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半截蜡烛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半截蜡烛教学设计]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半截蜡烛教学设计]半截蜡烛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6219ab4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8e.png)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半截蜡烛教学设计]半截蜡烛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半截蜡烛》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说班次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认真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揭题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由读课文。
2、小组朗读检查,读通课文,解疑。
3、读剧本,想想剧本主要讲了什么事?4、你最欣赏谁的语言,为什么?三、演一演1、学习演第一场戏:⑴请大家自由读第一场戏(第三自然段),思考:你准备通过伯诺德夫人的哪些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来演出她的勇敢、机智。
把重点词句用相应的符号圈画出来。
⑵交流。
⑶小结:尽管情况危急,伯诺德夫人内心十分焦虑,但她还能表现得这么从容、机智,真是了不起。
如果让你演伯诺德夫人,你能通过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把伯诺德夫人机智、勇敢的形象表演出来吗?⑸杰克、杰奎琳什么特点?⑹布置任务:演员表演,观众注意看他们的动作,仔细听他们的语言,还要观察什么呢,自己看吧。
⑺评价:演得怎样?⑻是的,在课本剧中,有些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的内容完全可以由演员发挥自己的想象去演出来。
旁白不必把所有的提示语都念出来。
2、学习第二、第三场戏:⑴小结布置:刚才,我们通过共同合作、探究,非常成功地完成了第一场戏的演出。
能采用刚才的方法自己合作完成后二场戏的演出吗?第二场戏的主角是──?第三场戏的主角是──?组长起立,代表小组选择其中一场戏。
⑵同法默读一出戏,思考:你准备从人物的哪些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来演好机智、勇敢的杰克或杰奎琳?圈画关键词句。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半截蜡烛(2)_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册第一组第12 课《半截蜡烛》教课方案“师” 之看法,大概是从先秦期间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此中“师傅” 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此刻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教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专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不是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问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先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纪的限制,老小皆可合用。
不过司马迁笔下的“老师”自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不过“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必定是知识的流传者。
今日看来,“教师”的必需条件不但是拥有知识,更重于流传知识。
教课目的:家庭是少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少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初期抓好少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少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状况实时传达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少儿的阅读能力提升很快。
1. 读读记记“解说负责无奈小心翼翼完整无缺不惜代价如数家珍”等词语。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一致的,看禁止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少儿的察看能力,扩大少儿的认知范围,让少儿在察看事物、察看生活、察看自然的活动中,累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察看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察看于察看对象的选择,着力于察看过程的指导,侧重于少儿察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2. 正确、流畅、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3.感觉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紧急关头与仇敌作斗争时的机敏、英勇,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4.领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教课要点、难点:感觉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紧急关头与仇敌作斗争时的机警、英勇,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课准备: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课过程:一、揭露课题1.导语:同学们,晏子的能说会道,使我们领会到了机智应付的语言魅力。
关于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半截蜡烛》教案

关于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半截蜡烛》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抽象词语,如“温暖”、“关爱”等。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谈论关于关爱的话题,让学生谈谈自己身边发生的关爱他人的事情。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题目《半截蜡烛》,猜测课文内容。
(二)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边读边标注生字词,并尝试理解。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谁的故事?他为什么要点燃半截蜡烛?3.学生讨论:课文中的“温暖”和“关爱”分别体现在哪里?(四)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跟读。
2.学生组内交流,分享生字词的理解。
3.教师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五)课堂小结2.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
(二)深入阅读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关注细节描写。
2.学生谈谈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细节。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主人公是如何关爱他人的?3.学生讨论:如何将关爱传递给身边的人?(四)写作练习1.教师出示写作题目:请以《半截蜡烛》为题,写一篇关于关爱他人的作文。
2.学生构思作文,教师指导写作方法。
3.学生完成作文,教师批改并反馈。
(五)课堂小结2.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
(二)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主人公为什么要点燃半截蜡烛?3.学生讨论:如何将关爱传递给身边的人?(三)实践活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关爱他人的实践活动,如写信、送礼物等。
2.学生分享活动心得。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组12半截蜡烛教案3新人教版

2、师:同学们,这半截蜡烛熄灭了,但伯纳德一家经历的这场无声的战斗却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面对这一家,面对二战,面对这些军官,你有哪些话想对他们说?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二战结束以后,为了表彰伯纳德夫人一家,法国政府决定为他们一家三口每个人颁发一枚自由荣誉勋章。在颁发勋章时,要宣读这样一份奖状,你想象上面会写些什么呢?
