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口义齿 整理讲课稿
修复学教案-全口义齿排牙-同济大学精品课程

三、侧牙合平衡的调节
1.工作侧早接触而平衡侧无接触的原因分析及调整
2.平衡侧早接触而工作侧无接触的原因分析及调整
讲授、示教、操作30min
讲授、示教、操作50min
讲授、示教、操作50min
授课 内 容(续)
方法、手段、时间
四、人工牙的选磨
1.人工牙选磨的原则
2.正中牙合早接触的选磨
3.侧方牙合早接触的选磨
4.前伸牙合早接触的选磨
五、总结和提问
讲授、示教、操作50min
提问与回答20min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调牙合、选磨的目的、要求、原则及方法。
复习思考题
1.全口义齿平衡牙合包括哪几种?
2.调平衡牙合及选磨的要点是什么?
主要参考书
《口腔医学实验教程》第二版
《口腔修复学》第五版
授 课 内 容
方法、手段、时间
一、讲述全口义齿平衡牙合的要求
1.正中牙合上下牙尖相对、呈广泛接触关系
2.前伸平衡:前伸咬合时,上下前牙切缘相互接触,后牙相关牙尖接触。
3.侧牙合平衡:工作侧上下颌有关牙尖有接触,平衡侧上后牙的舌尖与下后牙的颊尖也有接触。
二、前伸平衡的调整
1.前牙接触后牙不接触的原因分析及调整
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案
编号:
课程名称
口腔修复学实验教程
授课日期
12/25/2007
学时
4学时
授课章节或题目
全口义齿排牙(3)-调整咬合
授课教师
张宁宁
黄承敏
技术职称
讲师教Leabharlann 资格证号20043120370000023
20053120371000268
《全口义齿工艺技术(上)》公开课:上后牙排牙方法和步骤一

《全口义齿工艺技术》公开课开课时间:2010年11月19日14︰00—17︰35开课地点:济物楼403授课班级:09口腔授课内容:项目1.4 排牙(三)上后牙(1)计划课时:4学时主讲教师:许少平帮带教师:朱加林姚勤敬请各位领导、老师光临指导!医学技术学院口腔医学技术系 2010年11月19日《全口义齿工艺技术》课程单元教学设计一、教案头二、教学设计第一部分:组织教学、复习已授课程相关内容(15分钟)(一)导入新课1.案例导入: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五十岁左右的无牙颌患者在装了全口假牙后不到一周,又到医院找医生,要求给她再镶一副全口假牙,医生问她有什么问题?(提问:可能有什么问题)患者的回答让医生大感意外。
患者说我以前曾镶过几副假牙都既不好用、又不好看,人也变得自卑了,不愿与人交往,工作也没有了热情。
但自从装了这副假牙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这副假牙不松、不疼、不仅可以正常进食,而且外形特别漂亮,熟悉的人都说我年轻了,自已也变得十分自信,工作起来也特别有干劲,可以说这副假牙改变了我的人生,故想把这副假牙永久收藏。
医生听了非常开心,很快又给患者镶了一副全口假牙。
(无牙颌患者镶牙前后图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由于牙列缺失,影响美容、发音、进食,给患者心理上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尤其年轻患者,常会产生自卑感,不愿参加社交活动,甚至影响生活、工作。
因此,我们要换位思考,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精心操作,为患者镶配一副既好看又好用的全口义齿,这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
(渗透点:关爱病人、责任意识)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制作精良的全口义齿既要符合解剖生理原则,发挥咀嚼、发音功能,又应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它应具有观赏价值,能使观者产生美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患者看了愿意配戴,而且戴上合适好用。
(渗透点:美学原则)2.什么样的全口义齿才是好的呢?(课件展示全口作品并提问:看完这些图片有何感想?)功能与形态完美统一,符合“八美原则”的全口义齿才是好的全口义齿。
口腔修复学第七章 第一节 牙列缺失的全口义齿修复概述 讲稿

口腔修复学讲稿
第七章牙列缺失的全口义齿修复
第一节概述
1、导言,什么叫全口义齿,总义齿的发展历史
2、牙列缺失的病因及患病率
1)主要病因:龋病、牙周病
2)患病率:第三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无牙合患者的占65-74岁老人年组的6.8%。
3、牙列缺失的影响(掌握),重点阐述
1)牙列缺失对口腔功能的影响:咀嚼功能、吞咽功能、发音。
2)牙列缺失后组织改变:骨组织改变;软组织改变。
4、老年患者咀嚼器官的生理特点(掌握)
