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南开培优必修2基因和染色体关系伴性遗传—伴X显性遗传病题库及详解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必修2讲义: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3节 伴性遗传(Ⅱ) Word版含解析

高中生物必修2讲义: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3节 伴性遗传(Ⅱ) Word版含解析

1. 结合伴性遗传的特点,学会判断基因的位置。

(难点)2. 结合相关实例,归纳人类遗传系谱图的解题规律。

(重、难点)题型一 判断基因所在位置的实验设计1. 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 染色体上(1) 在已知显隐性性状的条件下,可设置雌性隐性性状个体与雄性显性性状个体杂交隐性雌× 显性雄⎩⎨⎧ ⎭⎪⎬⎪⎫若雌性子代均为显性性状或雄性子代均为隐性性状⇒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雄性子代中出现显性性状或雌性子代中出现隐性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2) 在未知显隐性性状(或已知) 条件下,可设置正反交杂交实验。

①若正反交结果相同,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若正反交结果不同,则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

2. 判断基因是位于X 、Y 的同源区段,还是只位于X 染色体上:选取纯合隐性雌与纯合显性雄杂交。

3. 判断基因位于细胞核还是位于细胞质(1) 判断依据:细胞质遗传具有母系遗传的特点,子代性状与母方相同。

因此正反交结果不相同,且子代性状始终与母方相同。

(2) 判断方法:设置正反交杂交实验。

①若正反交结果不同,且子代始终与母方相同,则为细胞质遗传。

②若正反交结果相同,则为细胞核遗传。

1. (佛山一中月考) 在果蝇野生型与白眼突变体杂交实验中,最早能够判断白眼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的最关键的实验是( )A. 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杂交,F 1全部表现为野生型,且雌雄比例为1∶1B. F 1雌雄交配,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白眼全部为雄性C. F1雌性与白眼雄性杂交,后代出现白眼,且雌雄比例为1∶1D. 白眼雌性与野生型雄性杂交,后代白眼全部为雄性,野生型全部为雌性解析:选B。

在摩尔根利用果蝇做实验时,F1的雌雄果蝇交配,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白眼全部为雄性,说明白眼性状与性别相关联,基因位于X染色体中,故B正确。

2. 结合下表分析,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性别决定类型相对性状及基因所在位置红眼(W) 、白眼(w) ,X染果蝇XY型;XX(♀) ,XY(♂)色体上芦花(B) 、非芦花(b) ,Z 鸡ZW型;ZZ(♂) ,ZW(♀)染色体上A. 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子代中雌果蝇均为红眼,雄果蝇均为白眼B. 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子代中雌果蝇均为白眼,雄果蝇均为红眼C. 芦花公鸡与非芦花母鸡交配,子代中公鸡均为非芦花,母鸡均为芦花D. 芦花母鸡与非芦花公鸡交配,子代中公鸡均为芦花,母鸡均为非芦花基因位置的判断方法(1) 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与性别无关,X、Y(Z、W) 染色体上的基因与性别有关。

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时训练(第二章 第二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时训练(第二章 第二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第二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一、选择题.孟德尔发现基因遗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是平行的。

根据这一事实做出的如下推测,哪一项是没有说服力的…().基因在染色体上.每条染色体上载有许多基因.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使相应的非等位基因重组解析: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使相应的非等位基因重组都可以体现基因遗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平行关系;每条染色体上载有许多基因,不能很好体现二者的平行关系。

答案:.某遗传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小明和他的父亲得了这种遗传病。

经测定,他的母亲不含有该致病基因。

推测该病的致病基因可能是().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解析:用排除法。

因为母亲是纯合子,儿子患病,致病基因不可能是隐性基因,排除、两项。

若为染色体显性遗传,儿子患病,其母亲必患病,与题干不符,排除项。

故该病的致病基因可能是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答案:.表现型正常的一对夫妻有一个患白化病的色盲儿子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该女儿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解析:患病儿子的基因型可表示为,所以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可表示为和,正常女儿的基因型为的概率为×=,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

答案:.人类有一种遗传病,牙齿因缺少珐琅质而呈棕色,患病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女儿均为棕色牙齿,儿子都正常。

