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器的特点
为什么要使用板式换热器?

为什么要使用板式换热器?换热器是在许多工业应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用于传递热量,从而完成加热或冷却过程。
其中,板式换热器由于其高效、可靠和易于维护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例如化工、制药、食品加工等。
那么,为什么要使用板式换热器呢?下面将从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1. 高效传热板式换热器采用了特殊的板式设计,使得热量传递效率更高。
板式的间隙小,热量传递面积大,在相同的占地面积下,板式换热器的传热效率比其他类型的换热器更高。
同时,不同流体之间的传热过程是通过板式之间的接触完成的,可以充分利用液体的流动以及流体之间的差异,进一步提高传热效率。
因此,板式换热器在其应用领域中的传热效率比其他类型的换热器更加高效,特别适合进行高热量传递应用。
2. 易于清洗和维护由于板式换热器的设计特点,其可拆卸的板式结构使得清洗和维护变得更加简单易行。
与其他换热器相比,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可以方便地拆卸,以允许使用者几乎完全拆开整个系统,进行全面的清洁和维护工作。
这种拆卸板片的特性也使得板式换热器的维护和保养成本较低,非常适合长时间运行的工业应用。
3. 适应性强板式换热器由许多热交换板组成,每个热交换板能够用于不同的工艺应用。
结构紧凑的板式换热器不仅在空间上占用较小,也可以便于适应不同的流量和流体类型。
在不同的工业领域中,板式换热器可以被定制为适应不同的应用类型,包括不同介质的换热器,不同流量的设计,以及其他特殊应用等。
因此,板式换热器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够满足各种需求。
结论综上所述,板式换热器作为高效、可靠和易于维护的换热器类型之一,在各种工业领域中应用广泛。
其高效传热、易于清洗和维护、以及适应性强等特点,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热传递效率和更低的成本,进而为工业生产带来高端的技术支持。
板式换热器使用说明书

板式换热器使用说明书一、产品简介板式换热器是一种高效的换热设备,采用金属板通过特殊的工艺加工而成。
它主要通过板间热交换的方式,将两种流体进行热量传递,以实现能量的高效利用。
本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石油、食品等行业的热交换工艺中。
二、产品特点1. 换热效率高:板式换热器采用平整的金属板材制成,具有大的传热面积,能够实现高效的传热效果。
2. 维护方便:板式换热器采用模块化设计,结构简单,清洗和维护方便。
3. 节能环保:板式换热器能够实现多种流体之间的有效换热,能够降低能耗,减少能源的浪费,符合节能环保要求。
4. 适用范围广:板式换热器能够适应不同工艺条件和介质要求,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三、安装与使用1. 安装前准备:在安装前,请仔细检查板式换热器的包装是否完好,是否有损坏。
检查换热介质的流量和压力参数是否符合产品的使用要求。
2. 安装位置选择:根据使用场合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
确保换热器的进出口口法兰与管道连接的紧密,并采取相应的密封措施。
3. 连接管道:按照图纸要求连接进出口管道,并确保连接处无泄漏。
4. 进一步处理: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温度、压力传感器等附件设备。
5. 启动使用:在确认安装无误后,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启动板式换热器,并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流量、温度等参数。
