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云梦方言
云梦过年的风俗作文

云梦过年的风俗作文
哎哟喂,云梦过年这风俗啊,真是五花八门,闹热得很!就说咱们这云梦,它可是个五湖四海的人都有的地方,风俗自然也就多样得很。
四川的哥子姐子过年,那可得准备好多好吃的哦!麻辣火锅、串串香、腊肉香肠,哪个不是过年必备的?大家围坐在一起,吃得热火朝天,嘴巴辣得直吸气,但心里却是暖洋洋的。
贵州的过年风俗,那可得提提那“打糍粑”了。
家家户户都忙着用糯米打糍粑,那糍粑打得又软又糯,吃上一口,满嘴的香甜。
还有啊,贵州人过年还喜欢唱山歌,那声音悠扬动听,听得人心里美滋滋的。
再来说说陕西吧,陕西过年那可得说“包饺子”了。
一家人围在一起,擀皮儿、剁馅儿、包饺子,忙得不亦乐乎。
那饺子包得一个个圆滚滚的,象征着团团圆圆。
吃年夜饭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饺子,看着春晚,那气氛真是温馨极了。
北京过年嘛,那讲究可多了。
贴春联、贴窗花、放鞭炮,还有最重要的——吃年夜饭。
北京的年夜饭啊,那可真是丰盛,烤鸭、炖肉、炸酱面,样样都是经典。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那场面真是热闹得很。
咱们云梦过年啊,就像个大杂烩,啥风俗都有。
有的人家喜欢吃四川的麻辣火锅,有的人家喜欢吃贵州的糍粑,还有的人家喜欢吃陕西的饺子和北京的烤鸭。
大家聚在一起,互相拜年,互相祝福,那气氛真是融洽得很。
所以说啊,云梦过年这风俗,真是丰富多彩,让人眼花缭乱。
不管你是哪里人,来到云梦过年,都能找到属于你的那份热闹和喜庆。
河北11个地市的方言详细分析与举例

普通话:干什么?
张家口话:抓(四声)呀?
张家口话这样说
不清楚——不机密
不怎么地——二五眼
相当差劲——添球
裤兜——央蜜
脚后跟——节懒更
关键——几古将
看看——猫猫
干什么——抓呀
挺好的——不来呆
没关系——白不咋
勇敢——搓莽
聪明——鸡米
耳光——大比都
不要——包老介
小气——球毛
承德话
承德话是北京官话怀承片。河北省承德市的承德话被认为是最接近普通话的话语,其普通话标准程度超过北京。1956年,国家语音工作人员曾先后两次来到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金沟屯镇金沟屯村进行普通话标准音采集。普通话是根据从滦平采集的语音来最后定的标准。
东边五县的方言,直来直去,颇显生硬。与普通话相比较,主要是声母zh、ch、sh和z、c、s互相混淆,单音字e、an、en、ang、ao、ou、ai直发腭音,尤在称呼人名时最后一字儿话韵较重。
北方四县的方言接近保定、石家庄口音,慢条斯理,稍绕小弯。从发音上讲,第一个字与第二个字之间稍有间隔,并且第一个字多读平声,单音字e、an、en、ang、ao、ou、ai前习惯加“n”,如“俺是安平的”中的“俺”、“安”发音都为nan。
举个例子:
普通话:你回来啦!ni hui lai la!
邯郸话:你坏啦!ni huai la!
