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技术在现代物流运输管理中的应用

GPS技术在现代物流运输管理中的应用
GPS技术在现代物流运输管理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e16526811.html,

GPS技术在现代物流运输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郭玉芹

来源:《中国经贸》2016年第03期

【摘要】随着GPS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在现代物流运输管理中也可是逐步推广和应用GPS技术,从而有效提高物流运输管理的效率、降低运行过程中的成本、加强物流运输的安全性。本文将基于GPS技术在现代物流运输管理中的意义,分析和探索GPS技术在现代物流运输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GPS技术;物流运输;管理应用

一、引言

由于我国物流运输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物流运输逐渐被现代物流运输所取代。随着互联网技术和通讯工具的进步,GPS技术在现代物流运输管理管理中得到广泛使用,不仅能够实时地监控各类物流运输信息,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物流运输系统的整体效应,包括合理选择最佳运输路径、优化物流装载量、及时准确运输送达等。因此,要进一步推广和深化GPS技术在物流运输管理中的应用,从而有效提高物流运输企业市场竞争力。

二、GPS技术在现代物流运输管理中的意义

1.提高了物流运输管理效率

GPS技术的应用能够对司机、车辆进行有效管理,物流企业工作人员通过GPS技术提供的实时定位功能可以及时调用合适的车辆进行物流货物的装卸。物流企业调度中心就能对每一辆运输车进行有效监控,降低了车辆闲置、空载的情况出现。

2.降低了物流运输管理成本

由于GPS技术所具有的实时跟踪和准确定位的功能,物流运输司机可以通过数据短信和调度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反馈,减少通讯费用的产生。同时,GPS技术能够为物流运输司机提供最优的行驶路程,从而有效减少了物流运输费用。此外,通过GPS技术,对于虚假报账、偷油卖油的现象也能进行防治,在整体上降低物流运输管理成本。

3.提升了物流运输管理质量

GPS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得物流运输企业根据客户需求将货物及时准确地送到指定地点,而且客户通过网络GPS技术的应用能够实时查询物流到达的位置,推进了物流运输企业的信息化、自动化,大大提升了物流运输管理质量和企业信誉,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

现代物流管理基础教学大纲

现代物流管理基础教学 大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教学大纲 课程:现代物流管理基础适用专业:物流管理 系部:工商管理系 2011 年 8 月 19 日 课程教学大纲审核表

《现代物流管理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30418 学时:52学时 学分:4学分 课程类别:专业课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现代物流管理基础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专业课。对掌握专业物流知识,了解专业物流公司的经营与管理至关重要,也为学 习其他专业课打下了良好基础。 课程的任务:本课程的任务是掌握有关物流的基本概念, 物流系统所涉及的各种要素,物流信息技术及系统和有关供应链管理知识等。 前导课程:商品学 后续课程:采购与供应管理,运输管理实务,仓储与配送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管理,国际贸易,报关与报检实务等 二、教学基本要求 知识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有关物流的基本概念,物流系统的基本要素,发展现状,将来的趋势等。 能力要求:要求学生能有物流的基本概念,达到一定的物流理论水平,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尤其是动手能力。 道德要求: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具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明礼诚信等素质。 三、教学条件 要求学校要有实习实训基地,同时与企业要有合作和来往,经常可以带学生去企业考察和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的差距所在。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一)教学内容 模块一物流管理基本概念 任务一什么是物流、物流管理 任务二什么是物流系统

模块二包装 任务一何谓包装及包装地位 任务二包装材料 任务三常见包装技术 模块三运输 任务一运输的地位 任务二运输方式 任务三运输线路设计 模块四仓储 任务一何谓仓储及仓储地位 任务二仓储作业管理----ABC分类管理法、入库、盘点、出库作业 模块五装卸搬运 任务一装卸搬运概述 任务二装卸搬运合理化 模块六流通加工 任务一流通加工概述 任务二主要的流通加工类型 任务三流通加工合理化 模块七配送 任务一配送概述 任务二配送业务流程 模块八物流信息 任务一物流信息概述 任务二物流信息技术及应用 (二)基本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物流的有关基本概念,物流系统的构成,物流系统各构成要素,供应链物流等。 (三)实验(上机、习题课或讨论课)内容和基本要求 学生在本课程的学习中应在课外进行一定量的阅读、复习和练习, 进一步消化吸收课堂教学内容和掌握分析方法。讨论课中要求学生通过查找有关物流的最新发展动态, 并结合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对新发展做出自己的理解。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现代物流管理概论

现代物流管理概论 第一章物流管理基础知识 物流管理概论 物流管理基本概念 物流科学就是以物的动态流转过程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揭示了物流活动(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认定这些物流活动都是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物流系统的子系统。 物流是社会经济的基础活动 物流与流通 流通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流通活动包括商流和物流 商流:对象所有权转移的活动称为商流 物流:物流是指实物从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这种转移既要通过运输或搬运来

