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设计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规范

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规范

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规范智能化系统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正日益广泛,为了保证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质量,提高建筑的智能化水平,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设计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系统整合、安全性、可靠性、节能性等方面,探讨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规范。

一、系统整合建筑智能化系统涉及到多个子系统的整合,如安防系统、照明系统、空调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等。

为了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和信息交互的有效性,需要建立统一的通信协议和数据标准,以保证各子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

1.1 通信协议建筑智能化系统中常用的通信协议有BACnet、Modbus、LonWorks 等。

在设计中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通信协议,确保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集成。

1.2 数据标准建筑智能化系统需要采集和传输大量的数据信息,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在设计中应遵循统一的数据标准,包括数据格式、数据命名等方面的规定。

二、安全性建筑智能化系统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必须具备一定的安全性,以防止外部攻击和非法操作。

在设计中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安全性规范。

2.1 访问控制建立完善的用户权限管理体系,对不同级别的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和授权,保证只有获得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和操作系统。

2.2 数据加密对于敏感数据的传输和存储,应采用加密技术,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防止数据被非法获取和篡改。

2.3 灾难恢复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中应考虑灾难恢复机制,及时备份系统数据,定期进行数据恢复演练,确保在系统故障或灾难发生时,能够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三、可靠性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中应注重系统的可靠性,以保证系统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可扩展性。

3.1 备份和冗余对于关键设备和关键数据,应设置冗余系统或备用设备,以防设备故障导致系统中断。

同时,定期进行备份和恢复,确保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2 健康监测对系统设备和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测,采集设备运行状态和性能数据,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医院弱电智能化设计项目技术规范书

医院弱电智能化设计项目技术规范书

医院弱电智能化设计项目技术规范书1. 引言1.1 项目目的本技术规范书旨在规范医院弱电智能化设计项目的技术要求,确保医院弱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信息化管理。

1.2 项目背景随着医疗信息化的推进,医院弱电智能化设计已成为现代医院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项目旨在对医院弱电智能化设计进行系统规划和实施,提升医院信息化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2. 技术方案2.1 弱电系统构成弱电系统由以下子系统组成:•电力供应与配电系统•通信与网络系统•安防监控系统•智能化控制与管理系统2.2 弱电系统要求2.2.1 电力供应与配电系统要求 - 保证医院正常用电需求- 采用可靠的供电设备和配电方案 - 配电系统应具备远程监控和自动检测功能2.2.2 通信与网络系统要求 - 支持医院内各种数据通信需求 - 网络设备应具备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能力 - 实现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2.2.3 安防监控系统要求 - 部署视频监控设备,包括摄像头和录像设备 - 实现门禁系统和报警系统的联动 - 提供远程监控和实时事件响应功能2.2.4 智能化控制与管理系统要求 - 实现各子系统的集中控制与监测 - 提供可视化界面,方便管理人员操作与监测 - 支持定时任务和条件触发任务的自动化执行2.3 设备选型及配置2.3.1 电力供应与配电系统设备选型及配置 - 选择主要由国家认证的电力设备厂家供应 - 配电系统应包括主配电室、分配电室和支路配电盘 - 根据医院用电负荷进行合理配置2.3.2 通信与网络系统设备选型及配置 - 选择性能可靠、兼容性强的网络设备 - 配置充足的网络接入点 - 保证网络安全,防止未授权访问和数据泄露2.3.3 安防监控系统设备选型及配置 - 选择高清晰度的摄像头和可靠的录像设备 - 配置合适的门禁系统和报警设备 - 确保视频和事件数据的备份和存储安全可靠2.3.4 智能化控制与管理系统设备选型及配置 - 选择可扩展的控制器和监测设备 - 配置易于操作的可视化控制软件 - 根据医院实际需求进行定制配置3. 技术实施与测试3.1 设备安装与布线3.1.1 电力供应与配电系统设备安装与布线 - 配电设备应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安装,布线应符合电气设计要求 - 电气设备及线缆应标明编号,进行绝缘测试和连接测试3.1.2 通信与网络系统设备安装与布线 - 确保网络设备安全安装,符合设备制造商的要求 - 网络布线应按照设计方案进行,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3.1.3 安防监控系统设备安装与布线 - 摄像头需要按照设计规定的位置进行安装 - 视频和数据线缆布线应坚固可靠,避免信号干扰3.2 系统调试与测试3.2.1 电力供应与配电系统调试与测试 - 对电力设备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 - 对配电系统进行负载测试和故障测试3.2.2 通信与网络系统调试与测试 - 对网络设备进行连接测试和功能测试 - 进行网络带宽测试和传输速率测试3.2.3 安防监控系统调试与测试 - 将摄像头和录像设备进行联调和测试 - 对门禁系统和报警系统进行功能测试3.2.4 智能化控制与管理系统调试与测试 - 对控制器和监测设备进行功能测试和连通性测试 - 对可视化控制软件进行操作测试和性能测试4. 后期维护与管理4.1 系统维护与管理4.1.1 电力供应与配电系统维护与管理 - 定期对电力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正常运行 - 备份配电系统的配置文件和数据4.1.2 通信与网络系统维护与管理 - 定期检查网络设备的性能和连接状态 - 定期更新网络设备的固件和软件4.1.3 安防监控系统维护与管理 - 定期检查摄像头和录像设备的工作状态 - 对录像文件进行定期备份和存储4.1.4 智能化控制与管理系统维护与管理 - 定期检查控制器和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 - 定期更新可视化控制软件和系统配置4.2 故障排除与应急处理4.2.1 故障排除与处理流程 - 建立故障排除和处理流程 - 记录故障和处理过程,形成故障库4.2.2 应急处理与预案 - 制定系统应急处理预案 -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和演练记录5. 总结本技术规范书对医院弱电智能化设计项目进行了详细的技术规范,明确了弱电系统构成、要求、设备选型及配置、技术实施与测试以及后期维护与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建筑物智能化设计规范

