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国际企业管理》
《国际企业管理》复习题及答案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2-2013 学年第一学期《国际企业管理》课程复习题一、单选题1.以下不是推动企业结构变革的基本经济要素是( D )A、规模经济B、范围经济C、生产资源的可得性与成本的国别差异D、文化冲突2.传统上,高精技术产业属于哪类产业( D )A、全球产业B、国际产业C、多国产业D、跨国产业3.传统上,许多日本公司倾向于采取的国际扩张战略是( B)A、多国战略B、全球战略C、国际战略D、跨国战略4.以下对创新模式认识不正确的是( C )A 、全球中心的创新模式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对市场不敏感B 、地区-地区创新模式会出现“重新掌舵现象”而遭受损失C 、地区杠杆式和全球纽带式取代了传统的全球中心式和地区-地区创新模式D 、全球纽带式创新的协调成本很高5.对跨国公司学习能力要求理解正确的是( D )A 、仅仅利用企业研发开发新产品B 、不开发新技术,而是向其他企业学习新技术C 、企业自己研发,并进行技术合作D 、具有从诸多环境中学习的能力,并能将其成果进行扩散和传播6.根据国际组织结构的“阶段模型” ,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 、在向国外扩张的早期,跨国公司一般通过全球矩阵结构来进行国际运作B 、扩大了国外销量但未显著增加国外产品多样性的公司采用全球产品部门结构C、通过增加在国外销售的产品多样性进行扩张的公司趋向于采用地区结构D 、当国外销售量和国外销售产品多样性都很高时,公司采用全球矩阵结构7.下面对四种创新模式理解正确的是( A )A 、全球中心创新模式是通过母国感知新机遇,将资源和能力集中起来以创造新产品或工艺,子公司将创新引入当地市场B 、地区 - 地区的创新模式是将跨国公司内部不同单位的资源和能力集中,在母公司和子公司两个层面共同开展和管理某一创新活动C、地区杠杆式依赖子公司所具有的知识进行开发D 、全球纽带式是确保每个子公司的特定资源和能力,使其能被国内单位利用和在全球范围内的其他单位利用8.“不同国家习俗偏好共同之处大于相异之处”是下列哪种战略意识的基本假设( C)A、国际化意识B、多国化意识C、全球化意识D、跨国意识9.下面对协调联合体的特征认识,不正确的是( D )A 、母国创新的全球转移B 、核心竞争力集中,其他方面则分散C、总部与子公司之间存在正式系统和控制D、知识在每个单位开发并保留10.典型的美国公司倾向于采用下面哪种结构( B )A、矩阵结构B、分散联合体C、协调联合体D、集中管理11.下列哪种经济效应反应了多产品联合生产(或开发、分销)成本低于各自成本( B )A、规模经济B、范围经济C、整合效应D、地区响应12.下面对国别差异这一获取竞争优势的方法理解正确的是( A )A、收益来源于成本、工资和资本成本差异B、在每一业务活动中扩展并利用潜在的规模经济C 、在不同市场和业务中分享投资和分担成本D 、在规模战略和经营灵活性之间寻求平衡13.国际企业跨国经营的最高级形式是( D )A、商品出口B、可证贸易C、特许经营D、对外直接投资14.国际公司的战略制定是针对其(C)A、东道国竞争对手B、地区性竞争对手C、世界范围的竞争对手D、同行业内竞争对手15.对范围经济理解错误的是( D )A 、范围经济的战略重要性在于多元化公司在价值体系中分享投资和分担成本B 、范围经济是两个或多个产品联合生产(或开发、分销)的成本低于各自生产成本C、范围经济可以通过投资组合分散风险,创造更多方案D 、范围经济不能在联合使用不同类型的资产上实现16.以下关于跨国公司国际扩张时期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 、典型的欧洲跨国公司主要的国际扩张时期是20 世纪 20-30 年代之间B 、典型的美国跨国公司国际扩张时期是20 世纪40-50 年代C 、典型的日本跨国公司国际扩张时期是20 世纪60-70 年代D 、中国跨国公司的国际扩张时期是20 世纪 70-80 年代17.根据微笑曲线,最不应提倡的价值环节是( B )A、价值链上游B、价值链中游C、价值链下游D、价值链上游和下游18.下面对国别差异这一获取竞争优势的方法理解正确的是( A )A、收益来源于成本、工资和资本成本差异B、在每一业务活动中扩展并利用潜在的规模经济C 、在不同市场和业务中分享投资和分担成本D 、在规模战略和经营灵活性之间寻求平衡19. 在战略因素多样化而又易变的环境中经营,跨国公司需要发展的能力是( D )A 、有效的地区分公司管理B 、有效的全球业务管理C 、有效的全球职能部门管理者D 、以上三种2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 、以民族为中心的做法可能会为了谋求当地的发展而牺牲全球的发展B 、以民族为中心的做法可能会造成政治的社会反响,无法对当地变化作出灵活反应C 、多中心的倾向重复性强,太浪费D 、多中心的倾向积极开发当地市场、销售情况较好21. 为了获得全球竞争优势,公司必须实现三个战略目标,下面哪一个不是( C )A 、必须建立全球学习能力,并在全球范围内利用所获得的知识的能力B 、必须在其所有活动中建立全球规模效率C 、必须对产品进行标准化D 、必须发展多国适应能力来处理不同国家的特殊风险和机遇22. 以下关于协调联合体情况下知识发展和扩散的描述正确的是( D )A 、知识在每个单位开发并保留B 、知识在总部发展并被转移到海外分部C 、知识在总部发展并保留D 、以上都不正确25. 跨国公司的战略挑战是( A )A 、利用规模经济、国别差异和范围经济,实现全球效率、多国适应和全球学习B 、追求利润最大化C 、追求成本最小化D 、占据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26. 