则他们的().儿子与正常女子结婚,后代患病概率为.儿子与正常女子结婚,后代患者一定是女性.女儿与正常男子结婚,其后代患病概率为.女儿与正常男子结婚,后代患者一定是男性解析:本题考查遗传方式的判断能力,属于考纲规定的分析推理层次。

解题关键是正确确定本病的遗传方式是染色体上显性遗传。

因父亲患病后代女儿都患病、儿子都正常,故该病为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

儿子基因型为、正常女子为,则其后代全部正常;女儿基因型为、正常男子为,后代男孩和女孩各一半正常一半患病。

(新教材适用)高中生物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3节伴性遗传课后习题新人教版必修2

(新教材适用)高中生物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3节伴性遗传课后习题新人教版必修2

第3节伴性遗传课后训练巩固提升一、基础巩固1.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患有某遗传病的男孩,该遗传病一定不是( )A.伴性遗传B.常染色体遗传C.显性遗传D.隐性遗传,即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方是患者。

一对正常夫妇生下一个患病男孩,此病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下图是4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分别代表正常男性和正常女性,■●分别代表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其中不能表示红绿色盲遗传的是(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项中若女儿为红绿色盲患者,则其父亲必是红绿色盲患者。

3.某人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色觉都正常,但其弟弟是红绿色盲患者。

弟弟的红绿色盲基因的传递过程是( )A.外祖父→母亲→弟弟B.外祖母→母亲→弟弟C.祖父→父亲→弟弟D.祖母→父亲→弟弟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相关基因用B、b表示),弟弟患病,其基因型为X b Y,其致病基因只能来自母亲,而母亲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外祖母,即红绿色盲基因的传递过程为外祖母(X B X b)→母亲(X B X b)→弟弟(X b Y)。

4.下列关于人类性染色体和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均不遵循分离定律B.女儿的两条X染色体都来自母亲C.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红绿色盲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D.人体的精细胞内都含有Y染色体,其上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A项错误。

女儿的两条X染色体,一条来自母亲,一条来自父亲,B项错误。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红绿色盲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C项正确。

人体既能产生含X染色体的精子,也能产生含Y染色体的精子,并非所有的精细胞中都含有Y染色体,D项错误。

5.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这种疾病的遗传特点之一是( )A.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所生女儿均正常B.男患者与正常女性结婚,其子女均正常C.女患者与正常男性结婚,所生儿子一定正常,女儿一定患病D.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病致病基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该病的遗传特点是代代相传、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

(每日一练)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单选题1、如果有25个初级卵母细胞,5个初级精母细胞,它们都正常发育并受精,最多能形成的受精卵数目是()A.15个B.25个C.10个D.20个答案:D解析:精子的形成过程:1个精原细胞→1个初级精母细胞→2个次级精母细胞→4个精细胞→4个精子;卵细胞的形成过程:1个卵原细胞→1个初级卵母细胞→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极体→1个卵细胞+3个极体。

由于25个初级卵母细胞只能形成25个卵细胞,而5个初级精母细胞能形成5×4=20个精子,因此它们都正常发育并受精,最多能形成的受精卵数目是20个,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遗传病为显性遗传病,图中患者至少有3个杂合子B.3号和4号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4C.5号和6号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3/4D.如果7号和8号婚配,后代患病概率为1/2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5号和6号个体患病,而9号为正常女性,说明个体存在“有中生无”现象,可推断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设该病由等位基因Aa控制,则3号为aa,4号为Aa,5号为Aa,6号为Aa,7号为aa,8号为1/3AA、2/3Aa。

A、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2号个体的基因型无法判断,8号可能是纯合体,也可能是杂合体,4号、5号6号为杂合子,即图中至少有3个杂合子,A正确;B、由分析可知,3号为aa和4号为Aa,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2,B错误;C、5号Aa和6号Aa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3/4,患病男孩的概率为3/4×1/2=3/8,C错误;D、如果7号aa和8号婚配,8号为1/3AA、2/3Aa,因此后代患病概率为1-(2/3×1/2)=2/3,D错误;故选A。

