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形态观察及微生物菌落形态比较.

合集下载

鉴别真菌最简单的方法

鉴别真菌最简单的方法

鉴别真菌最简单的方法摘要:鉴别真菌是微生物学中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研究真菌多样性和生态学角色的重要手段。

本文介绍了几种简单且常用的鉴别真菌的方法,包括观察菌丝形态、孢子形态、菌落特征等。

通过掌握这些方法,人们可以快速且准确地鉴别各种真菌,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有效的基础。

1. 异种菌丝形态观察法不同种类的真菌在生长过程中会呈现出特征性的菌丝形态。

鉴别真菌最简单的方法之一是通过观察菌丝的形态来区分不同的物种。

具体步骤如下:- 将培养好的真菌样品制备成玻片,加入适量的蒸馏水。

- 用显微镜观察菌丝的粗细、颜色和形状。

- 比较各个样品的菌丝形态差异,鉴别真菌。

2. 孢子形态观察法孢子是真菌的繁殖器官,每个种类的真菌的孢子形态都有一定的特征。

通过观察孢子的形态特征,可以鉴别真菌的种类。

具体步骤如下:- 将培养好的真菌样品制备成玻片,加入适量的蒸馏水。

- 用显微镜观察孢子的颜色、大小、形状和排列方式。

- 比较各个样品的孢子形态差异,鉴别真菌。

3. 菌落特征观察法菌落是真菌在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一个整体,不同种类的真菌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具有独特的特征。

通过观察菌落的特征,可以初步判断真菌的种类。

具体步骤如下:- 在含有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上分别接种不同种类的真菌样品。

- 将培养皿放置在适当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

- 观察菌落的颜色、形状、边缘等特征。

- 比较不同实验组的菌落特征差异,鉴别真菌。

4. 生长条件试验法真菌对生长条件的要求各不相同。

通过调节培养条件,例如温度、湿度、pH值等,观察真菌的生长情况,可以初步判断真菌的种类。

具体步骤如下:- 准备含有不同温度、湿度或pH值的培养基。

- 在不同条件下培养真菌,并观察其生长情况。

- 比较不同实验组的生长差异,鉴别真菌。

5. 分子生物学方法辅助鉴定除了上述方法外,分子生物学方法也是鉴别真菌的重要手段之一。

例如PCR扩增、基因测序等技术可以对真菌的基因进行分析,从而准确鉴定真菌的种类。

区分四大类微生物的方法

区分四大类微生物的方法

区分四大类微生物的方法微生物是一种微小的生物体,可以只能通过显微镜观察到。

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角落,包括土壤、水、空气、动植物体内等。

根据其形态、生态和生理特征,可以将微生物分为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

本文将对这四大类微生物的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形态各异,可以是球形、杆状、螺旋形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土壤、水、空气、动植物体内等环境中。

区分细菌的方法主要包括:形态观察和染色;生长特性观察;代谢特性检测;分子生物学方法。

1.形态观察和染色: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态特征,如球菌的球形、链球菌的成串排列、杆菌的杆状等。

同时可以使用染色方法,如革兰氏染色和抗酸染色,以区分细菌的壁和膜结构。

2.生长特性观察:通过培养细菌在不同培养基和条件下的生长特性,如菌落形状、颜色等来识别细菌的种类。

3.代谢特性检测:通过检测细菌的代谢产物,如酶的产生、底物利用等,可以判断细菌的代谢特性,并进一步鉴定其种属。

4.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扩增、16SrRNA测序等,可以直接检测细菌的遗传物质,进行细菌种属的快速鉴定。

二、真菌:真菌是一类多细胞微生物,主要由菌丝组成,营养吸收方式独特。

区分真菌的方法包括:菌丝结构观察;菌落形态观察;孢子特征观察;分子生物学方法。

1.菌丝结构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真菌的菌丝形态特征,如菌丝的直径、分支情况、颜色等,来初步判断真菌的种类。

2.菌落形态观察:通过培养真菌在琼脂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形态特征,如菌落的形状、边缘、颜色等,可以进一步确定真菌的种属。

3.孢子特征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真菌的孢子形态特征,包括孢子的大小、形状、颜色等,可以鉴定真菌的亚属和种属。

