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教案:《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合集下载

溶液组成的表示教学案

溶液组成的表示教学案

第六章溶解现象第二节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第1课时)【教学目标:】1.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与溶液三者的关系;2.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3.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4.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重点:】溶液的组成,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难点:】溶液的组成,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一、溶液的组成1、溶液是由和组成的。

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解溶质的物质叫做。

2、溶液、溶质、溶剂之间的量的关系溶液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______溶质体积 + 溶剂体积(填“=”或“≠”)2.水、酒精、汽油是常用的溶剂;3.除特别说明,一般人们所说的溶液都是指水溶液。

注:溶质、溶剂的判断根据名称。

“溶质的溶剂溶液”,溶质在前,溶剂在后,如:碘酒,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如未说明溶剂,则溶剂为水。

②如固体、气体溶于液体,固体、气体为溶质,液体为溶剂。

③两种液体组成的溶液,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

若有水,无论量多少,水都是溶剂。

1.溶质质量分数指与之比。

(常用百分数表示)2.公式: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100%注:①单位要统一;②溶质的质量必须是溶解的那部分的质量,没有溶解的不能算在内;③用百分数表示;④溶液的质量是指该溶剂质量和全部溶质(可能一种可能多种)质量之和。

⑤如物质与水发生反应,则溶质为生成物,应用化学方程式算出生成物的质量、反应后的溶液质量,再代入公式计算。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例1:求4g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在46g水中得到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例2:向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蔗糖溶液中加5g蔗糖,再加20g水,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堂练习】:1.说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溶剂:糖水、;稀硫酸、;澄清石灰水、;硫酸铜溶液、;碘酒、;质量分数为75%乙醇溶液、;2. 溶液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下列对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B .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C .溶液中各部分密度不同D .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3.一种抗生素为粉末状固体,每瓶含0.5 g ,注射时应配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则使用时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 ( )A .1.5mLB .2mLC .3mLD .4mL4.酒精(C 2H 5OH )的某种水溶液,溶质和溶剂中氢原子个数相等,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 .23%B .46%C .55%D .72%5.将10 g NaCl 完全溶解于100 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 、等于10%B 、大于10%C 、小于10%D 、无法比较6.从1 L10%的NaOH 溶液中取出100 mL ,这100 mL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90%B 、1%C 、11.1%D 、10%7.50 g 15% 的氯化铵溶液中,含氯化铵的质量为( )A 、42.5 gB 、7.5 gC 、4.25 gD 、75 g8.下列硝酸钾溶液中,硝酸钾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 、20 g 硝酸钾溶于80 g 水中B 、80 g 硝酸钾溶液中含硝酸钾20 gC 、19 g 水中溶解了6 g 硝酸钾D 、40 g 硝酸钾质量分数为5%的硝酸钾溶液中又溶解了硝酸钾10 g9.常温下,向100 g 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中加入5 g 氯化钠粉末,完全溶解后,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将( )A 、不变B 、增大C 、减小D 、无法判断10.从一瓶氯化钾溶液中取出20克溶液,蒸干后得到2.8克的氯化钾固体。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教案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教案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溶液的定义和组成。

2.掌握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内容1.溶液的定义和组成。

2.溶质和溶剂的概念。

3.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三、教学重点1.溶液的组成。

2.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四、教学步骤和内容步骤一:引入1.引导学生回顾溶液的概念,并进一步探讨溶液的组成。

2.提出问题:溶液是由什么组成的?步骤二:讲解溶质和溶剂的概念1.解释溶质和溶剂的定义:溶质是指能够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溶剂是指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2.通过实例解释溶质和溶剂的概念:比如,在制作盐水溶液时,盐是溶质,水是溶剂。

步骤三:讲解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1.主要介绍溶液组成的质量分数表示方法和摩尔分数表示方法。