3、在下列4个图中,一定由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是()(图中深颜色表示患者)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答案:C解析: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和致病基因的位置的判断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先判断显隐性,双亲患病后代有不患病的孩子,是显性遗传病,如果双亲不患病,子代有患病的个体,则为隐性遗传病;再判断基因的位置,显性遗传看男病,男病母(女)正非伴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父(子)正非伴性。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

(每日一练)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单选题1、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如图,它最可能是()A.第一极体B.初级卵母细胞C.肝细胞D.卵细胞答案:A解析:该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散乱排布在细胞中,可判断此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A、第一极体是由初级卵母细胞分裂产生,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A正确;B、初级卵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C、肝细胞是体细胞,有同源染色体,不进行减数分裂,C错误;D、卵细胞是成熟的生殖细胞,其已经完成减数分裂过程,没有染色单体,D错误。

故选A。

2、人体的精细胞要经过复杂的变形才能成为精子,精细胞的变形对受精作用意义重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精子形成的场所是睾丸的曲细精管B.精细胞核变成精子头部的主要部分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所有的细胞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D.变形后精子尾长能摆动,具备游向卵细胞进行受精的能力答案:C解析:1).动物排出的卵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也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都要在输卵管内进一步成熟,达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能力;2).精细胞变形形成精子的过程:(1)细胞核→精子头的主要部分;(2)高尔基体→头部的顶体;(3)中心体→精子的尾;(4)线粒体→线粒体鞘(尾的基部);(5)细胞内其他物质→原生质滴(最后脱落)。

A、人体精子是在睾丸的曲细精管中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A正确;B、精细胞核变成精子头部的主要部分,受精时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完成受精作用,B错误;C、原核生物属于细胞生物,但没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所有的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C错误;D、变形后的精子具有长长的尾部能摆动,具备游向卵细胞进行受精的能力,D正确。

故选C。

3、果蝇的翅型有正常翅、斑翅和残翅三种类型,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带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带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单选题1、下图显示某种鸟类羽毛的毛色(B、b)遗传图解,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A.该种鸟类的毛色遗传属于伴性遗传B.芦花性状为显性性状,基因B对b为完全显性C.非芦花雄鸟和芦花雌鸟交配产生的子代雌鸟均为非芦花D.芦花雄鸟和非芦花雌鸟交配产生的子代雌鸟均为非芦花答案:D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一对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中,芦花雄鸟和芦花雌鸟杂交,子代出现了非芦花,即出现性状分离,则亲代表现的性状-芦花为显性性状,且子代非芦花的都是雌鸟,即性状分离比在子代雌雄中不同,可见该基因在Z染色体上(鸟类为ZW型性别决定方式)。

A、F1中雌雄个体的表型不同,说明该性状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A正确;B、亲本均为芦花,子代出现非芦花,说明芦花为显性性状,基因B对b为完全显性,B正确;C、鸟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非芦花雄鸟(Z b Z b)和芦花雌鸟(Z B W)交配产生的子代中雌鸟的基因型均为Z b W,表型均为非芦花,C正确;D、芦花雄鸟(Z B Z b或Z b W)和非芦花雌鸟(Z b W)交配产生的子代中雌鸟的基因型为Z B W或Z b W,表型可能是芦花或非芦花,D错误。

故选D。

2、已知某种细胞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

其中表示错误..的是()A.B.C.D.答案:D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

等位基因一般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由图可知等位基因G、g和H、h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A、A项中两个细胞大小相等,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染色单体,两条染色单体上有由DNA复制而来的两个相同的基因,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两个次级精母细胞,A正确;B、B项中两个细胞大小也相等,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与A项细胞不同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的方式不同,产生了基因组成为ggHH、GGhh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B正确;C、C项中4个细胞大小相同,为4个精细胞,两两相同,C正确;D、D项中虽然4个大小相同的精细胞也是两两相同,但是每个精细胞中不能出现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即G和g、H和h一般不会在一个精细胞中,D错误。

高中生物必修二伴性遗传+遗传病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伴性遗传+遗传病练习题(含答案)

