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 品百味人生》教案(含教学反思)
最新整理2020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教学设计 共三篇 部编版

《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教学设计(一)附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对阅读古典名著产生兴趣,感受人物形象,品读精彩故事,领略古典名著的魅力。
2.初步感受古典名著的文体特点、语言特点。
3.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重点1.对阅读古典名著产生兴趣,感受人物形象,品读精彩故事,领略古典名著的魅力。
2.初步感受古典名著的文体特点、语言特点。
三、教学难点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策略1.用精读、略读、跳读、猜读、浏览、交流等多种学习方法,品读精彩故事,品味语言文字。
2.迁移运用整本书阅读策略:预测、联结、统整、视觉化、比较。
3.利用“小贴士”的功能,指导学生感知古典名著的文体特点以及阅读方法。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 学生准备:《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
五、说教学过程第1课时(读前指导课)?课时目标1.对阅读《西游记》产生兴趣,了解这本书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故事情节。
2.初步感知《西游记》有趣的内容和生动的语言。
3.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板块一回顾课文,走近西游故事1.教师引导: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不少古典名著中的人物——足智多谋的诸葛孔明、鲁莽刚猛的李逵、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在本学期的“快乐读书吧”中,我们将继续漫步在中国古典名著的长廊中,走近这些人物,品读更多的精彩故事。
2.走近《西游记》。
(1)出示《猴王出世》第1自然段,全班齐读。
教师提问:这个故事选自哪部作品,作者是谁,(2)简要介绍作者。
(课件出示作者简介)(3)介绍《西游记》。
(课件出示《西游记》的相关介绍)(4)引导交流:《西游记》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能用一句话概括吗,教师引读,学生接读。
(5)教师小结:漫漫取经路上,有妖魔鬼怪,有刀山火海,也有师徒四人坚定的背影和永不停歇的脚步。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西游记》原著,随着唐僧师徒的脚步,体验险境迭出的取经之旅。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教案(6)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教案(6)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古典名著《红楼梦》、《西游记》的作者及特点。
2.掌握本单元教材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3.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文章。
能力目标1.能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分析。
2.能够正确理解并表达课文中的主题。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古典名著的兴趣。
2.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掌握《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的教材内容。
2.清楚《红楼梦》、《西游记》的作者及内容。
难点1.理解并表达课文的主题。
2.正确运用语音语调朗读文章。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教学素材:《红楼梦》、《西游记》相关图片和简介3.学生课前预习材料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故事,并与本单元主题联系起来。
2.带领学生了解《红楼梦》及其作者,介绍小说背景和主要人物。
3.分析《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猜测。
第二课时1.播放相关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西游记》。
2.引导学生比较《红楼梦》和《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3.分组讨论两部名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第三课时1.教师讲解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句子,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细节。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强化语音语调的练习。
3.鼓励学生发表对名著的看法和感受。
五、教学延伸1.带领学生逐渐接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拓展阅读领域。
2.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名著的朗读比赛,培养表达能力和阅读兴趣。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于古典名著的兴趣逐渐增加,但在教学中还需更多关注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下节课将重点加强学生的自主阅读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以上内容为本次教案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教学设计(6)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教学设计(6)一. 教材分析《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课以古典名著为主题,引导学生了解古典名著的魅力,品味其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从而激发学生对古典名著的兴趣和阅读欲望。
课文内容丰富,包含了《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等经典名著的介绍和精彩片段。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古典名著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其中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把握不够准确。
学生可能对古典名著中的文言文表述感到困难,对一些经典片段的深层含义理解不够。
此外,学生可能对古典名著的阅读方法和欣赏角度还不够清晰。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古典名著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对《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等名著有所了解。
2.能够分析和欣赏古典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深层含义。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欲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4.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从古典名著中汲取智慧和人生哲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古典名著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对《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等名著有所了解。
