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考试动向:光照图与晨昏线

合集下载

光照图与晨昏线

光照图与晨昏线

3.斜侧(俯)视图
观测点既不在赤道上空,也不在极点上空,观测到的
光照情况即为斜侧(俯)视图。
晨昏线的判读
晨昏线问题是判读光照图的突破口,通过分析晨昏线
我们可以从题目中挖掘出许多解题的隐含信息。 1.
地球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是由晨线、昏线组成的,
故也称晨昏圈。
• 晨线与昏线的判别方法: 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 夜进入昼为晨线; 昼进入夜为昏线。
B
A点日出时间是几点? 4点 6.确定日出日落时间 某地的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 在纬线与晨线的交点上的时间, 日落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 线的交点上的时间。
A
B
日出时间=晨线与纬线圈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12-昼长/2 日落时间=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12+昼长/2
7.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 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极 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
• 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 (1)此图中阳光直射的纬线 是 23.5N ,地方时为0点的经 线是 60E ,图中D点的地方 时 6 点,图中AB是 晨 (晨、 昏)线。 • (2)这一天是 6 月 22 日前后, 夏至 北半球为 节气。 • (3)这一天,北半球的昼夜长 短状况是 昼长夜短 ,发生极 夜现象的范围是 南极圈内 。 • (4)图中C地的昼长为 12 小 时;E地的昼长为 4 小时,地 方时 10 点日出。 • (5)此时北京时间是 4 时。
晨昏线
基础知识再现晨 昏 线概念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分为晨线和昏线
A
N
D
特点
C
B
P
N
M
Q
1.地球侧视图 一般北极在上,南极在下,赤道为一直线且居中,晨 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并平分赤道。二分日时,晨昏线起

地理高考常考点日照图与晨昏线试题分析与应考策略-PPT精选

地理高考常考点日照图与晨昏线试题分析与应考策略-PPT精选

A.北半球、10月
B.南半球、5月
C.北半球、5月
D.南半球、8月
9.若Q地的地方时为2时30分,则Q地的纬度可能为
A.30°—40°
B.45°—55°
C.5°—15°
D.60°—70°
10.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
A.12月、17时30分
B.9月、17时
C.6月、4时30分
D.4月、5时
午5时闭市),下列各组金融中心能保证24小时作
业的是
A.法兰克福、新加坡(东经104°)
B.伦敦、香港、旧金山(西经122.5°)
C.伦敦、东京、纽约D.东京、洛杉矶、纽约
高考试题回放
(02 全国)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 空时,当地为 8日 19时,回答(1)~(3)题。 (1)在下图所示的 4个地区中,它飞越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6小时后该飞机到达西 6区的芝加哥,芝加哥的区 时是() A.8日 14时B.9日 2时C.8日 8时D.9日 20时 (3)该季节能够看到的景色是() A.长江流域寒梅绽放B.巴黎盆地小麦黄熟 C.南极中山站终日斜阳D.赞比西河流域草木葱茏
A.30°—40°
B.45°—55°
C.5°—15°
D.60°—70°
10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
A.12月、17时30分
B.9月、17时
C.6月、4时30分
D.4月、5时
11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6时、18时除外),Q点在该经线上
A.密集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B.均匀分布于整条经线
C.密集全布于南北极圈之间 D.集中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
8、若Q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Q地所处位置和月份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小专题 光照图和晨昏线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小专题  光照图和晨昏线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小专题 光照图和晨昏线 编写:肖军【晨昏线光照图知识清单】: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点看,是逆时针方向;从南极点看是顺时针方向。

2、由于地球不透明且不发光,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了昼夜现象;地球的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地球的公转形成了四季3、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昼进入夜的为昏线,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

晨昏线在地球表面是个大圆(晨昏线圈),在地表的移动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反,自东向西移动。

4、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东经度逐渐增大,西经度数逐渐减小。

反之,东经度增大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转的方向,西经度减小的方向也是地球自转的方向。

