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历代咏农诗选 》

合集下载

古代关于种田的诗

古代关于种田的诗

古代关于种田的诗
古代关于种田的诗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著名的例子:
1.《白菜诗》(唐代杜牧):
白菜秧小插秧舒,晒土浇水长堪误。

晨光熹微养颜色,夕阳晚照拾味矩。

五十年前曾竖笔,时人莫入汩没渠。

几回伊谢归丰饶,百里途穷少欢呼!
这是一首描写白菜种植过程的诗,表达了种植者在辛勤劳作中对丰收的期望。

2.《闲田》(唐代杜牧):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这首诗通过描绘农田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并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3.《咏秧歌》(唐代刘长卿):
春风桃李花开日,秧歌香里赞丰年。

新妆宜面下朱楼,淑景珠帘遮暮天。

雪沾莺紫庄前斗,水拂龟鳞寺内船。

邻化冰霜含早蕊,池边芳草酒旗连。

这首诗歌描述了春季的农田美景,以及农民们辛勤播种的情景,表达了对丰收的祝福和向往。

4.《秋田县行》(宋代辛弃疾):
银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理旧山无语,缘空水共春。

这首诗通过描写乡村的野草花和夕阳,表达了对农田景色的美好回忆和对过去农村生活的怀念。

这些诗歌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种田生活的观察和感悟,既表达了对农田景色的赞美,也抒发了对农耕生活的思索和向往。

歌颂三农的诗词一等奖

歌颂三农的诗词一等奖

歌颂三农的诗词一等奖
歌颂三农的诗词一等奖作品包括:
1.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古风二首 / 悯农二首》
2.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古风二首 / 悯农二首》
3.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农家》
4.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田上》
5.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伤田家》
6. 仲春时节备耕天,青壮离乡老弱怜。

--《途中忧农》
7. 老夫衣褐头如雪,犹向三农问地权。

--《一诺方今》
8. 沟塍流水处,耒耜平芜间。

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

--《题农父庐舍》
9. 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颔血。

--《伤农》
10.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悯农》
以上诗词均出自不同作者,表达了对三农(农民、农业、农村)的关注和歌颂,体现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农业的敬重。

精选古人描写农民的诗精选

精选古人描写农民的诗精选

农民依然是中国最大的社会群体。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2月25日发布的“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末全国总人口133 47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71鲁东门观刈蒲朝代:唐朝|作者:李白鲁国寒事早,初霜刈渚蒲。

挥镰若转月,拂水生连珠。

此草最可珍,何必贵龙须。

织作玉床席,欣承清夜娱。

罗衣能再拂,不畏素尘芜。

浣溪沙·徐州藏春阁园中词牌名:浣溪沙|朝代:宋朝|作者:苏轼惭愧今年二麦丰。

千畦细浪舞晴空。

化工余力染夭红。

归去山公应倒载,阑街拍手笑儿童。

甚时名作锦薰笼。

劝农朝代:晋朝|作者:陶渊明其一悠悠上古,厥初生民。

傲然自足,抱朴含真。

智巧既萌,资待靡因。

谁其赡之,实赖哲人。

其二哲人伊何?时维后稷。

赡之伊何?实曰播殖。

舜既躬耕,禹亦稼穑。

远若周典,八政始食。

其三熙熙令德,猗猗原陆。

卉木繁荣,和风清穆。

纷纷士女,趋时竞逐。

桑妇宵兴,农夫野宿。

其四气节易过,和泽难久。

冀缺携俪,沮溺结耦。

相彼贤达,犹勤陇亩。

矧兹众庶,曳裾拱手!其五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宴安自逸,岁暮奚冀!儋石不储,饥寒交至。

顾尔俦列,能不怀愧!其六孔耽道德,樊须是鄙。

董乐琴书,田园不履。

若能超然,投迹高轨,敢不敛衽,敬赞德美。

田家朝代:唐朝|作者:王维旧谷行将尽,良苗未可希。

老年方爱粥,卒岁且无衣。

雀乳青苔井,鸡鸣白板扉。

柴车驾羸牸,草屩牧豪豨。

多雨红榴折,新秋绿芋肥。

饷田桑下憩,旁舍草中归。

住处名愚谷,何烦问是非。

风流子·茅舍槿篱溪曲词牌名:风流子|朝代:宋朝|作者:孙光宪茅舍槿篱溪曲,鸡犬自南自北。

菰叶长,水葓开,门外春波涨绿。

听织,声促,轧轧鸣梭穿屋。

山家朝代:唐朝|作者:张继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田家·昼出耘田夜织麻朝代:宋朝|作者: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田家朝代:宋朝|作者:陈师道鸡鸣人当行,犬鸣人当归。

