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压强——切割专题(提高型)及答案

合集下载

(物理)物理压强提高训练含解析

(物理)物理压强提高训练含解析

(物理)物理压强提高训练含解析一、压强1.如图所示.将圆柱体甲.乙放在水平面上,已知ρ甲 >ρ乙,若沿水平方向切除相同的高度Δh,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余下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与切去部分高度Δh的关系是A.B.C.D.【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及图知道,ρ甲>ρ乙、h甲>h乙,由p=ρgh知道p甲>p乙,所以开始时甲图线在乙图线的上面,若沿水平方向切除相同的高度△h,由于ρ甲>ρ乙,所以△p甲>△p乙,即甲的压强减小的快,但由于甲的高度大于乙的高度,所以,甲的压强不可能比乙先变成零,故只有D正确。

2.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蚊子尖尖的口器,可以增大压力B.液体从容器侧壁的孔喷出,说明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C.用吸管吸饮料,利用大气压把饮料“吸”入口中D.口吹硬币跳越木块,利用流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大的原理【答案】C【解析】【分析】(1)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2)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侧壁有压强;(3)吸管吸饮料时,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进吸管里;(4)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详解】A.蚊子有尖尖的口器,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错误;B.液体从容器侧壁的孔喷出,说明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故B错误;C.用吸管吸饮料时,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管内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入人的口中,利用大气压,故C正确;D.在硬币上方沿着与桌面平行方向用力吹一口气,硬币上方气流速度大于下方的气流速度,硬币上方的气体压强小于下方的气体压强,从而产生向上的“升力”,所以,口吹硬币跳越木块,利用了流体在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的原理.故D错误.【点睛】本题是事例都是生活中的常用的现象,利用生活现象考查物理知识,体现物理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体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3.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甲、乙容器内装有质量不相等的同种液体,且两容器内液体的液面相平,如图所示。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第九章压强专项--(切割类型题)包含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第九章压强专项--(切割类型题)包含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第九章压强专项--(切割类型题)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一个质量均匀的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在沿虚线方向将木块锯成A和B两部分,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A和p B,则()A. p A<p BB. p A=p BC. p A>p BD. 无法比较2.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从虚线处将其沿竖直方向截成大小不同的甲、乙两块,则两物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甲、p乙的大小关系是()A. p甲大于p乙B. p甲等于p乙C. p甲小于p乙D. 无法判断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柱体A、B 高度相等,其底面积S 的大小关系为S A>S B.现分别从两柱体的上表面沿竖直方向往下切除部分后,发现A、B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压强恰好均相等。

则关于对切去部分的质量△m A、△m B以及底面积△S A、△S B 的判断,正确的是()A. △S A>△S B,△m A=△m BB. △S A>△S B,△m A>△m BC. △S A<△S B,△m A>△BD. △S A<△S B,△m A<△m B4.如图所示,一个密封的圆台状容器,内装一定质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现把它倒置过来,则()A.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减小B.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C.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小D.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减小5.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虚线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若此时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原先对地面的压强P、P乙和压力F甲、F乙的关系是()甲A. P甲<P乙F甲>F乙B. P甲<P乙F甲<F乙C. P甲>P甲F甲>F乙D. P甲>P乙F甲<F乙二、多选题6.将一块质地、厚度均匀的厚塑料板切成一个直角三角板。

如图所示,把三角板的斜边朝下立放在桌面上,其对桌面的压强为p1.若沿竖直方向(图中虚线所示)将该三角板切成A、B两部分且保持图中位置不变,A、B两部分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2、p3,则p1、p2、p3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 p1=p3B. p2=p3C. p1<p2D. p2>p37.如图所示,两个实心的均匀正方体A、B静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已知A的边长小于B的边长。

中考物理压强压轴题专题07叠放切割分或含解析试题

中考物理压强压轴题专题07叠放切割分或含解析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专题07叠放〔切割局部或者全部〕一、常见题目类型1.甲、乙物体互相叠放——甲放在乙上、乙放在甲上〔见图1〕:2.在甲、乙的上部沿程度〔或者竖直〕方向分别切去某一厚度〔体积或者质量〕,再将切去局部互叠在对方剩余局部的上方〔见图2〕。

3.将装有液体的容器甲放在柱形体乙上方HY ,再将圆柱体乙浸没在甲容器的酒精中〔见图3〕。

4.在两个正方体上外表施加一个竖直方向〔向上或者向下〕的力F 〔见图4〕。

二、例题【例题1】如图1所示,均匀实心正方体甲、乙放在程度地面上,甲的底面积为4×10-2米2,质量为16千克,乙的体积为1×10-3图3 图4甲乙甲乙图1图2〔b 〕图2〔a 〕米3。

求:①甲对地面的压强p ;②假设将乙叠放在甲的上方HY ,乙对甲的压强为p 1,假设将甲叠放在乙的上方HY ,甲对乙的压强为p 2,p 2=4p 1。

求乙的密度。

③当甲、乙分别平放在程度地面上时,假设分别沿程度方向切去一样的体积V ,那么求甲、乙对地面压强变化量△p 甲与△p 乙的比值。

【答案】①3920pa ;②4103kg/m 3;③1/8。

【解析】①p 甲=F 甲/S 甲=G 甲/S 甲=16kg /4102m 2=3920pa②将乙叠放在甲的上方HY ,乙对甲的压强为p 1=F 乙/S 乙=G 乙/S 乙 将甲叠放在乙的上方HY ,甲对乙的压强为p 2=G 甲/S 乙 因为p 2=4p 1 即G 甲/S 乙=4G 乙/S 乙 所以G 甲=4G 乙 m 甲g =4ρ乙gV 乙ρ乙=m 甲/4V 乙=16kg/4103m3=4103kg/m 3③甲的密度ρ甲=m 甲/V 甲=16kg /8×10-3m 3=2×103kg/m 3甲、乙密度之比:ρ甲/ρ乙=1/2,甲、乙底面积之比:S 甲/S 乙=4/1甲乙图1当沿程度方向切去一样的体积V时,甲、乙切去的厚度之比:△h甲:△h乙=V/S甲:V/S乙=1:4甲、乙对地面压强变化量△p甲与△p乙的比值△p甲/△p乙=ρ甲gh甲/ρ乙gh乙=1/8【例题222,但高度未知。

