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粘度测试计算方法
粘度及换算表

粘度及换算表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燃油粘度及换算表粘度(VISCOSITY)是油品流动性的一种表征,它反映了液体分子在运动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强弱,作用强(粘度大),流动难。
石蜡基型原油含烷烃成份较多,分子间力的作用相对较小,粘度较低,环烷基原油含脂环、芳香烃较多,粘度一般较大。
但需注意的是油品的流动性并非单决定于粘度,它还与油品的倾点(或凝点)有关。
流体的粘度明显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压力也有一定影响,但一般可忽略不计),这种影响也是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来实施的:通常的概念是温度升高流体体积膨胀,分子间距离拉远,相互作用减弱,粘度下降;温度降低,流体体积缩小,分子间距离缩短,相互作用加强,粘度上升。
由于粘度与温度关系密切,因此任何粘度数据都需注明测定时的温度。
通常在低温区域温度对粘度的效应尤其显著。
粘度的测定方法,表示方法很多。
在英国常用雷氏粘度(Redwood Viscosity),美国惯用赛氏粘度(Saybolt Viscosity),欧洲大陆则往往使用恩氏粘度(Engler Viscosity),但各国正逐步更广泛地采用运动粘度(Kinemetic Viscosity),因其测定的准确度较上述诸法均高,且样品用量少,测定迅速。
各种粘度间的换算通常可通过已预先制好的转换表查得近似值。
粘度对于各种油品都是一重要参数。
内燃机及喷气发动机燃料的汽化性能、锅炉用燃料雾化的好坏均直接与各油品的粘度相关,而油品的输送性能亦与粘度有密切关系。
由于粘度在油品实际应用中表现出的重要性,因此不少油品,诸如残渣燃料油、某些润滑油等往往以粘度作为其分级的依据。
此外通过对使用过程中的润滑油的粘度的测定更可提供该油品是否已经变质而需加以更换的信息。
运动粘度(KINEMETIC VICOSITY)υ是油品的动力粘度(Dynamic Viscosity)η与同温度下的油品密度ρ之比:υ=η/ρ单位,沲(Stoke)= 厘米2/秒,通常以其百分之一 --厘沲cSt表示。
石油产品粘度的测定

石油产品粘度的测定一、粘度与化学组成的关系油品粘度与它的化学组成密切相关,它反映了油品烃类组成的特性,油品粘度通常随着它的馏程增高而增加。
但同一馏程的馏分,因化学组成的不同,粘度大小也不同,其烷烃粘度芳烃粘度,但在三环及三环以上的化合物中,芳烃的粘度确高于环烷烃及环烷一芳烃粘度,而且在环状化合物中随着侧链长度的增加及侧链数目的增加,粘度增加。
润滑油中希望粘度大,而且随着温度的变化,而粘度变化较小的烃类。
所以少环长侧链的烷烃一环烷烃、芳香烃,是润滑油的理想组分。
而多环短侧链的稠环芳烃及胶质是润滑油的非理想组分,应在润滑油精制中除去。
二、粘度对生产和使用的意义粘度是评价油品流动性能的指标。
在油品的流动和输送过程中,粘度对流量和压力降的影响很大,因此在工艺设计计算中,粘度是不可缺少的物理参数之一。
粘度可决定加工工艺条件,确定馏分的切割范围,及判断润滑油的精制深度。
润滑油精制中,多环短侧链的稠环芳烃及胶质,除去的越多,精制后油品粘度越小。
通常,未经精制的馏分油粘度>经硫酸精制的馏分油粘度>用选择溶剂精制的馏分油粘度。
粘度是喷气燃料油的重要指标之一。
因为喷气燃料的粘度对燃料雾化程度影响最大,而燃料油雾化的好坏是决定喷气发动机在不同温度下,所必须的雾化程度,所以在喷气燃料规格标准中,规定了20℃及-40℃时的粘度要求。
粘度是柴油的重要性质之一,它可决定柴油在内燃机内雾化及燃烧的情况,粘度过大喷油咀喷出的油滴颗粒大,雾化状态不好,空气混合不充分,燃烧不完全,影响发机功率消耗;粘度过小,易挥发,损失大,同时会影响油泵润滑,增加拉塞磨损。
粘度是润滑油最重要的质量指标,若使用过大粘度的润滑油时则会降低发动机的功率,增大燃料的消耗,也容易造成发动机启动困难。
若使用粘度过小的润滑油导致该润滑部位难形成油膜,造成两相磨擦面之间成为“干磨擦”,达不到润滑目的,增大机器的磨耗。
润滑油的牌号大部分在产品标准中,以运动粘度的平均值来划分,如冷冻机油、机械油等以50℃运动粘度的平均厘斯数划分,内燃机润滑油、汽缸油、齿轮油等按100℃运动粘度的平均里斯数划分。
油品粘度计算公式