1)口腔黏膜:年龄和戴用义齿的影响;黏膜对适应义齿的作用;烧灼感/灼口综合征;味觉
2)唾液:正常非应激下的唾液流率是(0.38+—0.21)ml/min。
唾液分泌功能减退的原因;唾液分泌工能减退的后果。
3)神经肌肉系统:
4)颞下颌关节病。
全口义齿 重点整理教学内容

全口义齿整理1上下无牙he的解剖标志有哪些?上颌:上唇系带(避让)是位于口腔前庭上牙槽嵴唇侧中线上的呈一扇形或线形粘膜皱襞。
上颌颊系带(避让)位于前磨牙牙根部上颌牙槽嵴:牙槽嵴顶是承受上半口义齿咀嚼压力的主要区域切牙乳突(缓冲)位于腭中缝之前分,上颌中切牙的腭侧,为一梨形或卵圆形的软组织突起。
其下为切牙孔,有鼻腭神经和血管通过,因此覆盖该区的义齿基托组织面应做适当缓冲,以免压迫切牙乳突产生疼痛。
腭皱上颌硬区(缓冲)位于上腭中部的前份,表面粘膜较薄,没有弹性,易受压而产生疼痛腭中缝上颌结节(缓冲)是上颌牙槽嵴两侧远端的圆形骨突,表面有粘膜覆盖。
颊侧多有明显的倒凹,有利于义齿的固位和稳定。
上颌隆突:上颌前磨牙根尖舌侧隆起(缓冲)翼上颌切迹(上颌全口义齿两侧后缘的界限)位于上颌结节之后,是蝶骨翼突与上颌结节之间的骨间隙,表面覆盖粘膜,形成软组织凹陷。
腭小凹(上颌全口义齿的后缘在腭小凹后2mm左右处)颤动线后堤区:前后颤动线之间的区域称为后堤区(此处基托稍加厚,对粘膜产生轻微压迫,起到良好的边缘封闭作用)下颌:下牙槽嵴:呈弓形,牙槽嵴顶是承受全口义齿咀嚼压力的主要区域下唇系带(避让)下颌颊系带(避让)位于下颌前磨牙根部舌系带(避让)颊侧翼缘区(伸展)此区有过大伸展,有利于义齿的固位和承受颌力舌侧翼缘区(伸展)下颌隆突:下颌前磨牙根尖舌侧隆起(缓冲)下颌舌骨嵴(缓冲)以免产生压痛磨牙后垫(下颌全口义齿后界封闭区,下颌全口义齿后缘应盖过磨牙后垫1/2或全部)上颌避让区:上颌唇系带,上颌颊系带上颌缓冲区:切牙乳突,上颌硬区,上颌隆突,上颌结节上颌全口义齿两侧后缘的界限:翼上颌切迹上和全口义齿的后缘:腭小凹后2mm左右处下颌避让区:下颌唇系带,下颌颊系带,舌系带下颌缓冲区:下颌隆突,下颌舌骨嵴下颌全口义齿后界后缘:盖过磨牙后垫1/2或全部基托边缘范围上颌:唇颊侧上颌牙槽嵴唇颊侧粘膜与唇颊侧粘膜的反折线舌(腭)侧无后缘盖过腭小凹后2mm两侧后缘包绕上颌结节至翼上颌切迹下颌:唇颊侧下颌牙槽嵴唇颊侧粘膜与唇颊侧粘膜的反折线舌侧下颌牙槽嵴舌侧粘膜与口底粘膜的反折线后缘盖过磨牙后垫1/2或全部张口说话义齿会脱落,过短也会因为吸附力的不够而脱落,磨光面应做成凹面(挟持作用)如何确定后堤区位置及类型?切牙乳突,磨牙后垫对全口义齿排牙有何指导意义?切牙乳突是无牙颌中稳定的解剖标志,它与中切牙之间的距离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可作为排列上颌中切牙的参考标志:以切牙乳突尖端作为确定人工牙列中线的依据;作为上中切牙唇舌向位置的参考标志;上中切牙唇面距切牙乳突中点8~10mm;上颌两侧尖牙牙尖顶连线应通过切牙乳突中点前后1mm范围内。
全口义齿教案

全口义齿教案教案标题:全口义齿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全口义齿的定义、类型和适应症;2. 掌握全口义齿的制作过程和注意事项;3. 培养学生对全口义齿的临床应用和患者管理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1.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全口义齿的概念和作用。
知识讲解:2. 介绍全口义齿的类型:完全义齿和部分义齿;3. 解释全口义齿的适应症,如缺失多颗牙齿、牙齿磨损严重等;4. 详细讲解全口义齿的制作过程,包括口腔检查、印模制作、试戴和最终安装等;5. 强调全口义齿的注意事项,如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复诊等。
案例分析:6. 提供一些全口义齿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患者的口腔情况、制作过程和治疗效果,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小组活动:7.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个全口义齿团队,包括口腔医生、技师和护士等角色;8. 要求每个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全口义齿案例的制作计划,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讨论和总结:9. 鼓励学生就全口义齿的临床应用和患者管理等问题展开讨论;10. 总结全口义齿教案的重点和难点,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教案评估:11. 设计一份综合性的测试题,考察学生对全口义齿知识的掌握程度;12. 对学生的小组活动进行评估,包括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制作计划的完整性。