解决空间位置的变化,又要通过存储保管来调节双方在时间节奏方面的差别。 商物分离的概念: 1.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地点,往往不是商品流通的最佳路线的必经之处。 2.如果商品的交易和实物的运动过程路线完全一致,往往会造成实物路线的迂回、倒流、重复等不合理现象,造成资源和运力的浪费。 3.商品一般要经过一定的经营环节来进行业务活动,物流则不需要受经营环节的影响,可以根据商品的种类、数量、交货要求、运输条件等尽量通过最少的环节、以最短得物流路线,按时保质的送到用户手上,以达到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活动。 物流与生产 物流费用在生产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通过物流系统的改善能带来能以预料的效益。 物流状况对生产环境和生产次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物流分类 1.按照作用分类 a.供应物流;

b.生产物流 c.销售物流 d.回收物流 e.废弃物物流 2.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 a.地区物流 b.国内物流 c.国际物流 3.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分类 a.社会物流 b.行业物流 c.企业物流 企业物流结构及其合理化途径 企业物流的垂直结构 管理层、控制层、作业层

现代物流概论

现代物流概论 第一章物流基础知识 物流概论 物流基本概念 物流科学就是以物的动态流转过程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揭示了物流活动(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认定这些物流活动都是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物流系统的子系统。 物流是社会经济的基础活动 物流与流通 流通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流通活动包括商流和物流 商流:对象所有权转移的活动称为商流

物流:物流是指实物从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这种转移既要通过运输或搬运来解决空间位置的变化,又要通过存储保管来调节双方在时间节奏方面的差别。 商物分离的概念: 1.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地点,往往不是商品流通的最佳路线的必经之处。 2.如果商品的交易和实物的运动过程路线完全一致,往往会造成实物路线的迂回、倒流、重复等不合理现象,造成资源和运力的浪费。 3.商品一般要经过一定的经营环节来进行业务活动,物流则不需要受经营环节的影响,可以根据商品的种类、数量、交货要求、运输条件等尽量通过最少的环节、以最短得物流路线,按时保质的送到用户手上,以达到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活动。 物流与生产 物流费用在生产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通过物流系统的改善能带来能以预料的效益。 物流状况对生产环境和生产次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物流分类 1.按照作用分类 a.供应物流; b.生产物流 c.销售物流 d.回收物流 e.废弃物物流 2.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 a.地区物流 b.国内物流 c.国际物流 3.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分类 a.社会物流

b.行业物流 c.企业物流 企业物流结构及其合理化途径 企业物流的垂直结构 管理层、控制层、作业层 企业物流的意义: 1.降低物流费用、减少物流成本 2.缩短生产周期、加快资金周转 3.压缩库存、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 企业物流合理化的途径 1.各种设施再生产空间的合理布置 2.合理控制库存 3.均衡生产 4.合理的配置和利用物流机械 5.健全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的后进性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简介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简介

1、课程名称:物流管理学 课程编号:074501 学分:3 学是:48 先授课程: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 课程内容简介:《物流管理学》是物流管理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该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旨,在基本理论适度、够用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更加符合物流管理的实践要求和高等教育的教学要求。该课程主要包括物流概述、运输管理、物流配送管理、仓储管理、库存管理、流通加工、包装与装卸搬运、企业生产物流管理、企业购销物流管理、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物流管理、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国际物流管理等内容。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要理论与实务并重,注重案例的引用与运用,且将物流管理的思想、及其发展动态及时得以体现,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能力。 2、课程名称:供应链管理 课程编号:074502 学分:3 学时:48 先授课程:管理学经济学物流管理学 课程内容简介:介绍了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及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阐述了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特征及其与传统运作管理模式的差异,对供应链的类型和构建策略、供应链企业合作伙伴的选择方法、供应链资源计划等方面的内容,做了比较深入地分析。从供应链运作管理的角度出发,系统地介绍了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生产计划与控制机制、库存管理、准时制及快速响应等内容,介绍了物流管理的内涵、支持供应链运作的物流管理原理等。最后介绍了供应链的组织与运作管理及绩效评价、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3、课程名称:现代物流基础设施与设备 课程编号:074503 学分:3 学时:48 先授课程:管理学经济学物流管理学商品学概论 课程内容简介:从现代物流作业角度出发,以库房内部物流为核心,介绍现代物流系统常见的起重、运输、搬运、集装单元技术及自动化仓库等现代物流设施与设备。 4、课程内容:配送中心运营管理 课程编号:074504 学分:3 学时:48 先授课程:管理学经济学物流管理学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教材