2.质量分数表示方法:质量分数等于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

–公式:质量分数 = 溶质的质量 / 溶液的总质量–实例:盐水溶液中,如果溶液总质量为100g,盐的质量为20g,则盐的质量分数为20%。

3.摩尔分数表示方法:摩尔分数等于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总摩尔数之比。

–公式:摩尔分数 = 溶质的摩尔数 / 溶液的总摩尔数–实例:考虑一个包含1 mol盐的1 L盐水溶液,盐的摩尔分数为1/2。

步骤四:解决相关问题1.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提出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方法计算溶液的组成。

步骤五:总结1.概括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2.引导学生思考:各种表示方法有什么应用场景?3.确认学生是否掌握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五、教学评价方式1.老师观察学生上课表现,包括思维活跃程度、问题解决能力等。

2.出一些小练习让学生自行完成,然后批改。

六、教学延伸1.给学生更多的实例让其应用所学方法计算溶液组成。

2.提供相关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和分析溶液组成。

七、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通过引入问题的方式来激活学生的思维,然后逐步讲解溶液的组成以及表示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主动思考,并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化学教案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化学教案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化学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2、溶液质量、体积、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计算;3、溶液稀释时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题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建议课堂引入指导通过讲述生产生活中的事例,引出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知识讲解指导 1.建议在讲过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后,可介绍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方法。

2.可给学生归纳出,在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中,需要用到以下知识:(1)定义式(2)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式(3)溶液的质量与体积的换算式(4)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5)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质量分数计算,需用到质量守恒定律关于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的教材分析本节在详细介绍了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之后,通过例题教会学生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可帮助学生加深对有关概念的理解,把有关概念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起到使教材各部分内容融会贯通的作用。

教材从学生最熟悉的“咸”、“淡”谈起,直接引出“浓”和“稀”的问题。

继而以糖水为例把宏观的“甜”跟微观糖分子的多少联系起来,使“浓”、“稀”形象化。

在这个基础上来阐明溶液组成的含义,使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知识,学生易于接受。

在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之后,教材介绍了一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接着提出一个关系式,又给出两种组成不同的食盐溶液,用图示的方法,使学生形象地了解它们的不同组成,以加深对关系式的理解。

此后,围绕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通过五个计算实例,教会学生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具体计算方法。

教材最后常识性介绍了其他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如体积分数表示的溶液组成,并指出根据实际需要,溶液组成可以有多种表示方法的道理。

关于溶液组成的教学建议在了解溶液组成时,应该教育学生尊重化学事实,明确溶液的组成是指溶质在溶解度的范围内,溶液各成分在量的方面的关系。

化学教案-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化学教案-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化学教案-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化学教案: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目标:
- 理解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 学会使用化学式和摩尔比例表示溶液中的物质
- 掌握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概念
所需材料:
- 白板或投影仪
- 水溶性物质的溶解实验器材和药品
步骤:
1. 引入概念:
-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 溶质是能够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 如盐或糖.
- 溶剂是用来溶解溶质的物质, 如水.
2. 解释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 化学式: 使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溶液中物质的种类和摩尔比例.
- 例如, 如果我们有一个由盐和水组成的溶液, 我们可以用NaCl表示溶质的化学式, H2O表示溶剂的化学式.
这个溶液的化学式可以写为NaCl(aq), 表示它是由水溶解的盐溶液.
3. 实际操作:
- 制备不同浓度的盐水溶液.
- 使用称量技术称量所需的盐和水的量.
- 将盐溶解在水中, 直到达到所需的浓度.
- 使用化学式表示溶液的组成.
4. 引导讨论:
- 引导学生思考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的意义和用途.
- 讨论不同浓度的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比例关系.
5. 小结:
- 总结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 使用化学式表示溶质和溶剂的种类和摩尔比例.
- 使用(aq)来表示溶质溶解在溶剂中的溶液.
扩展活动:
- 让学生尝试制备不同浓度的溶液,挑战他们使用化学式表示新的溶液组成。

