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强化训练溶解度曲线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强化训练----溶解度曲线1.晒盐过程中得到粗盐和卤水。
卤水的主要成分及其溶解度的变化如图。
(1)1t ℃时,若饱和KCl 溶液与饱和4MgSO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则溶剂的质量 (填“相等”或“不相等”)。
(2)将2t ℃时2MgCl 、KCl 和4MgSO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3t ℃,有晶体析出的是 。
(3)3t ℃时,向100g 30%的2MgCl 溶液中加入240g MgCl 固体后恰好变为饱和溶液,则m 的值为 。
(4)t℃时,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24MgCl MgSO KCl >>,则t 的范围是 。
2.青盐是以盐湖卤水为原料在盐田中晒制而成的盐。
盐中除NaCl 外,还含有2MgCl 、4MgSO 等,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盐湖卤水晒盐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40℃时,把260g MgCl 加入100g 水中,所得溶液质量是 g 。
(3)将7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0℃,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硫酸镁,若要提纯氯化钠,可采用的方法是。
3.某同学进行了如图1所示实验,结合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g;(2)若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硝酸钾,可采用的方法提纯氯化钠;(3)图1中烧杯℃为硝酸钾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若通过升高温度使℃中固体继续溶解,则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作答:(1)P点的意义是。
(2)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着温度上升而减小的物质是。
(3)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50g水中可形成g溶液。
5.如图是某苏打气泡水的标签。
(1)该气泡水中溶剂的化学式是。
C H O。
从赤藓糖醇的化学式中能获得与其有关的(2)赤藓糖醇是一种甜味剂,其化学式为4104信息是(任写一条)。
溶解度曲线专项

溶解度曲线训练题1.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不准确的是()B.t2℃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C.t1℃时,A、B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5%D.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2.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列图.以下说法不.准确的是()A.15℃时,a、b 的溶解度均为20gB.加水或升温均可使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C.将30℃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5℃,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D.20℃时分别向100g 水中加入20ga和b,升温至30℃,所得溶液均为饱和溶液3. 右图为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以下说法准确的是()A.t2℃时,80g甲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20g水会析出12g甲B.甲、乙的饱和溶液由t2℃降温到t1℃,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1℃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相等D.乙中含有少量甲,能够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乙4.如图是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中准确的是()A.t l℃时,20ga物质溶解在lOOg水中得120g溶液B.分别降温t2℃时a、b的饱和溶液到t l℃时,析出的a比b多C.t2℃时,恒温蒸发a、b饱和溶液中等质量的水,析出a比b多D.当a中含有少量b时,能够用降温结晶法提纯b5.右图为甲、乙(均不含结晶水)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右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以下表达准确的是( )A.将t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升温到t2℃,均变成不饱和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t1℃等质量的甲、乙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甲、乙析出的晶体一样多C.甲中混有少量乙时,能够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获得较纯净的甲D.t2℃等质量的甲、乙的溶液降低温度到t1℃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可能相等6.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以下表达准确的是(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相等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后溶解度变大,溶质的质量分数却不变7.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列图,以下相关表达准确的是()A. t1℃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 t1℃时,甲的饱和溶液中含50g溶质C. 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溶解度变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D.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8.右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判断以下表达中准确的是( )A.t1℃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40B.要将C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能够采取降温的方法C.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D.将t2℃的A、B饱和溶液降温到t l℃时,析出的晶体A比B多9.右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专题

化学溶解度曲线专题例题: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判断下列说法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B 的溶解度小于A 的溶解度。
( )2、t 3℃时,将A 、B 的饱和溶液都蒸发掉10克水,A 析出的晶体质量大。
( )3、通过降低温度可使C 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 )4、A 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 2℃降温到t 1℃时变为不饱和溶液。
( )5、t 2℃时A 、B 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6、t 2℃时A 、B 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7、t 2℃时A 、B 两饱和溶液分别含A 、B 两物质的质量相等。
(即溶质质量相等)。
( )8、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B 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 )9、t 3℃时,A 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 ( )10、采用降低温度、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都可使C 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 )11、对A 物质的M 点溶液降温至t 2℃时,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 )12、t 3℃时,N 点表示A 、B 两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表示C 物质的饱和溶液。
