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张法预应力施工

合集下载

后张法预应力梁施工

后张法预应力梁施工

后张法预应力梁施工一、施工工艺框图二、主要工序施工说明本合同段桥梁工程上部结构为后张法预应力箱梁, 梁长分30米、20米两种。

为保证施工质量, 拟在各桥桥头路基上设置箱梁预制场, 采用预制场预制, 预制场的位置见施工总平面布置(表4)。

预制场用砼硬化, 同时修建砼台座, 箱梁在台座上预制。

预制场设龙门吊机两台, 负责吊装模板、灌注砼及移梁运梁。

1.模板:外模板采用定型加工组合钢模板, 在模板外侧安装附着式振动器, 以加强砼的振捣。

内模板采用竹胶板。

待所有钢筋、波纹管、预埋件就位后, 进行模板的支设, 并用对拉螺栓调整、加固。

模板加固时挂线调整,确保模板顺直。

2.钢筋及钢绞线: 在现场钢筋加工场加工制作, 在底模上就地绑扎, 先在台座上用石笔或墨线划出钢筋及波纹管定位骨架位置。

然后绑扎底板筋及骨架筋, 待波纹管固定就位后再绑扎其它钢筋。

钢筋笼底部及侧面设置砼垫块, 以确保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钢绞线的下料长度应通过计算确定, 计算时考虑孔道长度、穿心式千斤顶和锚夹具长度。

钢绞线的切断采用切断机或砂轮锯。

钢绞线切割时, 先在距切口30~50mm处用铁丝绑扎。

钢绞线编束时, 每隔1~1.5m绑扎一道铁丝, 丝扣向里, 绑扎好的钢丝束编号挂牌堆放。

3.波纹管:在骨架筋绑扎成型后, 开始固定波纹管。

波纹管按图纸所示坐标位置, 用U型钢筋卡固定牢固, 防止砼浇注时波纹管上浮。

模板就位前, 检查波纹管是否完好, 以防水泥浆进入管内。

波纹管与锚垫板、螺旋钢筋的衔接应处理好。

4.砼浇注及养护: 预制场地与搅拌站距离较近, 砼运输可采用机动翻斗车, 用龙门吊吊装入模灌注。

砼采用水平分层、一次浇注完成。

浇注砼应对称进行、用插入式震动器振捣密实, 同时辅以附着式震动器振捣。

砼浇注、振捣要随时注意内模及波纹管不移位。

板顶面砼应平整, 并按规范要求拉毛或刷毛。

砼浇注完成后, 立即用φ10钢筋检查波纹管有无堵塞现象,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完整版)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

(完整版)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
现用穿索机下料穿索, 一般只需2—3人即可。正常情况 下一个班至少可穿2片32米预制箱梁。

穿束机
任务三
3)预应力筋张拉
1 准备工作
2 千斤顶定位安装
3 张拉
4
5




任务三
(1)张拉条件: ①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或达75%强度标准值; ②做好各种准备工作。
Ⅰ、块体拼装: 分段制作的构件在张拉前完成拼装;
6 灌浆孔和排气孔的留设。一般在构件两端和中间, 每 隔12m左右留设一个直径20mm的灌浆孔;两端留设排气 孔。
任务三
钢管抽芯法
任务三
(2)胶管抽芯法
可用于直线或曲线孔道。 胶管要求: 胶管有夹布胶管或钢丝网胶管两种。钢丝网胶管质硬, 预留孔道时与钢管一样使用。夹布胶管使用前,一端封堵,另一端与阀 门连接,充水(气)加压至0.5~0.8MPa,使胶皮管直径增大约3mm,待砼 初凝后,放出水(气),抽出夹布胶管形成孔道。
任务二
2.施工设备 (1)锚具 (2)张拉设备: 液压千斤顶
任务二
(1)锚具
锚具: 后张法结构或构件中为保持预应力筋的拉力并将其传递到 砼的永久性锚固装置。
锚具按锚固性能分两类: Ⅰ类——承受动、静载的无粘结、有粘结的预应力混凝土; Ⅱ类——有粘结、预应力筋的应力变化不大的部位。
锚具性能 锚具效率系数 锚具的总应变
锥形锚具的缺点: 当钢丝 直径误差较大时,易产生单根 滑丝现象,且很难补救,如用 加大顶锚力的办法来防止滑丝, 又易使钢丝被咬伤。此外,钢 丝锚固时呈辐射状态,弯折处 受力较大,在国外已经很少采 用。
任务二
(2)锥形螺杆锚具 适用于锚固14—28根直径5mm组成的钢丝束。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要求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要求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要求1、预应力管道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①管道应采用定位钢筋牢固的固定于设计位置。