为实现保护已有优势和建立新的优势间的复杂平衡,公司需要遵循的原则是( A )A 、集中至少与开发新资产和能力一样多资源来保护和加强其已有资产和能力B 、需要彻底重构C 、需要拆除旧的并创造新的设施D 、模仿竞争对手补足差距27.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跨国公司存在的必要条件( B )B 、跨国公司必须具有足够强大的经济实力C 、跨国公司必须具有某些能抵消不熟悉外国市场劣势的战略能力D 、跨国公司具有比通过其它外部市场途径获得更高回报的组织能力23. 下面哪一种倾向不属于 EPG 形象( A )A 、多中心的倾向B 、以地域为中心的倾向 24. 下面对协调联合体的特征认识,不正确的是(A 、母国创新的全球转移C 、总部与子公司之间存在正式系统和控制C 、以民族为中心的倾向D 、以母国为中心的倾向 D )B 、核心竞争力集中,其他方面则分散 D 、知识在每个单位开发并保留A 、东道国提供足够吸引公司投资的特殊优惠条件B 、规模经济C 、范围经济D 、低价格策略A 、知识在每个单位开发并保留A 、富有弹性的不断变化的产品设计B 、富有弹性的原材料采购方式C 、规范的管理模式D 、富有弹性的定价策略 32. 以下关于分散联合体情况下公司海外业务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 、把握和利用当地机会 B 、调整和灵活运用母公司竞争力 C 、实施母公司战略 D 、以上都不是 33. “不同国家习俗偏好共同之处大于相异之处”是下列哪种战略意识的基本假设( C )A 、国际化意识B 、多国化意识C 、全球化意识D 、跨国意识 34. 以下关于分散联合体情况下公司战略能力的认识,正确的是( A ) A 、追求当地市场反应能力 B 、追求母国创新全球转移 C 、追求全球规模效率 D 、以上都不是 35. 以下关于协调联合体情况下公司战略能力的认识,正确的是( B )A. 追求当地市场反应能力B. 追求母国创新全球转移C. 追求全球规模效率D. 以上都不是 36. 应对全球发展的需要,跨国公司的整体发展趋势是( C )A 、向剥削型发展B 、向交易型发展C 、向责任型甚至脱胎换骨型发展D 、剥削型仍然占大多数 、名词解释1 . I-R 分析框架 (全球一体化——国家响应性分析框架) :即跨国经营的全球一体化和当地反应性( I-R )分析 框架,在这一框架基础上将企业分为多国企业、全球企业、国际企业和快过企业2 . 梯级竞争优势 :亦即三维度的战略能力,包括经济压力与全球规模效率、社会压力与多国灵活性和全球创 新学习。
国际企业管理英文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Introduction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 refers to the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of companies operating in multiple countries across the globe. It involves a range of activities and strategies to effectively navigate the complexities of a global market. This document aims to provide an overview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 including its significance, key challenges, and necessary skills for successful management in the global arena.Significance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In today’s intercon nected worl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 plays a vital role in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and fostering global integration. It enables companies to expand their customer base, access new markets, and tap into diverse talent pools. Additionally,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 helps businesses diversify their risks by reducing their dependence on a single market or country. It also promotes cultural exchange and fosters global cooperation.Key Challenges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Despite its numerous benefit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 comes with its fair share of challenges. Some of the key challenges include:1.Cultural Differences: 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unique cultural norms,values, and communication styles. Understanding and adapting to thesecultural differences