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固体压强叠放和切割问题专题
(完整版)固体压强切割叠加专题

固体压强切割叠加专题【知识要点】 定义: 垂直作用在受力面积上的力1、压力 作用点:二者相互接触的面,但在被研究的物体表面方向:垂直接触面并指向被研究的物体 大小: 根据二力平衡和作用力与反作用求解2、受力面积:二者相互接触的面积(注意吸盘)3、规则的固体(正、长方体、圆柱体)的压强公式gh P ρ= (h 为物体高度)切相同高度h g P ∆=∆ρ g SmP ∆=∆一、同一物体切割 (P=SF) gh P ρ= 1.将一均匀长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1所示.若沿虚线切开拿走左上方的一半, 则长方体的密度、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力及压强的变化是( )A.密度不变,压强不变,压力减小B.密度减小,压强减小,压力减小C.密度不变,压强不变,压力不变D.密度不变,压强减小,压力减小2.按图2所示的方式将正方体木块切去一半剩余的一半留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压强不变的是图:(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3.有一均匀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F ,压强是P ,如图所示,若切去阴影部分,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水平切割通过P ∆来求出切割后的压强关系4、固体切割 (规则的固体)固体压强(P=SF ) 切割叠放 施压竖直切割:压强与原来的相同,变化量为零竖直向上:P 现′=P 原+ΔP竖直向下:P 现′=P 原-ΔP切割后叠加:总的质量没变(即重力没变),只是受力面积发生变化。
切相同质量体积 图1图24、如图4所示,一个均质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为p 若沿图中虚线部分将其分为a 、b 两块,并将它们左右分开一小段距离,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a 、Pb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Pa >Pb >P B 、P >Pa >PbC 、P <Pa <PbD 、以上答案都不对二、不同物体的变化(一)竖直切割类型(原来压强相等)5如图,实心正方体M 、N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M 的边长大于N 的边长,此时M 对地面的压强等于N 对地面的压强,若按边长的平行线分别从两物体上表面竖直向下截去,且所截的宽度相同,则两物体的剩余部分M/、N/对地面的压力、压强( )A 、M/对面的压强可能小于N/对地面的压强B 、M/对面的压强可能大于N/对地面的压强C 、 M/对面的压力一定等于N/对地面的压力D 、 M/对面的压力一定大于N/对地面的压力6如图6所示,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
专题(三)固体压强之叠放问题和切割问题

第九章 / 压强优等生 YOUDENGSHENG035专题(三) 固体压强之叠放问题和切割问题|典|例|分|析|类型一 叠放类问题典例1 如图ZT -3-1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V 甲<V 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将乙放在甲的上表面,甲对地面增加的压强为Δp 甲。
若将甲放在乙的上表面,乙对地面增加的压强为Δp 乙。
则( )图ZT -3-1A .Δp 甲>Δp 乙B .Δp 甲<Δp 乙C .Δp 甲=Δp 乙D .无法判断[规律方法]解答固体压强叠放类问题,关键是找到压力和受力面积,紧抓变量和不变量。
另外需要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质量相等”“受力面积相等”“压强相等”。
类型二 切割类问题典例2 按如图ZT -3-2所示将正方体木块切去一半,剩余的一半留在水平桌面上。
图ZT -3-2(1)它们剩余的一半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关系是( )A .F 甲>F 乙>F 丙>F 丁B .F 甲<F 乙<F 丙<F 丁C .F 甲=F 乙=F 丙=F 丁(2)它们剩余的一半的受力面积关系是( )A .S 乙=S 丁<S 甲=S 丙B .S 乙=S 丁>S 甲=S 丙C .S 甲<S 乙<S 丙<S 丁(3)它们剩余的一半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关系是( )A .p 乙=p 丁>p 甲=p 丙B .p 乙=p 丁<p 甲=p 丙C .p 甲>p 乙>p 丙>p 丁固体压强之叠放问题和切割问题典例1新课标(RJ) / 物理 / 八年级下册优等生 YOUDENGSHENG036. 如图ZT -3-10所示,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
若分别沿竖直方向截去厚度相等的部分后,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甲和p 乙的关系为( )图ZT -3-10A .p 甲<p 乙B .p 甲=p 乙C .p 甲>p 乙D .以上都有可能. 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它们的密度关系为ρ甲<ρ乙<ρ丙。
固体压强切割叠加专题作业