( )13、t 2℃时B ,C 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时都会析出晶体。
( )14、A 物质的溶液分别处于M 、Q 、P 、N 四点时,溶液中A 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M>Q>P=N 。
( )M NP15、把t 1℃时A 、C 两饱和溶液升温到t 2℃时,两溶液仍都为饱和溶液。
( )16、t 2℃时A 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时,溶液变稀了。
( )17、把t 1℃时C 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 2℃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 )18、把t 1℃时A 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 2℃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 )19、把t 2℃时C 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 )20、把t 2℃时A 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 )21、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可除去混在A 中的C 物质。
中考化学《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题(附答案解析)1.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B. 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得到的溶液仍饱和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 T2℃时,甲、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2.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20℃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 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C. 40℃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D. 将40℃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会有晶体析出3. KNO3与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NO3的溶解度比KCl的溶解度大B. t1温度下的KCl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有晶体析出C. A点所表示的KCl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9%D. 冷却热的KNO3饱和溶液可获得KNO3晶体4. 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点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都可能析出晶体B. M点对应的ZnSO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 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 40℃时,ZnSO4的溶解度为41g5.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降温可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 将t2°C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D. P点表示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25g6.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中含有少量甲,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B. t3℃时,甲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C. 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D. t1℃时,乙的不饱和溶液只有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才能转变成饱和溶液7.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溶解度曲线图专题训练

0 10 20 30 40 50 10 20 30 温度/℃ 溶解度 /gt a b溶解度曲线图专题训练一、热身预习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继续加入该种溶质,如果该物质的质量减少,那么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如果该物质的质量不变,那么溶液是饱和溶液。
)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3, 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00⨯+=⨯=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注意事项:溶质的质量是指形成溶液的那部分溶质,没有进入溶液的溶质不应考虑。
(计算溶质质量时要考虑溶解度),溶液的质量包括溶液中所有溶质的质量。
4,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用固体配制溶液:仪器: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
巩固练习:1、根据右图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 .t 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C .将t 3℃时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2℃时都会析出晶体D .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蒸发的方法提纯甲2、A 、B 、C 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t1℃时,A 的饱和溶液65 g 中含有溶剂50 gB .将t2℃ 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C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C .在t2℃,A 、B 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D .要从B 溶液中得到B ,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 3、如图表示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 的溶解度大于b 的溶解度B .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C .在t ℃时,a 、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 .当b 中含少量a 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b4、图是NaCl 、MgSO 4的溶解度曲线。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含答案)

实用文档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1.对“10%的食盐溶液”的含义解释错误的是()A. 100g食盐溶液中溶解了10g食盐B. 100g水中溶解了10g食盐C. 将10g氯化钠溶解在90g水中所得的溶液D. 将食盐和水按1:9的质量比配成的溶液2.下列洗涤或去污过程利用乳化原理的是()A.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B. 用刷子刷去杯子上的油污C. 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D.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3.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 面粉B. 冰块C. 花生油D. 蔗糖4.在蒸馏水中加入NaOH颗粒,不断搅拌,用温度传感器记录溶解过程的温度变化如图a、c两点观察到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完全消失。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NaOH固体溶于水是放热过程B. a、c两点时,NaOH的溶解度相同C. b点时,该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 c点时的溶剂质量等于a点时的溶剂质量5.如图,在分别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放入KNO3充分溶解,则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混合后为t1℃的不饱和溶液B. 乙升温至t2℃,溶液质量增加C. 乙、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D. 丙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6.曼曼用盛有150g水的烧杯进行如图操作,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固体W的溶解度曲线是图乙中的bB. ①~③溶液中,只有②是饱和溶液C. ①~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③>②>①D. 若将②升温至t2℃,固体不能全部溶解7.要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小明选择了如下方法。