四、操作与维护1. 操作注意事项:- 在使用过程中,严禁将非换热介质泄漏或倒灌至换热器内部,以免影响换热效果。
- 定期检查换热器内部的结垢情况,如有需要及时清洗处理。
- 注意定期检查和维护换热器的密封件,如有老化或损坏应及时更换。
2. 维护保养:- 定期清洗换热器内部,清除污垢和沉积物,以保证换热效率。
- 检查换热器外部的散热管道是否有堵塞,如果有需要及时清理。
- 定期检查换热器的支撑和固定设施,确保其牢固可靠。
五、注意事项1. 请确保使用场合的环境温度和介质温度不超过换热器的额定工作温度。
2. 使用过程中请注意操作规范,避免撞击、损坏换热器设备。
换热器基础知识.doc

基础知识一、板式换热器:一)、优点:传热效率高,对数温差大。
重量轻,占地面积小,清洗方便,容易改变换热面积或流程组合,适用于多种介质换热。
二)、缺点:工作压力v2Mpa,工作温度V200°C不适用于易堵塞介质。
承温:・160°C~225°C承压:35bar技术参数:板材:AISI316/SUS304等钎焊剂:纯度99.9%铜或银接口连接方式:螺纹、焊接、法兰等。
垫片材料EPDM、NBR胶片。
二、空气换热器:钢制绕片翅片管散热器三、容积式换热器注:碳钢在70%以上的浓硫酸中腐蚀轻微,60%以下稀硫酸中腐蚀严重。
铅对65%以下稀硫酸中耐腐蚀性强,在浓硫酸中腐蚀严重。
硝酸,强烈腐蚀铜,不腐蚀不锈钢,盐酸,腐蚀铜,也腐蚀不锈钢,氯离子,使不锈钢产生晶间腐蚀,变脆。
换热器选型主要因素:1、热负荷及流量大小2、流体的性质3、温度、压力及允许压降的范围4、对清洗、维修的要求5、设备结构、维修的要求6、价格、使用安全性和寿命7、其他:结构强度,材料来源,加工条件,密封性, 安全性等8、板版材质有不锈钢、钛及钛合金、银及鎳铜合金、310S等材B30合金、哈氏合金、蒙乃尔合金、换热器技术问答1.换热设备如何分类?答:按《石油化工总公司设备分类目录》可分为:(1)管壳式换热器(2)套管式换热器(3)水浸式换热器(4)喷淋式换热器(5)凹转(蛇管)式换热器(6)板式换热器(7)板翅式换热器(8)管翅式换热器(9)废热锅炉(10)其他2.换热器是如何传热的?答:在故普遍的间壁式换热器中,主要是传导和对流两种传热方式。
热流体先用对流给热的方式将热最传给管壁的一侧,再以传导的方式将热最从管壁一侧传过另一•侧,最后管壁另一侧乂以对流给热方式将热量传给了冷流体,从而完成了换热器的传热过程。
3.介质流速对换热效果有何影响?答:介质在换热器内的流速越人,其传热系数也越人。
因此提高介质在换热器内的流速可以大大提高换热效果,但增加流速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增大了通过换热器的压力降,增加了泵的能量消耗,所以要有一定的适宜范围。
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

要紧由必然数量的平板式换热片(几十片至数百片)、垫片、固定框架和压紧装置(压紧螺杆和活动压板)等组成。
换热片系由冲压或辊压成各类形状,在其表面上压出特殊设计的波纹,这种波纹不仅使其强度和刚性增加,而且形成流体的高速紊流。
紊流有力地阻止了沉淀物在板面上形成,减少了积垢,大大提高了冷热介质通过薄金属板壁的换热效率。
换热片的波纹形式很重要,他决定了换热片的工作特性。
要紧的波纹形式有水平平直波纹、皱褶波纹形、瘤形凹凸板、锯齿型波纹板、人字形波纹板(V字形)和双人形波纹板(W字形),斜形的波纹又有不同的倾角。
换热板片波纹的设计和制造是板式换热器的技术关键。
换热片的材质是优质不锈钢板或钦板,第二是铝及其合金。
板片厚度一 m。
板片角上开有流体通道孔,周围及角孔周围压有圈槽。
装配时第一用粘结剂将垫片粘牢在板片密封槽中,角孔周围部份槽中依照流动需要放置垫片,一方面避免流体的泄漏,另一方面使板片之间形成必然的间隙。
当金属板组借压紧螺杆由盖板压紧时,相邻板间板角上的开孔形成持续的通道,将介质(参与热互换进程的介质)从入口处引流到金属板组中,并分派到金属板间的狭小槽道中。