八上科学:固体压强切割、叠加专题班级姓名学号1.将一平均长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 1 所示 .若沿虚线切开拿走左上方的一半,则长方体的密度、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力及压强的变化是()A.密度不变,压强不变,压力减小B.密度减小,压强减小,压力减小C.密度不变,压强不变,压力不变D.密度不变,压强减小,压力减小2.有一平均正方体对水平川面的压力是F,压强是P,如下图,若切去暗影部分,则节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第1题图第2题图3. 如图 3 所示,一个均质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为p 若沿图中虚线部分将其分为并将它们左右分开一小段距离,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a、 Pb,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Pa> Pb> PB.P> Pa> PbC.P< Pa< PbD.以上答案都不对4.如图 4,实心正方体 M、 N 搁置在水平川面上, M 的边长大于 N 的边长,此时M 对地面的压强等于 N 对地面的压强,若按边长的平行线分别从两物体上表面竖直向下截去,且所截的宽度同样,则两物体的节余部分a、 b 两块,)第3题图M 、 N 对地面的压力、压强()A、 M 对面的压强可能小于N 对地面的压强B、 M 对面的压强可能大于N 对地面的压强C、 M 对面的压力必定等于N 对地面的压力D、 M 对面的压力必定大于N 对地面的压力M N第 4题图5.如下图,质量同样的甲、乙两个平均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川面上。
若分别沿竖直方向截去厚度相等的部分后,则节余部分对水平川面的压强p 甲和 p 乙的关系为()A.p 甲< p 乙B.p 甲 =p 乙C.p 甲 >p 乙D.不确立A甲乙B第 5题图第6题图第7题图第8题图第9题图6.如下图, A、B 两实心立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川面上,它们对水平川面的压强相等,现将两立方体沿竖直方向各切去同样的宽度,再将切去的部分放在各自的上表面,则此时它们对水平川面的压强盛小关系为()A. p > pB B. p < p C.p = p D. 没法判断A AB AB7. 甲、乙两个实心立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川面上(ρ甲<ρ乙),它们对水平川面的压强相等。
最新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压强习题——固体压强的切割叠放

比例法解决切割叠放压轴题
一温故知新
回顾:固体压强计算公式的选取
F G mg Vg shg
P
gh
s
s
s
s
s
二.方法梳理
核心方法1:关于叠放问题的处理方法
1
2
S
a.由于叠放的形状不均匀
=
b.水平面上压力等于上方重力之和
= 1 + 2
叠放问题压强表示方式: =
剩余部分的上表面时,甲剩余部分和乙切去部分的组合体对桌面的压强为p1.乙剩余
部分和甲切去部分的组合体对桌面的压强为p2,且p1:p2=6:7,则甲、乙圆柱体的
底面积之比为
。
20
四.典练结合
类型一正应用(已知切割比例求其他量)
【练1】(2020秋•渝中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甲、乙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
两个质量均匀的长方体,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4:3,甲的
。
四.典练结合
类型二逆应用(已知末状态求切割比例)
【例2】(2016•重庆计算压轴改编)如图甲是西南大学校内的一座塑像,其
基座结构类似于图乙和丙的模型。若A、B是质量分布均匀地正方体物块,
其边长分别是20cm、30cm,GA=96N;GB=108N;。求:
(3)若将物块B放在水平地面上,A放在B的上面(如图丙),要使B对地
高度是20cm,乙的高度是30cm,它们的底面积之比S甲:S乙=3:2,若将
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相同的体积后,则两长方体对地面的压强变
化量之比ΔP甲:ΔP乙=
。若将甲、乙分别沿竖直方向切去各自总体
积的相同比例,再把切去部分叠放到对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后,它们对水平
第04讲 切割、叠加类固体压强的计算的五种类型-2023年中考物理重点核心知识点专题(原卷版)

第04讲切割、叠加类固体压强的计算的五种类型类型一:竖直切割【解题方法】一个均匀的柱体的压强可以用p=ρgh来计算,因此在竖直切割后,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不变,如图所示:【例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甲对地面的压强小于乙对地面的压强。
沿竖直方向在两个正方体上分别切去一部分(都没有切完),若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关于甲乙正方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是p甲=p乙B.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是p甲>p乙C.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一定是ΔF甲<ΔF乙D.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一定ΔF甲=ΔF乙类型二:水平切割若两个物体切割后对地面的压力相等,那么先计算出未切割前的压力,则可比较相应的压力、压强或质量及其变量的关系。
切割后ρ、g、h都不变,因此对水平面的压强不变。
【例2】如图质地均匀的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虚线切去上面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 。