2.难点:分析和欣赏古典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深层含义,从中汲取智慧和人生哲理。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解读古典名著的片段,引导学生了解古典名著的特点和魅力。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古典名著中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深层含义。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和分享对古典名著的理解和感受,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4.阅读指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提供阅读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古典名著的相关资料和阅读材料,包括《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等名著的介绍和精彩片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说课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是一本旨在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人生百态,提升文学素养的教材。
本书选择了我国古典文学中的名著片段,让读者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品味不同的人生哲理。
本课将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名著,了解名著,从而激发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阅读能力上已有一定的基础,他们对于故事情节的理解和人物性格的分析已有一定的认识。
但古典名著的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名著中的难点字词,感悟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名著片段,学生能够了解名著的基本情节,把握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欣赏古典文学的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名著,学生能够感受到古典文学的魅力,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名著的基本情节,把握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2.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名著中的难点字词,感悟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交流法、案例分析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阅读,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名著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
2.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名著片段,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3.分享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交流对人物和情节的理解。
4.难点解析:教师针对学生阅读中遇到的难点字词和情节进行解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名著。
5.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感悟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教学设计一、前言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五年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典名著,通过阅读古典名著,让学生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品味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目标1.了解古典名著的背景和作者2.理解古典名著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4.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三、教学内容1. 选取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2. 教学安排•第一课:介绍名著及作者背景•第二课:读取名著中的经典片段,解读其中的人生哲理•第三课:讨论名著中所呈现的人物形象和情节•第四课:展开小组讨论,分享对名著的理解和感悟•第五课:进行书写练习,引导学生表达对名著的看法四、教学方法1.读前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引入名著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合作学习:设置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3.问题导向: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
4.课堂表现:鼓励学生展示个人观点和表达能力,培养自信心。
五、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包括参与讨论、问答等活动的表现。
2.作业完成情况:书写练习、读书笔记等作业的完成质量。
3.小组讨论成果:小组讨论的成果汇总和评选。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一单元的教学,学生能够对古典名著有更深入的理解,不仅能够领略其中的文学之美,更能体会其中蕴含的人生智慧和道理。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七、结语通过《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这一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古典名著中感受到快乐、获得启发,更加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积极探索其中的精神财富,为今后的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快乐读书吧 读古典名著 品百味人生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快乐读书吧》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教学目标:1.能产生阅读四大名著的兴趣,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
(重点)2能感受阅读的快乐,和同学交流阂读的收获。
(难点)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诸葛亮足智多谋,运筹帷幄;黑旋风李逵鲁菲刚猛,是个大孝子:齐天大圣孙悟空神通广大;大观园里的林妹妹多愁善....这节课,就让我们漫步中国古典名著长廊,走近这些人物品读精彩故事。
二、忆经典,说感受。
1.猜一猜。
事事齐全说汉高。
(打《三国演义》一人名)继底:刘备借问酒家何处有。
(打《红楼梦》一人名)谜底;探春我有心得。
(打《西游记》一人名)腿底:悟能绿化北京。
(打《水浒传》一人名)谜底:燕青2读课趣。
同学们,文学的经典王国里有那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让我们一起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
三、读经典,习方法。
(一)读《西游记》节选。
1.默读《西游记》节选《猪八戒助力败魔王,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小组讨论:(1)铁扇公主和牛魔王不肯借扇子的原因是什么?(2)各用一个字概括三次借扇的方式方法,并说出每次的结果。
(3) 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2全班交流总结概括。
(1)不肯借扇子的原因。
铁扇公主:孙悟空坑害了自己的儿子红孩儿;牛魔王:害子之恨(次要),欺妻之恨(主要)。
(2)第一次借扇:逼结果:假扇越扇火越大。
第二次借扇:骗;结果:被牛魔王变猪八戒骗回。
第三次借扇:打;结果:自愿送出扇子灭火。
(3)人物形象总结示例。
孙悟空:机智、聪明、变化无穷、有法力。
提示:引导学生通过故事的概述感受人物形象。
(二)拓展阅读《西游记》节选《大战红孩儿》。
思考:唐僧最终被劫走,红孩儿的阴谋之所以得逞的原因是什么?小结:《西游记》以奇妙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突破时空,突破生死,突破神、人.物的界限,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奇无比的世界。
(三)了解《西游记》。
1.看封面,了解作者。