油品粘度计算公式引言:油品粘度是指液体流动的阻力大小,是衡量油品流动性的重要指标。
在工程应用中,粘度常常需要通过实验进行测定,但对于某些特定情况下,无法进行实验测量时,我们可以使用粘度计算公式来近似估算油品的粘度。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油品粘度计算公式,并分析其适用范围和计算方法。
一、动力粘度计算公式:1. 简化的Stokes公式Stokes公式是最基本的油品粘度计算公式之一,适用于低剪切速率和小颗粒粘度的情况。
公式如下:η = (2/9) * (ρ - ρ0) * g * r^2 / v其中,η表示油品的动力粘度;ρ表示油品的密度;ρ0表示介质的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r表示颗粒的半径;v表示颗粒的下落速度。
2. 简化的Einstein公式Einstein公式是基于布朗运动理论推导得出的,适用于微粒悬浮液体的粘度计算。
公式如下:η = (k * T) / (6 * π * η0 * r)其中,η表示油品的动力粘度;k表示玻尔兹曼常数;T表示温度;η0表示液体的黏性系数;r表示颗粒的半径。
二、运动粘度计算公式:1. 动力粘度和密度的关系运动粘度是动力粘度和密度的比值,通常用符号ν表示。
运动粘度的计算公式为:ν = η / ρ其中,ν表示运动粘度;η表示动力粘度;ρ表示密度。
2. 经验公式经验公式是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来的近似计算方法,适用于一定范围内的油品粘度计算。
常见的经验公式有:Andrade公式、Ree-Eyring公式、Sutherland公式等。
三、粘度温度关系计算公式:1. Arrhenius公式Arrhenius公式是描述粘度与温度关系的经验公式,适用于一定范围内的油品。
公式如下:η = A * exp(-Ea / (R * T))其中,η表示油品的粘度;A表示预指数;Ea表示活化能;R表示气体常数;T表示温度。
2. VFT公式VFT公式是一种描述粘度与温度关系的经验公式,适用于高温下的油品。
粘度测试方法

粘度测试方法粘度是液体流动性的一种物理性质,它对液体的黏稠度进行了描述。
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粘度测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液体的流动性能,从而指导生产和科研实验。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粘度测试方法。
首先,最常见的粘度测试方法之一是旋转粘度计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液体,包括润滑油、涂料、树脂等。
它的原理是通过旋转粘度计来测量液体在一定条件下的流动性能。
通过旋转粘度计法,我们可以得到液体的粘度值,从而评估其流动性能。
其次,还有一种常见的粘度测试方法是流变仪法。
流变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液体、半固体和软固体材料流变性能的仪器。
通过流变仪法,我们可以得到液体在不同剪切速率下的粘度值,从而了解其流变性能。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液体,尤其是高粘度的液体。
另外,还有一种常见的粘度测试方法是滚动粘度计法。
滚动粘度计是一种通过滚动方式来测量液体粘度的仪器。
通过滚动粘度计法,我们可以得到液体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值,从而了解其在不同温度下的流动性能。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试液体粘度的情况。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粘度测试方法,如旋转杯法、滴定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液体和不同的测试条件。
在选择粘度测试方法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粘度测试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液体的流动性能,指导生产和科研实验。
在进行粘度测试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测试,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粘度测试方法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粘度测定法