若此时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原先对地面的压强p 甲、p 乙,原先的质量m 甲、m 乙的大小关系是( )A .p 甲>p 乙,m 甲>m 乙B .p 甲>p 乙,m 甲<m 乙C .p 甲<p 乙,m 甲>m 乙D .p 甲<p 乙,m 甲<m 乙类型三:倾斜切割【例3】如图甲所示,一质地均匀的长方体砖块放在水平地面上。
现将砖块切去一部分,剩余部分如图乙所示,此时砖块对地面的压强为2000Pa ;将图乙中的砖块倒置后如图丙所示,此时砖块对地面的压强为3000Pa 。
则图甲中砖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A .2250PaB .2400PaC .2500PaD .2750Pa1.(2022·福建泉州·统考二模)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ρρρ>>乙甲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八年级物理核心素养特色五柱状固体压强_切割及叠放问题

专题五柱状固体压强——切割及叠放问题【考点梳理】 一、横切问题回顾:有一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设正方体的高为h,密度为ρ,求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p 。
则:F G mg Vg shg P ghs s s s s ρρρ======各种质地均匀的实心柱状体对水平面的压强都有:gh P ρ=例题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A. p 甲<p 乙 B 。
p 甲>p 乙 C. p 甲=p 乙 D 。
无法判断注意:技巧:按厚度切,就写成p ghρ=的形式,再找△p,且用△h 表示。
思维拓展:若把上题中甲、乙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质量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注意:技巧:按质量切,就写成F mg==的形式,再找△p,且用ps s△m表示。
思维拓展:若把上题中甲、乙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体积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注意:技巧:按体积切,就写成F mg gVp s s sρ===的形式,再找△p ,且用△V 表示。
二、横切叠放问题例题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将切去部分叠放在对方身上,则此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A. p 甲<p 乙B. p 甲>p 乙 C 。
p 甲=p 乙 D. 无法判断hP Ph∆∆=m P Pm∆∆=VP P V∆∆=总结: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相同质量)(相同体积)三、竖切问题例题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沿竖直方向分别截去相同质量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A。
p甲<p乙 B. p甲=p乙C. p甲>p乙D. 无法判断小结:无论怎样竖直切割完,因为p=ρgh,三个量都没变,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是不变的。
切割、叠放固体的压强

固体压强(一) 叠加专题一、方法:(1)利用压强比,求重力比;(2)利用重力比,展开求压强比、面积比、高度比、密度比等。
二、练习:(一)求密度比(海淀单)如图所示,A 、B 两个圆柱体叠放在一起置于水平桌面上,已知圆柱体A 、B 的高度比为1:2,底面积比为2:3。
若此时圆柱体A 对圆柱体B 的压强与圆柱体B 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这两个圆柱体的密度比为( )A. 2:1B. 2:3C. 3:2D. 6:l(昌平多)如图所示,A 、B 两个正方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B 对地面的压强为p1,若取走A ,B 对地面的压强为p2,已知p1:p2 = 3:2,若A 、B 的边长之比为LA:LB = 2: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B 的体积之比VA :VB=8:27 B .A 、B 的密度之比ρA :ρB=9:4C .A 、B 的质量之比mA :mB=1:2D .A 、B 的物重之比GA :GB=2:3如图所示,两个正方体金属块A 、B 登放在水平地面上,金属块B 对地面的压强为P1。
若取走金属块A ,金属块B 对地面的压强为p2 , 边长之比l1:l2= 2 : 3 ,已知p1: p2=3 : 2 ,则金属块A 与金属块B 的密度之比为(海2)已知两个实心圆柱体A 、B 的底面积之比为1:3,高度之比为2:3,构成A 、B 两个圆柱体物质的密度分别为ρA 和ρB 。
将B 放在水 B AB AB A平地面上,A叠放在B上面(如图甲所示),B对地面的压强为p1。
若把B叠放在A上面(如图乙所示),B对A的压强为p2。