4.分子生物学方法:如ITS序列测定、18SrDNA测定等,可以通过检测真菌的遗传物质,进行真菌种属的快速鉴定。

三、病毒: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的微生物,需要寄生于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

区分病毒的方法包括:电镜观察;培养宿主细胞;生物化学方法;核酸检测。

微生物学实验10 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观察

微生物学实验10 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观察

南京大学生物技术系实验报告题目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1、通过菌落及细胞形态的观察和比较,掌握区分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要点。

2、掌握观察放线菌孢子的方法。

3、掌握观察霉菌孢子及根霉假根的方法。

4、了解酵母菌子囊孢子形成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三类微生物菌落形态特征:霉菌形态比细菌、酵母菌复杂,个体比较大,具有分枝的菌丝体和分化的繁殖器官。

霉菌营养体的基本形态单位是菌丝,包括有隔菌丝和无隔菌丝。

营养菌丝分布在营养基质的内部,气生菌丝伸展到空气中。

营养菌丝体除基本结构以外,有的霉菌还有一些特化形态,例如假根、匍匐菌丝、吸器等。

霉菌的繁殖体不仅包括无性繁殖体,例如分生孢子,孢子囊等,包裹其内或附着其上的有各类无性孢子;还包括有性繁殖结构,例如子囊果,其内形成有性孢子。

在观察时要注意细胞的大小,菌丝构造和繁殖方式。

放线菌一般由分枝状菌丝组成,它的菌丝可分为基内菌丝(营养菌丝)、气生菌丝或有孢子丝三种。

放线菌生长到一定阶段,大部分气生菌丝分化成孢子丝,通过横割分列的方式产生成串的分生孢子。

孢子丝形态多样,有直、波曲、钩状、螺旋状、轮生等多种形态。

孢子也有球形、椭圆形、杆状和瓜子状等等。

它们的形态构造都是放线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核微生物,细胞核和细胞质有明且分化,个体比细菌大得多。

酵母菌的形态通常有球状、卵园状、椭圆状、柱状或香肠状等多种。

酵母菌的无性繁殖有芽殖、裂殖和产生掷孢子;酵母菌的有性繁殖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

酵母菌母细胞在一系列的芽殖后,如果长大的子细胞与母细胞并不分离,就会形成藕节状的假菌丝。

2、三点接种法与霉菌菌落形态的观察霉菌的菌落形态是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为便于观察,通常用接种针挑取极少量霉菌孢子点接于平板中央,使其形成单个菌落;或在平板上接三点,即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接种,经培养后同一菌种可形成三个重复的单菌落。

后一方法称为三点接种法。

真核微生物的构造和形态观察:形态构造、繁殖方式和生活史、菌落特征、常见霉菌

真核微生物的构造和形态观察:形态构造、繁殖方式和生活史、菌落特征、常见霉菌
微生物学基础
真核微生物的构造和形态观察
项目二 霉菌的构造和形态观察
一、霉菌的形态和结构
1 霉菌的概述 ➢ 霉菌(mold)和酵母同属于真菌; ➢ 为丝状真菌的统称,凡是在营养基质上能形成绒毛状、网状或絮状菌丝体的 真菌(除少数外),统称为霉菌(会引起物品霉变的真菌); ➢ 按Smith分类系统,霉菌分属于真菌界的藻状菌纲 、子囊菌纲和半知菌类。
四、常见霉菌

常用霉菌-根霉
➢分布:分布于土壤、空气中,常见于淀粉食品上,可引起霉腐变质和水果、蔬菜的腐 烂,接合菌纲毛霉目; ➢形态特征:菌丝为白色、无隔多核的单细胞真菌,多呈絮状,主要区别在于根霉有假 根和匍匐枝,与假根相对处向上生出孢囊梗,孢子囊梗与囊轴相连处有囊托,无囊领; ➢繁殖:无性繁殖产孢囊孢子,有性繁殖产生接合孢子。根霉的孢子囊和孢囊孢子多为 黑色或褐色,有的颜色较浅; ➢应用:对酿酒业有特殊作用,(因为酵母菌不能直接利用淀粉,而根霉能产很强的淀 粉酶)在酿酒工业上常用做糖化菌;能产生乳酸、延胡索酸等有机酸。
二、霉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

