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旺达饭店》观后感

合集下载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300字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300字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300字卢旺达饭店观后感300字篇一听老师介绍电影内容是关于民族冲突谋杀的时候,我不以为意。

但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图西族和胡图族之间的谋杀竟是如此震撼着我的心灵。

看完这个电影,我的心情万分沉重,这不单单是谋杀,这简直就是一场万劫不复的杀戮。

短短的100天,竟然就有100万的图西族人被胡图族人残杀。

然而在此之前,我竟然对此一无所知,我一直认为南京大屠杀的30万已经是一个惊天的数字,没想到这来自同一国家的同胞之间的杀戮要残忍好几倍。

他们之前可能是父子、夫妻、兄弟姐妹,但在一瞬间就变成了人见人踩的蟑螂!我感慨在这种人性泯灭的时刻,保罗·卢斯赛伯吉纳是清醒的,也只有在这样混乱的时刻才能看出谁是真正的英雄。

保罗是胡图族,而他的妻子孩子都是图西族,他凭自己的能力保护他的家人已经很不易,但是他不忍看到他的邻居们,那些孩子们惨死在同胞的屠刀下,于是他承担了巨大的责任,将他所在的米勒·科林斯饭店变成图西族人的庇护所,他积极走动于胡图官员和联合国官员之间,使饭店里的人免受杀戮,但是面对着越来越多的图西族人,面对着越来越恶劣的形势,面对越来越大的压力,保罗的力量显得越来越小,在很多情况下他无能为力。

有一次,保罗冒险出行,去为避难者们找寻食物,路上看到的是尸横遍野,返回酒店后他濒于崩溃的边缘,却宁愿独自承受这份死亡的威协与恐惧。

那个场面深深刻在我心里,民族间的仇恨到底有多深才能酿成这般悲剧。

保罗的恐惧、崩溃并没有打折他的英雄形象反而他宁愿独自承受的坚强让我更加敬佩这位拯救了千余同胞的英雄。

而让我痛心不已的是这个:当联合国部队进驻酒店,人们欢呼着“我们有救了”相互拥吻时,保罗的笑容却凝固在维和部队军官奥列佛上校将军帽掷地的那一瞬间。

他知道了,联合国陪队只是来撤走外国侨民的,甚至连维和部队的士兵都也要撤离,剩下的,只有没有人在乎的“非洲人”。

奥列佛上校竟然吐出这样一句令人绞痛的话:“你是黑人,甚至连黑鬼都不是,你只是非洲人。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300字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300字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300字卢旺达饭店观后感300字篇一听老师介绍电影内容是关于民族冲突谋杀的时候,我不以为意。

但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图西族和胡图族之间的谋杀竟是如此震撼着我的心灵。

看完这个电影,我的心情万分沉重,这不单单是谋杀,这简直就是一场万劫不复的杀戮。

短短的100天,竟然就有100万的图西族人被胡图族人残杀。

然而在此之前,我竟然对此一无所知,我一直认为南京大屠杀的30万已经是一个惊天的数字,没想到这来自同一国家的同胞之间的杀戮要残忍好几倍。

他们之前可能是父子、夫妻、兄弟姐妹,但在一瞬间就变成了人见人踩的蟑螂!我感慨在这种人性泯灭的时刻,保罗·卢斯赛伯吉纳是清醒的,也只有在这样混乱的时刻才能看出谁是真正的英雄。

保罗是胡图族,而他的妻子孩子都是图西族,他凭自己的能力保护他的家人已经很不易,但是他不忍看到他的邻居们,那些孩子们惨死在同胞的屠刀下,于是他承担了巨大的责任,将他所在的米勒·科林斯饭店变成图西族人的庇护所,他积极走动于胡图官员和联合国官员之间,使饭店里的人免受杀戮,但是面对着越来越多的图西族人,面对着越来越恶劣的形势,面对越来越大的压力,保罗的力量显得越来越小,在很多情况下他无能为力。

