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巴黎卢浮宫的绘画展品
卢浮宫名画(以及其他)1

卢浮宫名画(以及其他)1《Melchisédech offrant du pain et du vin, bénit Abraham》法国艺术家『Hippolyte-Jean Flandrin』布面油画,46cm × 44.5cm,苏格兰国家画廊,英国《The Sacrifice of Isaac》法国艺术家『Hippolyte-Jean Flandrin』于1860 所作。
木板油画,47cm × 59.7cm,洛杉矶艺术博物馆,美国《Madame Flandrin, the Artist's Wife》法国艺术家『Hippolyte-Jean Flandrin』于1846 所作。
布面油画,83cm × 66cm,卢浮宫《The Virgin, Saint John the Evangelist, Two Female Saints and Saint Dominic de Guzman》法国艺术家 Juan de Borgona,约1515,板面油画,134cm × 106cm,卢浮宫《Virgin and Child at the Column》意大利艺术家『Piero di Cosimo』约1490,板面油画,87cm × 58cm,卢浮宫《Crucifixion with Saints and Donor》荷兰艺术家『Henri Bellechose』,1416。
板面油画《View of Rome》英国艺术家『David Roberts』布面油画,50cm × 93cm,卢浮宫《Sunset in an Italian Landscape》荷兰艺术家『Herman van Swanevelt』 1646-1647年所作。
布面油画,66cm × 97cm,卢浮宫《Inside of a Stable》是英国艺术家『乔治·莫兰』于1783 所作。
西方美术鉴赏之梵蒂冈博物馆和卢浮宫及其镇馆之宝

西方美术鉴赏序号:姓名:班级:\学号:院系:公共管理学院梵蒂冈博物馆和卢浮宫及其镇馆之宝简介:梵蒂冈博物馆位于罗马市中心的天主教国家梵蒂冈,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的博物馆。
原是教皇宫廷。
其中有拉奥孔群像、阿波罗雕像、《创世纪》、《末日审判》、《雅典学院》等珍藏。
其收集的稀世文物和艺术珍品,堪与伦敦大英博物馆和巴黎卢浮宫相媲美。
总面积5.5万平方米。
卢浮宫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边,原是法国的王宫,现在是卢浮宫博物馆,拥有艺术收藏达3.5万件,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腊罗马等7个门类,主要收藏1860年以前的艺术作品与考古文物。
卢浮宫是世界参观人数最多的艺术博物馆。
《爱神维纳斯雕像》、《胜利女神像》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被称为“卢浮宫三宝”。
本文将介绍梵蒂冈博物馆和卢浮宫两大博物馆的基本情况及其代表性馆藏作品信息。
关键词:梵蒂冈博物馆,卢浮宫,蒙娜丽莎,拉奥孔雕像。
梵蒂冈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的博物馆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之一,而卢浮宫是世界上四大博物馆之一。
两个博物馆各具特色,形成发展过程曲折,馆藏精美绝伦。
宗教圣地梵蒂冈拥有世界上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博物馆——宏伟的梵蒂冈博物馆。
博物馆原是教皇宫的一部分,藏有从远古到文艺复兴时期十万余件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珍品,价值连城无法估计。
和世界上其他大型博物馆不同的是梵蒂冈博物馆的展品密度极大,据说,在每件展品前逗留四秒钟,你得用十年时间才能看完一遍。
在梵蒂冈博物馆众多雕像藏品中,最著名的3大镇馆之宝是:《拉奥孔雕像》、《残躯雕像》、《阿波罗雕像》。
《拉奥孔与儿子们》,亦称为“拉奥孔群雕”,是一座著名的大理石雕像。
该雕像据古罗马作家老普林尼所称是由三位来自于罗得岛的雕刻家创造的。
拉奥孔是特洛伊祭司,他看破了希腊人使用的“木马计”,雅典娜派来两条巨蟒,抢在拉奥孔警告特洛伊人之前,缠死拉奥孔和两个儿子,杀人灭口。
这尊雕塑刻画的是运动,痛苦,和恐惧,极端的情绪呼之欲出。
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及其镇馆三宝