中考物理压力与压强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及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压力与压强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及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甲对水平面的压强比乙小,下列方案中一定能使甲对水平面压强大于乙的有方案:①将甲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在甲剩余部分上方②将乙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在甲的上方③将乙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半,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在甲的上方A.0个B.1个C.2个D.3个【答案】B【解析】【详解】①将甲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在甲剩余部分上方,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根据公式p=FS可知甲对地面的压强变为原来的2倍,而乙对地面的压强没变,甲对水平面压强不一定大于乙对水平面压强;②将乙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在甲的上方,此时因为乙对地面的压力和受力面积都变为了原来的二分之一,根据公式p=FS可知乙对地面的压强不变,而对甲来说受力面积没变,压力增大,所以甲对地面的压强增大,但甲对水平面压强不一定大于乙对水平面压强;③将乙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半,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在甲的上方,此时乙对地面的压力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而受力面积不变,根据公式可知乙对地面的压强将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甲此时对地面的压力为12G乙 G甲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力,而甲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小于乙跟地面的受力面积,所以根据p=FS可知甲对水平面压强一定大于乙对水平面的压强.故选B.2.两个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厚度,使剩余的厚度相同,剩余的压力相同,则甲乙切去的质量Δm甲、Δm乙和甲乙的密度满足的关系是()A .ρ甲>ρ乙,Δm 甲>Δm 乙B .ρ甲<ρ乙,Δm 甲>Δm 乙C .ρ甲<ρ乙,Δm 甲<Δm 乙D .ρ甲>ρ乙,Δm 甲<Δm 乙【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mg F G Vg gSh p gh S S S S Sρρρ====== 切割之前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p p =甲乙即gh gh ρρ=甲甲乙乙由图可知h h 甲乙<所以ρρ甲乙>由图知S 甲乙<S在切割之前p p =甲乙所以由F pS =可知,切割之前甲、乙对地面的压力F F 甲乙<因为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且G mg =,所以,切割之前m m 甲乙<当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厚度,剩余的压力相同,即F F =甲剩乙剩则甲、乙剩余部分的质量m m =甲剩乙剩根据切去的质量-m m m ∆=剩得m m ∆∆甲乙<故D 正确,ABC 错误; 故选D 。

中考物理总复习固体压强切割问题专项练习(有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固体压强切割问题专项练习(有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固体压强切割问题专项练习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此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

现沿水平虚线切去上面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 。

比较此时甲、乙剩余部分的质量m 甲和m 乙以及对地面的压强p 甲和p 乙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m 甲可能小于m 乙,p 甲一定小于p 乙B .m 甲一定小于m 乙,p 甲一定小于p 乙C .m 甲一定大于m 乙,p 甲可能等于p 乙D .m 甲一定大于m 乙,p 甲一定小于p 乙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各自沿水平或竖直切去部分,此时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甲、p 乙。

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均沿竖直方向切,如果它们原来的密度相等,切去相等体积后,p 甲一定小于p 乙B .均沿竖直方向切,如果它们原来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切去相等厚度后,p 甲可能等于p 乙C .均沿水平方向切,如果它们原来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切去后使剩余厚度相等,p 甲可能大于p 乙D .均沿水平方向切,如果它们原来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切去相等厚度后,p 甲一定大于p 乙 3.如图所示,甲、乙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质量均匀的长方体,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

它们的高度之比:3:2h h =甲乙,底面积之比:3:4S S =乙甲,下列有关甲、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的密度之比是3∶2第 2 页 共 11 页B .将甲、乙分别沿竖直方向切相同的厚度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不相等C .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相同的体积后,两长方体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之比:2:1P P∆∆=乙甲 D .若两物体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质量并分别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强小于乙对地面的压强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甲对地面的压强小于乙对地面的压强。

沿竖直方向在两个正方体上分别切去一部分(都没有切完),若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关于甲、乙正方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p p =甲乙B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p p 甲乙>C .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一定F F ∆<∆甲乙D .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一定F F ∆=∆甲乙5.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p 甲、p 乙。

八年级下物理——压强切割问题

八年级下物理——压强切割问题

八年级下物理——压强切割问题(共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压强公式:P=F/S P=ρgh压强变化量公式:△P=△F/S △P=ρg △h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P 甲>P 乙思路:设截去的高度就是乙的高度,乙全部截去之后对地面的压强是零,甲截去乙的高度后,对地面的压强不等于零,所以甲剩余的压强大于乙2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放在相同的海绵上,甲的凹陷程度比较深。

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对海绵的凹陷程度如图所示,则(C )A. 甲切去的质量一定比乙小B.它们切去的质量一定相同B. 甲切去的高度一定比乙大 D.它们切去的高度一定相同思路:原来P 甲>P 乙,所以甲减少的压强要比乙多才能使P ’甲=P ’乙:△P 甲>△P 乙是突破点,由△P 甲>△P 乙△F 甲/S 甲>△F 乙/S 乙因为S 甲>S 乙 hh所以 △F 甲>△F 乙所以甲切去的重力大,切去的质量大,AB 错由△P 甲>△P 乙ρ甲g △h 甲>ρ乙g △h 乙 由右边分析可知ρ甲<ρ乙所以△h 甲>△h 乙,所以选C3. 水平桌面上有一个质量是m 的正方体木块,木块的底面积为S ,则木块对桌面的压强P1= mg/S ;若将木块切掉一部分,如图所示。

