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资料

合集下载

操作系统安全实验1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安全实验1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安全实验1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操作系统安全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深入了解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掌握一些常见的操作系统安全配置和防护方法,提高对操作系统安全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10 和Linux(Ubuntu 2004),实验设备为个人计算机。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Windows 10 操作系统安全配置1、账户管理创建新用户账户,并设置不同的权限级别,如管理员、标准用户等。

更改账户密码策略,包括密码长度、复杂性要求、密码有效期等。

启用账户锁定策略,设置锁定阈值和锁定时间,以防止暴力破解密码。

2、防火墙配置打开 Windows 防火墙,并设置入站和出站规则。

允许或阻止特定的应用程序通过防火墙进行网络通信。

3、系统更新与补丁管理检查系统更新,安装最新的 Windows 安全补丁和功能更新。

配置自动更新选项,确保系统能够及时获取并安装更新。

4、恶意软件防护安装并启用 Windows Defender 防病毒软件。

进行全盘扫描,检测和清除可能存在的恶意软件。

(二)Linux(Ubuntu 2004)操作系统安全配置1、用户和组管理创建新用户和组,并设置相应的权限和归属。

修改用户密码策略,如密码强度要求等。

2、文件系统权限管理了解文件和目录的权限设置,如读、写、执行权限。

设置特定文件和目录的权限,限制普通用户的访问。

3、 SSH 服务安全配置安装和配置 SSH 服务。

更改 SSH 服务的默认端口号,增强安全性。

禁止 root 用户通过 SSH 登录。

4、防火墙配置(UFW)启用 UFW 防火墙。

添加允许或拒绝的规则,控制网络访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Windows 10 操作系统1、账户管理成功创建了具有不同权限的用户账户,并能够根据需求灵活调整权限设置。

严格的密码策略有效地增加了密码的安全性,减少了被破解的风险。

账户锁定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阻止暴力破解攻击。

windows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windows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windows操作系统实验报告Windows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引言: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操作系统是一种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软件。

它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基本的软件之一,负责协调和管理计算机的各种活动。

Windows操作系统是由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广泛使用的操作系统,它具有用户友好的界面和丰富的功能。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安装过程和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一、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1. 多任务处理:Windows操作系统能够同时运行多个程序,使得用户可以在同一时间内进行多个任务。

这种特征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的效率和使用便捷性。

2. 图形用户界面:Windows操作系统采用了直观的图形用户界面,使得用户可以通过鼠标和键盘进行操作。

用户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拖拽文件等方式来执行各种任务,这种界面设计大大降低了用户的学习成本。

3. 文件管理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文件管理系统,用户可以创建、复制、移动和删除文件和文件夹。

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搜索功能快速找到需要的文件。

4. 网络功能:Windows操作系统支持网络连接,用户可以通过网络传输文件、共享资源和访问远程计算机。

这种功能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进行远程办公和文件共享。

二、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过程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过程相对简单,以下是一般的安装步骤:1. 准备安装介质:首先,需要准备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光盘或USB安装盘。

确保安装介质是正版和可靠的。

2. BIOS设置:进入计算机的BIOS设置界面,将启动顺序设置为从光盘或USB 设备启动。

保存设置并重启计算机。

3. 安装过程:计算机重新启动后,按照屏幕上的提示选择语言、时区和键盘布局等选项。

然后,选择安装类型和磁盘分区方式。

最后,等待安装过程完成。

4. 配置系统:安装完成后,系统会要求设置用户名和密码等信息。

此外,还可以选择安装必要的驱动程序和常用软件。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功能,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增强对操作系统概念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环境1、操作系统:Windows 10 专业版2、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 20193、编程语言:C++三、实验内容1、进程管理实验创建多个进程,并观察它们的执行顺序和资源占用情况。

使用进程控制块(PCB)来跟踪进程的状态变化,如就绪、运行、阻塞等。

2、内存管理实验模拟内存分配和回收算法,如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和最坏适应算法。

观察不同算法在内存利用率和分配效率方面的表现。

3、文件系统实验创建、读取、写入和删除文件,了解文件的操作流程。

研究文件的存储结构和目录管理方式。

4、线程同步与互斥实验使用互斥锁和信号量来实现线程之间的同步和互斥操作。

观察在多线程环境下资源竞争和同步的效果。

四、实验步骤1、进程管理实验步骤编写 C++程序,使用系统调用创建多个进程。

在每个进程中输出进程的标识符和当前执行时间。

通过观察控制台输出,分析进程的执行顺序和资源占用情况。

2、内存管理实验步骤实现不同的内存分配算法,并在程序中模拟内存请求和释放的过程。

记录每次内存分配和回收的结果,计算内存利用率和分配时间。

3、文件系统实验步骤使用文件操作函数创建文件,并写入一些数据。

读取文件中的数据,并将其输出到控制台。

删除文件,观察文件系统的变化。

4、线程同步与互斥实验步骤创建多个线程,共享一些公共资源。

在访问公共资源的代码段前使用互斥锁或信号量进行同步控制。

观察线程的执行结果,确保资源的正确访问和修改。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进程管理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显示,进程的执行顺序是不确定的,取决于操作系统的调度策略和进程的优先级。