- 引导学生思考溶液组成对于溶解速度和溶解度的影响, 并进行实验验证。

- 进一步讨论溶液中其他成分的表示方法, 如溶解物质的质量百分比或体积百分比。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_九年级化学教案.doc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_九年级化学教案.doc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_九年级化学教案1、通过对溶液的“浓”和“稀”具体分析,提出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质量分数,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奠定基础。

2、讨论影响溶质质量分数大小的因素,加深对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阅读和练习,对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能做到步骤完整、字迹工整有逻辑性。

知道化学计算格式美。

教学重点: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

[学习过程]一、溶液的组成与“浓溶液”和“稀溶液”的关系(阅读)课本143页第一,二段。

(讨论)怎样判断两杯糖水的浓度大小。

(小结)。

(观察)两杯不同浓度硫酸铜溶液。

(讨论)怎样判断两杯硫酸铜溶液浓度的大小。

.(小结)。

(讨论)决定溶液浓或稀的因素是什么呢?(小结)。

中学理科优秀实验教学设计评选活动(观察)将一杯硫酸铜溶液分成三等份,其中一份加入少量的水,另一份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

《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宿迁市沭阳县外国语实验学校 xx201x年12月《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沭阳县外国语实验学校胡方其一设计理念1.尊重教材、尊重学生认知特点、尊重新课标。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3.重视科学探究,提高学生参与率,增加学生动手机会。

二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温度计,烧杯、铁架台、酒精灯使用后展开的,主要由探究烛蜡、冰熔化特点以及熔化、凝固的应用两部分组成。

2.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本节课属于科学内容的物质部分的第一个二级主题,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3. 教学目标(1)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

(2)经历探究烛蜡、冰熔化特点的过程,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

(3)通过探究、收集数据、画图线、分析图像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4)通过观察雪山、炼钢炉等媒体图片,激发学生关心自然、关注社会、热爱科学、乐于探索自然的美好情感。

《溶液组成的表示》教案

《溶液组成的表示》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溶液的概念,掌握溶液的组成及表示方法;(2)学会使用适当的仪器进行溶液的配制和测量;(3)能够运用溶液的组成表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探究溶液组成的能力;(2)运用对比、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溶液的概念及组成;(2)溶液的表示方法;(3)溶液配制和测量的基本操作。

2. 教学难点:(1)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2)溶液配制和测量中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烧杯、量筒、滴定管、电子天平等;2. 实验试剂:水、酒精、盐等;3. 教学课件和教案。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溶液实例,如盐水、糖水等,引导学生思考溶液的组成和表示方法。

2. 探究溶液的组成:(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情况;3. 学习溶液的配制:(1)教师演示溶液的配制过程,讲解注意事项;(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练习溶液的配制。

4. 学习溶液的测量:(1)教师演示溶液的测量方法,讲解注意事项;(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练习溶液的测量。

5.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溶液的组成、配制和测量知识;2. 结合生活实际,思考溶液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医疗、环保等。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准确地描述溶液的概念及组成;(2)学生能熟练地运用溶液的表示方法;(3)学生能正确地进行溶液的配制和测量。

2. 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探究溶液组成;(2)学生能运用对比、归纳等方法,理解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生对科学有热爱和探究精神;(2)学生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

高三化学教案《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教案(精选3篇)

高三化学教案《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教案(精选3篇)

高三化学教案《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教案(精选3篇)教案一《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一、教学目标:1.掌握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包括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和摩尔分数。

2.了解每种表示方法的应用范围和特点。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问题和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和摩尔分数的计算方法。

2.通过实验观察,分析问题。

三、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一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溶液的组成。

2.概念解释:质量分数:表示溶液中某种物质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

体积分数:表示溶液中溶质体积与溶液总体积之比。

摩尔分数:表示溶液中某种物质摩尔数与溶液总摩尔数之比。

3.计算方法:(1)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某种物质质量与溶液总质量的比例。

(2)体积分数的计算方法:溶质体积与溶液总体积的比例。

(3)摩尔分数的计算方法:溶质物质的摩尔数与溶液总摩尔数的比例。

4.实例分析:从实验数据中判断溶液组成,计算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和摩尔分数。

