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毕业设计污水处理厂设计方案

毕业设计污水处理厂设计方案

毕业设计污水处理厂设计方案我们要明确污水处理厂的设计目标。

这个目标不仅仅是满足环保要求,还要考虑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在设计之初,我们需要对污水处理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深入了解,包括污水处理的技术、设备、工艺流程以及相关政策法规。

一、项目背景及目标1.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污水处理成为当务之急。

本项目旨在设计一座具有先进技术、高效处理能力的污水处理厂,以解决某地区水资源污染问题。

2.项目目标(1)确保污水处理效果,满足国家环保要求;(2)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3)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二、设计原则1.先进性原则:采用国际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确保处理效果;2.可靠性原则:确保设备运行稳定,降低故障率;3.经济性原则:在满足处理效果的前提下,降低投资和运营成本;4.灵活性原则:设计灵活,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5.安全性原则:确保设备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三、工艺流程设计1.预处理阶段:主要包括格栅、沉砂池、初次沉淀池等设施,目的是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油脂等杂质;2.生物处理阶段:采用A2/O工艺,包括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等,主要目的是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3.深度处理阶段:包括过滤池、消毒池等,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净化水质,满足排放要求;4.回用处理阶段: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四、设备选型及配置1.格栅:选用自动机械格栅,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2.沉砂池:选用平流式沉砂池,结构简单,运行稳定;3.初次沉淀池:选用辐流式沉淀池,沉淀效果好;4.A2/O工艺设备:包括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等,选用高性能的生物膜填料;5.过滤池:选用活性炭过滤池,净化效果显著;6.消毒池:选用二氧化氯消毒系统,消毒效果可靠。

五、电气及自动化控制系统1.电气系统:采用低压配电系统,确保设备正常运行;2.自动化控制系统:采用PLC编程控制器,实现设备的自动控制和监测。

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设计方案

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设计方案

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设计方案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它的目的是将产生的废水经过适当的处理后排放到环境中,以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和破坏。

本文将介绍一个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设计方案,旨在实现高效、可靠和环保的废水处理。

二、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在设计污水处理厂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污水处理工艺。

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包括生化处理工艺、物化处理工艺和混合处理工艺。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选择采用A2/O工艺,即厌氧-好氧-沉淀工艺。

三、处理设备布置在污水处理厂的设计中,处理设备的合理布置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A2/O工艺的要求,我们将处理设备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厌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

厌氧池用于去除有机物质,好氧池用于进一步降解有机物质和去除氮磷等营养物质,沉淀池用于分离悬浮物和沉淀物。

四、污水处理过程1. 污水进水:污水通过输送管道进入初级沉砂池,在这里移除大部分悬浮物和沉积物。

2. 厌氧处理:初步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厌氧池,在无氧条件下,有机物质经过厌氧反应降解,产生沼气和部分有机酸。

沼气可以回收利用,有机酸流入好氧池进一步处理。

3. 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好氧池,通过空气供氧和生物作用,进一步降解有机物质,并去除氮磷等营养物质。

4. 沉淀池: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沉淀池,悬浮物会逐渐沉淀下来,净化后的水从上部溢流出去,进入后续的处理或直接排放。

5. 余泥处理:沉淀池中产生的污泥通过回流的方式回到好氧池进行进一步处理,其中一部分污泥也需要进行脱水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五、运行与维护为确保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必须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工作。

这包括定期清理和维修处理设备,监测和控制处理过程中的关键参数,以及处理污泥的合理处置。

六、环保效益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方案,通过合理的污水处理工艺和处理设备布置,可以实现高效、可靠和环保的废水处理。

处理后的污水达到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排放标准,可以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保护环境。

此外,回收利用沼气也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碳排放。

污水处理厂设计方案

污水处理厂设计方案

污水处理厂设计方案一、介绍本设计方案旨在针对某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建议和指导。

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是为了有效处理和净化城市污水,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二、设计原则在设计污水处理厂时,我们遵循以下原则:1. 高效性:确保污水处理过程能够高效地去除污染物和有害物质,以达到排放标准。

高效性:确保污水处理过程能够高效地去除污染物和有害物质,以达到排放标准。

2. 可持续性:设计采用可持续性技术和设备,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可持续性:设计采用可持续性技术和设备,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3. 经济性:设计考虑到投资、运营和维护成本,以提供经济有效的解决方案。