资源占用情况也因进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些进程可能占用较多的 CPU 时间和内存,而另一些则相对较少。

2、内存管理实验结果与分析首次适应算法在分配速度上较快,但容易产生内存碎片。

计算机操作系统上机实验报告

计算机操作系统上机实验报告

计算机操作系统(cāo zuò xì tǒnɡ)上机实验报告
云南师范大学信息(xìnxī)学院
实验报告
学号:134100010姓名:姜兴玲班级:计科13A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实验名称:存储管理
实验性质:①综合性实验②设计性实验③验证性实验试验时间:2015年5月5日试验地点:睿智4栋212
本试验所用的设备:计算机一台
实验目的
了解计算机的存储并学会管理。

实验内容及过程:
1.右键单击工具栏,打开任务管理器查看性能来了解CPU
使用和页面文件使用。

2、单击开始设置控制面板系统
单击高级然后选择性能的设置来设置系统、管理系统
3、性能和维护打开控制面板切换到分类视图,选择性能和维护来进行操作。

小结:
通过对控制面板的熟悉我们能更好的了解计算机并且能对存储管理更好的了解和学习!
任课教师评语
教师签字: 年月日
注:每学期至少一次设计性实验。

每学期结束请任课教师按时按量统一(tǒngyī)交到教学秘书处
内容总结
(1)计算机操作系统上机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全(五个)

操作系统实验全(五个)

操作系统试验指导—. 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操作系统在整个计算机系统软件中占有中心地位。

其作用是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统一的调度和管理,提供各种强有力的系统服务,为用户创造既灵活又方便的使用环境。

本课程是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和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及实施技术,具有分析操作系统和设计、实现、开发实际操作系统的能力。

二. 实验的意义和目的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操作系统质量对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用户对计算机的使用有重大的影响。

一个优良的操作系统能极大地扩充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充分发挥系统中各种设备的使用效率,提高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由于操作系统涉及计算机系统中各种软硬件资源的管理,内容比较繁琐,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要学好这门课程,必须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培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系统程序设计能力,是操作系统课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操作系统上机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编制清晰、合理、可读性好的系统程序的能力,加深对操作系统课程的理解。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功能,具有分析实际操作系统、设计、构造和开发现代操作系统的基本能力。

三.实验运行环境及上机前的准备实验运行环境: C语言编程环境上机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按实验指导书要求事先编好程序;●准备好需要输入的中间数据;●估计可能出现的问题;●预计可能得到的运行结果。

四. 实验内容及安排实验内容包括进程调度、银行家算法、页式地址重定位模拟,LRU算法模拟和先来先服务算法五个实验。

每个实验介绍了实习的目的要求、内容和方法。

实验一、进程调度试验[目的要求]用高级语言编写和调试一个进程调度程序,以加深对进程的概念及进程调度算法的理解.[准备知识]一、基本概念1、进程的概念;2、进程的状态和进程控制块;3、进程调度算法;二、进程调度1、进程的状态2、进程的结构——PCB进程都是由一系列操作(动作)所组成,通过这些操作来完成其任务。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四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四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四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四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践,让学生熟悉并理解操作系统中进程调度和死锁的相关概念、算法和解决方法。

二、实验要求1.学习理解进程调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算法,包括先来先服务(FCFS)、短作业优先(SJF)、高响应比优先(HRRN)以及时间片轮转等算法。

2.掌握进程调度算法的实现原理和代码实现方法。

3.学习理解死锁的概念、产生原因以及解决方法,包括资源分配图法、银行家算法等。

4.掌握死锁相关算法的实现原理和代码实现方法。

5.进行相关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和分析。

三、实验步骤1.进程调度实验1.1 实验环境配置在操作系统中配置相关环境,创建进程调度实验所需的实验环境,包括进程控制块(PCB)、进程队列、进程状态等。

1.2 先来先服务(FCFS)算法实现阐述先来先服务算法的实现原理,包括就绪队列、完成队列的管理和进程状态的切换。

1.3 短作业优先(SJF)算法实现阐述短作业优先算法的实现原理,包括作业调度表、就绪队列、完成队列的管理和进程状态的切换。

1.4 高响应比优先(HRRN)算法实现阐述高响应比优先算法的实现原理,包括计算响应比、优先级比较和进程状态的切换。

1.5 时间片轮转算法实现阐述时间片轮转算法的实现原理,包括设置时间片长度、就绪队列的管理和进程状态的切换。

1.6 实验结果分析运行各种进程调度算法,并记录实验结果,分析每种算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2.死锁实验2.1 死锁概念和产生原因阐述死锁的概念、产生原因,包括资源竞争、进程互斥、不可抢占和循环等。

