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合集下载

一年级趣味数学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一年级趣味数学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一年级趣味数学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XXX第一课:介绍数学教学目标:1.了解学生。

2.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分成两个队伍。

教学内容:介绍数学。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主要以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为主。

2.讲趣味数学小故事《如果我输了,就做你的夜宵》。

故事讲述了一个数字游戏,通过这个游戏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的重要性。

第二课:趣味故事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数的兴趣。

2.认识1到10的数字。

3.了解数字在人们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教学内容:故事《棒棒过生日》、数字歌、拍手歌游戏、电话号码排列方式。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通过故事《棒棒过生日》引出数字110.2.通过数字歌、拍手歌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数字的丰富变化和实际意义。

3.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发现过哪些数字,以及这些数字的作用。

第三课:趣味数学猜数游戏教学目标:1.学会“6”和“7”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猜数游戏。

课时安排:1-2课时教学过程:1.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学会“6”和“7”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他现在有5个坚果,还需要再收集5个才够过冬。

他每次可以收集1个或2个坚果,那么他需要收集几次呢?3、引导学生思考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如何用加减法来解决小松鼠过冬的问题。

4、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类似的加减法问题,如:XXX有3个橙子,他又买了2个,现在他一共有几个橙子?5、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练连加连减的运算,如:每个学生都拿到一张卡片,上面写着一个数字,然后学生们要按照卡片上的数字进行连加或连减操作,最后看谁算得最快最准确。

6、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有一天,小松鼠背着一个大袋子来到森林里,请求松树爷爷赠送他松果。

松树爷爷很慷慨地答应了,让小松鼠摘取自己的松果。

小松鼠兴高采烈地唱歌,摘了很多,直到袋子装满了。

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第一篇【教学内容】小学数学课本第一册第52—54页的例题和第55页上的“做一做〞,练习十三的第1—3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洁的元、角、分间的换算。

2、使学生受到爱惜人民币和留意节省的思想教育。

3、初步培育推理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具、学具预备】各种币值的人民币若干【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买东西要花钱,钱也就是人民币,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向家长请教,也可以查找课外书了解有关人民币的学问,如今我们就来沟通你所了解到的学问。

(学生汇报)(尽情地让学生发挥)同学们了解的学问可真不少,但每个同学了解的学问又是不完全的,今日,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我国人民币的有关学问。

(板书:认识人民币)二、新课师:请先拿出你们带来的人民币,分一分类,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学生操作(可以分成硬币和纸币;也可以分成分币、角币和元币。

根据学生的回答电脑演示,将同一类人民币放在一起。

)1、教学例1,认识“分〞币。

师:请从分币中分别找出1分、2分、5分硬币各一枚,说一说,你是怎样区分它们的。

(学生回答,电脑演示第枚硬币正反面图案。

)指出: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以换钱的方式,使学生了解这几种分币间的关系。

通过电脑动画演示得出结论:1个2分可以换2个1分,1个5分可以换5个1分。

2、教学例2,认识“角〞币。

让学生拿出10分,并说说自己的拿法。

(有的同学拿了10个1分,有的拿了2个5分,有的拿了5个2分。

)说明:10分就是1角,10分既可以换成一枚1角硬币,也可以换成一张1角纸币(电脑演示)。

教师板书:1角=10分角币除了有1角外,还有哪些?你怎样区分2角、5角?5角硬币你认识吗?它与5分硬币有什么不同?(电脑演示各种角币图案。

)指出:“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

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53页例2的填空,了解角币之间的关系,然后请同桌同学相互兑币。

3、教学例3、例4、认识“元〞币让学生拿出10角,同桌比一比,谁的拿法多。

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学生进行数学思维;3.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基础概念,巩固数学基本技能;4.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教学重点1.数学基础概念理解和记忆;2.数学思维发展和运用。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在趣味中学习数学基础概念;2.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一:数学口算1. 活动目的通过口算活动,帮助学生巩固基本的数学算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活动内容1.口算加减法:在黑板上写出一组加减法运算,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口算,并在时间结束后检查答案。

2.口算乘法:同样在黑板上列出乘法题目,让学生进行口算。

但要注意选择难度适应的题目,以避免学生压力过大。

3.快乐口算:教师读出一些数学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口算,根据学生答对的数量给予奖励或表扬。

3. 活动评价通过口算活动,学生可以增强对数学运算的认知和记忆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也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活动二:数学游戏1. 活动目的通过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思维能力。