5.讨论:比较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和摩尔分数的计算方法和使用范围,让学生自行思考并发表意见。

6.归纳总结:总结各种表示方法的应用范围和特点。

7.练习与拓展:结合实际问题,综合运用各种表示方法解决问题。

8.课堂小结: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指导学生做好课后复习。

教案二《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一、教学目标:1.理解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的概念和意义,包括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和摩尔分数。

2.掌握三种表示方法的计算方法,培养计算能力。

3.通过讨论、实验和练习,加深对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三种表示方法的概念和意义。

2.计算方法的掌握。

三、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实际示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溶液的组成。

2.概念讲解:(1)质量分数:某种物质质量与溶液总质量的比例,常用于固体溶解物质的表示。

(2)体积分数:溶质体积与溶液总体积的比例,常用于液体混合物的表示。

(3)摩尔分数:溶质物质的摩尔数与溶液总摩尔数的比例,常用于化学反应涉及摩尔关系的表示。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教案(精选12篇)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教案(精选12篇)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教案(精选12篇)《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教案(精选12篇)《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教案篇1教学重点: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1.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

2.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中,涉及溶液体积时的计算。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说某溶液是浓还是稀,但浓与稀是相对的,它不能说明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准确量,因此有必要对溶液的浓与稀的程度给以数量的意义。

(板书)第五节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一、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设问)在溶液中,溶质、溶剂或溶液的量假如发生变化,那么对溶液的浓稀会有什么影响?(叙述)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许多,本节重点介绍溶质质量分数。

(板书)1.溶质的质量分数定义: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数学表达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提问)某食盐水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它表示什么含义?(叙述)这表示在100份质量的食盐溶液中,有16份质量的食盐和84份质量的水。

(板书)二肯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例:要配制20%的NaOH溶液300克,需NaOH和水各多少克?溶质质量(NaOH)=300克×20%=60克。

溶剂质量(水)=300克-60克=240克。

配制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小结:对比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

其次课时(板书)三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叙述)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大致包括以下四种类型: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1 从一瓶氯化钾溶液中取出20克溶液,蒸干后得到2.8克氯化钾固体,试确定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这瓶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14%。

2.计算配制肯定量的、溶质的质量分数肯定的溶液,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

例2 在农业生产上,有时用质量分数为10%~20%食盐溶液来选种,如配制150千克质量分数为16%的食盐溶液,需要食盐和水各多少千克?解:需要食盐的质量为:150千克×16%=24千克需要水的质量为:150千克-24千克=126千克答:配制150千克16%食盐溶液需食盐24千克和水126千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教案:《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

2、掌握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和计算。

过程方法目标
1、通过对溶液的〝浓〞和〝稀〞具体分析,提出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质量分数,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奠定基础。

2、讨论影响溶质质量分数大小的因素,加深对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阅读和练习,对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能做到步骤完整、字迹工整有逻辑性。

知道化学计算格式美。

教学重点: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

[学习过程]
【一】溶液的组成与〝浓溶液〞和〝稀溶液〞的关系
(阅读)课本143页第一,二段。

(讨论)怎样判断两杯糖水的浓度大小。

(小结) 。

(观察)两杯不同浓度硫酸铜溶液。

(讨论)怎样判断两杯硫酸铜溶液浓度的大小。

.
(小结) 。

(讨论)决定溶液浓或稀的因素是什么呢?
(小结)
(观察)将一杯硫酸铜溶液分成三等份,其中一份加入少量的水,另一份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

(讨论)(1)、每一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否改变?
(2)、将其中一份加入少量的水,其溶质、溶剂、溶液的是否改变?
(3)、将另一份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其溶质、溶剂、溶液的是否改变?
(4)、原溶液减少溶质,其溶质、溶剂、溶液的是否改变?
(5)、原溶液蒸发溶剂,其溶质、溶剂、溶液的是否改变? (小结):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溶液质量
溶液的组成
每一份
加水
蒸发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