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运作管理案例个

合集下载

《生产与运作管理》案例分析

《生产与运作管理》案例分析

《生产与运作管理》案例分析案例3:T公司的问题案例5:品质部长碰了“软钉子”学号: ************姓名: ******年级: 10级学院: **************专业: ******************2012年12月案例3T公司的问题假设你是公司的顾问,你有何意见?一、存在问题通过题目分析可以知道该公司目前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销售额停止增长;二是顾客对产品使用上的抱怨。

这实际上是一个在与外在两方面的问题,说明公司正处于忧外患,本质上说是企业竞争力的下降。

为生产型企业,该公司竞争力的下降归根结底是产品竞争力的缺失,即产品失去了原有创造顾客价值的能力——质量下降和创新不足,使顾客需求下降,销售额停止增长。

公司竞争力体现在多个方面,但本质上是企业能否源源不断的创造高质量的顾客价值和顾客满意度,具体来说就是公司能否创造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

一旦产品失去自身的竞争力,失去质量和创新优势,无法更好的满足顾客的需求,只能引发顾客对产品使用上的诸多抱怨,最终将市场份额拱手让与其他更有竞争力的产品,销售额的停止增长甚至下降也就再所难免。

二、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根据问题结合案例中管理人员的行为可分析得出该公司出现危机的可能原因如下:1. 公司研发效率和水平下降,企业的产品在质量和品种上创新不足。

2. 公司生产流程设计不合理,人机配置欠优,导致生产合格率不尽人意。

3. 公司检验力度不足或检验重点缺失,检验效率低下。

4. 售后服务不足,未能够更好的关注顾客的投诉。

5. 公司高层战略目标不统一,各部门意见相冲突。

公司长远的发展首先要求公司当前的顺利发展,当前问题的无法解决很有可能导致公司长远发展的不利。

同时,当前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是由公司长远问题的积压导致的。

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充分了解各种原因的关联性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在决策上充分权衡各方,合理拟定解决方案。

从一定程度上讲,产品竞争力下降体现在三个方面——质量、创新、服务。

生产与运作管理案例

生产与运作管理案例

生产与运作管理案例一、目的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2、掌握多门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3、通过优化策略讨论,体会当代市场对传统制造系统的挑战;掌握针对问题应用所学运作管理以及相关管理学科理论与方法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提高学生解决企业运作系统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类型自编案例——由科研项目归纳改编。

特点——资料完善、了解深入,具体。

三、涉及内容1、生产系统组织结构重构2、流程型企业MRP软件用户化改造3、企业与车间物流优化4、提高定制生产系统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缩短从签订合同、设计、制造到交货的整个周期;——应用方法:并行工程、成组技术、物料配送等。

某煤机有限公司制造系统优化策略一、公司背景简介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00年5月由某煤机厂改组而成,是中国最大的煤矿专用设备制造公司之一,其主要产品为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破碎机、刨煤机、以及一些非煤机专业机械产品,主要有提升机用链条、铸石刮板输送机、减速机、料液搅拌机、各种自卸车、装载车用工程液压缸、套筒辊子和链条等。

产品主要销往全国各矿务局及地方煤矿,国内市场占有率为70%,部分产品出口印度、越南、土耳其、俄罗斯等国家。

公司占地面积85万平方米,在册职工人数600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700人,管理人员600人,生产方式为订货型,生产类型为单件小批量生产,产品为结构较复杂的大型煤矿机械设备。

合同任务的90%以上需要改型或重新设计,因此,设计工作量大,制造周期较长,在生产经营管理方面具有明显的管理过程复杂、成本与进度控制难度大的特征,对公司的组织机构功能、计划模式与控制机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公司改制后的组织结构仍为直线职能制,结构层次基本合理,能适应计算机化信息管理的扁平化要求,总经理层职能分工合理。

职能部门划分与职能、职责分工基本合理。

公司原为部属,长期保留着计划经济管理的一些特征,一度影响了公司的发展。

1998年企业紧紧围绕“满足用户,提高效益”的方针,进行了技术改造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大大缩短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使产品综合水平达到国际九十年代初、中期水平。