2.2 资源分配图法实现阐述资源分配图法解决死锁的实现原理,包括资源分配图的构建和死锁检测算法的应用。

2.3 银行家算法实现阐述银行家算法解决死锁的实现原理,包括安全序列的判断和资源分配的策略。

2.4 实验结果分析运行资源分配图法和银行家算法,记录实验结果,分析算法的效果和应用场景。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经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和分析:1.进程调度实验结果分析在不同的进程调度算法下,记录了各个进程在不同时刻的执行情况、等待时间和周转时间等指标。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指导linux版王红玲源码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指导linux版王红玲源码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指导linux版王红玲源码操作系统实验是计算机科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通过实验可以增加学生对操作系统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本文以Linux版王红祥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为例,介绍实验的内容和相关源码。

一、实验内容王红祥操作系统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操作系统的引导过程:通过编写汇编代码,实现在x86计算机上加载操作系统,并将CPU从实模式切换到保护模式。

2. 中断处理:实现Timer和UART中断的处理函数,并学习如何编写中断处理程序。

3.多进程管理:实现进程的创建、调度和切换,并学习如何用进程间通信的方式实现进程间的数据交换。

4.内存管理:实现内存的分配和回收,通过设计页表实现虚拟地址转换到物理地址。

5.文件系统:基于FAT12文件系统,实现文件的读取和写入功能,包括创建、删除和修改文件。

二、源码分析以下是王红祥操作系统实验中的一个源码例子,用于实现中断处理:```cvoid irq_handler(int irq)if (irq == TIMER_IRQ)} else if (irq == UART_IRQ)uart_handle(;}/*处理定时器中断的逻辑*/void uart_handle/*处理串口中断的逻辑*/int main/*设置中断处理函数*/set_irq_handler(IRQ0, irq_handler); set_irq_handler(IRQ1, irq_handler); /*启用中断*/enable_irq(IRQ0);enable_irq(IRQ1);/*主循环*/while (1)/*在这里执行其他的操作*/}return 0;```在main函数中,首先通过set_irq_handler函数设置了中断处理函数。

然后,通过enable_irq函数启用了IRQ0和IRQ1中断。

最后,采用死循环结构确保操作系统对中断的及时处理。

以上源码是王红祥操作系统实验中的一部分,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源码,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的原理和实现。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1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1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实验序号:01 实验项目名称:操作系统环境学号1107xxx 姓名xxx 专业、班级软件工程1103 实验地点计—502 指导教师徐冬时间2013.9.23 实验目的1) 了解和学习Windows系统管理工具及其使用;2) 熟悉Windows系统工具的内容和应用;由此,进一步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的应用环境。

工具/准备工作在开始本实验之前,请回顾教科书的相关内容。

需要准备一台运行Windows 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实验内容与步骤1. 计算机管理2. 事件查看器3. 性能监视4. 服务5. 数据库 (ODBC)为了帮助用户管理和监视系统,Windows提供了多种系统管理工具,其中最主要的有计算机管理、事件查看器和性能监视等。

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虚拟机的操作系统计算环境管理步骤1:登录进入Windows。

步骤2:在“开始”菜单中单击“设置”-“控制面板”命令,双击“管理工具”图标。

在本地计算机“管理工具”组中,有哪些系统管理工具,基本功能是什么:1) Internet 信息服务;管理IIS,Internet 和Intranet站点的WEB服务器。

2) Server Extensions 管理器;Server Extensions管理器。

3)计算机管理;管理磁盘以及使用其他系统工具来管理本地或远程的计算机。

4)性能;显示系统性能图表以及配置数据日志和警报。

5)本地安全策略;查看和修改本地安全策略,如用户权限和审核策略。

6)事件查看器;显示来自于Windows和其他程序的监视与排错消息。

7)组件服务;配置和管理COM+应用程序。

1. 计算机管理使用“计算机管理”可通过一个合并的桌面工具来管理本地或远程计算机,它将几个Windows管理实用程序合并到一个控制台目录树中,使管理员可以轻松地访问特定计算机的管理属性和工具。

步骤3:在“管理工具”窗口中,双击“计算机管理”图标。

“计算机管理”使用的窗口与“Windows资源管理器”相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及要求
①了解什么是信号。

