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的测量方法及原理

合集下载

8测电阻的方法及原理

8测电阻的方法及原理

8测电阻的方法及原理
测量电阻的方法及原理:
1. 电压分压法:
原理:根据欧姆定律,电流通过电阻的大小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通过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可以计算出电阻的大小。

方法:将待测电阻与一个已知电阻连接成电路,用电压表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

根据已知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可以计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

2. 恒流法:
原理:在一个恒定电流下,电压与电阻的大小成正比。

通过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可以计算出电阻的大小。

方法:将待测电阻与恒流源和电压表连接成电路,将恒定电流通过待测电阻,然后通过电压表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

根据恒定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可以计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

3. 桥式测量法:
原理:利用电桥平衡原理,在测量电阻时,通过调节桥路中的已知电阻或变阻器,使电桥平衡,即电桥两侧电位相等,可以计算出待测电阻的大小。

方法:将待测电阻与一个已知电阻、一个可调电阻和一个电桥连接成电路。

通过调节可调电阻,使电桥平衡,记录下已知电阻和可调电阻的数值。

根据电桥平衡条件,可以计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

4. 万用表测量法:
原理:万用表是一种集电压表、电流表和电阻表于一体的测量工具。

通过在不同的档位下测量待测电阻的电压或电流,以及参考值,可以计算出待测电阻的大小。

方法:将待测电阻与万用表连接成电路,选择合适的档位,测量电阻的电压或电流。

根据参考值和万用表的读数,可以计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

以上是常用的几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及原理,根据测量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

高中电学实验第一讲:电阻的测量方法及原理

高中电学实验第一讲:电阻的测量方法及原理

高中电学实验第一讲:电阻的测量方法及原理一、伏安法测电阻1、电路原理“伏安法”就是用电压表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U,用电流表测出通过电阻的电流I,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阻 R= U/I 的测量电阻的一种方法。

电路图如图一所示。

如果电表为理想电表,即 R V=∞,R A=0用图一(甲)和图一(乙)两种接法测出的电阻相等。

但实际测量中所用电表并非理想电表,电压表的内阻并非趋近于无穷大、电流表也有内阻,因此实验测量出的电阻值与真实值不同,存在误差。

如何分析其误差并选用合适的电路进行测量呢?若将图一(甲)所示电路称电流表外接法,(乙)所示电路为电流表内接法,则“伏安法”测电阻的误差分析和电路选择方法可总结为四个字:“大内小外”。

2、误差分析(1)、电流表外接法由于电表为非理想电表,考虑电表的内阻,等效电路如图二所示,电压表的测量值 U 为ab间电压,电流表的测量值为干路电流,是流过待测电阻的电流与流过电压表的电流之和,故:R测 = U/I = Rab = (Rv∥R)= (Rv×R)/(Rv+R) < R(电阻的真实值)可以看出,此时 R测的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 Rv 的分流作用,其相对误差为δ外= ΔR/R = (R-R测)/R = R/(Rv+R)( 2)、电流表内接法其等效电路如图三所示,电流表的测量值为流过待测电阻和电流表的电流,电压表的测量值为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流表两端的电压之和,故:R测 = U/I = RA+R > R此时R测的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RA的分压作用,其相对误差为: δ内= ΔR/R = (R测-R)/R = RA/R综上所述,当采用电流表内接法时,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即"大内";当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时,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即“小外”。

3、电路的选择(一)比值比较法1、“大内”:当 R >> RA 时,,选择电流表内接法测量,误差更小。

测量电阻的其他几种方法

测量电阻的其他几种方法

滑动变阻器R3:(最大电阻2 000 Ω,额定电流1.5 A) 直流电源:电动势1.5 V,内阻不计
图10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该小组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如图10,连接好电路,并进行下列操作。
(1)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A示数适当。 (2)若灵敏电流计G2中的电流由a流向b,再调节电 阻箱,使电阻箱R的阻值________(选填“增大”或 “减小”),直到G2中的电流为0。
图8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器材 参照图甲连接起来。 解析 按照图甲的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如 图所示。
答案 见解析图
(2)本实验测得电阻R0的阻值为________, 采 用 的 方 法 为 ________( 填 “ 半 偏 法”“安阻法”或“等效替代法”)。
解析 开关与1相连,外电路只接有待测电阻;开关与2相连,外电路只接有电 阻箱。如果两种情况下电路中电流相同,则说明待测电阻R0的阻值等于电阻箱R 的阻值,该方法称为等效替代法。 答案 R 等效替代法
(2)用RA1、RA2表示电流表的内阻,待测电阻Rx的表达式为________(用题目中所
给或所测物理量表示)。
解析 答案
待测电阻 Rx 的表达式为 Rx=I1RI2A-1+I1 R
Rx=I1RI2A-1+I1R。
(3)根据如图乙所示的II21-R 图像,求得 Rx=________Ω。 解析 由(2)得II21=Rx+RxRA1+R1xR,斜率为R1x=2.104-.81.10得 Rx=4.80 Ω。 答案 4.80
操作步骤如下:
(1) 闭 合 开 关 前 , 将 滑 动 变 阻 器 滑 片 置 于
________( 选 填 “ 左 端 ”“ 中 间 ” 或 “ 右