经济性:设计考虑到投资、运营和维护成本,以提供经济有效的解决方案。

4. 安全性:设计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规范,确保操作人员和周边环境的安全。

安全性:设计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规范,确保操作人员和周边环境的安全。

三、处理工艺本设计方案采用以下处理工艺:1. 初级处理:通过物理处理方式,如格栅和沉砂池,去除大颗粒物质和固体废物。

初级处理:通过物理处理方式,如格栅和沉砂池,去除大颗粒物质和固体废物。

2. 次级处理:采用生物处理方式,如活性污泥法或固定床生物滤池,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次级处理:采用生物处理方式,如活性污泥法或固定床生物滤池,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3. 深度处理:通过沉淀池和过滤器等工艺,进一步去除残余的悬浮物和微生物。

深度处理:通过沉淀池和过滤器等工艺,进一步去除残余的悬浮物和微生物。

4. 消毒处理:采用紫外线灭菌或氯化等方式,杀灭细菌和病原微生物。

消毒处理:采用紫外线灭菌或氯化等方式,杀灭细菌和病原微生物。

5. 污泥处理:对产生的污泥进行稳定化处理,如厌氧消化或焚烧。

污泥处理:对产生的污泥进行稳定化处理,如厌氧消化或焚烧。

四、设计参数以下是本设计方案的一些关键参数:- 处理能力:每日处理污水量为XXX立方米。

污水处理厂设计方案

污水处理厂设计方案

第一章绪论1.1基础资料风向:多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水文:降水量多年平均为每年2370mm,蒸发量多年平均为每年1800mm,地下水水位为地下6~7m年平均水温:20摄氏度1。

2水质水量特点水质特点:COD≤350mg/l,BOD5≤200mg/l,SS≤200mg/l,氨氮≤45mg/l,磷≤6mg/l,PH:6-9水量特点:每人每天平均用水量:120l/d总人数:150000每天平均用水量:1。

8×107l/d总变化系数:1。

5每天最大用水量:(1。

8×107)×1.5 l/d =2。

7×107l/d1。

3 处理后的出水水质标准:出水水质应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COD≤60mg/l,BOD5≤20mg/l,SS ≤20mg/l,氨氮≤8mg/l,磷≤1mg/l,PH:6-9第二章总体设计2.1设计方案的选择与设计:污水——粗格栅——集水提升泵房-—细格栅——旋流沉沙池--CASS——二沉池——消毒池——出水污泥:污泥浓缩池——脱水2.2根据原水水质及出水标准:SS的去处率:(200-20)/200×100%=90%BOD5的去处率:出水的BOD5有可生物降解的BOD5和随出水漂走的浮固体所占BOD5随出水漂走的浮固体所占BOD5的计算:悬浮固体中可生物降解部分:20×0.65mg/l=13mg/可生物降解悬浮固体最终:BOD L=13×1。

42mg/l=18。

46mg/l可生物降解悬浮固体BOD L换算为::BOD5=18。

46×0.68mg/l=12。

55mg/l出水中可生物降解的:BOD5=20-12.55mg/l=7。

45mg/l则BOD5的去处率:(200-7.45)/200×100%=96。

3%格栅:用来截留污水中较粗大漂浮物和悬浮物沉砂池:用来去除污水中泥沙,煤渣等相对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 选择区:释放磷兼性区:进一步促进磷的释放和反硝化作用 主反应区:主要的生化反应区消毒池:去除出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浓缩池:减少污泥体积第三章 工艺流程的计算污水的设计流量为:Q max = 2。