若p1:p2=1:2,则ρA:ρB为( )A.3:2 B.9:4 C.2:5 D.1:3(二)求压强比(09崇文1模).如图所示,两个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圆柱体a和b,b的横截面积是a的3倍,将a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b竖直放在a上,如图甲所示,这时a对地面的压强与b对a的压强之比为3∶2;若a、b倒置后仍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乙所示,则a对b的压强与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是( )A.1∶1 B.1∶2 C.1∶3 D.1∶4把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如图所示,把甲、放在乙的上面,则乙对桌面的压强为( )A.P1+P2B.P12+P22C.(P13+P23)/P22D.(P13+P23)/P12 有两个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圆柱体A和B,A的高度是B的高度的3倍,将A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B竖直放在A上,如图(甲)所示,这时A对地面的压强与B对A的压强之比为3∶1.若将A、B倒置后仍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乙)所示,则A对B的压强与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是( )A.1:3B.1:2C.4:1D.1:1如图(甲)所示,两个实心的长方体A 、B 叠放在一起后,放在水平地面上。
固体切割、叠放、倒入液体压强变化主要题型[附含答案解析]
![固体切割、叠放、倒入液体压强变化主要题型[附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7ce72756529647d262852c1.png)
甲 乙 压强主要题型一、规则物体单独切割问题解题技巧:规则物体指柱体,一般先用p=ρgh 来计算压强,再算压力变化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它们的材料密度ρ甲_小于_ρ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因为h 甲>h 乙 , P 甲=P 乙, 由p=ρgh 可知当P 一定ρ与h 成反比 所以ρ甲_<_ρ乙2、如图所示,a 、b 两个不同的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A 、a 的密度大,受到的重力大B 、a 的密度小,受到的重力小。
C 、a 的密度小,受到的重力大D 、a 的密度大,受到的重力小。
因为h a >h b , P a =P b , 由p=ρgh 可知当P 一定ρ与h 成反比 所以ρa _<_ρb因为S a <S b , P a =P b , 由P=F/S 可知当P 一定F 与S 成正比 所以F a _<_F b , G a _<_G b★切割类型〔1竖直切割解题技巧:物体是柱体,物体的密度和高度相等,所以压强相等。
3、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
若分别沿竖直方向截去厚度相等的部分后,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甲和p 乙的关系为〔 CA 、p 甲<p 乙B 、p 甲=p 乙C 、p 甲>p 乙D 、以上都有可能。
开始:因为S 甲<S 乙, M 甲=M 乙,F 甲=F 乙 由P=F/S 可知当F 一定P 与S 成反比 所以P 甲_>_P 乙, 沿竖直截去厚度相等的部分后,由p=ρgh 可知当ρ与h 不变 p 的大小也不变,所以P 甲_>_P 乙4、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已知ρ甲 < ρ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固体压强叠放和切割问题专题一.选择题(共14小题)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均匀的环形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环形底面积S 甲>S乙,它们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分别在甲、乙上沿水平方向截去高度相等的部分后,则剩余部分的压强关系()A.p 甲>p 乙B.p 甲<p 乙C.p 甲=p 乙D.无法确定2.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
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此时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关于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和所切去部分的质量m甲、m乙的判断,正确的是()A.ρ甲<ρ乙,m甲>m乙B.ρ甲<ρ乙,m甲<m乙C.ρ甲=ρ乙,m甲>m乙D.ρ甲=ρ乙,m甲<m乙3.如图所示,取完全相同的长方体物体1块、2块、3块分别竖放、平放、竖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a、Pb和Pc(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则()A.Pa=Pc>PbB.Pa=Pc≤PbC.Pa>Pb>PcD.Pa<Pb<Pc4.如图所示,有一质地均匀的长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p1,若把长方体沿图示的虚线方向竖直切成a、b两部分,且b的体积等于a的体积,取走a后,剩余部分b对地面的压强为p2,则()A.p1=p2B.p1<p2C.p1>p2D.p1=0.5p2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分别沿水平方向截去相等厚度后,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 乙,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A.p甲<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C.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F甲<F乙6.如图所示,将完全相同的A、B两物块按甲、乙两种方式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的压力为F甲、F乙,对桌面的压强为p甲、p乙.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