教案延伸:13. 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如模拟印模制作和试戴全口义齿;14. 提供更多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案例,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通过以上教案的指导,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全口义齿的相关知识和技术,提高对患者口腔健康管理的能力,为未来的临床实践做好准备。
口腔修复学 第七章 第五节 全口义齿的制作 讲稿

口腔修复学2016年3月28日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目的和要求⏹掌握:全口义齿的印模;颌位关系记录;全口义齿的排牙原则。
⏹熟悉:全口义齿平衡HE;试戴与调HE。
⏹了解:全口义齿的模型、上HE架及全口义齿的完成。
第七章牙列缺失的全口义齿修复第五节全口义齿制作一、印模及模型上、下颌模型制取是全口义齿制作的基础,印模与模型的准确性影响全口义齿的质量。
二次印模法/联合印模法初印模(印模膏/海藻酸印模材料)--初模型--个别托盘—个别托盘边缘整塑--终印模(流动性好的印模材料: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硅橡胶)--终模型(一)全口义齿印模的要求精确的组织解剖形态基托与组织密合↑ 固位力↑ 压力均匀骨突、骨嵴、血管、神经--缓冲活动性较大的软组织--防止压力过大适度的伸展范围充分伸展印模边缘接触面积↑ 固位力↑ 单位面积咀嚼压力↓印模边缘不妨碍功能运动,印模厚度与牙槽骨吸收量相关反映周围组织的功能形态肌肉功能整塑—良好的边缘封闭(二)全口义齿模型的要求显示无牙颌所以解剖标志及黏膜皱襞的形态具有一定的强度(三)印模与模型制取方法患者椅位,托盘选择,成品托盘,口内试戴托盘,制取下颌初印模,制取上颌初印模,检查初印模(完整性),印模组织面看到托盘表明压力过大,印模未取到表明空气没有排除,可以先用手指抹部分藻酸盐,再将托盘就位。
初印模处理:流水冲洗、消毒;模型灌注:保证印模的底部及周围有足够的石膏支持;初模型修整、画线;薄蜡缓冲:下颌磨牙后垫、上颌切牙唇侧和腭皱区、移动性较大的软组织区、尖锐的骨性突出;初模型修整:边缘4-5mm宽石膏围堤,边缘深2mm沟槽;模型画线;个别托盘制作:自凝树脂个别托盘、光固化树脂个别托盘(边缘比前庭沟底短1-2mm,系带部分留2mm空间,上颌盖过颤动线2-3mm);边缘整塑是为制取唇、颊、舌侧边缘的功能形态提供合适托盘,采用边缘整塑蜡、重体加成形硅橡胶、聚醚材料、红色印模膏等材料;制取上颌终印模;制取下颌终印模;灌制终模型。
全口义齿课件

咀嚼效率问题可能与义齿设计、咬合 关系、牙槽嵴形态等因素有关。解决 方案包括调整咬合关系、改善义齿设 计、增加基托刚度等,以提高咀嚼效 率和患者进食体验。
05
全口义齿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新型材料的应用
生物相容性材料
采用与人体组织相容性更好的材 料,降低排异反应,提高舒适度
。
高强度耐磨材料
牙齿制作
取模
使用藻酸盐等材料为患者 取模,以制作义齿的牙齿 部分。
牙齿制作
根据取模的形状和设计要 求,使用人造牙齿材料制 作牙齿部分。
牙齿处理
对制作好的牙齿进行打磨 、抛光等处理,使其符合 患者口腔实际情况。
试戴与调整
试戴
将制作好的义齿放入患者口中, 检查义齿的贴合度、咬合关系等
是否符合要求。
调整
避免硬物
避免使用全口义齿咬硬物,以免损坏 义齿。
定期复查
定期到医院或口腔诊所进行复查,检查全口义齿的磨损和松 紧度,以及口腔组织的健康状况。
根据医生建议,可能需要更换全口义齿或对义齿进行调整。
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的运动和活 动,以免造成全口义 齿脱落或移位。
如果出现疼痛、不适 或义齿破损等情况, 应及时就医。
全口义齿的适用人群
适用于牙齿全部缺失的病人,包括老 年人和因各种原因导致牙齿脱落的成 年人。
适用于下颌骨相对较小或上颌骨萎缩 的患者,以及无法通过其他方式修复 牙齿的患者。
全口义齿的优点与局限性
优点
全口义齿能够恢复患者的咀嚼功 能,改善面部美观,提高生活质 量。
局限性
全口义齿需要定期维护和更换, 患者需要适应异物感,并可能需 要一段时间进行语音和咀嚼训练 。
3D打印技术
全口义齿重点整理

若全口义齿固位不好,患者张口时容易脱位。若不稳定,再说话或吃饭时会侧向移位或翘动,造成义齿脱位或牙槽嵴创伤。
全口义齿能吸附在上下颌骨上是由于大气压力和吸附力等物理作用的结果。
1大气压力全口义齿基托边缘与周围的软组织始终保持紧密地接触,形成良好的边缘封闭,使空气不能进入基托与粘膜之间,在基托与粘膜之间形成负压。在大气压作用下,基托和组织密贴而使义齿获得固位。
磨牙后垫可作为排列人工牙的标志:从垂直向看,磨牙后垫可决定下颌颌平面的位置。下颌6的颌面应与磨牙后垫的1/2等高。从前后向看,下颌7应排在磨牙后垫前缘之前;从颊舌向看,磨牙后垫的颊面,舌面向前与下颌尖牙的近中面形成一个三角形,下颌后牙的舌尖应位于此三角内。
无牙he的分区(名称及范围)?
