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分级制度——肛肠外科

手术分级制度——肛肠外科
手术分级制度——肛肠外科

手术分级制度——肛肠外科

基本分类

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手术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麻醉方法(以下统称手术)。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

一级手术

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二级手术

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三级手术

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四级手术

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医师级别

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级别。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住院医师

1. 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 高年资历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有博士后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者。

主任医师

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手术权限

1.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

2.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3. 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

三级手术。

4.高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

5. 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

展四级手术。

6.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或根据实

际情况可主持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

7.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以及一般新技术、新项目手术或经主管部门

批准的高风险科研项目手术。

8.对资格准入手术,除必须符合上述规定外,手术主持人还必须是已获得

相应专项手术的准入资格者。

审批权限

手术审批权限是指对拟施行的不同级别手术以及不同情况、不同类别手术的审批权限。

常规手术:

一级手术:带组教授审批,主管的主治医师以上医师报手术通知单。

二级手术:带组教授审批,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医师报手术通知单。

三级手术:科主任审批,由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报手术通知单。

四级手术:科主任审批,由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报手术通知单。

特殊审批

1.资格准入手术资格准入手术是指按市级或市级以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需要专项手术资格认证或授权的手术。由市级或市级以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其认可的专业学术机构向医院以及手术医师颁发专项手术资格准入证书或授权证明。已取得相应类别手术资格准入的手术医师才具有主持资格准入手术的权限。

2.高度风险手术高度风险手术是指手术科室科主任认定的存在高度风险的任何级别的手术。须经科内讨论,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医务科,由医务科负责人决定自行审批或提交业务副院长审批,获准后,手术科室科主任负责审批。

3.急诊手术预期手术的级别在值班医生手术权限级别内时,可施行手术。若属高风险手术或预期手术超出自己手术权限级别时,应紧急报告带组教授审批,必要时向科主任上报。但在需紧急抢救生命的情况下,在上级医师暂时不能到场主持手术期间,值班医生在不违背上级医生口头指示的前提下,有权、也必须按具体情况主持其认为合理的抢救手术,不得延误抢救时机。

4.新技术、新项目、科研手术

(1)一般的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重大手术、致残手术须经科内讨论,科主任在已填写的《重要手术审批单》上签署同意意见后,上报医务科,由医务科备案并审批。

(2)高风险的新技术、新项目、科研手术由医院上报省卫生厅审批。必要时由省卫生厅委托指定的学术团体论证、并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同意后方能在医院实施。

5.需要向医务科报告或审批的手术。

(1)该学科新开展或高难度的重大手术。

(2)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参加的手术。

(3)预知预后不良或危险性很大的手术。

(4)可能引起医疗纠纷的手术或存在医疗纠纷的再次手术。

(5)国家邀请的外宾、港澳台知名人士的手术。

(6)干部病人(省、市、校领导,省内外知名人士)的手术。(7)可能导致毁容或致残的手术。

(8)大器官移植手术。

以上手术,须经科内讨论,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医务科备案,手术科室科主任负责审批。

6. 外出会诊手术

本院执业医师受邀请到外单位或外地手术,必须按《执业医师法》、《医师外出会诊管理规定》的要求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外出手术医师所主持的手术不得超出其在本细则规定的相应手术级别。

行政管理

1. 为了确保医疗安全,根据医师职称承担的责任,实行各级医师分级手术制度。各手术科室应执行各级医师手术范围的规定,带组教授或科室主任根据规定审批参加手术的术者和助手名单。手术医师在提升手术级别时,由科主任及带组教授实行具体考核,并以“术前小结”审批经过中签字盖章生效。

2. 手术按照已确定的手术人员分工进行,不得越级手术。手术中根据病情需要扩大手术范围,或改变预定术式,需请示上级医师,按照医师分级手

术范围规定进行手术。如施行越级手术时,需经科主任批准并必须有上级医师在场指导。

3.除正在进行的手术术者向上级医师请示外,上级医师不得未经给病人会诊,未参加术前讨论,未办理手术手续,而直接参加手术。

4.新技术、新项目、科研手术必须征得患者或直系家属的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告知书。

对违反本规范超权限手术的科室和责任人,一经查实,将追究科室和责任人的责任;对由此而造成医疗事故的,追究相应人员责任。

明确各级医师手术权限,是规范医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维护病人利益的有力措施,各手术科室及各级医师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肛肠外科手术具体分级

一级手术

1. 肛周皮下脓肿切开引流及一期根治术;

2. 简单肛瘘切开,切除术或挂线疗法;

3. 肛裂切除术;

4. 肛乳头肥大切除术;

5. 单纯内痔及血栓外痔切除术;

6. 结肠造口术

二级手术

1. 结肠部分切除术;

2. 经肛门直肠良性息肉切除术;

3.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

4. 乙状结肠扭转复位术;

5.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

6. 藏毛

窦囊肿和窦道切除术;7. 肛周Paget病手术;8. 造口旁疝修补术;9. 造口还纳术

三级手术

1. 右半,左半,横及乙状结肠癌根治术;

2. 经腹或会阴直肠癌根治术;

3. 直肠脱垂固定术;

4. 直肠骶骨悬吊术;

5. 直肠脱垂直肠周围硬化剂注射疗法;

6. 肛门圈缩小术;

7. Ripstein, Goldberg, Aitemeir, Nigro手术;

8. 复杂肛瘘切开或挂线术;

9. 肛提肌上脓肿切开引流术;10. 经肛门或阴道直肠前突修补术;11. 结肠次全切除盲肠直肠吻合术;12. Hartmann手术;

13. 全结肠直肠节除,永久性回肠造口术

四级手术

1. 直肠癌扩大根治术;

2. 改变Bacon手术;

3. 后盆腔切除术;

4. 全盆腔清扫术;

5. 合结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

6.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

7. 各种结直肠或肛门术后出现并发症需再次手术者;