is crucial for effectiv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2.Legal and Regulatory Frameworks: Each country has its own legaland regulatory frameworks governing business operations. Complying withthese diverse regulations requires careful planning and adherence.3.Political Instability: Political instability in certain countries can poserisks to international businesses. Changes in the political landscape, such asshifts in government policies or political unrest, can impact business operations and profitability.4.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Managing logistics andsupply chains across multiple countries can be complex. Challenges such astransportation, customs, and inventory management require specialized skills and coordination.5.Currency Fluctuations: Currency fluctuations can have a significantimpact on international businesses, affecting pricing, profitability, and financialplanning. Managing exchange rate risks is crucial for successful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Skills for Successful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To navigate the challenges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 a set of essential skills is required. These skills include:1.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acrosscultures is vital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 Understanding cultural nuances, adapting communication styles, and building relationships acrosscultural boundaries are essential skills.2.Strategic Thinking: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 requiresstrategic thinking to identify global opportunities, evaluate risks, and develop appropriate strategies. It involves analyzing market trends, competitivelandscapes, and consumer behaviors on a global scale.3.Negotiation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International businessmanagement often involves negotiating deals, contracts, and resolving conflicts across different cultures and legal frameworks. Strong negotiation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skills are essential for successful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4.Adaptability and Flexibility: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nvironmentsare dynamic and ever-changing. Being adaptable and flexible in dealing withdiverse cultures, regulatory frameworks, and market conditions is crucial for effective management.5.Global Business Knowledge: Understanding global economics,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ies, and market dynamics is critical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 Keeping up with