有一次,保罗冒险出行,去为避难者们找寻食物,路上看到的是尸横遍野,返回酒店后他濒于崩溃的边缘,却宁愿独自承受这份死亡的威协与恐惧。

那个场面深深刻在我心里,民族间的仇恨到底有多深才能酿成这般悲剧。

保罗的恐惧、崩溃并没有打折他的英雄形象反而他宁愿独自承受的坚强让我更加敬佩这位拯救了千余同胞的英雄。

而让我痛心不已的是这个:当联合国部队进驻酒店,人们欢呼着“我们有救了”相互拥吻时,保罗的笑容却凝固在维和部队军官奥列佛上校将军帽掷地的那一瞬间。

他知道了,联合国陪队只是来撤走外国侨民的,甚至连维和部队的士兵都也要撤离,剩下的,只有没有人在乎的“非洲人”。

奥列佛上校竟然吐出这样一句令人绞痛的话:“你是黑人,甚至连黑鬼都不是,你只是非洲人。

卢旺达大饭店优秀观后感最新5篇

卢旺达大饭店优秀观后感最新5篇

卢旺达大饭店优秀观后感最新5篇这部影片,反映的是1994年,发生在非洲卢旺达的一场残酷的不一样种族之间的屠杀。

影片里面刻画了两个不一样的种族,图西人和胡图人。

下面给您带来卢旺达大饭店优秀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卢旺达大饭店观后感1总算看完了,尽管已经看过杀戮禁区,上帝忘了卢旺达,可是看完卢旺达大饭店后,胸口那股压抑的气还是出不来,喝了两大口水,那种绝望无助的情绪依然无法消散,尽管电影的结局是完美的。

中间几度很想关掉,但总算专注的看完了,中间暂停了几次,并不是因为残忍,我看过太多比这更残忍更真实的画面,只是那份溢出屏幕的无助,差点把我压得无法呼吸。

在最绝望的时刻,是的,期望确实来临了,讽刺的是,它是来带走那些看客,顺便带来又一次绝望。

“天阿,太恐怖了,然后他们继续吃着晚饭”记者平静的说道,没有愤怒,甚至没有情绪波动,太真实了,真实到我们每个人都这么做过。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我们能依靠的,确实仅有自我,你可能不会赞同,那很大可能是因为你还没体会过那种心境,期望你永远不用有这种经历。

“如果我没能回来,你要跳下去,我要你向我保证”,那一刻,我仿佛是那个男人,我似乎体会到了那种绝望,应对屠刀,这是他们能够选择的最体面的决定,而那些应对挥来的屠刀,还来不及做选择的100万卢旺达人,遗言都无法留下,连绝望都只是稍纵即逝。

“你是善良,聪明的人,可惜你是黑人,是非洲人,在西方人眼里,100万个你也不如一张选票”讽刺的是,那些自称最礼貌的社会,整天呼喊着人权,法律的国家,在人性泯灭,法律被践踏的时候,却团体沉默。

对那些看客来说,他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有着更强大的祖国,对于酒店里的卢旺达人,他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有保罗,可是那100万镜头外的卢旺达人,他们没有保罗,仅有自我。

看吧,100万于我而言,也只是一个数字,只是不那么冰冷,我甚至没有查具体的统计数据,是110万,还是多出10万人,对我而言,这重要吗,可是是满足自我的同情心罢了。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优秀作文5篇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优秀作文5篇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优秀作文5篇推荐文章京剧的观后感范文5篇热度:釜山行观后感1000字精选作文热度:釜山行观后感1500字作文热度:《卢旺达饭店》的电影1000字5篇热度:卢旺达饭店观后感1000字范文5篇热度:感恩生活,感恩世界,心存善良,力所能及帮忙每一个我们能帮忙的人吧!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卢旺达饭店观后感看完影片后,心情不能平静,想写些东西,但是却无法找到合适的字眼去表达,很多东西都深深地刻在了脑海中。

影片讲述的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发生在非洲国家卢旺达动乱的故事,虽然没有血腥的场面,但是通过影片我们仍能感觉的其中蕴含的打动心扉的东西。