其中可行的是()①加入CaO ②加入Ca(OH)2 ③升高温度④降低温度。
A. ②③B. ②④C. ①②③D. ①②④8.下列关于硝酸钾的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20℃时,20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里,所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0gB. 20℃时,20g硝酸钾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0gC. 把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里,形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D. 20℃时,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里,形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9.如图所示,甲、乙试管中分别盛有硝酸钾、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
溶解度曲线图练习题

溶解度曲线图练习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某物质40g ,则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gB.4℃时,溶质N 的饱和溶液120g 中含N 20g ,所以4℃时,溶质N 的溶解度为20gC.一定温度下,物质M 的饱和溶液100g 中含M 物质30g,则物质M 在该温度时的溶解度为30gD.20℃时,50g 水中溶有溶质P 20g,则物质P 在20℃时的溶解度为40g2、10℃时,50g 水里最多溶解甲物质10g ,20℃时,100g 水里最多溶解乙物质20g ,则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是( )A.甲大于乙B.甲等于乙C.甲小于乙D.无法比较3、右下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 .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 .在t2℃时,N 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D .在t1℃时,100g 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5g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A .烧开水时,水沸腾前有气泡冒出 B. 喝下汽水时,容易打嗝C .打开啤酒时,有大量的泡沫溢出 D. 夏季黄昏池塘里的鱼常跃出水面5、下图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图。
现有10℃含l00 g 水的澄清氢氧化钙饱和溶液。
若把该溶液用水浴加热到60℃(水的蒸发忽略不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溶液变浑浊B .溶液变为不饱和C .溶液仍饱和D .溶质质量变小6、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30℃时,50 g 水可以溶解25 g 甲物质B .升温能使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 .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D .3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比甲物质的溶解度大7、小明绘制的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A 物质在温度为t 1℃时的溶解是 ; (2)欲使t1℃时C 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________温度(填“升高”或“降低”);(3)我国有许多盐碱湖中溶有大量的NaCl 和Na 2CO 3,生活在盐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
4.溶解度曲线(含答案)

溶解度曲线 练习A .20gB .31.6gC .51.6g3.右图是A 、B 、C 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① t 2℃时,A 、B 、C 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 。
②有t 1℃时A 的饱和溶液80 g ,其中A 的质量为 g 。
③把C 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 的是 。
Ⅰ.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Ⅱ.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Ⅳ.溶质的质量一定变大④将t 3℃时A 、B 、C 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降到t 1℃后,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124.溶解度曲线为我们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性提供了便利。
请你根据下图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①80℃时,乙物质的在1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g。
②若要将图中“d”点表示的溶液情况变为“b”点,易采取的方法可以是(选填编号)。
A.增加溶质B.减少溶剂C.升高温度D.降低温度③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若在此温度下将20g固体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情况是图中的点(选填图中的“a”“b”“c”“d”)。
④若将120g质量分数为0.15的乙物质溶液浓度变为0.2,需要蒸发水g。
5.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1)t1℃时,甲的溶解度______乙的溶解度。
(填“>”、“<”或“=”)(2)t1℃时,将20g乙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3)现有操作步骤: a.溶解 b.过滤 c.降温结晶 d.加热浓缩;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 (填字母序号)。
(4)将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填字母序号)。
Ⅰ.溶质的质量一定不变Ⅱ.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Ⅲ.溶液质量可能不变Ⅳ.可升高温度或蒸发溶剂(5)向100g t2℃的水中加入55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
1.(2014•昆明)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大
C.20℃时,将25g甲加入50g水中,可形成75g溶液
D.将30℃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有晶体析出
2.(2015•昆明)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40℃和85℃时,该物质的溶解度均为40g
B.该物质在60℃时的溶解度比40℃时的溶解度大
C.40℃时该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D.将85℃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60℃,此过程中不会析出晶体
3.(2016•昆明)甲物质的溶解度(S)随温度(t)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甲易溶于水
B.60℃时,甲的溶解度约为0.6
C.将80℃时甲的溶液降温至40℃,一定析出甲晶体
D.90℃时,在50g水中加入0.7g甲,充分搅拌后得到饱和溶液
4.(2017•昆明)如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
B.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将甲溶液从t2℃降温至t1℃,一定有晶体析出
D.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5.如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2℃时,把30g甲溶解到50g水中,得到80g的饱和溶液