global trends and developments helps businesses stay competitive and make informed decisions.Conclusion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 is a complex and challenging field that requires specialized skills and knowledge. Despite the challenges, it offers significant opportunities for companies to expand their global reach and achieve sustainable growth. By understanding and adapting to cultural differences, navigating legal and regulatory frameworks, and developing essential skills, businesses can successfully manage operations in the global marketplace. Effectiv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 drives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fosters global cooperation, contributing to a more interconnected world.。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2015-2016年度第一学期本科生课程表2012级本科生课程表(校本部)学生人数:内招 43 人、外招 77 人注:1.教室“A”字头代表教学大楼、“B”字头代表成教楼。
2.各教学楼多媒体课室管理办公室的电话:A号楼-85222217;B号楼85220296。
2012级本科生课程表(校本部)学生人数:内招 16 人、外招 11 人注:注:1.教室“A”字头代表教学大楼、“B”字头代表成教楼。
2.各教学楼多媒体课室管理办公室的电话:A号楼-85222217;B号楼85220296。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12级本科生课程表(校本部)学生人数:内招 29 人、外招 20 人注:注:1.教室“A”字头代表教学大楼、“B”字头代表成教楼。
2.各教学楼多媒体课室管理办公室的电话:A号楼-85222217;B号楼85220296。
2015 ~2016学年第一学期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2012级本科生课程表(校本部)学生人数:内招 51 人、外招 41人2.各教学楼多媒体课室管理办公室的电话:A号楼-85222217;B号楼85220296。
(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方向)专业2012级本科生课程表(校本部)学生人数:内招 55 人、外招 0 人注:1.教室“A”字头代表教学大楼、“B”字头代表成教楼。
2.各教学楼多媒体课室管理办公室的电话:A号楼-85222217;B号楼85220296。
(ACCA方向)专业2012级本科生课程表(校本部)学生人数:内招 49 人、外招 0 人2.各教学楼多媒体课室管理办公室的电话:A号楼-85222217;B号楼85220296。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2012级本科生课程表(校本部)学生人数:内招 43 人、外招 11 人2.各教学楼多媒体课室管理办公室的电话:A号楼-85222217;B号楼85220296。
天津电大《国际企业管理》一体化复习题

第一次考试判断题:10道,每道5分,总分501.提出国际投资周期理论的是日本学者小岛清. 错误2。
国际化经营的主要活动领域是国际市场。
正确3.国际化经营主要利用国内资源来开展国际化经营. 错误4。
区位优势是指特定国家或地区存在的阻碍出口不得不选择直接投资,或者选择直接投资比出口更有利的各种因素.正确5.企业国际化经营都是对单一产品在国际上进行经营.错误6.全球战略是指国际企业在从事国际生产经营活动中,以一个国家的市场为目标来制定经营战略,谋求在该国范围内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错误7.拥有所有权优势的企业,通过扩大自己的组织和经营活动,将这些优势的利用内部化的能力是区位优势。
错误8.国际企业在国外的直接投资不会带动和引起国际商品流通的扩大。
错误9。
所有权优势是指企业拥有或掌握某种财产权和无形资产的优势。
正确10.发展中国家毫无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 错误11.国际企业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设立生产或销售机构,并从事跨国生产与经营活动的企业。
正确12。
垄断优势主要来自对知识产权的占有. 正确13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速度慢. 错误14世界市场是指世界范围内产品、资金、技术、劳务、信息等交换的场所及其交换关系的总和. 正确单选题:6道,每道5分,总分301.国际直接投资是指( )的国际化。
生产资本2。
世界范围内的制成品与提供原料的分工是()国际分工. 垂直式3.下列哪种国际化经营享有国外经营管理权( ).直接投资4。
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提出的。
