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县域总体规划(2006-2020年)图集
附图建设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pdf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 1 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 9 3.环境质量状况 ....................................................................................................... 31 4.评价适用标准 ....................................................................................................... 36 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 40 6.技改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 49 7.环境影响分析 ....................................................................................................... 50 8.技改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 69 9.结论与建议 ........................................................................................................... 84 附图: 附图 1.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 附图 2. 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图及周边环境示意图 附图 3. 环境功能区划图 附图 4. 水环境功能区划图 附图 5. 丽水地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规划图 附图 6. 监测点位分布图 附件: 附件 1. 青田县发展和改革局文件 附件 2.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附件 3.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附件 4. 建设项目用地红线图 附表: 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基础信息表
最新体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

一、规划目标到规划期末,合理配置各级公共体育设施,其中大型体育场馆设施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加强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保障体系,全力推进以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全民健身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城乡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体育学校建设形成体育学院、体育运动学校和少体校为骨干的三级体育教育体系。
围绕推动全民健身、提高竞技水平、发展体育产业三大任务,力争到2020年把我市建成省内体育强市,规划期中心城市人均公共体育用地达到人均1.2平方米,达到国家规范中限。
二、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与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期限相一致,即2008-2020年,其中:近期为2008-2012年,远期为2013-2020年。
三、规划范围分为市域与中心城市两个层次。
市域为温州市行政管辖范围,包括3个市辖区、6个县、2个县级市;中心城市主要包括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及瓯北片、七里片、洞头县,其中重点为3个区范围,其余地区以指导性为主。
四、体育设施千人指标预测及规模综合考虑,本规划提出中心城市2012年人均公共体育用地0.9平方米/人,2020年人均公共体育用地达到人均1.2平方米。
根据人口预测和千人床位数指标,中心城市共需增加公共体育设施用地规模为192.8公顷,2008年到2012年需要增加83.3公顷,2013年到2020年需要增加109.5公顷。
五、规划布局1、市级公共体育设施布局改建现体育中心为温州市全民健身中心;保留仰义高尔夫中心;改建原九山体育馆为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温州市室内体育活动中心)、保留温州市奥林匹克射击中心;保留温州国际马术中心、新建温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2、区级公共体育设施布局鹿城区:新建七都体育公园、新建西洲体育公园、新建温州棋牌院(衔接中)。
瓯海区:新建瓯海体育公园、新建瓯海体育中心、瓯海区全民健身中心、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社会体育指导中心。
龙湾区:扩建龙湾国际网球中心。
瓯北片:新建瓯北体育中心。
洞头片:新建洞头体育中心、洞头水上运动中心。
翁垟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翁垟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4调整完善版文本乐清市人民政府二〇一六年十月目录第一章规划总则 ..................................................................... ...................................................... 1 第二章土地利用战略与规划目标 ..................................................................... .......................... 5 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 ...................................... 9 第四章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与建设用地扩展边界 .....................................................................11第五章生态用地保护规划 ..................................................................... (13)第六章农用地保护规划 ............................................................................................................. 14第七章建设用地规划 ..................................................................... ............................................ 17 第八章节约集约用地规划 ..................................................................... .................................... 20 第九章土地整治规划 ..................................................................... ............................................ 23 第十章土地用途分区 ..................................................................... ............................................ 25 第十一章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 ..................................................................... ........................ 29 第十二章规划实施与管理措施 ..................................................................... ............................ 33 第十三章附则 ..................................................................... .. (35)翁垟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2014调整完善版文本第一章规划总则第一条指导思想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先导,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以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为重点,以节约集约用地为核心,围绕“建设美丽乐清,创建美好生活”的总体要求,围绕翁垟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统筹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加强宏观调控,创新用地模式,完善用地机制,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达到土地的集约和高效利用,以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第⼀章总则根据《中华⼈民共和国TRANBBS城市TRANBBS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是温州市市域范围内城市建设的指导性⽂件。
温州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含开发区)内的⼀切规划、TRANBBS设计和建设活动均应按照《中华⼈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执⾏本规划。
规划期限:近期 2003~2007年中期 2008~2012年远期 2013—2020年远景 2020年以后⽂本中粗体字条⽂为本规划强制性内容。
强制性内容是对城市规划实施进⾏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进⾏建设的,属严重影响城市总体规划的⾏为,应依法进⾏查处。
本规划⾃浙江省⼈民政府批准之⽇起,由温州市⼈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第⼆章城市发展⽬标总⽬标:将温州建设成为国际性轻⼯城及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业、商贸、⾦融、港⼝、旅游城市,实施“⼀港三城”发展战略,加快从“滨江城市”向“滨海城市”的发展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全⾯、协调、可持续发展,进⼀步加强⽣态城市建设,为提前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
形成现代化⼤城市的经济结构和综合实⼒,到规划期末国内⽣产总值和三次产业结构接近国内⼀流⼤城市的相应⽔平。
形成具有现代化⽔平的温州都市区,到规划期末温州的城市化、⼯业化⽔平达到国内先进⽔平,确⽴影响全国、辐射浙南闽东的中⼼城市地位。
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宏观管理制度,形成统⼀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逐步向资源配置市场化、合理化,经济运⾏规范化、法制化⽅向发展。
形成现代化温州都市区基础设施的构架,到规划期末,建成现代化的城市综合TRANBBS 交通、公⽤设施、环境保护、抗灾防灾等基础设施系统,在数量和质量上满⾜城市综合功能的发挥和⼈民⽣活的需要。
形成以促进⼈的全⾯发展为核⼼的社会发展体系和⼈与⾃然和谐共存的⽣态环境,社会风⽓良好、公共秩序井然、⽣活环境优美为重要标志的城乡⽂明程度显著提⾼。
杨府山——七都岛分区规划说明书