②金属管道接头应采用套管连接,连接套管应采用大一个直径型号的同类管道,且应与金属管道封裹严密。

③管道应留压浆孔和溢浆孔;曲线孔道的波峰部位应留排气孔;在最低部位宜留排水孔。

④管道安装就位后应立即通孔检查,发现堵赛应及时疏通。

管道经检查合格后应立即将其端面封堵。

⑤管道安装后,需在其附近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对管道采取保护措施。

2、预应力筋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先穿束后浇混凝土时,筑之前,心须位查管道,并确认完好;浇筑混凝土时应定时抽动、转动预应力筋。

②先浇混凝土后穿束时,浇筑后成立即疏通管道,确保其畅通。

③混凝士采用蒸汽养护时,养护期内不得装入预应力筋。

④穿束后至孔道灌浆完成应控制在下列时间以内,否则应对预应力筋采取防锈措施:空气湿度大于70%或盐分过大时7d,空气湿度40%~70%时15d,空气湿度小于40%时20d。

⑤在预预应力附近进行电焊时,应对预应力钢筋采取保护措施。

3、预应力筋张拉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规定时,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75%。

且应将限制位移的模板拆除后,方可进行张拉。

②预应力筋张拉端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③张拉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对孔道的摩阻损失进行实测,以便确定张拉控制应力,并确定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

④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规定时,可采取分批、分阶段对称张拉,宜先中间,后上、下或两侧。

⑤预应力筋张拉程序应符合设计规定。

4、张拉控制应力达到稳定后方可锚固,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长度不宜小于30mm,锚具应采用封端混凝土保护,当需较长时同外露时,应采取防锈蚀措施。

锚固完毕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切割端头多余的顶应力筋,严禁使用电孤焊切割。

5、预应力筋张拉后,应及时进行孔道压浆,多跨连续有连接器的预应力筋孔道,应张拉完一段灌注一段。

孔道压浆宜采用水泥浆,水泥浆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工艺及适用范围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工艺及适用范围

一、概述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工艺是一种在混凝土结构中应用的重要施工技术。

它通过在混凝土硬化后对其进行预应力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

本文将介绍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工艺及其适用范围。

二、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工艺原理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工艺是指通过在混凝土结构中事先埋设的钢筋或钢束进行张拉和锚固,从而对混凝土施加预应力,使其在受力时能够充分发挥材料的抗拉性能,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

这种工艺的关键在于张拉和锚固的准确控制,以确保预应力对结构起到良好的作用。

三、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工艺步骤1. 钢筋或钢束埋设:在混凝土结构浇筑之前,需要在预定位置埋设预应力钢筋或钢束,通常是通过在混凝土模板上设置钢筋模板来完成。

2. 混凝土浇筑:在预应力钢筋或钢束埋设完成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确保预应力钢筋或钢束与混凝土紧密连接。

3.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后需要进行充分的养护,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可以进行后张法预应力的施工。

4. 张拉和锚固:在混凝土达到预定的强度后,进行预应力钢筋或钢束的张拉,然后进行锚固,确保预应力传递到混凝土结构中。

四、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工艺的适用范围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工艺适用于各种混凝土结构中,包括桥梁、楼房、地下综合管廊等。