测电阻的六种方法

测电阻的六种方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的电阻测量。
01
02
03
1. 确保电源电压稳定,避免 测量误差。
2. 选择合适的电流表和电压 表量程,避免测量超量程或
欠量程。
04
05
3. 在测量前检查已知电阻是 否准确可靠,以减小误差。
04 电桥法
定义与原理
定义
电桥法是一种利用电桥平衡原理来测量电阻的方法。
原理
电桥平衡时,比较臂电阻与被测电阻的阻值相等,通过测量比较臂电阻的数值 即可得出被测电阻的阻值。
操作步骤
准备测量仪器和工具,如电桥、电源、导线等。 调节电桥平衡,使电流表读数为零。
将比较臂电阻和被测电阻接入电桥电路中。
记录比较臂电阻的数值,并根据电桥平衡原理计算被测 电阻的阻值。
适用范围与注意事项
适用范围
适用于测量中、小电阻的阻值,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灵敏 度。
注意事项
在测量前应检查仪器和工具是否完好,避免因仪器故障导致 测量误差;在测量过程中应保持电桥平衡,避免因外界干扰 导致测量误差;在测量结束后应及时整理仪器和工具,并做 好记录和保存工作。
定义与原理
• 替代法是用与被测电阻相等的已知电阻,通过与被测电阻 串联或并联,使电流或电压相等,从而得到被测电阻阻值 的测量方法。其原理基于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操作步骤
1. 准备已知电阻和测量仪表, 如电压表、电流表等。
04
4. 记录此时仪表读数,根据欧 姆定律计算被测电阻阻值。
01 03
2. 将被测电阻接入电路中, 记录仪表读数。
2. 进行实际测量,记录相 关数据。
4. 考虑系统误差和偶然误 差,对测量结果进行评估。

电阻的测量(七种方法.

电阻的测量(七种方法.
选择正确电路以减小误差。可将仪器按下图接好,并空出 伏特表的一个接头P,将P分别与a,b 两点接触一下,如
果安培表示数变化,则P 应接在——b——处,如果伏特表示 数显著变化,则P 应接在 a —处。
R
a
b
A
P
V
解:安培表示数变化显著,说明被测电阻较大,可跟伏特表
内阻相比。 因此采用内接法可以减小误差,P 应接在b 处。
4、关于滑动变阻器在闭合开关前p的位置
分压打到最小;限流打到最大值。
例1. 用内阻为3000Ω的电压表和内阻为10Ω的电流表
测电阻,在图甲、乙两种情况下,电压表的示数都是
60V,电流表的示数都是0.2A,则R1的测量值为
300
Ω,真实值是 290 Ω,R2的测量值为
300 Ω,真实值是 333 Ω。
据R=U/I,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V
2. 电流表外接法: (1)使用条件: RX << RV 时
A
Rx
(2)结论:
电流表外接法:电压为真实值,电流偏大 据R=U/I,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二、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设计
1、基本原则: 减小测量的误差
要应多次测量;选择好内接和外接。
2、典型的电路:
V
V
A
RX
A
RX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1993年高考 描绘出一个“220V 60W”灯泡的U—I 图 象,肯定不符合实际的是下图中的 ( A C D )
U
U
U
U
0
A
I 0
I
0
B
C
I 0
I
D
上图中,若将 I、U对调,则选 ( A B D )
4.若测出一个热敏电阻的U-I图线,正确的应是上图中 的( C )

电阻法检测原理

电阻法检测原理

电阻法检测原理电阻法是一种常用的物理测量方法,可以用来测量电阻或导体中的电流、电压、电功率等参数。

它基于欧姆定律,即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的原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阻法的检测原理及其应用。

一、原理介绍电阻法是通过利用物体的电阻特性来进行测量的方法。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经过电阻R时,电压V与电阻R之间存在以下关系:V = IR。

因此,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的数值,可以计算出电阻的值。

二、电阻测量方法1. 两线法两线法是最简单常用的电阻测量方法。

它通过将被测电阻与一个标准电阻串联,然后测量总电阻和标准电阻的电压,从而计算出被测电阻的值。

2. 电桥法电桥法是一种更为精确的电阻测量方法。

它利用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通过调节电桥的平衡状态来测量未知电阻的值。

常见的电桥有维登斯特恩电桥和韦斯通电桥等。

3. 四线法四线法是一种用来测量低电阻的方法。

由于导线的电阻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四线法通过独立供电和测量电路,可以排除导线电阻的影响,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三、电阻测量的应用1. 电阻测量在电子行业中应用广泛。

通过测量电路中的电阻,可以确定元器件的工作状态及其参数,如电流、电压等。

2. 电阻测量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也很重要。

通过测量材料的电阻,可以了解材料的导电性、特性及其内部结构等信息。

3. 电阻测量在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测量设备的电阻,可以判断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及时发现故障并采取修复措施。

四、电阻测量的注意事项1. 在进行电阻测量时,应确保电路中没有其他电流或电压的影响,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在使用电桥法进行测量时,需要注意调节电桥使其达到平衡状态,以获得较为精确的测量结果。