一百万人在这场种族动乱中被屠杀,其中不乏众多的妇女和儿童。

他们被杀,只是因为一方不想让对方有下一代。

冷酷,血腥,泯灭良心……突然发觉很难找到合适的字眼去形容那些杀人者的行为,只是觉得那一刻他们丧失了人性。

甚至比不上野兽。

影片并未向大家展现血腥屠杀的场面,通过影片前小半部分的平静和温馨的生活同后半部分的动荡的鲜明对比,从另一个角度向大家展现了卢旺达大屠杀的残酷。

影片通过一个叫保罗·卢斯赛伯吉纳的视角向大家讲述整个故事。

他是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一家外资饭店(米勒·科林斯饭店)的客房经理,在那片土地上,有着他深爱着的温馨家园,但是知道有一天这样的平静被打破。

国家内部族落之间的不和一直是存在的,而总统飞机的失事加剧了两个族落之间的猜疑,黑暗的大幕就此拉开。

图西族的人们因此引来了被排挤、抓捕、屠杀的噩梦,或许比噩梦还可怕。

保罗最初只是保护自己的家人,当他逐渐认识到动乱的严重性时,人性中的向善面开始闪光,他收留了众多的难民,不论种族,但是也由此也换来了无尽的麻烦。

事态继续恶化,原本以为可以依靠的外国人却迎来了要被撤离的事实,他们失去了依靠。

孤身抗争的他们就只剩四个联合国的士兵保护,以及拥有外国国籍的饭店。

卢旺达饭店电影观后感5篇

卢旺达饭店电影观后感5篇

卢旺达饭店电影观后感5篇推荐文章京剧的观后感范文5篇热度:釜山行观后感1000字精选作文热度:釜山行观后感1500字作文热度:《卢旺达饭店》的电影1000字5篇热度:卢旺达饭店观后感1000字范文5篇热度:影片卢旺达饭店讲述的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发生在非洲国家卢旺达动乱的故事,下面是店铺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卢旺达饭店观后感前几天的民族概论课上老师带领我们一齐观看了一部电影《卢旺达饭店》,这是一个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

一个卢旺达的高档酒店经理,保罗,胡图族人,在1994年种族冲突中救了1000多位难民的生命。

当年比利时殖民者硬生生地把当地的土著人按照皮肤的深浅和鼻梁的高低分为胡图族和图西族,并在他们离开的时候把政权交给了图西族,从此也就造成了两族世世代代的恩怨。

最后掌握了政权的胡图族人要向图西族人报复,纵容着民兵组织的仇视情绪,最后在一个总统被刺身亡的节点爆发了,“砍倒高高的树”,“胡图力量”,种族大屠杀开始了。

1994年,在卢旺达发生的这场惨绝人寰的种族大屠杀中,近一百万人惨遭杀害。

这一发生在通讯高度发达和标榜民主自由时代的种族清洗,在事件之时几乎没有引起世界其他地区的任何反响。

当TerryGeorge2004的作品《HotelRwanda》出现的时候,这场屠杀已经过去了十年。

在这十年中,卢旺达作为一个不发达的非洲国家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要不是《HotelRwanda》的旧事重提,这一人类历史上灭族惨剧将会随着时光的流逝,慢慢被大多数人遗忘。

和《Schindler'sList》一样,《HotelRwanda》也是改编自真人真事。

影片主人公保罗·鲁塞萨巴吉纳在首都基加利经营着一家由比利时老板控股的四星级宾馆。

当胡图族的武装叛乱分子掌握了国家政权之后,随即开始了对图西族的种族屠杀。

由于保罗的妻子是图西族人,他竭尽全力保护自我的家人不卷到屠杀当中。

《卢旺达饭店》的电影1000字5篇

《卢旺达饭店》的电影1000字5篇

《卢旺达饭店》的电影1000字5篇《卢旺达饭店》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个世界。

下面是店铺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卢旺达饭店》的电影这天我看了部名叫《卢旺达饭店》的电影,看完之后,感触万千。