其适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跨度较大:对于跨度较大的混凝土结构,采用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工艺能够有效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减小结构变形,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2. 结构受力复杂:对于受力复杂的混凝土结构,采用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工艺能够通过合理的预应力布置,有效分担结构荷载,减小结构应力集中,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3. 结构要求变形控制:对于有较高变形控制要求的混凝土结构,采用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工艺能够通过预应力对混凝土结构的控制,减小结构变形,提高结构的使用性能。

五、结论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工艺是一种重要的混凝土施工技术,通过对混凝土结构进行预应力处理,能够有效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

后张法预应力梁施工

后张法预应力梁施工

后张法预应力梁施工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后张法预应力梁凭借其出色的承载能力和结构性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后张法预应力梁施工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作,需要严格遵循施工流程和技术要求,以确保工程质量和结构安全。

一、施工准备在进行后张法预应力梁施工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设计图纸的审核,施工人员要仔细研究图纸,理解设计意图,明确预应力梁的规格、尺寸、预应力筋的布置等关键信息。

其次,要准备好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材料方面,包括高强度预应力筋(如钢绞线)、锚具、波纹管等,这些材料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具备质量合格证明。

设备方面,如千斤顶、油泵、压浆机等,要提前进行调试和检验,确保其性能稳定可靠。

施工现场的准备也至关重要。

要清理场地,保证施工道路畅通,为材料运输和设备安置提供便利。

同时,搭建好施工所需的临时设施,如仓库、加工棚等。

二、模板与支架安装模板安装是施工的第一步。

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过程中的压力和冲击力。

模板表面要平整光滑,以保证梁体的外观质量。

对于预应力梁,通常采用定型钢模板或竹胶板。

支架的安装要根据梁体的重量、施工荷载以及地基情况进行设计和计算。

支架要牢固可靠,能够承受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荷载,并且要进行预压,以消除非弹性变形,确保梁体在浇筑后的线型符合设计要求。

三、钢筋绑扎在模板和支架安装完成后,进行钢筋的绑扎。

钢筋的规格、型号、数量和间距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布置。

对于普通钢筋,要注意钢筋的连接方式和接头位置,保证连接牢固,接头位置符合规范要求。

在钢筋绑扎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预应力筋的预留管道位置。

预留管道通常采用波纹管,其位置要准确无误,定位钢筋要牢固可靠,以防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管道移位或变形。

四、预应力筋制作与穿束预应力筋一般采用高强度钢绞线,其制作要在专门的场地进行。

根据设计长度进行下料,切割时采用砂轮切割机,严禁采用电弧切割,以防止损伤钢绞线。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预应力施工是一种常用的加固和改善混凝土结构的方法。

其中,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作为一种高效且可靠的施工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就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定义、原理、施工过程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定义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是在混凝土结构完全浇筑固化后,再施加预应力的一种方法。

与传统的预应力施工技术相比,后张法采用了不同的施工顺序,即先浇筑混凝土结构,再施加预应力。

这种施工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防止混凝土浇筑时的收缩和温度影响,减少混凝土的开裂和变形。

2.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原理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基于混凝土的力学性质和预应力的应用原理。

在混凝土固化后,其内应力已经减小到很小的程度,此时施加的预应力可以更有效地控制结构的变形和裂缝的产生。

同时,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还可以通过调整钢束的位置和应力大小,对结构进行局部加固和调整,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

3.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的施工过程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的施工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步骤:钢筋配置、预应力施加和锚固。

首先,在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预埋钢筋,在预定位置安装张拉器和锚具,然后进行钢束张拉和锚固,施加预应力。

最后,进行张拉钢束的放松和灌浆,保证预应力的传递和固定。

4.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在各类混凝土结构加固和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首先,在桥梁工程中,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地增加桥梁的承载能力,减少结构的变形和开裂,提高桥梁的使用寿命。

其次,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建筑物的墙体和柱子的施工,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此外,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还可以用于隧道、坝体等大型工程结构的施工和加固。