板式热互换器要紧由传热板片、密封垫圈、压紧装置及其他一些部件(如轴、接管等)组成,传热板片是板式换热器的关键元件,经常使用的有以下几种:人字形板、水平平直波纹板、锯齿形板;密封垫圈是板式换热器的一个关键的零件,是为了避免流体的外漏和两流体之间内漏,它安装于密封槽中,运行中经受压力和温度,而且受着工作流体的侵蚀;压紧装置包括固定与活动的压紧板、压紧螺栓,它用于将垫圈压紧,产生足够的密封力,使热互换器在工作时不发生泄漏,通过旋紧螺栓来产生压紧力。
一、板式换热器的技术特点板式换热器技术的要紧特点有:第一,板式换热器单元和单片面积大型化。
第二,采纳垫片无胶连接技术,使板式换热器安装和保护的时刻节约80%。
第三,由一种规格的板片设计两种不同波形夹角,以知足有不同压力降要求的场合,从而扩大了应用范围。
常见换热器的种类及特点

常见换热器的种类及特点换热器是将热量从一个物质传递到另一个物质的设备,常见的换热器种类包括壳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换热管束和换热器组件等。
每种换热器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1. 壳管式换热器壳管式换热器是最常见的一种换热器,由一个外壳和多个内置管子组成。
热传导通过管壁实现,热量从热源通过管内流体流向冷却介质。
壳管式换热器具有结构简单、适用性广、换热效率高的特点。
常见的壳管式换热器有固定式和浮动式两种,固定式适用于高温高压场合,浮动式适用于温差较大的情况。
2. 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由多个金属板组成,热传导通过板之间的薄层流体实现。
板式换热器具有体积小、传热效率高、清洗方便等特点。
板式换热器适用于低温低压场合,如冷却水、空调系统等。
3. 螺旋板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是将螺旋板组装在两个端盖上形成的,通过螺旋板的旋转实现热传导。
螺旋板式换热器具有体积小、传热效率高、清洗方便等特点。
螺旋板式换热器适用于高温高压场合。
4. 换热管束换热管束是将多根直径较小的管子束缚在一起,通过管壁实现热传导。
换热管束具有结构紧凑、传热效率高、适用性广的特点。
换热管束适用于高温高压场合。
5. 换热器组件换热器组件是由多个换热器组成的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组合和调整。
换热器组件具有灵活性高、适应性强的特点。
换热器组件适用于需要灵活配置和调整的场合。
以上是常见的换热器种类及其特点。
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换热器可以提高换热效率,降低能耗,实现更加有效的热量传递。
板式换热器有哪些特点?

板式换热器有哪些特点?1、传热系数高管壳式换热器虽然结构上强度较高,但换热方面却有点欠缺,换热流体在壳程中流动时通过在着折流板-壳体,管束-壳体以及折流板-换热管之间的旁路,并未完成充分换热。
而板式换热器,不存在旁路,板片特有的波纹形状使流体在较小的流速下可以产生强烈的紊流,所以板式换热器传热系数较高,一般是管壳式换热器的3-5倍。
在完成同一换热任务的情况下,板式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仅为管壳式的1/3~1/4。
2、占地面积小板式换热器结构紧凑,单位体积换热面积为管壳式换热面积的2~5倍,此外,管壳式换热器的抽管检修时要预留出较大的检修场地,而板式换热器则仅需预留较小的更换板片的检修面积。
在同样换热任务下,板式换热器的占地面积仅需管壳式换热器的1/5~1/10。
3、对数平均温差大管壳式换热器的流体呈错流的流动方式,对数平均误差采用较小的修正系数。
而流体在板式换热器中呈并流或逆流的流动方式,对数平均温差的修正系数最大能达到0.95。
4、投资成本低板式换热器结构简单,从材料成本上看,板式换热器的价格远低于管壳式换热器。
5、污垢系数低板式换热器内的流体剧烈湍流,杂质不易沉积,板间通道的流通死区小,换热面光滑,附着物少,清洗容易,所以板式换热器的污垢系数要比管壳式换热器小的多。