2、课文咱们都预习了,谁能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深入阅读,体会人物语言
(一)感知内容
1、结合预习说一说,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
(1、)出示句子“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2、)这个主意绝妙在哪里?
2、过渡:可是,一天晚上,这绝妙的主意却经受了一次极其严峻的考验,
3、因为,师引读: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了什么?
情况如此危急,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全班朗读这一段。
(二)研析情节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想一想在这些危机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人是如何与德军周旋的?
1、自学课文,要求:(1)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动作、语言的句子,认真读一读,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收获。
先看伯诺德夫人是怎么做的?
出示句子“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儿女,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 “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
六、告诉同学板书设计:
12、半 截 蜡 烛
保护 情报
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半截蜡烛》教案3篇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半截蜡烛》教案3篇PEP fifth grade volume 2 Chinese Lesson 12 "half a candle" teac hing plan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半截蜡烛》教案3篇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半截蜡烛模板(标准版)2、篇章2:半截蜡烛样本(标准版)3、篇章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半截蜡烛》教案篇章1:半截蜡烛模板(标准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在语境中理解“绝妙”“绝密”“厄运”等词语的意思。
2、小组合作学习,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是怎样与德国军官巧妙周旋的,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简洁概括主要事件。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引读,感受母子三人在凶残的侵略者面前表现出的沉着镇定、勇敢机智的品质,学习她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师:同学们你们能说说你对战争的看法吗?2、师:战争是残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出示二战图片)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个发生在二战时期法国沦陷区的一个真实而又惊心动魄的故事。
板书课题:19、半截蜡烛二、学习第1、2节,了解蜡烛的作用,初步体会主人公的“勇敢机智”。
1、过渡:别小看这半截蜡烛,它的作用可真不小!那么到底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用呢?2、指名读1、2节,学生思考。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2半截蜡烛教案2

12* 半截蜡烛知识与能力:通读课文,认识剧本的形式和特色,和一般记述文比较写法上的不一样。
.能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并能分角色演一演。
感情态度价值观:领会伯诺德一家对德国鬼子的愤恨。
过程与方法:默读课文,理解课文讲了一个如何的故事,能经过人物的语言和剧本提示,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课时安排 1 课时课前准备课前查阅资料、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法西斯对德国人的残忍伤害。
教课过程一、揭题,认识故事内容1.导语:同学们,晏子的能说会道,使我们领会到了机智应付的语言魅力。
今日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剧本。
(板书:半截蜡烛),从中去感悟文中人物语言的机智奇妙。
(学生齐读课题。
)师: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想一想讲了一件什么事。
2.认识故事内容。
(1)学生默读,认识故事内容。
(2)指名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法国的一位家庭妇女伯诺德夫人把绝密情报藏在半截蜡烛中。
一天夜晚,德国军官闯进她家,点燃了蜡烛。
诺德夫人一家在紧急关头与德军奇妙周旋,保住了蜡烛,保住了蜡中的密情,也保住了一家三口的生命。
)二、深入学文,领会人物言1.渡:同学,密情于没有裸露,情站没有遇到损坏,他一家也获救了。
那么,是保住了奥密,保住了情站,拯救了一家人?在他一家与德的奇妙周旋中,你的献最大?你最欣的言,什么?2.学生自感悟,做标注。
3.同座之行沟通,自己的想法。
4.在沟通献的程中引感悟人物言。
(1)一:伯德大人献最大。
(因当她看到德点燃蜡,赶忙拿出油灯,灯亮些,准把蜡下来,从里看出伯德夫人十分英勇和机智⋯⋯):在么紧急的状况下,你伯德夫人当是怎的神态、气?(松自然、定、不露脚)。
来着一?(指名、、。
):到里,我不由感觉伯德夫人多么机智英勇,想演一演?那你可要好好地准准了,仔推测一下她的作、心理和表情。
(学生准──指名演。
)老做旁白,一名学生演。
表演得怎么?同学价一下。
(“赶忙”取油灯,吹蜡,可是在德眼前倒是特别冷静的。
)再演一次。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组12半截蜡烛教案1新人教版

《半截蜡烛》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通读课文,认识剧本的形式和特色,和一般记述文比较写法上的不同。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讲了一个如何的故事,能经过人物的语言和剧本提示,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领会伯诺德一家对德国鬼子的愤恨。
3、能有感情的朗诵课文,并能分角色演一演。
课前准备:1、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基本状况。
2、记述文《存亡攸关的烛光》。
教课过程:一、初读课文,畅聊感觉1、出示课题,今日我们要学习一篇写法上很特别的课文——《半截蜡烛》,请大家读读课文,看看有哪些特其他地方?2、学生读课文,自由互换建议。
3、讲堂沟通每个人自己的见解。
学生的建议会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 1)课文开头列出了时间、地址和人物。
( 2)整篇课文是对话的形式。