目录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课程标准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标准1 汽车发动机技术及检修课程标准9 汽车电器与辅助电子系统技术与检修课程标准27 汽车专业英语课程标准57 汽车传动系统技术及检修课程标准64 汽车行驶转向与制动系统技术及检修课程标准80 汽车网络系统检修课程标准90 汽车保养与维护课程标准103 汽车维修企业管理课程标准114 汽车综合故障诊断课程标准129 汽车新技术课程标准142 汽车构造认知实训课程标准153 汽车发动机拆装与检修实训课程标准161 汽车电控实训课程标准169 汽车底盘拆装与检修实训课程标准176 汽车电气系统检修实训课程标准186 汽车保养与维护实训课程标准197 汽车综合故障诊断实训课程标准202 岗前综合技能实训与考证课程标准213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课程标准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代码:汽车机械基础 0712001 总学时数:60 适用专业:汽车运用技术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一门职业能力必修课程。 (二)课程定位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对汽车中各种典型机构、传动装置及通用零部件进行结构、工作原理分析,并具备基本的设计计算与分析、国家标准的使用与执行等工作能力。培养工程意识和职业素养,具有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今后的工作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三)设计思路 在课程的教学设计方面,围绕“职业能力培养”这一主线,结合汽车制造与装配、维修与技术服务企业相关职业岗位群,与企业合作开展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按毕业生需要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所需的汽车机械基础知识、技术应用能力、职业素质进行本课程内容的选取及重构,以此进行本课程的设计。突出对汽车机械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服务后续课程为原则,充分考虑教学内容与《汽车发动机技术检修》等后续专业课程内容的衔接,使课程教学更具针对性与实用性。课程教学注重“实践性、开放性”,实行在专业教室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同时,达到降低教学成本的目的。开展机械创新设计实践教学活动,将理论学习与汽车结构实际案例及应用结合起来,以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互相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二.课程基本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够认识机械识图; 1.能够独立分析零件受力; 3.能够掌握常用机构和机械传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4.能够独立分析轴系零件和液压传动等内容。 (二)职业技能目标 1.绘制及识读简单机构运动简图。 2.学会分析汽车常用机构与传动装置的运动的方法。 3.掌握汽车部分零部件结构及工作原理。 (三)职业素质养成目标 培养学生对汽车专业的学习兴趣和对汽车相关行业前景的向往。 (四)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 保证学生初步具备汽车高级工的素质。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现代物流管理概论

现代物流管理概论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精品资料网() 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 现代物流管理概论 第一章物流管理基础知识 物流管理概论 物流管理基本概念 物流科学就是以物的动态流转过程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揭示了物流活动(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认定这些物流活动都是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物流系统的子系统。 物流是社会经济的基础活动 物流与流通 流通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流通活动包括商流和物流 商流:对象所有权转移的活动称为商流 物流:物流是指实物从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这种转移既要通过运输或搬运来解决空间位置的变化,又要通过存储保管来调节双方在时间节奏方面的差别。 商物分离的概念: 1.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地点,往往不是商品流通的最佳路线的必经之处。 2.如果商品的交易和实物的运动过程路线完全一致,往往会造

成实物路线的迂回、倒流、重复等不合理现象,造成资源和运力的浪费。3.商品一般要经过一定的经营环节来进行业务活动,物流则不需要受经营环节的影响,可以根据商品的种类、数量、交货要求、运输条件等尽量通过最少的环节、以最短得物流路线,按时保质的送到用户手上,以达到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活动。 物流与生产 物流费用在生产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通过物流系统的改善能带来能以预料的效益。 物流状况对生产环境和生产次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物流分类 1.按照作用分类 a.供应物流; b.生产物流 c.销售物流 d.回收物流 e.废弃物物流 2.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 a.地区物流 b.国内物流 c.国际物流 3.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分类 a.社会物流

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复习题

第1章铁路运输<复习思考题) 1. 铁路运输设备包括哪几部分?铁路线路等级怎样划分? 2. 铁路车辆有哪些类型?车辆标记地意义有哪些? 3. 简述铁路货物运输组织过程,铁路货物运输地种类有哪些? 4. 简述铁路货物发送作业过程,结合实际讨论此发送过程是否满足托运人地需要?应如何改进? 5. 铁路运输合同地变更和解除有哪些规定? 6. 铁路货物运到期限有哪些规定?货物实际运到天数如何计算?超过规定运到期限时有哪些规定? 7. 什么是列车编组计划?货物列车编组计划地目地是什么? 8. 在列车编组计划中,货物列车有哪些分类?什么是列车运行图? 9.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地定义?主要影响因素? 10. 车站通过能力地定义? 11. 车站改编能力地含义? 12. 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地途径? 第2章公路运输(复习思考题> 1. 按交通量及其使用任务、性质,公路被分为哪几个等级?高速公路每级服务水平地含义是什么? 2. 公路运输设备包括哪些部分?各部分地功能是什么? 3. 什么是货物?公路货物有哪些分类? 4. 公路货运包括哪些作业过程?每个作业过程应注意哪些事项? 5. 如何正确灵活地选择公路货运车辆及车辆行驶线路?从安全出发,选择线路地基本原则是什么? 6. 拖挂运输有什么特点?它是如何组织运输地? 7. 长途汽车运输有什么特点?如何确定长途汽运地合理使用范围及应采取怎样地运输组织方法? 8. 什么是道路通行能力?按性质,路段通行能力分为哪几种?其间地区别是什么? 第3章水路运输(复习思考题> 1.船舶有哪些分类?各具有什么特点? 2.港口有哪些分类?其系统组成有哪些? 3.港口生产作业分为哪几个部分?水路运输分为哪几部分工作过程? 4.什么是港口装卸工艺?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5.设计港口装卸工艺地目地是什么?装卸工艺设计有哪些原则? 6.简述件货、集装箱码头、干散货等装卸工艺过程. 7.什么是航次?航次包括哪几项作业?有哪几项分类? 8.航线形式地船舶运行组织有什么优点?航线按船舶航行区域、运行状况、航线有效期限及航线港口数可分为哪几类? 9.什么是驳船运输?内河运输中广泛采用驳船运输地显著特点是什么? 10.影响航道通过能力地因素有哪些?航道和船舶地技术性能包括哪些方面? 11.什么是港口通过能力?影响港口通过能力地因素有哪些? 第4章航空运输(复习思考题> 1.飞机有哪几种分类?民用飞机地性能指标有哪些? 2.机场地功能是什么?有哪些分类? 3.航空货物运输生产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航空货物运输地当事人及其责任如何划分?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毕业实习报告范文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 毕 业 实 习 报 姓名:杜宗飞 学号:2011090118 专业:汽车运用技术 班级:汽车运用技术01班 指导教师:赵建明 实习时间:XXXX-X-X—XXXX-X-X 20XX年1月9日