6、可实现多种介质换热板式换热器可设置中间隔板,可完成三种及以上介质的换热,而管壳式则无法实现多种介质的换热。
7、易改变换热面积和流程组合若想增加或减少换热面积,只需增加或减少板片即可。
若有新的换热工况,只需改变流程组合即可。
8、清洗方便只需把板式换热器夹紧螺栓拆掉,松开板束,拆卸板片就可进行清洗,对需要经常清洗换热设备的工艺非常方便。
板式换热器的特点非常先进、优越,在民用和工业各种领域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板式换热器有什么特点

板式换热器,作为第三代壁挂炉的换热原件,相对于第二代套管式换热器有着传热效率更高,出水温度更恒定的优势。
板式换热器有传热效率高、使用安全可靠、占地小,易维护、随机应变、有利于低温热源的利用、阻力损失少、冷却水量小、在投资效率低的特点。
传热效率高板片波纹的设计以高度的薄膜导热系数为目标,板片波纹所形成的特殊流道,使流体在极低的流速下即可发生强烈的扰动流(湍流),扰动流又有自净效应以防止污垢生成因而传热效率很高。
一般地说,板式换热器的传热系数K值在3000~6000W/m2.oC范围内。
这就表明,板式换热器只需要管壳式换热器面积的1/2~1/4即可达到同样的换热效果。
使用安全可靠在板片之间的密封装置上设计了2道密封,同时又设有信号孔,一旦发生泄漏,可将其排出热换器外部,即防止了二种介质相混,又起到了安全报警的作用。
占地小,易维护板式换热器的结构极为紧凑,在传热量相等的条件下,所占空间仅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2~1/3。
并且不象管壳式那样需要预留出很大得空间用来拉出管束检修。
而板式换热器只需要松开夹紧螺杆,即可在原空间范围内100%地接触倒换热板的表面,且拆装很方便。
随机应变由于换热板容易拆卸,通过调节换热板的数目或者变更流程就可以得到最合适的传热效果和容量。
只要利用换热器中间架,换热板部件就可有多种独特的机能。
这样就为用户提供了随时可变更处理量和改变传热系数K值或者增加新机能的可能。
有利于低温热源的利用由于两种介质几乎是全逆流流动,以及高的传热效果,板式换热器两种介质的最小温差可达到1oC。
用它来回收低温余热或利用低温热源都是最理想的设备。
在相同传热系数的条件下,板式换热器通过合理的选择流速,阻力损失可控制在管壳式换热器的1/3范围内。
阻力损失少因结构紧凑和体积小,换热器的外表面积也很小,因而热损失也很小,通常设备不再需要保温。
冷却水量小板式换热器由于其流道的几何形状所致,以及二种液体都又很高的热效率,故可使冷却水用量大为降低。
板式换热器的特点,与壳管式换热器的区别有哪些

板式换热器的特点,与壳管式换热器的区别有哪些(1)传热系数高。
由于不同的波纹板相互倒置,构成复杂流道,使流体在波纹板间流道内呈旋转三维流动,能在较低的雷诺效(〜般Re=50~200)下产生紊流,所以传热系数高,一般认为是壳管式的3~5倍。
(2)对数平均温差大,末端温差小。
在壳管式换热器中,两种流体分别在壳程和管程内流动,总体上是错流流动,对数平均温差修正系数小而板式换热器多是并流或逆流流动方式,其修正系数通常在0.95左右。
此外,冷、热液体在板式换热器内的流动平行于换热面.无旁流,因此使得板式换热器的末端温差小,对水一水换热可低于UC,而壳管式换热器一般为59。
(3)占地面积小。
板式换热器构造紧凑,单位体积内的换热面积为壳管式的2-5倍,也不象壳管式那样要预留抽出管柬的检修场地,因此实现同样的换热量,扳式换热器占地面积约为壳管式换热器的1/5—1/10。
(4)容易改变换热面积或流程组合。
只要增加或减少几张板片,即可到达增加或减少换热面积的目的;改变板片排列或更换几张板片,即可到达所要求的流程组合,适应新的换热工况,而壳管式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几乎不可能增减。
(5)重量轻。
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厚度仅为0.4~0.8mm,壳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厚度为2.0—2.5mm,壳管式的壳体比扳式换热器的框架重得多,板式换热器一般只有壳管式重量的1/5左右。