在自我的脑海中依稀会记得以前那个关于卢旺达种族屠杀的故事,那里也有着万人坑,一个或许比南京还要大的坑,来自的是自我的同胞,而不是所谓的侵略者。

或许是侵略者留下的陷阱,一个少数派掌握政权,当殖民者离去的时候,政权却交给了以前的被压迫者,这也就创造了所谓的报复的条件。

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以前的那场动乱,败退宝岛的毕竟只是一小部分,留下来的呢?连一些革命领导者都会被批判,更何况是革命对象的他们呢?但是真的不明白中国有没有这样的亡人坑呢?但是历史上是有的,扬州十日之屠,太平南京之屠,之后曾屠户南京又来屠了一次。

这不禁让我感概,往往会害你的是你自我的同胞。

我以前问我自我,如果我处在那些动乱的年代我会怎样做呢?会像电影的主角那样站出来,保护那些弱小者,还是跟随大部队,到处烧杀抢掠呢?静静地想想,好像我还是会做后者,毕竟那样对自我一点坏处都没有,至少在当时是那样的,我能够肆意发泄自我的情感。

但如果我选取了前者,那对于我来说,就意味着是逆时代潮流,或者是与大多数人为敌。

这也就难怪了,为什么所谓的西藏新疆动乱的时候会有那么多的人参加了,毕竟他们在某一个程度上,是一个阵线上的,不管他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但是这个阵线又不是很牢固的,是能够随时变化的,这也给了当权者很好的机会,这也会成为扭转时局的契机。

人性在没有约束的时候,灵魂里的恶魔就会被放纵出来,肆意妄为,不计后果地冲击着人性的底线。

“”时的中国就是那样,此刻很多人都在回避那个时候,其实此刻的当权者都是那个时代过来的,他们所回避的也就是他们当初所犯下的错误。

作为后辈的我们却不明白,有可能会重蹈覆辙,也有可能另辟蹊径。

但是我还是期望此刻的我们都安稳点,要是不安稳了,很容易出乱子的,就好比电影中的那样。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卢旺达饭馆不雅后感(一)昨天按孬评举荐看了一部影戏《卢旺达饭馆》,看的时分十分震动民气,那个影戏让尔意识到如今的世界其实不战争,兴许是习气了安适的糊口,对里面的世界感想没有是很深入,虽然看新闻,天天,世界上许多国度皆正在领熟恐惧份子袭击事务,人肉炸弹他杀事务,歹徒威逼劫杀事务等等,然而只是看事后口面知叙,顶多对可怜的人滋熟一丝丝异情口,口面出有多年夜的震动,果为出怀孕临其境,以是出有感异身蒙,《卢旺达饭馆》让尔从头意识了那个世界。

咱们是侥幸的,咱们根本上皆是80后,90后,咱们熟正在外国,虽然童年的咱们兴许过着贫寒的糊口,但咱们活失高兴,咱们不消担忧哪地会无野否回,哪地碰面临熟离诀别,果为现世平稳,咱们惟一担忧的是完不可做业会被教师骂,考欠好分数会被野少怒斥,但那些工具皆是霎时的,再说了,只有咱们勤奋来作了,那些工作实的没有算工作。

跟着变革谢搁的东风的吹去,咱们的糊口变失愈来愈孬了,糊口程度进步了,文娱方法增加了,上年夜教也没有再是悠远的幻想了,咱们享用着本人没有知叙鸣幸祸的幸祸。

看看影戏外的孩子们吧,他们小大年纪随着年夜人四处流亡,熟命对付他们去说没有再是这么的极重繁重,更像是一片羽毛,随时城市飘集,他们地地过着口不足悸的糊口,面临着叛徒们的吉残,狠毒,年幼的他们,脚无缚鸡之力,吓失魂灵没窍,心思暗影日积月累,固然那皆是幸存高去的人可以经验的。

至于这些可怜的孩子们,兴许晚便闯谢了地狱的年夜门。

尸身遍及山家,尸横遍野,那一惨绝人寰的现象,竟使影戏外的客人私保罗看到后,伤疼易耐,归野后,捧头疼哭,出有很年夜的才能,然而做为一个饭馆司理,他又阐扬了没乎凡人念象的能耐,他天天冒着熟命惊险周旋于军阀,政乱野之间,他使没满身解数,联系各类闭系,掩护着米勒·科林斯饭馆的主顾战易平易近们,使失米勒·科林斯饭馆成为嗜血戈壁外的一片绿洲。