7.如图,一个质量均匀的正方体,沿虚线竖直切割成完全相同的两部分,分别按照甲乙方式放在水平面上,若对水平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p甲:p 乙为()A.1:2B.1:1C.2:1D.3:18.一均匀的长方体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p,如果将这个木块从中间沿竖直方向切成完全相同的两块,如图所示,取其中一块放在水平面上,则这个小木块对地面的压强是()A.pB.pC.2pD.p9.将8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物体分两部分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乙所示,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等于()A.5:3B.5:2C.10:9D.3:210.高度、材料相同的实心长方体A和B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大小如图所示。
它们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A、FB,压强分别为pA、pB.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FA<FB pA<pBB.FA>FB pA=pBC.FA>FB pA>pBD.FA>FB pA<pB11.如图所示,一边长较大的正方体A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在A上方中央再放置由三块材质相同高度相同,大小不同的长方体拼成的正方体B,现将B最右侧的长方体抽掉后,B对A压强的变化量的大小为△p1,地面所受压强的变化量的大小为△p2,则关于△p1与△p2的大小关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p1一定大于△p2B.△p1一定等于△p2C.△p1可能大于△p2D.△p1一定小于△p212.如图所示,一个质量均匀的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在沿虚线方向将木块锯成A和B两部分,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则()A.pA<pBB.pA=pBC.pA>pBD.无法比较13.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S甲>S乙,h甲<h乙,现沿水平虚线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
若此时甲、乙的剩余部甲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原先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和压力F 甲、F乙的关系是()A.p 甲<p 乙F甲<F 乙B.p 甲<p乙F 甲>F 乙C.p 甲>p 乙F 甲>F 乙D.p 甲>p乙F 甲<F 乙14.如图所示,同种材料制成的结构均匀的实心正方体金属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将正方体沿竖直方向从一半处切开,拿走右边一半,则左边一半对桌面的压力、压强与原来它对桌面的压力、压强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压力减半,压强减半B.压力不变,压强减半C.压力减半,压强不变D.压力、压强都不变二.填空题(共13小题)1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
如果在它们的上方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厚度,则剩余部分的质量m 甲m乙,如果在它们的上方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后,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6.已知A、B两个实心正方体的密度相同,质量之比mA:mB=1:8,则它们的重力之比GA:GB=,体积之比VA:VB=,如图所示,若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地面受到的压强之比p甲:p乙=。
17.如图所示,一体积为V正方体实心物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沿虚线AA′去掉一半,这时物块对桌面的压强(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在物块右下角切去一个体积是原体积的小立方体,这时物块对桌面的压强(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边长10cm的均匀正方体,重为72N,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则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强为Pa;如图所示,若沿水平方向截下一部分a立放在水平桌面上,则a对水平的桌面压强为Pa19.水平桌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木块,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S,则木块对桌面的压强p1=(用m、S、g表示)。
如图甲所示,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掉三分之二,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为p2;如图乙所示,将木块沿水平方向切掉三分之二,则剩余部分对桌面压强为p3,则p2:p1=,p3:p2=。