2. 活动内容1.数学填字游戏:教师可以先准备一些题目,然后通过填字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解答,游戏中题目的难度可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调整。

2.数独游戏:可以使用数独游戏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在游戏中享受到数学的乐趣。

3. 活动评价数学游戏可以辅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同时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教学活动三:数学智力拓展1. 活动目的通过数学智力拓展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2. 活动内容1.数学智力问答: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问题的难度适应学生的能力,不要过于简单或困难。

2.数学绕口令:通过卡片和图片的形式,以绕口令的方式来教授数学概念和知识,让学生在玩耍中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一年级小学趣味数学教学设计5篇

一年级小学趣味数学教学设计5篇

一年级小学趣味数学教学设计5篇小学趣味数学教学能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每一个学生真正走进数学,感受数学,喜欢数学,在数学中得到快乐,加强我校数学文化建设。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小学趣味数学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年级小学趣味数学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数学趣味题一教学目标:1、通过解题,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是具有趣味性的。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出示趣味题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有趣的问题,希望大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1、小卫到文具店买文具,他买毛笔用去了所带钱的一半,买铅笔用去了剩下钱的一半,最后用去剩下的8分,问小卫原有( )钱?2、苹苹做加法,把一个加数22错写成12,算出结果是48,问正确结果是( )。

3、小明做减法,把减数30写成20,这样他算出的得数比正确得数多( ),如果小明算出的结果是10,正确结果是( )。

4、同学们种树,要把9棵树分3行种,每一行都是4棵,你能想出几种办法来用△表示。

5、把一段布5米,一次剪下1米,全部剪下要( )次。

6、李小松有10本本子,送给小刚2本后,两人本子数同样多,小刚原来有( )本本子。

二、小组讨论三、指名讲解四、评价1、同学互评2、老师点评五、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一年级小学趣味数学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数学趣味题二教学目标:1、通过解题,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是具有趣味性的。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过程:二、出示趣味题1、小明在小红左边5米,小冬在小红左边8米,问小明和小冬之间有( )米。

2、河中有几只鸭子在游泳。

游在最前面的一只鸭子后面有2只鸭子,游在最后面的一只鸭子的前面也有2只鸭子,游在中间的一只鸭子的前面和后面各有一只鸭子,河中共有( )只鸭子在游泳。

3、一支铅笔二个头,二支半铅笔( )个头。

4、走上一层楼梯要走10级,从一楼走到四楼要走( )级楼梯。

5、解放军叔叔做了一个靶子,靶子分6格,小王射了几枪,每次都打中了,总分为100分,问小王打了( )枪?打中了哪几格?( )二、分析教师带领全班,整体分析。

2024年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完整版

2024年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完整版

2024年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认识数字6和7,掌握6和7的数数、写法和加减法运算;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字6和7的认知,能熟练地进行数数、写法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等综合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字6和7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重点:数字6和7的认知、数数、写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PPT、实物(如水果、玩具等)。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幅水果店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哪些水果?它们各有多少个?”2. 认识数字6和7(10分钟)(1)引导学生数一数水果的数量,引出数字6和7。

(2)教学生认识数字6和7的写法,并进行示范。

3. 数字6和7的加减法运算(10分钟)(1)通过水果数量变化,引导学生学习6和7的加减法运算。

(2)讲解运算规律,进行例题讲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① 6+2= ② 73= ③ 4+3= ④ 62=⑤ 5+4= ⑥ 7+0= ⑦ 3+4= ⑧ 6+1=5.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道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解题过程,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小组讨论与合作(1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数字6和7的认知、数数、写法。

2. 数字6和7的加减法运算规律。

3. 例题及解题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练习本上的题目。

(2)找一找生活中可以用数字6和7表示的事物,并与同学分享。

2. 答案:(1)①8 ②4 ③7 ④4 ⑤9 ⑥7 ⑦7 ⑧7(2)答案不唯一,只要合理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NO:1 数一数教学目标: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气氛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合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物愉快,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感情,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拿出一封一份礼物————金龟子的信,让学生随着漂亮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听信: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在学校里,你们将会在老师的带着下,学到许许多多有用的知识,学会许多的本事,会面为一个对社会有着庞大奉献的人,你们愉快吗?趣味数学书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充满了奇异,学好数学非常有用,它可以援助你解决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难,你们想学习数学吗?那么,从现在开始,你们的数学老师将会把你们带进数学的王国里,让你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到那时,你们肯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生的,你们有信心吗?认真观察,小组商量,了解数数情况;用实物投影仪出示书中画面。

