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昏线图与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精品课件]自然地理专题之光照图判读
![[精品课件]自然地理专题之光照图判读](https://img.taocdn.com/s3/m/339a356927284b73f24250c2.png)
二. 晨昏线(圈)与纬线(圈)的关系
第一类是春秋分日:晨昏圈与各纬线 垂直相交,全球昼夜平分 第二类是除春秋二分日的任何时刻: 晨昏圈与地球上纬线圈的关系有三种,即 相切、相离和相交
相离纬线区 切点纬线
相 交 纬 线 区
直射纬线
切点纬线 相离纬线区
相切关系:北对称而纬 度相同,两切点的意义:
直 射 点
对 峙 点
1.关于晨昏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晨线上地方时6∶00日出 B.晨线总是跨180个经度 C.晨昏线西移主要是地球自转引起, 其周期是24小时 D.晨昏圈平面与地轴的夹角存在周年 变化,它是地球自转引起
2.关于直射光线与太阳高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过地心的太阳光线是地球唯一的直射光线 B.昼半球的太阳高度以直射点(90 °)为中 心呈同心圆状向四周递减 C.夜半球的太阳高度为负值,以太阳直射点 的对峙点(-90°)为中心呈同心圆状向四周递增 D.太阳直射经线一定在白天
它纬线与晨昏圈的两个交点都不能平 分纬线圈,故各纬线:
1. 昼孤≠夜孤,昼长≠夜长 2.纬度相同的两条纬线: 南半球昼长(夜长)=北半球夜长(昼长) 3.任意纬线上的两个交点,日出与日落时间以 “子夜经线”或“直射经线”对称,故: 日出时间=0∶00+夜长/2 =12∶00-昼长/2 日落时间=12∶00+昼长/2 =24∶00-夜长/2
晨昏圈与 光照图之判读
一.晨昏线(圈)的特征
1.晨昏线(圈)分为晨线和昏线,“东昼 晨,西昼昏” 2.晨昏线总是西移;晨昏圈平面与地轴 的夹角在0~23.5°之间摆动 3.晨线地方时:0∶00~12∶00, 昏线地方时:12∶00~24∶00 (春秋分时刻除外) 4.晨昏圈平面永远垂直于太阳光线 5.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是0°
晨昏线图与太阳光照图地判读

晨昏线图与太照图的判读一、晨昏线图的判读(一)利用晨昏线图判别季节1.利用晨昏线与经线的斜交状态判断夏半年和季节解析:左图中的晨线与经线斜交则北半球昼短夜长,所以北半球处在冬半年中。
右图中的晨线与经线左斜交,则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北半球处在夏半年中。
若晨昏线与经线斜交的度数是已知的,确切的季节也可读出。
右图中θ角为20°,说明太阳直射20°N纬线,就可判断出此时是北半球的夏季。
2.用北极、南极地区的极昼极夜状态判断冬夏半年和季节解析:左图中AC弧是晨线,AB弧是昏线,则BAC弧之是昼半球,之外则为夜半球,所以可以看出,70°N纬线正发生极夜,太阳直射20°S纬线,此时为北半球冬季。
(二)利用晨昏线图判断节气1.通过晨昏线与极圈的关系,判别冬夏至日解析:左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可以判断出此图为南极地区的俯视图。
阴影部分为黑夜,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则可看出整个南极圈全部是极夜,因此可判断出此日为北半球夏至日。
解析:右图中可看出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且北极圈以全部发生极昼,所以此时为北半球夏至日。
解析:上图中AB是晨线,A、B两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因此AB右侧为昼半球,且北极圈及其以北全部进入极昼,所以此图表示的时间是北半球夏至日。
2.在晨昏线图上,晨线或昏线与经线重合,或经过极点,则为二分日下面五幅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这五幅图的共同特点就是全球等昼等夜,都是二分日图。
三、利用晨昏线图判别特殊地方时晨昏线与赤道交点上的地方时或晨昏线与其他纬线圈的切点,这些特殊点的地方时都是可知的。
解析:右图根据标出的经度数可判定出以极点为中心的晨昏线图,阴影部分为夜,晨昏线与南极圈相切于M点,A点为晨线与赤道交点,B点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根据赤道终在昼夜等长的原理,就判别出A点地方时为6点,B点地方时为18点。
因为同一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所以经线AS、BS的地方时分别为6点、18点。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7.立体俯视图
与晨昏线相切 的纬线上出现 极昼或极夜, 切点所在的经 线上地方时为 12时或0时。
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甲 地方时为6时,晨线与 经线的交点所在的经线 的地方时就是当地日出 的时间。如乙地日出时 间为4时。
(6)确定日出和日落时刻
某地日出时刻就是该地所在经线与晨线交点的时刻;日落时 刻为该点所在经线与昏线交点的时刻。在春秋分时,全球昼 夜平分,即6时日出,18点日落。赤道上各地全年都是6点日 出,18点日落。此外,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是12点, 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是0时或24时。
((87))确确定定日日期界分线界线。 地球上有两条日期分界线:一条是日界线(180°经线),另一 条是地方时为 0 时的经线。180°经线东为昨日,西为今日。0 时 经线东为今日,西为昨日。 (9)确定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直射的那条纬线上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均为 90°,其他
8.旋转整合图