污水厂设计方案

污水厂设计方案
三、设计规模及处理工艺
1.设计规模
根据项目所在地的人口规模、经济发展状况及未来规划,确定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规模为日处理污水X万吨。
2.处理工艺
本项目采用“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污泥处理”的污水处理工艺,具体如下:
(1)预处理:采用粗格栅、细格栅、沉砂池等设备,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砂粒等杂质。
(2)生化处理:采用A2/O工艺,实现污水的脱氮、除磷、去除有机物等目标。
2.采用高效节能的污水处理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3.加强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臭气治理,采用生物滤池、活性炭吸附等工艺,降低臭气排放。
4.对污泥进行资源化利用,如焚烧、土地利用等。
5.优化污水处理厂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用地。
六、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
1.投资估算
根据设计规模、处理工艺、设备选型等因素,估算污水处理厂的总投资。
3.深度处理
采用砂滤池、活性炭吸附等技术,进一步去除残余污染物,确保出水水质。
4.污泥处理
通过污泥浓缩、消化、脱水等过程,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
五、设计方案详述
1.工程布局
结合地形地貌,合理规划厂区布局,实现工艺流程的高效衔接和设备的优化配置。
2.建筑设计
按照功能需求,设计各处理单元的建筑物,确保结构安全、使用方便、维护简单。
6.给排水及消防设计
设计合理的给排水及消防系统,确保污水处理厂内部用水安全、便捷。
7.通风及空调设计
针对各处理单元的特点,设计合理的通风及空调系统,改善工作环境,降低能耗。
8.环境保护及绿化设计
加强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臭气、噪音治理,设置绿化带,提高环境质量。
五、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措施

污水处理厂设计方案完整版本

污水处理厂设计方案完整版本

污水处理厂设计方案完整版本一、设计目标和背景二、设计方案1.工艺流程本设计方案采用了活性污泥法进行废水处理。

具体工艺流程如下:a.废水进水口:废水通过集水管道进入初沉池。

b.初沉池:废水在初沉池中进行物理沉淀,去除悬浮物和沉淀物。

c.曝气池:初沉后的水进入曝气池,通过曝气设备供氧,促进有机物的降解和微生物的生长。

d.次沉池:曝气池出水进入次沉池,进行二次沉淀,使悬浮物和微生物沉降到污泥池。

e.污泥处理:污泥经过浓缩、压缩脱水、静态干化等处理工艺,减少污泥的体积并得到有机肥料。

f.出水口:经过处理后的水达到排放标准,可直接排入河流或进行二次利用。

2.设备选型根据处理规模和工艺要求,本设计方案选用以下设备:a.初沉池:选用螺旋升降式料斗作为初沉池油水分离设备。

b.曝气池:选用曝气系统进行供氧,采用气体分布器均匀供氧。

c.次沉池:选用斜管沉降器作为次沉池沉淀设备。

d.污泥处理设备:选用浓缩机、压缩脱水机、干化设备等进行污泥处理。

3.设备配置和布局根据处理能力和设备要求,本设计方案将设备配置和布局安排如下:a.废水进水口:位于处理厂的进口处,靠近废水的集中排放点。

b.初沉池和次沉池:设在处理厂的中央位置,靠近底部设置排泥口和出水口。

c.曝气池:位于初沉池和次沉池之间,设有池底曝气设备。

d.污泥处理设备:位于处理厂的一侧,靠近污泥的储存和出厂口。

4.控制和监测系统为了确保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和排放效果,本设计方案配备以下控制和监测系统:a.PLC控制系统:用于自动控制污水处理设备的启停和参数调节。

b.运行监测系统:用于监测废水处理厂的运行状态,包括水质监测、设备故障监测等。

5.运行和维护a.设立专人负责处理厂的日常运行和维护。

b.按照规定的保养周期对设备进行清洗、检修和更换。

c.定期进行水质监测和污泥处理的检测,确保处理效果达标。

三、总结。

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模板

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模板

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模板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某市某区,为某工业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总设计处理规模为XXX,主要包括XXX。

二、设计依据1. 地方环保部门相关规定2. 国家环保标准3. 现有污水处理工艺4. 地方市政规划三、设计原则1. 绿色环保2. 经济合理3. 可持续发展4. 安全稳定四、设计方案1. 排水系统1.1 新建管网设计新建XXX直径的排水管网,整体布局合理,尽量缩短管道长度,减少管道转弯,减小管道摩擦力,提高排水效率。

1.2 排水泵站设计新建XXX泵站,采用XXX型号泵,并配备备用泵,以应对突发情况。

2. 水质分析2.1 污水样本采集与分析2.2 水质监测点设置3. 污水处理工艺3.1 初预处理设计设置格栅除污系统,去除大颗粒杂质,预处理泵进行水体加压供给。

3.2 沉淀池设计设置XXX立方米沉淀池,用于沉淀悬浮颗粒和一部分废水分离。

3.3 曝气池设计设置XXX立方米曝气池,配备XXX型曝气器。

进行高效曝气,加速废水中的有机物与氧的氧化反应。

3.4 活性污泥法设计设置XXX立方米活性污泥接触氧化塔,进行污水的好氧生化处理。

3.5 终沉池设计设置XXX立方米终沉池,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沉淀分离和澄清。