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P2 < P1(选填“<”、“=”、“>”)。

思路:求压强的两种方法P=F/S 和P=ρgh ;斜切之后,以切去后的底为底补成柱状体比较原图和补上后:由P=ρgh ,密度和高度都相同,所以P 原=P 补,比较切去后和补上后:由p=F/S 切去后压力减小,受力面积不变,所以P 切<P 补因为切去之后甲乙对海绵的压强相等,所以P切<P原4.如图所示,竖直切除该物体右边阴影区域,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会减小由P=ρgh 切去阴影域后剩余部分和位置1对桌面的压强相同 P2剩余=P1,由P=F/S 位置1和位置2的压力相同,位置2受力面积小于位置1,所以位置2压强大于位置1 P2>P1所以P2剩余<P2。

压力压强切割之十六种切割问题

压力压强切割之十六种切割问题

固体切割之十六种切割问题【压力压强之十六种切割问题】:分类:在切割问题中,我们一般会遇到水平与竖直切割的问题,每个问题都有切质量与切厚度两种:(1)两水平囲目磅憐吩的M磁<2)水平删目驅吩的励购水平切割相鯛度Y(3)两个物体,水平切割相同厚度后切下部分放费到对方剩余部分上面,压力睑(4)两囱诲⑸ 两水平關目^瞬盼的比较(6)两水平劇目瞬吩的勧幟水平切割相同廣量Y<7)两水平囲目盼礙丽畴吩上面,砂t诲⑻两水平囲目^盼礙丽畴吩上面,盹诲<9)两牛州札竖直切酬目同B度后剩盼的压强购(10)两个物体,竖直切封相同惇度后剩余部分的压力比较竖直切割相同厚度〕(11)两竝WB鯛^OTF部分僵盼上面,Ebtttx.(12)两墮劇目隅躺師部分豳瞬吩上瓦支(13)两葩删目盼的礎比较(14)两盼的M阚竖《切S相關量―(15)两举州札竖直切割相議暹后切下部分放盖到对方剩余制分上面,压加儉(16〉两葩劇目咅吩謳到砺碌吩上面,刚诲【水平切割相同厚度】劭切t啲團銅目同,馭具有相似性,是水平切割t目鵰度后的励卿比较,学^完比丰1下1<有什纠何爲分析瞬思mi做饰第⑴种:水平切割ffi贈度后剩余§吩的压强匕侬1•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

现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厚度,剩余部分的压强比较,若拠寸它们攵地面的画为P八化,则()A. p =—定大于B. p =可能小于p二------- 乙C.定等于。

乙D・S可能等于P乙甲第⑵ 种:水平切酬目弱筋剩鈿吩的励城支1•如图1所示,实心,匀匀正方体甲、乙只寸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

现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偉虔,若1 加寸它们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 F M则( )A・F =—定大于F C.尸=一定等于尸B. F.—走小于F D・F 聖可能等于第(3)种二水平切割t 目同厚度后切「咅吩放蚩到对方剰鋁盼上面,放置后的压力比较1. 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

(含标准答案)固体压强切割问题专题训练(经典)

(含标准答案)固体压强切割问题专题训练(经典)