总结: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作为一种高效且可靠的施工方法,通过在混凝土结构完全浇筑固化后施加预应力,可以有效地减少混凝土的开裂和变形,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

在桥梁、建筑物和大型工程结构等领域,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得到了广泛认可。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因其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抗裂性能和耐久性,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一重要的施工工艺。

一、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的原理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是指先浇筑混凝土构件,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在构件预留的孔道中穿入预应力筋,然后利用张拉设备对预应力筋进行张拉,使其产生预应力,最后用锚具将预应力筋锚固在构件上,使混凝土获得预压应力。

这种施工工艺的核心在于通过预应力筋的张拉,预先给混凝土施加压力,从而抵消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可能承受的拉应力,提高混凝土构件的性能。

二、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预应力筋:常用的预应力筋有高强度钢丝、钢绞线和精轧螺纹钢筋等,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规格和型号,并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锚具:锚具是将预应力筋锚固在混凝土构件上的关键部件,常见的锚具有夹片式锚具、支承式锚具和锥塞式锚具等,同样需要满足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混凝土: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采用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2、设备准备张拉设备:包括千斤顶、油泵和油压表等,应根据预应力筋的规格和张拉力大小选择合适的张拉设备,并定期进行校验和维护。

灌浆设备:用于预应力筋孔道的灌浆,包括灌浆泵、搅拌机等。

3、技术准备施工图纸会审:仔细审查施工图纸,确保施工人员理解设计意图和施工要求。

编制施工方案:根据工程特点和设计要求,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控制要点、安全措施等。

技术交底: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其掌握施工工艺和操作要点。

三、预留孔道预留孔道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到预应力筋的张拉和灌浆效果。

1、孔道成型方法钢管抽芯法:适用于直线孔道。

在浇筑混凝土前,将钢管埋入混凝土中,待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抽出钢管,形成孔道。

胶管抽芯法:适用于曲线孔道。

将胶管埋入混凝土中,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通过充气或放气的方式将胶管抽出,形成孔道。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方案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方案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方案1. 引言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是一种常见的预应力施工方法,适用于各种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加固和加强。

本文将详细介绍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方案的基本原理、施工步骤、注意事项等内容,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后张法预应力施工的要点。

2.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原理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是通过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预应力拉杆,通过对拉杆进行张拉,产生预压力,从而使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荷载下具有更好的抗弯和抗剪能力。

其基本原理如下:•预应力拉杆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在混凝土结构中预留拉杆孔,将预应力拉杆穿过孔洞,一端固定在结构中,另一端留出伸出长度。

•拉杆张拉:使用张拉设备对拉杆进行拉伸,产生预压力,将混凝土结构拉伸,增加其抗弯和承载能力。

•固定和锚固:在拉杆拉伸到设计要求的预应力力值后,用锚具或锚板进行固定和锚固,将预应力力传递到混凝土结构上。

•预应力力的作用:预应力力的作用使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荷载下产生压应力,提高结构的抗弯和抗剪能力,实现结构的加固和加强。

3.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步骤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包括以下主要步骤:3.1 结构检查和准备在进行后张法预应力施工之前,首先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检查,确保其结构完好,没有损坏或缺陷。

对需要加固和加强的部位进行特别关注,检查是否存在裂缝、变形等问题。

在检查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安全措施,并准备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3.2 预应力孔的设置根据设计要求,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预应力孔洞,一般采用钻孔或预留孔的方式进行。

预应力孔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结构需要进行合理确定。

3.3 预应力拉杆的安装在预应力孔洞中穿过预应力拉杆,将拉杆的一端固定在结构中。

拉杆的选择应根据设计要求和结构的负荷情况进行合理选择,确保拉杆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3.4 拉杆的张拉使用专用的张拉设备对拉杆进行拉伸,产生预压力,使混凝土结构发生拉伸变形。

拉杆的拉伸应按照设计要求的预应力力值进行,同时要注意拉杆的张拉速度和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