序言改革开放近二十年来,温州人自主改革,自担风险,自求发展,自强不息,大胆探索,不断突破。
以机制创新为动力,经过十五年的第一次创业,又经过五年的第二次创业,温州的社会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按照市委、市政府二次创业的总体部署,温州市开展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工作,城市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批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相继竣工,一批优雅别致的城市住宅小区先后建成,一批布局合理的城市配套工程陆续落成,整个城市形象已经大为改观,现代化都市气息日益浓厚。
今年8月,根据国务院批复,温州市对全市实施了新一轮的辖区行政区划。
鹿城区新的行政区划将七都镇等若干乡、镇、居委会并入,使之拥有了更大的空间和社会经济基础。
鹿城区新的行政辖区面积294.0平方公里,是温州市发展最早、建成度最高的地区,是温州市多年来城市建设在探索中飞速发展的缩影。
随着该区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人口迅速膨胀,不断突破规划的控制规模,土地过度开发、道路拥挤、公共设施短缺、市政设施不堪负荷,已给城市的正常运转造成负面影响。
在新世纪到来之际,温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辐射浙南、闽北的区域中心城市的现代化新温州的战略目标,城市建设的指导方针转向新区的集约开发及已建成区的整理工作。
与此同时,新一轮的温州市总体规划又将中心城区的建设提上了日程,对杨府山·七都岛片区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发展方向。
这些新的情况,使杨府山·七都岛片区在全市的功能定位将发生重大变化。
为了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解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编制杨府山·七都岛片区分区规划,需要尽快在分区规划这样一个中观层面上对杨府山·七都岛片区的整体发展提出相应的调整对策,确定未来发展的方向,控制总量、疏解人口、缓解交通、完善配套,提高整体环境质量水平,以适应二十一世纪温州城市发展的需求,并有效地指导下层次控制性规划的编制工作。
为此,温州市规划局于2001年9月下旬委托我院与温州市规划院合作编制杨府山·七都岛片区分区规划。
江山市域总体规划(2006-2020)报告资料

开展县市域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完善城乡空间资源配置和管理方式的一项重要创新。
《江山市域总体规划》是政府综合协调全市发展和空间资源配置的依据和手段。
江山市分别于1988年、1996年、2002年三度编制(修编)城市总体规划,2000年编制完成了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进入21世纪,江山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区位交通格局有了极大的改变,江山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迫切需要宏观层面的规划,为城乡建设提供发展蓝图和依据。
我市于2007年初开始市域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2007年9月《江山市域总体规划纲要》在衢州市范围内率先通过省有关部门组织的审查,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与省国土厅、市国土局等土地部门多次沟通衔接,市域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两规衔接报告于2008年6月通过省有关部门组织的审查。
为使规划方案更加科学合理、更具前瞻性,我市委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江山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对影响市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定位、空间体系、人口规模等重大课题进行专题研究,经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多次论证于2008年9月通过会审,该成果已被充分吸纳到市域总体规划方案之中。
2008年9月,江山市委组织四套班子及相关部门对《江山市域总体规划》方案进行会审,原则通过该方案。
2008年10月省建设厅组织专家组对规划方案进行全面的论证,会议认为规划方案指导思想明确、思路清晰、内容全面,提出的市域发展战略与空间开发、保护框架基本可行,建议修改完善后可以上报审查。
11月20日该规划已通过市政府第25次常务会议审核。
规划范围:江山市行政管辖区规划期限:2006年—2020年一、江山市总体定位江山市总体定位表述为:“工业新城、旅游胜地、山水家园”。
其核心内涵包括:浙闽赣三省边际的“工业新城”:江山市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和城市化迅速发展的新阶段,“兴工强市、借力发展、特色推进”是江山市的重要发展战略,应立足于江山独特的区位与交通优势,扎实地做强、做优产业,大力拓展外源性产业和经济,以转型提升为主线、平台建设为载体、项目投入为支撑、科技创新为动力、培育“4+X”产业为目标,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富有江山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建设三省边际的新兴工业城市。
基于MAPGIS的县级基本农田划区定界数据库建设