8. 新技术新项目的手术

2016外科手术学基础复习答案复习进程

外科手术学基础复习提纲 01.手术是如何进行分类的?(答出4种分类方法和每种分类的手术名称) 分类方法:1、根据手术的缓急程度分类;2、根据手术的无菌程度分类;3、根据手术的性质和远期疗效分类;4、根据手术是否分期完成分类 1、根据手术的缓急程度分类:(1)急救手术;(2)急症手术;(3)限期手术;(4)择期手术 2、根据手术的无菌程度分类:(1)无菌手术;(2)污染手术;(3)感染手术 3、根据手术的性质和远期疗效分类:(1)根治性手术;(2)姑息性手术 4、根据手术是否分期完成分类:(1)一期手术;(2)二期手术;(3)多期手术 02.什么叫围手术期?时限起止如何? 围手术期是指以手术治疗为中心,包含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具体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直到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时间约在术前5~7天至术后7~12天。围手术期处理是贯穿术前、术中、术后一个连续阶段的整体处理,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手术治疗效果。 03.手术前准备中的“一般准备”包括哪些要求?p5 患有慢性气管炎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治疗,吸烟患者手术前2周停止吸烟。手术前做好必要的皮肤准备,根据手术范围、部位进行备皮。手术较大的患者,要训练患者学会正确的咳嗽和咳痰方法,以及在床上大小便。胃肠道手术患者,手术前1~2天日开始进流质饮食。其他手术,手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以防手术中出现呕吐、误吸,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对一般性手术,手术前一日灌肠。患者如享有活动义齿,应将义齿取下,防止手术和麻醉过程中脱落或咽下。 04.手术后处理中对体位的要求有哪些?p6 手术后的体位,应按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体位,合适的体位,对患者手术后的康复是有益的,手术后体位不当可能引起潜在的危险。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应平卧,头转向一侧,防止误吸。蛛网膜下腔麻醉后,应去枕平卧6~12小时,防止头痛。硬膜外麻醉后,平卧4~6小时,可不必去枕。颅脑术后,如无休克或昏迷,可取15°~30°头高脚低斜坡卧位;颈、胸手术后,多采用半坐位,便于呼吸;腹部手术后,可取半卧位;脊柱手术后,可取仰卧或俯卧位。脓肿切开引流术体位,根据切口位置而定。如有引流物,取患侧卧位。休克患者,下肢抬高20°,头部和躯干同时抬高5°左右的体位。手术后患者,原则上应鼓励患者早期活动,早期活动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减少肺部并发症。 05.手术后并发症有哪些?p7 (1)术后出血;(2)切口感染;(3)切口裂开;(4)肺不张;(5)尿路感染;(6)炎症及感染;(7)瘢痕 06.影响手术创口愈合的局部因素是什么?p8 局部因素(1)局部血液循环不良;(2)异物和感染;(3)制动与活动 07.外科切口如何分类?切口愈合如何分级?切口愈合如何记录?p9 切口分类: Ⅰ类:无菌切口,用“Ⅰ”表示,是指缝合的清洁切口,如开颅术、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的切口等。 Ⅱ类:污染切口,用“Ⅱ”表示,是指手术时有可能被切开的空腔脏器污染的缝合切口,如胃大部切除术的切口等;皮肤不容易彻底灭菌的部位;创伤后经过清创缝合的伤口;新缝合的切口又再度切开者均属此类。 Ⅲ类:感染切口,用“Ⅲ”表示,是指邻近的组织直接暴露于感染物的切口,如阑尾穿孔并发阑尾脓肿的

外科手术学基本操作练习题.doc资料

习题一 一、填空题 1、手术分类,根据手术的无菌程度分为无菌手术、污染手术、感染手术三类。 2、手术对机体的影响程度五个因素而有所不同即、、、、。 3、手术切口分为、、三类,分别用、、字母来表示;手术切口愈合的分级是、、。 4、选择手术切口应注意满足以下 6个要求即①②③④⑤⑥。二、判断题 1、手术既能治疗疾病也能诊断疾病( 2、组织切开的原则是由浅入深,多层组织一次性切开,以减少损伤的程度( 3、组织前可以用来钳夹、牵引软组织,也可用来钳夹纱布垫( 4、三角针可以用来缝合韧带、皮肤、皮下( 5、结扎皮下出血点用 4号或 7号丝线( 6、组织钳也叫鼠齿钳和Kocher ’ s 钳( 三、名词解释 1、围手术期 2、姑息手术 4、减张缝合 四、选择题

A 型题 1、有齿血管钳又称: A. Allis clamp B. Pary’ s clamp C. Kelly clamp D. Kocher’ s clamp E.. Mosquito clamp 2、正确的持镊方法应该是: A. 左手拇指与食指、中指相对应 B. 左手拇指对食指 C. 左手拇指对中指 D. 右手拇指对中指和无名指 E. 右手拇指与食指、中指相对应 B 型题 问题(1— 6 A. 指压式 B. 持弓式 C, 执笔式 D. 反挑式 E. 握拳式 1、切开皮肤、皮下 2、腮腺脓舯切开引流 3、截肢术,切断大腿肌肉 4、精细手术或整形手术 5、大片筋膜切开 C 型题 问题(1— 5 A. 缝合时注意边距和针距 B. 缝合时组织等量、对称和整齐 C. 两者都有 D. 两者都无 1、缝合皮肤 (

2、胃肠吻合 ( 3、缝合腹膜 ( 4、缝合皮下 ( 5、缝合肌腱 ( X 型题 (1— 2 1、间断缝合常用于:( A. 皮肤缝合 B. 前鞘缝合 C. 胸膜缝合 D. 腹膜缝合 E.肌肉缝合 2、荷包缝合常用于:( A. 肠端吻合 B. 膀胱造瘘术 C. 结肠造瘘术 D. 阑尾切除术 E. 静脉切开术 五、问答题 1、深部手术理想的手术切口应符合下列哪些要求? 2、组织切开的要求有哪些? 3、临床上常用的缝合方法有哪五种? [参考答案及题解] 一、填空题 1、无菌手术、污染手术和感染手术三类。 2、五个因素是:①手术范围大小②手术时间长短③手术中的刺激多少④手术方式方法⑤病人耐受力

肛肠医院(专科)规划建设与管理指南

肛肠医院(专科)规划建设与管理指南一、总则 第一条为了指导加强中医医院肛肠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总结中医医院肛肠科建设与管理经验,参照有关法律规则,制订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肛肠科管理者加强科室中医特色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中医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肛肠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中医医院肛肠科应当主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药物和技术开展肛肠科诊疗工作。应注重突出中医特色,充分发挥中医优势,继承和创新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提高诊疗水平。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中医医院肛肠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当加强肛肠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保证中医特色优势的保持和发展。不断提高肛肠疾病中医诊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 二、基本条件 第六条中医医院肛肠科应当具备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以保障肛肠疾病诊疗工作有效开展。 第七条中医医院肛肠科应当独立开设门诊,有条件的可开设病房。有急症处理能力的可以开设急诊。 第八条中医医院肛肠科应当设置候诊区、诊室、并设独立的检查、治疗区,应当有与手术前准备及手术后处理相适应的处置场所,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并有良好的私密性以保护患者隐私。 中医医院肛肠科应当有良好的就诊环境,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无