目录 目录 (2) 前言 (3)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3) 1.1实习目的 (3) 1.2实习任务要求 (4)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简介 (4) 2.1实习单位简介 (4) 2.2实习岗位简介(概况) (5) 三、实习内容(过程) (5) 3.1举行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岗位上岗培训。 (5) 3.2适应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岗位工作。 (5) 3.3学习岗位所需的知识。 (6) 四、实习心得体会 (6) 4.1人生角色的转变 (6) 4.2虚心请教,不断学习。 (7) 4.3摆着心态,快乐工作 (7) 五、实习总结 (8) 5.1打好基础是关键 (8) 5.2实习中积累经验 (8) 5.3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 (8) 5.4专业实践阅历远不够丰富。 (8) 本文共计5000字,是一篇各专业通用的毕业实习报告范文,属于作者原创,绝非简单复制粘贴。欢迎同学们下载,助你毕业一臂之力。

前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即将毕业的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在校生而言,为了能更好的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后能够尽快的融入到社会,同时能够为自己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实习是必不可少的阶段。毕业实习能够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我认识到将所学的知识具体应用到工作中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在实习期间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社会,才能被这个社会所接纳,进而生存发展。 刚进入实习单位的时候我有些担心,在大学学习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知识与实习岗位所需的知识有些脱节,但在经历了几天的适应过程之后,我慢慢调整观念,正确认识了实习单位和个人的岗位以及发展方向。我相信只要我们立足于现实,改变和调整看问题的角度,锐意进取,在成才的道路上不断攀登,有朝一日,那些成才的机遇就会纷至沓来,促使我们成为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公认的人才。我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因此,我作为一名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学生,有幸参加了为期近三个月的毕业实习。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经过了大学四年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理论进修,使我们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基础知识有了根本掌握。我们即将离开大学校园,作为大学毕业生,心中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去做好自己专业发展、如何更好的去完成以后工作中每一个任务。本次实习的目的及任务要求: 1.1实习目的 ①为了将自己所学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知识运用在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反过来检验书本上理论的正确性,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汽车运用技术的专业实习,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并且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岗位实习,更广泛的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要,加深对社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标准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汽车运用与维修(0825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主要面向汽车运用与维修等行业企业,培养从事客货汽车使用、维护、修理、检测、维修接待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级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 2.能吃苦耐劳,工作责任感强,工作执行力强; 3.具备较强的获取信息、分析判断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4.具有积极的职业竞争和服务的意识; 5.具有较强的安全文明生产与节能环保的意识。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器、空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汽车机械基础知识; 3.掌握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知识,识读汽车电路图; 4.能够阅读简单的汽车维修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汽车维修技术资料; 5.能够正确、熟练地使用汽车维修常用工具、量具及检测仪器设备; 6.能进行汽车维护作业; 7.能完成汽车发动机、手动变速器总成大修及部件检修; 8.能完成汽车制动系统、悬架转向系统总成及部件检修; 9.能完成汽车车身电器系统、空调系统总成及部件检修; 10.能完成汽车发动机电器及控制系统总成及部件检修; 11.有制定和实施简单维修作业方案的能力,能分析、排除车辆常见的简单故障; 12.能对本人完成的维修作业内容进行维修质量检验和评价;