《 中国历代咏农诗选 》

《 中国历代咏农诗选 》

读咏农诗选有感距今约一万年前,农业开始在我国出现。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劳动人民世世代代与农田、农活、农事为伴。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更离不开为之辛苦劳作的广大农民。

中国历史悠久,有着璀璨的文化,这一切都基于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得中华民族在这神州大地上能生存、繁衍、发展、进取。

诗词是中华文化历史中的瑰宝,在历史的发展中占据着无可取代的地位。

诗词是历代文人墨客智慧的结晶,是有识之士寄情表志的媒介,是风流人物流芳百世的凭借。

唐诗是甘美的清泉,宋词是飘香的落花,元曲是萧索的秋风,轻轻掬一捧清泉,拾几瓣落花,在秋风中沏壶好茶。

于是,芬芳四溢。

从古典走出来,就是一段伟大的经历。

从古典走出来,就是一段伟大的历史。

我们经历着伟大,我们在文学里亲近历史—于是,在诗词的意象中,我们成就了古典的美丽。

中国的诗歌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前,它是在人们的劳动、歌舞中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诗歌来源于劳动,是劳动者们劳作时用以齐动作,抒心志,解疲劳的有节奏的呼声。

我们从中华诗词中感受着韵律美,我们从中华诗词中读出了历代农民的生活与农业历史的发展。

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

其诗主要描写隐逸生活和摹写旅途山水风光,恬淡孤清,意境幽远。

他的《过故人庄》写出了农村风光的清新秀丽、恬静幽美以及朋友欢聚的酣畅淋漓。

写农家生活,简朴而亲切;写故人情谊,淳淡而深厚。

宛如一幅田园风景画、风俗画。

结尾两句,更于平淡中见出主客之间的亲切交融。

正如沈德潜所评:“语淡而味终不薄”(《xx别裁集》)。

《伊耆氏蜡辞》《伐檀》《硕鼠》等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对各种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的诅咒,对风调雨顺的生产条件的渴望。

在那个时代,存在着严重的阶级性,统治者不劳而获的寄生生活,正是剥夺、占有了歌者(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所得。

揭示出三千年前西周社会中奴隶和奴隶主生活的尖锐对立。

奴隶们一年四季无穷无尽的劳苦艰辛,却食不裹腹,屋难避寒;奴隶主坐享其成,却锦衣玉食,穷尽奢侈。

田园诗五首

田园诗五首

田园诗五首中国古代的田园诗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等的劳动为题材。

小编为你整理了五首田园诗,希望对你有帮助!新凉[宋] 徐玑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野老歌[唐] 张籍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信南山[先秦] 诗经信彼南山,维禹甸之。

畇畇原隰,曾孙田之。

我疆我理,南东其亩。

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益之以霡霂。

既优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

疆埸翼翼,黍稷彧彧。

曾孙之穑,以为酒食。

畀我尸宾,寿考万年。

中田有庐,疆埸有瓜。

是剥是菹,献之皇祖。

曾孙寿考,受天之祜。

祭以清酒,从以骍牡,享于祖考。

执其鸾刀,以启其毛,取其血膋。

是烝是享,苾苾芬芬。

祀事孔明,先祖是皇。

报以介福。

万寿无疆。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唐] 李白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过故人庄[唐] 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赞美支农惠农的古诗