基于MAPGIS的县级基本农田划区定界数据库建设摘要: 以浙江省龙湾区为例,探讨了基于mapgis基本农田划区定界数据库的建设,对其中基础数据提取、成果数据提取和成果图件编制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具体说明。
关键词: 基本农田划区定界数据库; mapgis; 龙湾区abstract: taking zhejiang longwan area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d mapgis database construction of basic farmland demarcated, expound which basis data extraction, data extraction and outcome mapping technology in detail.key words: basic farmland demarcated database; mapgis; longwan area中图分类号:s2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引言按照1998年国务院颁布的《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为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而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依据法定程序确定的特殊保护区域。
笔者尝试借鉴土地利用数据库建立的方法,结合龙湾区基本农田划区定界的具体情况,探讨基于mapgis的县级基本农田划区定界数据库的建设。
1 龙湾区概况龙湾区是浙江省温州市三大城区之一,位于瓯江入海口南岸,地理位置在东经 120 ° 42 ′- 120 ° 51 ′和北纬 27 °54 ′- 28 ° 1 ′之间。
东朝东海,南接瑞安市,西邻鹿城、瓯海二区,北濒瓯江,与永嘉县、乐清市隔江相望。
龙湾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街道划分

北城街道北城街道位于永嘉县南部,楠溪江西岸,中部山脉将辖区分为两片,北有山区,有下寮溪向北注入楠溪江,南部为溪流谷底,路口溪发源于北境师姑尖向南在浦东驻入楠溪江。
辖区东临沙头镇,南临东城街道、西临南城街道、桥下镇,北临大若岩镇,街道总面积为66.2平方公里(为粗算数),街道办事处设街道办事处驻嘉宁街123号(原永嘉电大校区)。
北城街道明清时期分属永宁乡三十八都、三十九都、清通乡四十一都;民国后期分属沙头区水碓湾乡(后改称上塘乡)、龙溪乡、泰石乡;解放建政时辖区归沙头区上塘乡、路口乡、泰石乡管辖;1958年永嘉县政府从温州城区迁址上塘(位于本辖区内);同年,推行公社化后,本辖区归属上塘人民公社、上塘镇;1961年分属上塘公社、路口公社、下寮公社;1984年归属上塘镇、路口乡、沙头区下寮乡;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后,归属上塘镇、下寮乡管辖;2011年5月,在上塘镇县前路以北、永兴路以东的区域及原下寮乡行政区域内设立北城街道办事处,取位居永嘉县城北部之意。
调整后的区域下辖2个社区即城北社区、城中社区。
42个行政村即后村、中村、三元堂、横溪、水碓塆、下塆、云加山、东山下、朱岙、牛角门、路口、杭廓、柯师塆、阮家山、岭后、中埄、马兰坦、岭山、山节、金元埄、十二盘、上庵、江北田、枫树下、阮家埄、李家坑、下庵、大亨、塘山、底寮、外寮、前坪、八里、芬益、中心、芬星、朱寮、陈下山、江山、山平、银场、江坑。
辖区为永嘉县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境内内有永嘉人民医院、永嘉县疾控中心、上塘中学、城关中学等文教卫生机构,云加山南麓有新时期时代文化遗址,柯师塆村有南宋潘希圣墓。
东城街道东城街道位于永嘉县南部,辖区横跨楠溪江,东片为山区、谷地。
有陡门溪向西在溪头注入楠溪江,西片北靠绿嶂山,南有绿嶂冲积平原。
223省道通过境内、诸永高速在峙口设有出口,交通便利。
辖区东邻乐清市、南临乌牛街道、三江街道、南城街道、西临北城街道、北接沙头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