国内外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概述

国内外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概述物流是什么?我国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的定义是:物流( Logistics )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的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为了更有效的实现物流各个基本功能,需要现代的各种物流技术提供支持。现代物流技术是指在现代物流活动中把商品进行移送和储存,为社会提供无形服务的技术。它可分为硬技术和软技术:硬技术又包含基础设施、机械技术、材料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等;软技术包括规划技术、运用技术、评价技术等。在各个子技术中又还可以分为更具体的仓库技术、装卸技术、包装材料技术等等。目前发展较快的技术有:运输、仓储、搬运、包装、集装单元化、物流信息技术等等。本文将就现代物流技术中比较重要的运输技术、仓储技术和物流信息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运输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运输的概念: 运输是人和物的载运及输送。本书中专指“物” 的载运及输送。它是在不同地域范围间(如两个城市、两个工厂之间,或一个大企业内相距较远的两车间之间),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的活动,对“物” 进行空间位移。和搬运的区别在于,运输是较大范围的活动,而搬运是在同一地域之内的活动。目前国内外主要运用的运输技术有:智能运输系统(IT S)、重型载货汽车技术、 GPS与 GIS等等。 1、智能运输系统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人工智能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加强了车辆、道路、使用者三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一种定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系统。智能运输系统技术是交通运输领域内为“保障安全、提高效率、改善环境、节约能源”的目的而进行研究和开发的,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首先开始研究的,紧接着欧洲和日本也相继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经过近几十年的研究和发展已基本趋于成熟。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对智能运输系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有相当的规模。我国是在2 0世纪9 0年代开始大规模地对智能运输系统技术进行研究的,现已在全国许多地方 相继开始推广应用,有的(如北京)已初步取得了成效。根据中国的智能运输系统体系框架,智能运输系统主要是由交通控制中心系统、车载系统、外场设备系统以及远程访问系统组成的,并且各系统都包含有多个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都能通过通信系统进行有关信息的传输。中心系统中关于道路交通的几个子系统包括:交通管理系统、车辆控制系统、货运管理系统、电子收费系统、紧急救援系统。 2、重型载货汽车产品技术进展 近几年,世界发达国家各商用车制造商纷纷投巨资研制新一代产品,通过采用高新技术,最大

GPS技术在现代物流运输管理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e16526811.html, GPS技术在现代物流运输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郭玉芹 来源:《中国经贸》2016年第03期 【摘要】随着GPS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在现代物流运输管理中也可是逐步推广和应用GPS技术,从而有效提高物流运输管理的效率、降低运行过程中的成本、加强物流运输的安全性。本文将基于GPS技术在现代物流运输管理中的意义,分析和探索GPS技术在现代物流运输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GPS技术;物流运输;管理应用 一、引言 由于我国物流运输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物流运输逐渐被现代物流运输所取代。随着互联网技术和通讯工具的进步,GPS技术在现代物流运输管理管理中得到广泛使用,不仅能够实时地监控各类物流运输信息,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物流运输系统的整体效应,包括合理选择最佳运输路径、优化物流装载量、及时准确运输送达等。因此,要进一步推广和深化GPS技术在物流运输管理中的应用,从而有效提高物流运输企业市场竞争力。 二、GPS技术在现代物流运输管理中的意义 1.提高了物流运输管理效率 GPS技术的应用能够对司机、车辆进行有效管理,物流企业工作人员通过GPS技术提供的实时定位功能可以及时调用合适的车辆进行物流货物的装卸。物流企业调度中心就能对每一辆运输车进行有效监控,降低了车辆闲置、空载的情况出现。 2.降低了物流运输管理成本 由于GPS技术所具有的实时跟踪和准确定位的功能,物流运输司机可以通过数据短信和调度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反馈,减少通讯费用的产生。同时,GPS技术能够为物流运输司机提供最优的行驶路程,从而有效减少了物流运输费用。此外,通过GPS技术,对于虚假报账、偷油卖油的现象也能进行防治,在整体上降低物流运输管理成本。 3.提升了物流运输管理质量 GPS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得物流运输企业根据客户需求将货物及时准确地送到指定地点,而且客户通过网络GPS技术的应用能够实时查询物流到达的位置,推进了物流运输企业的信息化、自动化,大大提升了物流运输管理质量和企业信誉,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

物流运输合理化及现代化的论文

物流运输合理化及现代化的研究 指导老师: 摘要在当今纷繁复杂的经济生活中,现代物流对生产、流通和消费产生了巨大影响, 因而越来越受到世人的重视。然而,对于现代物流来说最为重要的部分仍然是一个古老的 行业—运输,只是现代物流服务下的运输结构和功能已是今非昔比了。以供应链为例, 现代物流概念下的运输差不多从原料生产开始,一直服务并延伸到消费领域的售后服务,前后线形连接而不脱断,这样运输的功能被大大的拓展和强化了。 我们在研究物流运输和进行相关的软件开发时,我们发现现代物流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理论体系上还存在相当大的空白。这一现象导致了物流运输生产缺乏理论指导,软 件开发缺少需求分析、总体系统设计和微观系统设计的基础,进而使得物流运输管理出现 一定的混乱效益始终上不去。因此,就有必要对运输物流进行合理化研究和相关的理论 探讨,本文将此相关的研究和理论称为“物流运输合理化及现代化的研究”。 关键词物流运输合理化;发展趋势;发展现状;对策建议;不合理的分析 一、物流的概述 (一)物流产生的概念 1、在词源学上,“物”是指任何的一种物资或物体,“流”是指相应的移动或流动。 20世纪50年代,物流这一名词在日本被广泛使用,PD发展为广义的“Logistics”。 我国对物流的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 2.物流与生产 (1)企业物流系统为生产的高效率、连续性提供重要保障; (2)物流费用在生产成本中往往占很大比重; (3)井然有序的物流状况也会对企业生产环境和生产秩序决定性影响。 (二)我国物流业发展趋势 进入20世纪90年代,传统物流已逐渐开始向现代物流转变。运输合理化、仓储自动化、包装标准化、装卸机械化、加工配送一体化、信息管理网络化等等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今全球现代物流呈现了新的发展趋势,概括地说,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专业化与系统化、信息技术为支撑的高技术化、全球一体化、电子商务与服务整合。