1、右图为某族甲(基因为A、a)、乙(基因为B、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症。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Ⅱ6的基因型为BbX A X aB.Ⅱ7和Ⅱ8如果生男孩,则表现完全正常C.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为红绿色盲症D.Ⅲ11和Ⅲ12婚配其后代发病率高达2/32、某班同学对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Ⅱ-5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C.Ⅱ-5和II-6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D.Ⅲ-9与正常女性结婚,建议生女孩3、下图为某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有关该遗传病的分析错误的是( )A.Ⅲ1与正常男性结婚,生下一个患该病男孩的概率是1/3B.若Ⅲ2与Ⅲ4结婚,后代患该遗传病的概率将大大增加C.从优生的角度出发,建议Ⅲ5在怀孕期间进行胎儿的基因诊断D.Ⅲ5一定不是纯合子4、下图为某家族中单基因遗传病的传递情况,若③号个体为纯合子的概率是1/3,则该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X染色体隐性遗传D、X染色体显性遗传5、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①遗传病可以通过社会调查和家庭调查的方式了解发病情况②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③单基因遗传病是指一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④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

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已知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乙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Ⅱ2的基因型为,Ⅲ3的基因型。

(3)Ⅲ3和Ⅲ4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

(4)若Ⅳ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乙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精练(含解析)必修2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精练(含解析)必修2

第2、3节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一、单项选择题1.在下列关于血友病基因遗传的叙述中,不可能的一项是()A.携带此基因的母亲把基因传给儿子B.患血友病的父亲把基因传给儿子C.患血友病的父亲把基因传给女儿D.携带此基因的母亲把基因传给女儿2.下图是某家族患一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图式:□正常男、○正常女、■患病男、●患病女)。

分析该病不可能为()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C.X染色体隐性遗传D.X染色体显性遗传3.关于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正确的是()A.父亲色盲,则女儿一定色盲B.母亲色盲,则儿子一定色盲C.祖父母都色盲,则孙子一定色盲D.外祖父母都色盲,则外孙女一定色盲4.西瓜的瓜子壳、西瓜的两片仁及大豆的豆荚壳,分别由下列哪项发育而来()A.珠被、基细胞、子房壁B.子房壁、顶细胞、子房壁C.珠被、顶细胞、子房壁D.子房壁、基细胞、珠被5.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

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中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

若要通过一次杂交试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F1个体最好是()A.突变型(♀)×突变型(♂)B.突变型(♀)×野生型 (♂)C.野生型(♀)×野生型(♂)D.野生型(♀)×突变型(♂)6.对一对夫妇所生的两个女儿(非双胞胎)甲和乙的X染色体进行DNA序列的分析,假定DNA序列不发生任何变异,则结果应当是()A.甲的两条彼此相同、乙的两条彼此相同的概率为1B.甲来自母亲的一条与乙来自母亲的一条相同的概率为1C.甲来自父亲的一条与乙来自父亲的一条相同的概率为1D.甲的任何一条与乙的任何一条都不相同的概率为1二、双项选择题7.下图的4个家系,黑色表示遗传病患者,白色表示正常。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能是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乙、丙、丁B.肯定不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的家系是甲、乙C.家系甲中,这对夫妇再生一患病孩子的几率为1/4D.家系丙中,女儿一定是杂合子8.一个家庭中,父亲是色觉正常的多指(由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患者,母亲的表现型正常,他们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红绿色盲的孩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南开培优必修2基因和染色体关系伴性遗传—伴X显性遗传病题库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共23小题;共46分)1. 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特点是★★★★A. 女性中的发病率高于男性B. 近亲婚配会导致子女患病的概率明显升高C. 女患者的母亲必患有此病D. 多食富含钙的食品可缓解该病的症状2.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这种疾病的遗传特点之一是★★★★A. 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正常B. 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女均正常C. 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D. 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所生儿子均正常女儿均患病3. 某男性遗传病患者与一个正常女子结婚,医生告诫他们只能生男孩.据此推测该病的遗传方式为★★★★A. Y染色体遗传B. 常染色体显性C. 伴X显性D. 伴X隐性4.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一个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男子与正常女子结婚,为预防生下患病孩子,他们应该★★★★A. 多吃钙片预防B. 只生男孩C. 只生女孩D. 不要生育5. 遗传性佝偻病男子与正常女性结婚,所生女孩全部患病,所生男孩则全部正常,由此判断此种遗传病属于★★★★A.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6. 人类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甲家庭中丈夫患该病,妻子正常;乙家庭夫妇都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患红绿色盲,从优生的角度考虑,甲乙家庭应分别选择生育★★★★A. 男孩;男孩B. 女孩;女孩C. 男孩;女孩D. 女孩;男孩7. 如图是一种伴性遗传病的家系图谱。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该病是显性遗传病,Ⅱ4是杂合子B. Ⅲ7与正常男性结婚,子女都不患病C. Ⅲ8与正常女性结婚,儿子都不患病D. 该病在男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人群8. 下列系谱图中一定能排除伴性遗传的是★★★★A. AB. BC. CD. D9. 与常染色体遗传相比,伴性遗传的特点是★★★★①正交与反交结果不同②男女患者比例大致相同③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或女性患者多于男性④可代代遗传或隔代遗传A. ③④B. ①④C. ①③D. ②③10.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 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B. 摩尔根等人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C. 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D.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若干个基因11. 甲家庭中丈夫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妻子表现正常;乙家庭夫妻表现都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是红绿色盲患者,从优生学的角度考虑,甲乙家庭应分别选择生育★★★★A. 男孩,男孩B. 女孩,女孩C. 男孩,女孩D. 女孩,男孩12.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位于X染色体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这种疾病的遗传特点之一是★★★★A. 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正常B. 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女均正常C. 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必然是儿子正常女儿患病D. 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13. 钟摆型眼球震颤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