菌区、有菌区标识明确,医疗器械消毒、医疗垃圾分类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肛肠科病房应当根据功能和任务需要设立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监护室或抢救室等,应当布局合理,便于使用。有条件的可以设置中药熏治室。应当有消毒隔离设施。 第九条中医医院肛肠科应当根据医疗需要及其工作量,有病房的科室还应根据床位数,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条中医医院肛肠科设备设施配置,应当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达到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见附件1)要求。 设置中药熏治室的,应当配备熏治椅、中药加热设备、应急呼叫装置、消毒设备等。 第十一条中医医院肛肠科应当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与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 根据本科室情况,建立检查、中药熏洗、敷药、塞药、中药灌肠、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结扎、枯痔、药物注射、切开、挂线等肛肠科常用诊疗技术及相应的管理制度。 三、人员队伍 第十二条中医医院肛肠科执业医师中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应占70%以上,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其它类别的执业医师。 第十三条中医医院肛肠科医师队伍,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比例应当合理。应力求在不同年龄段无人才断档现象。对于本科室的主攻优势病种和主要病种,均有连续梯队,而不出现人才断层。 第十四条中医医院肛肠科医生均应接受过中医肛肠科专门训练,掌握中医学和肛肠病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住院医师经规范化培训后应熟练掌握本科室常见病种(病症)的诊断标准,掌握本科主要病种诊疗方案(规范)和基本诊疗技能,熟悉常用中药方剂150首,熟练掌握100首(见附件2),必须掌握肛肠科专业常用方剂,掌握肛肠科常用诊疗技术的操作。具备独立处理

外科手术学复习资料.

最大限度的保 通过引流管或引流条导流出体外或通过引流道重建手术导流到体内另外某个空腔脏器体 在医生为病人施行手术钱的一段都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称为手术前准备。 , 是外科结扣的基本组成部分,易松脱、解开,仅用于不能单独使用单结。 因其结扎后较为牢固而成为外科 扎。 尽管其结扣的构成类似于方结,但是,由一紧一松甚或只拉紧一侧线头而用另外一侧线头打结, 所以完成的结扣并非方结是用

手术刀或剪刀在直视下作细致的切割与剪开。最小,适用于精细的解剖和分离致密组织。 是用血管钳、手术刀柄、剥离子或手指进行。此规定对每个住院病人,经管的住院医师、主即查房。 ,使开放污染的伤口变为清洁伤口,即称谓清创术。 通常是指无菌手术的切口,如甲状腺切除术、疝 指伤口有细菌污染,但可能发展成为感染。一般清洁伤口,行一期缝合。指伤口出现红肿、渗液 " 洗手 " ,手臂即不背部、腰部以下和肩部以上都应认为是有菌地带, 不能接触; 同样,手术台边缘以下的布单,也不要接触。 2.不可在手术人员的背后传递器械及手术用品。坠落到无菌巾或手术台边以外的器械物品,不准拾回再用。 3.手术中如手套破损或接触到有菌地方,应另换无菌手套。前臂或肘部碰触有菌地方,应更换无菌手术衣或加套无菌袖套。无菌巾、布单等物,如已被湿透,其无菌隔离作用不再完整,应加盖干的无菌单。 4.在手术过程中,同侧手术人员如需调换位置时, 应先退后一步,转过身,背对背地转到另一位置,以防止污染。 5.手术开始前要清点器械、敷料,手术结束时,检查胸、腹等体腔,核对器械、敷料数无误后,才能关闭切口, 以免异物遗留

腔内,产和严重后果。 6.切口边缘应以大纱布垫或手术巾遮盖, 并用巾钳或缝线固定, 仅显露手术切口。 7. 作皮肤切口以及缝合皮肤之前, 需用 70%酒精或 0.1%新洁尔灭溶液,再涂擦消毒皮肤一次。 8.切开空腔脏器前, 要先用纱布垫保护周围组织,以防止或减少污染。 9.参观手术人员不可太靠近手术人员或站得太高, 也不可经常在室 选择合适的操作方法 2. 活 4. 活检术与根治术的衔接 2精细分离组织。 3严密地保护切口 4 6不可盲目扩大手术范围 不接触的隔离技术活检后应更换所充分,便于显露和操作;用纱垫保护切口边缘、创面和正常脏器;对伴有溃疡的癌瘤,表面应覆以塑料薄膜严格遵循不切割原 则和整块切除的根治原则,禁止将肿瘤分块切除切线应与瘤边界有一定的距离, 正 常组织切缘距肿瘤边缘一般不少于 3cm 。肌纤维肉瘤切除时要求将受累肌群从肌肉起点 1. 探查由远至近⑵先结扎肿瘤的出、入血管, ⑶先处理远处淋巴结,再处理邻近淋巴结,减少癌细胞因手术挤压沿淋巴管向更远的淋巴结转 钝性分离 5术中化疗药等的应用 扎组织,以及手术切口尽可能沿皮纹走向,适应局部解剖和

外科手术学

手术只是用各种器械和一起对集体组织或器官进行切除、修补、重建或移植等。 外科手术的分类: 根据手术的缓急程度: 急救手术、急症手术、限期手术和择期手术 根据手术本身的性质和远期疗效: 根治性手术、姑息性手术 根据手术是否分期完成: 一期手术、二期手术、多期手术 根据手术的无菌程度: 无菌手术、污染手术、感染手术 急救手术: 指病情迅速变化,直接威胁病人生命而需立即施行手术。如急性窒息时所作的气管切开术,大血管损伤时的止血手术等。 急症手术: 指病情的发展危及患者生命,必须及时手术。如胃肠道穿孔修补术、脾破裂等手术 限期手术: 指手术时间虽然也可以选择,但不宜过长延迟,准备时间有一定限制,应在这段时间内尽可能作好准备,再施行手术。如各种恶性肿瘤(早期)的根治术 择期手术:

又称非紧急手术,指病情发展缓慢,术前可做适当的准备,再选择合适时间进行手术。如腹股沟斜疝修复术、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等 根治性手术: 指用手术方法完全切除病变组织或器官而使疾病根治。 姑息性手术: 指不能完全或直接切除病变、只能减轻症状或延长病人生命的手术。 无菌手术(清洁手术): 指手术的全过程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手术部位的病变组织没有感染或污染,伤口可得到一级愈合,如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等。 污染手术: 指手术过程的某一阶段,手术区有被污染的可能,如胃肠道、胆道等空腔脏器的手术。 感染手术: 指手术部位已有感染或化脓,如脓肿切开引流术等。 外科手术分为三类: Ⅰ类: 清洁切口,是指缝合的清洁伤口。 Ⅱ类: 污染切口,是指手术时有可能被切开的空腔脏器污染的缝合切口;不容易彻底灭菌部位的皮肤切口;伤后6小时内经过清创缝合的伤口;新缝合的切口有再度切开者。 Ⅲ类:

外科学 总论 总结 重点

外科学(总论) 1.无菌术是指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其中包括灭菌法、消毒法、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灭菌是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消毒是指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但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常用灭菌法包括①高压蒸汽灭菌法,这是手术用品灭菌最常用最可靠是方法;②煮沸灭菌法,用于金属器械、玻璃、橡胶类物品;③火烧法,用于紧急情况下使用的器械。消毒法包括药液浸泡消毒法和甲醛蒸汽熏蒸法。正确进行无菌操作的原则(十要点)要求一般了解即可。 2.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 (1)各型缺水(等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和钾(低血钾、高钾血症)、钙、镁异常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原则。 (2)代谢性酸中毒和碱中毒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代谢性酸中毒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体内的[HCO3-]减少所致;临床突出表现为深快呼吸,呼气时有时带有酮味。面色潮红,心率增快,脉搏增快,CO2—CP<40%,尿液呈酸性。诊断主要是根据病史及深快呼吸,血PH值及[HCO3-]明显下降等特征。治疗方法一是消除病因,治疗原发病;二是根据[HCO3-]浓度来决定是否补碱,三是防止低钾血症,及时补K+。 (3)体液和酸碱平衡失调的概念和防治原则。呼酸是指肺泡通气及换气功能减弱,不能充分排出体内生成的CO2,以致血液P CO2增高,引起高碳酸血症。呼碱是由于肺泡通气过度,体内生成CO2排出过多,以致P CO2降低,最终引起低碳酸血症,血PH 值升高。 3.输血的适应证包括出血、纠正贫血或低蛋白血症、严重感染和凝血异常。注意事项是①严密查对,②关于保密时间,③血液预热,④不加药物,⑤加强观察,尤其是T、P、BP及尿色。要注意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等并发症。 4.外科休克的基本概念、病因(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及病理生理变化(微循环改变、内脏器官继发损害)、临床表现(休克前期、休克期)、诊断要点及各型休克的治疗原则(一般治疗、扩容补充血容量、应用心血管药物、应用强心剂、纠正酸中毒、应用激素、积极治疗原发病、积极处理无尿者)。 5.疼痛的分类、病理生理变化和治疗。 6.围手术期处理: (1)手术前准备的目的和内容(心理准备、生理准备、特殊处理)。 (2)手术后护理的要点及各种并发症(术后出血、切口感染、切口裂开、肺不张、尿路感染)的防治。 7.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人体基本营养代谢的概念,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选择及并发症(深静脉插管的并发症、感染、高渗性非酮性昏迷、溶质性利尿、血磷过低)的防治。 8.外科感染 (1)疖、痈、软组织蜂窝织炎、丹毒、淋巴管和淋巴结炎及脓肿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2)甲沟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热敷,理疗,应用抗生素。有脓液形成,及时切开引流。如甲床下积脓,应将指甲拔除。 (3) 脓性指头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肿胀不明显者可保守治疗,一旦出现跳痛、指头压力增高应立即切开引流。 (4)败血症和脓血症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菌血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①骤起高热,可到40-41度,或低温,起病急,病情重,发展迅速;②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可有意识障碍;③心率加快、脉搏细速,呼吸急促或困难;④肝脾可肿大,重者可黄疸,皮下出血斑等。菌血症可分为三大类,①革兰染色阳性细菌脓毒症;②革兰染色阴性细菌脓毒症;③真菌脓毒症。治疗一般是:①处理原发感染灶;②应用抗菌药物;③支持疗法;④对症治疗。 (5)破伤风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肌肉的强烈收缩,任何刺激均可诱发痉挛和抽搐)和预防(正确处理伤口,彻底清创,敞开引流,不缝合,注射破伤风类毒素)、治疗(清创去除毒素来源,大量给予破伤风抗毒素,对症治疗控制痉挛,防止并发症)。 (6)抗菌药物在控制感染中的应用及选择:①无局限化倾向的感染应用抗菌药物治疗②选择应根据临床诊断、致病菌种类和药物的抗菌谱③同样治疗效果时尽量使用单一、窄谱的抗菌素④全身情况不良的患者尽量使用杀菌性抗生素⑤较严重感染,优先从静脉途径给抗生素。 9.创伤 (1)创伤修复过程(炎症期、增生期、塑形期)及影响因素:感染,血液循环障碍,低蛋白血症等身体一般情况欠佳,抗炎药物,糖尿病、尿毒症、肝硬变等疾病。 (2)创伤的处理和治疗:伤口分为清洁伤口、污染伤口、感染伤口。 10.烧伤 (1)烧伤面积的计算(九分法)和深度估计的方法:烧伤深度分为Ⅰ°,浅Ⅱ°,深Ⅱ°Ⅲ°;烧伤严重性分度:轻度,中度,重度,特重。

外科手术学试题及答案

外科手术学试题及答案单选 1.灭菌法是指 A. 灭菌法就是消毒法. B. 应用化学方法灭菌. C. 用物理的方法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 D. 应用紫外线灭菌. E. 仅杀灭部分有害微生物. (C) 2.手术器械和敷料的常用灭菌方法是 A. 乳酸消毒 B. 紫外线消毒 C. 高压蒸气灭菌 D. 甲醛熏蒸法 E. 电离辐射法 (C) 3.关于肥皂刷手法哪项正确 A. 范围应从手指尖到肘上5cm B. 冲水时应将手指及肘均朝下 C. 浸泡酒精范围应到肘上3cm D. 浸泡新洁尔灭后应擦干手臂 E. 范围应从手指尖到肘上10cm (E) 4.新洁尔灭泡手最多使用多少次就不能继续使用 A. 10次 B. 20次 C. 30次 D. 40次 E. 50次 (D) 5.用碘尔康刷手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肥皂水擦洗双手至肘上5cm B. 肥皂水擦洗5分钟,清水冲洗 C. 清水冲洗后,无需擦干 D. 用浸透0.5%碘尔康的纱布擦手和前臂一遍 E. 用无菌纱布擦干后,穿手术衣和戴手套 (D) 6.病人手术区皮肤消毒常用