建筑物智能化设计规范

建筑物智能化设计规范一、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物的智能化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智能化设计在建筑物的运营、管理、维护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将从智能化设计的角度出发,提供一份全面的建筑物智能化设计规范。

二、智能化设计原则1. 可靠性原则建筑物智能化系统是为了提高建筑物的管理和使用效率,因此可靠性是智能化设计的首要原则。

智能化系统应当具备高可靠性,避免出现故障,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2. 经济性原则建筑物智能化系统应当具备经济性,即在保证系统可靠性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系统的成本,提高系统的性价比。

3. 实用性原则建筑物智能化系统应当具备实用性,即系统应当满足使用者的实际需求,提高建筑物的管理和使用效率。

4. 可扩展性原则建筑物智能化系统应当具备可扩展性,即系统应当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扩展,以满足未来的需求。

三、智能化设计流程1. 确定需求在智能化设计之前,需要确定建筑物智能化系统的需求。

这一步需要与建筑物的使用者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2. 系统设计在确定需求之后,需要进行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应当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进行,包括建筑物的结构、用途、人流量等因素。

系统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实际需求,确定系统的功能和技术方案。

3. 设备选择在系统设计之后,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

设备选择需要考虑设备的品质、价格、性能等因素,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安装调试在设备选择之后,需要进行安装和调试。

安装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的安装规范,确保设备的正确安装。

调试过程中需要对系统进行测试,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5. 培训和维护在安装调试之后,需要对使用者进行培训,使其能够熟练使用智能化系统。

同时需要建立完善的维护体系,确保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四、智能化设计注意事项1. 设计合理性建筑物智能化系统设计需要合理,即系统应当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确保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符合建筑物的实际需求。

2. 设备可靠性建筑物智能化系统的设备需要具备高可靠性,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智能化设计标准

智能化设计标准

智能化设计标准
智能化设计标准是指根据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求,对智能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进行规范和标准化的要求。