调查发现,患者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他们的儿子都正常,女儿均患此病.若患病女儿与正常男性婚配,对其所生子女的预测,正确的是★★★★A. 基因型有5种B. 儿子不可能是患者D. 子女都有可能是正常的C. 患病女儿的概率是1814. 一位患有单基因遗传病的男子与正常女子结婚,如生女孩,则100%患病;如生男孩,则100%正常,这种遗传病属于★★★★A.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D.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15. 某生物小组在对人类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情况进行调查时,发现某地区人群中双亲都患病的几百个家庭中女儿全部患病,儿子正常与患病的比例为1:2。

下列对调查结果的解释正确的是★★★★A.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B.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C. 被调查的母亲中杂合子占23D. 被调查的父亲中杂合子占2316. 不能用来区分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和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是★★★★A. 在一个家系中是否连续遗传B. 人群中男女遗传病患病率C. 男性患者的母亲患病情况D. 男性患者的女儿患病情况17. 人类钟摆型眼球震颤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下列基因传递途径不可能发生的是★★★★A. 外祖父→母亲→女儿B. 外祖母→母亲→儿子C. 祖母→父亲→女儿D. 祖母→父亲→儿子18. 一位患有单基因遗传病的男子与正常女子结婚,如生女孩,则100%患病;如生男孩,则100%正常。

这种遗传病属于★★★★A.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D.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19.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假如患病男子与正常女性结婚,从优生优育的角度考虑,正确的是★★★★A. 应选择生儿子B. 生男生女均可,都不会患病C. 应选择生女儿D. 生男生女都会患病,无从选择20. 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 白化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 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C. 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D. 短指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21.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决定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染色体上也可携带该致病基因B. 患者双亲必有一方是患者,人群中患者女性多于男性C. 女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都患病,儿子都正常D. 男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和儿子的患病概率都是1222. 如图表示某伴性遗传病的家系。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该病是显性遗传病,Ⅱ4是杂合体B. Ⅲ7与正常男性结婚,子女都不患病C. Ⅲ8与正常女性结婚,儿子都不患病D. 该病在男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人群23. 显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分为两类:一类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称患者为甲),另一类位于常染色体上(称患者为乙)。

这两种病的患者分别与正常人结婚,则★★★★A. 若患者均为男性,他们的女儿患病的概率相同B. 若患者均为男性,他们的儿子患病的概率相同C. 若患者均为女性,她们的女儿患病的概率相同D. 若患者均为女性,她们的儿子患病的概率不同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20分)24. 等位基因A和a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