旋转整合光照图:是沿赤道切开南北翻转而成 的极点俯视复合图。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下 半圆中心点为北极点,上半圆中心点为南极点。 BAC为晨线,A为晨线和赤道的交点,B、C分别 为晨线和北极圈、南极圈的切点。150°E为太 阳直射经线。此图表示夏至日阳光照射情况。
比较下面四幅图(注:甲图中阴影与非阴影区日期不 同,乙、丙、丁三图中,阴影区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本图表示春分日或秋分日时的太 阳光照图,北半球春分日,日期 3 月 21 日 前 后 , 太 阳 直 射 点 在 赤 道 上 ( 0° 纬 度 ) , 此 日 全 球 各 地昼夜等长,全球各地的日出 ( 落 ) 时 间 都 为 地 方 时 6 时 ( 18 时),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 极递减;图中的昼夜界线为晨线; 次日则太阳直射于北半球,并开 始在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 如 为 秋 分 日 , 则 日 期 为 9 月 23 日 左右,次日则太阳直射于南半球, 并在北极点附近开始出现极夜现 象。
太阳光照图(日照图)的判读内容和方法

• 季节、节气的判读 • 时间的确定 • 昼夜长短的判读 • 日出日落时刻的判读
一、季节、节气的判定
一般来说,日照图反应的往往是地球 在绕日公转中黄道上的几个特殊位置: 二分二至日时的情况。
步骤如下:
①确定南、北极。
可依据地球自转方向、海陆分布以及图上的 纬度分布特点来加以判断。
②注意晨昏线在地表的位置,尤其是与特殊
甲
乙
3、求乙图中D、O两点和甲图中H、K的昼长;
D:8h;
O:12h; H:18h;
K:24h
4、求甲图中G点的日出、日落时间
G点的日出时间为3时,日落时间为21时
晨昏线的画法: 1、过地心与光线垂直(侧视图) 2、平分赤道 3、二分时,与经线圈重合; 二至时,与极圈相切
线晨
线晨
S
N
昏 线
昏 线
问题:1、判断图示半球的季节、节气及日期
北半球的冬季,冬至日,12.22前后
二、时间的判定
时间的判定一般有两种方法:
• 从昼、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出发推断时间
• 从晨昏圈与赤道交点推算时间
•从昼、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出发推断时间
昼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分别平分昼弧和夜弧: • 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时 • 夜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为0时或24时 后根据经度每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加西 减等原则判定某点所在经度的时间。
夏季
A
O
B
2、图中A点此时的地方时 是 4 时,C点的地方时是 12 时 3、A点昼长是 16 小时,B点昼 长 16 小时
C
点击高考
图中的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 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 期不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慢。读图完成1--2题。 1.若图中的时间为7日和8日, 甲地为( ) B A.7日4时 B.8日8时 C.7日8时 D.8日4时 2.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 A.安大略湖畔夕阳西下 B.几内亚湾沿岸烈日当空 C.澳大利亚东海岸夜幕深沉 D.泰晤士河畔曙光初现
太阳光照图(日照图)的判读内容和方法讲解学习

得出地球的天文位置,进而判定季节和节气, 还可以判定太阳直射点,如果条件具备,还可 以确定直射点的坐标。
方法如下:
①北极圈以北为极昼,南极圈以南为极夜— ——夏至日,6.22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为23°26′N
乙图中A、B点的地方时
甲图中 A:0时 B:12时 E:9时 乙图中 A:14时 B:20时
乙
F:21时
三、昼夜长短的判定
• 同一条纬线上各点昼长相等,夜长也相等;
即:昼长+夜长=24小时
• 就南、北半球而言,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 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而在另一半球情况 则正好相反; • 春秋分日全球各纬度处昼夜等长,均为12个 小时;赤道处全年昼夜等长。
•从昼、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出发推断时间
昼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分别平分昼弧和夜弧:
• 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时 • 夜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为0时或24时
后根据经度每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加西减 等原则判定某点所在经度的时间。
•从晨昏圈与赤道交点推算时间
晨昏线与赤道交于两点:
• 晨线(通过此线由黑夜转为白昼)与赤道 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 • 昏线(通过此线由白昼转为黑夜)与赤道 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是为18时。
甲
乙
问题:
1、判断图示半球的季节、节气及日期
2、求甲图中A、B、E、F点的地方时;求乙图中A、B点的地方时
3、求乙图中D、O两点和甲图中H、K的昼长
4、求甲图中G点的日出和日落时间
光照图的判读
晨昏线的判读