3. 在进行低电阻测量时,应使用专用的四线法仪器,避免导线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五、总结电阻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测量方法,以其简单可靠、广泛应用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通过对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进行测量,可以获得丰富的物理信息。

电阻测量报告

电阻测量报告

电阻测量报告引言:电阻是电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物理量,它决定了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电阻的测量是一项基础而且关键的任务。

本报告将探讨电阻测量的原理、方法以及常见的测量误差,并提供一些改进措施,以便能够更准确地进行电阻测量。

一、电阻测量原理电阻是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是单位电压下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常用示波器、电阻箱等仪器来测量。

在电路中,常使用欧姆定律来计算电阻的大小:R=U/I,其中R表示电阻值,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二、电阻测量方法1. 串联法测量:将待测电阻与一个已知电阻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

通过测量整个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结合欧姆定律计算出电阻值。

2. 并联法测量:将待测电阻与一个已知电阻并联起来,接入电路中。

通过测量整个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运用并联电阻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

三、电阻测量误差1. 仪器误差:任何测量仪表在制造过程中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检验仪器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对于电阻测量至关重要。

2. 温度影响:电阻值与温度密切相关。

电阻在不同温度下有不同的阻值,因此在测量中需要注意温度的影响。

3. 导线阻值:电阻测量过程中使用的导线也会有一定的电阻值。

这种电阻值可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改进措施1. 温度补偿:了解电阻值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电阻的温度系数,从而进行相应的校正。

2. 优质导线:使用低电阻率的优质导线,以减少导线阻值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 定期校准:定期校准测量仪器,确保其准确性和精确度。

结论:电阻测量在电路设计和实验室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正确选择测量方法、注意测量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能够提高电阻测量的准确性和精确度,有效地进行各种电阻测量工作。

总结:本报告探讨了电阻测量的原理、方法和常见误差,提供了改进措施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通过识别并解决电阻测量过程中的问题,能够确保电路设计和实验室研究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电阻的测量原理及应用

电阻的测量原理及应用

电阻的测量原理及应用一、电阻的基本概念电阻是指电流在通过一个物质时所遇到的阻碍。

它是一个物质对电流流动阻抗的度量。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用于衡量电路中电阻对电流流动的限制程度。

二、电阻的测量原理在电路中测量电阻是非常常见的操作,测量电阻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 串联法串联法是测量电阻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使用串联法时,电阻被连接在电路中,通过电阻的两端加上电压,测量电压和电流即可计算出电阻的值。

2. 并联法并联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测量电阻的方法。

在并联法中,电阻被连接在电路中并与已知电阻并联,通过测量总电阻和已知电阻的值,可以计算出待测电阻的值。

3. 桥式测量法桥式测量法使用电桥进行电阻的测量。

在电桥中,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和电源相连,通过调整电桥中的调整元件,使得电桥平衡,即电流为零。

通过测量平衡条件下的各个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可以计算出待测电阻的值。

4. 数字测量法数字测量法是使用数字式测量仪表进行电阻测量的方法。

通过将待测电阻与测量仪表相连,仪表会自动将电阻进行测量,并显示出相应的数值。

三、电阻测量的应用电阻的测量在电子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1. 电子元器件测试电阻是电子元器件中常见的一个参数,通过测量电阻的方法可以对元器件的性能进行测试。

比如,在手机维修中,需要对电路板上的电阻进行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故障。

2. 电路设计在电路设计过程中,需要对电路中的电阻进行测量,以确定电阻的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通过测量电阻,可以调整电路中的参数,以满足设计要求。

3. 电阻检测与排序在电子生产过程中,对电子元器件中的电阻进行检测和排序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测量电阻的方法,可以对电子元器件中的电阻进行质量检测和分类,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4. 电阻匹配在某些特定的电路中,需要将电阻进行匹配,以保证电路的工作性能。

通过测量电阻的方法,可以筛选出具有相近电阻值的电阻,并在电路中进行匹配。

5. 温度测量在一些温度传感器中,采用了电阻的特性来进行温度测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阻的测量方法及原理
、XX法测电阻
1、电路原理
“XX法”就是用电压表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U,用电流表测出通
过电阻的电流I,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阻R= U/I的测量电阻的一
种方法。
压表的内阻并非趋近于无穷大、电流表也有内阻,因此实验测量出的 电阻值与真实值不同,存在误差。如何分析其误差并选用合适的电路 进行测量呢?
XX一(甲)所示电路称电流表外接法,(乙)所示电路为电流 表内接法,则“XX法”测电阻的误差分析和电路选择方法可总结为 四个字:“大内小外”。
2、误差分析
(1)、电流表外接法
由于电表为非理想电表,考虑电表的内阻,等效电路如图二所示,
其相对误差为
(2)、电流表内接法
其等效电路如图三所示,电流表的测量值为流过压之和,
故:R测=U/I=RA+R>R
此时R测的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RA的分压作用,其相对误差为:
S
综上所述,当采用电流表内接法时,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即 内";当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时,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即“小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