A. 2.5%-3%碘酊涂擦,75%酒精脱碘 B. 5%碘酊涂擦,70%酒精脱碘 C. 1%新洁尔灭 D. 氨水 E. 碘尔康 (A) 7.横结肠造口术后患者施行瘘口关闭术,手术区皮肤消毒涂擦消毒剂的顺序是 A. 由手术区中心部向四周涂擦 B. 由手术区外周涂向瘘口周围 C. 由手术区的上方涂向下方 D. 由手术区的一侧涂向另一侧 E. 无需按一定的顺序 (B) 8.穿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后,必须保持的无菌地带除双上肢外,还需包括 A. 整个胸、腹、背部 B. 整个颈、胸、腹、背、肩部 C. 腰部以上的前胸和后背 D. 腰部以上的前胸和侧胸 E. 腰部以上的前胸和肩部 (D) 9.2%戊二醛溶液浸泡消毒时,需用时间 A. 5分钟 B. 30分钟 C. 60分钟 D. 90分钟 E. 120分钟 (B) 10.无菌切口的消毒顺序是 A. 自下而上 B. 自上而下 C. 由切口向四周 D. 由四周向切口 E. 无一定顺序 (C) 11.用甲醛熏蒸法消毒物品需 A. 10分钟 B. 20分钟 C. 30分钟 D. 40分钟 E. 60分钟 (E)

手术分级标准

肛肠科常见手术分级管理 发表者:陆杰4560人已访问 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手术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麻醉方法(以下统称手术)。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一级手术指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二级手术为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三级手术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四级手术为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临床依据医师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不同手术医师的级别且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肛肠科常见手术分级: 一级手术 1. 肛周皮下脓肿切开引流及一期根治术 2. 简单肛瘘切开,切除术或挂线疗法 3. 肛裂切除术 4. 肛乳头肥大切除术 5. 单纯内痔及血栓外痔切除术 6. 结肠造口术 二级手术 1.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 2. 经肛门直肠良性息肉切除术 3.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 4. 肛周Paget病手术 5. 藏毛窦囊肿和窦道切除术 6. 乙状结肠扭转复位术 7. 造口旁疝修补术 三级手术 1. 复杂肛瘘切开或挂线术 2. 经肛门或阴道直肠前突修补术 3. 肛提肌上脓肿切开引流术 4. 肛门圈缩小术 5. 直肠骶骨悬吊术 6. 直肠脱垂固定术 7. 直肠脱垂直肠周围硬化剂注射疗法 8. 结肠次全切除盲肠直肠吻合术 9. Hartmann手术10. 全结肠直肠节除,永久性回肠造口术11右半,左半,横及乙状结肠癌根治术12经腹或会阴直肠癌根治术 四级手术 1. 各种结直肠或肛门术后出现并发症需再次手术者 2. 新技术新项目的手术 3. 后盆腔切除术 4. 全盆腔清扫术 5. 合结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 6.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 7. 直肠癌扩大根治术 8. 改变Bacon手术。

外科手术学重点

期末考试重点 外科的基本操作 :消毒、铺单、切开、暴露、分离、止血、结扎、缝合、引流等。 基本概念: 消毒( disinfection 灭菌( sterilization 抗菌( antisepsis 无菌( asepsis ) : 防腐( preservation 理。 杀菌 ( bacteriocidal 抑菌 ( bacterostasis ):是指杀灭或消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之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是指将传播媒介上的所有微生物全部杀灭或清除,使之达到无菌的处理, 杀灭是最彻底的消毒处理。 ) :是指对活组织表面,例如皮肤或黏膜的消毒。一般用化学方法杀灭存在的微 生物或抑制其生长繁殖。 是指用物理的方法预先消灭一切与手术野或伤口接触物品上附有的微生物。 ):为杀灭、清除或抑制食品等无生命有机物中的微生物,以防止其腐败的处 action ) :是指使细菌彻底死亡的处理。 ):是指使微生物暂时失去生长繁殖能力的处理。待作用因子消除,生长繁殖 能力仍可恢复。 清洁处理( cleansing ) :是指不用消毒剂仅用清水或洗涤剂进行处理,以去除物体表面所黏附的灰 油脂或其他有机物等污垢。清洁过程中,部分微生物可随污垢被清除。 是有创的诊疗手中有操作中针对可能的感染来源和途经所采取的有效 尘、 无菌术 (Aseptic technique ) 预防措施。 无菌术由 灭菌法( asepsis ) 灭菌法: 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的方法。 消毒法(抗菌法) :指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但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如芽胞 等),通常应用化学方法。 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 为了防止已经灭菌和消毒的物品、 已行无菌准备的手术人员或手术区不再被污 染所采取的措施。 消毒剂分类(根据杀菌作用) 高效消毒剂 、抗菌法( antisepsis ) 及一定的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 组成。 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又称灭菌剂。因可杀灭细菌芽孢,故又称杀芽孢剂。常用药物 有 过 氧乙酸、次氯酸钠、戊二醛,环氧乙烷 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和多数病毒。常用药物有 石炭酸、乙醇 等。 可杀灭多数细菌繁殖体,不能杀灭结核杆菌、细胞芽孢以及某些真菌和病毒。常用 药物有 洗必泰和新洁尔灭 等。 注:高效消毒剂一般均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 煮沸法——湿热灭菌 1、适用于金属、玻璃及橡胶等耐热耐湿物品的灭菌。 2、100℃水中,持续 10-15 分钟,能杀灭一般细菌,芽胞则需 使沸点提高到 105 ℃,灭菌时间可缩短至 高原地区气压低,沸点低,水的沸点可降至 压力锅煮沸灭菌,蒸气压力一般为,温度可达 手术人员和病人手术区域的准备 (一)手术人员的准备 1、一般准备 :在手术室的更衣间,换穿手术室专门准备的鞋和衣裤,上衣的袖口须卷至上臂 1/3 处, 戴帽子、口罩。剪短指甲,清除甲缘的积垢。帽子要盖住全部头发,口罩盖住鼻孔,上衣的下摆放在 裤腰内。手术当天,原则上应先参加无菌手术,其次是污染或感染的手术,最后给感染伤口换药。手 臂皮肤感染或上呼吸道感染者不应参加手术。 2. 手臂消毒法 (也称刷手) ( 包括洗手和泡手 ) : 1 、 2、 3、 中效消毒剂 低效消毒剂 等。 30min-2h 。加人 2%碳酸氢钠溶液,可 10 分钟,不仅增强灭菌效果,还有除污防锈的作用。 85 ℃;海拔增加 300m,灭菌时间应延长 2 分钟。 124 ℃左右, 10 分钟即可灭菌。