1主承托区:上下颌牙槽嵴顶的区域,是承受颌力的主要部位(牙槽嵴顶宽而高者利于义齿固位。)(义齿基托与主承区粘膜应紧密贴合。)
腭中缝
上颌结节(缓冲)是上颌牙槽嵴两侧远端的圆形骨突,表面有粘膜覆盖。颊侧多有明显的倒凹,有利于义齿的固位和稳定。
上颌隆突:上颌前磨牙根尖舌侧隆起(缓冲)
翼上颌切迹(上颌全口义齿两侧后缘的界限)位于上颌结节之后,是蝶骨翼突与上颌结节之间的骨间隙,表面覆盖粘膜,形成软组织凹陷。
腭小凹(上颌全口义齿的后缘在腭小凹后2mm左右处)
2磨光面:义齿基托与唇、颊、舌粘膜接触的一面为磨光面,一般应制成凹形,利于固位和稳定,此面应光亮,美观舒适,厚度1.5~2.5mm。过厚影响义齿固位和面容及软组织运动,过薄易折断。
3咬合面:是全口义齿上下人工牙咬和接触的面,主要有切割,磨碎事物的功能。
磨光面咬合面做成凹形,有利于义齿稳定,因为唇颊舌肌挟持全口义齿有助于稳定,凹面接触面积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颌位关系记录:是指用禾托来确定并记录在患者面部下1/3的适宜高度和两侧髁突在下颌关节凹生理位置时的上下颌位置关系,以便在这个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上,用全口义齿来重建无牙颌患者的正中禾关系。
2、全口义齿的平衡禾:全口义齿的平衡禾是指下颌在正中禾及前伸、侧方运动时,上下颌相关的牙齿都是能同时接触的一种咬合关系。
3、无牙颌印模:是用可塑性印模材料取得的无牙上、下颌牙槽嵴和周围软硬组织的阴模。
一、填空:1.全口义齿是为牙列缺失患者制作的义齿(修复体)。
2. 全口义齿的修复对象是牙列缺失的患者,是为无牙颌患者解决全部天然牙的缺失和部分软、硬组织吸收与改变而制作的修复体。
3.全口义齿由人工牙和基托两部分组成。
4. 牙列缺失是指患者上颌、下颌或上下颌的天然牙全部缺失,是临床上常见的修复病例,多见于老年人。
牙列缺失的最常见病因是龋病和牙周病。
5. 牙列缺失患者的上下颌称为无牙颌。
6.在口腔前庭,唇、颊系带之间区域为前弓区,颊系带以后为后弓区。
7. 前颤动线为硬腭与软腭腱膜结合的部位;后颤动线又称为“啊”线,约从一侧翼上颌切迹延伸至对侧的翼上颌切迹。
前后颤动线之间的区域,称为后堤区。
作为上颌全口义齿后缘的封闭区,义齿基托组织面在此区域应向黏膜方向突起。
8.后堤区前后向宽度因腭部的形态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即硬腭平坦形、硬腭高拱形、中间形。
9.牙列缺失后,会出现牙槽嵴的吸收。
吸收在缺失后前3个月最快,3~5个月吸收速度减慢,大约6个月后吸收速度显著下降,拔牙后2年吸收速度趋于稳定,每年以0 .5mm的水平吸收,将终生持续。
因此,全口义齿修复的时机应在拔牙后3~5个月;确实急需的,最早也应在拔牙后 1 个月进行。
一般情况下,一副普通的全口义齿,使用3~4 年后应进行必要的调禾和衬层处理,使用7~8年后应予以重新修复。
10.牙列缺失后,牙槽嵴吸收多少与骨质致密度直接关系,由于上下颌骨内外侧骨板的密度不一,结果上颌牙槽嵴吸收方向向上向内,上颌牙弓逐渐变小;下颌牙槽嵴吸收方向向下向外,下颌牙弓逐渐变大。
11.根据无牙颌的组织和全口义齿的关系,将无牙颌分成四个区,即主承托区、副承托区、边缘封闭区和缓冲区。
12. 义齿有三个表面,即组织面、磨光面、咬合面,对义齿的稳定和舒适有很大的影响。
13. 全口义齿能附着在上下颌骨上是由于大气压力和吸附力等物理作用的结果。
14. 吸附力包括附着力和粘着力。
附着力是指不同分子之间的吸引力。
粘着力是指同分子之间的内聚力。
全口义齿的基托组织面和黏膜紧密贴合,其间有一薄层的唾液,基托组织面与唾液,唾液与黏膜之间产生附着力,唾液本身分子之间产生粘着力。
15.在全口义齿分类方法中,按牙列缺失情况分为全颌全口义齿和单颌全口义齿;按牙列缺失后开始修复的时间分为长期型全口义齿、即刻全口义齿、过渡性全口义齿;按义齿结构和支持形式分为黏膜支持式全口义齿、混合支持式全口义齿、根支持式全口义齿。
16.获取无牙颌的印模有多种方法,主要有:①根据取印模的次数,分为一次印模法和二次印模法;②根据取印模时患者张口或闭口,分为开口式印模和闭口式印模;③根据取印模时是否对黏膜造成压力,分为黏膜静止式印模和黏膜运动式印模。