C.分别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6.右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t1℃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B.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
C.要将C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降温的方法
D.要使A从其浓溶液中析出,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7.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30 ℃时,50 g水可以溶解25 g甲物质
B.升温能使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20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D.30 ℃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比甲物质的溶解度大
8.右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aCl的溶解度不受温度的影响
B.t1℃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20gKNO3
C.t2℃时,NaCl饱和溶液与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
D.温度高于t2℃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9.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t3℃时,将A 、B 分别溶于100克g 水中,各自配成饱和溶液,然后降温。
试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3℃时,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降至t2℃时,A 物质的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C.降至t1℃时,B 物质的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D.降至t1℃时,两种溶液的质量均不变 10.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t1 ℃时,A 、C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t2 ℃时,把50 gA 放入50 g 水中能得到A 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
C.将t2 ℃时,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 >C =A
D.将C 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11.如图是A 、B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1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C>B>A
B.当A 中混有少量B 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C.将A 、B 、C 的饱和溶液从t3 ℃降温到t2 ℃,溶液中均有固体析出
D.若要将N 点的A 溶液转变为M 点的A 溶液,可在恒温条件下采用蒸发溶剂法
12.如图是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0 ℃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B.t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使甲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D.甲、乙的饱和溶液从30 ℃降温到10 ℃时,析出的晶体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A B t 1 t 2 t 3 温度/℃
溶解度 g
1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甲>乙
B.将t1 ℃时甲、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 ℃,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将t2 ℃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t3 ℃时甲的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水的方法
D.将t3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量水后,析出溶质的质量:甲>乙>丙
14.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 ℃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饱和溶液
B.t2 ℃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30%
C.t2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 ℃,甲溶液饱和,乙溶液不饱和
D.t2 ℃时,质量相同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 ℃,为达饱和状态,需加入甲的质量大于乙
15.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乙的饱和溶液降温时,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t ℃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0%
16.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B.将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50g水中加入30gA物质,充分溶解后得到80g的A溶液
D.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为B>A=C
17.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0℃时,甲和乙溶解度相等
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的大
C.20℃时,将25g甲加入50g水中,可形成75g溶液
D.将30℃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有晶体析出
18.如图是不含结晶水的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将50g a 物质加入到50g 水中充分搅拌,得到100g a的饱和溶液
B.用等质量的a、b、c 三种固体配制成t2℃时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是:c溶液> b溶液> a溶液
C.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 > a = c
D.将t2℃时a、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a > b
19.右图是M、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的溶解度大于N的溶解度
B.N的不饱和溶液由t2℃降低至t1℃时,变成饱和溶液
C.阴影部分各点对应的溶液(不包括曲线上的点)是M的
不饱和溶液,N的饱和溶液
D.t2℃时,两物质各10克分别加水至恰好溶解,所得饱和
溶液质量是M小于N
20.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30 ℃时,把10 g丙溶解在50 g水中,得到丙的饱和溶液
B.50 ℃时,把甲、乙、丙三种溶液降温至10 ℃,析出晶体的
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甲>丙>乙
C.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
D. 30 ℃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23.1%
21.如图为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向Na2Cr2O7溶液中加入适量KC1,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之后得K2Cr2O7固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80℃时100g四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NaCl溶液
C.上述冷却结晶过程中,冷却到10℃时得到的K2Cr2O7固体比60℃时多
D.在0﹣100℃时,相同温度下,四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均是Na2Cr2O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