180°经线又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注:严格来讲,为方便生活,日界线并非完全和180°经线重合)地球上的最北点为北极点,最南点为南极点,但没有最东点和最西点,因为南北是绝对的,而东西是相对的。

5、日出=12 -21昼长;日落=12 + 21昼长; 日出 + 日落= 24;日落 - 日出=昼长 知道任意一个即可以求出其他三个 昼长 + 夜长= 24小技巧:日出到12点为上午,12点到日落为下午,上午时长=下午时长;6、晨线与昏线组成了晨昏线,晨昏线是一个以球心为圆心的大圆,晨昏线平分地球,其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7、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点。

这两个交点平分永远赤道。

8、晨昏线将地球分为昼夜两个半球,平分昼半球的那条经线地方时为12点(12点经线,也就是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平分夜半球的那条经线地方时为0点(0点经线),这两条经线永远在同一个经线圈上9、晨昏线与赤道有两个交点,12点经线和0点经线与赤道也有两个交点,这四个点永远平分赤道(将赤道这个圆分成四等份,每份跨经度90°)10、晨线上所有的点都正在日出,这些点的地方时即为其日出时间;昏线上所有的点都正在日落,这些点的地方时即为其日落时间。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一 光照图的判读与晨昏线应用课件 湘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一 光照图的判读与晨昏线应用课件 湘教版
专题一 光照图的判读与晨昏线应用
• 考情分析 光照图的判读与应用这一内容在高 考中出现频率极高,几乎每年必考,多以选 择题形式出现。此类题目一般结合时事、生 活应用等,利用光照图不同季节、不同时间 的特点来判断晨昏线及其应用、确定太阳直 射点、判断昼夜长短、计算时间和正午太阳 高度等。
• 微专题一 光照图的判读
及其以南出现极昼)
•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 (1)确定纬度:直射点的纬度 • 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 • 度互余。右图中Q点为太阳 • 直射点,直射点Q的纬度 • =90°-AF的纬度=晨昏线 • 与地轴的夹角α。
5.确定昼夜长短 纬线被晨
昏线分成昼夜弧弧::昼夜长长==昼夜弧弧所所跨跨经经度度数数除除以以1155°°的的商商 6.确定日出、日落时间
日出时间=某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 日落时间=某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
• [对 接 高 考] • 命题角度一 无图考图题的解题方法 • 1.(2014·大纲文综,7~8)当中国南极中山
站(约69°S)处于极夜时,甲、乙两地分别于 当地时间5时40分和6时20分同时看到日出。 据此完成(1)~(2)题。 • (1)甲地位于乙地的 ()
• 命题角度二 侧视图的判读 • 3.(2011·山东文综,5)下图为某区域海上航
线示意图。在一艘驶往大西洋的轮船上,船 员在图中①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此时为 世界时(中时区区时)4时。读图完成下题。
• 下列四幅图中,与①处当日日出时刻相符的

()
• 解析 根据题干和图示信息可判断出,①处
• 微专题二 晨昏线的应用
• D.这一天甲地日出时刻早于乙地
• (2)图示时刻
(
)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太阳光照图与晨昏线 优秀课件PPT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太阳光照图与晨昏线 优秀课件PPT