智能化设计标准包括硬件、软件和用户界面等各个方面。

在硬件方面,智能化设备的设计要符合工业设计的原则,包括外观设计、尺寸和重量的限制、材料选择等。

同时,智能化设备还需要满足相关的电气安全标准以及可靠性要求。

此外,对于嵌入式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功耗管理、散热措施等。

在软件方面,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应遵循软件工程的原则,包括模块化设计、可复用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等。

同时,智能化系统的设计还需要考虑网络安全、数据隐私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例如,对于人工智能相关的系统,需要考虑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处理方式,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在用户界面方面,智能化产品的设计应注重用户体验,包括界面的布局、操作方式、反馈机制等。

同时,智能化产品还应提供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设计,考虑用户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特点。

此外,智能化产品还需要提供易于使用和操作的功能,以方便用户的操作和管理。

总而言之,智能化设计标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硬件、软件和用户界面等,旨在确保智能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质量和用户体验。

这些标准可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满足用户的需求,使智能化技术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技术规范标准)智能化技术规范书

(技术规范标准)智能化技术规范书

(技术规范标准)智能化技术规范书弱电技术规范所有投标单位需知投标时必须对下面条款进行响应1、本次招标范围内的设备、材料均由承包方按照招标文件和国家有关规定的具体要求进行采购、运输、检验、保管。

所有设备和材料须为原厂产品,须有产品合格证和质量承诺函,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须经具有相应资质且经业主同意的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才能使用。

如中标后在工程实施中发现所用的设备、材料存在不兼容性,则由中标人负责整改,由此产生的一切费用由中标人承担,由此产生的工期延误由中标人承担违约责任。

2、单位投标时,必须提供不少于20公分样线(六类网线、超五类网线、光纤线、视频线、有线电视线、电源线、控制线、音响线、大对数电缆等),并提供各种模块(六类模块、超五类模块)、面板,其它设备提供样品或彩页。

3、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应明确注明主要设备和材料的产地、厂商、品牌、规格等,如未注明,不但评标时分值可能受其影响,而且,一旦中标则由业主指定品牌,价格不予调整。

对于无特别注明的设备和材料,应达到国标以上,为国内外一线知名品牌,并在填报的设备分项报价表中明确注明产地、厂商、品牌、型号等。

4、弱电工程包括一部分甲供设备,包括LED大屏,网络交换设备,Ups电源,硬盘录像机,电视机,IP语音设备。

机房装璜、会议室灯光包在大楼装璜中。

弱电除完成图纸设计的工程内容外,还必须配合完成对机房装璜、视频会议,指挥中心、大会议室、党组会议室、每科办公室的图像切换、上传,网络安装、语音安装、XX派出所视频安装及配合XX 公安甲供设备安装等一系列公安弱电的需求,确保公安业务正常运行。

5、中标后,必须对弱电图纸进行优化,并出具相应的图纸,对每个信息点、设备进行标注。

施工完成后,出具完整的图纸存档。

6、在清单中没有注明和描述的而又是设备正常安装和使用必须的辅材,包含在本次报价中,投标人自行考虑。

7、对主要设备和材料须按招标文件要求提供原厂授权。

一、综合布线系统数据/语音水平子系统1、本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星型结构,水平线缆(光纤、六类线、超五类线)从每一个设备间分配线架(IDF)出发,通过金属桥架达到每一间需安置信息插座的房间外面,再沿KBG管敷设到信息插座所在的连接盒处。

住宅小区智能化设计规范手册

住宅小区智能化设计规范手册

住宅小区智能化设计规范手册一、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住宅小区的智能化设计已成为现代居住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能化系统不仅能够提高小区的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还能提升小区的整体品质和价值。

为了确保住宅小区智能化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特制定本手册。

二、智能化系统的分类及功能(一)安全防范系统1、门禁管理系统通过门禁卡、密码、指纹等方式对小区出入口、单元楼出入口进行管理,限制非授权人员的进入。

2、视频监控系统在小区公共区域、重要通道、停车场等位置安装摄像头,实现实时监控和录像存储,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周界防范系统利用电子围栏、红外对射等设备,对小区周边进行防护,防止非法入侵。