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及其镇馆三宝2019年11月15日,巴黎有雨。
为免受淋雨之不便,我们便调整了行程,将当日的游览行程尽可能安排以室内活动为主的项目,主要游览卢浮宫、巴黎歌剧院以及顺道去老佛爷百货看看。
卢浮宫(Musée du Louvre)是世界上古老、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并称为世界三大博物馆。
卢浮宫宫殿共收藏有40多万件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珍品,目前常年展出的展品数量达3.5万件。
时至今日卢浮宫依旧是世界参观人数最多的艺术博物馆。
这里的镇馆三宝是世人皆知的《米洛的维纳斯》、《蒙娜丽莎》和《胜利女神》。
卢浮宫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右岸),始建于1204年,历经800多年扩建、重修达到今天的规模。
卢浮宫占地面积(含草坪)约为45公顷,建筑物占地面积为4.8公顷。
宫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是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
尽管下着雨,但游览卢浮宫的人流依然不断,虽然我们早早赶到了那里,还是在雨中排队等候了半个多小时才得以通过安检后进入购票大厅。
不能不说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确实为卢浮宫锦上添花,为世人称颂。
除了别具一格的外观外,在内部即便是在阴雨天,大厅里依然是那么的敞亮通透并且极具美感。
卢浮宫博物馆,也曾经是法国国王的故居,在过去的两个世纪,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
被分为八个馆:东方古物、埃及、希腊、伊特鲁里亚和古罗马文物、绘画、雕塑、售卖艺术品、伊斯兰艺术和绘画艺术从中世纪直到1848年。
始于建十二世纪末年的卢浮宫,在菲利普·奥古斯都时候只是保卫巴黎的一个城堡。
弗朗索瓦一世时,把卢浮宫改建为王宫。
出于对艺术的热爱,他邀请了当时欧洲的艺术家来法国生活,达芬奇即其中一位,并收集了许多意大利著名绘画。
在经历亨利二世、亨利四世、路易十四等的扩建,又增加了大量艺术珍品,在法国大革命后开放为博物馆。
之后拿破仑、拿破仑三世回归称帝,藏品大幅增加,卢浮宫也一再被扩建。
卢浮宫博物馆著名雕塑与绘画欣赏

卢浮宫博物馆著名雕塑与绘画欣赏巴黎,塞纳河畔,卢浮宫博物馆全景。
隔河相望的是奥塞博物馆。
卢浮宫博物馆(院子中金字塔的夜景),占地面积60,600 平方米,世界最大的博物馆之一。
卢浮宫博物馆,原建于12世纪的一个要塞,后来不断扩建为王宫。
1682年,路易十四移居到凡尔赛宫以后,1692年,这里开始展出皇家收藏品。
又过了大约一百年后,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国国民议会正式决定将这组建筑群改为博物馆。
室外的雕塑卢浮宫Pavillon Turgot 大厦,南面山墙的雕塑和女雕像柱子,作者Eugene Guillaume。
卢浮宫Pavillon Richelieu 大厦,支撑山墙的“双女”雕像柱子,作者Hector Lefuel 。
《花神的凯旋》(The Triumph of Flora),作者Jean-Baptiste Carpeaux 。
Flora 是罗马神话中的花神。
《商业海军》(The Merchant Marine),作者Francois Jouffroy 。
《生命之河》(River of life ),作者Pierre Hébert (1804-1869),作于1855年。
这件雕塑在卢浮宫的Cour Carr ée 大厦的西墙。
文艺复兴之后的作品卢浮宫,中央大厅。
卢浮宫hall of Apollon 展厅的入口。
卢浮宫Rubens-Saal 展厅。
《向维纳斯第一次讲述秘密的私房话》(First secret confidence to Venus),作者Francois Jouffroy 。
凡尔赛宫的两匹Marly horse 之一,现存卢浮宫。
“凡尔赛宫的最大型的雕塑”。
凡尔赛宫的两匹Marly horse 之一,现存卢浮宫。
“凡尔赛宫的最大型的雕塑”。
凡尔赛宫的Marly horse,原来是古罗马的康斯坦丁大浴场发现的巨型战马与驯马人的雕塑,其原型是古希腊的雕塑。
拿破仑打到意大利后,想尽办法也无法搬走。
外国美术作品