亚细亚 生产与运作管理案例

亚细亚 生产与运作管理案例

影响因素
经济因素: 厂址条件和费用、接近消费市场 社会因素: 居民的生活习惯、消费水平等。 政治因素。 自然因素。
亚细亚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在于选择的错 误。经济因素是影响选址的主要因素。 亚细亚是服务型企业,选址时费用是不 容忽视的。亚细亚在广州的连锁店选在 闹市区,也不是传统的商业区,地价很 高,而商场内部设大型柜台、娱乐设施 等。这些都需要大笔的投资和费用,在 “寸土寸金”的广州闹市区巨大的费用。 不同的选址,会影响到价格的竞争力。
仟村百货是国内首家在中央电视台做广 告的商场。一篇“中原之哪里去—郑州 “亚细亚”,使无数从未到过郑州的人, 都已见识了亚细亚商场清新典雅的营业 大厅及秀媚热情的迎宾小姐。一位天津 小学生给亚细亚商场总经理写信说:老 师布置作文题〈我的理想,班里很多同 学写的都是“到亚细亚,当营业员!”
“亚细亚”对于零售业服务、管理、营销理念 及方法、手段的大胆尝试令人咋舌。在国内 商界空缺明星的90年代初期,郑州“亚细亚” 当仁不主地补上了这个位置。全国各地商业 单位及其他团体接踵而来,到“亚细亚”访 问、取经。它的所作所为被媒体称为“亚细 亚现象”。
(一)亚细亚选址, 不应该只求规模,无限 扩张,在闹市区、中 心地段,地价昂贵,成 本高,可以选择在传统 商业区,人流物流比较 多,交通运输方便
(二)开连锁店应考虑当 地经济、发展状况、人民 生活习惯于消费水平。店 面规模、商品的价格水平 应与当地人们的消费能力 相适应。
(三)营销方式不应千 篇一律,应因时因地因 人而采取多样化战略。
各地的“亚细亚连锁店”开业时,无一不是锣 鼓喧天,满足于听到一片“狼来了”的惊呼。 但在上海、广州、北京等地,这色厉内荏的 “北方的狼”碰到的却是华南虎、北极熊,以 及狮子、大象这样一批重量级动物。大造声势 的开业序幕落下后,各地“亚细亚”连锁店便 一蹶不振,只能蹲在那儿艰难地喘息了。1997 年3月5日,王遂舟在40岁生日那天,宣布了辞 职决定。随后,郑州亚细亚集团公司则取消了 亚细亚商业经营总公司对其的经营权,全国各 地的“仟村百货”连锁店及河南各地的店”如 同多米诺骨牌一般,以平均每四个月以家的速 度倒闭。

生产运作与管理-红酸果案例分析

生产运作与管理-红酸果案例分析

案例1(1)年需求量D=10,000*12=120,000,最优订货批量EOQ=6324,年订购次数n=120,000/6324=18.97,约为20次,单位生产成本为2,年生产成本C1=2*120,000=240,000,P=3,年生产准备成本为250*20=5,000元,库存持有成本费为0.2*3*20=12,所以制造商年总成本为240,000+5,000+12=245,012,制造商+药品公司年总成本为3795+245,012=248,807元。

(2)用制造商一年的经济生产批量除以最优订货量得出订货次数,根据算出的订货次数,分别求出制造商的年总成本和药品公司的年总成本。

其中制造商的年总成本计算如下:用订货次数乘以每次生产准备成本计算出年生产准备成本,用制造商年经济生产批量乘以每瓶维生素的生产成本得出制造年总成本,计算出库存成本,最后把年生产准备成本、制造年总成本、库存成本三者相加得出制造商年总成本。

药品公司的年总成本同题一。

(3)假设订货批量为X,根据题一的计算思路,建立相关的函数关系式,当两者年总成本最小是,X满足的条件。

(4)比较最优订货量和总成本最低时的订货量,如果最优订货量较大,则制造商的生产成本会上升,反之则下降。

补偿:药品公司要对生产商每次的准备成本进行补偿,同时及时接货,减轻制造商的库存压力、减少库存成本。

尽量减少订货次数,或者订货周期衔接。

(5)制造商减少单位生产成本,药品公司订货时给出每次订货的补贴。

案例2(1)与机械加工类似的工艺专业化工厂,库存一般采用固定间隔期的方法去控制库存系统,虽然拥有较高的安全库存,但是会导致高库存的问题,从而增加库存为此费用。

显然,这不适合原料容易变质、库存维持费用本来就高于其他公司的菲多利公司,因而它采用了固定量控制系统和固定间隔期相结合的方法,严格安排库存时间,每天交付固定量的原料,针对不同原料固定订货提前期,通过紧凑的计划安排进行生产,确保设备使用效率,以此降低在库存中的高投入。