临床上常用的印模方法为一次印模法和二次印模法。
17. 托盘是承载印模材料在口内取得印模的工具,主要有成品托盘和个别托盘两种。
上颌托盘的宽度应比上颌牙槽嵴宽2~3mm,周围边缘高度应离开黏膜皱襞约2 mm,唇颊系带处呈切迹,托盘后缘两侧需盖过翼上颌切迹,后缘连线位应超过颤动线3~4 mm;下颌托盘的高度和宽度应与上颌的托盘相同,后缘两侧应盖过磨牙后垫,舌侧沿舌沟前行。
18. 印模材料的种类较多,常用的印模材料有藻酸盐类印模材料、硅橡胶印模材料、印模石膏、印模膏等。
目前最常用的是藻酸盐类印模材料,这种材料目前在国内被广泛采用。
19. 在无牙颌初印模上灌注石膏形成初模型,用来制作个别托盘。
在无牙颌终印模上灌注石膏或人造石形成终模型(又称工作模型)。
20. 调拌石膏的方法为旋转调拌,调拌速度为每分钟30 转左右,调拌时间大约1分钟,到石膏调拌均匀细腻时开始灌注,灌模后静置约半个小时,石膏发热凝固后可立即脱模。
21. 模型形成的方法有围模灌注法和一般灌注法。
22. 模型边缘厚度以3~5mm为宜,模型最薄处也不能少于10mm。
模型后缘应在腭小凹后不少于2 mm,下颌模型在磨牙后垫自其前缘起向后不少于10 mm。
模型修整后底面要平,底座部分应为工作部分的1/2 。
23. 当天然牙列存在时,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由紧密接触的上下牙列来保持的。
有两个稳定的参考位,即正中禾位、正中关系位。
当天然牙列缺失后,随之丧失正中禾位,唯一稳定参考位就是正中关系位了。
24. 颌位关系记录包括了垂直关系记录和水平关系记录两部分。
25.禾托由基托与禾堤两部分组成。
26. 确定处置距离的方法有息止颌位法面部比例测定法面部外形观察法。
27. 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方法很多,一般归纳为以下三类,即哥特式弓描记法、直接咬合法、肌监控仪法。
28. 直接咬合法是指利用禾堤及禾间记录材料,嘱患者下颌后退并直接咬合在一起的方法。
包括卷舌后舔法、吞咽咬合法、后牙咬合法、鼓腮咬合法。
30. 常用的暂基托材料有基托蜡片、自凝材料和光固化基托塑料板。
31. 制上禾堤,放入口内调改禾平面。
要求禾平面的前部在上唇下缘以下约2 mm,且与瞳孔连线平行;禾平面的后部,从侧面观要与鼻翼耳屏线平行。
禾堤的唇面要充分衬托出上唇,使上唇丰满而自然,禾堤后端整修成斜坡状。
32. 检查正中关系是否是正确方法有扪测颞肌法、扪测髁突动度法、面部外形观察法。
33. 禾堤唇面画标志线包括中线、口角线、唇高线和唇低线。
34.禾架的种类有四,分别是简单禾架、平均值禾架、半可调节禾架、全可调节禾架。
34. 人工牙根据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有两大类树脂牙和瓷牙。
根据后牙禾面形态分为两大类解剖式禾面形态和非解剖式禾面形态。
35. 平衡禾的分类包括正中平衡禾、前伸平衡禾、侧方平衡禾。
在非正中平衡禾中,根据上下牙接触的数目,分为三点接触禾平衡、多点接触禾平衡、完全接触的禾平衡。
36.与平衡禾有关的五因素为髁导斜度、切导斜度、牙尖工作斜面的斜度、补偿曲线曲度、定位平面斜度。
39.在前伸平衡禾的调整中,前牙切缘接触而后牙无禾接触,表明切导斜度过大或牙尖斜度过小,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考虑增加补偿曲线曲度使牙尖工作斜面斜度加大,其次考虑在不影响美观和功能的原则之下,适当减小前牙的切道斜度;前牙切缘无接触而后牙有接触时,表明切导斜度过小,或牙尖斜度过大。
一般调整后牙的远近中向倾斜度,以减小补偿曲线曲度。
40.在侧向平衡禾的调整中,工作侧早接触而平衡侧无接触,主要是通过加大平衡侧横禾曲线的方法来调整;平衡侧早接触而工作侧无接触时,可用减小平衡侧横禾曲线的方法来调整。
41.全口义齿的蜡型塑型包括基托塑形、牙龈、牙根及腭皱襞的塑形。
43.全口义齿的装盒采用反装法,即将模型包埋固定于下半型盒内,人工牙、基托完全暴露,翻到上半盒内。
44.型盒由上层型盒、下层型盒和型盒盖三部分组成。
模型距型盒顶部至少应有1cm。