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
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
达芬奇
米开朗基罗
拉斐尔
《蒙娜丽莎》在世界美术史
上可以说是一幅家喻户晓的杰作。
他是意大利画家达芬奇花费了四 年时间才完成的一件得意之作。 达 芬 奇 ( 1452——1519 ) 是 意 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
科学家、建筑家、雕刻家。还有
达芬奇
代表作品《最后的晚餐》、《岩 间圣母》等。
《苹果与橙子》
《戴帽子的妇人》
马蒂斯(法国),野兽主义的代表
野兽主义是在法国盛行 一时的一个现代绘画潮 流。 它虽然没有明确的 理论和纲领 ,但却是一 定数量的画家在一段时 期里聚合起来积极活动 的结果,因而也可以被 视为一个画派 。 野兽派 画家热衷于运用 鲜艳 、 浓重的色彩 ,往往用直 接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 料 , 以直率 、粗放的笔 法 , 创造强烈的画面效 果, 充分显示出追求情 感表达的表现主义倾向。
是“名画中的名画”——《蒙娜丽莎》 ,一件是
断 臂 美 神 的 雕 像 —— 《 米 洛 斯 的 阿 芙 洛 蒂 特》 ,另一件是巨型雕塑《萨莫色雷斯的胜利 女神》 。
《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代画家列奥
纳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达· 芬奇所绘的丽莎 · 乔宫多的肖像画。
法国政府把它保存在巴黎的卢浮宫供公众 欣赏。 2012年7月 17日,意大利考古学家 日前声称找到了疑似修女丽莎 ・ 盖拉尔迪 尼的遗骨。对《蒙娜丽莎》原型的身份, 各界众说纷纭,不过丽莎 ・ 盖拉尔迪尼即 为“蒙娜丽莎”的说法得到普遍认同。 最 近 的 研 究 表 明 , 2012 年 公 开 亮 相 的 画 作 《艾尔沃斯· 蒙娜丽莎》同样出自达· 芬奇, 而且其创作时间远远早于《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 被认为是年轻版《蒙娜丽莎 》。
世界传世十大名画赏析(附图)

世界十大名画之一蒙娜丽莎《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的油画,现收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该画作主要表现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静的典型形象,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
该作品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方向,作品折射出来的女性的深邃与高尚的思想品质,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于女性美的审美理念和审美追求。
《蒙娜丽莎》是达·芬奇最喜爱的作品,作者生前一直把它留在自己的身边。
直到达·芬奇去世后,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用了一万二千金币,才从达·芬奇的弟子手中买下。
现藏|法国罗浮宫世界十大名画之一最后的晚餐《最后的晚餐》是艺术家达·芬奇于文艺复兴时期创作的大型壁画,是达·芬奇代表作之一,世界著名画作,收藏于意大利米兰圣玛利亚感恩教堂。
达·芬奇以《圣经》中耶稣跟十二门徒共进最后一次晚餐为题材,将人物的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都刻画得精细入微,惟妙惟肖。
1980年该画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这幅在格雷契寺院食堂墙壁上的宏大画面,严整、均衡,而富于变化,无论从构思的完美、情节的紧凑,人物形象的典型塑造以及表现手法的纯熟上都堪称画家艺术的代表。
它也是人类最优秀的绘画作品之一,由于它的问世而使达·芬奇名扬世界。
现藏|意大利米兰圣玛利亚德尔格契修道院世界十大名画之一格尔尼卡《格尔尼卡》是西班牙立体主义画家帕勃洛·鲁伊斯·毕加索于20世纪30年创作的一幅巨型油画,长7.76米,高3.49米。
该画是以法西斯纳粹轰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的重镇格尔尼卡、暴杀害无辜的事件创作的一幅画,采用了写实的象征性手法和单纯的黑、白、灰三色营造出低沉悲凉的氛围,渲染了悲剧性色彩,表现了法西斯战争给人类的灾难。
这幅画运用立体主义的绘画形式,以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描绘了在法西斯兽行下,人民惊恐、痛苦和死亡的悲惨情景。
圆明园展览馆珍贵展品介绍

