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ok

合集下载

平面构成的定义

平面构成的定义

平面构成的定义平面构成是指在平面上通过各种元素组合形成的图形或形态。

这些元素可以是点、线、面等,通过它们的相互组合、重复与变换,形成了各种丰富的图案和造型。

平面构成是构图学中重要的概念,它对于设计、绘画、摄影等艺术领域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在平面构成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元素:1.1 点点是平面上最基本的图形元素,它无大小、无形状,只有位置坐标。

点可以作为构图的基准,标记出平面上的一些重要位置或关键点。

1.2 线线是由一系列相互连接的点组成的,具有长度和方向。

线可以是直线、曲线、折线等形状,它们在平面构成中起着连接、分割、界定等作用。

1.3 面面指平面上的一个二维空间区域,它由一组连续且相邻的线段组成。

面可以是简单的几何形状,如矩形、三角形、圆形等,也可以是复杂的非凸多边形。

2. 平面构成的原则和技巧平面构成不仅仅是简单地将基本元素排列在平面上,它还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和技巧,以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2.1 对称性对称性是指平面上的元素沿某条轴线或中心点进行镜像重复排列所形成的平衡效果。

对称性可以将平面构图分为左右对称、上下对称、中心对称等多种形式,给人以稳定、平衡的感觉。

2.2 平衡性平衡性是指平面上的元素在空间上的分布达到均衡的状态。

平衡性可以是对称平衡,也可以是不对称平衡,它可以通过调整元素的大小、形状、位置等来实现。

2.3 重复性重复性是指平面上的元素以一定的规律进行重复排列,形成一种连续、有序的效果。

重复可以是线性重复、放射性重复、斜交重复等多种形式,它可以增强平面构图的统一感和连贯感。

2.4 对比性对比性是指平面上的元素通过大小、形状、颜色、明暗等方面的对比来产生鲜明的差异。

对比性可以强化图形的层次感和重要性。

2.5 留白留白是指平面上的空白区域,它可以是未被填充或装饰的部分。

合理的留白可以帮助平面构图更加简洁、清晰,使观者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3. 平面构成的应用平面构成广泛应用于设计、艺术等领域,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是(点)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是(点)

(1)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是(点)、(线)、(面)构成的基本形,以及基本形的关系和骨骼。

(2) 色彩的轻重感一般由(明度)决定。

(3) 骨骼与基本形都具有重复性质的构成形式,称为(重复构成)。

(4) 渐变构成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骨骼)渐变,是通过变动骨骼的疏密比例取得渐变效果;另一种是(基本型)渐变,是通过基本形的有规律的变动(如方向、大小和位置等变动)而取得渐变效果。