固体压强切割问题专题训练•选择题(共12小题)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沿竖直方向分别在两个正方体右侧截去一部分,使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正方体()A .剩余部分的底面积 S'甲=S'乙B .剩余部分的体积 V甲=V乙C .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 F甲=△ F乙D .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 p甲<△ p乙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力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关系是(A • p甲v P乙B • P甲=P乙C • P甲〉P乙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他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甲、乙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为乙,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力位F'甲、F'乙,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为P'甲,P'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F 甲可能大于F'乙C•△F甲一定大于△F乙B •P'甲可能小于P'乙D •△ P甲可能小于△ P乙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质量相等•若分别在甲、乙上沿水平方向截去高度相等的部分后,则剩余部分的()△ F甲、△ F乙,对地面压强变化量为△ P甲、△ PA•甲的体积可能等于乙的体积C •甲对地面压强可能等于乙对地面的压强B •甲的质量可能小于乙的质量D•甲对地面压力可能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力5•甲、乙两个圆柱体(p甲v p乙)分别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高度分别为h甲和h乙.若均沿水平方向,将两圆柱体截去相等的质量,使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则甲、乙两个圆柱体被截去前的情A '- - - -6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在甲、乙上表面中央都施加竖直方向的力是( )8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可能使甲和乙对 地面的压强相等的方法是()9 •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同.现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厚度,并将切去部分放置在对方 剩余部分的上表面,若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为 p 甲、p 乙,则()10 •甲、乙两个实心立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 p 甲v p 乙),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沿竖直方向将甲、乙两个立方体各切除一部分, 且使甲、乙两个立方体剩余部分的厚度相同, 再将切除部分分别叠放在各自剩余部分上面,则水平地面受到甲、乙的压强() A • p 甲〉p 乙 B • p 甲=卩乙C • p 甲v p 乙D •以上情况均有可能11 •均匀实心正方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甲、乙各自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 在两物体上沿竖直方向截去质量相同的部分并分别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此时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 为p 甲'、p 乙',贝U p 甲':p 乙的值()A• 一定大于1 B• 一定小于1 C • 可能等于1D• 可能小于1甲和F 乙(均小于甲、乙的重力),使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A •都竖直向上,F 甲=F 乙C • F 甲竖直向上,F 乙竖直向下,F 甲v F 乙B •都竖直向下,F 甲=F 乙D F 甲竖直向下,F 乙竖直向上,F 甲v F 乙"4甲乙7•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 正方体上表面中央施加一个竖直向上、大小相等的力V 甲〉V 乙〉V 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别在三个 F (力F 小于物体重力),则三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A • P 甲v P 乙v P 丙C • P 甲=P 乙=卩丙B • P 甲> P 乙> P 丙 D • P 甲=卩乙〉P 丙A • 将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B • 将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C • 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质量相等的部分D • 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体积相等的部分A • p 甲一定大于p 乙C • p 甲定等于p 乙B • p 甲可能小于p 乙 D • p 甲可能等于p 乙F 甲、F 乙的方向和大小关系可能是( )12 .如图所示的圆柱体甲和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m 甲=口乙,卩甲> p 乙•现准备分别在它们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部分物体后,再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以下截法中,有可能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的方法是()B .水平截去相同的体积D .按原来高度的比例,水平截去相等比例的部分高度•填空题(共 3小题)13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两个正方体的边长分别为h 甲和h 乙(h 甲〉h 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它们对地面压力变化量的关系 _____________ 为(选填 一定”或 可能” △ F 甲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F 乙(选填 大于” 等于”或小于”;若在两个正方 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质量,则截去的高度之比△ h 甲:△ h 乙为 _____________ .14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圆柱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己知r 甲=2r 乙,h 甲=2r 甲, h 乙=「乙,则甲乙的密度之比p 甲:p 乙= ______________ ,若在两个圆柱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甲乙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之比△ F 甲:△ F 乙=15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则甲、乙密度 p 甲—p 乙,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 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 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 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乙(选填:>” /”或“=”.三.解答题(共 15小题)-3316 .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 A 和B 均为实心正方体,物体 A 的体积为10 米,物体B 的边长为0.2米.物体A 的密度为2X103千克/米3,物体B 的质量为10千克.求: (1) 物体A 的质量m A .(2) 物体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 B .(3) 在保持物体 A 、B 原有放置方式不变的情况下,A.水平截去相同的高度 C .水平截去相同的质量只在竖直方向上施加一个多大的力可以让两物体对地面压强相等?B20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 5千克的实心均匀圆柱体甲、乙竖放在水平地面上.33(1) 若甲的密度为 5X10千克/米,求甲的体积 V 甲. (2) 若乙的底面积为 5X10「3米2,求乙对地面的压强 p 乙. (3) 若甲的密度和底面积为 4p 和2S ,乙的密度和底面积为5p 和S,为使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可以在它们上部分别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的 _________ (选填高度、体积或质量),并求岀它们对地面压强减小量之比△ p 甲 : △ p 乙.21 .如图(a )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实心圆柱体 A 、B 由不同材料制成,A 的密度是B 的一半.它们的高度均为 H . A的质量是B 的三分之一.