关于设置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论证报告

关于设置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论证报告 根据昆山市汽车市场的人才需求和汽车专业委员会的论证意见,形成以下关于设置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论证报告: 一.专业设置的背景 我校位于江苏与上海的交界,长三角经济区。江苏省是我国工业强省,南京和上海又是我国汽车重要生产基地之一,昆山市2005年名列全国百强县第一名。2005年,全市完成GDP730亿元,比上年增长24.1%;财政收入116.8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1.6亿元,分别增长36.1%和36.5%;进出口总额332.2亿美元,增长41.1%,经济的发展使昆山及周边的汽车消费变得如火如荼,从而带动了昆山汽车后市场的迅猛发展。 昆山汽车后市场的迅猛发展为本专业培养的人才提供了广泛的就业岗位。 从全国汽车后市场人材需求来看,汽车后市场人材需求数量前景是十分可观的。“十五”期间我国汽车保有量以12%的平均速度增长,从业人员以10%的速度增长,其中专门人材(指受过中等及以上系统的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材)比例已达到25%,按此发展速度预测,“十一五”期间,汽车行业从业人员将达到500万人,专门人员按比例提高到30%预测,需增加约150万人,高职学历按40%计算尚需增加约60万人。从昆山的汽车市场看,05,06年的人才需求有大的增张,在07和08年保持在一个高的需求状态。 从从业人员素质来看,汽车人才的从业素质亟待提高。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轿车进入家庭步伐的加快,汽车技术的快速更新,国内外汽车零部件产业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以及正在进入的国外汽车服务业,使得汽车维修行业的车源、车种、服务对象、服务范围以及维修作业形式已发生新的变化,除汽车运用与维修人才,汽车与配件营销人才、汽车检测人才外,还有汽车管理人才、汽车保险理赔人才、汽车美容装潢人才、汽车网络信息人才等后服务行业技术与管理人才也进入了紧缺人材的行列。行业竞争日趋激烈,除了数量不足、素质不高也成为从业人员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时向社会和企业输送足够的、高素质的汽车后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是解决好汽车后服务行业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质优、价廉的汽车后服务的首要任务。这为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人才市场。 二.专业设置的针对性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1. 课程性质 该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也是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之一。该课程在整个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培养综合物流管理能力作用。现代物流的本质是对原来分散管理的运输、仓储、采购、配送、包装、装卸搬运、物流信息等要素进行综合管理,实现资源整合和流程优化的目的,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唯一体现集成管理思想的综合实务课,为学生走上企业综合物流岗位和其他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2. 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的构建以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助理物流师等级)为指导,结合企业相应岗位所必需的现代物流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依据专业标准,结合学院课程标准原则意见而构建其课程标准。 本课程的建设思路是:根据教育部16号文件,开展基于岗位能力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在对相关岗位任职要求进行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将工作任务分解为知识、能力、素质的具体要求,同时参照职业标准进行课程模块设计,校企合作制定课程考核标准,以此为基础组织课程教学资源,进行实训条件与教学团队建设,并组织实施,校企合作完成对学生的评价。

物流管理实务课程标准构建思路图 3. 课程目标 本课程立足于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基层管理岗位及工商企业综合物流部门基层管理岗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工商企业的物流管理及物流企业的运营管理,能够正确分析和解释物流网络的构建与管理,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使用,能够对物流成本进行分析,了解逆向物流与绿色物流管理。要求学生要有全局观念,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集成能力,物流资源集成能力,计划与执行能力及沟通能力等。 根据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将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划分,使学生具备以下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3.1 专业能力 3.1.1熟悉物流网络及物流结点的构建 3.1.2了解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3.1.3了解逆向物流管理的基本思路 3.1.4关注并掌握逆向物流的操作流程与绿色物流管理理念 3.2 社会能力 3.2.1熟悉各种工商企业物流部门的形式及服务范围 3.2.2了解各种物流企业的基本运作流程 3.2.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3.2.3掌握工商企业综合物流部门基层管理岗位所必需的相关技能 3.2.4能够针对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基层管理岗位进行运营管理 3.3 方法能力 3.3.1熟悉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 3.3.2能够对物流成本进行分析 3.3.3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使用及供应链仿真系统的操作 3.3.4能够正确分析和解释物流网络的构建与管理 4. 课程内容和要求 物流管理实务课程共有7个工作项目,各工作项目的工作任务如下: 表4.1 工商企业物流管理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