( 3)课文的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形、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4、教师随机指引学生归纳课文的特色,指引学生认识一种新的文体——剧本。
二、再读课文,认识粗心1、此刻我们知道我们今日读的是剧本,读剧本和读课文有点不同样,你能读懂这个剧本吗?轻声地读一读。
想一想这个剧本讲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2、讲堂沟通,指引学生用自己的话谈谈故事的粗心。
详细的说法能够有好多种,不要过于重申归纳和精练,只需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转述出来,并能求情楚时间、地址、人物和事情经过,都应当获得鼓舞。
3、谈谈读剧本和读课文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从剧本里读懂这个故事的?学生可能会有各样回答,教课重要尊敬学生自己的阅读感觉和体验,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认识到(不一定能明确的说出)读剧本更要联系上下文,联系详细的情形。
三、深入阅读,感觉形象1、自由朗诵课文,想一想伯诺德夫人一家是如何保护半截蜡烛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2、想象体验:半截蜡烛被点燃了,正在一点一点的融化,假如奥密被德国鬼子发现,那会如何呢?想象的空间很大,大概包含这样几个方面:(1)德国鬼子对伯诺德一家的伤害;(2)德国鬼子对地下活动的损坏等。
五年级下册语文《半截蜡烛》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半截蜡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2)运用想象、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对课文情节的深入感悟。
(3)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
(2)教育学生勇敢、坚强、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深入理解课文中的人物情感和心理变化。
(3)将课文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4.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起学生共鸣,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所反映的历史时期。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氛围。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学习心得。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组内分享讨论成果,各组代表进行汇报。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对课文中所体现的精神风貌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半截蜡烛教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半截蜡烛》教案1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绿线中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一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时间】两课时供的文章〗第一课时一、揭题,质疑。
1、板书课题:半截蜡烛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为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3、师质疑: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感知1、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2、通过读课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3、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
三、检查生词的掌握情况1、指名读生字词,要求读准确,特别强调“烛”、“诺”、“遭”“盯”“琳”等字的读音。
2、提醒字形:你认为哪些字需要我们在书写时特别留心?3、描红、临写3个你认为易写错的生字。
四、理清课文脉络1、播放课文录音。
学生边听边思考: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2、提供句式:当__________________,(谁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怎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回答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五、学习第一段。
1、轻声读课文,画出不太理解的词语。
2、学生质疑词义。
3、教师质疑: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对待绝密情报的收藏工作的?为什么要这样做?4、绝密的情报要用绝妙的办法来收藏。
伯诺德夫人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妙在哪里?5、出示句子。
在你认为重要的词语下面画上着重号。
为了情报的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
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
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指名朗读,齐读。
说说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讨论交流:⑴伯诺德夫人机智沉着。
⑵伯诺德夫人对情报收藏工作十分负责任。
⑶办法巧妙。
第二课时一、听写生词。
二、理清故事情节,引入编排课本剧程序。
1、学生深入读文,弄清故事情节。
2、指导学生用图画和文字表现故事情节。
用向上的斜线表示危机出现,向下的斜线表示危机过去。
学生初画:再教育适应的位置加上简单的文字,说明危机出现、过去的原因,可以吗?学生补充文字:燃吹燃端回拿点熄重走夺上楼图上好像还差点什么,再补上半截蜡烛就显得更清楚了,怎么画呢?(注意画出蜡烛长短、烛焰的变化。
) 燃吹点燃端夺拿点熄重新走回上楼3、引入编排课本剧的程序瞧!课文的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很有戏剧性。
正好,课文后面安排了编排课本剧的作业。
(指名读题目) “默读课文,圈出描写伯诺德夫人全家人的动作、神情、语言及心理活动的有关语句。
先读一读,再和小组同学合作,将故事编排成课本剧演一演。
4、指导编排的程序编排课本剧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编写剧本(现成的语文)、物色演员、准备道具。
这里,对演员的要求特别高,不但要演好语言、动作,还要演好表情,以表现内心的活动,而这一切只有在“剧本“(课文)中细细地体会。
现在我们就按题目的要求来编排课本剧,为了编排的方便,我们把戏分为三场,分别对应课文第二、三、四段。