运动粘度测定法1)清洗玻璃毛细管粘度计;2)将油品吸入玻璃毛细管粘度计;3)将毛细管粘度计放入粘度测定器中;4)开始计时;5)十分钟后开始做实验;6)从第一个刻度线开始计时,下面刻度线计时结束;7)记录时间(以秒为单位);8)重复三次实验,记录时间并计算平均值;9)计算100℃或40℃的运动粘度:时间*粘度管系数。
注意:1)选择合适的粘度管;2)吸入油品时不要有气泡进入;3)观察是否堵管;4)计算粘度时看清是哪个粘度管;5)全浸式温度计的温度是否为100℃或40℃;6)眼睛一定要平视刻度线时计时。
闪点的测定GB/T3536闪点:在规定实验条件下,试验火焰引起试样蒸汽着火,并使火焰蔓延至液体表面的最低温度。
1)将试样装入试验杯至规定的刻度线;2)开始加热,此时迅速升高试样的温度;3)点燃实验火焰,并调节火焰直径为3.2mm~4.8mm;4)当试样温度达到预期闪点前约56℃时减慢加热速度,使试样在达到闪点前的最后23℃左右时升温速度为5~6(℃/min);5)在预期闪点前至少23℃左右,开始用试验火焰扫划,温度每升高2℃扫划一次;6)当在试样液面上的任何一点出现闪火时,立即记录温度计的温度读书,作为观察闪点;注意:1)试样装入试验杯时,是试样的弯月面顶部恰好位于试验杯的装样刻线;2)温度计垂直放置,使其感温泡底部距试验杯底部6mm;3)试验过如果试样表面形成一层膜,应把油膜拨到一边再继续试验;4)程中,避免他人在试验杯附近随意走动,以防扰乱试样蒸气;5)不要把有时在试验火焰周围产生的淡蓝色光环与真正的闪火相混淆。
倾点测定法GB/T3535倾点:油品在规定条件下冷却时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
1)将清洁试样倒入试管中;2)温度计垂直放入试管;3)将试管放入倾点测定器中;。
粘度及换算表

燃油粘度及换算表粘度(VISCOSITY)是油品流动性的一种表征,它反映了液体分子在运动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强弱,作用强(粘度大),流动难。
石蜡基型原油含烷烃成份较多,分子间力的作用相对较小,粘度较低,环烷基原油含脂环、芳香烃较多,粘度一般较大。
但需注意的是油品的流动性并非单决定于粘度,它还与油品的倾点(或凝点)有关。
流体的粘度明显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压力也有一定影响,但一般可忽略不计),这种影响也是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来实施的:通常的概念是温度升高流体体积膨胀,分子间距离拉远,相互作用减弱,粘度下降;温度降低,流体体积缩小,分子间距离缩短,相互作用加强,粘度上升。
由于粘度与温度关系密切,因此任何粘度数据都需注明测定时的温度。
通常在低温区域温度对粘度的效应尤其显著。
粘度的测定方法,表示方法很多。
在英国常用雷氏粘度(Redwood Viscosity),美国惯用赛氏粘度(Saybolt Viscosity),欧洲大陆则往往使用恩氏粘度(Engler Viscosity),但各国正逐步更广泛地采用运动粘度(Kinemetic Viscosity),因其测定的准确度较上述诸法均高,且样品用量少,测定迅速。
各种粘度间的换算通常可通过已预先制好的转换表查得近似值。
粘度对于各种油品都是一重要参数。
内燃机及喷气发动机燃料的汽化性能、锅炉用燃料雾化的好坏均直接与各油品的粘度相关,而油品的输送性能亦与粘度有密切关系。
由于粘度在油品实际应用中表现出的重要性,因此不少油品,诸如残渣燃料油、某些润滑油等往往以粘度作为其分级的依据。
此外通过对使用过程中的润滑油的粘度的测定更可提供该油品是否已经变质而需加以更换的信息。
运动粘度(KINEMETIC VICOSITY)υ是油品的动力粘度(DynamicViscosity)η与同温度下的油品密度ρ之比:υ=η/ρ单位,沲(Stoke)= 厘米2/秒,通常以其百分之一 --厘沲cSt表示。
石油产品运动黏度测定法和动力黏度计算法