(完整word版)《生产与运营管理》案例题题库

(完整word版)《生产与运营管理》案例题题库

案例5超级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新加坡独资企业, 由新加坡超级咖啡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在常州投资成立。

该公司在建立初期, 以麦片饮料类的生产为主, 随着麦片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 逐步引入了咖啡类和固体饮料类的产品, 完善了自身的产品结构。

在超级食品有限公司进入中国以前, 国内市场上尚无麦片类的饮料产品。

可以这样讲, 正是超级食品公司将麦片饮料引入了中国市场, 为中国的消费者介绍了这样一种富含营养的早餐或休闲食品, 也为消费者介绍了一种生活方式。

与此同时, 也为超级食品公司及其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在整个90年代的前、中期, 超级食品公司的产品从来不用为销路发愁, 生产管理也相对简单, 开足马力生产即可。

采购更是单纯, 物料数量有限, 订购批量尽量大, 根本不可能有冗余的库存出现;供应商也是趋之若鹜, 谈不上管理, 更没有战略;物流配送也用不着, 基本都是上门送货、提货。

但是, 由于商家的趋利性, 一时间全国各地出现了形形色色的麦片生产厂家, 麦片饮料市场的竞争突然之间变得异常的严峻、残酷。

超级食品公司的年销售额也由数亿元人民币之巨逐步下降到如今的不足一亿元人民币, 而在此期间, 为了缓解市场竞争的压力, 公司管理层决定增加产品类别, 并且在原有的基础上, 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 将公司的主打产品一麦片类饮料增加品种, 以增强抵御市场竞争大潮的冲击的能力。

公司管理层决定开发的产品主要有两类: 咖啡类和固体饮料类。

考虑到咖啡类产品为新加坡母公司的拳头产品, 具有相当的技术开发实力和一定的市场知名度, 因而决定开发该大类产品, 并逐步在市场上推出了超级三合一咖啡(105.305)、超级意大利泡沫咖啡、超级爱尔兰咖啡、超级二合一咖啡及超级瓶装咖礼盒等产品。

由于中国气候具有四季分明的特点, 并且在下半年集中了中国人最重要的几个节日: 中秋节、国庆节、元旦及春节, 故此麦片类的产品消费具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性, 即从8月底到来年的二月初为销售旺季, 而其余的时间则为销的淡季。

生产运作与管理案例分析

生产运作与管理案例分析
4既然竞争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外在环境和内在环境也都在不断地改变,那么企业不但应该维持已有的核心能力,更应该主动应变,开辟新的领域,发展自己的核心能力,如同阿迪达斯一样,一反运动用品界的"轻型化””虚拟化"主流业态,而是自建销售渠道,自建物流,”多管闲事”,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而不是一味固守早先设定的核心领域.对于供应链管理来说,笔者认为,不管是物流外包抑或是销售外包,都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应不应该的问题。必须从战略上把握供应链,不但要维持已有的核心资源,更要从战略上开拓核心资源,不断应变,不断求变。
市场细分明确,目标人群明确:资费旅游的人员和小公司的出差公务人员。
低票价飞机上不提供费事费人的用餐服务.当然,就连登机牌也是塑料做的,用完后收起来下次再用。它的平均票价只有58美元,甚至比城市之间的长途汽车票价还便宜.
低经营成本和低债务西南航空公司每年花在每个工会工人身上的工资和福利费,平均为43707美元,相比之下,德尔塔航空公司为58816美元,而产业的平均水平为45692美元。此外,今天的大多数航空公司都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而西南航空公司的资产负债比仅为49%,是美国的航空公司中最低的。
二、阿迪达斯的供应链改造
在不应影响对顾客的服务水平的条件下,ADIDAS经过成本核算,初期更倾向于外包其物流作业,以期减少运行成本。如ADIDAS于1996年决定将其服装在美国的配送业务外包给UPS全球物流公司承担;1997年上半年又将其在美国SPARTANBURG的工厂生产的运动鞋的配送业务外包给CALIBER。与这些公司的物流合作使ADIDAS产生了良好的效益,既大大节省了成本,又提高了物流服务质量,使其产品能迅速送达顾客。但是1997年在拉美地区,为实现对ADIDAS品牌的完全控制,在可行的地区接管ADIDAS产品的配送。而在亚洲地区,在日本建立一个全资子公司来接管该地区服装和鞋类产品的外包配送业务,以保证日本这一亚洲重要市场。