赞美支农惠农的古诗

赞美支农惠农的古诗(第一首)一年最忙是春耕,饮水骤停心不宁。

车罐忙乱寻水源,桶壶抬提追压井。

尘土飞扬沙迷眼,咸水溢播湿衣襟。

下乡始觉民不易,惠民自当更用心。

(第二首)公房不住住民房,相邻更能察实情。

房屋冰冷自生火,锅灶蒙尘饭味滇。

五人排班轮值上,三味混呈下肚中。

与民交友同甘苦,惠民助民乐融融。

(第三首)天山南北春风劲,干部下乡悦民心。

田间相语计增收,地头促膝话安平。

稳定团结促发展,民生改善报佳音。

莫道八坪声依旧,邻里合谐韵已新。

(第四首)自带行李自带碗,自起炉灶自烧饭。

接水东邻增友情,谈天西屋话平安。

昔曰下乡拔穷根,今朝驻村为国安。

转变作风开新宇,致力合谐乐陶然。

(第五首)春风化雨洒天山,干部下乡人心暖。

吃住村里察实情,走访地头作深谈。

宣传政策聚能量,改善民生筑平安。

生产发展迈大步,开拓进取写新篇。

(第六首)入党已逾三十春,一生听凭党指引。

响应号召奔一线,为民服务到八坪。

广阔天地播真诚,联系群众听民声。

凝聚民心齐追梦,中华美梦必成真。

(第七首)农民个个是大师,春来书写万行诗。

素笺铺展连大漠,襟怀坦荡盈豪气。

字字推敲祈最优,行行斟酌务求实。

锦绣文章写成日,硕果殷衍万家喜。

(第八首)一轮红日初照耀,放苗田间人起早。

板结松碎芽易出,错位矫正苗不烧。

专注凝神怕遗漏,低头弯腰费辛劳。

汗水千滴润沃土,幸福花开步步高。

(第九首)嫩芽出土怕漏风,压苗步步须紧跟。

逐行低头细查看,封穴弯腰倍认真。

一株棉苗百滴汗,人不欺地地产丰。

古人写农民的诗10首(精选10篇)

古人写农民的诗10首(精选10篇)

古人写农民的诗10首(精选10篇)朝代:唐朝|作者:元稹牛靿咤咤,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

种得官仓珠颗谷,六十年来兵簇簇,日月食粮车辘辘。

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归来攸得牛两角。

重铸锄犁作斤,姑舂妇担去轮官,输官不足归卖屋。

愿官早胜仇早覆,农死有儿牛有犊,不遣官军粮不足。

古人写农民的诗10首【篇2】朝代:唐朝|作者:张碧运锄耕劚侵星起,陇亩丰盈满家喜。

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

古人写农民的诗10首【篇3】朝代:唐朝|作者:白居易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

甘棠无一树,那得泪潸然。

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古人写农民的诗10首【篇4】朝代:清朝|作者:王士祯西亭石竹新作芽,游丝已罥樱桃花。

鸣鸠乳燕春欲晚,杖藜时复话田家。

田家父老向我说,“谷雨久过三月节。

春田龟坼苗不滋,犹赖立春三日雪。

” 我闻此语重叹息,瘠土年年事耕织。

暮闻穷巷叱牛归,晓见公家催赋入。

去年旸雨幸无愆,稍稍三农获晏食。

春来谷赋复伤农,不见饥鸟啄余粒。

即今土亢不可耕,布谷飞飞朝暮鸣。

舂莩作饭藜作羹,吁嗟荆益方用兵。

古人写农民的诗10首【篇5】朝代:唐朝|作者:白居易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

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

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

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敕牒榜乡村。

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

古人写农民的诗10首【篇6】朝代:唐朝|作者:王维篱间犬迎吠,出屋候荆扉。

岁晏输井税,山村人夜归。

晚田始家食,馀布成我衣。

讵肯无公事,烦君问是非。

古人写农民的诗10首【篇7】朝代:宋朝|作者:范成大携箩驱出敢偷闲,雪胫冰须惯忍寒。

岂是不能扃户坐,忍寒犹可忍饥难。

啼号升斗抵千金,冻雀饥鸦共一音。

劳汝以生令至此,悠悠大块果何心。

中国历代咏农诗选

中国历代咏农诗选

咏农诗中的智慧中华民族的诗歌源远流长,极为丰富多彩,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到民歌民谣,组成了浩瀚的诗歌海洋,放射出璀璨的光芒。

而咏农诗则以其独特的魅力,始终在这片广阔的海域中占有一席之地。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是以农立国,农业是整个民族生存的经济基础,它为中华文明这棵根深蒂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提供了深厚肥沃的土壤,也为中华文化的欣欣向荣奠定了厚重的基石。

诗歌是中华文化瑰宝中的瑰宝,自然不可能脱离农业而独立存在,正是这种经济和文化密切的关系造就了咏农诗这颗中国诗坛乃至世界诗坛耀眼的珍珠。

回顾中国历代咏农诗,我们很少能感受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洒脱,很少能欣赏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丽景色,更不可能品味出“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缠绵悱恻。

咏农诗给我们的感觉很真实,时而能闻到土壤中散发出淡淡的芳草香气,时而能看到在田间辛勤耕作挥汗如雨的农民,时而能听到官吏到农家收取课税时犀利的言语……咏农诗刺激着我们的感官,我们仿佛又回到了诗中的那个场景、那个时代,和诗人一同领略古代农业文明的风采。

咏农诗是社会的缩影,历史的回声。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批判了奴隶主的不劳而获;“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诉说了劳动的艰难,农家的劳苦和贫穷;“床头悭囊大如拳,扑破正有三百钱。