20.如图所示,物体A重30N,物体B重15N,物体A的底面积为10cm2,物体B的底面积为5cm2,则B对地面的压力是N,A对B的压强是Pa,B 对桌面的压强是Pa。
21.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上的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的质量分别为2m和m、边长分别为2a和a,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实心均匀正方体丙、丁的密度和边长分别如下表所示,若在丙或丁中选择一个叠放在甲或乙上方中央,使上方物体对下方物体的压强p上与下方物体对地面的压强增加量△p下的比值最大,应将(丙/丁)放在(甲/乙)上。
22.如图所示,底面均为正方形的均匀长方体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底面积分别为S1、S2,对地面的压强为p1、p2,现将甲、乙分别切去高度为h1、h2的部分,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若此时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p1 p2,甲、乙原先对地面的压力F1 F2(选填>、'='成'<')。
23.如图所示A、B两个正方体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两物体的边长之比是lA:lB=2:1,密度之比为ρA:ρB=1:1,则B对A压力与A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
24.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分别侧放和平放着完全相同的两块砖A和B,在砖B上面放有重力不计的薄壁容器C(不考虑容器的厚度),C中装有水,密度为ρ水,砖A和B的密度均为ρ,上表面到水平地面的距离分别为h1和h1,C与砖B和砖B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为SC和SB,且SC=1/4*SB.已知砖B 和砖A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砖A对地的压强为,薄壁容器C中水的深度为。
25.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长方体木块,沿图示方向切成大小不等的A、B两块,已知A的质量大于B,把它们沿水平方向移开后,A对地面压强B对地面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6.如图所示有两组同样的砖,A组一块,B组两块。
每块砖的长:宽:高为4:2:1.当B组平放,要使两组砖对地面的压强相等,A组应(选填'平放'、'侧放'或'立放');要使A组砖对地面的压强比B组对地面的压强大,A组应(选填'平放'、'侧放'或'立放')。
27.如图,质地均匀的长方体重7N,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与桌子的接触面积为0.01m2,则它对桌面的压强为Pa:竖直切除该物体右边的阴影部分,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会(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三.解答题(共1小题)28.如图所示,A、B两个均匀正立方体,它们的边长之比为1:2,密度之比为1:1,现将B放在水平地面上,A叠放在B的正中央。
试证明A对B的压强p1和B对地面的压强p2之比为4:9。
四.计算题(共8小题)29.如图A、B是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其边长分别是20cm、10cm,密度之比ρA:ρB=1:2.图甲中A对水平面产生的压强是400Pa.求:(1)图甲中物块A对水平地面的压力;(2)物块B的重力;(3)如图乙,当把B物块叠放到A上面时,物块A对水平面的压强增加了多少。
30.甲、乙、丙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长方体,其中乙和丙的大小规格相同。
现将甲、丙均平放水平地面上,将乙竖放在丙的上表面中央,如图所示。
(1)若甲对地面的压强为9.8×103帕,甲的底面积为0.01米2,求:①甲对地面的压力F甲;②甲的质量m甲。
(2)若长方体的密度为ρ,乙和丙的长度为a、宽度为b、高度为c,求:①乙对丙的压强p乙;②丙对地面的压强P丙。
(注意:第②题答题所涉及的物理量均用字母表示。
)31.A、B均为立方体,其中A边长为0.1m,A、B重分别为50N和100N,将A、B分别如图甲、乙所示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求:(1)图甲和图乙放置时桌面受到的压力之比F甲:F乙;(2)图甲中B对A的压强;(3)若图乙中桌面受到的压强为3750Pa,则B的边长。
32.边长12cm的均匀正方体,重为72N,放在水平桌面中央,若沿水平方向截下一部分a立放在水平桌面上,且使a对桌面压强为剩余部分b对桌面压强的1.5倍。
(1)未截去a部分之前,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强;(2)截去a部分的高度。
33.甲、乙两实心圆柱体,它们的质量之比m甲:m乙=1:2,底面积之比S 甲:S乙=1:3.把它们分别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求:(1)两圆柱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
(2)将甲、乙两均匀实心圆柱体如图所示位置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甲对乙的压强设为p1,乙对桌面的压强设为p2,求p1: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