邯郸话这样说
孩子——孩的
傻子——烧的
大门——倒焖
万达——瓦倒
走——邹
妈——骂
谁——睡
去——取
你在干什么——妮杆傻勒
光着屁股——歇的个的的
衡水话
衡水话或者说衡水方言土语大体可分为三大块:一是与山东话相近的大运河岸边的故城、景县、阜城加上枣强,武邑一带的方言;二是滹沱河两岸的与石家庄、保定毗邻的深州、武强、饶阳、安平一带的方言;三是带本地特色的、土得掉渣儿的流行于衡水湖畔的桃城、冀州方言。
中国十大难懂方言千年凉茶

中国十大难懂方言/千年凉茶作者: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3年第06期中国十大难懂方言文/笑笑每到一个新的城市,你都能听到新鲜奇特的方言,这是只有在中国才会出现的有趣现象。
中国有超过80种方言,还不包括少数民族语言和少数民族方言。
我们根据方言的难懂程度,选出了以下十大最难听懂的方言,来看看有没有你的家乡话———温州话有这样一句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温州人说鬼话。
”这里所说的“鬼话”,并不是侮辱温州人的意思。
据说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各部队之间联系时,出于保密需要,经常派两个温州人,进行电话或者步话机联系。
日本鬼子的情报部门总是翻译不出这发音极其复杂的温州话,可以说当时的温州人就像美国大片中的“风语者”一样,为抗战胜利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由此可见,温州话有多么难懂。
难懂指数10,上口指数1。
广东话广东话现在流传甚广,很多人都会说几句简单的广东话。
广东话排名第二的原因是,广东话不只有自己独特的发音,还有自己的文字,而且广州的公交车上都是先用广东话再用普通话进行报站的,有些广东人甚至听不懂普通话。
这足以说明广东话与普通话的差别之大,而且广东人很善于保护自己的方言,只要有可能,他们都会尽量使用自己的方言。
难懂指数9.5,上口指数3。
闽南话闽南话的适用范围不只在闽南地区,早已越过省界和国界。
在外省传播闽南话最广的是台湾,台湾岛上,除了高山族地区外,差不多都流行近于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闽南话。
没有语言天赋的人,即使在福建生活一辈子,也可能听不懂闽南话,闽南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最复杂、内部分歧最大的一种方言。
难懂指数9,上口指数3。
苏州话苏州话体现了浓浓的古意和一种书卷气。
苏州人说“不”为“弗”,句子结尾的语气词不用“了”而用“哉”,人们听见苏州话会有一种亲切感。
苏州话历来被称为“吴侬软语”,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软”,尤其女孩子说来更为动听。
同属吴方言的其他几种方言,都不如苏州话温软。
有句俗话说,宁愿听苏州人吵架,也不听宁波人说话,充分说明了苏州话“软”的特点。
湖北土话

xx土话—xx方言集锦(一)(不详)麻要剥,人要学。
(不详)生成一半,学成一半。
(xx)世事学而会,不是生来会。
(不详)快刀是磨出来的,本事是学出来的。
(汉川)蚕不吃桑不吐丝,人不学习不知理。
(崇阳)刀不快要磨,人不精要学。
(竹溪)铜锣不敲生绿锈,人不学习要落后。
(当阳)鼓儿再大,不打不响,人再聪明,不学不懂。
书是灌撞榜的药。
(xx)要想肚里有货,就得到处打货。
(麻城)学别人的东西有味,嚼别人的粑粑冇味。
(公安)粮食养身,书籍养心。
(xx)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阔,(xx)话中有才,书中有智。
(xx)书能化愚,财能长志。
(xx)书是良药,善读可以治愚。
(石首)书告乖人。
(不详)xx里出,人从书里乖。
(蒲圻)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庄稼无牛空早起,学习无书枉费心。
(石首)田里xx,书里出金。
(枝城)积金万两不如藏书万卷。
藏书不读如藏木。
(潜江)买书不折本。
(仙桃)买书为藏书,借书才看书。
(监利)xx卖居,不可卖书,(不详)刀到砍时方知钝,书到用时方恨少。
(建始)要知天下事,须读人间书。
(石首)能读百卷书,方知天下事。
读的书多,学的乖多。
(郧县)岁月用年算,历史用书传;要通古今事,须读五车书。
(襄樊)挖多少土,得多少水;读多少书,知多少理。
(xx)识文断字,读书知理。
(黄冈)灯添油,照满屋;人识字,亮一世。
