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演化路径及发展策略_王庆金

合集下载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路径与战略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路径与战略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路径与战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不再仅仅追求物质方面的满足,而是更注重艺术、文化、情感上的体验。

在这种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应运而生,并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而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和战略显得尤为关键。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艺术、创意、设计等为核心,以实物或无形的创意产品和服务为主要产出,具有重视知识产权、创新性、艺术性、人文性、产生附加价值、符合可持续发展等特征的高附加值产业。

它的兴起与发展是伴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把传统产业转化为高附加值、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必然结果,也是文化进步和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上升的重要反映。

同时,文化创意产业在带来经济带动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多样化、品质更优良的生活体验,对提升人民的文化素质和美好生活有着深远的推动作用。

基于文化创意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制定一套适合当地情况的发展路径和战略显得非常必要。

首先,要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

这些支持将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外在条件,为其稳定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其次,要注重产业链的完整和健全。

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不同产业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贡献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必须将文化、旅游、餐饮、影视、设计、体育等领域进行有机结合,打造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链。

同时,也要注重环保产业和互联网科技等新兴领域的整合,使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各产业间互相协同、共同发展的新引擎。

另外,文化创意产业要注重跟上互联网时代的步伐。

在当今信息化、智能化、网路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必须注重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敏锐把握“互联网+”的机遇,不断开拓新的网络市场和招徕客源的新机制,推陈出新、创新创意,让自身的产品在市场中获得更高的市场销量和口碑。

同时,也要注重产业的国际化,将国内文化创意产业融入到国际文化市场中,合理规划产业专业化、区域化和国际化,努力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全球国际化品牌化,进一步提升其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分析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分析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增长极,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提升城市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分析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状况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是指通过集聚相关产业、提供专业服务和资源整合,形成产业链条、增强集体效应的区域。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充满着创意、活力和活力,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推动力。

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有明确的位置定位和发展目标。

每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资源和产业基础,因此,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时,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确定明确的定位和目标。

例如,一些地方以文艺表演和音乐产业繁荣,可以将其定位为文化演艺创意产业集聚区,吸引相关企业和机构进驻。

其次,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注重产业链条的完善和优化。

文化创意产业不仅仅是单一的创意产品,还包括创意设计、生产制造、营销销售等环节。

因此,在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时,需要注重产业链条的构建和完善,吸引一系列的相关企业和机构进驻,形成产业协同效应。

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还可以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再次,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注重人才培养和创新驱动。

文化创意产业是依靠人才创造性的劳动和创新驱动的产业,因此,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应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除了提供专业的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平台,还应加强与高校合作、设立创新创业基地等,打造良好的人才培养和创新环境。

最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需要注重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

政府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政府应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和规划,提供税收优惠、资金支持等政策措施,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提供保障。

同时,政府还应提供公共服务设施,如交通、通讯等,提升集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演化路径及发展对策分析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演化路径及发展对策分析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演化路径及发展对策分析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

要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深入分析其集聚演化路径,并制定相应的发展对策。

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演化路径主要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经济型集聚,即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以商业化的方式进行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以求利益最大化。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市场需求驱动,经济效益明显,但创意原创能力较低,文化内涵相对较弱。

第二阶段是创新型集聚,即在经济基础上注重原创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技术、设计等创新来提升产品附加值。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技术创新驱动,产品创新能力提升,但规模效益相对较弱。

第三阶段是文化型集聚,即在创新基础上注重文化内涵的传承和发展,将文化创意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具有独特文化特色的产品和服务。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文化内涵深入,产品创意与文化传承结合,但市场规模相对较小。

针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演化路径的特点,需要采取相应的发展对策。

在经济型集聚阶段,可以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通过扶持创意企业和项目,吸引更多资金和人才进入这一领域。

还需加强市场调研和消费者需求的研究,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创新型集聚阶段,应加强科技创新和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和转化,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还需建立起相关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促进不同企业间的合作与创新。

在文化型集聚阶段,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通过整合文化资源,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还可以加强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如旅游、设计等,形成专业化分工和互补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演化路径的分析与发展对策的制定,对于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加强技术创新和文化传承,可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产业。