3.6 滤池设计设置XXX立方米滤池,配备XXX型过滤设备,进行污水的深度过滤。

4. 配套设施4.1 系统自动控制设计设置PLC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对整个污水处理过程的自动监测和控制。

4.2 供电系统设计设置污水处理厂独立供电系统,并配备发电机组备用。

4.3 维护管理设计设置厂内维护管理运营中心,配备专业维护人员和必要维护设备。

5. 防撞安全5.1 根据工艺布局和周边环境情况,设计设置围栏、安全标识、安全装置等。

5.2 设计安全漂移系统,提前警示应急事件,并采取相应措施。

5.3 设计防洪安全设施,保障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五、工程设施1. 土建工程1.1 厂区布局设计布局污水处理设施、办公区、维护区、生活区等功能区域,合理规划土地利用。

污水处理厂设计方案

污水处理厂设计方案

污水处理厂设计方案污水处理厂是一种用于处理城市、工业和农村的污水的设施,以确保废水可安全排放或可循环利用。

一个有效的设计方案应该考虑到废水的性质和负荷、处理工艺、设备选型以及环境保护需求。

以下是一个污水处理厂设计方案,其中包括了主要的方面和考虑因素:一、污水特性和负荷评估:2.评估污水负荷,包括流量、悬浮固体、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等参数。

3.考虑未来的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预测未来的污水负荷。

二、工艺选择和系统设计:1.基于污水特性和负荷评估结果,选择适合的污水处理工艺,如传统的曝气池-沉淀池系统、活性污泥法、厌氧处理等。

2.设计一个合理的系统流程图,包括进水处理、主处理过程和出水处理等环节。

确保每个环节的处理效果和控制方法。

3.考虑到工艺运行和维护的方便性,设计合理的设备布局和管道布置。

三、设备选型和布局:1.根据工艺选择,选购适合的设备,如污水泵、曝气器、沉淀池、反应器等。

确保设备品质和性能符合要求。

2.设计合理的设备布局,确保设备之间的距离和连接通道的方便性。

3.考虑到维护和日常操作的需求,设备之间应有足够的空间,并提供易于操作和维护的通道和平台。

四、出水处理和排放要求:1.设计高效的出水处理过程,以确保出水达到相关的排放标准或可循环利用的质量要求。

2.考虑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来提高出水的质量,如沉淀、过滤、消毒等。

3.针对不同的出水质量要求,设计不同的处理单元和控制策略。

五、环境保护和安全措施:1.设计并配置适当的消防设施,以确保污水处理厂的安全运行。

2.考虑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噪音和气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配备合适的监测设备和自动控制系统,以监测和控制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设备。

总结:一个成功的污水处理厂设计方案需要综合考虑污水特性、负荷评估、工艺选择、设备选型、出水处理要求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因素。

设计方案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合理配置和设计各个环节和设备,并确保整个系统的高效运行和符合相关的排放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水处理厂设计方案第一篇设计说明书1 设计概述1.1 设计任务江苏省某市拟建污水处理厂,服务人口为20万,且接纳的工业废水平均日流量为20000m3/d。

根据设计资料,设计二级污水处理厂一座,处理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标准(B)排放要求。

设计内容主要包括:污水水量的计算;设计方案对比论证;污水、污泥处理工艺流程确定;污水、污泥处理单元构筑物的详细设计计算,并配相应的单线草图;厂区总平面布置说明;污水厂环境保护方案;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技术经济初步分析等。

1.2 设计依据1.2.1规范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S](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S]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 [S](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2050069 –2002) [S](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31-89) [S](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10) [S](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污水排水制标准(GB/T50106-2010) [S](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050001-2010) [S](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S](10)江苏省地方标准(GB32/1072-2007)[S](11)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氧化沟设计规程CECS 112:2000 [S]1.3 区域概况某市地处内陆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较温和,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春冬干旱,夏季炎热,秋季湿润,冬季少雨。

常出现伏旱暴雨,秋季多连阴雨。

常年气象参数统计如下:年均气温:12.9℃,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1.2~26.5℃,最冷月平均气温:-5.0~-0.9℃。