生产与运作管理案例分析--红酸果

生产与运作管理案例分析--红酸果

生产与运作管理案例分析——红酸果数据分析根据案例中提供的去年高峰期间每天送到工厂的红酸果数量计算,高峰期平均每天的总量为16380桶,其中湿果占48.43%,干果占51.57,单日总量最多为18879桶(9月24日),单日湿果数量最多为12432桶(占69%,10月1日)。

案例中假定的数字:每天运达数量18000桶,其中70%为湿果,30%为干果,则平均每小时运达的数量为1500桶,其中湿果1050桶,干果450桶。

该厂目前的加工能力为(参见第4页流程图):接收3000桶/小时,去石子4500桶/小时,去叶茎4500桶/小时(其中干果3000桶/小时,湿果1500桶/小时),湿果烘干600桶/小时(占每小时运达湿果数量的57%),分选1200桶/小时(占每小时运达红酸果数量的80%)。

问题1不难发现,工厂大部分配置的生产能力高于实际工作的需求,但是存在两个环节严重延缓了工序的进展:一是湿果烘干每小时仅600桶,即每天必须工作21小时才能完成全部工作;二是分选每小时1200桶,即每天必须工作15小时才能完成全部工作。

这两个环节中以烘干对整个工序的制约最大,也正是这个环节导致前面工序产生红酸果的积压,从而使卡车长时间等待。

问题2与上题相联系,由于整个工序中湿果烘干的步骤构成了瓶颈,必须用21个小时才能处理完所有的湿果,所以使得实际工作时间远远超过12小时。

问题3使用烘干机处理完一天内运来的所有湿果需要21小时,使用分选机理完一天内运来的所有红酸果需要15小时,我认为这两个步骤构成了整个工序的瓶颈,其中烘干机对整个流程的阻碍作用要大于分选机,只有使烘干机达到每小时1050桶(即6台机器)的生产能力,分选机达到每小时1500桶(即4台机器)的生产能力,才能保证工作流程不产生积压。

问题4假如湿果比例为30%(即450桶),干果比例为70%(即1050桶),则烘干机能跟上工作流程,而分选机依然无法满足需要,此时,构成瓶颈的就是分选机。

小米案例分析(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

小米案例分析(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

产品研发过程
2.强专业弱管理”的扁平化组织架构 为了支撑“互联网众包”模式,小米手机采取了与传统手机公司截然 不同的研发组织结构。他们将手机研发拆解成许多功能模块,每个模块都 由几个研发工程师负责,这些工程师通过小米论坛、微博等方式,直接与 粉丝互动,从消费者那里获得反馈信息,对产品快速做出改进。整个小米 公司采用的都是“强专业弱管理”的扁平化组织架构,除去一些业务性很 强的对外职能小组,研发部门并没有所谓的研发经理之类的职位,只有研 发小组。 更让人奇怪的是,黎万强所管理的小米公司营销部门,大部分都是原 来从MIUI调过来的产品经理,在小米公司,营销人才和产品经理被整合到 一个团队。而在传统的公司的组织架构中,懂产品研发的人和营销人员并 不在一个部门。这种组织结构的好处在于,当营销资源非常有限的情况下 ,懂产品的人会更高效,因为他们清晰地知道产品的痛
3G网络:HSPA+,联通3G(WCDMA),联通 2G... 网络类型:单卡双模 主屏尺寸:4英寸 854x480像素 CPU型号:高通 骁龙Snapdragon MSM8260 CPU频率:1741MHz 双核 电池容量:1930mAh 可拆卸式电池 后置摄像头像素:800万像素 操作系统:双MIUI(基于Android OS 4.0) RAM容量:1GB ROM容量:4GB SIM卡类型:SIM卡 存储卡:MicroSD卡
营销策略
3)硬件配置是小米手机最为瞩目的地方,作为国产乃至全球目前最强的 双核Android手机,小米手机再次刷新了我们心目中的硬件高度。小米手机采 用了高通MSM8260 1.5GHz双核处理器,与HTC G14的CPU相似,但是主频更高。 内存方面是1GB RAM和4GB ROM,完全满足应用的需求。另外屏幕方面采用 的是夏普的4英寸屏幕,材质估计是ASV,分辨率是16:9的854x480,即FWVGA。 该屏幕采用半透半反射结构,阳光底下也可以看得清楚。摄像头方面,是800 万像素的。 4)包装。特别承重抗摔,这也是小米突出自己产品品质的一种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来源:自编案例规模:小王裁缝的难题王裁缝是某服装厂的退休工人,因技术水平高,经常被人请去做技术指导。