霉菌的有性繁殖
➢ 子囊孢子的形成:霉菌不同性别的菌丝,分化出雄器(小)和产囊器(大),两个性器 官接触后,雄器的内含物通过受精丝进入产囊器,进行质配;质配后,产囊器生出许多 短菌丝(称产囊丝),产囊丝顶端的细胞是双核的,在顶端细胞内发生核配,成子囊母 细胞(2n);再经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产生1-8个子囊孢子。
➢ 子囊果:在子囊和子囊孢子发育过程中,雄器和雌器下面的细胞生出许多菌丝,形成保 护组织,整个结构成为一子实体。这种有性的子实体称为子囊果,子囊包在其中。
➢ 子囊果三种类型:完全封闭式称闭囊壳;有孔口的称子囊壳;开口呈盘状的称子囊盘。

怎样才能方便的观察和检测细菌和真菌_OK

怎样才能方便的观察和检测细菌和真菌_OK
53
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是:
配制培养基 高温灭菌冷却
接种
培养
54
提示:
1.在没有想好如何工作以前,不能打开培养皿 2.在标签纸上标出组别. 实验日期.
将标签贴在培养皿的底面
3.接种时只需抬起培养皿盖子一侧,动作要迅 速,尽量使培养基与空气接触的时间短. 4.在操作中,无菌棉棒只需在物体表面轻轻的 擦过,不能过于用力,更不能把培养基戳破。
在土壤中、水中、空气中 乃至我们的身体上,都可 以找到细菌和真菌。甚至 寒冷的极地,很热的热泉 中,也有他们的踪迹。
不同环境中都有细
菌和真菌吗?我们可
以通过活动来探究。
极端环境(寒冷的极地,热温泉
中,深海的火山口)
20
四、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科学探究是生物学学习的重要途径,那 么探究的步骤有哪几步呢? P68
氧呼吸而产生乳酸等产物。
35
P70 练习: 你见过泡菜坛吗?
制作泡菜的原 理就是利用乳酸 菌使蔬菜中的有 机物生成乳酸。 泡菜坛的结构, 既要加盖,还要 用一圈水来封口, 你能推测其中的 科学道理吗?
乳酸菌是异养厌氧型细菌, 乳酸菌是一类可以产生乳酸的细菌的总称。
36
想一想 议一议
P66 养鸡场饲养员像医生一样穿白大褂的原因是什么?
2、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方法分为几个步骤? 3、请你预测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情况怎样?
40
三.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 在生物圈中广泛分布
土壤 水体 空气 工农业产品 人体及动物 极端环境
41
想一想:
•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如此广泛,那它们的生存都需要哪些条件呢? • 蘑菇是真菌的一种,你知道它喜欢生活在哪里吗? • 由此你能推测出什么来?

实验四四大类微生物菌落及个体形态观察

实验四四大类微生物菌落及个体形态观察
实验四 四大类微生物菌落及个体 形态观察
一、实验目的:
比较四大类微生物菌落特征; 学习自制水浸片观察霉菌的个体形态.

二、实验原理
1、菌落观察
微生物菌落即微生物聚集在一起的群体结构。 在自然界中,我们肉眼所见到的微生物都是以菌 落状态存在,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有其特定的群体 结构。因此,根据群体结构(菌落特征),我们 可以初步把它们“分门别类”作粗略鉴定。本实 验通过对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等四大类 微生物菌落特征的观察,学习以菌落特征来区分 四大类微生物的基本方法。
③ 培养:将平板倒置,于28℃培养3-5天;
④ 镜检:用镊子小心取出盖玻片,用纸擦去背面培 养物,有菌面朝上放在载玻片上,通过显微镜直接 用低倍镜和高倍镜镜检观察(在盖玻片菌体附着部 位低价0.1%吕氏碱性美蓝染色后观察效果更好)。
(三)霉菌观察方法


