:若边e 不包含在G 的任意回路中,则连接顶点u 和v 只有边e ,而不会有其它连接u 和v 的路。
因为若连接u 和v 还有不同于边e 的路,此路与边e 就组成了一条包含边e 的回路,从而导致矛盾。
所以,删去边e 后,u 和v 就不连通了,故边e 是桥。
例2设G 是连通图,满足下面条件之一的边应具有什么性质(1)在G 的任何生成树中; (2)不在G 的任何生成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