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

合集下载

从制造大国到强国,中国怎么走

从制造大国到强国,中国怎么走

从制造大国到强国,中国怎么走作者:何欣荣来源:《党员文摘》2015年第09期“由大变强”,中国制造业正在迈出关键一步。

6月24日,中国政府网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

《通知》提出,为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对有关工作的统筹规划和政策协调,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

在此之前,最新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则明确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既是中国的美好愿景,更是现实的迫切需要。

“互联网+制造业”≠电商提起制造强国,不得不说的就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

最近一段时间,这一战略经常被拿来和德国的“工业4.0”比较。

有人甚至说,“中国制造2025”实质上就是中国版的“工业4.0”。

工信部部长苗圩说,德国提出的“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从大的方向上来说,是不谋而合、异曲同工。

所谓相同的地方,就是以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业的结合,或者说以“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结合,来带动整个制造业新一轮的发展。

发展的最大动力还在于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两化”融合,被认为是中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关键所在。

今年以来,“互联网+”在中国风起云涌,主导了新一波的创新创业热潮。

电子商务是“互联网+”最常见的实现形式之一。

从最初的衣服鞋帽、电子电器,到目前的钢铁、化工产品,中国的电商发展已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以基础制造业钢铁为例,近两年来,在整体大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行业已经涌现了上百家钢铁电商平台。

在这股风潮带动下,大型钢企亦纷纷布局电商业务,如宝钢股份与集团共建欧冶云商平台,注册资本20亿元。

但如果把“互联网+制造业”,理解为单纯发展电商,无疑肤浅了些。

宝钢股份总经理戴志浩说,钢铁工业的“互联网+”,绝不是在网上卖钢材这么简单。

他指出,过去宝钢给汽车厂供应钢材,汽车的用户需求、市场变化是非常快的,但由于企业之间彼此隔离,等宝钢察觉到的时候,已经是两个月之后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澄:两化融合是中国制造2025现实路径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澄:两化融合是中国制造2025现实路径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澄:两化融合是中国制造2025现实路径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澄:两化融合是中国制造2025现实路径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澄指出,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在我国已有多年基础,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技术路线。

通过搭建“互联网+协同智能制造”的平台,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多赢局面,这也是“两化”深度融合的具体体现。

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是“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主线。

如何诠释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作为战略推动力的角色?在刚刚举行的国际工业互联网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澄认为,中国工业化、信息化的两化融合已有十余年基础。

在深度融合过程中,利用互联网+协同智能制造,可以形成一种协同模式、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多赢局面,当务之急是要更贴近企业的需求。

从CPS高度理解工业互联网经济新常态是“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背景。

“新常态”的特点是增速减缓,改革压力增大,不仅国家要转型,企业也要转型,要求从追求“量”到追求“质”的变化,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具体而言,就是将过去依赖资源、劳动力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智能增长,以绿色经济为基础的可持续增长,以增加就业促进社会和谐为基础的包容性增长。

“经济增长方式要突破,政府采用的路径是将信息化与工业化进行融合。

在政府引导下,“两化融合”已有十多年历史。

”吴澄说,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就是将信息系统和工业对象结合到一起,这个思路与现在的工业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工业4.0等理念基本相同,本质是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简称CPS)。

CPS是指信息系统和物理世界的融合,它是由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提出的一个未来物理系统跟信息系统架构的模式,得到学术界、工业界、产业界、计算界的广泛认同。

吴澄认为,工业互联网不仅是机器之间、设备之间的全面互联,还包括机器与机器的连接,机器与人、生产对象的连接。

因此,必须从CPS的高度去理解工业互联网,将机器、人、生产对象和整个业务流程融合起来。

汇总+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

汇总+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 1.目前,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尚处于()环节。

(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制造—加工—组装o B.售后服务o C.销售o D.设计∙ 2.国家的地位首先是由它的()决定的。

(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经济实力o B.历史文化o C.国民素质o D.外交关系∙ 3.“两化深度融合”是我国新型工业化、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两化”是指()。

(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城镇化和信息化o B.工业化和城镇化o C.农业化和工业化o D.工业化和信息化∙ 4.()的出现使人们认识到,工业控制系统也存在漏洞。

(单选题3分)得分:0分o A.熊猫烧香病毒o B.蠕虫病毒o C.千年虫o D.震网病毒∙ 5.无论“再工业化”也好,“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好,其核心驱动力是()。

(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政策o B.资金o C.科技o D.人才∙ 6.关于我国嵌入式系统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嵌入式系统是提高我国装备、产品自主知识产权,提高技术含量的重要技术手段o B.高端嵌入式芯片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国外仍有相当大的差距o C.嵌入式系统已经被国外少数几家公司垄断,这给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挑战o D.嵌入式系统在国内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7.根据《经济学人》杂志中对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观点,带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交通技术o B.信息技术o C.电气技术o D.机械技术∙8.在未来,企业发展的方向是()。