1、这是什么地方?你认为它漂亮吗?2、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图上的物体分别有多少?〔先小组商量,相互说,教师深刻到小组里了解情况,并且在个别组里探讨数数规律,然后再请小朋友说〕3、评价:你认为你们组有什么优点,别的组呢?二、操作感知,及时加强1、数周围的实物〔可带着学生走出教室,数一数学校里的事物各有多少〕2、数字卡片3、按方位数数4、放开性练习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验一验手里最多能拿几根粉笔?盘子里最多能放几个苹果?笔筒里最多能放几支笔?NO:2 比一比教学目标:1、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体会到长和短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拟的意识。

在比拟的过程中,差异比拟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异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拟。

2024年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完整版

2024年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完整版

2024年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材第二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认识数字4和5,理解数量关系,进行简单的数数活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字4和5的书写,理解其含义,并能准确进行数数。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等方式,理解数量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字4和5的书写,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重点:数字4和5的认识,简单数数活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PPT、磁性小白板。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数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磁性小白板,展示4个苹果和5个香蕉,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讲解数字4和5的书写方法,引导学生模仿书写。

3.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数字卡片,让学生进行分组练习,互相检查书写是否规范。

4. 理解数量关系(10分钟)利用磁性小白板,展示不同数量的物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理解数量关系。

5. 简单数数活动(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数数游戏,巩固数字4和5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数字4和5的书写示例2. 数量关系示例3. 数数活动示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在田字格本上书写数字4和5,各写一行。

(2)观察家里的物品,选择一个数量为4或5的物品,画在纸上,并标明数字。

2. 答案:(1)见学生书写成果。

(2)见学生绘画成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数字4和5的认识,理解了数量关系。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字4和5,加深对数字的理解。

(2)组织家长参与,让学生在家中进行数数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数字4和5的书写,理解数量关系。

一年级趣味数学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一年级趣味数学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2. 通过趣味数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数字的认识:1-102. 简单的加减法运算3. 有趣的数学故事和数学游戏4. 培养学生的计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三、教学方法1. 采用趣味性强的教学手段,如故事、游戏、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数学。

3.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找到自信。

4.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游戏,如数数游戏、接龙游戏等,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2. 教学新课:通过讲解有趣的数学故事,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如学习数字1-10,可以通过讲解《小兔子种菜》的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认识数字。

3. 课堂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相应的数学练习。

如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可以给学生分享一些有趣的数学知识,如数学谜语、数学趣闻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发言等。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课堂观察和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六、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制作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有趣的数学故事、图片、动画等。

2. 教学道具:准备与本节课相关的教学道具,如数字卡片、小奖品等。

3. 数学游戏:设计一些适合一年级学生的数学游戏,如数独、拼图等。

4. 课后作业: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趣味数字
月日周五
一、故事《棒棒过生日》。

以故事内容激起学生对数的兴趣教学生认识1到10让学生学会
点数即一一对应的识数方法。

二、游戏及练习。

1、正确认读10以内的阿拉伯数字指导学生背诵式记数110
2、能从周围生活中发现多种有趣的数字初步了解数字在人们生活
中的实际意义。

3、感受数字的丰富变化体验观察、思考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反映故事内容的图片。

2、5组电话号码及5个不同动物的家。

活动过程
1、故事《棒棒过生日》引出110的数字。

2、说数字歌找数字。

1像铅笔细长条2像鸭子水上漂。

3像耳朵听声音 4
像红旗迎风飘。

5像秤钩来卖菜6像哨子笛笛响。

7像镰刀
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道。

9像勺子来盛菜10像灯笼挂得3、做拍手歌游戏。

你拍一我拍一一只孔雀穿花衣你拍二我拍二两只小鸭上
河沿你拍三我拍三三只大雁飞上天你拍四我拍四四只熊猫吃竹子你拍五我拍五五只小猫抓老鼠你拍六我拍六六只小猴打悠悠你拍七我拍七七朵红花真美丽你拍八我拍八八只青蛙叫呱呱你拍九我拍九九只公鸡齐步走你拍十我拍十十只蜻蜓把蚊吃
4、用打电话的方式引出不同数字的排列方式。