(xx)读哒诗书眼睛亮。
(xx)花弹三遍泡,书读三遍xx。
(xx)喝过几瓶xx,做事不会失悔。
(不详)酒多人癫,书多人贤。
(xx)饭冇得错吃的,书冇得错读的。
(不详)读不完的诗书,睡不完的瞌睡。
(xx)积肥如积金,读书如聚银。
(xx)喝酒xx,读书xx。
(xx)当年富的喂猪,十年富的读书。
(荆州)农夫若是识了字,好比老虎添了翅。
(巴东)人不读书一抹黑。
家无读书娃,满屋睁眼瞎。
(长阳)种田不好误一年,读书不好误一生。
(鄂西)田不种,荒一塆,人不学,蠢一生。
(不详)学则如禾如稻,不学如xx如草。
(通城)人有凌云志,不学不成事。
云梦方言文档

云梦方言引言云梦方言,是中国湖北省的一种方言,主要分布在云梦县及其周边地区。
方言是人们在不同地域、不同社会环境中形成的特殊语言形式,反映了地方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特征。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云梦方言的特点、使用情况以及保护和传承的问题。
特点云梦方言属于江淮官话的一个分支,受到周边方言的影响较大。
它在湖北省内的方言中独具特色,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声调变化丰富:云梦方言有四个声调,而且在不同的语境中,声调变化非常多样。
这使得云梦方言的韵律非常独特,让人听起来别有一番韵味。
2.声母、韵母变异:云梦方言中的一些声母和韵母与普通话有所不同。
例如,普通话的“sh”在云梦方言中可能变成“x”,而普通话的韵母“an”在云梦方言中可能变成“uan”。
3.词汇丰富多样:云梦方言中有许多独特的词汇,很多都是地方特有的词汇,与其他方言有所差异。
这些词汇反映了云梦地区的独特文化和生活方式。
4.语法和语序差异:云梦方言在语法和语序上与普通话也存在一些差异。
例如,云梦方言中的“是不是”可能变成“是伐”。
使用情况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云梦方言的使用情况逐渐减少。
大多数年轻人更倾向于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云梦方言在他们中的使用已经相对较少。
此外,云梦县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的社区,许多外来人口也加入了这个社区。
这些因素都导致云梦方言的使用面临一定的挑战。
然而,云梦方言仍然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和群体中得以保留和传承。
老一辈的云梦人仍然坚持使用方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他们认为方言是自己身份认同的一部分。
此外,一些研究者和语言爱好者也在积极研究和传承云梦方言,他们通过研究文献资料、采访老一辈云梦人等方式,努力保护和传承这一独特的语言形式。
保护和传承为了保护和传承云梦方言,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1.文化教育推广:通过加强对云梦方言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云梦人对方言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
可以组织方言比赛、方言论坛等形式,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方言的传承中来。
河南周口部分方言

周口方言(部分)一、形容词1、扒搭[ba da]12词义:忙碌、操劳例:我天生就是这扒搭子命。
2、枯楚——有皱纹,不平展,多用于纸张,人物面部二、名词1、刺挠[ci nao]42词义:有虫子或脏东西刺激皮肤使皮肤瘙痒。
例:刚才就到菜地摘了一把菜,身上咋恁刺挠也。
2、呼痒[hu yang]13词义:一种由于轻轻的触摸使皮肤受到刺激产生的感觉,可以使人忍不住发笑。
和痒痒相近-例1:你别摸我的腰,呼痒!3、不老盖子[bu lao gai zi]1344词义:膝盖例1:一累得慌,我的不老盖子就疼得厉害,看来是真年纪了。
4、夜歇老[ye xie lao]或夜黑老[ye hei lao]词义:昨天晚上三、副词1、传及[chuan ji]24词义:和都满[dou man]43、满共同义。
意思是总共、总计。
例:传及四碗稀饭,我添这么多水不够妥了!意思是:总共就四碗稀饭,这些水足够了。