时间一长,经不起别人劝说,就自己开了家小服装店。

虽然生意十分火暴,但也令王裁缝非常烦恼。

原因是来的人太多,他自己根本赶不出来。

以下是他今天的顾客情况。

其中,任务A、B、C、D、E是他给顾客所要求内容的编号。

分别对应于普通西装、礼服、裙子、高级西装、西装短裤等;时间(天)是他干每一件活儿的工作时间;交货期是顾客要求的时间。

按照正常的工作时间,王裁缝根本不可能按期完成这些工作,以下是他老伴为他做出的几种选择:其中,准则中字母的含义如下:FCFS— First-Come, First-ServeSOT — Shortest Operating TimeEDD — Earliest Due DateLCFS— Last-Come, First-ServeSTR — Slack Time Remaining(距交货期日期–加工时间)除此以外,他老伴还反复叮咛他对一些老邻居(D)和街道主任(E)的活儿一定要提前做(PCO — Preferred Customer Order)。

这使王裁缝在为难的情况下,又加了几分气愤。

那么,王裁缝到底应该怎样选择呢?你能为王裁缝提出更好的建议吗?案例来源:选编案例规模:大电容制造部的难题罗姆电子大连有限公司系大连开发区的一家日资企业,其电容制造部主要生产MCH系列陶瓷积层电容,共100多种规格,从包装形式上可分为纸带和塑料带两大类。

自96年初投产以来,由于编带作业采用了改进后的新工艺、公司操作人员不太熟悉设备操作性能等原因,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仍未能达到月产量1亿的设计能力。

日本总部对此非常不满,经常对电容制造部的有关部门提出指责。

对此,电容制造部负责人尹先生十分苦恼。

这一天,他又一次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员开会,研究如何解决所面临的生产问题。

会上,大家列举了最近出现的各种问题,普遍反映加班实在太辛苦,有些操作人员已十分疲乏。

会议进行到一半,负责对外联络业务的曲小姐过来汇报说,刚才又接到日本总部打来的电话,对大连电容制造部未完成上个月的生产任务大为不满,严令这个月必须完成,否则将进一步追究各部门责任等等。

这个消息立即引起了与会人员的不满,设备科长李先生首先按捺不住,愤愤地说:“这活儿没法干了,日本人有本事,就让他们自己来干,我就这点本事了。

”这些天一直陪着李先生加班的车间监督申先生则息事宁人地说:“老李,你先坐下,别那么激动。

”接着又转过头对尹先生说:“老李说的也有道理,现在,咱们部的工人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可产量还是完不成。

工人们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产量完不成的责任看来不在我们,是不是跟总经理反映一下?”其它人也纷纷附和。

会议的议题由分析车间内部问题转向议论日本总部各部门的不配合上……尹先生看着大家疲惫而又激动的神色,知道这些人说的都是实话,并且工作中也都尽了最大努力,但如何能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完成计划任务,又是不得不解决的难题。

日本总部一些部门配合不力的确是个很大的问题,但关键问题估计还是在车间管理内部,那么,这个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于是,也不知不觉叹了一口气,随手拿起了会议记录,又仔细研究起来。

会议记录时间:1996年4月2日地点:电容部会议室参加人:电容制造部门负责人尹科长生产管理陈主任设备科李主任工程监督申主任质管科周主任议题:如何提高编带月产量发言记录:陈:要完成月产量1亿的生产任务,根据理论计算,编带设备综合利用率必须达到55%以上。