不堪与君成一醉,聊复偿君草鞋费。

”描绘了为了农民负担沉重的租税以致家破人亡的惨境;“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表达了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咏农诗从现实的角度,展现了一个真实的社会,浓缩了一个时代的影像。

咏农诗是智慧的彰显,精神的颂歌。

宋朝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峰,宋朝的农业科技之发达,农业工具之先进,前朝无法超越,后朝无法匹敌。

农业科技的进步,农业工具的发明,归根到底是中国农民的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咏农诗选有感
距今约一万年前,农业开始在我国出现。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劳动人民世世代代与农田、农活、农事为伴。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更离不开为之辛苦劳作的广大农民。

中国历史悠久,有着璀璨的文化,这一切都基于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得中华民族在这神州大地上能生存、繁衍、发展、进取。

诗词是中华文化历史中的瑰宝,在历史的发展中占据着无可取代的地位。

诗词是历代文人墨客智慧的结晶,是有识之士寄情表志的媒介,是风流人物流芳百世的凭借。

唐诗是甘美的清泉,宋词是飘香的落花,元曲是萧索的秋风,轻轻掬一捧清泉,拾几瓣落花,在秋风中沏壶好茶。

于是,芬芳四溢。

从古典走出来,就是一段伟大的经历。

从古典走出来,就是一段伟大的历史。

我们经历着伟大,我们在文学里亲近历史—于是,在诗词的意象中,我们成就了古典的美丽。

中国的诗歌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前,它是在人们的劳动、歌舞中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诗歌来源于劳动,是劳动者们劳作时用以齐动作,抒心志,解疲劳的有节奏的呼声。

我们从中华诗词中感受着韵律美,我们从中华诗词中读出了历代农民的生活与农业历史的发展。

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

其诗主要描
写隐逸生活和摹写旅途山水风光,恬淡孤清,意境幽远。

他的《过故人庄》写出了农村风光的清新秀丽、恬静幽美以及朋友欢聚的酣畅淋漓。

写农家生活,简朴而亲切;写故人情谊,淳淡而深厚。

宛如一幅田园风景画、风俗画。

结尾两句,更于平淡中见出主客之间的亲切交融。

正如沈德潜所评:“语淡而味终不薄”(《唐诗别裁集》)。

《伊耆氏蜡辞》《伐檀》《硕鼠》等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对各种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的诅咒,对风调雨顺的生产条件的渴望。

在那个时代,存在着严重的阶级性,统治者不劳而获的寄生生活,正是剥夺、占有了歌者(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所得。

揭示出三千年前西周社会中奴隶和奴隶主生活的尖锐对立。

奴隶们一年四季无穷无尽的劳苦艰辛,却食不裹腹,屋难避寒;奴隶主坐享其成,却锦衣玉食,穷尽奢侈。

这种鲜明的生活对比,渗透出劳动者的无穷辛酸和强烈愤懑,也揭露了剥削阶级贪婪、残酷、丑恶的本质。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寥寥数字,却让我仿佛看到了陶渊明的衣絮飞扬,超然脱俗。

连绵起伏的群山,幽长蜿蜒的小径,浓绿灵秀的田野,遍地的似锦雏菊以及微微的风。

陶渊明,这样一位著名的田园诗人,就生活在这一片独好的风景里。

可是,他却是在放弃了荣华富贵,退出仕途之后,才过上如此恬静的生活的。

诚然,放弃就意味着获得。

有时候,我们需要放弃。

当我们放弃一样东西时,上帝不会
亏待我们,他会赠予我们另一样东西。

农家的闲适生活深深吸引着五柳先生。

《田家》出自唐代杰出的思想家、散文家,与韩愈皆倡导古文运动,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并称“韩柳”的柳宗元。

它记述他亲眼所见的农村情况,描写催租官吏的凶残面目,谴责了封建官府的横征暴敛,反映了农民的不幸命运。

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生活的同情。

诗词,有着太多的学问,有着太多的奥妙,有着太多的启示。

诗词,正散发着它独有的迷人的光辉与芳香,等着我们去采撷,去思索。

有关农民、农村、农业的诗词有许许多多,从对它们的咏读、分析中,我看出了农民生活的艰辛,读出了农业对社会发展的重要。

中国自古以来是农业大国,重视农业的发展。

有关农业农民的格言谚语也有很多,如:农业生产是我们经济建设工作的第一位(毛泽东);农,天下之大本也(汉书);民之事在农(国语);历览各国产业发达这顺序,皆以农为本(清〃梁启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