(5) 密集构成是比较自由性的构成形式,包括(预置型)密集与(无定型)密集两种。

(6)我国古代把黑、白、玄(偏红的黑)称为(色),把青、黄、赤称为(彩)。

两者合称色彩。

现代色彩学,即西洋色彩学把色彩分为(无彩)和(有彩)两大色系。

(7) 低(明度)的色一般有暖感,高(纯度)的色一般有暧感。

(1)通常所见的(面构成)形式包括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突变、密集和对比等。

(2) 骨骼线和基本形呈发射状的构成形式,称为(发射构成)(3) 无彩色系是指(黑和白)。

(4) (纯度)是指色光波长的单纯程度,也有人称之为艳度、彩度、鲜度或饱和度。

(5) (明度)对比是色彩的明暗程序的对比,也称色彩的黑白度对比。

(6)白颜料属于反射率高的物体,在其他颜料中混入(白,黑)色,可以提高混合色的明度,可以降低混合色的明度。

(7) 将色彩的三属性色相、纯度及明度,系统地配置成三次元的立体形状,称为(色立体)。

(1) 点的集合可以构成虚化的面。

( 正确)(2) 骨骼与基本形变化不大的构成形式,称为近似构成。

(正确)(3) 低明度基调的配色具有厚重感,高明度基调的配色具有轻薄感。

(T)(4) 有彩色系有3个基本特征分别是色相、纯度、明度,在色彩学上也称为色彩的三要素、三属性或三特征。

( 正确)(5) 线立体的素材形态有垂线形和曲线形两种。

(错误)(6) 无彩色系中,白色和黑色都属冷色调,灰色属于中性。

(错误)(7) 半立体是以平面为基础,将其部份空间立体化,是介于平面与立体之间的形状,即一般所称的“浮雕"。

平面构成第二章

平面构成第二章


不同大 小的面形 组织在一 起,会产 生空间感、 律动感、 节奏感。
三、基本形

1、基本形的概念 基本形是设计编排中的一种基本单位形,它既 可以是最简单的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 也可以是由几种形相加或相减所获得的图形;既 可是相同的一种形状,也可是不同的形状。
基本形的设计以简为宜,以适应基本单位做连 续编排。

三、骨格与基本形的关系
1、形的群化
按某种方法将 众多基本形组织起 来,形成团组就构 成了具有特定意义 的画面。 从画面上看到的 不是基本形本身, 而是众多基本形组 织起来后形成的具 有特定意义的图形。

2、形的同化
不同的形放在一起, 由于相互影响,会在 形状、大小、色彩等 方面与实际产生一些 差异,这种现象称之 为形的同化。 形的同化实际上是 形态场的扩张。任何 形态“场”都有自己 的势力范围,凡进入 这个势力范围的基本 形,都会受到“场” 的影响,有被同化的 趋势。
二、形象的组成元素 最基本的形态要素是点、线、面。 平面形象如将其细分,可以最终将其划 分为点、线、面三个元素。其构成要素包 括:大小、方向、明暗、数量、位置、重 心等。以这些基本要素为条件,加以组合 构成,便会创造出无数理想的抽象造型。

1、形态要素之一——点 (1) 点的定义 在几何学上,点是具有空间位置的视觉 单位,不具有面积。 平面构成中作为造型要素的点,是具有 画面图形的形象,有一定的大小、面积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线的形态

A 线的总形:线的形状与方向
直线:平行线、垂直线、折线、斜线等; 曲线:几何曲线,具有规律性强的特点; 自由曲线,即兴的、富于动感的曲 线。
B 线两端的形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1.点:点是平面上最基本的元素,其不占据空间,只有位置的概念。

点通常用小圆圈表示,用于表示空间中的一个位置,也可以用坐标表示,如(x,y)。

2.线: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直线,它是没有厚度和宽度的,可以是直线、曲线、直线段、射线等形式。

线具有长度、方向和位置等属性,可以用来连接两个点或表示移动的路径。

3.面:面是由多个点和线构成的二维平面形状,它具有面积、形状和位置的概念。

面通常是一个封闭的区域,可以有直角、锐角、钝角等形状,如矩形、圆形、三角形等。

4.形状:形状是由点和线构成的封闭区域,其内部面积称为形状的内部,外部区域称为形状的外部。

形状可以有直角、钝角、锐角等形状,如矩形、圆形、三角形等。

形状还可以通过几何变换进行平移、旋转、缩放等操作。

5.图形:图形是由多个点、线和面构成的复杂形状,可以包括多个形状的组合或交叉。

图形可以是平面中的任意形状,可以具有对称性、变换性和规则性等特点。

图形的特征可以通过数学方法进行计算和描述。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在几何学和图形学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们是构成平面几何学的基础。