如图(b )所示,若在 A 、B 上沿水平方向截去某一相同的厚度h ,并将所截去的部分均叠放17 •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 0.2米和0.3米的实心正方体 A 、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物体B 的质量为13.5千克•求: (1) 物体B 的密度.(2) 物体A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3) 若在正方体 A 、B 上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体积V 后,A 、B 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p A '和p B ',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V 的取值范围.3 十 $, , 3A 的密度为2X10千克/米,18 •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 0.2米和0.1米的实心正方体 A 、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 A 的质量是2千克,物体 B的密度为1X103千克/米 3 .求: ① 物体A 的密度PA .② 物体B 所受重力的大小 G B •③ 若在两正方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体积均△ V 的部分后,两正方体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之比319 .如图所示,甲、乙两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 他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相等, 甲的密度为1 X10千克/米 3,乙的密度为8X103千克/米3.若沿竖直方向将两正方体各切去相等的质量后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部,求岀叠放后水平地面受到甲、乙两物体的压强之比.当截去厚度h时,恰能使叠放后的物体A、B'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求:h与H之比.(可至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的中央.用分式表示)一3十22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A 和B 均为实心长方体,它们的长、宽、高如图所示•物体 A 的密度为0.8 X0千3克咪,物体B 的质量为9.6千克•求: ① 物体A 的质量;② 求长方体 A 、B 的重力之比G A : G B ・③ 若在长方体 A 、B 的右侧沿竖直方向按相同比例截取一部分长方体,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这时A 、B 剩323 .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A 、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高度分别为 0.2米和0.1米,A 的密度为2X10千克3/米,B 质量为1千克.求: ① A 的质量;② 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③ 若在正方体 A 、B 上沿竖直方向按相同比例k 截下一部分,并将截下的部分分别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这时A 、B 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请计算其对应的比例k 的值.24 •实心长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长、宽、高如图( a )所示,密度为 ① 物体的质量m. ② 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p.③ 设长方体的长为 a ,宽为b ,高度为h ,长方体原来对水平面的压强为 定厚度后(即截取 nh )如图(b ),长方体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向按比例n 截去一定长度(即截取 na )并把截下的部分叠放在剩余部分的上方后如图( c ),此时长方体对水平地面 的压强为P 2,变化的压强为 △ p 2.第一,求岀压强 P 1和P 2.(用p ,n 表示) 第二,若△ P 2=2 △ p 1,求比例n .0.8 X03千克/米3 •求:p.若在长方体上沿水平方向按比例 n 截去P 1,变化的压强为 △ p i ;若长方体沿竖直方325.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2米和0.3米的实心正方体 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的密度为2X10千克/米物体B的质量为13.5千克•求:(1)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物体B的密度.(3)在保持物体 A、B原有放置方式的情况下,为了使 A、B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甲同学的方案是:在两个正方体上方均放置一个重力为 G的物体,乙同学的方案是:在两个正方体上方沿水平方向截取相同高度①你认为 __________ 同学的方案是可行的.②确定方案后,请计算该方案下所放置的物体重力G或截取的相同高度△ h.一3十26•竖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 A和B均为实心长方体,它们的长、宽、高如图所示•物体A的密度为0.6 X0千克/米3,物体B的质量为19.2千克•求:(1)物体A的质量m A;(2)物体B对水平地面压力的大小F B ;(3)在保持物体A、B原有放置方式的情况下,并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 下表中有两种方案,请判断这两种方案是否可行,若认为不行,请说明理由;若认为行,计算所叠放物体的重力G (或所截取的质量△ m).一3十27•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 A和B均为实心长方体,它们的长、宽、高如图所示•物体A的密度为0.8 X0千克/米3,物体B的质量为8千克•求:①物体A的质量;②物体B所受重力的大小;③在保持物体 A、B原有放置方式的情况下,若沿竖直方向截取物体,并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内容判断(选填行”或不行”方案一从A的右侧截取一部分长方体叠放在B的上面(()方案二分别从A、B的右侧按相冋比例截取一部分长方体,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 )3 3 28.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A和B均为实心长方体,它们的长、宽、高如下图所示.物体A的密度为0.8 >10 kg/m ,物体B的质量为8kg .( g=10N/kg )求:(1)物体A的质量;(2)物体B所受重力的大小;(3)在保持物体A、B原有放置方式的情况下,若沿竖直方向截取物体,并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下表中有两种方案,请判断这两种方案是否可行,若认为可行,计算所截取的长度.内容判断(填行”或不行”方案一从A的右侧截取一部分长方体叠放在B的上表面3 29.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A和B均为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正方体A的边长为0.1米,密度为0.8沫03 3 3千克/米,正方体B的边长为0.2米,密度为0.5 X10千克/米•求:①正方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②在保持正方体 A、B原有放置方式的情况下,若沿竖直方向或者水平方向截取物体,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 表中有两种方案,请判断这两种方案是否可行,若认为可行,计算所截取的长度(或厚度).③计算截取的长度(或厚度)30•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 0.2米和0.1米的实心正方体 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的质量是2千克,物体 B的密度为2X103千克/米3 .求:①物体A的密度PA .②物体B所受重力的大小G B .③若沿水平方向截去物体,并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下表中有两种方案,请判断这两种方案是否可行,若认为行,计算所截去的相等体积或质量.固体压强切割问题专题训练答案解析•选择题(共12小题)1.( 2014?浦东新区模拟)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沿竖直方向分别在两个正方体右侧截去一部分,使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正方体(A .剩余部分的底面积 S'甲=S'乙C.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 F甲=△ F乙B .剩余部分的体积 V'甲=V'乙D. 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p甲<4p乙解:根据P…厂」S hg•••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相同,即p甲=卩乙,贝U p甲gh甲=卩乙gh乙,且h甲v h乙,二卩甲>卩乙;由图可知:S甲vS乙;若沿竖直方向分别在两个正方体右侧截去一部分,由于竖切后仍然是长方体固体,而且竖切后固体的密度不变,高度不变,则压强不变,.••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 p甲=△ p乙=0,故D错误;若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F甲’=1乙,;T p甲=p乙,二根据F=pS可知:剩余部分的底面积S甲’=乙,故A正确;根据V=Sh可知:剩余部分的体积V甲'vV乙',故B错误;•/ p甲=p乙,S甲vS乙;.