4、访客对讲系统实现访客与住户之间的可视或语音对讲,确认访客身份后允许其进入。

(二)物业管理系统1、车辆管理系统包括车辆出入管理、车位分配、停车收费等功能,提高停车场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2、设备监控系统对小区内的电梯、水泵、供电设备等进行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3、物业管理软件实现物业费收缴、报修处理、投诉管理等功能,提高物业管理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信息通信系统1、宽带网络系统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接入,满足住户的上网需求。

2、有线电视系统提供丰富的电视节目资源。

3、无线通信覆盖系统确保小区内手机信号的良好覆盖。

(四)智能家居系统1、家庭安防系统包括烟雾报警器、燃气报警器、门窗传感器等,保障家庭的安全。

2、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实现灯光的远程控制、场景模式切换等功能,营造舒适的家居环境。

3、智能家电控制系统对空调、电视、热水器等家电进行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三、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原则(一)可靠性系统应具备稳定可靠的运行性能,能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

(二)先进性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确保系统在一定时期内保持领先水平,满足住户不断增长的需求。

(三)实用性系统的功能应符合小区的实际需求,操作简单方便,易于维护和管理。

智能化系统技术规范书(专用部分)

智能化系统技术规范书(专用部分)

⅜中国南方电网CHINASOUTHERNPOWERGRID智能化系统(小水电微电网)技术规范书(专用部分)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23年4月一、工程概述 (1)1.1工程概况 (I)1.2使用条件 (1)二、设备详细技术要求 (2)2.1供货需求及供货范围 (2)2.2标准技术特性参数表 (3)2.3投标人资料提交时间及培训要求 (7)2.4主要元器件来源 (7)2.5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 (8)三、投标方技术偏差 (8)3.1投标方技术偏差 (8)3.2投标方需说明的其他问题 (9)四、设计图纸提交要求 (9)4.1图纸资料提交单位 (9)4.2一次、二次及土建接口要求(适用于扩建工程) (9)4.3设备图纸及资料 (9)五、其他 (10)5.11CC数据文件 (10)一、工程概述11工程概况本技术规范书采购的设备适用的工程概况如下:表1.1工程概况一览表(项目单位填写)1.2使用条件本技术规范书采购的设备适用的外部条件如下:表1.2设备外部条件一览表(项目单位填写)二、设备详细技术要求2.1供货需求及供货范围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具体规格、数量见表2.1:供货范围及设备技术规格一览表。

投标方应如实填写“投标方保证”栏。

投标人应认真逐项填写技术参数表中投标人响应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不允许改动项目单位要求值。

如有差异,请填写投标方技术偏差表。

注:需按照以下类型参数填写方式准确填写:1、针对标准值特性“单一”,项目单位无需填写,投标人必须完全响应,如有偏差逐项填写在“3.1投标方技术偏差”部分;2、针对标准值特性“可选”,项目单位可选定参数,投标人必须完全响应,如有偏差逐项填写在“3.1投标方技术偏差”部分;3、针对标准值特性“投标人响应”,有标准参数值要求,投标方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提供限制要求范围内的响应值,同时需将此部分逐项填写在“3.1投标方技术偏差”部分;4、针对标准值特性“投标人提供",无标准参数值要求,投标方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投标响应值;5、针对标准值特性“扩建”,项目单位根据原项目情况填写,投标方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投标响应值;6、针对标准值特性“特殊”,项目单位提出的所有特殊要求,需附对应审批流程,投标方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投标响应值。

智能化设计标准

智能化设计标准

智能化设计标准智能化设计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智能化系统,对产品、设备或系统进行设计和开发,以提高其性能、功能和智能化水平的过程。

在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智能化设计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因此建立智能化设计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智能化设计标准应当包括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

技术规范是指在智能化设计过程中,对各项技术指标和要求进行详细规定,如硬件设备的性能指标、软件系统的功能要求等。

而质量标准则是对智能化产品或系统的质量进行评判和界定,包括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制定了严格的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才能确保智能化产品或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达到预期的效果。