②熟悉LINUX系统中进程之间软中断通信的基本原理。

2.实验环境
VMware Workstation 12 Player
3.实验内容
①编写一段程序,使用系统调用fork( )创建两个子进程,再用系统调用signal( )让父进程捕捉键盘上来的中断信号(即按ctrl+c 键),当捕捉到中断信号后,父进程用系统调用kill( )向两个子进程发出信号,子进程捕捉到信号后,分别输出下列信息后终止:Child process 1 is killed by parent!
Child process 2 is killed by parent!
父进程等待两个子进程终止后,输出以下信息后终止:
Parent process is killed!
②程序实例
#include<stdio.h>
#include<signal.h>
#include<unistd.h>
int wait_mark;
void waiting();
void stop();
void main()
{
int p1,p2;
signal(SIGINT,stop); //signal()初始位置while((p1=fork())==-1);
if(p1>0)
{ signal(SIGINT,stop);
while((p2=fork())==-1);
if(p2>0)
{
signal(SIGINT,stop);
wait_mark=1;
waiting();
kill(p1,10);
kill(p2,12);
wait();
wait();
printf("parent process is killed!\n");
exit(0);
}
else
{
wait_mark=1;
signal(12,stop);
waiting();
lockf(1,1,0);
printf("child process 1 is killed by parent!\n");
lockf(1,0,0);
exit(0);
}
}
else
{
wait_mark=1;
signal(10,stop);
waiting();
lockf(1,1,0);
printf("child process 2 is killed by parent!\n");
lockf(1,0,0);
exit(0);
}
}
void waiting()
{
while(wait_mark!=0);
}
void stop()
{
wait_mark=0;
}
③程序结果以及分析
分析:程序执行时,首先会先在父程序中创建一个子程序,然后父程序向子程序发送一个信号(kill方法),子进程在接收到父程序发送的信号后,会在控制台打印一句话,这时因为有两个子进程接收到信号,他们都要对控制台操作,这时会发生互斥操作。

lockf(1,1,0);
printf("child process 2 is killed by parent!\n");
lockf(1,0,0);
lockf(1,1,0)和lockf(1,0,0)是分别加锁和解锁操作,再打印后子程
序会退出。

在程序中加入wait()是等待两个程序都结束了父程序在控制台打印输出。

exit(0)的作用是退出子程序。

④修改上面的程序,增加语句signal(SIGINT,SIG_IGN)和语句signal(SIGQUIT,SIG_IGN),再观察程序执行时屏幕上出现的现象,并分析其原因。

⑤示例程序
#include<stdio.h>
#include<signal.h>
#include<unistd.h>
void IntDelete();
void Int1();
void Int2();
int pid1,pid2;
int EndFlag=0;
void main()
{
int exitcode;
signal(SIGINT,SIG_IGN);
signal(SIGQUIT,SIG_IGN);
while((pid1=fork())==-1);
if(pid1==0)
{
signal(SIGUSR1,Int1);
signal(SIGINT,SIG_IGN);
pause();
}else{
while((pid2=fork())==-1);
if(pid2==0)
{
signal(SIGUSR2,Int2);
signal(SIGINT,SIG_IGN);
pause();
}else
{
signal(SIGINT,IntDelete);
waitpid(-1,&exitcode,0);
printf("parent process is killed \n");
}
}
}
void IntDelete()
{
kill(pid1,10);
kill(pid2,12);
EndFlag=1;
}
void Int1()
{
printf("child process 1 is killed by parent !\n");
exit(0);
}
void Int2()
{
printf("child process 2 is killed by parent !\n");
exit(0);
}
⑥程序分析
1.首先在主进程中创建一个子进程1,并将自定义中断信号SIGUSR1注册到函数Int1()上去,子进程1挂起并监听中断信
号,当接收到中断信号子进程1会打印一句话并退出;
2.父进程还会创建一个子进程2,并将自定义中断信号SIGUSR2注册到函数Int2()上去,子进程2挂起并监听中断信号,当接收到中断信号子进程2会打印一句话并退出;
3.父进程将中断信号SIGINT上注册到了IntDelete函数上,当父进程接收到中断后,会向两个子进程发送软中断信号,子进程接收到软中断信号后会执行响应的响应;
以下是截图:
4.实验问题
从执行结果上来看,按照程序执行的顺序是父进程先接收到中断信号那么为什么父进程反而最后打印输出?
这是因为pid_t waitpid(pid_t pid,int * status,int options);
pid=-1 等待任何子进程,相当于wait()。

5.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试验学习了解到进程如何接受中断信号,以及发出软中断信号,以及进程间的等待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