多年平均降雨量:577mm。

冬季主导风向西北风,夏季主导风东南风,风流频率:18%,年平均风速:2.55 m/s,年最大风速:18m/s,冬季最大冻土深度0.5m,最大积雪深度0.27m。

1.4 自然条件该污水处理厂位于某市西部,地势平坦。

厂区设计地面标高为390.00m,地下水位埋深在4~11m,地质状况良好,土地承载力为12t/m2。

处理后的污水排入D河。

该城市河段水流量按90%保证率,月均流量为17.94 m3/s,枯水期流量为11.7m3/s,流速为0.38m/s,平均水深0.43m。

河水平均水位是386.00m,地面标高为390.00m。

1.5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工程内容1.5.1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建国以来,由于受国情的限制及人们的环保意识落后的影响,建国初期污水处理没有形成行业,到1984年才开始缓慢发展,到2009年年底,我国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数量和日污水处理总能力较2005年的水平分别增长了120%和75%。

即使这样还有大多数污水处理厂达不到设计能力,更有甚者由于种种原因停产的。

而且我国至今还有65%的县城污水处理处在空白,绝大部分的乡镇没有任何污水处理设施。

可见我国污水处理基础差、水平低。

随着我国人民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对污水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环保法规定了各种污水的排放标准,禁止超标准排放。

这一要求意味着不仅要求新建项目的污水必须达标排放,而且要求多年积累的超标准排放的污水也必须在短时间内达标排放,这从污水处理的数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外,由于我国水资源匮乏,不少地方要求污水处理必须达到回用标准,实现污水处理资源化,这就从污水处理的质量上提出更高要求。

1.5.2 工程内容(1)根据水量水质条件和设计资料,设计二级污水处理厂一座。

建议该污水处理厂生物处理工艺采用氧化沟技术,处理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标准(B)排放要求。

(2)完成一套完整的设计应包括:污水水量的计算;设计方案对比论证;污水、污泥处理工艺流程确定;污水、污泥处理单元构筑物的详细设计计算,并配相应的图;厂区总平面布置说明;污水厂环境保护方案;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技术经济初步分析等。

(3)完成初步设计图纸5张: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布置图;污水处理厂管线布置图;污水、污泥处理系统高程布置图;施工设计图纸2张以上(以氧化沟为主体)。

2 污水处理厂设计2.1 污水处理厂规模和处理程度的确定2.1.1 污水处理厂规模(1)该城市位于我国江苏省,污水处理厂服务面积内城市规划人口为20万。

(2)该污水厂接纳的工业废水平均日流量为20000m3。

(3)该污水厂接纳的生活污水量平均日流量为20000m3。

(4)城市污水日处理量为20000m3。

2.1.2 设计进出水水质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规定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GB3838地表水Ⅲ类功能水域(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GB3097海水二类功能水域和湖、库等封闭或半封闭水域时,执行一级标准,本设计确定出水达到一级B标准。

出水水质及去除率,具体标准见下表。

表2-1 污水进水水质及去除率序号基本控制项目一级标准(B)进水水质去除率1 COD 60 394.74 84.8%2 BOD 20 263.16 93.03%3 TSS 20 180.6 88.93%4 T-N 20 52.63 62%5 氨氮8 38.42 79.18%6 T-P 1 4.82 79.25%7 pH 6~9 7~82.2 污水处理厂方案的确定污水处理,就是采用一定的处理方法和流程将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质减少或分离出去,或将其转化为无害和稳定的物质,以使污水得到净化达到恢复其原来性状或使用功能的过程。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其作用机理可分为三类,即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

(1)物理处理法:此法系通过物理作用,分离、回收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质,在处理过程中不改变污染物的化学性质。

(2)化学处理法:此法系通过化学反应和传质作用,来分离、回收污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污染物质,或将其转换为无害物质。

(3)生物处理法:此法系通过水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水中呈溶解状态、胶体状态以及某些不溶解的有机甚至无机污染物质,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

此法也称生化法,即生物化学处理法。

一般认为,污水的可生化指标(BOD/COD)大于0.3时才适于用生化处理法。

该污水处理厂正是使用的生物处理法。

2.2.1 确定污水处理方案的原则(1)采用生物处理法,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2)污水厂的处理构筑物要求占地面积小,投资少,且便于科学管理;安全可靠,保证一定的出水水质;(3)污泥处理要求为:减少有机物,使污泥稳定化;减少污泥体积,降低污泥后续处置费用;减少污泥中有毒物质;利用污泥中有用物质,化害为利;应选用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故应避免磷的二次污染;(4)应该采用成熟可靠的工艺流程和处理构筑物。