(1)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 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反 之是晨线。 例:图中谁为晨线谁是昏线?谁 是晨昏线的分界点? (2)据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关系判断二分二至日
巧用晨昏线 妙解日照图(地理教学)

巧用晨昏线妙解日照图(地理教学)晨昏线本是一条普通而简单的分界线,其两侧昼夜状况不同罢了。
如何根据晨昏线判断昼夜状况、如何根据昼夜状况判断是晨线还是昏线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是学生们最感头痛的地理问题之一。
死记硬背不能真正理解此类问题,发挥空间想象,此类问题即可化难为易迎刃而解。
一、晨昏线(圈)的产生晨昏线的产生和存在是地球的形状和不透明的特征决定的。
地球本身不发光又不透明,在太阳光照射下只有一半是白昼而另一半是夜晚,昼与夜的分界线就是晨昏线(圈)。
此线又可以细分为两等份,一半是晨线,另一半是昏线。
二、晨昏线(圈)的移动晨昏线是移动的界线,而不是固定不动的。
它的移动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造成的。
它最明显的移动是地球自转带来的东西移动,这种移动和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反,不是自西向东而是自东向西,这种移动形成昼夜更替。
还有一种移动是地球公转造成的,它的移动是晨昏圈平面围绕平均位置的摆动,平均位置是地轴平面。
摆动幅度是0——23 °26′。
这种摆动是由于地球的公转造成的,反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以及季节的更替。
三、晨昏线(圈)的判读因为地球的自西向东自转导致地方时的东早西晚,更东的地方总是先看到日出,因此晨线的东侧是昼,西侧是夜,而昏线情况则相反,即昏线西侧是昼,东侧是夜。
这些现象本来是自然现象,每天都在发生,但是大多数学生并不留心,记忆起来经常感到困难,弄不好就造成混淆,结果就大相径庭。
其实,只要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这些现象很容易理解和记忆。
对于晨线,我们不妨做这样的设想:早晨太阳从东边升起时,作为观测者的我们所处的地方正经历由夜到昼的变化,其间的分界线应该是晨线(相对于观察的我们而言),它更东的地方早已日出,是白昼,它更西的地方还没有日出,是夜晚。
因此自西向东(和地球自转方向一致)由夜到昼穿过的分界线是晨线。
对于昏线,我们也设身处地想象:傍晚黄昏,太阳刚刚落山,我们(观测者)所处的地方正经历着由昼到夜的变化,其间的分界线应当是昏线,它的东边已日落是夜晚,它的西边未日落是白昼。
[优选]晨昏线和光照图的判断-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优选]晨昏线和光照图的判断-高考地理一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f63998c3a300a6c30d229f34.png)
【 (名校 师课 整堂 理】课获本奖专P题PT)-微晨专昏题线晨和昏光线照 和图光的照判 图断的-高判考断地课理件一- 轮高复考习地 理pp一t优轮质复说习课(稿最(新精版选本))推 荐
【 (名校 师课 整堂 理】课获本奖专P题PT)-微晨专昏题线晨和昏光线照 和图光的照判 图断的-高判考断地课理件一- 轮高复考习地 理pp一t优轮质复说习课(稿最(新精版选本))推 荐
(2) “两线”——晨线、昏线
①晨昏线: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是球面大圆,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 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 0°。
②晨线:由西向东,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界线,如甲图中 。 ③昏线:自西向东,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界线,如甲图中 。
【 (名校 师课 整堂 理】课获本奖专P题PT)-微晨专昏题线晨和昏光线照 和图光的照判 图断的-高判考断地课理件一- 轮高复考习地 理pp一t优轮质复说习课(稿最(新精版选本))推 荐
(2) 侧视图
图像特点:一般北极在上,南极在下,赤道为一直线居中,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 并平分赤道。
(3) 极地俯视图
图像特点:中心为极点,外圆为赤道,虚线为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 (名校 师课 整堂 理】课获本奖专P题PT)-微晨专昏题线晨和昏光线照 和图光的照判 图断的-高判考断地课理件一- 轮高复考习地 理pp一t优轮质复说习课(稿最(新精版选本))推 荐
微专题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晨昏线和光照图的判断
考情透视 光照图是综合反映地球自转、公转运动地理意义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其图中的点、 线、面、角等的解读分析,可以判断推知时间和季节分布、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 度分布等内容,巧妙解读光照图是正确解答地球运动类题目的有效途径。 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时空规律、晨昏线的位置与变化最能体现核心素养的综合思维, 而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和太阳视运动以及正午太阳高度的实践应用最能体现核心素养中 的地理实践力。这也是近几年高考重要的着眼点。
高中地理:晨昏线的判读与应用