文化产业创意化发展的现实路径探析

文化产业创意化发展的现实路径探析

文化产业创意化发展的现实路径探析【摘要】本文通过对文化产业的创意化发展进行探析,首先从理论基础入手,分析文化产业创意化发展的基本原理。

随后对文化产业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揭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接着探讨创意化发展的路径,探索政府支持与引导以及产业融合与创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结论部分强调文化产业创意化发展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展望。

整篇文章旨在为推动文化产业创意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文化产业、创意化发展、现实路径、理论基础、现状分析、政府支持、产业融合、创新、重要性、发展趋势、建议、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文化产业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逐渐兴起的新兴产业,其具有较强的经济活力和社会影响力。

文化产业创意化发展是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一。

文化产业创意化发展具有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附加值、促进经济增长、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等重要意义。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文化产业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

如何推动文化产业创意化发展,加强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研究文化产业创意化发展的现实路径,对于推动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促进经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文化产业创意化发展的研究意义在于深入探讨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与转型升级的方向,对于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当前经济转型和升级的背景下,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国家软实力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文化产业是传统产业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探索文化产业创意化发展的路径,有助于挖掘文化资源的潜力,提升文化产品的附加值。

文化产业创意化发展还能够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传播,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有利于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友谊。

对文化产业创意化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有助于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演化路径及发展对策分析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演化路径及发展对策分析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演化路径及发展对策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转型,文化创意产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让文化创意产业更好地发展,并且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政策环境的支持是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演化的基础。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并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来吸引和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可以对文化创意企业减免税收、提供场地和资金支持等,以降低其创业和运营成本,并增强其竞争力。

政府还可以加强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合作,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和协同发展。

创意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演化的关键。

创意人才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他们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力,能够不断推动行业的发展和创新。

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对创意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可以设立专门的创意人才培训项目,提供创意人才的培训和培养机会;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吸引优秀的创意人才加入文化创意产业,例如提供高薪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等。

创新科技的应用是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演化的重要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兴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提升文化创意产品的用户体验和交互性,打造出更具创意的产品和服务。

科技也可以用来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可以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来提高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是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演化的关键。

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的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是保证其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在市场营销方面,可以通过营销策略的差异化、个性化和定位等方式来吸引和保持消费者的关注和忠诚度。

在品牌推广方面,可以通过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和品牌故事,来提升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和认知度。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要积极应用创新科技,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和升级。

政府和企业可以鼓励和支持文化创意企业运用新兴技术,提升产品的创新性、互动性和用户体验。

创意产业集聚区演化路径及发展模式研究

创意产业集聚区演化路径及发展模式研究
第2 卷 第 l 期 9 9 2 1 笠 1 B 02 o

技 进 步 与 对

Vb1 . 29N 0. 9 1 Oc . t20l 2
S inc c e e& Te h l g P o r s ndPo iy c no o y r g e sa lc
创 意 产 业 集 聚 区 演 化 路 径 及 发 展 模 式 研 究
济 增 长 建 立 在 简 单 劳 动 力 的 重 复 投 入 上 , 工 业 社 会 而
针 对 创 意 产 业 集 聚 化 发 展 的理 论 研 究 却 不 多 见 。 随 着 世 界 各 地 创 意 产 业 的 迅 猛 发 展 以及 创 意 产 业 集 聚 区 的 兴 起 , 意 产 业 集 聚 化 理 论 研 究 滞 后 于 产 业 发 展 实 践 创 的 问题 开 始 显 现 。从 现 实 来 看 , 国 是 一 个 拥 有 5亿 我 人 以 上 创 意 消 费 群 体 的 国 家 , 着 经 济 的 高 速 发 展 ]随
润 分 配 。知 识 经 济 社 会 把 这 种 建 立 在 生 产 要 素 分 类 标
准 上 的产 业 形 态 转 变 为 以 智 力 和 知 识 的生 产 、 配 、 分 利 用 和 推 广 , 经 济 社 会 中人 的 因素 充 分 发 挥 出来 , 动 把 推 知 识 转 化 为 直 接 的 生 产 力 , 以 一 种 全 新 的 产 业 形 并 态 —— 创 意 产 业 表 现 出 来 。 因 此 , 意 产 业 的 发 展 打 创 破 了传 统 的 生 产 要 素 分 类 标 准 , 仅 继 承 和 丰 富 了 传 不 统 的 经济 增 长 理 论 , 且 使 经 济 增 长 方 式 也 发 生 了 巨 而 大 转 变 , 合 了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基 本 理 念 。 特 别 是 随 着 迎 经 济 的持 续 发 展 和 科 技 的进 步 , 意 产 业 的 巨 大 能 量 创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化发展的路径探索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化发展的路径探索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化发展的路径探索郭美晨【期刊名称】《济宁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2【摘要】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朝阳产业,其发展迅速并且集聚化发展趋势不断增强。