6.太阳高度的确定 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为90°,太阳高度由 直射点向四周降低。纬度相差1°,正午太阳高度 相差1°。至晨昏线上,太阳高度降为0°。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所求 点与直射点)两地的纬度差。 7.日出日落时刻的确定 同一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但日出、日 落时刻不一定相同。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晨昏线 与经线重合。这时,同一经线上的各地同时日出 和日落,都是地方时6时日出,18时日落。其他时 间日出、日落时刻不相同。
4.时间计算 5.昼夜长短的确定 (1)昼(夜)长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南)半球,则 北(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越往北(南)的地点昼越长,夜越 短。夜长变化规律相反。 (2)昼(夜)长度的计算: 昼长=昼弧跨经度数÷15=(正午12时-日出时间)×2 夜长=夜弧跨经度数÷15=(子夜24时-日落时间)×2 计算昼夜长短要注意四点: ①同一纬线上各点昼长相等,夜长也相等。 ②春秋分日, 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均为12小时。 ③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均 为12小时。④极昼地区的昼长为24小时,夜长为0小时,极夜地 区正好相反。
例3: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中的阴影 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 (题2)。比较甲、乙、丙三地,一年
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 ( B)
A.甲 B.乙 C.丙
(3)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 太阳高度变化幅度( D)
A.甲地最大 B.乙地最大
C.丙地最大 D.三地相同
例4:下图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 该经线的交点。完成1—4题。 1、若Q地的地方时 为5时30分,则Q地 所处位置和月份可 能是 C A.北半球、10月 B.南半球、5月 C.北半球、5月 D.南半球、8月
1800 1200 600 00

地球运动的意义太阳光照图晨昏线画法计算地方时间

地球运动的意义太阳光照图晨昏线画法计算地方时间

高考考点解读(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考点解读】要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需要认识地球的运动规律。

地球自转和公转形成了黄赤交角,决定了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导致一系列现象的发生。

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主要包括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以上主要由地球自转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五带等(以上由地球自转与公转共同所致)。

还应分析这些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对人类活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一)地球自转1.运动轴心及轨道:(1)轨道为赤道(2)绕地轴旋转,地轴北段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并与公转轨道面成66 º 34′夹角4-12.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如:图3.周期:(1)恒星日,自转360º,23时56分4秒,是真正周期(2)太阳日,自转360º 59′,24小时,是日常所用周期恒星日:需要人为规定一个参照点——宇宙中的任一颗恒星都可以。

地球自转一周后,因公转离开原地,E1到E2是地球一天中公转的弧长,但是,此弧长与地球到恒星的距离之比几乎为零,地球公转已被忽略,故三颗恒星对地球而言实为一颗恒星。

E1P到E2P地球自转360º,时间为23时56分4秒。

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即地球从E1到E2没有完成以太阳为参照物的周期运动,至E3P点才再次与太阳重合,就地球自转而言,旋转了360º 59′,称一个太阳日周期为24小时。

太阳日是生活周期,古人云:日出而作日没而息。

4.速度:(1)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为15 º /小时(2)线速度:赤道线速度最大(约为1670km/h),向高纬递减,两极为零。

纬度为α°的某地其线速度约为1670km/h × cos α°。

(二)地球公转1.运动轴心及轨道:(1)轨道为黄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如图4-4)(2)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有近日点(1月初)和远日点(7月初)之分2.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3.周期:(1)恒星年,公转360°,365天6时9分10秒,是真正周期(2)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365天5时48分46秒,是日常所用周期4.速度:(1)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2)平均角速度为每日约10(3)平均线速度为30千米/秒(三)主要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1)产生原因:①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因此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②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因此昼半球、夜半球所处部分不停地变化,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2015年高三地理复习:光照图与晨昏线

2015年高三地理复习:光照图与晨昏线

12点
例2:图表示北半球某区域。a为纬线,b为晨昏线。b线 中M点纬度值最大,NP两点纬度值相等。回答下题。 (全国卷2) 1.M点的纬度值最低为( ) A. 71.5°N B.66.5° C.61.5°N D.56.5°N 2.若QR两点相距60个经度,且R点为30°E,图示地区为 夏半年。此时北京时间为( ) A.6时 B.8时 C.18时 D.20时
160° 180°
110°
20°
c
b
a
从全球来看,昼夜半球的范围无论何时都是相等
解读日照图重中之重 晨昏线
概念 类型 判断 自转法 特征
平分地球的大圆
与太阳光线垂直 自东向西移动
晨线、昏线的判断 自晨昏线与某一纬线的关系 相交 相切 O 相离 极昼 极夜
晨昏线与经纬线的关系
晨昏线与某一经线的关系 重合 相交 O
应用
晨昏线判读模型 关键在于把握: “原图”中的四个关键点。
B、 D 分别是最北点、最南点 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 晨线与昏线的交点 N 与某一纬线的切点 地方时为0点或12点 A、 C 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 地方时为6点或18点 晨昏线上纬度最低点 分别是晨线、昏线的中点
B 0时
C 18时
A 6时
Q D 12时
例1:下图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Q、P两点的 经度差为 90°;弧线b 为晨昏线,M 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 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 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是( ) Q P b 时 A.5 B.15时 C.9时 D.19时 M 弧线b为晨昏线,M点为 12点 b线的纬度最高点 (M为晨昏线与纬线切点) 赤道
若QR两点相距60 个经度,且R点为 30°E,图示地区 为夏半年。此时 北京时间为