这些基本元素可以用于描述和计算平面中的各种几何关系,如距离、角度、面积等。

在图形学中,这些基本元素可以用于绘制和呈现平面图形,如计算机图形、艺术作品等。

总结起来,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包括点、线、面、形状和图形等。

这些基本元素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属性,可以用于描述和计算平面中的几何关系。

通过对这些基本元素的研究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平面空间。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二.线的构成
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三)线的视觉特征
线在平面构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的线有不同的感情性格,线有很强 的心理暗示作用。
线最善于表现动和静,直线表现静,曲线表现动,曲折线则有不安定的感觉。 直线具有男性的特点,有力度、稳定,直线中的水平线平和、寂静,使人联想 风平浪静的水面,远方的地平线;而垂直线则使人联想到树、电线杆、建筑物的柱 子,有一种崇高的感受;斜线则有一种速度感。直线还有粗细之分,粗直厚重, 粗笨的感觉,细直线有一种尖锐,神经质的感觉。 曲线:富有女性化的特征,具有丰满、柔软、优雅、浑然之感。 几何曲线是用圆规或其它工具绘制的具有对称和秩序的差、规整的美。自由曲 线是徒手画的一种自然的延伸,自由而富有弹性。
图2
图1 图3
三.面的构成
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三)面的错视:
同样大小的圆感觉上面大下面小,亮的大些,黑的小些,像我们写 美术字时应注意到上紧下松的原则。还有像数字“8”、“3”及字母 “B”“S”,理论上来讲上下应该是一样比例的,但为了使其看起来美观、 均衡一些,在书时要把上面写得稍小一点,这样才能达到一种结构合理 的效果。
四. 点、线、面综合构成
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点线面形态的综合表现:
以点线面三位一体,进行综合表现。要点是:要注意主次关系,如 以细线为主,加小部分的面表现,可以表达轻巧活泼的形式效果。
四. 点、线、面综合构成
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四. 点、线、面综合构成
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二.线的构成
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四)线的错视
灵活的运用线的错视可使画面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有时则要进行必 要调整,以避免错视所产生的不良效果。

第二章 第一节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

第二章  第一节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

第二章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基本元素的产生设计中的形可以按照形成方法分为:几何形、有机形和偶发形。

几何形是可以用数学方法定义的形;有机形是可以重复和再现的自由形;而偶发形不管用何种方法,每次产生的结果都不一样,如泼溅、吹颜料等方式产生的形态。

如果从视觉感受来讲又可分为点、线、面等单个元素,这两种分法是交叉的。

点、线、面既可以是几何形也可以是有机形;而且偶发形中同样存在点、线、面。

为了讨论的方便,本书按照后一种分类方法展开。

第一节点的形态特征和设计中的应用一、点的众多形态点通常指小的东西。

但具体小到什么程度才能给人以点的视觉感受,必须在一定的环境对比下才可以确认。

璀璨的星空布满了小的亮点,但是我们看到的“星星点点”往往比地球大得多。

严格地说,点只有位置,没有大小和形状,但是生活和点的众多形态设计中的情况却往往复杂和有趣得多。

点的形态1 、体积小而分散的事物:芝麻·沙粒等;2 、远距离的、大空间对比下的:星座、远处的灯火、远帆、地图上的城市等;3 、处于交叉位置的:围棋·线的交点、面的交点4 、符号的一种:逗号、引号、盲文、音符等5 、短小有力的笔触和痕迹。

归纳起来,点通常具有这样一些特征:面积小的、弱的、处于两头和交叉位置的、分散的等等。

点既是自然形态,也是人文形态,它们来自于生活中的场景和长期的历史发展。

这幅图是在 10 分钟内作的点的联想记录。

包含了食品、产品、几何形态等等各种类别。

其中还有盲文、细胞核、星座、音符、猫眼等有意思的形态。

从具象世界到抽象世界;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思路非常开阔。

专题讨论:点的形态为了开拓我们的思维和敏感度,我们不妨引入头脑风暴的思考方法,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通过互相启发,短时间内说出生活中我们通常看作点的事物和形象。

有一人负责记录,或大家用最简洁的笔画在一张大纸上记录这些形象。

然后通过不同的人和组别之间的交流,互通有无,你会发现世界上点的形态如此丰富。

平面设计-平面构成基本元素

平面设计-平面构成基本元素

元素——点元素——线元素——面第二章 平 面 构 成 基 本 元 素基 本元 素在生活中,我们随处可以见到点状形态的事物,它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形态元素。