(6)价格低。
采用一样材料,在一样换热面积下.板式换热器价格比壳管式约低40%〜60%。
(7)制作方便。
板式换热器的传热板是采用冲压加工,标准化程度高,并可大批生产,壳管式换热器一般采用手工制作。
(8)容易清洗。
框架式板式换热器只要松动压紧螺挂,即可板开板柬,卸下板片开展机械清洗,在需要经常清洗设备的场合使用十分方便。
(9)热损失小。
板式换热器只有传热板的外壳板暴露在大气中,因此散热损失可以忽略不计,不需要保温措施。
而壳管式换热器热损失大,则必需保温。
(IO)容量较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钛板式换热器是以波纹为传热面的新型、高效换热器,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冶金、电力、船舶、海洋、医药等工业部门的加热、冷却、冷凝、蒸发工艺过程中。
随着人们对板式换热器优越性的进一步认识和其应用领域的扩大,板式换热器的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主要的换热设备。
钛板式换热器由于其高效紧凑以及出色的抗腐蚀能力,已成为许多强腐蚀工况中的首选设备。
但是由于板式换热器板片都要承受来自冷、热流体两侧的压差,而这个压差就作用在该板片与相邻两板片间数以千计的接触点上,并且板式换热器是靠夹紧板片之间的橡胶垫片来密封冷热流体的,夹紧板片时,必然有一部分作用是靠板片之间接触点承受的。
因此,板片压制精度越高,板片之间的接触点所承受压力就均匀,板片的承压能力也越强。
如果板片压制精度不够高,就会造成某些接触点承受压力过高而遭损坏的现象,这样只有靠增加板片厚度的方法来补救,而增加板片厚度必然会降低换热效率,也造成设备成本的加大。
为了满足压制成型的“苛刻”条件,提高换热效率,要求钛板式换热器板片(钛板换料)厚度小于1 mm,对于板片的强度、延伸率、杯突、晶粒组织有着特别要求。
为了加大板式换热器发展力度,使其更加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全面实现板式换热器用钛板国产化,提高板换料质量,有必要研究各种轧制工艺对板换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进一步提高板换料压制成型率。
轧制工艺对板式换热器用钛板组织与性能的影响顾德才,邓贵顺,杭逸夫,王文鼎,葛伟,徐国俊(南京宝泰特种材料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1 125)<<钛工业进展》2009第二期板式换热器的设计特点1、高效节能:其换热系数在3000~4500kcal/m2·°C·h,比管壳式换热器的热效率高3~5倍。
流道内呈旋转三维流动,能在较低的雷诺数(一般Re=50~200)下产生紊流,所以传热系数高,一般认为是管壳式的3~5倍。
b.对数平均温差大,末端温差小在管壳式换热器中,两种流体分别在管程和壳程内流动,总体上是错流流动,对数平均温差修正系数小,而板式换热器多是并流或逆流流动方式,其修正系数也通常在0.95左右,此外,冷、热流体在板式换热器内的流动平行于换热面、无旁流,因此使得板式换热器的末端温差小,对水换热可低于1℃,而管壳式换热器一般为5℃.板式换热器c.占地面积小板式换热器结构紧凑,单位体积内的换热面积为管壳式的2~5倍,也不像管壳式那样要预留抽出管束的检修场所,因此实现同样的换热量,板式换热器占地面积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5~1/8。
d.容易改变换热面积或流程组合,只要增加或减少几张板,即可达到增加或减少换热面积的目的;改变板片排列或更换几张板片,即可达到所要求的流程组合,适应新的换热工况,而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几乎不可能增加。