高考地理晨昏线知识点

高考地理晨昏线知识点

高考地理晨昏线知识点晨昏线,也被称为日不落线,它是指地球上终日都将有日落或日出发生的地理线。

在这条线上,日出和日落的时间都是相对固定的,每天都会在这条线上发生日出和日落。

晨昏线的位置随着季节的改变而发生变动,这是因为地球的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的倾斜造成的。

高考地理考试中常常会涉及到晨昏线的相关知识点,本文将介绍一些高考地理晨昏线的知识点。

1. 晨昏线的位置晨昏线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随季节、地点的不同而变化的曲线。

在北半球的夏至时,晨昏线在北回归线附近;在北半球的冬至时,晨昏线则在南回归线附近。

可以通过了解地球自转轴的倾斜和公转轨道的形状来推测晨昏线的位置。

2. 晨昏线的影响晨昏线的位置决定了日出和日落的时间。

在晨昏线的东侧,相对于晨昏线的位置,日出较早,日落较晚;在晨昏线的西侧,相对于晨昏线的位置,日出较晚,日落较早。

这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作息时间都有一定的影响。

3. 晨昏线与时间区域晨昏线的位置也与各个时区的设立有关。

通常,一个时区会跨越晨昏线。

晨昏线的位置是一个时区划分的重要参考因素。

当跨越晨昏线时,该地会生成日期变更线,比如某个地方是星期日,但跨过晨昏线后变成了星期一。

这也是为了适应地球自转所带来的时间变化而进行的调整。

4. 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影响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这意味着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会有所变化。

当地球距离太阳较远时,太阳的光线需要经过较长的路径才能照射到地球,导致日照时间变短;当地球距离太阳较近时,太阳的光线可以更快地照射到地球上,导致日照时间变长。

这也是晨昏线位置变动的原因之一。

5. 晨昏线对经济的影响晨昏线附近的地区有着特殊的经济利益。

在晨昏线旅游度假区,游客可以体验到每天都是长时间的日落和日出。

这样的旅游产业也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此外,昼夜时间的改变也会对当地的农业、渔业等产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高考地理考试中的晨昏线知识点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了解晨昏线的位置和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考地理考试动向:光照图与晨昏线考试动向考向一结合光照图判断时刻和季节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东半球图”。

此刻,曲线MN上各点太阳高度为0° , MN 与EP相交于N点;该季节,北美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

读图,回答1〜2题。

1.由图文信息可知()A.M位于N的西北方向B.悉尼正值少雨的季节C.此季节是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D.这一天屮地日出时刻早于乙地2.图示时刻()A.东经10°各地处于夜B.澳大利亚与巴西不在同一日C.全球属于夜的范围大于昼D.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答案 1.C 2. B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极点位于大陆上且周围分布着澳大利亚和非洲,故该极点为南极点。

M点位于赤道上且在N点的东侧,故M位于N的东北方,故A项错误;山于该季节北美大陆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说明北半球是冬季,南半球是夏季,悉尼在南半球,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故正值高温多雨季节,故B 项错误;山于南半球是夏季,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有利于去南极考察,故C 项正确;南半球是夏季,纬度越高,白昼越长,日出越早,图中甲、乙两地位于同一经线上,且中地纬度低于乙地,故屮地日出时刻晚于乙地,故D项错误。