其次,智能化设计标准还应考虑用户体验和人性化设计。

在智能化产品或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用户的实际需求和使用习惯,注重人机交互的友好性和便利性。

只有通过人性化设计,才能使智能化产品或系统更加贴近用户,更加符合用户的期望,从而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另外,智能化设计标准还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产品或系统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

因此,在制定智能化设计标准时,应考虑产品或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性,注重产品的可维护性和可升级性,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减少资源的浪费,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最后,智能化设计标准还应注重安全性和可靠性。

智能化产品或系统往往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一旦出现安全漏洞或故障,可能会对用户造成严重的损失甚至危害。

因此,在制定智能化设计标准时,应严格要求产品或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安全隐患和故障问题。

综上所述,智能化设计标准是智能化产品或系统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指导,它涵盖了技术规范、质量标准、用户体验、可持续发展、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多个方面。

只有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智能化设计标准,才能推动智能化设计的持续发展,推动智能化产品或系统不断迭代更新,更好地满足社会和用户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技术规范分类:国家标准(GB)机械行业标准(JB)电子行业标准(SJ)化工行业标准(HG)国家专业标准(ZB)轻工行业标准(QB)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船舶行业标准(CB)国家计量标准(JJ)商检行业标准(SN)农业行业标准(NY)通信行业标准(YD)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交通行业标准(JT)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冶金行业标准(YB)纺织行业标准(FZ)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煤炭行业标准(MT)电力行业标准(DL)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建筑材料行业标准(JC)医药行业标准(YY)林业行业标准(LY)建筑工业行业标准(JG)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烟草行业标准(YC)水产行业标准(SC)商业行业标准(SB)汽车行业标准(QC)教育行业标准(JY)水利行业标准(SL)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GY)卫生行业标准(WS)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地方标准(DB)劳动和劳动安全行业标准(LD)粮食行业标准(LS)邮政行业标准(YZ)海洋行业标准(HY)航天工业行业标准(QJ)测绘行业标准(CH)稀土行业标准(XB)新闻出版行业标准(CY)包装行业标准(BB)气象行业标准(QX)档案行业标准(DA)安全行业标准(AQ)物资行业标准(WB)金融行业标准(JR)航空工业行业标准(HB)外经贸行业标准(WM)文化行业标准(WH)民政行业标准(MZ)旅游行业标准(LB)土地管理行业标准(TD)体育行业标准(TY)其他行业标准管理:《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规范》GB 50216-2001《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 50656-2011《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 50328-2001《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2007《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200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建筑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13《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 50502-2009《民用建筑设计术语标准》GB/T 50504-2009《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 50720-2011施工:《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 50870-201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 50194-2014《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钻孔设备安全规范》GB 26545-2011《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 50156-2012《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2《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 50231-2009《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 50319-2013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550-2010《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591-2010《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钻孔设备安全规范》GB 26545-2011总则:《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GJ32/D01-2003《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 50606-2010《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201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检测规程》DB32/T 365-1999《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及验收规范》DB32/T 366-1999《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评估标准》DB32/T 367-1999制图:《总图制图标准》GB/T 50103-2010《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10《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 50105-2001《建筑电气制图标准》GB/T 50786-2012《建筑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 50106-2010《技术制图复制图的折叠方法》GB/T10609.3-2009《技术制图通用术语》GB/T 13361-2012《CAD通用技术规范》GB/T 17304-2009布线:《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T 50312-2007《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 50623-2010《城市通信工程规划规范》GB/T 50853-2013《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T 50605-2010通信:《通信用光电探测器组件测试方法》GB/T 24365-2009《通信用光电探测器组件技术要求》GB/T 24366-2009《数据通信设备通用机械结构机柜和插箱》GB/T 22690-2008《数字程控自动电话交换机技术要求》GB/T15542-1995《程控电话交换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YD5076-2005《程控电话交换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5077-2005电视:《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200-1994《电视广播接收机电子式调谐器基本参数及测量方法》GB/T 8496-2011《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通用规范》GB/T 10239-2011《同轴通信电缆第5部分:CATV用干线和配线电缆分规范》GB/T 17737.5-2013《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GB 13837-2012《数字电视广播业务信息规范》GB/T 28161-2011《有线电视网络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Y5073-2005《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106-1999《有线数字电视广播信道编码与调制规范》GY/T 170-2001《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条件接收接口规范》SJ/T 11377-2007《城市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设计规范》GY 