e.重量轻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厚度仅为0.4~0.8mm,而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管的厚度为2.0~2.5mm,管壳式的壳体比板式换热器的框架重得多,板式换热器一般只有管壳式重量的1/5左右。
f. 价格低采用相同材料,在相同换热面积下,板式换热器价格比管壳式约低40%~60%。
g. 制作方便板式换热器的传热板是采用冲压加工,标准化程度高,并可大批生产,管壳式换热器一般采用手工制作。
h. 容易清洗框架式板式换热器只要松动压紧螺栓,即可松开板束,卸下板片进行机械清洗,这对需要经常清洗设备的换热过程十分方便。
2、n. 易堵塞由于板片间通道很窄,一般只有2~5mm,当换热介质含有较大颗粒或纤维物质时,容易堵塞板间通道。
工作原理虽然板式换热器有多种形式, 但其工作原理大致相同。
板式换热器主要是通过外力将换热板片夹紧组装在一起, 介质通过换热板片上的通孔在板片表面进行流动, 在板片波纹的作用下形成激烈的湍流, 犹如用筷子搅动杯中的热水, 加大了换热的面积。
冷热介质分别在换热板片的两侧流动,湍流形成的大量换热面与板片接触, 通过板片来进行充分的热传递,达到最终的换热效果。
冷热介质的隔离主要通过密封垫的分割, 或者通过大量的焊缝来保证, 在换热板片不开裂穿孔的情况下, 冷热介质不会发生混淆。
工作原理板式热交换器是由一组波纹金属板组成,板上有孔,供传热的两种液体通过。
金属板片安装在一个侧面有固定板和活动压紧板的框架内,并用夹紧螺栓夹紧。
板片上装有密封垫片,将流体通道密封,并引导流体交替地流至各自的通道内。
流体的流量、物理性质,压力降和温度差决定了板片的数量和尺寸。
波纹板不仅提高了湍流程度,并且形成许多支撑点,足以承受介质间的压力差。
金属板和活动压紧板悬挂在上导杆上并由下导杆定位,而杆端则固定在支撑柱上,但如果其中一种液体或两种液体在换热器内不止通过一次,则接口应开在固定板和活动压紧板上。
/Html/news/20067/200671691740.html淡化中应用钛制设备有:热交换器、冷凝器、供水加热管、管道、其他接触海水设备等。
钛材的性能在设计钛制换热器前,首先必须了解钛材的性能特点。
工业纯钛和钛合金本身或者相互之间是可以焊接的,但不能与其他金属熔焊;钛的导热系数小,熔点高,熔融钛具有更大的流动性,因此,它的焊接接头的钝边间隙比其他金属小;钛的冲击韧性和断裂性较差,因而在设计时要保持结构的连接性和焊缝的平滑,尽量避免出现应力集中;钛的钻孔和攻丝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设计时应避免盲孔或过长的通孔,并尽可能避免在设备上攻丝;钛材对缺口的敏感性较高,在设计零部件时,其表面必须光滑,不允许表面存在划等缺陷,焊缝必须采用熔透的对接接头,表面应尽量平滑;钛的塑性变形范围狭小,而且有明显的加工硬化现象,所以钛制零部件的弯曲和翻边通常采用较大的弯曲半径(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倍板厚),胀管时采用较小的胀管率。
管板设计在腐蚀性介质走管程的前提下,管板设计有衬钛管板和复合管板之分,其中衬钛管板由于衬钛板与板贴合不好,因此密封性能较差,采用比较少。
钛复合板是钛材与其他金属材料在瞬间高温高压下使相界面的分子在晶格中互相渗透溶融而形成的整体,因此贴合率相当高,在工程设计中应用也较多。
当用钛复合板制造管板时,管板上钛复层的厚度通常是,复层的最小厚度必须保证管子与管板焊接时,基层金属不会熔入钛焊缝中。
管板上开有分程隔板槽时,则复层的最小厚度为。
在管板上开孔时要充分考虑钛材的延伸性差,断面收缩率较低,屈强比较高,不容易产生较大变形量,因此管板的开孔直径应尽量制成较小的孔径。
管孔直径及允许偏差的大小在《管壳式换热器》第条作了明确的规定,以换热管外径25mm为例,管孔直径为25.35 ,允许偏差为+0.10换热管换热管通常采用薄壁无缝钛管,选择管径时应根据换热面积的大小,在便于清洗不易造成堵塞的情况下,管径尽可能小,以降低成本、一般情况下换热管管径取9-32mm 为合适。
《浙江化工》2002年02期何德员(浙江省石油化工设计院杭州)6电蚀钦作为电位材料是最负的,与不同金属混合使用时,可促进其它金属的腐蚀,这是应注意的问题。