日本总部的设计能力是60~65%。

但现在我们的实际利用率只有40%多一点。

上个月加了五天班,产量才达到7,000万。

这个月要达到1亿,即使周六、周日全部加班,即加8天班,也只能达到9,000万。

所以,现在的生产计划不符合生产实际状况,指导不了生产。

现在只有两种选择。

要么与日本总部联络,修改计划产量;要么改进作业方法,争取采用与日本一样的生产方法。

李:目前我们的编带操作方法与在日本学习时不太一样,日本采用的是大卷,即将十几万个电容编成一卷,而我们则是3、4千个一卷的小卷,因此,我们的计划标准应该有所降低,不能采用日本标准,即60~65%。

另外,我们的设备变换太频繁,一台机器一个月要换2~3次不同类产品,每次都要调整1~2天,这样人为增加设备调整次数,结果使设备故障率大大增加,发挥不出高速编带机应有的效果(900个/秒)。

特别是塑料带,几乎每次调整后都要出现各种问题,而我们设备维修人员只有2人,根本打不开点儿。

所以,我们现在整天只忙着修理设备,正常的维护保养根本无法进行,所以也就无法保证设备不出故障,换句话说,完不成计划的责任根源肯定不在我们身上。

申:有些操作人员素质太差,如张某某,同样的简单问题,上星期我已教育了她两次,但昨天又出现了同样的错误,结果我问她怎么回事,她却一点儿也不在乎,脸都不红一下。

另外,李某某,王某某,也不好好干活,说一句能顶回两句。

上个月周六加了几天班,好象是我求她们一样。

这样的人最好是不要,或转到其它部门,我是管不了她们。

一个班总共才5个人,有两个这样的,产量肯定上不来。

长期下去,1个亿的计划估计是够呛。

另外,编带操作人员整天站着干活,非常辛苦,和坐着干活的库房、检验人员相比,工资上没有什么区别,是不是可以增加些奖金刺激刺激?周:有些操作员的素质实在是太差。

转换产品规格时,需要将规格输入计算机。

她们瞪眼儿就将“F”输成“H”。

仅上个月就发现了三次,幸亏发现及时,否则损失就大了。

若一旦发生索赔,公司信誉将受到严重影响。

真不知当初入厂教育是怎么进行的。

另外,最近6号编带机发现了两次混料事故,(即不同种规格的电容混在一起)。

我们经过初步调查,怀疑两个环节有问题,一个是零散数量回收时可能混入,另一个是机器清理时未打扫干净。

我们正在做实验。

按规定,混料以后必须查清原因,这期间机器必须停止工作。

所以今天6号编带机不能干活。

如果保证不了质量,产量即使提高上去也得不偿失。

……尹先生反复看了几遍之后,对大家说:“操作员素质不高是个大问题,我已向总经理做过汇报,人事部门正在研究处理方案。

设备维修人员不足问题,限于人员定额限制,短期内估计增加不了。

采用小卷是为了方便顾客使用,改回大卷也不太现实。

现在关键是大家有没有新的想法和建议,怎么能提高产量?或怎么能向日本人解释清楚?”沉默了片刻,陈主任提出了一个建议,他说:“我觉得现在除了加强人员教育之外,唯一可行的办法是改进生产作业方法。

由于我们生产的产品品种较多,而每个批量的数量较少,所以设备调整时间占用过多,设备利用率很低,产量也就无法提高。

上个月我们将编带操作人员的辅助作业减去不少,产量有所提高,我们可以将这一思路继续改进,即加大生产批量,减少停机等待等非工作时间,这样就可以提高设备利用率。

产量自然就可以上去了,在具体做法上,可以把编带生产工艺作如下调整”,说着,他画出了如下草图:图1 现在的编带工艺图2 改进后的编带工艺他解释道:“在现在的工艺流程中,半制品库中的电容以整袋形式出库,一袋数千至数十万不等,编带的批量是256,000个/批,多余的电容从机器中排出,作为半制品零散数量形式回收入库,等待再次出库编带。