但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化发展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创意人才匮乏、服务平台不健全、尚未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十分突出。

应从人才培养与集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产业链、投融资体系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探索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化发展的有效路径,从而提高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As a sunrise industry,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is developing rapidly and the agglomeration development trend has been building. But the agglomeration of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China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Lack of creative talents, unsound service platform, incomplete industry chain and the predicament in financing of SMEs are all prominent problems. To accelerate explorating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path of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ies’ agglomeration, we should take measures from these aspects such as training and accumulation of talents,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construction, industrial chain,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system and so on. Then improve the core competence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clusters.【总页数】5页(P118-122)【作者】郭美晨【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天津 30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114【相关文献】1.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的探讨 [J], 刘文英;2.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的探讨 [J], 刘文英3.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及良性发展路径探究 [J], 盛洁4.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传承反思及发展路径探析 [J], 邹文兵5.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良性发展路径探究 [J], 闫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演化路径及发展对策分析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演化路径及发展对策分析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演化路径及发展对策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趋势的加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新兴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重要的战略地位。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是推动产业快速发展、提升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从路径演化和发展对策两个维度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进行深入探讨。

一、路径演化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路径演化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政府引导阶段政府在引导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上,一方面出台相关的政策和规划,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财税、用地、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专业服务;另一方面组织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和管理,扶持企业在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上取得突破,促进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

2、聚集培育阶段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在政府的引导下,开始吸引文化创意企业入驻并进行产业聚集,形成高度的产业集聚效应和区域经济的良性循环。

同时,孵化器、加速器、创业基地等创新创业服务机构也应运而生,为创业者和创意人才提供全方位的创业孵化服务和创新创意支持,加速企业的成长。

3、品牌打造阶段当文化创意园区内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产业结构逐步完善、品牌效应逐渐显现时,园区逐渐向品牌化集聚转化。

通过品牌的营销和宣传,提高园区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大众认知度,提升园区的业绩和影响力。

4、专业集群阶段当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实现扩张、品牌地位稳固,产业链的竞争格局逐渐形成,园区将逐步向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升维问道的方向发展,建设各类专业化集群,如游戏产业、动漫产业、电影产业、设计产业等,提高园区的专业程度和对产业对接的有效性。

二、发展对策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实现持续、健康、稳定的产业发展。

政府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中具有决策权和推动能力,应扮演好“政企共渡难关”的角色,出台完善的产业政策和规划体系,构建政府、企业、金融和社会等多方参与的合作机制,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协同发展和创新创意的不断涌现。

2、平台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核心在于产业聚集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如何做好园区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对于促进园区内企业快速成长、打造品牌、扩展市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期(总第375期)2015年2月财经问题研究Research o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IssuesNumber2(General Serial No.375)February,2015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演化路径及发展策略王庆金1,侯英津2(1.青岛大学商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2.山东大学商学院,山东济南264209)摘要: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发展能产生集聚效用,从而提升文化创意企业的竞争力。

本文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的纵向延伸、横向延伸以及价值链、创新链和资金链“三链”融合的集聚演化路径,探讨了网络化价值扩散的集聚演化路径,研究了市场拉动和文化推动下的空间演化路径,从法律法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投融资机制、文化创意企业的培育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的协同创新平台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集聚区;集聚演化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5)02-0033-05知识经济时代,创意是实现传统产业由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跃进的加速器。