假定某女孩的基因型是X A X A或AA,其祖父的基因型是X A Y或Aa,祖母的基因型是X A X a或Aa,外祖父的基因型是X A Y或Aa,外祖母的基因型是X A X a或Aa。

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这对等位基因对于常染色体上,能否确定该女孩的2个显性基因A来自于祖辈4人中的具体哪两个人?为什么?(2)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那么可判断该女孩两个X A中的一个必然来自于★★★★(填“祖父”或“祖母”),判断依据是★★★★;此外,★★★★(填“能”或“不能”)确定另一个X A来自于外祖父还是外祖母。

25. 下图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家系图,。

(1)分析发现,该病的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性遗传病(2)从该家系图中得出的规律有:①★★★★;②★★★★;③★★★★。

(3)调查发现,Ⅱ3和Ⅱ4的子代Ⅲ1、Ⅲ3、Ⅲ4、Ⅲ7的症状比Ⅱ3较轻;Ⅲ4、Ⅳ1、Ⅳ4中,Ⅳ1的症状较重。

请分析Ⅲ4、Ⅳ1、Ⅳ4个体症状轻、重的原因是★★★★,如果Ⅲ5也是患者,当他与Ⅲ4婚配,推测其子女中不患病与患病者中症状轻、重的性状如何,请用遗传图解和必要的文字加以说明。

答案第一部分1. A2. C【解析】A 错误:抗维生素D佝偻病属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均患病;B 错误: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女儿均患病,儿子均正常;C 正确: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D 错误: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若其关于该病的基因纯合,则所生子女均患病,若其关于该病的基。

因杂合,则所生子女患病的概率均为123. C【解析】A 错误:如果是Y染色体遗传,则男性遗传病患者的儿子一定患病;B 错误:如果是常染色体显性,则遗传与性别无关,男性遗传病患者的儿子可能患病;C 正确:如果是伴X显性遗传,则男性遗传病患者的致病基因只传给女儿,使女儿都患病,所以医生告诫他们只能生男孩;D 错误:如果是伴X隐性遗传,且正常女子是携带者,则所生男孩中有50%患病。

4. B5. C6. C7. D8. D9. C10. C【解析】A 正确:萨顿根据基因与染色体行为的平行性,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B 正确:摩尔根等人则通过假说−演绎法用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C 错误: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D 正确: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若干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11. C【解析】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特点是“男病母女病”,即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肯定患病,甲家庭中丈夫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妻子正常,则他们的女儿均患病,儿子均正常,所以甲家庭应该选择生育男孩;红绿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其特点是“女病父子病”,即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肯定患病,乙家庭中,夫妻都表现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患红绿色盲,则妻子可能是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他们的女儿均正常,儿子可能患病,所以乙家庭应选择生育女孩。

故选:C12. D【解析】A 错误: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X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都是患者;B 错误: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女儿都是患者;C 错误: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若女患者是纯合子,其子女都是患者,若女患者是杂合子,其子女50%正常50%患病;D 正确:显性遗传病正常子女不可能带有致病基因。

13. D【解析】A、根据题意已知,钟摆型眼球震颤是伴X显性遗传病。

设相关基因是A a,则患者男性与正常女性的基因型分别是;X a X a、X A Y,他们的子女的基因型是X A X a、X a Y。

其女儿X A X a与正常男性X a Y结婚,其子女的基因型是X A X a、X a X a、X A Y、X a Y,共有4种基因型,A错误;B、根据题意分析已知,该患病女儿与正常男性婚配,其所生子女的基因型是X A X a、X a X a、X A Y、X a Y,儿子一半患病,一半正常,B错误;C、根据题意分析已知,该患病女儿与正常男性婚配,其所生子女的基因型是X A X a、X a X a、X A Y、X a Y,患病女儿的概率是1,C 错误;4D、根据题意分析已知,该患病女儿与正常男性婚配,其所生子女的基因型是X A X a、X a X a、X A Y、X a Y,儿子和女儿都是一半患病,一半正常,D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