2、不呛[bu qiang]词义:不一定例1:这时候还不见他的身影,我看今儿他是不呛来了。
3、清倒切词义:早晨例:大清倒切起来起来啥都不干,你谷堆到那弄啥哩?四、动词1、可张[ke zhang]12词义:慌张例1:老嫂子,看你可可张张的往哪去啊?例2:花轿还没来哩,你可张哩啥哎!2、突鲁词义:下滑、搁不住往下掉例:快点,那袋粮食快突鲁下了,赶紧扶住。
3、掏劲词义;使劲4、谐得词义;发抖的意思5、不份儿词义:不服气6、枯卷词义:发皱,苦楚,卷了例:秋天来了,树叶子都落下来,枯卷了。
7、寻[xin]-寻媳妇;白借的8、楚卷--蚯蚓9、花绞--讽刺和奉承10、嚼---骂人11、成脸子——小孩子在大人面前调皮12、人来疯——指爱表现自己13、老末嘟——最后一名14、老鳖一,间---吝啬15、组贵16、滴些儿了---下雨开始的时候17、许乎——在意18、扁嘴子-----鸭子19、扑棱娥子——20、糊涂21、不了词义:用手从上到下摸索,目的是为了整平皱着抹掉灰尘等。
河南方言详细资料大全

河南方言详细资料大全河南方言主要流行于河南及河南周边地区。
由于河南人口众多,历来的政治、战争、经济、运动原因,人口的流动性导致河南境内以外的很多地区也有大量以河南话为主的群体。
河南方言代表文字是“中”字,有不偏不倚、正适合、舒服、好、可以、中心、中庸等多种含义。
除河南以外的使用河南方言的集群地区有:河北省南部2个市县、山东省西南部31个市县、山西省西南部汾河谷地28个市县、安徽省淮河以北22个县市和淮河以南的凤阳县、蚌埠市、霍邱县、金寨县、江苏省徐州市、宿迁市、连云港市、东海县、赣榆区、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
(详见配图以及百科具体内容。
)基本介绍•中文名:河南方言•外文名:The Henan dialect•语言分类:汉藏语系—汉语—官话—中原官话•地位:北方官话•分布:河南大部及周围部分地区•使用人口:约1.06亿•标准音:郑州话方言系分支,形成发展,方言现状,讹音错意,方言危机,与国语关系,基础用语,方言举例,影视作品,方言情怀,参见,方言系分支河南方言包括河南省17个省辖市、21个县级市、89个县、48个市辖区、河北省南部二个市县、山东省西南部三十一个市县、山西省西南部汾河谷地二十八个市县、安徽省淮河以北亳州、阜阳等二十二个县市和淮河以南的凤阳县—蚌埠市—霍邱县—金寨县、江苏省徐州市—宿迁市—连云港市东海县赣榆县、陕西省宝鸡、安康市白河县。
除西安道北的河南方言外,河南的移民往往在异乡形成自己的方言,如南水北调工程初期从河南淅川移民到湖北柴湖的河南人,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些移民还是讲著河南方言,如果以语言和文化认同来区分人群,他们无疑成为湖北籍的“河南人”。
河南方言河南方言分布在河南省淮河干流北部的广大地区。
而淮南的信阳方言分布在信阳中东部的信阳县南部、罗山、光山、新县、潢川、固始、商城一带属于中原官话信蚌片。
在河南省内,又可根据淮河划出淮北方言和淮南方言。
淮北方言即河南方言,比较普及,不管是豫北的鹤壁,豫西的洛阳,还是豫南的南阳,豫东的开封等地,皆用淮北方言。
湖北的方言

湖北的方言由于湖北地理位置适中,南来北往的交流和融合使得湖北并没有一个代表性语言(换句话说湖北话不能自成体系),不过按照学术意义上的划分湖北话应该属于北方方言语系,且湖北大部属官话区(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仅湖北的东南部属赣方言,虽然湖北人在信仰和生活习惯上接近南方。
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和《湖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所做的归类,湖北方言分为三区,即西南官话,江淮官话区,赣语区:一.属于北方方言西南官话区的有:武汉,荆州,襄樊,十堰,宜昌,恩施等。
并细分为:(1)武(汉)天(门)片:武汉、洪湖、天门、京山之间区域包括武汉、荆州、江陵、京山、天门、仙桃、汉川、洪湖、荆门南部。
(2)成渝(四川)片:荆门、五峰、宣恩一线以西区域包括恩施、宜昌、咸丰、巴东、宣恩、利川、来凤、建始、五峰、远安、当阳、宜都、枝江、长阳、秭归、兴山。
(3)鄂北片:郧西、房县、钟祥、随州之间区域,以及潜江包括襄樊、十堰、丹江口、老河口、随州、南漳、谷城、枣阳、宜城、保康、郧县、郧西、竹山、竹溪、房县、神农架、钟祥、潜江、荆门北部。
(4)常(德)鹤(峰)片:包括石首、公安、松滋、鹤峰。
二.属于北方方言江淮官话区的有:黄冈、孝感、黄石等。