弗农5.如果企业只具备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就应选择(). 出口贸易6。
国际利益分配模型表明,资本的跨国移动会增加()的国家利益. 资本输入输出双方国家7下列哪种国际化经营活动不享有国外经营管理权()。
国际租赁多选题:4道,每道5分,总分20多选题:4道,每道5分,总分201.从经营角度看,国际企业的类型有( )。
资源型服务型制造型2.两缺口理论认为,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因素是(). 储蓄外汇3。
国际企业管理选择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1.世界范围内的制成品与提供原料的分工是(B )国际分工。
A.水平式B.垂直式C.横向式D.混合式2.国际直接投资是指( B )的国际化。
A.借贷资本B.生产资本C.股票投资 D.债券投资3.下列哪种国际化经营活动不享有国外经营管理权( A )。
A.国际租赁 B.工业合作C.国际服务经营D.直接投资4.下列哪种国际化经营享有国外经营管理权(B )。
A.劳务进出口 B.直接投资 C.合同性安排 D.证券投资5.当公司直接卷入在国外的采购或推销,或在海外直接制造产品和提供劳务,并且在海外有自己的长期派驻人员时,在公司的组织中,可能有一个“国际部”而不只是一个国际“科”,此时,该公司的发展处于(C )A.国际化的第一阶段 B.国际化的第二阶段C.国际化的第三阶段D.国际化的第四阶段6.当企业仅具有“所有权优势”时,通常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是(C )A.出口B.对外直接投资C.合同式资源转移方式7.“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属于下列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哪种类型?( B )A.关税同盟B.自由贸易区C.完全经济一体化D.经济同盟8.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提出的“五阶段论”认为,处于传统社会阶段、起飞前准备阶段、起飞阶段的国家属于( B )A.发达国家B.发展中国家C.不发达国家D.准发达国家9.国际企业跨国经营的最高级形式是(D )A.商品出口B.许可证贸易C.特许经营D.对外直接投资10.国际利益分配模型表明,资本的跨国移动会增加( C )的国家利益A.资本输人国B.资本输出国C.资本输人输出双方国家D.第三国11.如果企业只具备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就应选择( B )。
A. 技术转让B. 出口贸易C.对外直接投资D.试对外投资12.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的全球第四次并购潮的特征是(D)A.以生产和经营互为上下关系的企业间的纵向并购为主B.以有竞争关系、经济领域相同或生产产品相同的同行企业之间的横向并购为主C.以跨行业的混合并购为主要特征,并由此形成了众多的多样化公司D.以行业内的横向并购为特征,并购后产业规模之大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并重归专业化经营13.质量管理发展经历的“事后把关型”的管理阶段是( A )A.质量管理的检验阶段B.统计质量控制阶段C.全面质量管理阶段D.质量管理的标准化阶段14.“中美洲关税与经济同盟”所属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型是( A )A.关税同盟B.共同市场C.完全经济一体化D.经济同盟15.国际企业与东道国企业签订协议,为其设计和建造一个整体工程,工程完工并可投入使用时将其移交给东道国企业管理,这种技术贸易方式是( D )A.特许经营B.许可证贸易C.国际BOT方式D.“交钥匙”工程16.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W.W.Rostow)提出的划分经济阶段的“五阶段论”,“经济上已经完全工业化,各种生产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阶段是( D )A.起飞前准备阶段B.起飞阶段C.走向成熟阶段D.大量消费阶段17.对国际企业经营的影响表现得最直接的是(B )。
★《国际企业管理》作业答案00

★《国际企业管理》作业答案00——多项选择题——1. 衡量一项技术的适用性的标准是(abd)A: 目的适用性B: 产品适用性C: 装备适用性D: 工艺适用性E: 使用适用性2. 构成跨国企业垄断优势的因素有(acde)A: 技术优势B: 生产力优势C: 规模经济优势D: 货币与资金优势E: 组织管理优势3. 引进技术间接经济效益效益包含对(cde)的影响A: 利润B: 成本C: 技术优势D: 商誉E: 产品市场竞争能力4. 基础性人力资本理论包含(abd )A: 知识B: 技能C: 道德D: 体力E: 社会关系5. 国际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包含(abcde)A: 民族性B: 传统性C: 渗透性D: 地域性E: 变革性——名词解释——6. 特许经营许可证贸易的一种变体,特许权转让方将整个经营系统或者服务系统转让给独立的经营者.后者则支付一定金额的特许费.特许经营在西方颇为盛行,在餐饮等服务业领域得到了推广与应用。
7. 国际企业是指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国家或者地区设立生产或者销售机构,并从事跨国生产与经营活动的企业。
8. 内部化优势是指拥有所有权优势的企业,通过扩大自己的组织与经营活动,将这些优势的利用内部化的能力。
9. 英美法系(又称普通法)的法律基础是传统、过去的惯例与法院对成文法、过去判例的解释(即先例原则),因此英美法系又称之判例法或者习惯法。