怎样样的一小我私家鸣仁慈的人呢?兴许咱们每一民气外皆有一个谜底,仁慈是看他人陷于经济艰难外,咱们施取援脚,他人表情欠好时,咱们来慰藉,关怀她,然而那样仁慈的人,具备平易近族年夜义,下度人叙精力主义精力,置野人,饭馆主顾的熟命于最下价位置的仁慈的人,尔是第一次睹,兴许也是尔熟掷中逢睹的最仁慈的人。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100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100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100卢旺达饭店观后感100 篇一《卢旺达饭店》反映了人性,反映了种族,反映了政治,反映了社会。

种族歧视,贿赂,利益无处不在世界,老百姓象蝼蚁一样,生命的脆弱,人性的肮脏,利益的交换,它表现的是彻彻底底。

是一部让人感慨和深思的作品,希望更多的人能欣赏她。

它带给我们人性的冲击,在生命面前,一切都是脆弱的,可抛弃的。

人类的全部历史只是一部从兽性到人性、从野蛮到文明的发展史。

但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人性被蒙蔽的瞬间。

奥斯维辛的孤魂还在欧洲游荡,南京的悲号还在不停的响起,贝鲁特的惨叫似乎还未平息……在人类已经高度文明的时刻,却反复的出现这样的情形,是值得所有的人们去深思的!卢旺达饭店观后感100 篇二周末闲暇在家,与老公一起观看了《卢旺达饭店》。

看完之后,一方面惊讶于自己的无知,一方面感慨人性的残忍与泯灭。

卢旺达一百万图西族人,一百天内成为胡图族人屠刀下的冤魂!这是一种怎样的杀戮?而且被杀的大多是小孩,目的是种族灭绝!!!我震惊了,他们不都是黑色人种,同属非洲人,为何要“相煎何太急”?是什么让人性在那一时刻被湮埋?还有那所谓维护世界和平的联合国,他们那时在干什么,怎么能无视如此多的生命存在,把整个卢旺达抛弃了??非洲国家里的残杀、流血和战争,何日停歇?和平、平等、博爱,何时如阳光遍洒?卢旺达饭店观后感100 篇三四月间,有一日是“卢旺达灭绝种族罪行国际反思日”——四月七日。

谨此记念卢旺达境内种族清洗事件中100万无辜亡灵,愿这沉痛的历史永远不现重演。

也向这位有“非洲辛德勒”的之誉的保罗·卢斯赛伯吉纳(Paul Rusesabagina)先生致以我——一个平平凡凡中国人最诚挚的敬意和祝福。

让我们好好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吧~~——一题记“我名叫保罗·卢斯赛伯吉纳(Paul Rusesabagina),是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一家外资饭店(Milles Collines Hotel in Kigali 米勒·科林斯饭店)的客房经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的斗争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电影《卢旺达饭店》(Hotel Rwanda)是一部由英国、南非、加拿大和意大利四国于2004年共同拍摄的电影。

该片取材于发生在1994年的卢旺达大屠杀,以此为背景由真人真事所改编。

1962年,卢旺达宣布独立后,胡图族与图西族两民族之间矛盾重重,民族矛盾尖锐,民族冲突不断。

1994年4月6日,一架载着卢旺达胡图族总统朱韦纳尔·哈比亚利马纳和布隆迪总统西普里安·恩塔里亚米拉的座机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上空被火箭击落,两国元首同事罹难。

4月7日,空难在卢旺达国内引发了胡图族与图西族两族的相互猜疑,从而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武装冲突和种族大屠杀,令世界震惊的卢旺达大屠杀由此拉开帷幕。

从民族角度来看,卢旺达大屠杀惨剧的酿成从本质上来源于欧洲的殖民主义统治者比利时。

在卢旺达独立之前,一直处在白人的殖民统治之下,被动的建立了一种貌似稳定、实则暗潮汹涌的政治秩序。

殖民主义者利用民族分化、等级划分等奴役非洲的惯用手段,对胡图族和图西族进行殖民主义统治,因此埋下了民族仇恨的祸根。

当白人势力从非洲撤离以后,致使秩序的丧失与权力的真空,以及民族情绪中非理性的蔓延,特别是胡图族这个曾经备受压迫的民族,将其所经受的一切折磨归结于图西族,致使胡图族种族主义者大力鼓吹对图西族实行种族灭绝,胡图族人的“野蛮”暴露无疑。