石油产品运动黏度测定法和动力黏度计算法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液体石油产品(指牛顿液体)的运动黏度,其单位为m2/s,通常在实际中使用为mm2/s,运动黏度可由测得的运动黏度乘以液体的密度求得。
注:本方法所测之液体是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之比一一常数,也就是黏度与剪切应速率和剪切无关,这种液体称为牛顿液体。
1方法概要本方法在某一恒定的温度下,测定一定体积的液体在重力下流过一个标定好的玻璃毛细管黏度计的时间,黏度计的毛细管常数与流动时间的乘积,即为该温度下测定液体的运动黏度。
在温度t时运动黏度用符号Ut表示。
该温度下运动黏度和同温度下液体的密度之积为该温度下液体的动力黏度。
在温度t时的动力黏度用符号qt表示。
2仪器与材料每支黏度计必须按JJGI55《工作毛细管黏度计坚定规程》进行检定并确定常数。
测定试样的运动黏度时,应根据试验的温度选用适当的黏度计,务使试样的流动时间不少于200s,内径0.4三的黏度计流动时间不少于350so带有透明壁或观察孔的恒温浴,其高度不小于180mm,容积不小于2L,并且附设着自动搅拌装置和一个能够准确地调节温度的电热装置。
在OC和低于Oc测定运动黏度时,使用桶形开有看窗的透明保温瓶,其尺寸与前述的透明恒温浴相同,并设有搅拌装置。
根据测定的条件,要在恒温中注入一种液体,如表C5。
注:恒温浴中的矿物油最好加有抗氧化添加剂,延缓氧化,延长使用寿命。
符合GB/T514《石油产品试验用液体温度计技术条件》分格为0.1C。
测定30C以下运动黏度时,可以使用同样分格值的玻璃合金温度计或其他玻璃液体温度计。
分格为0.Is用于测定黏度的秒表,毛细管黏度计和温度计都必须定期检定。
3试剂‘C,分析纯。
3.2 95%乙醇:化学醇。
4准备工作温度计要利用另一只夹子固定,务使水银球的位置接近毛细管中央点的水平面,并使温度计上要测温的刻度位于恒温浴的液面上10三处。
使用全浸式温度计时,如果它的测温刻度露出恒温浴的液面,就依照式计算温度计掖柱露出部分的补正数,才能准确的量出液体的温度;△t=Rh(Tl-T2)式中R——常数,水银温度计采用,酒精温度计采用h——露出在浴面上的水银柱或酒精柱高度,用温度计的度数表示:Tl——测定黏度时的规定温度T2——接近温度计液柱部分的空气温度,(用另一支温度计测出)。
润滑油运动粘度的测定

良好的热稳定性
润滑油在高温下应能保持稳定 的性能,不易氧化变质。
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润滑油应能抵抗化学腐蚀,不 易与水、空气等物质发生反应
。
良好的抗泡性
润滑油中应尽量减少泡沫的产 生,以免影响油膜的形成和润
滑效果。
运动粘度对润滑油性能的影响
粘度是润滑油的重要物理性能之 一,它直接影响到润滑油的流动
性和润滑性能。
粘度计操作
按照粘度计的使用说明进 行操作,控制测试温度、 转速等参数,确保测量的 一致性。
测定步骤与注意事项
温度控制
根据润滑油的特性,控制测试 温度在规定范围内,以模拟实 际工作条件。
测定过程
按照设定的参数进行测试,记 录运动粘度值。
样品准备
准备一定量的润滑油样品,确 保样品清洁、无杂质。
转速设置
对同一油样进行多次测定,确保测定结果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对比实验
与其他实验室或方法进行对比,验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长期稳定性测试
对油样进行长时间保存和测定,观察粘度变化情况,评估测定结果 的可靠性。
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
对比不同测定方法的优缺点, 如落球法、旋转法、振动法等。
比较不同方法在测定结果的一 致性和差异性,为实际应用提 供参考。
分析不同方法在测定过程中可 能存在的误差和干扰因素,提 高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定结果在工业润滑油领域的应用
根据测定结果,评估润滑油的性能和适用范围,为工业润滑油的选用提供 依据。
根据测定结果,分析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为润滑油的更换和 维护提供参考。
根据测定结果,研究润滑油与其他因素(如温度、压力、转速等)的关系, 为工业设备的优化设计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