(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化工业o B.农牧业o C.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o D.房地产行业∙9.()是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两化”深度融合的标志。

(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科研资金投入量o B.专利数量o C.人脉o D.工业软件及其应用技术∙10.对于现有的重大工程和生产装备,节能减排最有效的办法是()。

(公务员培训)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

(公务员培训)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

∙ 1.()是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两化”深度融合的标志。

(单选题3分)得分:0分o A.人脉o B.专利数量o C.科研资金投入量o D.工业软件及其应用技术∙ 2.按照德国“第四次工业革命”概念,工业4.0是基于()。

(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第四道蜂窝移动通信技术o B.第三次工业革命o C.国家的巨额资金支持o D. 物联网和务联网的智能环境∙ 3.国家的地位首先是由它的经济实力决定的,而大国的经济实力主要由()决定。

(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农牧业o B.制造业o C.金融业o D.建筑业∙ 4.根据《经济学人》杂志中对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观点,带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是()。

(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机械技术o B.电气技术o C.信息技术o D.交通技术∙ 5.在全球制造业第一次大分工中,中国成为()。

(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世界服务中心o B.世界维修中心o C.世界设计中心o D.世界制造工厂∙ 6.国家的地位首先是由它的经济实力决定的,而大国的经济实力主要由()决定。

(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农牧业o B.制造业o C.金融业o D.建筑业∙7.目前,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尚处于()环节。

(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设计o B.销售o C.售后服务o D.制造—加工—组装∙8.我国过去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不可持续的,这主要是因为()。

(单选题3分)得分:0分o A.资源和环境的限制o B.人才的限制o C.政策的限制o D.世界经济环境的限制∙9.无论“再工业化”也好,“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好,其核心驱动力是()。

(单选题3分)得分:0分o A.科技o B.资金o C.人才o D.政策∙10.根据《经济学人》杂志中对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观点,带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机械技术o B.电气技术o C.信息技术o D.交通技术∙11.美国国家基金委员会2006年提出CPS的概念, CPS是一类将数字化、网络化系统与物理过程密切整合的设备系统,下列选项中属于这一范畴的有()。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紧迫性和关键点研究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紧迫性和关键点研究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紧迫性和关键点研究郭利2012-6-28 10:13:18 来源:《中国信息化》2012年第05期主要研究领域:电子政务、数字鸿沟、两化融合、产业政策、区域信息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的更高要求。

推进“两化”融合没有国外的经验可以借鉴,只有顺应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现实要求,走中国特色的“两化”融合之路。

本文结合当前的国内外形势,以及“两化”融合的发展成绩和问题,对当前我国推进“两化”融合的紧迫性和关键点进行了研究。

一、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战略选择。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球信息化深入发展与工业化进程加速相交汇的历史时期,推动“两化”深度融合是主动顺应和积极推动这种趋势,实现信息化基础上的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选择。

为重塑国家竞争优势,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把信息化放在国家发展战略的优先位置,发展中国家也在谋求新一轮国际发展格局中赶超发展的可能途径,这些为我国工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是应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必然要求。

2010年下半年以来,多数发达经济体经济数据表现疲软,失业率高居不下。

从国内看,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运行态势,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

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是应对国际竞争格局调整的战略举措。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是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有效途径。

“两化”深度融合能够充分发挥信息化的牵引作用,深化信息技术集成应用,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加快推动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从而促进我国工业转型升级。

二、我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取得的阶段性成效自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以来,我国工业企业的“两化”融合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2020-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考试答案

2020-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考试答案

单选1.关于我国嵌入式系统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0.0分)A.嵌入式系统在国内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B.高端嵌入式芯片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国外仍有相当大的差距C.嵌入式系统是提高我国装备、产品自主知识产权,提高技术含量的重要技术手段D.嵌入式系统已经被国外少数几家公司垄断,这给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挑战我的答案:D√答对2.关于3D打印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0.0分)A.它可直接将计算机中的三维图形输出为三维的塑料零件B.它可以实现从微观组织到宏观结构的可控制造C.它还存在着制造效率低、成本高的缺点D.它的市场规模占全球制造市场的50%以上我的答案:D√答对3.根据《经济学人》杂志中对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观点,带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是(10.0分)A.机械技术B.电气技术C.信息技术D.交通技术我的答案:C√答对4.国家的地位首先是由它的经济实力决定的,而大国的经济实力主要由()决定。

(10.0分)A.农牧业B.制造业C.金融业D.建筑业我的答案:B√答对多选1.根据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的“全球趋势2030 ”,未来一段时间内在信息技术方面需要重点发展的技术有()。