45.装盒前,将完成蜡型的模型从禾架上取下,浸泡在冷水中约10 分钟,使其吸足水分,以免装盒时吸收装盒石膏中的水分加快凝固速度及膨胀,不利于操作,导致装盒包埋不实。
46.装盒时,下层型盒的边缘应完全露出,以便与上层型盒吻合。
待石膏结固(约30分钟)后,其表面均匀涂一层分离剂。
将上层型盒罩在其上检查,要求上下两层型盒的边缘吻合良好,调石膏注入上层型盒内,为防止牙颈部和牙间隙处产生气泡,可用排笔蘸石膏浆在这些部位先涂布一层。
47.上层型盒灌注后约30 分钟,包埋石膏完全硬固,此时方可进行烫盒处理。
置入80°C 以上热水中浸泡5~10 分钟,打开型盒,去除软蜡,用热水的容器放于高处,用细水流冲洗干净。
48.树脂充填在20℃左右室温下,树脂粉和液调和后约20 分钟达到面团期,面团期约维持5分钟,此时进行充填。
49.全口义齿的热处理可采用湿式聚合法(水浴加热法) 和干式聚合法两种,目前常采用水浴加热法。
50.出盒时机,型盒经热处理后在水中自行冷却,水温降至50°C以下时,出盒最适宜。
52.基托组织面是口腔黏膜的真实反映,除树脂瘤、尖锐的凸起、残留石膏渣以及需缓冲骨突等处外,一般不应研磨。
53.全口义齿人工牙选磨调禾的原则注意保护功能尖,消除咬合时的早接触点。
去除下颌运动时的咬合干扰,达到平衡禾。
调磨顺序为:正中禾的选磨→侧方禾的选磨→前伸禾的选磨。
54.在正中禾的选磨中,尽量调磨人工牙的斜面和窝,不降低牙尖高度。
牙尖与斜面发生早接触时,应调磨斜面;牙尖与窝发生早接触时,应调磨与牙尖相对应的窝;斜面与斜面发生早接触时,两斜面均可调磨。
55.在侧方禾的选磨中,工作侧发生早接触时,应调磨早接触的牙尖斜面;平衡侧发生早接触时,应调磨上颌后牙舌尖的颊斜面或下颌后牙颊尖的舌斜面。
侧方禾上下尖牙禾干扰时,可调磨上颌尖牙的舌斜面或下颌尖牙的唇斜面。
56.在前伸禾的选磨中,前牙接触后牙不接触时,应调磨上前牙的舌窝或下前牙切缘的唇斜面;后牙接触前牙不接触时,应调磨上颌后牙牙尖的远中斜面或下颌后牙牙尖的近中斜面。
57.基托不密合重衬的方法有: 直接重衬法、间接重衬法、自凝软衬材料重简答题1、简述影响全口义齿固位的有关因素。
(1)颌骨的解剖形态;(2)口腔黏膜的性质;(3)睡液的质和量;(4)基托的边缘。
2、简述影响全口义齿稳定的有关因素。
(1)良好的咬合关系;(2)合理的排牙;(3)理想的基托磨光面形态。
3、.简述围模灌注法的步骤和方法。
①在印模的周缘下约2mm处粘着一条约5mm宽的蜡棍,下颌印模的舌侧边缘间用蜡板封闭空隙;②沿蜡棍外面及印模后缘围绕一层成盒型蜡板,围板上缘至印模最高处的距离不少于10mm。
③灌注石膏,完成4、简述基托磨光时需要注意的问题(1)磨光需用各种磨具,磨具与义齿直接接触,其质量直接影响到研磨的效果,(2)磨具的工作转速对研磨有一定影响,工作转速快,研磨效率高,(3)操作时两手要拿稳义齿,用力得当,防止义齿在高速抛光下脱手飞出造成损坏。
(4)操作时要遵循由粗磨逐渐到细磨的原则,细磨时要改变方向,使前后磨痕交叉成直角,使研磨均匀。
(5)在细磨时,毛刷、布轮等工具一定要润湿,并不断加磨光糊剂,不能干磨。
否则易因摩擦产热,造成基托表面焦化,破坏表面形态。
5、.简述判断树脂充填是否足够的标志①型盒周边有多余的树脂被挤出;②玻璃纸较平整,皱褶不明显;③树脂致密,颜色较深。
[A1型题]1、上颌后部牙槽嵴骨吸收的方向为A向上、向后 B向上、向外C向上、向内D向后、向外 E向上、向前2、下颌后部牙槽嵴骨吸收的方向为A向下、向后B向下、向外C向下、向内 D向后、向外E向下、向前3、全口义齿修复应在拔牙多少时间后进行A一周 B三周 C一个月D三个月E六个月4、无牙颌颌患者下颌下于正中关系位时上下颌牙槽嵴顶间的距离称为A开口度 B息止合间隙 C垂直距离D颌间距离E覆合5、全口义齿的固位和支持有利的粘膜情况是A厚、松软B厚、韧 C薄D薄、干燥 E B或D6、口腔前庭内相当于原中切牙近中交界线的延长线上的是A舌系带B唇系带 C颊系带D口轮匝肌的起始部 E上颌义齿切迹7、腭小凹位于A切牙乳突前方 B腭皱与切牙乳突之间C腭皱后方 D上颌牙槽嵴后缘E软硬腭交界处,腭中缝两侧8、上颌义齿后堤区位于A磨牙后垫 B腭小凹前方 C前颤动线之前D前后颤动线之间E后颤动线之后9、后堤区的作用是A基托后缘定位B边缘封闭作用C支持作用 