••根据F=pS可知:两物体原来对水平面的压力:F甲v F 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F甲’=1乙';•••根据△ F=F - F'可知: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 F甲<4 F乙,故C错误. 故选A .2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力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关系是()A • P甲v P乙B • P甲=P乙C • P甲〉P乙D • 以上情况均有可能解:由于两个物体都是规则的实心正方体物体,它们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G=F,由G=mg可知:m甲=m乙,由p=可知:p甲v p乙,V由图可知:h甲> h乙,贝0 S甲> S乙,由p^—可知:p甲o< p乙0;SF G p h e当从水平方向截去相同咼度h后,由p= = = ' = p gh可知:£ S h2剩余的甲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p甲=卩甲g (h甲-h) =p甲0- p甲gh,剩余的乙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p乙=卩乙g ( h乙-h) =p乙o- p乙gh,由于p甲v p乙,p甲o v p乙o;贝U p甲与p乙的大小关系无法比较,故 D正确.故选D •3 •( 2015?普陀区一模)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他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甲、乙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为△ F甲、△ F乙,对地面压强变化量P甲、△ P乙,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力位F'甲、F'乙,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为P'甲,P'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F'甲可能大于F'乙P'甲可能小于P'乙△F甲一定大于△ F乙△P甲可能小于△ P乙解:A、设甲边长为 a,乙边长为b,则由图可知a>b,两物体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即简得:p甲a= p乙b ;截去相等高度后,甲的体积仍大于乙的体积;2 2两物体剩余质量 m甲=卩甲a (a - h), m乙=卩乙b ( b — h),;即剩余部分质量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m乙 b Lb - hj而F=G=mg ,所以剩余部分甲的压力F'甲一定大于乙的压力 F'乙;此选项错误;2 2B 、 两物体剩余质量 m 甲_卩甲a (a — h ), m 乙_卩乙b ( b — h ), —— _ ,即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B 错.m 乙 b Cb- h )C 、 根据题意,两物体的质量相等,由p_,得,甲对地面的压强小于乙对地面的压强;假设h_b ,则乙对地面的压强为零,此时甲物体对地面仍有压强,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强,可知当 h 等于某一值时,对地面的压强相等,C 对.PPF 甲 f a.=h )D 、 压力F_mg ,即F 甲_卩甲a (a — h ) g, F 乙_卩乙b ( b — h ) g,_ ----------- : --- > 1,故甲对地面的压力大于乙对F 乙 b (.b - hj地面的压力•故 D 对•故选CD .5 . ( 2 013?鼓楼区一模)甲、乙两个圆柱体( p 甲v p 乙)分别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 S 甲和S 乙,高度分别为h 甲和h 乙•若均沿水平方向,将两圆柱体截去相等的质量,使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 甲〉p 乙,则甲、乙两个B 、由P=:得两物体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 甲 a? (n — h) gp>==卩甲(a — h) g ;aP 乙 b? (b- h) gp'乙= --- : ----- : -------- =卩乙(b — h) g ; P 1 甲 _°甲(吐 _h)呂 _b (a_h) =ab - bh p f 乙 p 乙(b _ h) g a (b - h) ab _ ah即剩余部分甲对地面的压强 p'甲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强C 、截去相等咼度 h 后,2甲减少的质量为 △ m 甲_卩甲a h,甲减少的压力为 2乙减少的质量为 △ m 乙_卩乙b h,乙减少的压力为△ F 甲 P 甲a hg P 甲a P 甲a 色F 乙P 乙b% P 乙/ P 乙b bP'乙,此选项错误;z cZ2△ F 甲_ △ G 甲 _△ m 甲 g_p 甲 ahg,2所以甲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为 △F 甲一定大于乙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 △F 乙,此选项正确;D 、截去相等高度 h 后,甲减少的压强为 △ p 甲_卩甲gh,乙减少的压强为 △ p 乙_卩乙gh, 已知p 甲v p 乙,所以△ p 甲一定v △ p 乙.此选项错误.故选 C.4 . ( 2014?上海模拟)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质量相等•若分别在甲、乙上 沿水平方向截去高度相等的部分后,则剩余部分的( )A .甲的体积可能等于乙的体积B .甲的质量可能小于乙的质量C.甲对地面压强可能等于乙对地面的压强解:设甲边长为 a,乙边长为b,则由图可知 a>b ,两物体的质量相等,即33p 甲 a _ p 乙 b , a> b ,p 甲v p 乙.A 、截去相等高度后,/ (a - h)b 2(b-h)> 1,所以甲的体积仍大于乙的体积,A 错.圆柱体被截去前的情况可能是图中的()解:(1)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卩=丄=—='-''=p ghS S S S•••甲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大于乙剩余部分对水平面压强,••• p 甲〉p 乙,即P 甲gh 甲剩> P 乙 gh 乙剩;T p 甲v p 乙,•- h 甲剩〉h 乙剩.(2)•••两圆柱体截去的质量相同,• p 甲S 甲h 甲截=p 乙S 乙h 乙截,即S 甲h 甲截〉S 乙h 乙截,① 当S 甲=S 乙时,则h 甲截〉h 乙截,而h 甲剩〉h 乙剩.所以h 甲〉h 乙,故AC 不正确;② 当S 甲〉S 乙时,贝U h 甲截〉h 乙截、h 甲截=h 乙截或h 甲截v h 乙截,而h 甲剩〉h 乙剩•所以h 甲〉h 乙或h 甲v h 乙,故h 甲v h 乙,故B 可能正确;③ 当S 甲v S 乙时,贝U h 甲截〉h 乙截,而h 甲剩〉h 乙剩.所以h 甲〉h 乙,故D 不正确.故选 B .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在甲、乙上表面中央 都施加竖直方向的力 F 甲和F 乙(均小于甲、乙的重力),使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 可能是()解: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对地面的压力也相等,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S 乙〉S 甲,将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对地面的压力相等,但接触面积不变,还是S 乙〉S 甲,所以对地面的压强不可能相等.故A 错误. 因为V 甲vV 乙,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所以甲是铜块,乙是铁块,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铁块 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铜块的质量大于铁块的质量,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不变,所以压强不可能相等.故B 错误.6 . ( 2011?杨浦区二模)如图 F 甲、F 乙的方向和大小关系A .都竖直向上,F 甲=卩乙B.都竖直向下,F 甲=F 乙C. F 甲竖直向上,F 乙竖直向下,F 甲v F 乙D . F 甲竖直向下,F 乙竖直向上,解:•甲、乙的质量相等,• G 甲=G 乙,又°「V 甲v V 乙,且甲、乙都是正方体, • L 甲v L 乙,贝0 s 甲v s 乙. • P 甲> P 乙,若想使压强相等,则应减小甲的压力,增大乙的压力,因此,F 甲竖直向上,F 乙竖直向下.当两侧压强相等时,由题意得,• G 甲=G 乙,s 甲v s 乙• F 甲v F 乙•因此,只有选项 C 符合题意. 故选C .7 . ( 2011?徐汇区二模)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强相等,若分别在三个正方体上表面中央施加一个竖直向上、大小相等的力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卩=卩V 甲〉V 乙〉V 丙),它们对地面的压 F (力F 小于物体重力),则三个正方体解:由题知,V 甲〉V 乙〉V 丙,可知地面受力面积 S 甲〉S 乙〉S 丙, 现在三个正方体上表面中央施加一个竖直向上、大小相等的力,压强的变化量: •••原来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三个正方体受力 F 后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p 甲> p 乙> p 丙.故选B .D . P 甲=卩乙〉P 丙△ p 甲<4 p 乙<4 p 丙,8 . ( 2008?上海)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A .将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B .将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C .