(10.0分))A.数据技术B.社交网络技术C.智慧城市技术D.转基因技术我的答案:ABC√答对2.下列产品中,应用了嵌入式系统的有()(10.0分))A.MP3/MP4等消费电子B. 汽车电子C.移动通信设备D.公共交通无接触智能卡我的答案:ABCD√答对判断1.工业软件及其应用技术是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两化”深度融合的标志。

(10.0分)我的答案:正确√答对2.围绕产品的服务所产生的利润远远低于制造产品所产生的利润(10.0分)我的答案:正确×答错3.在全球制造业第一次大分工中,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开发设计和市场销售环节(10.0分)我的答案:错误√答对4.对中国制造企业而言,国内外市场远未饱和,这使我国依靠产品产量翻番来实现GDP翻番成为可能(10.0分)我的答案:错误√答对。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完整版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完整版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Document serial number [ 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1 •"两化深度融合”是我国新型工业化、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两化”是指()。

(1 0 . 0 分)A.城镇化和信息化B.工业化和城镇化C •农业化和工业化D.工业化和信息化2•世界上首次证明工业控制系统本身也有漏洞的事件是()。

(10.0分)A.2010年,黑客袭击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百度”B.2007年,俄罗斯黑客成功劫持WindowsUpdate下载器C.2010年,黑客攻击了伊朗核电站的离心机工业控制系统D.1999年,黑客入侵美国国防威胁降低局的军用电脑3.国家的地位首先是由它的经济实力决定的,而大国的经济实力主要山()决定。

(10. 0分)A.农牧业B.制造业C.金融业D.建筑业1.支持工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软件有哪些种类(10.0 分))A.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产品研发类软件B.企业资源计划(ERP)等经营管理类软件C.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PCS)等生产控制类软件D.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等集成与协同类软件2.下列技术中,属于华盛顿邮报网站提出的驱动未来经济技术的颠覆性技术的有()。

(10.0 分))A.移动互联网B.物联网C.云计算D.知识性工作的自动化3•下列措施中,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工业系统安全的有()。

(10.0分))A.加强工业控制系统漏洞及其挖掘技术研究B.进行ICS安全应用行为分析与学习能力的研究C.建立重要ICS安全应急响应机制D.引进国外先进工业控制系统,减少对国内工业软件技术研究的投资1.知识性工作自动化是运用电脑来进行复杂分析、精确判断,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10.0 分)我的答案:正确答对2•我国当前的资源利用很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是我国走向制造强国的限制因素之一(10.0分)我的答案.错误答错3.工业软件及其应用技术是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两化”深度融合的标志。

正确选择六条途径成就制造业两化融合

正确选择六条途径成就制造业两化融合

正确选择六条途径成就制造业两化融合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工业化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信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把我们较早地带入了信息时代。

在信息时代来完成工业化时期的任务,已不能沿袭早期工业化国家走过的路,必须走一条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路子,那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特别顾问朱森第认为,制造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制造业两化融合的途径大致可以归纳为六条路径,选择正确的途径,则成为制造业两化融合的关键。

途径一:发展智能化生产工具信息技术的渗透性和扩展性极强,如今的产品和装备中已融入了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和其他各种高新技术发展迅速,层出不穷,制造业的产品和装备越来越多地吸纳这些技术,产品层级不断提升。

装备的智能化,逐渐使其成为各产业部门的智能化生产工具。

随着智能化生产工具的普遍使用,制造业两化融合将加快进入智能时代的步伐。

途径二:精益制造智能制造两化融合正在制造过程的各个环节,从设计到生产、到管理,从营销到服务,往深度和广度普遍推进。

就广度而言,两化融合正在从技术到管理、从设计到研制、从生产到营销、从主机到配套、从检测到维修、从培训到服务、从企业到企业间等各个方面推进。

就深度而言,设计和制造从二维向全三维过渡,试验和验证从实物样品发展到虚拟仿真,技术和应用从单元到系统集成,流程和体系从串行、区域协同到并行、全面协同。

随着两化融合的不断深入推进,制造业将实现精益制造、智能制造,制造企业将成为精益企业和数字化企业。

途径三:节能减排绿色制造我国制造业的单位能耗一直居高不下,需通过两化融合,使制造业实现节能减排、绿色制造。

信息化,有利于实现产品轻量化设计和合理化设计,由此减少材料的消耗,进而减少制造的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信息化,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废品,这是节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
考试时长:60分钟考生:潘海涛总分:100 及格线:60 考试时间:2016-07-07 15:07-2016-07-07 15:28
82分
∙ 1.关于我国的产业结构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部分传统行业集中度相对偏低
o B.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偏少
o C.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偏高
o D.加工工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
∙ 2.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2009年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是()。

(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日本
o B.德国
o C.美国
o D.中国
∙ 3.世界上首次证明工业控制系统本身也有漏洞的事件是()。