师:刚刚我们读的文章来自《西游记》,从这本书的封面上可以知道,它的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西游记》教案 反思

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西游记》教学设计课题:整本书交流课教学目标:1.能运用学习任务单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提前准备并梳理。
2.熟知文章内容,能分析出自己欣赏的人物形象及感兴趣的章节。
3.了解“反复叙事”的表达方式,进而明白这种表达方式对情节的环环相扣,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明白可以通过反复叙事的手法进行整本书阅读,激发其对古典名著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1.初步感受原著语言特色。
2.能正确理解作品所表达的积极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历时一个多月,读完了《西游记》原著,想必同学们一定有很多感想想和大家交流,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近《西游记》原著,领略书中神魔世界的血雨腥风,情节的跌宕起伏,人物的活灵活现。
二、依托预习单,初步交流1.用一句话介绍《西游记》这部作品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在取经的过程中,作者着重描写了四个主要人物,一起说,他们是——(生说师出课件),除此之外,,还出现了一些人物,比如:(生说,师出课件)三、聊人物形象1.这部作品你最欣赏或最喜欢哪个人物形象呢?理由是什么?根据的学习任务单交流。
2.生反馈。
(初步预设: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僧)3.师:在原著中,孙悟空有几个名号?(生答师出示),梳理孙悟空的成长经历。
师:(生说)在这些章节中,你觉得哪一章节最有趣?谁来根据自主学习单谈一谈?(生说)4.师总结:要认识小说中的人物,就要抓住人物特征,梳理他的经历。
(板书:抓特征、理经历)四、聊情节师:请同学们根据表格再来回顾下这个著名的章节,说一说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默读)生反馈师:像这样相同的情节,用不同的方式多次呈现,让故事情节波澜起伏,人物的个性更加鲜明,这种表达方式就是一波三折、反复叙事(板书)师:《西游记》中,还有哪些故事也采用了反复叙事的方法来呈现?作者是如何描写的?读完你有什么收获?(出示)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在小组里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
师:,整本书呢,将这81个有着相似情节的故事串联在一起,所以,不光是某一章节,就连整本书也是运用了反复叙事的表达方式。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 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教案(含教学反思)

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教学目标1.能产生阅读四大名著的兴趣,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
2.能感受阅读的快乐,和同学交流阅读的收获。
教学重难点能产生阅读四大名著的兴趣,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诸葛亮足智多谋,运筹帷幄;黑旋风李逵鲁莽刚猛,是个大孝子;齐天大圣孙悟空神通广大;大观园里的林妹妹多愁善感……这节课,就让我们漫步中国古典名著长廊,走近这些人物,品读精彩故事。
二、忆经典,说感受。
1.猜一猜。
事事齐全说汉高。
(打《三国演义》一人名)谜底:刘备借问酒家何处有。
(打《红楼梦》一人名)谜底:探春我有心得。
(打《西游记》一人名)谜底:悟能绿化北京。
(打《水浒传》一人名)谜底:燕青2.读课题。
同学们,文学的经典王国里有那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让我们一起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
三、读经典,习方法。
(一)读《西游记》节选。
1.默读《西游记》节选《猪八戒助力败魔王,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小组讨论:(1)铁扇公主和牛魔王不肯借扇子的原因是什么?(2)各用一个字概括三次借扇的方式方法,并说出每次的结果。
(3)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2.全班交流,总结概括。
(1)不肯借扇子的原因。
铁扇公主:孙悟空坑害了自己的儿子红孩儿;牛魔王:害子之恨(次要),欺妻之恨(主要)。
(2)第一次借扇:逼;结果:假扇越扇火越大。
第二次借扇:骗;结果:被牛魔王变猪八戒骗回。
第三次借扇:打;结果:自愿送出扇子灭火。
(3)人物形象总结示例。
孙悟空:机智、聪明、变化无穷、有法力。
提示:引导学生通过故事的概述感受人物形象。
(二)拓展阅读《西游记》节选《大战红孩儿》。
思考:唐僧最终被劫走,红孩儿的阴谋之所以得逞的原因是什么?小结:《西游记》以奇妙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突破时空,突破生死,突破神、人、物的界限,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奇无比的世界。
(三)了解《西游记》。
1.看封面,了解作者。
师:刚刚我们读的文章来自《西游记》,从这本书的封面上可以知道,它的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
一、激趣导入,明确主题
说说你都看过哪些课外书。
(课件出示四大名著)看过的请举手。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了解这四大名著。
板书课题: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
二、认识作者,了解内容
1.这四部书的作者分别是谁呢?
2.师简要介绍作者。
3.在这四部名著中,《红楼梦》的艺术成就最高,你知道这部书主要写了什么吗?
4.请你说说这部书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
(课件出示相应的人物图片)
5.在这些人物当中,你最想了解谁的故事?
6.交流其他几部书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人物。
7.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你最佩服谁?你最想读哪本书?
三、交流方法,培养习惯
1.我们了解这四部书的主要内容及主要人物,那么同学们一定特别想找这四部名著来读一读。
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读?
2.交流总结:
(1)“囫囵吞枣”式——速读
(2)“细嚼慢咽”式——精读
①不动笔墨不读书:圈画勾划;写批注;做摘录;列提纲;写心得。
②断章取篇来细读
(3)“如牛反刍”式——品读
(4)对比阅读
四、断章取篇,熟悉精读方法
下面我们断章取篇,用精读的方法读一读四大名著中精彩的片段。
1.王熙凤见林黛玉
(1)明确题目所对应的读书方法。
(2)检查预习,交流成果。
(3)师小结:林黛玉初到贾府,处处留意,步步小心,一个个人物随着林黛玉的到来而表现了不同的性格,那么林黛玉又怎么和贾宝玉见面的呢?请同学们读原著。
2.香菱学诗
(1)你在读这篇文章时都使用了哪些读书方法?
(2)读完这一部分,你有什么感想?
(3)师小结:香菱这个人物,命运很悲惨,她原本生活在富贵人家,可被人拐骗,卖给了宝钗家做丫鬟,她后来的命运有怎样呢?请同学们阅读原著。
3.关羽刮骨疗毒
(1)请你说说这个片段的主要内容。
(2)哪些句子让你感受最深?
(3)阅读原著可以让我们都发挥想象,每个人对关羽的感受都不一样,电视剧的导演就是把自己阅读名著后心目中的关羽还原成了画面。
同学们去看电视剧《三国演义》刮骨疗毒的片段,你的想象是否也是如此呢?
(4)读了原著,看了视频,同学们能否说说关羽是个怎样的人?你想对他说什么?
(5)师小结:关羽这个人物,最后的命运如何?请同学们读原著。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四大名著的内容及主要人物,也熟悉了一些读书方法。
请同学们课后就到图书馆去借阅,也可到书店购买阅读。
你可以拣自己喜欢的内容看,可以囫囵吞枣地看,也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精读,还可以和这部书拍成的电视剧对照读。
[教学反思]
激发学生兴趣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学生是认知和发展的主体,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
因此,我设置了多个环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其学有所获。
比如在讲解王熙凤见林黛玉这一部分时,我详细讲解了林黛玉和薛宝钗见面的情形,却将林黛玉和贾宝玉见面的情景留作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其自己去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