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质量相等的部分D .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体积相等的部分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质量相等的部分, 甲乙对地面的压力仍然相等, 接触面积还是 S 乙〉S 甲,所以对地面的压强不同,故C 错误.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体积相等的部分,乙减小的质量小,甲减小的质量大,两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甲小于乙,又因为与 地面的接触面积 S 乙〉S 甲,所以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相等,故D 正确•故选D .9 . ( 2015?虹口区一模)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同•现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厚度,并 将切去部分放置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若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为A . p 甲一定大于p 乙 B. p 甲可能小于p 乙C. p 甲一定等于p 乙 D . p 甲可能等于p 乙 解:最初它们对地压力相同,又 S 甲v S 乙;所以最初他们的压强关系: p 甲〉p 乙;设它们的边长分别为 a 甲、a 乙,竖直方向切去的厚度为 d , 切去相同厚度去的底面积 S 甲’=甲 (a 甲-d );乙的底面积 S 乙=a 乙(a乙-d );2甲切去部分的重 G 甲切=p 甲 gV 甲切=卩甲ga 甲d?a 甲=p 甲ga 甲d ① 同理乙切去部分的重 G 乙切=卩乙ga 乙2d ②”人 G 乙切 P 乙辭乙d所以△ p 甲= ------- =③5甲 巴甲(日甲一 d )④ :⑤结合⑤化简可得,△ P 甲由图可知, a 乙>a 甲,故 a 乙—d >a 甲—d ,所以 ---------- > 1 ;乙则厶p 甲>4 p 乙,即 △ p 甲一△ p 乙〉0⑦将切去部分放置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则此时甲的整体对地压强 此时乙的整体对地压强p 乙’=ps+ △ p 乙 ⑨p 甲p 乙'=甲 — p 乙 + △ p 甲—△ p 乙 (10)根据前面的分析可推岀 p 甲p 乙'> 0所以p 甲'> p 乙'.故选A .10 . ( 2012?松江区二模)甲、乙两个实心立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 p 甲v p 乙),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沿竖直方向将甲、乙两个立方体各切除一部分,且使甲、乙两个立方体剩余部分的厚度相同,再将切除部分分别叠放 在各自剩余部分上面,则水平地面受到甲、乙的压强()A . p 甲〉p 乙B . p 甲=p 乙C. p 甲v p 乙 D .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解:(1)实心立方体对水平地面压强:p=—=u --'1 = p ghs s s s s•••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p 甲gh 甲=卩乙gh 乙 ------------------- ① 又T p 甲v p 乙,• h 甲〉h 乙 ------------------------------------------ ②(2)设实心正方体剩余部分的厚度为h ,则底面积为s 底=h 正方体h ,•••把切掉的部分又放到物体的上方,•它们对地面的压力不变,32•对地面的压强p —一 :==「=」一「「p 甲、p 乙,则( 同理:i 1 =一P 甲g 且甲最初甲乙对地压力相等,故它们质量相等,则33p 甲a 甲=卩乙a 乙p 甲'=|甲+ △ p 甲⑧)$底h正方体h h0nP 甲h 銚 P 乙h 条 即p 甲= ---- ,p 乙= :———hh2 2 由①②两式可得:p 甲gh••• p 甲> p 乙.故选A .11. ( 2015?青浦区一模)均匀实心正方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甲、乙各自对水平地面 的压强相等•现分别在两物体上沿竖直方向截去质量相同的部分并分别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此时甲、乙剩余部 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p 甲'、p 乙',贝0 p 甲’:p 乙的值()A . 一定大于1 B. 一定小于1 C. 可能等于1 D. 可能小于1 解:沿竖直方向截去相同质量前, p 甲=p 乙;-p=…p 甲= ----- ,p 乙= ------ 即 --------- = ------s S 甲 S 乙 S 甲S 乙•.•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 •- s 甲v s 乙,m 甲v m 乙;沿竖直方向截去质量相同的部分,甲减少的质量与总质量的百分比大于乙减少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因此甲减小 的面积大于乙减小的面积,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不变,面积减小越多,压强增加越大,故 p 甲大于p 乙,贝U p 甲、p 乙的值一定大于1. 故选A .12 . ( 2012?南充自主招生)如图所示的圆柱体甲和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 m 甲=m 乙,p 甲 >卩乙•现准备分别在它们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部分物体后,再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以下截法中,有可能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解:根据公式p=「=1 =卩gh可知道,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只跟圆柱体密度和高度有关. 密度、高度都比圆柱体乙的大,所以圆柱体甲对地面的压强大.°)根据公式p==〕要使压强相等就要减小圆柱体甲对地面的压力,即减小甲的重力,增加圆柱体乙对地面的压力•因为p 甲〉p 乙,根据公式G=mg= gV 可知,B 选项中截取相同的体积,圆柱体甲减小的重力多,放在乙上就增加 了乙对地面的压力;乙减小的重力小,放在甲上就相当于减小了甲对地面的压力了•根据公式p=可知,受力面积不S变的情况下,甲的压力减小,压强减小;乙的压力增大,压强增大•截取后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相等. (2) C 选项中截取相同的质量,再放到对方上面,和以前没有变化,故C 不符合题意;(3) D 选项中,按原来高度的比例,水平截去相等比例的部分高度,原来质量相等,那么截取的质量也是一样的,再 放到对方上面,和以前没有变化,故D 不符合题意;(4)原来质量相等,即 p 甲gh 甲S 甲=卩乙gh 乙S 乙,因为h 甲〉h 乙,所以p 甲gS 甲v p 乙gS 乙,所以A 选项中水平截去相 同高度,即截去的质量p 甲ghS 甲v p 乙ghS 乙,就是说甲减小的重力小,放在乙上后就相当于减小了乙对地面的压力;同理相当于增大了甲对地面的压力•根据公式p=可知,受力面积不变的情况下,甲的压力增大,压强增大;乙的压S力减小,压强减小•截取后对地面的压强甲会更大,乙会更小,不可能相等•故A 不符合题意•故选 B.二.填空题(共 3小题)13 . ( 2015?徐汇区校级一模)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两个正方体的边长分别为 h 甲和h 乙(h 甲〉h 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它相等的方法是( )A . 水平截去相同的高度 B. 水平截去相同的体积C. 水平截去相同的质量D . 按原来高度的比例,水平截去相等比例的部分高度由题目知道圆柱体甲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沿水平线截去高度相同的部分
C.将质量相同的物体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
D.分别以甲、乙物体上表面的面积大小加上相同高度的该种物质
8.如图所示,a、b两个不同的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的密度大,受到的重力大B.a的密度小,受到的重力小
C.a的密度小,受到的重力大D.a的密度大,受到的重力小
9.如图所示,把实心正方体铁块、铝块分别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ρ铁>ρ铝),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在铁块上沿水平方向截去一部分放在铝块上面,此时铁块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P1,铝块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P2,则P1、P2的大小关系为()
A.P1>P2B.P1﹤P2 C.P1=P2D.P1≠P2
10.甲、乙、丙三个质量相同的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P甲<P乙<P丙,若分别在三个正方体上表面中央施加一个小于它们重力的竖直方向的力,使三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则力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是()
A.一定是F甲<F乙<F丙B.一定是F甲=F乙=F丙
C.可能是F甲>F乙>F丙D.可能是F甲=F乙=F丙
1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且它们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后,则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p以及剩余部分质量m的大小关系为()
A.p甲<p乙;m甲<m乙。