外科手术学基础考试重点

外科手术学基础考试重点

外科手术基础操作考试重点 一、手术操作过程中的基本原则 外科手术操作的基本原则:无菌原则、无瘤原则、微创原则 灭菌:又称之为消毒,是指将传播媒介上所有微生物全部杀死或消除,使之达到无菌处理 抗菌:是指用化学方法杀死存在的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长繁殖 医院常用的物理灭菌法有:热力、紫外线灭菌 临床运用最普遍效果最可靠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气灭菌法(有效期为7d) 手术室运用最多的气体熏蒸灭菌法是:福尔马林熏蒸发 灭菌检测的常用方法有:仪表检测、化学指示剂、生物指示剂、程序检测 无菌敷料室应专人负责,做到三定:定物,定位,定量 手术室内空气应该定期消毒,通常采用:乳酸消毒法(100平米空间可用80%乳酸12ml倒入锅中,用酒精灯加热,蒸发完后将火熄灭,紧闭30min

后打开门窗通风) 手术衣的无菌范围:腋前线颈部以下及腰部至肘关节以上5cm 无瘤原则:是指应用各种措施防止手术操作过程中离散的癌细胞直接种植或播散 一般肿瘤活检的首选方式是:切除活检 微创原则:指手术操作过程中对组织轻柔爱护,最大限度的保存器官组织及其功能,促进对伤口的愈合(选择适当的手术切口、精细分离组织、严密地保护切口、迅速彻底止血、分层缝合组织、不可盲目扩大手术视野) 二、外科常用手术器械和使用方法 手术刀的作用:主要用于切割组织,有时也用刀柄尾部钝性分离组织 手术刀的使用方法:执弓式、执笔式、握持式、反挑式 高频电刀的优势是可以减少出血 手术剪分为组织剪(直组织剪、弯组织剪)和线剪(剪线剪、拆线剪) 临床上常用的几种血管钳:蚊式血管钳、直血管钳、弯血管钳、有齿血管钳

泌尿外科手术图谱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解剖学基础、阴囊及其内容物的手术、前列腺切除术、膀胱手术、输尿管手术、阴茎手术等内容。 目录 第一章解剖学基础 第一节概说 第二节肾脏 第三节肾盏盂和输尿管 第四节膀胱 第五节尿道 第六节前列腺 第七节精囊、输精管和精索 第八节阴囊、睾丸和附睾 第九节会阴和阴茎 第二章诊治技术操作法 第一节导尿术 第二节膀胱冲洗 第三节尿道扩张术 第四节腹股沟淋巴结活检 第五节肾及肾周围穿刺术 第六节膀胱穿刺和穿刺造瘘 第七节前列腺穿刺术 第八节精液囊肿穿刺术 第九节精囊和输精管造影 第十节静脉肾盂造影 第十一节内窥镜检查和逆行肾盂造影 第十二节腹膜后注气造影 第十三节肾及腹主动脉造影 第三章阴囊及其内容物的手术 第一节阴囊脓肿切开引流 第二节阴囊及其内容物外伤修复手术 第三节阴囊矫形术 第四节阴囊肿瘤切除术 第五节静索静脉同张高低位结扎术 第六节鞘膜积液手术 第七节精索扭转复位及内固定术 第八节精索肿瘤切除术 第九节附睾切除术 第十节附睾囊肿及良性肿瘤切除术 第十一节输精管结扎术 第十二节输精管吻合术 第十三节输精管附睾吻合术 第十四节睾丸引降术 第十五节睾丸切除术

第四章前列腺切除术 第五章男性尿道手术 第一节尿道下裂及下弯修复术 第二节尿道损伤手术 第三节尿道狭窄手术 第四节尿道瘘孔修补术 第五节尿道口帝腺囊肿切除 第六节尿道憩室切除术 第七节尿道结石和异物取出术 第六章女性尿道和膀胱阴道漏手术 第一节尿道口息肉、肉阜切除和电烙 第二节尿道粘膜脱垂手术 第三节尿道口旁肿物和囊肿切除 第四节尿道憩室切除 第五节膀胱阴道瘘修补术 第七章膀胱手术 第一节膀胱造瘘术 第二节膀胱结石和和异物取出术 第三节膀胱憩室切除术 第四节膀胱颈部梗阻和输尿管间嵴肥厚矫正术第五节膀胱肿瘤手术 第六节膀胱损伤及破裂缝合术 第七节压力性尿失禁纠正术 第八章输尿管手术 第一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第二节输尿管吻合术 第三节输尿管膀胱吻合术 第四节输尿管皮肤造口 第九章肾及肾盂的手术 第一节肾切除术 第二节肾部分切除术 第三节肾盂切开取石 第四节肾及肾造口 第五节肾皮质及肾周围脓肿切开引流 第六节孤立性肾囊肿切除 第七节肾悬吊术 第八节肾脏损伤手术 第十章阴茎手术 第一节包皮手术 第二节阴茎及其皮肤外伤手术 第三节阴茎肿瘤切除术