5075-2005《视听、视频和电视系统中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GB/T 15859-1995《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管理中心建设标准》GY/T5074-2005《有线电视系统用分支器和分配器(5-1000MHz)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GY/T 137-1999安防:《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安全防范系统供电技术要求》GB/T 15408-2011《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115-2009《入侵报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4-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5-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6-2007《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198-2011《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 308-2001《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 75-9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 74-2000《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 12663-2001《报警图像信号有线传输装置》GB/T 16677-1996《防盗报警中心控制台》GB/T 16572-1996《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T 368-2001《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B 16796-2009《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GB 20815-2006《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GA/T 669.4-2008《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GA/T 644-2006《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测量规范》GB/T 50525-2010《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GB/T 29315-2012《同轴通信电缆第4部分:漏泄电缆分规范》GB/T 17737.4-2013《城镇建设智能卡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918-2013《收费用电动栏杆》GB/T 24973-2010《煤炭工业矿井监测监控系统装备配置标准》GB 50581-2010《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1997《架空绞线用铝-镁-硅系合金圆线》GB/T 23308-2009《安全防范工程费用预算编制办法》GA/T 70-2004《停车库(场)安全管理系统技术要求》GA/T 761-2008对讲:《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B/T 21741-2008《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GB 31/294-2010《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技术要求》GA/T 678-2007《楼寓对讲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GA/T 72-2013《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JZDQ0800-04《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2009多媒体:《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2006《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T 4959-2011《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635-2010《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T5032-2005《会议电视系统工程验收规范》YD/T5033-2005《会议系统电及音频性能要求》GB/T 15381-1994《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的“RASTI”法》GB/T 14476-1993《音频、视频和视听系统互连的优选配接值》GB/T 14197-2012《视听系统设备互连用连接器的应用》GB/T 15644-95《声系统设备一般术语解释和计算方法》GB 12060-89《声系统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GB/T 14947-94《声学建筑声学和室内声学中新测量方法的应用》GB/T 25079-2010《红外线同声传译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524-2010《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GB/T 50356-2005《调音台基本特性测量方法》GB/T 9003-1988《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YJ25-1986《声学名词术语》GBT 3947-1996《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GB-T 3785-2010《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GBJ76-1984《歌舞厅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与测量方法》WH 0301-93广播:《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526-2010《CD数字音频系统》GB/T 17576-2011《调频广播接收机测量方法》GB/T 6163-2011《广播收音机、广播电视接收机、磁带录音机、声频功率放大器》GB/T 9384-2011《激光唱机通用规范》GB/T 15860-2011《调幅广播收音机测量方法》GB/T 2846-2011《磁带录音机测量方法》GB/T 2018-2011LED屏:《LED模块用直流或交流电子控制装置性能要求》GB/T 24825-2009《LED显示屏通用规范》SJ/T 11141-2012 《LED显示屏测试方法》SJ/T 11281-2003 机房:《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2887-2011《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T 9361-2011《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1993《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462-2008《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GB 6650-1986《通信机房静电防护通则》YD/T754-1995《防静电贴面板通用规范》SJ/T 11236-2001《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SJ/T 10796-2001《防静电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 50944-2013《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 12158-2006《电子工程防静电设计规范》GB 50611-2010《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073-2013照明:《普通照明用非定向自镇流LED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30255-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无极荧光灯安全要求》GB 30422-2013《LED筒灯测试方法》GB/T 29293-2012《LED筒灯性能要求》GB/T 29294-2012《反射型自镇流LED灯性能测试方法》GB/T 29295-2012《反射型自镇流LED灯性能要求》GB/T29296-2012《普通照明用LED模块安全要求》GB 24819-2009《普通照明用LED模块性能要求》GB/T 24823-2009《普通照明用LED模块测试方法》GB/T 24824-2009《普通照明用LED和LED模块术语和定义》GB/T 24826-2009《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GB 50617-2010《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2007《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GB/T 23863-2009防雷:《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 50601-2010装修:《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 