在自然界中,点是一种细小的痕迹或物体,例如,沙子、蚂蚁等。

在文学作品中,点是一个符号,例如,逗号、句号、省略号等。

在几何学上,点是空间中只有位置、没有大小的图形。

在设计领域,点是一种重要的设计元素。

第一节 元素——点1. 点的大小在同一环境中,相对面积越小,点的感觉就会越强。

相反,相对面积越大,点的感觉越弱。

点的表情2. 点的形状在人们心目中,点通常被看成是圆形的,但是事实上,点可以是任何一种形状的。

只要这个形态达到足够小,都可以认为它是点。

点的表情3. 点的数量(1)当画面上只有一个点的时候,它必然成为唯一的视觉中心。

(2)当画面中有两个相同点的时候,由于张力使得两个点感觉彼此吸引,从而在视觉上产生连线,形成线的感觉。

(3)当画面中有三个点的时候,两两相吸引,在视觉上形成三角形的状态。

(4)当画面中出现多个不规则排列的点的时候,画面显得很自由很活跃。

(5)当画面中出现多个点规律排列的时候,画面显得很均匀稳定,进而产生面的感觉。

点的表情点的表情4. 点的位置点在画面中由于所处位置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当点位于画面中间的时候,形成一个视觉中心,会产生稳定的感觉;当点的位置偏上的时候,会产生一种抬升的感觉;当点的位置偏下的时候,会产生沉着的感觉;当点的位置位于画面四个角落的时候,会产生逃逸的感觉。

(1)将点按照一定的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排列,由于点和点之间存在一种张力,就会产生一种线的感觉。

(2)把数量众多的点进行密集排列,就会产生面的感觉,距离越近效果越明显。

(3)把点按照一定的大小、方向和轨迹进行规律化排列,可以产生一种优美的韵律感。

(4)点的不规则排列,可以形成自由式的构成。

点的构成点元素应用案例欣赏点元素应用案例欣赏点元素应用案例欣赏点元素应用案例欣赏第二节 元素——线线是由一个动点运动时产生的图形,也就是说,线是点移动形成的轨迹。

平面构成基础

平面构成基础

平面构成基础平面构成是美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在二维平面上通过各种元素的组合和排列,形成一种有机的整体结构。

平面构成不仅仅是美术设计中的基础,也是许多其他领域中的重要概念,如建筑设计、平面广告、网页设计等。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平面构成的基础要素和技巧。

一、基础要素1. 点:点是平面构成的基本单位,它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元素。

点在平面上的位置、大小和颜色等属性可以通过调节来达到不同的构图效果。

2. 线:线是由无数个点相连而成,它可以是直线、曲线、斜线等。

线的位置、长度、方向和粗细等属性都会影响平面构成的效果。

3. 形状:形状是由线条相互连接而成的,它可以是简单的几何形状,也可以是复杂的自由形状。

形状的大小、比例和形状之间的关系是构图中重要的考虑因素。

4. 颜色:颜色是平面构成中不可忽视的要素,它可以给作品带来极大的视觉冲击力。

颜色的明暗、对比和饱和度等属性都会对构图产生影响。

二、构图技巧1. 对称与不对称:对称构图是指将平面分为左右或上下对称的两部分,这种构图方式通常给人稳定、平衡的感觉。

而不对称构图则是通过将元素放置在平面上的不同位置,创造出动感和张力。

2. 重复与变化:重复是指在平面上重复使用相同的元素或形状,创造出统一感和规律感。

变化则是通过改变元素的大小、颜色、形状等属性,使平面构成更加有趣和富有层次感。

3. 对比与和谐:对比是指在平面构成中使用明暗、大小、颜色等方面的对比,以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

而和谐则是通过统一的颜色、形状和比例等要素,使整个构图看起来和谐舒适。

4. 空白与填充:空白是指在平面上留有一定的空间,不填满所有的区域。

空白可以给人以舒适的感觉,也可以使构图更加简洁和清晰。

填充则是指将元素填满整个平面,使构图更加紧凑和充实。

5. 重点与层次:重点是指在平面构成中突出的元素,它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层次则是通过前后、大小和明暗等关系,使构图产生深度和立体感。