D排牙标志 E缓冲作用10、切牙乳突的作用是A排列上颌中切牙的参考标志B确定合平面的标志C确定基托伸展范围的标志D确定牙槽嵴顶的标志 E确定后堤区的标志11、上颌中切牙的唇面通常位于切牙乳突中点前A1-4mm B5-7mm C8-10mm D11-15mm E16-20mm12、上颌义齿基托不需要缓冲的部位是A切牙乳突 B颧突区 C腭中缝D颤动线E上颌隆突13、切牙乳突是排列上牙切牙的解剖标志,因为A切牙乳突位于上颌腭中缝的前端B切牙乳突与上颌中切牙之间有较稳定的关系C切牙乳突下方为切牙孔,排牙时要防止此处压迫D切牙乳突的位置变化较小E两个上中切牙的交界线应以切牙乳突为准14、下颌义齿的基托需要缓冲的部位是A磨牙后垫B下颌舌骨嵴 C颊系带D颊侧翼缘区 E舌侧翼缘区15、不利于义齿固位的解剖形态是A牙槽嵴丰满 B牙弓宽大 C粘膜厚韧D腭盖高耸E系带附着近牙槽嵴顶16、不属于边缘封闭区的是A上颌后堤区 B下颌磨牙后垫区C牙槽嵴粘膜与唇颊粘膜的反折处D能承担部分咀嚼压力的区域E能阻止空气进入基托与所覆盖组织之间的区域17、属于缓冲的部位是A切牙乳突区B磨牙后垫区C后堤区D牙槽嵴顶区 E颊侧翼缘区18、根据无牙颌各部分组织结构特点及全口义齿的关系,无牙颌被分为以下四区,除了A主承托区 B副承托区 C边缘封闭区D后堤区E缓冲区19、全口义齿与唇颊肌作用关系最密切的表面是A禾平面B磨光面 C咬合面 D组织面E吸附面20、全口义齿的固位是指A咀嚼时义齿不脱落 B大张口时义齿不脱落C说话时义齿不脱落 D抬头时义齿不脱落E从口内取下义齿时有阻力21、全口义齿的固位力不包括A吸附力 B附着力 C粘着力D磨擦力E大气压力22、与大气压力的产生关系最密切的是A基托面积 B牙槽嵴高度C边缘封闭D后堤区宽度 E粘膜厚度23、与全口义齿固位无关的是A基托面积 B牙槽嵴形态 C粘膜性质D唾液性质E禾平衡24、与全口义齿稳定无关的是A咬合关系 B人工牙排列位置C禾平衡D基托密合 E磨光面形态25、适度扩大基托面积,可以达到以下目的,除了A减小单位面积受力B增加义齿强度C增大义齿吸附力 D增大大气压力的作用E利于组织保健26、选择上颌无牙颌印模托盘的标准包括A中部盖过腭小凹后2mmB短于唇颊粘膜皱襞2mmC长于唇颊粘膜皱襞2mmDA+B EA+C27、无牙颌的印模方法中错误的是A用印模膏取一次性印模B用印模膏取初印模 C用印模膏做个别托盘D用旧义齿做个别托盘E用藻酸盐印模材取终印模28、灌注无牙颌石膏模型时,基厚度不应少于A 2mmB 4mmC 6mmD 8mmE 10mm29、在石膏模型上制作后堤区时,深度为A<0.5mm B 1-1.5mm C 约2mm D 4-5mmE 6-10mm30、在石膏模型上制作后堤区时,最宽处的宽度为A 1mmB 3mmC 5mmD 8mmE 10mm31、符合下颌托盘选择要求的是A边缘应与唇颊沟等高B舌侧与口底等高C宽度与下颌牙槽嵴等宽D后缘盖过磨牙后垫E以上均是32、不符合无牙颌印模要求的是A印模细致、清晰B边缘尽量伸展C边缘要圆钝,有一定厚度 D组织受压均匀E采取功能性印模33、制作个别托盘适用于以下情况,除了A所有取无牙颌印模的情况B无合适成品托盘时C牙槽峭低平,两侧吸收不一致D牙槽嵴过于丰满E取研究模型时34、关于取印模时边缘整塑,错误的是A为了使义齿有良好的边缘封闭B可用印模膏做C制作个别托盘后不需要D可由医师牵拉患者面颊部 E可以分区做35、下颌基托一般应盖过磨牙后垫的A全部 B 前2/3 C 前1/3-1/2 D 前1/4 E 前缘36、确定确定颌位关系是指A恢复面部适宜的垂直距离B确定正确的颌间距离C恢复面部生理生理形态D恢复髁突的生理后位和面部下1/3高度E纠正下颌习惯性前伸37、垂直距离通常指A眼裂至口角的距离 B鼻底至口角的距离C口角至颏底的距离D鼻底至颏底的距离E上下牙槽嵴项间的距离38、垂直距离等于息止颌位垂直距离减去A 1mmB 2mmC 5-6mmD 7-8mmE 9-10mm39、恢复适当的垂直距离的作用不包括A避免下颌前伸B面部比例和谐C肌张力正常 D发挥最大咀嚼效能E有益于颞下颌关节健康40、确定正中关系综合症不正确的方法是A吞咽法 B后牙咬合法C自主咬合法D肌监控仪法 E卷舌法41、临床上用于记录颌位关系的是A基托 B暂基托 C禾堤D禾托 E蜡基托42、禾堤平面与上唇下缘的关系是A唇上2mm B与唇平齐C唇下2mmD唇下3mm