传热管使用钦时,管板、水室如果也使用钦,不会发生电蚀,作为管板、水室材料,与传热管不同的板厚相比较,腐蚀的比例非常小,所以钦与铜所需的板厚几乎相同,因此,用钦价格高。
考虑到价格因素,作为管板材料,使用钦、钦钢复合材、铜合金或铜合金复合钢材Φ作为水室材料,在高温部位,使用铜合金钢复合材料,在低温部位使用环氧涂层钢板或胶衬钢板。
防止电蚀的方法大多使用牺牲阳极板的阴极防蚀法,在铜合金材料上把铁当作牺牲阳极板在80 ℃以上,为了防止吸氧,使用Fe-9% Ni合金在80 ℃以下使用纯钛,或使用在环氧涂层及胶衬钢板上用锌来防护。
在使用铜合金管板时,设备如停水作业,从水室中排出海水后,在水室中安装的牺牲阳极板就不会发生作用,由于传热管内的海水长时间在管板上,管板的铜合金有发生电蚀的危险,必须用清水洗净。
3 2 间隙腐蚀钦管采用扩管法安装在钦管板上,在100℃、PH为8 的海水中可发生间隙腐蚀,由于实际在水室中使用了铜合金,即使海水淡化温度达到120 ℃,间隙腐蚀也不会发生。
但在现实中,为了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在100 ℃以上的条件下多采用管端焊接法来防止间隙腐蚀的发生。
6吸氢在80 ℃以上或在100 ℃以上海水中,钛比其它材料的电位低,有可能发生吸氢现象,并产生氢脆。
与钦接触的不同金属,铜合金及不锈钢不会发生吸氢,钛与其电位差大的铁及锌等不同金属接触时,由于钛的电位下降,也会产生吸氢现象。
在海水中,作为水室牺牲阳极板的铁、锌,由于存在问题,而使用在80℃以上的海水中效果好的Fe-9 % Ni合金作为牺牲阳极板,就不会有问题发生。
在水中,作为蒸气侧的管板材料的复合钢及管支撑板,由于存在铁的吸氢问题,如果在100℃以上使用不锈钢作为复合母材及管支撑板就不会有问题。
《有色金属》2001第三期钛在海水淡化设备上的应用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郝斌2 板式换热器概述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
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半片进行热量交换。
它与常规的管壳式换热器相比,在相同的流动阻力和泵功率消耗情况下,其传热系数要高出很多,在适用的范围内有取代管壳式换热器的趋势。
板式换热器、热交换器行业板片常用的材料主要有奥氏体不锈钢、钛及钛合金、镍及镍合金等冷轧薄板。
工业纯钛127 用于板式换热器,工业纯钛276 和Ti-0.3Mo-0.8Ni 345 用于管式换热器。
用TA1钛板制造的板式换热器,相比列管式换热器有许多优点,在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主要用于化工、石油、舰船、海水淡化等热交换系统。
2.1 板式换热器的基本结构板式换热器主要由框架和板片 2 大部分组成。
板片是把由各种材料制成的薄板用各种不同形式的模具压成形状各异的波纹,并在板片 4 个角上开有角孔,用于介质的流道。
板片的周边及角孔处用橡胶垫片加以密封。
框架由固定压紧板、活动压紧板、上下导杆和夹紧螺栓等构成。
板式换热器是将板片以叠加的形式装在固定压紧板、活动压紧板中间,然后用夹紧螺栓夹紧而成。
4.4 国外钛制板式换热器在海水淡化上的应用海水淡化技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从技术上讲,已经比较成熟,大规模地把海水变成淡水,已经在世界各地出现,并以海湾地区为主。
目前主要的海水淡化方法有多级闪蒸(MSF)、反渗透(SWRO)、多效蒸发(MED)和压汽蒸馏(VC)等,而适用于大型海水淡化的方法只有SWRO、MSF 和MED,最大的MSF 淡化厂规模达30×104 m3/d,最大的SWRO 淡化厂规模为20×104 m3/d。
商用和军用航空用钛占欧洲市场总需求量的50%,这部分比较稳定。
而工业用钛等领域不太稳定,化学工业、电力、脱盐业及其它占28%,热交换器占11%,海洋业占8%,装甲占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