10. 绿地投资即独资企业,它的所有权全部属于投资者,投资者提供全部资产,独立经营,获取全部利润。
11. 国际战略联盟称之跨国战略联盟。
它是指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有共同战略利益与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或者特定事业与职能部门),为达到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类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或者优势相长、风险共担、生产要素水平式双向或者多向流淌的一种松散的合作模式。
——简答题——12. 国际企业各类全球化战略有什么,彼此相互关系如何?从初始阶段到完全的国际化经营阶段,国际企业的经营战略联盟能够归纳为下列四种:一是产品出口战略,二是契约协议战略,三是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四是国际战略联盟。
《国际企业管理》课件

国际化企业管理模式
全球一体化
了解如何构建全球化的企业 模式,跨越国界并在国际市 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跨国经营
超国界运营
研究如何管理跨国企业,合 理安排资源和协调全球运营。
掌握超国界运营的策略,实 现多国间的协同合作与共同 发展。
国际化战略的制定
1 市场分析
2 竞争优势
3 风险管理
了解国际市场的特点, 并根据市场需求制定 营销战略。
《国际企业管理》PPT课 件
让我们一起探索《国际企业管理》课程,了解企业管理的基础原理以及国际 化趋势和影响。
企业管理的基础原理
规划与组织
学习如何制定有效的企业规划,并构建高效的组织结构。
领导力与沟通
了解领导力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并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
决策与问题解决
学习在复杂环境中做出明智决策,并有效解决问题。
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跨文化交流 促进合作与理解 推动创新与共享
拓展市场与机会
在国际商务中的重要性 消除沟通误解,建立有效的商业关系。 吸收不同文化背景的观点和知识,促进企 业的创新发展。 通过跨文化交流,开拓新的市场和商机。
国际化人在国际化背景下进行招聘和选拔的最佳实践。
探索企业的竞争优势, 并寻找在国际市场上 具备竞争力的策略。
学习如何评估和管理 国际化过程中的风险, 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 略。
企业的文化适应与管理
文化理解
学习如何理解并尊重不同 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
文化适应
掌握适应不同文化背景的 方法,以便在全球经营中 取得成功。
文化管理
了解如何在跨国企业中构 建积极的企业文化,并在 全球范围内传播。
2
培训与发展
国际企业管理考试试题

国际企业管理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国际企业的特征不包括()A 规模庞大B 经营多样化C 市场以国内为主D 具有全球战略眼光2、以下哪种国际化经营方式风险最小()A 出口B 许可证贸易C 国际直接投资D 战略联盟3、文化差异对国际企业管理的影响不包括()A 人力资源管理B 市场营销C 财务管理D 决策制定4、国际企业在进行组织设计时,通常采用的结构形式不包括()A 全球性产品结构B 全球性地区结构C 矩阵结构D 直线职能结构5、国际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不包括()A 母国员工与东道国员工的比例B 员工的培训与发展C 员工的薪酬与福利D 员工的家庭背景6、国际市场营销中的产品策略不包括()A 产品标准化B 产品差异化C 产品创新D 产品包装7、国际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不包括()A 利润最大化B 股东财富最大化C 企业价值最大化D 成本最小化8、国际企业在进行战略规划时,需要考虑的外部环境因素不包括()A 政治法律环境B 经济环境C 社会文化环境D 企业内部环境9、以下哪种国际企业的进入模式需要企业投入最多的资源()A 出口B 许可证贸易C 合资企业D 独资企业10、国际企业在进行跨文化沟通时,容易出现的问题不包括()A 语言障碍B 非语言障碍C 文化休克D 沟通渠道畅通11、国际企业在进行采购管理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不包括()A 供应商的选择B 采购成本C 采购数量D 员工的工作效率12、国际企业在进行生产管理时,通常采用的生产方式不包括()A 大规模生产B 定制化生产C 精益生产D 手工生产13、国际企业在进行物流管理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不包括()A 运输方式B 仓储成本C 物流信息系统D 企业的社会责任14、以下哪种国际企业的战略属于成长型战略()A 市场渗透战略B 市场开发战略C 产品开发战略D 以上都是15、国际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时,通常采用的方法不包括()A 风险规避B 风险降低C 风险转移D 风险忽视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简述国际企业进行跨文化管理的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国际企业管理》复习大纲一、单选题1. 在企业战略中,最高层次的战略是()A. 公司战略B. 业务战略C. 竞争战略D. 职能战略2. 经理人员的主要任务是将公司战略所包括的企业目标、发展方向和措施具体化,形成本业务单位具体的战略,即:()A. 扩张战略B. 业务战略C. 执行战略D. 职能战略3. BMW公司通过向顾客提供高质量、高性能的运动型旅游轿车来在世界市场上进行竞争。