E唇下4mm43、前牙区禾堤平面应平行于A上唇B瞳孔连线 C鼻底D鼻翼耳屏线 E眶耳平面44、后牙区禾堤平面应平行于A上唇 B瞳孔连线 C鼻底D鼻翼耳屏线E眶耳平面45、在禾堤上画出的口角线为A上颌侧切牙远中标志线B上颌尖牙远中标志线C下颌尖牙远中标志线D上颌第一前磨牙远中标志线E下颌第一前磨牙远中标志线46、微笑时的唇高线位于上颌中切牙的A切缘 B切1/3 C切1/2 D切2/3 E龈缘47、微笑时的唇低线位于下颌中切牙的A切缘 B切1/3 C切1/2 D切2/3 E龈缘48、塑料牙与瓷牙比较,正确的说法是A塑料牙质轻,咀嚼效能高B瓷牙耐磨,但咀嚼效能低C瓷牙的塑料基托组合好,但易崩裂D塑料牙调禾方便E塑料牙不易变色49、解剖式人工牙的牙尖斜度为A 45°B 40°C 30°D 20°E 0°56、非解剖式人工牙的牙尖斜度为A 45°B 40°C 30°D 20°E 0°50、全口义齿人工后牙的近远中总长度应等于该侧A尖牙近中面至磨牙后垫前缘的距离B尖牙远中面至磨牙后垫前缘的距离C尖牙远中面至磨牙后垫1/3处的距离D尖牙远中面至磨牙后垫1/2的距离E尖牙远中面至磨牙后垫后缘的距离51、全口义齿人工牙的排列要兼顾哪三个方面A美观,功能和组织保健B美观,坚固和舒适C美观,卫生和舒适 D美观,坚固E美观,切割便利和舒适52、全口义齿的前牙要排列成浅覆合、浅覆盖的目的是为了A美观 B排牙方便C易于取得前伸合平衡D发音清晰 E与天然牙一致53、人工牙排列要有平衡禾的主要原因是A增大接触面积 B提高咀嚼效率高C有利于义齿稳定D使义齿美观E纠正偏侧咀嚼习惯54、以下排牙措施中正确的是A上颌后牙颊尖位于牙槽嵴顶上B上颌后牙颊尖位于牙槽嵴舌侧C上颌后牙舌尖位于牙槽嵴舌侧D上颌后牙舌尖位于牙槽嵴顶上E上颌后牙舌尖位于牙槽内颊侧55、上颌前牙颈部的唇舌向倾斜方向为A中切牙向唇侧、侧切牙、尖牙向腭侧B中切牙、侧切牙向唇侧,尖牙向腭侧C中切牙、侧切牙向腭侧,尖牙向唇侧D中切牙向腭侧,侧切牙、尖牙向唇侧E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均向腭侧56、上颌前牙的远中向倾斜角度为A中切牙=侧切牙=尖牙B中切牙>侧切牙>尖牙C中切牙>尖牙>侧切牙D侧切牙>尖牙>中切牙E尖牙>侧切牙>中切牙57、上颌第一磨牙舌尖与禾平面的距离是A近中舌尖0mm,远中舌尖0.5mmB近中舌尖0mm,远中舌尖1mmC近中舌尖0mm,远中舌尖1.5mmD近中舌尖1mm,远中舌尖0.5mmE近中舌尖1mm,远中舌尖2mm58、选择人工前牙不必考虑的因素是A口角线、笑线的位置B患者面型及合弓型 C患者肤色和年龄D患者健康状况E患者的性别59、解剖式后牙的排列方法中错误的是A4∣4颊尖与禾平面接触B5∣5牙长轴与禾平面垂直C6∣6近中舌尖接触禾平面D7∣7颈部向腭侧和远中倾斜E7∣7近中邻面与6∣6远中邻面接触60、全口义齿试戴的时间是在A义齿完成后 B确定完颌位关系后C排好人工牙后D排列完前牙后E排列完前后牙后61、试戴时,可采用如下方法判断垂直距离是否正确,除了A戴入义齿后,是否不敢张口B面部比例是否自然协调C鼻唇沟,颏唇沟深度是否舒适D说话时上下牙之间是否有碰击声E面容是否苍老62、全口义齿初戴时,如果出现前牙开合,其原因不可能是A禾关系错误 B人工牙变位C上下颌基托远端有早接触D后牙区咬合高E患者不会用义齿咬合63、义齿初戴时出现哪一情况需要返工重作?A就位困难B下颌偏向一侧 C发音不清D粘膜压痛 E基托边缘过长64、义齿初戴时出现疼痛的原因不包括A组织面有塑料小瘤B垂直距离过低C骨突处缓冲不够 D基托边缘过长E咬合不平衡65、义齿初戴时,给患者的医嘱中错误的是A会有异物感、发音不清等,要坚持戴用B先进食小块软食 C避免咬硬物D可能有疼痛,要坚持戴用E尽量用两则后牙同时咀嚼66、义齿正确的使用方法是A白天和晚上睡觉时都要戴义齿B初戴义齿后尽量白天和晚上都戴C晚上将义齿取下,浸泡在温开水中D晚上将义齿取下,浸泡在冷水中E晚上尽量戴用或浸泡在冷水中67、选择后牙牙尖形态主要考虑:A.对颌牙的情况B.旧义齿的牙尖高度C.病人的意愿D.支持组织的条件E.价格因素68、全口义齿适应的患者是( )A.牙体缺损 B.牙体缺失 C.牙列缺损D.牙列缺失 E.以上都不对69、全口义齿基托与唾液或黏膜与唾液之间产生的吸力称为:()。