其中属于江淮官话的“黄(陂)孝(感)片”的有:黄冈、孝感、罗田、蕲春、黄陂、罗田、英山、麻城、浠水、鄂州、红安、广水、安陆、应城、黄梅、武穴、云梦等。
三.属于赣方言区的有:通城,赤壁、崇阳、通山、阳新、咸宁、嘉鱼、大冶、监利等。
相关链接西南官话也称为北方方言西南次方言、上江官话或上江方言,是官话的一个分支,分布于湖北大部分地区,分成渝、滇西、黔北、昆贵、灌赤、鄂北、武天、岑江、黔南、湘南、桂柳、常鹤等十二片。
江淮官话旧称“下江官话”、“下江话”,又称为“江淮话”、“江淮方言”。
其中有人将分布在长江以北的部分称为江北话,江苏的江北部分称为苏北话。
江淮话地区以扬州为中心,一般把扬州话作为江淮官话的代表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话说云梦方言
云梦古时属荆州之域,周为云梦荆州泽,春秋时属郧国并成为郧国的都城之地,战国时属楚国。
自秦至魏晋南北朝,云梦一直是安陆县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
南北朝西魏大统十六年即公元550年,分划安陆县南境设置云梦县,历代相袭至今。
由于云梦地处湖北省偏东北,根据全国方言区的划分,云梦话属于北方方言区的江淮官话。
因为普通话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云梦话和普通话相差不是很大,说云梦话的人和说普通话的人交流不是很困难。
云梦话保留着隋唐以来的六声声调。
詹伯慧等著的《湖北方言概况》对云梦方言声调的定值是:(一)阴平33,基本上近似于普通话的阴平,如:清新、花猫、婚姻、中央。
(二)阳平31,基本上近似于普通话的阳平,如:云城、平时、流连、肥肠。
(三)上声52,“上”在这里读作“赏”,发音如:奖赏、宝宝、厂长、狗咬。
(四)阴去44,发音如:播、破、市、具、贡、困。
(五)阳去356,发音如:厚、大、磨、县、画、地。
(六)入声13,发音如:屋、沃、觉、质、物、月。
六声声调中,阴去、阳去尤其是入声的大量存在和使用是云梦话区别其它地区方言的重要标志。
那么什么是入声呢?诗词里面常说的平仄问题,里面的平是指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个声调。
在绝大部分现代官话中,入声已经消失,而并入其他三个声调,比如北京话和普通话。
关于入声的实例,看这几个字:一、七、八、实、踢、德、捉、桌,只要会说云梦话的人,用云梦话念一下,应该都能感觉出来什么是入声了,就是这几个字的韵母部分最后有一个气流突然阻断的感觉,很“促”的一种感觉,这就
是入声。
在唐代,平均每五个字就有一个是入声字,而且很多诗人有用入声字押韵写作诗歌的,这些诗歌如果用云梦话朗诵,确实比用普通话朗诵好听得多,如白居易的《卖炭翁》,用云梦话这样读:“Man3mian5 hui1chen2 yan1ho3 sê6,
Liang3bin1 cang1cang1 shi2zhi3 hê6”,“Ye5 nai2
chen2wai3 yi6chi6 xie6,Xiao3 jia4 tan4chê1 yan3
bin1zhê6”,“Yong2kun4ren2ji1 or6 yi3 gao1,
Shi4nan2men2wai5 yi2zhong1 xie6”,“Shou3ba3
wen2shrrü2 k ou3chen1 ci4,Hui2chê1 chi6 yong2
qian1xiang4 bê6”就比“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的普通话读音好听得多。
白居易是河南人,他不可能用云梦话去写
诗,这只能说明云梦话保留了古汉语的大量元素。
云梦话中,声母前鼻音n和舌边音l一般都读作n,如“劳力”“老倪”“脑力”全部发音为“naoni”,靠声调“26,32,36”的区别和前后其它单词的搭配而区别意义。
由于jqxy四个声母不与韵母ü组合拼音,因此,云梦话中,凡是“ju、qu、xu、yu”读音的文字全部读成“zhrü、chrü、shrü、rrü”,如“虚心”读作“shrü1xin1”,“区域”读作“chrü1rrü6”,“镌刻”读作
“zhrüan4kê6”。
韵母“ü”在云梦话中发生读音的变异,如“女、吕”读作“rrü3”,“旅行、履行”都读作“li3xin2”,而“屡教不改”则读作“lei3jiao4bu6gai3”,“春绿云梦”读作“chun1 lou6
run2mong5”。
云梦方言一般对零声母都加拼“ng”音,如:“安超的鸡母生了个鹅蛋”读作“Ngan1chao1 di1 ji1mor3
sen4n3 go4 ngo2dan5”,“我今天到汉口去了的”这句话读作“Ngo3 zhen1zho1 dai3 han4kou3 qi4yao3 di2”。