制水浸制片观察法:在载玻片上滴加一滴蒸馏水, 用解剖针从生长有霉菌的平板中挑取少量带有孢 子的霉菌菌丝,放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盖上盖 玻片(勿使产生气泡,且不要再移动盖玻片). 标本片制好后,先用低倍镜观察,必要时再换高 倍镜。注意观察菌丝有无隔膜,有无假根、足细 胞等特殊形态的菌丝。注意其无性繁殖器官的形 状和构造,孢子着生的方式和孢子的形态、大小 等。
根霉(Rhizopus)
曲霉(Aspergillus)
青霉(Penicillium)
五、实验作业

(1)参考书本63页表描述细菌、放线菌 和霉菌的菌落形态.
(2)绘出根霉、青霉、曲霉的个体形态 图,并注明各部位名称。

第四组值日生值日
2、放线菌观察
放线菌自然生长的个体形态的观察常用盖 玻片插片培养法。 采用盖玻片插片培养法,能使放线菌生长 在盖玻片上,然后将长菌的盖玻片用镊子 取出,贴放在载玻片上,用显微镜镜检可 见到放线菌自然生长的个体形态。

实验七 真菌形态观察和微生物菌落形态比较研究报告

实验七 真菌形态观察和微生物菌落形态比较研究报告

实验七真菌形态观察和微生物菌落形态比较研究报告本次实验主要目的是通过观察不同真菌的形态来了解它们的特点,同时利用菌落形态比较研究方法来区分不同微生物菌株。

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革兰氏染色、香气孢子染色和菌落特征比较等多种方法。

实验一:真菌形态观察我们在实验室中获得了一些不同种类的真菌,包括酵母菌、霉菌和产黄细菌等。

先进行了革兰氏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不同颜色的细胞壁和细胞质等细胞结构,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真菌的基本结构。

接下来进行香气孢子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一些不同形状的孢子,比如球形、棒状等。

通过这些孢子的形态我们可以对真菌的种类进行初步的判断。

最后通过菌丝形态的观察可以了解到真菌生长繁殖的方式。

不同真菌菌丝的形态有着巨大的差异。

比如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没有大范围的菌丝生长,而霉菌具有富有延展性的菌丝,在生长的过程中产生的气囊可以帮助它们在风力的条件下更好地传播。

我们选用了不同来源的微生物,包括土壤、水源等样本。

每个样本都以了多种方式进行处理,使样本中的微生物种类尽可能的丰富。

之后将不同样本的微生物移植到含有琼脂的培养基上,让它们生长并形成菌落。

通过观察不同菌落的形态,我们可以初步判断不同微生物之间的不同。

在菌落特征比较的过程中,我们关注的是不同菌落的颜色、形态、光泽度、表面光滑度等性质。

比如,一些产生悬浮液的菌落在生长过程中会形成淡黄色的沉淀物,而其他菌落则不会。

除此之外,我们还使用了生长曲线来更好地控制菌落的生长和繁殖。

通过定期对不同菌落进行观察,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生长速度等特点。

最后,通过对微生物的形态和菌落特征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初步了解不同微生物之间的区别,为后续的微生物鉴定和研究提供了基础。