现代物流管理概论课程期末试卷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现代物流管理概论”课程期末试卷 提示:答案文档直接在学生平台提交 提交截止日期:2019年6月25日 一论述题 (共4题,总分值70) 1. 试述EDI技术及其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15 分) 答: 传输订单、发票等作业文件的电子化手段。 将标准的经济信息,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在贸易伙伴的电子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由于使用EDI 能有效的减少直到最终消除贸易过程中的纸面单证,因而EDI 也被俗称为“无纸交易”。它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进行商务处理的新方法。EDI是将贸易、运输、保险、银行和海关等行业的信息,用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格式,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使各有关部门、公司与企业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与处理,并完成以贸易为中心的全部业务过程。 1.EDI在生产企业的应用 相对于物流公司而言,生产企业与其交易伙伴间的商业行为大致可分为接单、出货、催款及收款作业,其间往来的单据包括采购进货单、出货单、催款对账单及付款凭证等。 (1)生产企业引入EDI是为数据传输时,可选择低成本的方式引入采购进货单,接收客户传来的EDI订购单报文,将其转换成企业内部的订单形式。 (2)如果生产企业应用EDI的目的是为改善作业,可以同客户合作,依次引入采购进货单、出货单及催款 对账单,并与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集成,逐渐改善接单、出货、对账及收款作业。 2.EDI在批发商中的应用 批发商因其交易特性,其相关业务包括向客户提供产品以及向厂商采购商品。(1)批发商如果是为了数据传输而引入EDI,可选择低成本方式。(2)批发商若为改善作业流程而引入EDI,可逐步引入各项单证,并与企业内部信息系统集成,改善接单、出货、催款的作业流程,或改善订购、验收、对账、付款的作业流程。 3.EDI在系统运输业务中的应用 运输企业以其强大的运输工具和遍布各地的营业点在流通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运输企业若为数据传输而引入EDI,可选择低成本方式。先引入托运单,接收托运人传来的EDI托运单报文,将其转换成企业内部的托运单格式。 (2)运输企业若引入EDI是为改善作业流程,可逐步引入各项单证,且与企业内部信息系统集成。进一步改善托运、收货、送货、回报、对账、收款等作业流程。 2. 试析运输的功能、原理和原则。(20 分) 答 1.运输的功能 在物流过程中,运输是指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物品的运输将空间上相隔的供应者和需求者联系起来,使供应者能在合理时间内将物品提供给需求者。因此,运输提供两大功能:物品位移和物品短期库存。 1)物品位移运输

现代物流概论

《现代物流概论》 课程论文 题目:对我国现代物流的认识及物流发展现状和对策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对我国现代物流的认识及物流发展现状和对策 摘要:自物流概念诞生以来,物流产业逐步形成并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现在已经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其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随着经济一体化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使物流业迅速成为在全球具有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的新兴服务产业。配送技术落后,效率低下,多数连锁企业机械化水平低,计算机应用很有限,因此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我国物流产业同发达国家差距最大也是制约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根据我国现代物流的现状,想要提高我国物流业发展速度,国家也就所对的问题作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物流认识现状发展对策 自物流概念诞生以来,物流产业逐步形成并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现在已经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其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我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表现为:物流的基本概念体系已经得到完善;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初露端倪;专业化物流企业开始涌现;多样化物流服务不断发展;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发展初具规模;物流产业发展正在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等。物流产业从本质上来讲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它不仅吸纳和使用着许多代表当今科技发展水平的现代化技术,其自身也在不断创新和开发许多独特的物流技术。新的发展形势要求我们不但要重视应用性物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还要加强物流知识的普及和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从整体上提高中国物流产业的技术水平和教育水平。 物流业的形成是现代产业演化、升级的产物作为一个将生产与销售连接起来的中间部门,为企业更快的将商品和服务传送到消费者手中,为消费者更便利的获得商品和服务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广泛吸收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将专业化分工推进到更高的层次引起了流通领域的一场革命。在现代大生产的格局中物流业的发展与企业家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开拓市场以及获取利润的努力互动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而产生的电子商务的兴起物流将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更大空间。 一、对现代物流的认识 现代物流(modern times Logistics)指的是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其任务是尽可能降低物流的总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我国许多专家学者则认为:“现代”物流是根据客户的需求,以最经济的费用,将物流从供给地向需求地转移的过程。它主要包括运输、储存、加工、包装、装卸、配送和信息处理等活动。物流是当前社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课程性质和价值) 《现代物流管理》是五年制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学生在掌握物料流、人员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主要学习各种现代物流管理的理论、发展水平与趋势,通过学习,学生具有现代物流管理理念、经营管理模式,为提高我国物流配送服务水平、为行业输送现代型人才服务。 (二)课程基本理念 1.坚持高职性,体现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的特色. 高职性的内涵包括高素质和技能型.课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理实一体化为特色,注重发挥五年一贯制的优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坚持主体性,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坚持主体性,首先体现在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是,课程要从学习内容安排上,在低起点的学生和高素质的培养目标之间搭建递进式阶梯。坚持主体性,其次体现在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激发学习的内驱力。坚持主体性,还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上,课程要尊重学生在学习动机、兴趣爱好、身心素质等方面的个性差异,确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3.坚持全面性,培养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能力。 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课程设计到教学实施的诸个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课程还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4.坚持综合化,力求实现“所学即所用” 通过社会调研,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对物流管理岗位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物流管理岗位任务为基础选定学习项目、组织学习内容,以具体的管理岗位为单元模块,把物流与物流管理进行整合,实现整体观念性地呈现。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知识拓展的形式,注重国际物流管理和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 (三)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思路 (1)根据岗位要求,制定学习目标。 通过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的共同研讨,对现代物流管理的各岗位能力进行能力分析,根据岗位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建立学习目标。