高中地理:晨昏线的判读与应用1、晨昏线的概念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夜半球)。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晨昏线(圈)。
它是由晨线和昏线组成。
2、晨昏线的判读在日照图上,晨线和昏线的判断方法,一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
二是根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位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
3、晨昏线的特点(1)如果把地球看作一个正球体,同时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线的散射作用,那么,地球上昼半球与夜半球的面积应相等,即晨昏圈是一个过球心的大圆,且平分地球。
(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垂直。
晨昏线上的各点太阳高度为0,昼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小于0。
(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4)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时才与经线圈重合。
(5)晨昏线在夏至、冬至时与极圈相切。
(6)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15°/小时,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4、晨昏线的移动一般地,如果地轴的倾斜方向不变,晨昏线在如图1~3范围内移动。
1、2、3分别表示夏至、春秋分、冬至日时晨昏线的位置。
即3月21日与9月23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导致全球昼夜平分;6月22日摆动幅度最大,导致北半球昼最长,南半球夜最长;12月22日摆动幅度也最大,导致南半球昼最长,北半球夜最长。
5、晨昏线的画法依据晨昏线的特征,在太阳光照侧视图上,过地心作太阳光线的垂线即为该日晨昏线(注意二至日晨昏圈与极圈相切,反映出极圈内的极昼或极夜状况)。
然后用斜线表示夜半球(注意斜线不与经线或纬线平行)。
6、与晨昏线有关的计算(1)晨昏线与地方时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另外,经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的经线,位于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位于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24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晨昏线图与太阳光照图的
判读
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晨昏线图与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一、晨昏线图的判读
(一)利用晨昏线图判别季节
1 .利用晨昏线与经线的斜交状态判断夏半年和季卄
解析:左析中的晨匕 并交则北* 豆夜长,所
以北半球处在冬半年中。
右图中的晨线与经线左斜交,则北 半球昼长夜
短,所以北半球处在夏半年中。
若晨昏线与经线 斜交的度数是已知的,
确切的季节也可读出。
右图中。
角为 20。
,说明太阳直射20-N 纬线,
就可判断出此时是北半球的 夏季。
2.用北极、南极地区的极昼极夜状态判断冬夏半年和季 节
解析:左图中AC 弧是晨线,AB 弧是昏线,则BAC 瓠 之内是昼半
球.之外则为夜半球.所以可以看出,7(TN 纬线 正发生极夜,太阳直
射20%纬线,此时为北半球冬季。
(二)利用晨昏线图判断日气
1.通过晨昏线与极圈的关系.判别冬夏至日
解析:左咼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可以判断岀此图为南极地区的俯视图。
阴影部 分为黑夜,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则可看出整个南极圈全部是极夜,因此可判断出此日为北 半球夏至日。
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且北极 昼,所以此时为北半球夏至
解析:右留中可看出
圏以内全部发生极
日• 阴彫部分为夜半球, 螢
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135* W
34’
阴彩部分为夜半球
解析:上聞中AB是晨线,A、B两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因此AB右侧为昼半球,且北极圏及其以北全部进入极昼,所以此图表示的时间是北半球夏至日。
2.在晨昏线图上,晨线或昏线与经线重合,或经过极点,则为二分日
下而五幅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这五幅图的共同特点就是全球等昼等夜,都是二分日图。
三、利用晨昏线图判别特殊地方时
晨昏线与赤道交点上的地方时或晨昏线与其他纬线圏的切点.这些特殊点的地方时都是可知的。
解析:右聞根据标出的经度数可判定出以极点为中心的晨昏线图,阴影部分为夜,晨昏线与南极圈相切于M点,A点为晨线与赤道交点,B点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根据赤道终任昼夜等长的原理.就判别岀A点地方时为6点,B点地方时为18点。
因为同一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所以经线AS、BS的地方时分别为6点、18点。
而晨昏圈与纬线切点所在的经线应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中分线,如图中180。
经线是夜半球中分线,因此可判别出此经线的地方时为0点或24点,0。
经线的地方时则为12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