外科手术学基础考试重点

外科手术基础操作考试重点 一、手术操作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外科手术操作的基本原则:无菌原则、无瘤原则、微创原则 灭菌:又称之为消毒,是指将传播媒介上所有微生物全部杀死或消除,使之达到无菌处理抗菌:是指用化学方法杀死存在的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长繁殖医院常用的物理灭菌法有:热力、紫外线灭菌临床运用最普遍效果最可靠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气灭菌法(有效期为7d)手术室运用最多的气体熏蒸灭菌法是:福尔马林熏蒸发灭菌检测的常用方法有:仪表检测、化学指示剂、生物指示剂、程序检测无菌敷料室应专人负责,做到三定:定物,定位,定量手术室内空气应该定期消毒,通常采用:乳酸消毒法(100 平米空间可用80%乳酸12ml 倒入锅中,用酒精灯加热,蒸发完后将火熄灭,紧闭30min后打开门窗通风)手术衣的无菌范围:腋前线颈部以下及腰部至肘关节以上5cm 无瘤原则:是指应用各种措施防止手术操作过程中离散的癌细胞直接种植或播散一般肿瘤活检的首选方式是:切除活检微创原则:指手术操作过程中对组织轻柔爱护,最大限度的保存器官组织及其功能,促进对伤口的愈合(选择适当的手术切口、精细分离组织、严密地保护切口、迅速彻底止血、分层缝合组织、不可盲目扩大手术视野) 二、外科常用手术器械和使用方法手术刀的作用:主要用于切割组织,有时也用刀柄尾部钝性分离组织手术刀的使用方法:执弓式、执笔式、握持式、反挑式 高频电刀的优势是可以减少出血手术剪分为组织剪(直组织剪、弯组织剪)和线剪(剪线剪、拆线剪)临床上常用的几种血管钳:蚊式血管钳、直血管钳、弯血管钳、有齿血管钳手术镊分为有齿镊和无齿镊持针器的作用主要用于夹持缝合针来缝合组织,也用于器械打结;执握方法有:把抓式、指扣式、单扣式布巾钳主要用于夹持固定手术巾,并夹持皮肤,防止手术中移动或松开组织钳:Allis 钳,一般用于夹持组织,不易滑脱拉钩分为:甲状腺拉钩、腹腔平头拉钩、皮肤拉钩、S 形拉钩、自动拉钩 手术器械台摆置原则:1)严格分清无菌与有菌的界限 2)器械台面和手术台面以下为有菌区 3)保持无菌不类干燥 4)台面保持干燥、整洁、器械安放有条不紊手术前准备的基本内容 1进入手术室之前 1.1手术治疗方案的确定 1.1.1诊断的确定和手术适应症的掌握 1.1.2 手术方法的选择 1.1.3 手术耐受力的判断 1.2 病人的生理和心理准备 1.2.1一般性生理准备(功能性锻炼;输血和补液;改善心、肺、肝、肾功能、营养的 补充、预防感染和术前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 1.2.2 特殊性生理准备 1.2.3 心理准备 1.3 手术前其它常规性准备工作 2进入手术室后:手术人员的准备,病人的准备根据病人病情的轻重、急缓程度的不同,可将手术分为:急诊性手术、限期性手术、择期性手术

外科手术学重点教学内容

期末考试重点 外科的基本操作:消毒、铺单、切开、暴露、分离、止血、结扎、缝合、引流等。 基本概念: 消毒(disinfection):是指杀灭或消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之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灭菌(sterilization):是指将传播媒介上的所有微生物全部杀灭或清除,使之达到无菌的处理,杀灭是最彻底的消毒处理。 抗菌(antisepsis):是指对活组织表面,例如皮肤或黏膜的消毒。一般用化学方法杀灭存在的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长繁殖。 无菌(asepsis):是指用物理的方法预先消灭一切与手术野或伤口接触物品上附有的微生物。 防腐(preservation):为杀灭、清除或抑制食品等无生命有机物中的微生物,以防止其腐败的处理。 杀菌(bacteriocidal action):是指使细菌彻底死亡的处理。 抑菌(bacterostasis):是指使微生物暂时失去生长繁殖能力的处理。待作用因子消除,生长繁殖能力仍可恢复。 清洁处理(cleansing):是指不用消毒剂仅用清水或洗涤剂进行处理,以去除物体表面所黏附的灰尘、油脂或其他有机物等污垢。清洁过程中,部分微生物可随污垢被清除。 无菌术(Aseptic technique)是有创的诊疗手中有操作中针对可能的感染来源和途经所采取的有效预防措施。无菌术由灭菌法(asepsis) 、抗菌法(antisepsis)及一定的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组成。 灭菌法: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的方法。 消毒法(抗菌法):指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但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如芽胞等),通常应用化学方法。 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为了防止已经灭菌和消毒的物品、已行无菌准备的手术人员或手术区不再被污染所采取的措施。 消毒剂分类(根据杀菌作用) 1、高效消毒剂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又称灭菌剂。因可杀灭细菌芽孢,故又称杀芽孢剂。常用药物有过 氧乙酸、次氯酸钠、戊二醛,环氧乙烷等。 2、中效消毒剂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和多数病毒。常用药物有石炭酸、乙醇等。 3、低效消毒剂可杀灭多数细菌繁殖体,不能杀灭结核杆菌、细胞芽孢以及某些真菌和病毒。常用药物有 洗必泰和新洁尔灭等。 注:高效消毒剂一般均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 煮沸法——湿热灭菌 1、适用于金属、玻璃及橡胶等耐热耐湿物品的灭菌。 2、100℃水中,持续10-15分钟,能杀灭一般细菌,芽胞则需30min-2h。加人2%碳酸氢钠溶液,可使沸点提高到105℃,灭菌时间可缩短至10分钟,不仅增强灭菌效果,还有除污防锈的作用。 高原地区气压低,沸点低,水的沸点可降至85 ℃;海拔增加300m,灭菌时间应延长2分钟。 压力锅煮沸灭菌,蒸气压力一般为127.5Ka,温度可达124℃左右,10分钟即可灭菌。 手术人员和病人手术区域的准备 (一)手术人员的准备 1、一般准备:在手术室的更衣间,换穿手术室专门准备的鞋和衣裤,上衣的袖口须卷至上臂1/3处,戴帽子、口罩。剪短指甲,清除甲缘的积垢。帽子要盖住全部头发,口罩盖住鼻孔,上衣的下摆放在裤腰内。手术当天,原则上应先参加无菌手术,其次是污染或感染的手术,最后给感染伤口换药。手臂皮肤感染或上呼吸道感染者不应参加手术。 2.手臂消毒法(也称刷手)(包括洗手和泡手): 只能消除皮肤表面的细菌,不能完全消灭藏在深层的细菌;术中这些细菌会逐渐转移到皮肤表面,故

外科手术学实验报告

外科手术学实验报告

实习一手术基本器械实习日期:3月7日 24种器械名称及用途 一、手术刀:由刀片和刀柄组成 用来切开组织和解剖组织,可根据手术部位和性质的不同而更换大小不同的刀片,据需要采用不同的执刀方式:抓持式、执笔式、执弓式、反挑式。 二、手术剪:分为组织剪和线剪 组织剪用以分离,解剖和剪开组织;线剪用来剪断缝线,剪开敷料和引流管等。 三、血管钳 主要用于钳夹血管或出血点,以达到止血的目的,也用于分离组织,牵引缝线,夹持和拔出缝针等。 组织钳:用于牵拉阑尾等不易滑脱,不易损伤组织。 巾钳:固定布巾用。 2