云梦方言中,韵母en、eng不分,并且凡是普通话发eng的音,大多数都发ong或ang。
如“森生僧參”都发“sen1”这个音,“蹦捧梦冯”则读作“bong4pong3mong5fong2”,而“泵、蚌”却都读作“bang5”。
韵母in、ing不分也是云梦话的特色之一,如“因为南楼月是英雄,所以他成了似水年华茶楼的贵宾”读作“Yin1wei5 nan2nou2rrüe6 shi5 yin1xiong2,suo3yi3 ta1 chen2ao3 si5shui3yan2hua2 di3 gui4bin1”。
云梦话在构词方式及语法功能的某些方面保持着独特
的地域气息。
第一,在词的构成方面,给词根添加附加词素。
如名词子尾词:儿子、嫂子、蚊子、胖子、钩子、镰子、棍子。
对凡是较大颗粒状的物品,其名称中都可以带有“子子”词尾,如:盐子子、沙子子、雪子子。
第二,动词加“试下”。
一是善意地劝说对方照着做一下,如:“你吃试下”,读作Ni3 qi6 shi4har5。
二是凶狠地威胁对方,表示决不允许的意思,如:“你动试下”,读作Ni3 dong5 shi4har5。
第三,形容词的强调方式有多种表示。
如要表现怎么样怎么样“高”,正常式为“高”,较强式为“傻高”,读作ha3gao1,极强式为“傻高傻高”,这里,“傻高傻高”读作ha3gao1ha3gao1。
“傻高傻高”又可以说成“囸马老高”,读作ri6ma3lao3gao1。
对于“小、矮、低、短”等消极性形容词,通常在积极性形容词前面加上“丁尕”表示,如“丁尕大、丁尕远、丁尕高”,读作din2gar4 da5、din2gar4 rrüan3、din2gar4 gao1、。
表示概数的“把”的前后两个数构成一个量的增加的说法,如:“尺把两尺、百把两百”。
第四,云梦方言中,特别一提的是句末助词“得”,它有着不同的发音和意义。
在许多场合,“得”读作dê2,表示以某种姿态存在或动作产生的状态,如:“身份证呢?——带了得”,Shen1fen2zhen4 nei5?——dai4yao3 dê2。
“你的婆儿呢——睡了得”,Ni2di4 por2 rrüei5?——shui4ê3 dê2。
与“得”
类似的还有“倒”,表示动作行为持续不断,如:“这个人站倒睡瞌睡”,Ne4go4 ren2 zhan4dao3 shui4 ko6shr“ü。
“你坐倒歙”,Ni3 zo5dao3 shê5。
第五,云梦方言有分层次的指代。
特近的用“这”,发音nê4。
较远的用“那儿”,发音no5hor2。
特远的用“那的”,发音ni5di2。
云梦话还有另外的独特之处,除了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都与普通话有不同之外,在县境内也存在着多个方言支系,其区别主要是语音的发音区别和自西向东的语音走向。
自北向南,一是安陆语系,分布在倒店乡北端,其特点体现在语音的鼻化音和儿化音上,最具典型意义的是对第二人称“您”的发音,发音为n3nor2,而不是ni3ar2。
二是黄孝语系,黄孝语系自西向东,涵盖了云梦的大半个区域,是云梦方言的代表语言。
三是下江语系,分布在隔蒲潭南端、下辛店全境、道桥镇全境和沙河乡南部,语音特点是平翘舌不分,几乎所有的翘舌音都发音为平舌音,如“开始”读成kai1si3,“知识”读成zi1si1,“支持”读成zi1ci2。
下江语系与相邻近的应城语系和汉川语系接轨而进入西南官话。
如果忽略倒店以北的安陆语系,事实上,云梦境内的语音存在着两大来源,一是以下江语系为代表的西南官话,二是以黄孝语系为代表的江淮官话,而黄孝语系则是堂堂正正的云梦官话。
造成云梦境内南北口音分化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经济的
造作。
倒店人长期鬻谷于隋枣走廊,而隔蒲潭人、道桥人、下辛店人的经济活动区域主要在长江埠、刘家隔乃至汉口,可见,自然经济的区域流向是造成云梦人语音分歧的经济动因。
造成云梦人语音分歧的另一个原因是云梦的地理因素。
云梦自北向南分为高岗区域、平原区域和湖沼区域,这样的地理环境把云梦人自然地分割成了三个不同的文化社区。
此外,历史事件也是云梦人语音分化的因素之一。
云梦的隔蒲潭地区曾是古代蒲骚战场,郧楚大战和郧楚融合致使隔蒲潭地区很早就与南方往来密切。
云梦南部的湖沼地区本来就是楚王的游猎禁苑,这个地区的人们与荆楚地区的人们自古以来就是一体。
操祝以南至隔蒲潭以北的大部分区域,包括:倒店南端、曾店、义堂、吴铺、胡金店、清明河、伍洛寺和城关镇的人们大多是在明代从麻城、安徽等地移民而来,因而带有江淮官话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