汽车应用技术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汽车应用技术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1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反馈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素质,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深化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解决具体问题的操作能力。 2在实习岗位上,充分的接触现实社会,学会与人沟通交流的技巧,提高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将自己尽快的融入到社会现实中,尽快完成学生到工作人员的角色转换,从观念到具体行动上为以后真正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3学习汽车应用技术专业岗位工作流程,了解自己可以胜任的职位。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通过实习过程,获得更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扩宽知识面,增加社会阅历。接触更多的人,在实践中锻炼胆量,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其他社交能力。培养更好的职业道德,树立好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简介 (一)实习单位简介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简称“上汽集团”,是中国四大汽车集团之一(其它:一汽、东风、长安),主要从事乘用车、商用车和汽车零部件的生产、销售、开发、投资及相关的汽车服务贸易和金融业务。 上汽集团2006年整车销售超过134万辆,其中乘用车销售91.5万辆,商用车销售42.9 万辆,位居全国汽车大集团销量第一位。2007年,上汽集团整车销售超过169万辆,其中 乘用车销售113.7万辆,商用车销售55.3万辆。2008年,上汽集团整车销售超过182.6万辆,其中乘用车销售111.8万辆,商用车销售70.8万辆,在国内汽车集团排名中继续保持第一位。2006年,上汽集团以143.65亿美元的销售收入,进入〈〈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排名。2008年,上汽集团以226亿美元的合并销售收入,位列〈〈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第373名。2009年,上汽集团以248.22亿美元的合并销售收入,位列〈〈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第359名.。2010年,连续5年入选中国工业经济研究院编制中国制造业500强”排行榜。2012年,上汽集团以2011年度合并报表672.548亿美元的销售收入,位列〈〈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第130名。 (二)实习岗位简介(概况) 1处理公司的技术问题,参与公司发展规划的制定,并监督计划的执行情况。 2协助主管领导科学管理,贯彻、实施有关规章制度。确定自己在汽车应用技术专业岗位的工作职责与任务,定期进修和业务相关的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3在工作过程,跟同事一起通过与客户的洽谈,现场勘察,尽可能多地了解客户从事的 职业、喜好、业主要求的使用功能和追求的风格等。努力提高客户建立良好关系能力,给客户量身打造设计方案。 三实习内容(过程) 刚进入实习单位的时候我有些担心,在大学学习汽车应用技术专业知识与实习岗位所需的知识有些脱节,但在经历了几天的适应过程之后,我慢慢调整观念,正确认识了实习单位 和个人的岗位以及发展方向。在工作中要立足于现实,改变和调整看问题的角度,锐意进取,在成才的道路上不断攀登,有朝一日,那些成才的机遇就会纷至沓来,促使我们成为汽车应 用技术专业公认的人才。我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汽 车应用技术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 作为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大学生,我很荣幸能够进入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相关的岗位实习。相信每个人都有第一天上班的经历,也会对第一天上班有着深刻的感受及体会。尤其是从未有过工作经历的职场大学生。刚开始,岗位实习不用做太多的工作,基本都是在熟悉新 工作的环境,单位内部文化,以及工作中日常所需要知道的一些事物等。对于这个职位的一 切还很陌生,但是学会快速适应陌生的环境,是一种锻炼自我的过程,是我第一件要学的技 能。这次实习为以后步入职场打下基础。实习生活是慢慢的适应,每天按部就班的工作。除 了学习岗位相关的业务知识,我还加强大学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相关知识与自己岗位相结合,努力让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相关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不过好在有很多资料可以查,大学里 学习的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相关知识能够帮上忙,也不枉大学的学习。我已经慢慢适应这样的 作息和工作方式了。不管是谁,退到都是会受到领导的批评。所以每天早上都不敢偷懒,准 时起床去上班,有时候为了不退到,不吃早饭都是常态。为了给大家留下好的印象,我都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