第2题,图示时刻,所有经线都经过南极附近的极昼区域,故同一条经线上不可能所有地区都为夜,故A项错误。

根据题意,N点是晨昏线与出现极昼现象最外围纬线的切点,过该切点的经线地方时是O时;图中所示范圉为东半球,根据已知条件推知过该切点的经线为40° E,因此从40° E向东到180°为地球上新一天的范围,可见澳大利亚位于新的一天,而巴西则明显属于旧的一天,故B项正确。

任何时刻,全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范圉总是相等的,故C项错误。

北半球冬季时,地球应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故D项错误。

考向二结合光照图判断直射点位置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山。

当海轮途经下图中P点时正值日出, 图中EF线表示晨昏线。

读图回答笫3题。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A.15o N, 135o EB. 15o S,135o WC. 23° 26' N, 0oD. 23° 26' S, 180°答案B解析由''当海轮途经下图中P点时正值日出,图中EF线表示晨昏线”知,EF 为晨线。

推断出北半球昼短夜长,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所以太阳直射点接近15o SO 乂因为穿越澳大利亚大陆东西两侧的经线分别为120o E、150o E,故晨线EF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35。

E(其地方时为6时),由此可计算太阳直射点经度(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为135° Wo同步训练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斜线部分表示黑夜,横线部分表示东半球,数字表示经纬度。

读图完成1〜2题。

1.此时,北京时间是()。

A.12时20分B.15时20分C.8时20分D.18时20分2.此时,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太阳直射点位于西半球和南半球B.北京的白昼时间比开普敦长C.地中海沿岸正值多雨季节D.西太平洋上副热带高压势力强盛解析第1题,由图中横线部分为东半球,可知幕近180°经线的东西半球分界线应是160。

E经线,曲此判断该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示意图。

160o E经线是赤道与昏线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其地方时为18时,故北京时间是15时20分。

第2题,此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示意图,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为(23° 26' S, 70o E),此时北半球各地昼最短夜最长,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地中海沿岸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西太平洋上副热带高圧势力较弱。

答案 1.B 2. C从罗马到北京的某国际航班经过18小时的飞行,于北京当地时间星期一的17时10分安全降落在北京机场。

此时,飞行员看到一轮红日正在跑道尽头。

据此回答3~4 题。

3.飞机降落时,晨昏线的位置应该是下列四图中的()1160E H60E 116O E 116O EABCD答案:D解析:降落时北京时间为17时10分,可知116o E应该与昏线相交;日落时间早于18时,该日北半球昼短夜长,所以选项D正确。

4.飞机从罗马(东3区)起飞的时间是当地时间()A.星期一的18:10B.星期一的12:10C.星期日的18:10D.星期日的5:10答案:C解析:根据题中信息计算可知,飞机起飞时的北京时间为星期日23时10分,此时罗马(东3区)的当地时间为星期日18时10分,选项C正确。

下图是以H点为中心的地球俯视图,N为北极点,C、D在赤道上,图中虚线为极圈, 阴影部分为黑夜。

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四幅光照图中与上图所示时间一致的是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晨昏圈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北为极昼,应表示的是夏至日的光照图;四幅图中A、B、C均为冬至日,D为夏至日。

6. 图示季节()A. 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年最小值B. 罗马市附近温和多雨C. 北京市昼长达到年最大值D. 巴西高原郁郁葱葱答案:C解析:图示季节为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北京、上海在北半球北回归线以 北地区,其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昼长也达到最大值;罗马为北半 球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南半球的巴西高原冬季草木枯黃。

下图是某半球的局部俯视图,FG 为晨昏线,F 为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的点,OF 与OE 、 OG 经度各相差60° ,阴影区域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

读图,回答厂8题。

7. 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A. 10o N, 60o EB. 10o S, 60o EC. 10o N, 60o WD. 10o S, 60o W答案:C解析:根据地球自转方向推知该图是北半球的局部俯视图。