敷料钳:夹持敷料 四、持针器 用来夹持缝针缝合,也可用于拔针和打结。 五、手术钳 分有齿和无齿两种,用于夹持、提起组织以便于剥离、剪开或缝合。无齿镊用于夹持脆弱组织如血管、神经和黏膜等。有齿镊用于夹持筋膜、肌腱等韧带组织。 六、拉钩 分手持和自动两类。手持的又分皮肤拉钩、甲状腺拉钩、阑尾拉钩、S形拉钩。 用于牵拉开手术表面的组织,充分暴露操作部位,以便进行手术。甲状腺拉钩用于较浅部位牵拉暴露,主要用于甲状腺手术中。阑尾拉钩用于较小的腹部切口如阑尾。S形拉钩用于腹部深部手术。自动拉钩用于盆腔、腹部手术,可自行固定牵 3

开。 七、吸引器 用于吸取胃肠道内容物,胸腹腔及脓肿内液体内液体等,血液。 八、缝针 用于缝合各种组织几贯穿缝扎,分为圆针和三角针。 圆针用于缝合一般软组织如胃肠道,血管和筋膜等。三角针让用于缝合皮肤及软骨等。 九、缝线 分为不吸收和可吸收两类。不吸收的如丝线,可吸收的如肠线。用于缝合组织或结扎血管等,肠线仅用于不应留有异物的伤口。 实习二打结法实习日期:3月14日 一、各种打结法 临床上结的种类:方结、三重结、外 4

肛肠科手术分级管理

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手术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麻醉方法(以下统称手术)。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 一级手术 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二级手术 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三级手术 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四级手术 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医师级别 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级别。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历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副主任医师 1. 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有博士后学历、从事副主 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 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者。

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手术权限 1. 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 2. 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 二级手术。 3. 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手术。 4. 高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 5. 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手术。 6. 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或根据实际情况可主持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 7. 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以及一般新技术、新项目手术或经主管部门批准的高风险 科研项目手术。 8. 对资格准入手术,除必须符合上述规定外,手术主持人还必须是已获得相应专项手术 的准入资格者。 审批程序 1.手术科室带组教授必须由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担任,带组教授按医师级别确定组内每例手术的术者和助手名单。需要全科会诊的,至少提前1天交科主任组织全科会诊并审批。 2.科主任审批全科各医疗组每例手术的术者和助手名单,确保医师级别与手术分类相对应,签字生效。原则上,不批准越级手术。特殊情况下可以批准,但必须保证有上级医师在场指导。 3.患者选择医生时应以医疗组为单位,执行医师分级手术制度为前提。 审批权限 手术审批权限是指对拟施行的不同级别手术以及不同情况、不同类别手术的审批权限。常规手术: 一级手术:带组教授审批,主管的主治医师以上医师报手术通知单。 二级手术:带组教授审批,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医师报手术通知单。 三级手术:科主任审批,由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报手术通知单。 四级手术:科主任审批,由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报手术通知单。 特殊审批

肛肠专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肛肠专科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手术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医师的手术管理,制定本规范制度。 第二条本规范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结合我院肛肠专科实际而制定。 第三条本规范适用于包括门诊部、住院部在内的所有手术。 第二章肛肠科手术分级明细 第四条所开展手术均符合国家一级手术,为加强手术管理并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将所有手术细分为一级Ⅰ类、一级Ⅱ类、一级Ⅲ类手术。一级Ⅰ类手术: 内痔硬化剂注射术、血栓外痔剥离术、肛周封闭术、肛乳头瘤切除术一级Ⅱ类手术: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内括约肌侧切术、扩肛术、肛瘘切开引流术、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直肠周围硬化剂注射术、肛周皮下神经阻断术 一级Ⅲ类手术: 复杂性肛瘘挂线治疗、复杂性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肛门缺损修补术、直肠悬吊术、直肠良性肿瘤切除术、PPH术、TST术 第三章手术医师分级

第五条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且执业地点在本院。根据其取得的卫生技术资格及其相应受聘职务,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 (一)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硕士生毕业,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上,或硕士生毕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上者。 (二)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内,或临床博士生毕业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上,或临床博土生毕业2年以上者。 (三)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内,或博土后从事临床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上者。 (四)主任医师 第四章手术医师分级及准入 第六条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且执业地点在本院。 (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Ⅰ类手术。

外科手术学习题集.

手术学习题集 一.问答题: 1.手术学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1)建立无菌观念,基本掌握无菌技术。 (2)熟悉手术基本操作,初步了解动物的麻醉及其管理。 (3)培养严格的科学作风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2.手术学的基础是什么? 无菌技术、麻醉和手术基本操作是手术学的基础。 3.什么叫无菌术? 无菌术是在手术、穿刺、注射、插管、换药等操作过程中针对可能引起感染的微生物和传播途径所采取的预防措施,由灭菌法、消毒法、操作规范和管理制度所组成。 4.整个手术学实验中,我们应重点贯彻始终的内容是什么? 无菌技术。 5.什么叫灭菌?灭菌法? 灭菌是指杀灭或清除环境媒介物上一切微生物的过程。 灭菌法是指手术前用灭菌器或灭菌剂预先杀灭术中与伤口接触的所有物品上的细菌,以防止伤口感染。 6.高压蒸气灭菌消毒的器械或物品的存放期限是? 一般为14天。 7.参加手术人员的无菌准备中的一般准备指什么? 指进入手术室时需先换手术室内的洗手衣裤、无菌口罩和帽子。

帽子应以完全遮盖头发为度,口罩必须遮住鼻孔和口。指甲要修短并去除甲下积垢。手臂有破损或化脓性感染时,不得参加手术。 8.手术基本操作是什么? 切开、显露、分离、止血、结扎、缝合。 9.手臂消毒法分几种? 分传统的肥皂水刷手法和新型灭菌剂的刷手法两种。后者又根据灭菌剂的不同又有若干种。 10.请说出刷手顺序及数量标准? 顺序:指尖、手指桡侧、手指尺侧、指间、手掌、手背、前臂、上臂(至下二分之一)。 数量标准:手部每次每个部位刷20次(10个来回),前臂和上臂每次每个部位刷10次(5个来回)。 11.上肢的清洗与消毒方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指参加手术的人员)? 一般是指肥皂水洗手法、肥皂液刷手法、消毒手臂(消毒液浸泡)。 12.常用的浸泡消毒液是?手术学实验中所使用的浸泡消毒液是? 75%的酒精和1:1000的新洁尔灭。手术学实验中使用的是后者。 13.手和上臂浸泡消毒时范围应该是? 肘上6cm。 14.无菌纱布从手擦至肘部到上臂1/3后,能否再去擦手?为什么? 不能。因为手、前臂和上臂中手最清洁,上臂最脏。 15.刷手后手接触未消毒的物品应如何处理? 重新刷手消毒(一切从头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