三、第一场戏的编排指导1、默读课文,思考:这场戏的中心人物是谁?该怎样演好这一角色?3、其他角色该样演?4、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入角色。
四、第二场戏的编排指导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场戏的中心人物又是谁?该怎样演好这一角色?找出表示中心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如果让你来演杰克,你打算怎样演?学生讨论,逐一明确。
3、其他角色怎么演?5、齐读第三段课文。
五、第三场戏的编排指导。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场戏的中心人物是谁?怎样来演?找出表示中心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交流所画的句子,反复品味。
2、如果你演杰奎琳,怎么演?3、理解“娇声”:甜美可爱的童声提问:杰奎琳为什么“娇声地”对司令官说话?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4、练习杰奎琳的内心独白。
5、分角色朗读第四段。
6、教师小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一家三口怀着对祖国的热爱,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最终凭着他们勇敢与机智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六、指名表演课本剧,同学评议。
七、作业。
回家给父母讲讲《半截蜡烛》的故事,讲清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注意把人物的心理活动补充进去。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半截蜡烛》教案2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3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求: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脉络。
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课题:23、半截蜡烛2、这篇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二、自读课文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2、出示词语,朗读词语伯诺德夫人强盗绝密绝妙蜡烛熄灭秘密点燃厄运摇曳杰奎琳盯住镇定楼梯3、学生交流词语意思厄运:困苦的遭遇摇曳:摇晃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不忙,从容不迫。
三、理清课文脉络自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2)写伯诺德夫人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
第二段(3)写一名德国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
第三段(4——5)写大儿子想借搬柴生火之机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
第四段(6——7)写小女儿杰奎琳在万分危急关头,借上楼睡觉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避免了一场危机。
四、作业1、描红2、抄写词语3、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要求: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复习听写词语二、学习课文(一)学习第1、2自然段1、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呢?请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的1、2自然段2、交流这是装着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国家利益,关系到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安危。
3、在读课文,想一想这个藏情报的办法是一个什么样的办法?(绝妙的办法)4、妙在哪儿?蜡烛的位置显眼,谁也不会想到主人会把绝密的情报藏在眼皮底下的蜡烛里,所以“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5、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最后两句话,想想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1)、伯诺德夫人机智沉着。
(2)、伯诺德夫人对情报收藏工作十分负责任。
(3)、办法巧妙。
(二)学习第3——7自然段1、过渡: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
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
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2、在这危急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请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3——7自然段,说说他们一家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机智、勇敢)3、默读课文,圈出描写伯诺德夫人全家人的动作、神情、语言及心理活动的有关词句,感悟每个人的机智与勇敢。
(1)、伯诺德夫人:动作:(急忙)取、(轻轻)吹语言: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心理:万一……结束神情:镇定沉着,临危不乱(2)、杰克动作:(慢慢地)站,(平静地)伸、端,(不快不慢)走,(从容地)搬、生火,(默默地)坐待语言:天真冷。
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
神情:镇定、从容、不露声色心理: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3)、杰奎琳语言:司令官先生……上楼睡觉吗?什么是娇声?(甜美可爱的声音)杰奎琳为什么“娇声地”对司令官说话?(为了博得敌人的好感,这样,当她提出请求时才不会遭拒绝。
)4、分角色朗读3——7自然段小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一家三口怀着对祖国的热爱,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最后凭着他们的勇敢与机智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三、小组合作,排演课本剧四、请学生表演课本剧五、作业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回家给父母讲讲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注意把人物的心理活动补充进去。
附板书6、半截蜡烛点燃————熄灭重新点燃——端走夺回————拿上楼↓下页更多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半截蜡烛》教案↓1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