圆明园展览馆珍贵展品介绍
圆明园展览馆是一个展示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场所,其中珍贵的展品吸引了许多游客。
以下是一些我认为值得一提的展品介绍。
圆明园展览馆展示了一些稀世珍宝,其中之一就是乾隆帝御笔亲题的《乾隆东游图》。
这幅长卷描绘了乾隆帝东巡时的景色和人物,画面精美细腻,色彩鲜艳。
它不仅是艺术品,也是历史的见证,让人们可以了解乾隆时期的社会风貌。
展览馆还展示了一些精美的瓷器。
其中最著名的是一对乾隆时期的五彩盘子。
这些盘子采用了传统的釉上彩绘技法,图案精美,色彩丰富。
它们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高超技巧,也反映了乾隆时期的繁荣和富裕。
圆明园展览馆还展示了一些古代文物,如玉器、铜器和书法作品。
其中一件引人注目的展品是一块刻有汉代著名书法家张芝的《论诗帖》。
这幅帖子以楷书书写,字迹遒劲有力,展示了张芝的才华和艺术造诣。
除了以上的展品,圆明园展览馆还展示了一些与圆明园历史相关的文物,如火器、壁画和石刻等。
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圆明园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独特魅力。
圆明园展览馆还特别展示了一些来自其他国家的文物。
其中最著名
的是法国卢浮宫所借给圆明园的一对大理石狮子。
这对狮子是法国从圆明园劫掠而来的,经过修复后被归还给中国。
它们象征着两国之间的友谊和文化交流。
总的来说,圆明园展览馆的珍贵展品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机会。
通过观赏这些展品,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历史和传统。
无论是对于艺术爱好者还是历史学者,都是一个必访的地方。
卢浮宫名画欣赏

卢浮宫名画欣赏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1、无名女郎1883年克拉姆斯柯依俄国75.5cm×99cm 布油彩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馆藏这是一幅颇具美学价值的性格肖像画,画家以精湛的技艺表现出对象的精神气质。
画中的无名女郎高傲而又自尊,她穿戴着俄国上流社会豪华的服饰,坐在华贵的敞蓬马车上,背景是圣彼得堡著名的亚历山大剧院。
究竟“无名女郎”是谁,至今仍是个谜。
画家在肖像画上创造了一种新的表现风格,即用主题性的情节来描绘肖像,展示出一个刚毅、果断、满怀思绪、散发着青春活力的俄国知识女性形象。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2、蒙娜丽莎1503年-1506年莱奥娜多·达·芬奇意大利77cm×53cm 板油彩巴黎卢浮宫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妇女形象。
据记载,蒙娜丽莎原是佛罗伦萨一位皮货商的妻子,当时年仅24岁。
画面中的蒙娜丽莎呈现着微妙的笑容,眉宇间透出内心的欢愉。
画家以高超的绘画技巧,表现了这位女性脸上掠过的微笑,特别是微翘的嘴角,舒展的笑肌,使蒙娜丽莎的笑容平静安祥而又意味深长。
这正是古代意大利中产阶级有教养的妇女特有的矜持的美好表现,不少美术史家称它为'神秘的微笑'。
打开应用保存高清大图3、日出·印象1873年克劳德.莫奈法国48cm×63cm 布油彩巴黎马蒙达博物馆藏这幅油画描绘的是透过薄雾观望阿佛尔港口日出的景象。
直接戳点的绘画笔触描绘出晨雾中不清晰的背景,多种色彩赋予了水面无限的光辉,并非准确地描画使那些小船依稀可见。
真实地描绘了法国海港城市日出时的光与色给予画家的视觉印象。
由于它突破了传统画法的束缚,有位批评家就借用此画的标题,嘲讽以莫奈为代表的一批要求革新创造的青年画家为“印象主义”,这一画派以此得名。
这幅画在1874年3月25日开幕的印象派画家第1次联合展览会上展出,这幅作品是莫奈画作中最具典型的一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