5、说说在哪里发现过数字这些数字有什么作用
6、学生练习。

空间方位练习
月日周五
一、故事《捉迷藏》。

1、通过老师讲述故事引导学生对空间方位的认识。

2、学生观察图片能正确使用表示方位概念的词。

二、游戏及练习。

通过游戏及操作练习让学生感受上、下、里、外的空间方位培养学生的方位知觉及注意力。

活动准备
1、《捉迷藏》故事的图片。

2、“什么变了”贴绒教具。

3、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1、看图讲述。

2、“什么变了”。

先让学生看一看家中物品的位置然后让学生闭上
眼睛教师迅速变换物品位置再让学生睁开眼睛看一看说一说“什
么变了原来在哪里现在在哪里”。

3、游戏《小猫在哪里》。

4、学生操作。

根据老师的指示将玩具图片放在桌子的上面、下面和
旁边等等放完后告诉大家“我把××放在桌子的××。


5、学生练习。

附一天小兔和小猴子、小鸟、小蜗牛、小公鸡和小松鼠一起玩捉
迷藏的游戏。

小兔把眼睛闭上说“朋友们快藏起来吧”于是
小鸟、小猴子赶紧藏在树上小蜗牛藏在树下小松鼠藏在了树洞里
小公鸡藏在了水井的旁边。

小兔问“朋友们藏好了没有”大家说“藏好了你来找吧”小兔睁开眼睛一边找一边说“我的朋友们藏在哪里呀”它在树上找到了小鸟和小猴子在树下找到了小蜗牛在树洞里找到了小松鼠
在水井旁找到了小公鸡。

小兔把朋友们都找到了心里真高兴。

加减法的练习
年月星期五
【设计意图】
面对一年级学生对数学的数字概念有了初步的知识经验和理解
范围为了让学生对加减法式子中的每一个数字的理解为了让学生
在将来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探
索数学奥秘。

【活动目的】
1、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你之间
的关系。

2、在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学生能书面练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式子中的填空题。

【活动准备】
教具磁性教具
学具每人一个“小动物卡片”袋两个品种多少不一总
数不越过10每人一盒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课件装好皮球的小篓子让学生说说篓子里有
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

引导学生说出总数然后让学生把水果
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大皮球有4个一部分是小皮球有2 个。

”让学生初步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算式如4
2 6 24 6 64 2 62 4
二、教师出示装好水果的小篓子让学生说说篓子里有什么、
有多少、有什么异同。

学生说出总数然后让学生把水果分类并说
出“一部分是苹果有7个一部分是梨子有3个。

”进一步让学
生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式子。

如7310 37
10 107 3 1037
三、引导学生做“对应口头练习”如
①7 3 10
苹果是7个梨了是3个总共是10个
这是部分数也是部分数这是总数
同理3710 4224 6 引导学生说出哪是部分数哪是总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②10 3 7
水果有10个苹果有3个梨子有7个
这是总数这是部分数也是部分数
同理107 3 64 2 62 4 引导学生说出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四、引导学生说出关键句。


①在加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后其它是部分数在减法式子里
总数在最前其它的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加法总数在最后减法总数在最前。

②部分数与部分数合起来是总数总数去掉减去部分数
四、引导学生说出关键句。


①在加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后其它是部分数在减法式子里
总数在最前其它的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加法总数在最后减法总数在最前。

②部分数与部分数合起来是总数总数去掉减去部分数
剩下的还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要求总数用部分数相加要求部分数用总数减
去另一个部分数。

五、学生玩卡片。

学生取出卡片倒出小动物卡片说说有些
什么总数有多少进行分类并做好记录。

把自己分类记录的结果
说给同伴听。

六、学生玩橡皮泥。

规则是每人做2种物品多少不限。

10分钟
后让学生说出捏了多少物品一部分是什么有多少另一部分又
是什么又是多少。

做记录并说说记录下来的哪是总数哪是部分
数。

七、学生认识括号“”书面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4 57 2 5 610
7 3 28 5 1 3 6
八、教师总结检查学生练习结果。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课我试了三次不断反思自己在与学生活动时出
现哪些纰漏并逐步加以改善。

第一次试教活动效果不是很好我发现学生对“总数”好理
解对“部分数”就有点难度学生始终不能把“部分物体”与“部
分数”联系起来。


第二次试教我改变了指导方法让学生集体操作活动时个别
指导启发学生说出自己记录中的总数在哪里是几部分数在哪里
又是几和几在这次活动中又发现有一部分学生离开实物又找不到
“总数”和“部分数”。

因此我在上一次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微调让
学生把直观的学具和抽象的理论结合起来这样以后活动效果很不
错。

第三次试教效果显著。

总结三次的数学教育活动得到的启示是
①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找到新的切入点。

②寻找数学中规律以点代面一通百通。

③与其他活动一样以游戏为主化抽象为具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