最佳的处理方案要体现以下优点:(1)出水水质稳定﹑可靠﹑卫生安全;(2)抗水质﹑水量变化能力强;(3)污泥处理与处置简单;(4)建设费和维护管理费低;(5)维护管理简单方便;(6)必要时可与深度处理工艺进行组合。

2.2.2 污水处理方案的比选按《城市污水处理和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要求推荐,在对氮、磷污染物有控制要求的地区,日处理能力在10万立方米以上的污水处理设施,一般选用A/O法、A/A/O法等技术。

也可审慎选用其他的同效技术。

日处理能力在10万立方米以下的污水处理设施,除采用A/O 法、A/A/O法外,也可选用具有除磷脱氮效果的氧化沟法、SBR法、水解好氧法和生物滤池法等。

必要时也可选用物化方法强化除磷效果。

在上述各种除磷脱氮工艺中,对中小污水厂来讲,比较有发展前途的工艺是SBR工艺、氧化沟工艺。

因为这两种工艺一般都不设初沉地,SBR工艺和合建式氧化沟工艺也不需要二沉池、污泥回流设施,因此,水、泥处理流程大为简化,可以达到占地少、能耗低、投资省。

运行管理方便的目的,符合当前污水处理工艺合建、简化发展的总趋势。

采用延时曝气的SBR工艺和氧化沟工艺产生的剩余污泥已经基本达到好氧稳定,剩余污泥经过浓缩脱水后就可以直接应用于农田、填埋或者焚烧,不需要搞污泥消化,因此建设、运转的费用大为减少,这一点对中小城镇污水厂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表2-2 氧化沟法与SBR法比较综上所述,任何一种方法,都能达到降磷脱氮的效果,且出水水质良好,但相对而言,SBR法一次性投资较少,占地面积较大,且后期运行费用高于氧化沟,氧化沟虽然一次性投资较大,但占地面积也不少,耗电量低,运行费用较低和运行管理各个方面都优于其他处理方法。

因此,采用氧化沟为本设计的工艺方案。

2.2.2.1氧化沟的种类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氧化沟类型包括:帕斯维尔(Pasveer)氧化沟、卡鲁塞尔(Carrousel)氧化沟、奥贝尔(Orbal)氧化沟、T型氧化沟(三沟式氧化沟)、DE型氧化沟和一体化氧化沟。

这些氧化沟由于在结构和运行上存在差异,因此各具特点。

在污水脱氮除磷的工艺设计中必须具备厌氧、缺氧、好氧3个基本条件,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所需的处理构筑物多、污泥回流量大,从而造成投资大、能耗多、运行管理复杂。

而卡鲁塞尔氧化沟将厌氧、缺氧、好氧过程集中在一个池内完成,各部分用隔墙分开自成体系,但彼此又有联系。

该工艺充分利用污水在氧化沟内循环流动的特性,把好氧区和缺氧区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无动力回流,节省了去除硝酸盐及氮所需混合液回流的能量消耗。

Carrousel氧化沟由于具有良好的出磷脱氮能力、抗冲击负荷能力和运行管理方便等优点,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所以这里我们也将选择卡鲁塞尔氧化沟作为生物处理工艺。

Orbal氧化沟,即“0、1、2”工艺,由内到外分别形成厌氧、缺氧、和好氧三个区域,采用转碟曝气。

由于从内沟(好氧区)到中沟(缺氧区)之间没有回流设施,所以总的脱氮效率较差。

在厌氧区采用表面搅拌设备,不可避免的带入相当数量的溶解氧,使得除磷效率较差。

三沟式氧化沟属于交替运行式氧化沟,由丹麦Kruger公司创建。

由三条同容积的沟槽串联组成,两侧的池子交替作为曝气池和沉淀池,中间的池子一直作为曝气池。

原污水交替地进入两侧的池子,处理出水则相应地从作为沉淀池的池中流出,这样提高了曝气转刷的利用率(达59%左右),另外也有利于生物脱氮。

三沟式氧化沟流程简洁,具有生物脱氮功能,由于无专门的厌氧区,因此,生物除磷效果差,而且由于交替运行,总的容积利用率低,约为55%,设备总数量多,利用率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