B.p甲<p乙;m甲>m乙。

C.p甲>p乙;m甲>m乙。

D.p甲>p乙;m甲=m乙。

12.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甲和乙。

若两容器内液面等高,且甲液体的质量等于乙液体的质量。

着要使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可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 A.相同高度的液体 B.相同体积的液体
C.相同质量的液体 D.相同重力的液体
13.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水和酒精(?水>?酒精),将实心金属球甲浸没在水中,实心金属球乙浸没在酒精中,这时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将甲、乙小球从液体中取出后,容器中的液体对底部的压强大小仍相等,则可以确定()。

A.甲球的质量等于乙球的质量 B.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
C.甲球的体积等于乙球的体积 D.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
14.有甲、乙两个正方体铁块,甲的边长是乙的1/3,如果甲放在乙上,则乙受到甲的压力、压强与水平地面受到乙的压力、压强之比是(?? )
A.1:3,9:27?????? B.1:28,9:28?? C.1:9,9:28?????? D.1:10,10:30??
甲乙
15.如图所示,质量均匀的物体悬浮在水中,现将它沿图示虚线切为大小不等的两块后仍放在水中,则(? ?)
A .大块下沉,小块上浮? ? ? ? ? ? ?
B .大块悬浮,小块上浮
C .两块都悬浮? ? ? ? ? ? ? ? ? ?
D .两块都下沉
16.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

以下做法中,有可能使两物体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的做法是 ( )
A .如果它们的密度相等,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高度。

B .如果它们的密度相等,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质量。

C .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高度。

D .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质量。

18.如下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的液体A 和B ,
现从两容器内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后,两容器内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原来未抽出液体前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 A 、F B 和压强p A 、p B 的关系是(

A .F A >F
B ,p A >p B 。

B .F A =F B ,p A >p B 。

C .F A <F B ,p A <p B 。

D .F A <F B ,p A =p B 。

19.如右图所示,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

若分别沿竖直方向截去厚度相等的部分后,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甲和p 乙的关系为( )
A .p 甲<p 乙。

B . p 甲=p 乙。

C .p 甲>p 乙。

D .以上都有可能。

20.如右图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大于乙的边长。

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 1,乙对地
面的压强为p 2。

若要使乙对地面的压强也变为p 1,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A 如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

B 如甲、乙密度相等,将乙沿竖直方向截去一部分。

C 如甲、乙质量相等,将甲放到乙上。

D 如甲、乙质量相等,将乙沿水平方向截去一部分。

21.用相同材料制成的圆柱体A 和B ,已知A 的高度是B 的高度的4倍,B 放在水平的地面上,
A 放在
B 的正中央,如图所示,若A 对B 的压强和B 对地的压强相等,则A 的底面积与 B 的底面积之比是????????????????????????。

22.如图所示,正方体木块甲和乙边长之比为1:2,密度之比是4:1,将物块甲放在物块乙的中央,则物块
甲对乙的压强P1与乙对地的压强P2之比为????????????????????????。

23.如图所示的平底空玻璃杯的质量、底面积等各项参数如下表所示。

若在杯中装满水后,将它放在水平桌
面上,求:
(1)瓶中水的质量m 水。

(2)水对杯底的压强P 水。

(3)杯子对桌面的压强P 杯。

A
B
质量m 杯(千克) 底面积S 杯(米2
) 2×10-3
高h 杯(米) 容积V 杯(米3)
×10-4




24.两只容积相等、高度和底面积都不相等的圆柱形容器A和B的平面图如图所示,容器A的底面积为400厘米2,高为10厘米。

两个容器都盛满水且放在水平桌面上。

不考虑两个容器本身的重力和体积大小。

求:
(1)容器A中水的质量。

(2)容器A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容器B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答案 1.D
2.D 解:A 、如甲、乙密度相等,则由P=ρgh 可得P 1<P 2.如果将甲放到乙上,则乙对地面的压强会更大,故本方法不可行;
3.B 、如甲、乙密度相等,则由P=ρgh 可得P 1<P 2.如果将乙沿竖直方向截去一部分,则h 乙仍然大于h 甲,则乙对地面的压强还是为P 2,由P=ρgh 可得P 1<P 2.故本方法不可行;
4.C 、如甲、乙质量相等,则对地面的压力就相等,如果将甲放到乙上,那么乙的受力面积没变,压力增大,则由P=FS 乙对地面的压强会更大,故本方法不可行。

D 、如甲、乙质量相等,则对地面的压力就相等,如果将乙沿水平方向截去一部分,那么乙的受力面积没变,压力将减小,则由P=FS 可知,乙对地面的压强会减小,故本方法可行
5.A
6.C 解: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均匀实心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因为乙的底面积大于甲的底面积,所以甲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强;
7.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均匀实心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P=F S=mgS=ρVg =ρhg,ρ是物体的密度,h 是物体的高度.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甲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强;则ρ甲h 甲g >ρ乙h 乙g ,分别将两正方体沿竖直方向截去厚度相同的部分,则物体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ρ甲h 甲g >ρ乙h 乙g ,也就是说p 甲>p 乙.故选C .
8.C 由 P=ρgh, ha<hb,Pa=Pb,知a 的密度大;由P=G/S ,Sa<Sb,Pa=Pb,知a 受的重力小。

9.A :4 :3 23.解:(1)水的质量为m 水=ρ水V 水=×103kg/m 3××10-4m 3=0.25kg 24.(2)水对杯底的压强 p 水=ρ水gh=×103kg/m 3×kg×0.1m=980Pa
25.(3)杯子对桌面的压力为 F=G=mg=(m 水+m 杯)g=(0.25kg+0.15kg )×kg= 26. 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为 p 杯=FS== *2×10-3m 2=×103Pa
24. 解: (1)容器中水的体积为V=Sh=400×10-4m 2×10×10-2m=4×10-3m 3 容器中水的质量为m=ρV=1×103kg/m 3×4×10-3m 3=4kg
(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ρgh=1×103kg/m 3×kg×10×10-2m=980Pa (3)A 容器的水重为G A =mg=4kg×kg= B 容器的水重为G B =G A =
水对B 容器底的压力为F=G 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