18580-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1-2009《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2-2008《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3-2008《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4-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壁纸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5-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中聚氯乙烯卷材地板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6-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地毯、地毯衬垫及地毯胶粘剂有害物质释放限量》GB 18587-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GB 18588-2001《混凝土砌块和砖试验方法》GB/T 4111-2013《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924-2014《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2012《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 50327-200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2001《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1995《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354-2005配电:《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GB 19517-200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规范》GB 50966-201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1-20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2-20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4-201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流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5-201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9-2006《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 50575-2010《小型水电站运行维护技术规范》GB/T 50964-2014《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 50093-2013《多功能电能表特殊要求》GB/T 17215.301-2007《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第21部分静止式有功电能表(1级和2级)》GB/T 17215.3212008《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0484-2013《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039-2002《不间断电源设备(UPS) 第2部分:电磁兼容性(EMC)要求》GB 7260.2-2009《电线电缆用软聚氯乙烯塑料》GB/T 8815-2008暖通:《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 50114-2010《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34-2002《采暖与空调系统水力平衡阀》GB/T 28636-201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应用设计与安装要求》GB/T 27941-2011《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12021.3-2010《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 17167-2006《节能监测技术通则》GB/T 15316-200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10消防:《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6-200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组件兼容性要求》GB 22134-2008《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3-2007《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GB 17945-2010《窗用动力通风器》GB/T 28198-2011《移动式消防排烟机》GB 27901-2011《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51-2010《防火封堵材料》GB 23864-2009等保:《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 17859-1999《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GB/T 22240-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GB/T25058-2010《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GB/T 20269-2006《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GB/T 20270-2006《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B/T 20271-2006《信息安全技术操作系统安全技术要求》GB/T 20272-2006《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技术要求》GB/T 20273-2006《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评估框架》GB/T 20274-2006《信息安全技术入侵检测系统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GB/T 20275-2006《信息安全技术智能卡嵌入式软件安全技术要求》GB/T 20276-2006《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和终端设备隔离部件测试评价》GB/T 20277-2006《信息安全技术网络脆弱性扫描产品技术要求》GB/T 20278-2006《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和终端设备隔离部件安全技术要求》GB/T 20279-2006《信息安全技术网络脆弱性扫描产品测试评价方法》GB/T 20280-2006《信息安全技术防火墙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GB/T 20281-2006《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工程管理要求》GB/T 20282-2006《信息安全技术保护轮廓和安全目标的产生指南》GB/Z 20283-2006《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GB/T 18336-2001《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GB/T 20283-2006《信息安全技术网络交换机安全技术要求》GB/T 21050-2007《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的要求》GB/T 25067-2010《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实用规则》GB/T 22081-2008《信息技术安全技术IT网络安全第2部分:网络安全体系结构》GB/T 25068.2-2012《信息技术安全技术IT网络安全第3部分:使用安全网关的网间通信安全保护》GB/T 25068.3-2010《信息技术安全技术IT网络安全第4部分:远程接入的安全保护》GB/T 25068.4-2010《信息技术安全技术IT网络安全第5部分:使用虚拟专用网的跨网通信安全保护》GB/T 25068.5-2010《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服务安全指南》GB/T 31167-2014《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服务安全能力要求》GB/T 31168-2014《信息安全技术术语》GB/T 25069-2010电力:《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74-2006《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 50061-2010《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3-92《110~500kV架空线路及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3-2005《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220-2005《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 5154-2002《架空送电线路钢管杆设计技术规定》DL/T 5130-2001《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程》DL/T602-199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涉密:我国的保密标准均由国家保密局(WG2)负责制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