文化创意产业以其独特的产业价值取向、较高的关联带动性,快速的成长方式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中最具活力的行业之一,并成为很多国家或地区的首要发展行业。

近些年来,美国率先实现了从“后工业化”向“创意经济”的重大转型,创意产业占GDP的比重接近1/3。

英国为了变成现代化的世界创意中心,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重点发展英国创意产业。

近些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迅速,但由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演化路径不明晰,导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着诸如资源和布局分散,产业的融合进展缓慢,产业价值链的集聚效应不明显,网络化的价值扩散不足等问题。

因此,为了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链、创新链和资金链的“三链”融合,应明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集聚演化的路径,提出有效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策略。

一、文献综述文化产业价值扩散及与其它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兰蒂将价值链引入到文化产业,并指出文化产业价值链包括创意形成、文化产品生产、文化产品流通、发送机构、观众及接受等环节。

魏后凯[1]指出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演化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文化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途径。

张艳辉[2]提出随着产业的发展,创意产业价值链上节点数量不断增加,创意产业系统不断细化,经济主体不断丰富,产业联动、价值链联动和区域联动三方推动了产业创意化、创意产业化和城市创意化的发展。

朱欣悦等[3]指出文化产品边际效益递增,拥有创意源收稿日期:2014-12-10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山东文化创意产业创新绩效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13-CGLJ09)作者简介:王庆金(1972-),男,山东临沂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工商管理与区域创新研究。

E-mail:wangqingjin2005@ 可以使产业链衍生出很多的附加值。

厉无畏和王慧敏[4]指出完善的价值系统能促进创意、技术、产品和市场的有机结合,形成包括核心产业、支持产业、配套产业和衍生产业在内的产业群,他们还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与农业的有机融合,能够提升农业附加值,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城乡互融互动[5]。

李勇军和黄柏青[6]研究了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及其组织网络构成。

Muller等[7]认为创意产业通过与新技术结合,拓展了文化内容创意的传播渠道。

文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演化方面,Molina 等[8]指出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区位分布与产业经济结构层次间有着正相关性。

Lazzeretti等[9]认为多数创意产业集中在大都市区。

Lazzeretti 等[10]提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越来越集聚在伦敦、纽约和新加坡等世界经济中心区域,这些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完备、创意人才密集、地理位置优越、人文环境较好,这些都有助于构建区域创意生态系统。

Landry[11]认为创意情境就是在软硬设施方面提供必要的先期条件,创意情境有利于激发思想流。

孙洁[12]指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演化发展需要一个好的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立体生态系统,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布局演进呈现出自我毁灭的空间集聚,创意生态环境在艺术和商业的融合中缓慢消失。

田蕾[13]提出为了降低地租等成本,文化创意企业开始将附加值较低的非核心业务逐渐外移到郊区或周边区域。

尹宏[14]研究了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和发展的演化动力和不同阶段的演化机制。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方面,王晖[15]指出纽约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同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是其显著特点。

王慧敏[16]以上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为例,提出了推动上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能级提升和政策体系创新的建议。

王学人和杨永忠[17]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打造文化创意企业,培育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等策略。

蔡荣生和王勇[18]研究了国内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

余振和赵梦婷[19]总结了国内中心城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模式,提出了坚持以市场为基础优化文化创意产业链,打造具有武汉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建议。

二、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演化路径(一)价值链延伸的集聚演化路径1.文化创意价值链的纵向延伸实现价值增值根据世界微笑曲线,文化创意产业应该嵌入全球价值链体系并向价值链高端演进,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提升产业融合价值。

根据波特的理论,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完成的,这些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

文化产业价值链是一个价值不断创新和增值的过程,创意人才、文化资源、资金、技术以及生态系统等价值链上各环节有机融合,实现原创性的文化创意规模化、产业化。

2.文化创意价值链的横向延伸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升级和发展(1)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能提升制造业的核心价值创造能力。

例如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使英国从世界工厂成为世界创意中心。

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等国家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促进了制造业的升级。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引领制造业升级,实现了国家经济的复苏。