在这一过程中,编带机存在排料待工时间。

如果将这部分时间改为工作时间,即将多余的电容继续编带,以合格品形式合批后再出厂,根据测算,每月可增产1,500万左右。

如果这样做可行的话,每个月再加几天班,1个亿的月计划就可完成。

”对这种看法,质管科周主任表示反对,意见是这样做会给零散数量合格品保管带来问题,因为管理人员只上白班,二、三班无人看管,因此保证不了成品出厂质量,工程监督申主任也表示怀疑,认为会加重二、三班操作人员的负担。

只有设备科李主任认为这样有利于减少设备故障,增加生产能力……正在大家热烈讨论之时,总务员送来了一份刚刚收到的传真,尹先生看过以后,非常高兴,对大家说:“有一个好消息,下周一,总部要派主管电容生产的福井课长来大连调查电容生产问题,今天的会议就到这儿吧,回头大家把今天的内容整理一下,准备下周一跟这个日本课长汇报。

”假如你是新派来的课长,你将如何解决电容制造部的难题?课程名称:生产与运作管理学时:36案例来源:选编案例规模:中FP公司的产品推出计划Fantasy Product公司是一个高质量的家用小型器械制造商,目前的生产线包括电熨斗、小型手动真空吸尘器和许多厨房用具如烤面包机、搅拌机、蛋奶烘饼烤模、咖啡壶等。

Fantasy Product有强大的研发部门,不断研究改进现有产品,开发新产品。

现在,研发部门正在研究一种新型厨房用具,用它冰冻食品能够像微波炉加热食品一样快,当然使用的技术完全不同。

这项产品暂命名为Big Chill,初始价格125美元,因此目标市场定向为高收入群体。

根据价格来看,它有希望成为一个利润可观的项目。

研发部工程人员现在已经有了一个满意的工作模型,在生产与营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这项产品在圣诞节前的采购季节及时备好。

产品推出的目标日期定在24周以后。

现有问题:Fantasy Product的营销副总裁Vera Sloan最近得到可行消息,某个竞争者也正在开发类似产品,而且他们也打算在差不多同一时间推出。

另外,她的消息来源还指出,竞争者计划以比低的价格99美元销售,希望吸引中高收入和高收入群体。

Vera在她的几名有关Big Chill的关键营销人员的帮助下决定,为了竞争目的,必须降低的售价,降到与竞争者的差距在10美元以内。

在这个价格水平上仍然能够盈利,尽管没有最初期望的利润那么大。

同时,Vera也在考虑能否加快正常的产品推介工作,在速度上击败竞争对手。

如果可能,她希望提前6周完成,这样就把产品推出日期提前到了18周,在初期阶段,就能以125美元的价格出售Big Chill,等到竞争者的产品实际面市之时,再将售价高低到109美元。

由于市场研究预测显示前6周的销量可以达到每周大约2000件,如果提前推出计划能够顺利实施的话,就有机会为公司带来非常可观的利润。

另外,领先进入市场会为公司带来一定的声誉。

在可以预期的未来商战中,有助于提高的市场份额。

研发部门的Michiel R做出了产品推介工作的一个任务列表、包括所有必须按顺序完成的任务。

活动列表及优先关系如表1所示Big.Chill推介工作的时间与成本估计则如表2所示,Vera看过表后,认为时间太长,尤其是接收设备的时间,Michiel R告知:有些活动能够伴随着成本的增加进行赶工,而设备在6周内会到达一部分,剩下的只要多付钱,也可以赶在6周内到达。

表1 活动及其优先关系列表活动描述直接前序A 选择与订购设备-B 从供应商处接收设备 AC 安装与调试设备 BD 物料清单定稿 BE 订购元部件 CF 接收元部件 EG 首次生产运行D.FH 营销计划定稿-I 做杂志广告HJ 草拟电视广告HK 做电视广告JL 延续广告活动I.KM 把产品推向消费者G.L表2 时间与成本估计活动正常时间正常成本/美元赶工时间赶工成本/美元A 3 2000 2 4500B 8 9000 6 12000C 4 2000 2 7000D 2 1000 1 2000E 2 2000 1 3000F 5 0 5 0G 6 12000 3 24000H 4 3500 2 8000I 4 5000 3 8000J 3 8000 2 15000K 4 50000 3 70000L 6 10000 6 10000M 1 5000 1 5000问题:Fantasy Products必须决定是否按照Vera Sloan的建议在从现在算起的第18周时把Big Chill推向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