这属于()A. 低成本战略B. 差异化战略C. 集中成本领先战略D. 成本领先战略4. 为一家公司所拥有而别家公司没有或只有少数几个竞争者拥有的能力,如波音和空客在设计和制造大型商用飞机方面特别的技术能力,被称为()A. 核心能力B. 稀有能力C. 竞争能力D. 技术能力5. 在国际市场上,主动获得最好的原材料供应商,或者与最好的客户合作,采取的进攻战略是()A. 直接进攻B. 规避进攻C. 先发竞争战略D. 收购6. 贸易壁垒最直接的表现为()A. 配额B. 许可证C. 关税D. 补贴7. 某食品公司发布一种在东南亚国家销售的可可饮料,以满足当地人口味。
这种战略是()A. 跨国战略B. 多国战略C. 地区战略D. 国际战略8. 美国波音公司将其绝大多数的生产和开发保留在母国,同时利用相同的销售力量在世界范围销售像波音757这样的飞机。
他们的营销方式以价格和技术为核心,以美元报价和作为支付手段。
这种跨国公司战略是()A. 跨国战略B. 多国战略C. 地区战略D. 国际战略9. 官僚控制体系涉及的机制不包括()A. 预算B. 统计报告C. 营利责任D. 决策的集中化10. 的职能是协调地区或集体的活动。
()A. 跨国团队B. 代表团队C. 子公司团队D. 项目团队11. 以下不是跨国并购动机的是()A. 增强市场力量B. 降低生产成本C. 适应产品多元化的需要D. 重构企业的竞争范围12. 在高于85%的跨国公司在决定外派人员薪酬时,提供额外的津贴和奖金,最常见的是()A. 国外服务津贴B. 艰苦条件津贴C. 安置迁移津贴D. 母国度假年津贴13. 在选拔外派管理者与国内管理者时,前者考察候选人素质明显区别于后者的因素在于()A. 国际动力B. 社交能力C. 技术能力D. 语言技能14. 根据Goffman(1959),只能为文化的局内者或成员所理解的部分被称为文化的()A. 前期阶段B. 后期阶段C. 内部含义D. 外部含义15. ()是接收者对信息的感觉评价,通过相关解释得出信息的准确含义。
A. 编码B. 渠道C. 解码D. 反馈16. 媒介丰富度是指特定沟通形式传达信息的相关能力。
以下沟通方式中媒介丰富度最高的是()A. 面对面沟通B. 传真和电子邮件C. 电话讨论和电话会议D. 便签和信件17. 日本人进行谈判时,通常要在一个房间里喝茶,交换名片和进行小型会谈。
这是谈判过程的()阶段。
A. 准备B. 建立关系C. 交换信息和开价D. 信任和承诺18. 谈判风格在国际谈判的阶段发挥作用最显著。
()A. 交换信息和开价B. 说服C. 让步D. 达成协议19. 认为,有效的全球战略不是各种各样的谋略的组合,而是生产标准化的成功实施,全球战略的核心在于开发一种标准化的产品,并在全球范围内以同样的方法进行生产和销售。
()A. 哈梅尔(Hamel)B. 莱维特(Levitt)C. 普拉哈拉德(Prahalad)D. 波特(Port)20. ()是全球供应链的驱动者。
A. 顾客B. 生产者C. 销售者D. 运输者21. 有效管理全球化供应链要采用将人员、流程和策略整合考虑的业务一体化方法。
下列不属于供应链管理指导原则的是()A. 顾客驱动B. 跨越国界一体化C. 反应机制D. 利润最大化22. 在结构上比较松散,成员国(地区)还未就促进该地区贸易往来等问题达成明确的协议。
()A. 亚太经合组织B. 北美自由贸易区C. 欧洲联盟D. 世界贸易组织23. 政府采取多种方式退出企业经营活动,是私有化的进程。
下列方式不属于政府私有化的是()A. 私有拍卖B. 半公有企业C. 兼并重组D. 解除管制24. 社会责任8000(SA8000)标准和认证体系是由制定的。
()A. 社会责任国际SAIB. 美国经济优先认可委员会CEPAAC. 国际商会ICCD.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25. 决定成立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是()A. 乌拉圭回合谈判B. 巴拉圭回合谈判C. 东京谈判D. 北京谈判26. 一个社会或群体的民族特征、风俗习惯、语言、宗教信仰、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科学技术、教育、社会结构等的总和称为()A. 文化B. 法律C. 制度D. 体制27.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霍夫斯蒂特将人们在模棱两可、不确定的场合中感受到威胁的程度及他们试图建立避免不确定性机制的程度称为()A. 权力距离B. 价值观的刚性C. 价值观的柔性D. 不确定性的规避28. 国际企业的利润和资本不能自由地汇出东道国,这是因为东道国实行了()A. 国有化B. 本国化C. 外汇管制D. 进口限制29. 全球第五次并购浪潮始于1994年并延续至今,其主要特征是()A. 以跨行业的混合并购为主要特征,并由此形成了众多的多样化公司B. 跨行业混合并购与行业内横向并购同时进行,一起发展,且以“大鱼吃大鱼”、“强强联合”为特征?C. 以行业内的横向并购为特征,并购后产业规模之大达到了空前的程度,重归专业化经营D. 以有竞争关系、经济领域相同或生产产品相同的同行业企业之间的横向并购为主30. 目前的欧洲联盟(EumpeanUnion)属于何种类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A. 关税同盟B. 共同市场C. 完全经济一体化D. 经济同盟31. 我国曾向伊朗出口10万辆自行车,由于在车座所用皮革上没有注意伊斯兰教的特殊要求,受到伊朗进口商的刁难。