三、实际应用1. 平面广告设计:平面广告设计是运用平面构成基础的一个重要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概念元素形象在构成设计中是表达一定含义的形态构成的视觉元素。

形象是有面积、形状、色彩、大小和肌理的视觉可见物。

在构成中点、线、面是造型元素中最基本的形象。

由于点、线、面的多种不同的形态结合和作用,就产生了多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和形象。

第一节点的概念与形态
点在人们头脑中是一粒尘埃,一个分子。

如人站在辽阔的海滩上就会小得像一个点,由此可以联想到一个物体在他周围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就会产生不同的感觉。

1、点的概念
一个标记点在几何学中是不具有大小只具有位置的,但在构成中是有大小、形状、位置和面积的。

2、点的形态
方形的点、圆形的点、不规则的点、偶然性的点……
3、点与位置
一个圆点在平面上,它与平面的大小关系以及与周围环境位置的不同,也会让人产生不同的感觉。

在一个正方形平面上,一个黑圆点放在平面正中,点给人的感觉是稳定和平静。

如果这个圆点向上移动就会产生力学下落的感觉。

点的位置移动到左上角或右上有,都会产生动感和强烈的不安定的感觉。

反之将点移到正方形的中部以下,则给人一个非常平稳安定的感觉。

两个大小相同的点,放在平面内与底边平行的位置上,两个点会相互吸引,由于张力的作用会产生线和形的感觉。

大小不同的两个点,放在平面内平行于底边的位置上,大的点吸引小的点,人们的视觉将会从大到小移动。

多个点的近距离设置会有线的感觉,从而多点的不同安置相应会使人产生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的感觉。