制造业的服务化是全球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文化创意元素融入家电、汽车及通讯等制造业,增加了制造业的文化附加值,开辟制造企业的蓝海战略,例如佛山的陶瓷和东莞的家具业通过注入创意元素实现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制造业产业链上游增加创意研发设计,有助于提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例如绍兴的孔乙己品牌,重庆的张飞牛肉等;制造业产业链下游增加营销与服务创意,有助于升级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例如美国通用电器把创意服务融入到公司的管理中,促进了公司从制造功能向服务功能的转化。

(2)文化创意产业与农业的融合,延长了产业链,拓展了产业功能,推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美国及欧洲的一些国家通过创意农业的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价值的乘数效应。

日本通过创意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将文化创意产业贯穿旅游、园林和农业等整个过程,统筹城乡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可以促进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优化升级。

乡村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促进了展览采摘、乡村生态游、民俗文化游以及怀旧体验旅游等新型业态的发展,有利于调整乡镇产业结构,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3)文化与科技融合促进了新兴文化创意43财经问题研究2015年第2期总第375期产业的发展。

通讯技术、印刷技术以及机械电子技术等技术进步,衍生了广播电视业、电影业、印刷出版业和新兴演艺业等文化业态。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动漫、游戏以及数字媒体业的发展。

文化与信息业的融合促进了娱乐、媒体以及网络等产业发展,形成了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集聚,促进了文化产业升级发展。

3.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创新链和资金链“三链”融合可以发挥链群效应如图1所示,文化创意产业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可见“三链”融合是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应的前提和基础。

图1基于波特价值链的文化创意产业“三链“融合模型图(二)网络化价值扩散的集聚演化路径1.协同创新促进价值立体扩散埃茨科威兹于1995年提出了三螺旋理论,指出“政府—企业—高校”在创新中既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又相互合作、协同创新能促进知识的创造和转化。

企业及大学科研机构是创新源泉,中介是纽带,政府是平台,通过协同创新能有效促进价值立体扩散的网络化集聚演化。

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为了实现知识与实务、人力与金融的高度融合,美国科技园区协会等提出建立“协同创新共同体”,即实现科技园区、研发企业、大学以及联邦实验室等协同创新。

2.价值立体扩散的网络化演进图2是协同创新视角下价值立体扩散的网络化集聚演化图,政府、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科技中介组织、金融机构及社区等区域创新主体互动协同,文化创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或文化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协同创新的组织形式有机运行,实现研发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及产业化平台的协同创新,产生开放的创意生产网络体系,形成文化创意产业生态循环系统,促进产业的升级发展。

其中,政府的作用主要是政策引导,通过有效的产业政策促进文化创意产业有效的集聚发展;大学的作用主要是创意研发并且培养创意人才;科研机构的作用主要是创意产生的源泉;企业的作用主要是产品研发及成果的产业化,是区域创新的重要主体;中介组织的作用主要是粘合剂,在科技成果的研发及产业化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金融机构的作用主要是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图2协同创新视角下价值立体扩散的网络化集聚演化(三)空间集聚演化路径1.市场拉动下的空间演化级差地租收益和外部规模经济降低了人才获取、物流和信息交流等外部交易成本。

只有文化创意产业集聚规模较大的区域才更有利于发展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而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发展又会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在这一区域内的集聚演化。

例如伦敦成为全球的创意中心,2/3的国际广告公司的欧洲总部都设在伦敦,伦敦拥有产业特色明显的西区文化艺术集聚区、SOHO 传媒产业集聚区和霍克斯顿区等多个创业产业集聚区,2010年伦敦创意产业从业人数为65.8万人。

纽约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知名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中介组织,集聚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全美大53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演化路径及发展策略约8.3%的创意产业部门员工集聚在纽约。

2.文化推动下的空间演化独特的、不可复制和移植的文化属性和软性创意生态环境等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形成和发展。

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建筑和街区,拥有激发创意灵感的环境和区位优势,往往可以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例如纽约SOHO艺术区、北京798艺术区。

文化推动下的空间演化,尤其是艺术家主导推动下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形成发展,也是文化创意产业的“自我毁灭式”的空间集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