(单选题3分)得分:0分
o A.2007年,俄罗斯黑客成功劫持Windows Update下载器
o B.2010年,黑客袭击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百度”
o C.2010年,黑客攻击了伊朗核电站的离心机工业控制系统
o D.1999年,黑客入侵美国国防威胁降低局的军用电脑
∙ 4.对于现有的重大工程和生产装备,节能减排最有效的办法是()。

(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使用清洁能源
o B.排污收费
o C.加强法律监督
o D.先进控制与优化
∙ 5.国家的地位首先是由它的经济实力决定的,而大国的经济实力主要由()决定。

(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农牧业
o B.金融业
o C.建筑业
o D.制造业
∙ 6.工业软件指专门为工业部门使用的软件,下列软件中属于工业软件的是()。

(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照相机内的嵌入软件
o B.计算机操作系统
o C.微软的办公软件
o D.通用数据库系统
∙7.“两化深度融合”是我国新型工业化、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两化”是指()。

(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城镇化和信息化
o B.工业化和信息化
o C.工业化和城镇化
o D.农业化和工业化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华盛顿邮报所列的驱动未来经济的颠覆性技术的是()。

(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高级机器人
o B.云计算
o C.移动互联网
o D.核动力航母
∙9.工业软件指专门为工业部门使用的软件,下列软件中属于工业软件的是()。

(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微软的办公软件
o B.计算机操作系统
o C.照相机内的嵌入软件
o D.通用数据库系统
∙10.按照德国“第四次工业革命”概念,工业4.0是基于()。

(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 物联网和务联网的智能环境
o B.第三次工业革命
o C.第四道蜂窝移动通信技术
o D.国家的巨额资金支持
∙11.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这主要表现在()。

(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
o B.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元器件、关键材料等大多依赖进口
o C.外向型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少,国家免除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
o D.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
∙12.美国国家基金委员会2006年提出CPS的概念,CPS是一类将数字化、网络化系统与物理过程密切整合的设备系统,下列选项中属于这一范畴的有()。

(多选题4分)得分:0分
o A.智能机器人技术
o B.节约灌溉技术
o C.智能电网
o D.汽车电子控制系统
∙13.在工业信息化中应用M2M技术可以实现的基本功能有()。

(多选题4分)得分:0分
o A.资产跟踪、供应链管理
o B.远程监视、控制、诊断
o C.产品技术方案的优化
o D.故障设备的自动修复
∙14.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

(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偏高
o B.空间布局与资源分布不协调,地区产业结构趋同,部分行业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严重
o C.部分传统行业集中度相对偏低,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水平不高
o D.一般加工工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
∙15.嵌入式系统的主要应用领域有()。

(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数据应用
o B.消费电子
o C.移动通信
o D.工业控制
∙16.下列产品中,应用了嵌入式系统的有()。

(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汽车电子
o B.MP3/MP4等消费电子
o C.公共交通无接触智能卡
o D.移动通信设备
∙17.根据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的“全球趋势2030 ”,未来一段时间内在信息技术方面需要重点发展的技术有()。

(多选题4分)得分:0分
o A.转基因技术
o B.数据技术
o C.智慧城市技术
o D.社交网络技术
∙18.在重大工程中实现节能减排的途径有()(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采用先进控制和优化技术
o B.通过生产工艺的技术改造
o C.采用绿色化的工艺设计技术
o D.对工程成本进行严格控制
∙19.下列事例中能说明我国是制造大国的有()。

(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蛟龙潜水器下水
o B.北斗导航系统的成功开发
o C.神舟飞船上天
o D.高铁设备的制造
∙20.从经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未来社会的重要技术有()。

(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健康技术
o B.自动化技术
o C.信息技术
o D.资源技术
∙21.我国主要资源产出率、能源产出率、水资源产出率、矿产资源回收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等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

(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正确
o错误
∙22.“颠覆性技术”是其出现能对原有产业产生颠覆性影响的技术。

(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正确
o错误
∙23.美国了提出“第四次工业革命”。

(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正确
o错误
∙24.工业软件及其应用技术是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两化”深度融合的标志。

(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正确
o错误
∙25.对中国制造企业而言,国内外市场远未饱和,这使我国依靠产品产量翻番来实现GDP 翻番成为可能(判断题3分)得分:0分
o正确
o错误
∙26.物联网和务联网将人、对象和系统联系起来。

(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正确
o错误
∙27.当前,围绕产品的服务所产生的利润远远低于制造产品。

(判断题3分)得分:3分o正确
o错误
∙28.从技术带动分,产业革命的阶段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三次工业革命”是电气技术带动的。

(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正确
o错误
∙29.在全球制造业第一次大分工中,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开发设计和市场销售环节。

(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正确
o错误
30.当前,我国产品的单位能耗居高不下,减排任务更为严重。

(判断题3分)得分:3

o正确
o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