4、点与周围环境
被周围密集的线包围或者被某些形所包围的空白就变成了点。

点的密聚组合下,可以形成面,从中可利用挖空的空白来表现你所需要的形态和字体,并有一种精致的纤细感。

点由于周围环境变化会产生不同的感觉。

如周围是小的点子,中间点就会显得大;如周围的点大,则中间的点就会显得小;上下两个同样大的点,上方的点显得大于下方的点。

5、点的密集
点的密集靠近,就形成了线的感觉,距离较近的点的吸引力比距离较远的点更强,点的间隔小,它的线化就十分明显。

不具趋向性的点的集合也会形成线化现象,从大到小的线化的点群,产生从强到弱的运动感,同时也产生从近到远的深度感。

因此点的集结就能加强空间变化效果。

密集的距离相同的点会形成面,随着点的大小疏密变化很容易产生深度感。

按照光照射在物体的亮面、暗面来分布,将会出现凹凸的立体感。

第二节线的概念与形态
概念:点移动的轨迹形成了线。

线在空间里是具有长度和位置的细长物体。

在数学上来说,线不具有面积只有形态和位置,在构成中线是有长短、宽度和面积的,当长度和宽度比例到了极限程度的时候就形成了线。

从构成的角度来看,具有长短、宽度的线,随着线的宽度的增加就会使人感觉到面的感觉,但如它周围的都是类似线的群体,那么宽度较大的线也会认为是粗线。

线的长短形状不同,我们把它分成各种不同的线。

由于各种线的形态不同也就具有各自不同的特性。

1、线的分类:直线、曲线、虚线、锯齿线……
2、线的特性
直线的特性:一般从直线得到的感觉是明快、简洁、力量、通畅、有速度感和紧张感。

曲线的特性:丰满、感性、轻快、优雅、流动、柔和、跳跃、节奏感强。

曲线可分为圆和圆弧形态的几何曲线,圆规画出的曲线,用手工画出的自由曲线和用曲线规画出的曲线。

几何曲线具有现代感和准确的节奏感。

自由曲线具有柔和自由感和变化的节奏感。

细线的特性:纤细、锐利、微弱、有直线的紧张感。

粗线的特性:厚重、锐利、粗犷、严密中有强烈的紧张感。

长线的特性:具有持续的连续性、速度性的运动感。

短线的特性:具有停顿性、刺激性、较迟缓的运动感。

绘图直线的特性:干净、单纯、明快、整齐。

铅笔线和毛笔线的特性:自如、随意、舒展。

水平线的特性:安定、左右延续、平静、稳重、广阔、无限。

垂直线的特性:下落、上升的强烈运动力,明确、直接、紧张、干脆的印象。

斜线的特性:倾斜、不安定、动势、上升下降运动感,有朝气。

斜线与水平线、垂直线相比,在不安定感中表现出生动的视觉效果。

运动的线的特性:线的不同方向运动在视觉上得到的印象线在构成中,由于运动的方向不同也会给人不同的印象。

左右方向流动的水平线,表现出流畅的形势和自然持续的空间。

上下垂流动给人产生力学自由落体感,它和积极的上升形成对照,可产生强烈的向下降落的印象,由左向右上升的斜线,给人产生明快飞跃的一种轻松的运动感。

由左向右下落的斜线,使人产生瞬间的飞快速度及动势,产生强烈的刺激感。

由于焦点透视的近大远小的原理,线的疏密排列,前疏后密产生深度,前边的愈疏愈近,后边愈密愈远,这样就形成了远近空间。

3、线的紧密排列产生的视觉印象。

线如按照一定的规律等距离排列会形成色的空间并置产生出灰面的感觉。

线如不同距离间隔排列,或线的粗线变化,将会产生不同的肌理效果。

线的形状不同的等距离排列,将会产生凹凸效果。

线的等距离排列产生出灰面,线如断开后会形成点的视觉效果。

4、线的组合
(1)规则的组合
在平面构成中,线为造型要素,若用粗细等同的直线平等设置组事,按照数学中固定的数列来进行构成,这一类的构成图形在造型上比较能够得到统一、有秩序、但变化较少显机械性,因而比较单调和缺少感情。

(2)不规则的组合
若用粗细长短不同的各种线条依照作者的构想意念自由的排列,这一类的构成图形,画面较活泼而富有感情,由于画时手法或者笔法不同会产生很多偶然的效果。

(3)规则和不规则的组合
按照某种固定的形式进行线的组合,在组合图形中作者加以部分变化,使其产生不同的造型方式,也就是规则和不规则的组合造型方式,使构成变得丰富而有创意。

(4)线的分割
以线为造型要素,先组合成一张具有整体感的线的组合画面,再把整体的画面上用直线或是曲线作有规律的和无规律的自由分割。

有规律的分割常要用数列关系来推算,无规律的自由分割可根据作者的意念来进行分割。

线的分割可分成:平行线分割,直线分割,弧线分割,垂直与水平线分割,放射状分割。

第三节面的概念与形态
面是线移动的轨迹。

在平面构成中,不是点或线的都是面。

点的密集或者扩大,线的聚集和闭合都会生出面。

面是构成各种可视形态的最最基本的形。

在平面构成中,面是具有长度、宽度和形状的实体。

它在轮廓线的闭合内,给人以明确、突出的感觉。

各种不同的线的闭合,构成了各种不同形状性质的面。

面的分类:几何形的面、直线形的面、有机形态的面、不规则形态的面、偶然形态的面、由特殊的技法意外偶然得到的形态。

如敲打、泼撒。

徒手性形态的面。

从大小到的线化的点群,产生从强到弱的运动感,同时也产生从近到远的深度感。

因此点的集结就能加强空间变化效果。

客密集的距离相同的点会形成面,随着点的大小疏密变化很容易产生深度感。

第四节点线面综合
构成训练(展示相关的案例)。

第五节手绘工具的使用方法
第六节矩形工具、椭圆工具的使用方法
第七节基本形状的使用方法
第八节交互式工具的使用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