权力的缺失致使两个民族之间争夺统治地位,以便处于最有利的一方,实施对另一方的控制与压迫,特别是备受压迫的胡图族人在这场民族的斗争中“异常血腥”,民族矛盾极其尖锐。

而卢旺达胡图族总统的空难事件则成了这场悲剧的导火线,引发了两族之间大规模的杀戮与争夺。

胡图族种族主义者控制网电台狂热的煽动胡图族人铲除图西族人,对其进行大规模的杀戮,以期实现图西族的种族灭绝,来达到阻止图西族分享政府权力的目的,民族矛盾越演越烈。

在一百天的时间里,卢旺达共有91万人被屠杀,其中94%是图西族人,尸体堆满卢旺达这个曾经阳光明媚的城市,血流成河,不忍直视。

一个民族最为悲哀的并非是他们是“劣等民族”,因为一切民族都是自由而平等的,无高低贵贱之分,那又何来“劣等民族”之说?悲哀的是这个民族丧失理性,依靠杀戮来宣泄被压迫的愤懑,抹平不公的待遇。

其实本无所谓的不公与不平等,所有的这一切都存在于其盲目的偏执与妄想之中,从而丧失理性的判断标准,成为世上自诩高等的民族的闹剧。

从大屠杀国际干预的角度来看,各民族的利己主义思想暴露无疑。

在卢旺达大屠杀开始时,已有数千联合国的维和部队驻扎当地,但他们得到的命令却是“避免可能导致使用武力
的举动”,负责保护卢旺达饭店的将军在每次见到那些狂热分子都会对着自己的士兵喊,“不要开枪,也不要拿枪对着他们,避免激怒他们”,因此无法起到实质的维和作用。

再比如说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的美国,在这场大屠杀中态度非常复杂。

美国政府先是采取观望、拖延的态度,在卢旺达局势明朗时又倒戈相向新政府,宣布对卢旺达实施人道主义援助。

美国此举不但降低了本国风险,还达到了渗透到法国传统势力的目的,使其在这场大屠杀中利益得到最大化。

法国政府派来部队将卢旺达饭店的白人全部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对黑人岌岌可危的生命置之不顾,想要在这场大屠杀中保全自己民族的生命。

从民族个人角度而言,影片的主人公保罗·露塞萨巴吉纳的行为表现出高度的民族平等主义精神。

保罗是胡图族人,而他的妻子塔沙娜却是图西族人,在这场大屠杀中,保罗的处境略显尴尬。

尽管胡图族种族主义者大力鼓吹灭绝图西族人,保罗却竭尽全力保护其妻儿及图西族人邻居。

保罗并没有将殖民主义统治时期图西族人对胡图族人的压迫转嫁到图西族人民身上,反而怀着民族平等主义与博爱精神,利用他的财富和机智周旋于胡图族、暴徒、军政以及政要之间,拯救了1268名胡图族人和图西族人的生命。

在这场大屠杀中,保罗所体现出来的民族精神尤其鲜明。

在所有的胡图族人忙于加入到对抗图西族人的斗争中时,保罗成为图西族人唯一信任的胡图族人。

保罗这一角色形象的塑造了在民族冲突中所崛起的民族英雄形象,影片借由保罗这一代表人物向世界宣告那些默默无闻的民族英雄主义者,他们超越了民族歧视、民族压迫,将民族平等主义精神奉为第一信念,并不因为民族权力的争夺而造成对弱势民族的歧视,反而致力于化解民族冲突,以期实现民族的共同繁荣。

看完《卢旺达饭店》后,我们深入的了解了民族冲突与矛盾,更加深入的了解到当民族之间矛盾激化、纷争不断时,最大的受害者将是无辜的人民,特别是妇女老少将是这场民族争夺的牺牲品。

这部影片凸显了民族平等与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性,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来说,这显得尤为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