这提醒我们在跨国经营活动中应重视其他民族的()A. 生活习惯B. 宗教信仰C. 文字语言差异D. 体态语言差异32. 在企业管理方面,若企业员工受教育的程度较高,他们一般会要求在工作中有更多的自主权,管理者则应该()A. 增加管理层次B. 减少管理层次C. 强化集权管理D. 降低员工参与管理的欲望33. 一个管理者能够管理的下属数目成为()A. 管理幅度B. 管理层次C. 管理效率D. 管理能力34. 属于公司的直属分支机构,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是()A. 母公司B. 分公司C. 子公司D. 控股公司35. 在多数西方跨国公司中,被派遣到国外工作的管理人员的收入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基本工资、国外工作津贴和()A. 国外工作奖金B. 国外迁移奖金C. 国外业绩鼓励奖金D. 国外住房奖金36. 企业经营产品的种类有限,但规模庞大,且生产技术成熟、销售稳定,制造技术和销售手段也比较相似,使用的企业组织形式是()A. 职能型组织B. 区域型组织C. 产品型组织D. 矩阵组织37. 国际企业的共同特征不包括()A. 规模庞大B. 高度的内部分工C. 具有成长性D. 具有寡头独占性质38. 以下不属于跨国公司对母国经济发展正面影响的是()A. 增强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对外贸易B. 保证本国所需资源的稳定供应C. 补充本国经济发展对资本的需求D. 有助于本国经济结构调整39. 与当代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不符合的是()A. 国际直接投资不断增加B. 经济区域化增强C. 经济区域化减弱D. 金融国际化加快40. 一般来说,企业国际化进程中,最开始的阶段是()A. 商品进出口B. 资本进出口C. 劳务进出口D. 技术进出口41. 一个公司将与本公司生产的前后工序相关的公司并购过来的并购行为是()A. 横向并购B. 纵向并购C. 混合并购D. 股权并购42. 纵观国外企业的并购历史,大多数并购发生在企业发展的()A. 萌芽期B. 成长期C. 成熟期D. 衰落期43. 福特利用尼桑公司的设计生产前轮驱动的微型汽车,从而节省成本,是的例子。
()A. 风险共担B. 政府要求C. 技术交流D. 规模经济44. 企业战略联盟发展的未来趋势是关注于()A. 老牌公司和当地合伙人的合作B. 新产品和新技术C.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D. 比较优势45. 当两家联盟公司在规模上差别很大,被成为“象-蚁”复合体时,最容易导致冲突的原因在于()A. 制度差异B. 市场差异C. 能力差异D. 文化差异46. 在国际合资企业中,战略决策通常集中在()A. 具有支配地位的合资方B. 合资双方或各方C. 合资企业的董事会和管理层D. 合资企业的部门47. 来自于所在国之外的国家的雇员被称为()A. 母国公民B. 他国公民C. 第三国公民D. 世界公民48. 在多数世界产品结构中,对职能和战略行为的控制集中在产品分布的总部,当地国家的子公司管理者只负责当地行政、法律和财务事物。
这属于()A. 产出控制体系B. 投入控制体系C. 决策控制体系D. 官僚控制体系49. 总部集中于一个底线,每个国家作为一个利润中心,其子公司根据需要自主管理经营,但必须创造利润才能从总部获得资源。
这种企业战略是()A. 多国战略B. 跨国战略C. 国际战略D. 地区战略50. 双方母公司在董事会、高层管理队伍和管理职能领域等职位上指派几乎相等的管理者,可以称之为()A. 分享管理B. 分开控制C. 轮流管理D. 独立管理二、多选题51. 以下属于业务战略核心要素的包括()A. 财务策略B. 多元化决策C. 促销策略D. 劳工关系52. 资源是指投入到公司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的资产,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
以下属于无形资产的是:()A. 专利B. 借贷力C. 研发能力D. 高度训练的员工53. 可持续性意味着战略不能轻易被竞争对手抵制或攻击,使得公司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是()A. 有价值的B. 稀有的C. 不可替代的D. 难以效仿的54. 在相关多样化的情况下,公司创办或收购其最初的或核心的业务在某种程度上相似的业务。
这些相似性可能体现在()A. 共享销售渠道B. 相似的技术C. 相关的产品D. 辅助的业务55. 国际许可较易是国内许可方与国外受许可方之间的一种契约规定。
许可内容一般包括:()A. 专有技术B. 资金C. 设计D. 版权56. 外国直接投资标识着国际化的最高阶段,但有其劣势:()A. 对产品营销的控制力减弱B. 培训于当地管理的成本C. 当地政治风险D. 金融风险57. 企业组织设计是针对其经营活动,把任务、责任、权力和利益进行有效组合和协调的过程。
能够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有()A. 企业战略B. 企业规模C. 环境不确定性D. 信息技术58. 跨国网络的基本结构框架是由以下因素构成的()A. 分散的下属单位B. 专业化经营C. 权力的下放D. 相互依存的联系59. 跨国公司选择恰当的组织结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多国母子结构比较适合于国际化经营初期B. 多国母子结构比较适合于国际化经营成熟期C. 多国母子结构比较适合于全球战略与当地战略协调度较高时D. 多国母子结构比较适合于全球战略与当地战略协调度较低时60. 在导致组织沟通不良的因素中,不属于组织结构层面的是()A. 个体知识、经验差异B. 部门职责不清C. 组织层级过多D. 情绪、态度和见解差别61. 完善的沟通必然具备完善的反馈机制,否则,沟通的效果会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