实验三 微生物菌落,放线菌、酵母菌、霉菌形态观察

实验三 微生物菌落,放线菌、酵母菌、霉菌形态观察
与霉菌的真菌丝有何区别? 6.霉菌的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的孢子各有几种?
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7.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在制片方法上有何特点? 8.总结在显微镜下看到青霉、黄曲霉和黑根霉在以下各方 面的异同: (1) 菌丝有隔或无隔 (2) 无性繁殖的方式 (3) 有性繁殖的方式
内容: 1.观察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菌落
形态。 2.观察放线菌的形态结构特征 3.观察酵母菌个体形态。 4.曲霉、青霉、根霉形态观察。
二、材料和用具
1.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胞杆菌、 酿酒酵母、灰色链霉菌、黑曲霉、 产黄青霉、根霉。
2.染液:乳酸石炭酸棉兰,吕氏美兰染液, 碘液,0.04%的中性红染色液,0.1%美蓝 染色液,石炭酸复红染色液。
3.其他: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酒精灯、 镊子、接种环。
三、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 观察菌落 1.注意细菌菌落的形状、高度、大小、颜色、
是否湿润、光泽、透明度、边缘状况。
2.观察酵母菌菌落表面湿润或干燥,有无光 泽、隆起形状、边缘的整齐度、大小、颜 色等。
3.观察放线菌菌落表面形状、大小、颜色、 边缘,以及有无色素分泌到培养基内等。
4.观察青毒、曲霉、根霉平板中的菌落,描 述其菌落特征。注意菌落形态的大小,菌丝 的高矮,生长密度,孢子颜色和菌落表面等 状况。并与细菌、放线菌、酵母菌菌落进行 比较。
菌落特征
形态:点状、圆形、丝状、不规则、 假根状、纺锤形
隆起:扁平、拱起、凸透镜状、枕状、 脐突状
边缘:完整、波纹、裂中状、噬蚀状、 丝状、卷曲
(二) 放线菌形态特征的观察 用镊子取放线菌时要注意力度,太轻不宜取 下,太重则会损环菌丝形态。
(三)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 注意通过微加热增加酵母的死亡率,易于观 察死亡细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酵母菌菌落特征(与细菌相似) :
比细菌大而厚,不透明,表面Fra bibliotek滑、湿润、粘稠, 易用针挑起。多呈乳白色。
放线菌菌落特征:
致密、坚硬、多皱、不易用针挑起,不透明。孢 子成熟后,表面粉末状,干燥(常有土腥味)。
三、实验材料
1、制片观察:曲霉、根霉、青霉、犁头霉、酿酒酵母 2、菌落观察: (1)霉菌:曲霉、根霉、青霉、犁头霉 (2)酵母菌:红酵母、酿酒酵母 (3)细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 (4)放线菌:S13、S14
区分和识别各类微生物可从菌落形态(群体形态)和细 胞形态(个体形态)两方面进行,菌落形态是无数细胞形态 的集中反映,因此每一大类微生物都有其一定的菌落特征, 可通过这些特征差异区分和识别。
特征描述:形状、大小、颜色、边缘、隆起、光泽、质 地等。
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群体生长
细菌菌落特征:
凝胶状、表面较光滑、湿润、与培养基结合不紧密, 易挑取,正反颜色一致。
实验三
真菌形态观察及 微生物菌落形态比较
一、实验目的
学习自制水浸片观察真菌形态的方法 观察丝状真菌和酵母菌的形态 比较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菌落形态
二、实验原理
真菌形态结构比细菌复杂。习惯上,真菌 可分为酵母菌和霉菌。
霉菌由粗大、有隔或无隔分支状菌丝构成, 菌丝分为基内菌丝、气生菌丝。气生菌丝特 化结构上产生多种无性、有性孢子,孢子着 生部位、排列方式以及孢子形态可作为真菌 鉴定的重要依据。
镜检:用低、高倍镜观察细胞形态。
(二)观察比较各种微生物菌落
分别观察各类微生物的菌落的大小,表面粗糙及含 水分状况,边缘,致密程度、透明程度及厚度等特征, 并填写记录表。
五、思考题
1、绘图表示观察到的四种霉菌及酵母菌的形态,并标注其 中的特征性结构。
2、列表比较各种微生物菌落的形态特征。(格式可参考书 P74)
1、根霉——菌丝特化形成假根等特化菌丝
1、根霉——孢囊孢子(无性繁殖)
2、曲霉、青霉——分生孢子(无性繁殖)
3、犁头霉——接合孢子(有性繁殖)
4、酵母菌 酵母菌是单细胞构造,个体形态多为卵圆形、圆柱形,
但有时某些酵母菌可形成假菌丝。酵母菌无性繁殖以出芽 方式生殖。
微生物的菌落形态
菌落:单个菌体在固体平面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形成的肉 眼可见的群体。
(平板一套可打开用于显微观察,一套不用打开用于菌 落形态观察)
四、实验方法
(一)水浸片观察真菌形态
1、根霉、曲霉、青霉和犁头霉——在载玻片上滴加一滴蒸馏 水,用接种针以无菌操作方式挑取少许菌丝于蒸馏水中充分 展开(借助另一接种针),盖上盖玻片(从一边向另一边覆 盖,避免产生气泡)。 2、酵母菌——用吸管吸取一滴酵母细胞悬液,盖上盖玻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