因为F 是晨昏线上纬 度最高的点(切点),所以0F (地方时)为昼半球中央经线(12时)或夜半球中央经 线(0时);乂因为阴影区域与其他地区日期不同,所以OF 和OE 为日期分界线(180° 经线或0时经线)o 综上分析可知,OF 为0时经线,OE 为180°经线,而OF 与OE 经度相差60° ,所以OF 为120° E,进而推知60° W 为昼半球中央经线、FG 为昏 线。

昏线FG 与80° \纬线相切,且80° N 及其以北为极昼,根据太阳直射点纬度 与切点纬度互余的关系推算,太阳直射点位于10° No8. G 地昼长是 ()A. 12小时B. 14小时C. 16小时D. 18小时答案:C()解析:G地为昏线FG与经线的交点,且OF为O时经线,OF与OG经度相差60° ,可推算出G地日落时间为20时,因此该地昼长二2X (20-12)=16小时。

一极地考察船从图中A地沿东南方向到达B地,到达之日B地刚好出现极昼现象。

读图回答9〜10题。

9.该考察船出发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A. 11 月B. 3 月C. 6月D. 9月10.考察船到达B地当日,A地正午太阳高度为()。

A. 28oB. 42oC. 48oD. 62°解析第9题,从A地沿东南方向到达B地说明图示为南半球,南纬80度出现极昼现象应在北半球的冬季,考虑考察船从A地航行到B地所用的时间,因而出发时可能为9月份。

笫10题,B地刚好出现极昼现象,说明此时太阳直射南纬10度,A位于南纬38 度,其正午太阳高度为62° o答案9. D 10. D下图为极点俯视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据此,回答1Γ12 题。

11.此时,()A.a地的口天比b地短B.当b地为5日下午7时时,a地是4日上午5时C.C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a地D.a、b、c、d四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d地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此时北极点周围出现了极昼,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a地较b地纬度高,故a地的口天比b地长,A选项错误;由于向东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减一天,a地的白天比b地长,故当b地为5日下午7时时,a地是6 日上午5时之前,B选项错误;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直射点与C 地纬度差较小,c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a地,C选项正确;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图中四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C地,D选项错误。

12.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至23° 21',则会引起的现象是()A.地轴同公转轨道面斜交的角度变大B.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用增大C.北极圈范围缩小,南极圈范围增大D.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答案:A解析: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至23° 21',即黃赤交角变小。

地轴同公转轨道面斜交的角度与黄赤交角互余,山于黄赤交角变小,故地轴同公转轨道面斜交的角度变大,A正确;黄赤交角的角度等于太阳直射点的范围,黃赤交角变小,则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减小,B错误;极圈纬度与黃赤交角互余,黄赤交角变小,则北极圈范圉缩小,南极圈范圉也缩小,C错误;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与黃赤交角大小无关,始终等于90。

不变,D错误。

13.读下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所示日期为_______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 , A地日出地方时为 _______ O(2)此时与北京日期相同的地区范围是____________ 。

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的纬度范围是 ________________ :⑶若一架飞机由A地飞到B地,其最短飞行航线为__________________ ,方向为答案:(1)12 月22 日23° 26' S, 15° E 9 时(2) 165o W 向东至180° (或180° 向西至165° W)23° 26, S 至90° S(3) A-M-B先向东北再向东南【解析】(1)图中NM所在的经线为15° EO从15° E逆时针方向到60° E为向东,所以该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局部图(东经度度数增大的方向为自西向东,为地球自转方向。

北极上空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此时北极圈到北极出现极夜现象,则日期为12月22日(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3° 26' SO MN所在经线平分周半球,即为此时太阳直射的经线,为15。

EO A 点就在晨线上,正日出,地方时为9时。

(2)与MN所在经线相对的经线即为子夜线(地方时为0时或者24时的经线), 其经度为1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